瀚蓝环境(600323):整合粤丰初见成效,首次中期分红
华泰证券· 2025-08-29 17:4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5][6] - 目标价39.18元人民币 [5][6] - 基于2025年16.6倍PE估值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57.63亿元(同比-1.05%)[1] - 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8.99%)[1] - 扣非净利润9.12亿元(同比+4.70%)[1] - Q2营收31.62亿元(同比+1.73% 环比+21.60%)[1] - Q2归母净利5.47亿元(同比+8.03% 环比+30.17%)[1] - 净利率18.08%(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2] 业务板块分析 - 固废处理业务收入29.49亿元(占比52.60% 同比+24.51%)[2] - 能源业务收入18.65亿元(占比33.27% 同比+0.71%)[2] - 供水业务收入4.58亿元(占比8.16% 同比+2.19%)[2] - 排水业务收入3.34亿元(占比5.97% 同比+0.23%)[2] - 生活垃圾焚烧业务收入21.26亿元(同比+17.63%)[3] - 生活垃圾焚烧净利润6.27亿元(同比+13.25%)[3] 运营数据表现 - 发电量29.32亿度(同比+21.10%)[2] - 供热量94.35万吨(同比+41.60%)[2][3] - 垃圾焚烧量759.00万吨(同比+18.04%)[3] - 吨发电量386.26千瓦时/吨(同比+2.60%)[3] - 供热收入增长46.50% [3] - 垃圾焚烧投运规模6.62万吨/日 [3] 现金流与分红 - 经营现金流净额12.21亿元(同比增加2.80亿元 +29.77%)[4] - 资本支出8.93亿元(同比减少2.25亿元 -20.11%)[4] - 自由现金流3.38亿元(同比增加4.95亿元)[4] - 首次中期分红每股0.25元 [4]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4亿元 [4] - 派息比例21.08% [4] 未来展望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6元、2.62元、2.77元 [5][10] - 2025-2026年承诺DPS同比增长不低于10% [5] - 在建项目2,250吨/日预计2026年完工 [3] - 与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等签署算力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3] - 粤丰环保并表贡献收入3.01亿元、净利润1.15亿元 [3]
中国太保(601601):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盈利改善,银保驱动NBV稳健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7: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格50.08元/股 对应2025年P/EV为0.8倍 [6][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 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6.5% [13]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下降3.3% 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4.7% [3][13]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4.78元/4.93元/5.26元 [13] - 营业收入2024年达404,089百万元 同比增长25% 2025年预计392,552百万元 [5] - 净利润2024年达44,960百万元 同比增长65% 2025年预计45,945百万元 [5] 寿险业务分析 - 寿险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 [13] - 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8.7% 银保渠道新单同比大幅增长95.6% [13] - 个险渠道新单同比下降7.7% 代理人规模18.3万 较年初下降2.7% [13] - 价值率改善0.4个百分点至15.0% [13] - 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2.7% 月人均首年佣金同比下降13.4% [13] 产险业务表现 - 产险保费同比增长0.9% 其中车险增长2.8% 非车险下降0.8% [13] - 综合成本率改善0.8个百分点至96.3% 费用率改善0.7pt 赔付率改善0.1pt [13] 投资业务情况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1.7% [13] - 非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 [13]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2.4% [13] - 资产配置优化:债券占比提升2.4pt至62.5% 股票占比提升0.4pt至9.7% 权益型基金占比提升0.2pt至2.1% [1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39.94元 总市值384,236百万元 [7] - 52周股价区间27.75-41.57元 近12个月绝对升幅44% 相对指数升幅8% [7][11] - 2025年预测市盈率8.36倍 市净率1.24倍 [5][13] - 每股内含价值2025年预计64.6元 [13]
大元泵业(603757):2025年中报点评:主业收入修复,液冷等新业务持续成长
国信证券· 2025-08-29 17:3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4.6%至9.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0%至1.0亿元,主要受新厂房折旧费用增加及去年厂房处置收益高基数影响[1] - 家用屏蔽泵收入恢复增长(+5.8%至3.6亿元),外销需求修复;节能泵收入增长超20%至1.5亿元,热泵配套产品收入大增55%至0.43亿元[1] - 液冷温控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05%至0.7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传统液冷业务收入增长58.6%至0.33亿元[2] - 农泵收入止跌回升(+17.6%至3.4亿元),工业泵收入增长超20%至1.8亿元,商泵收入增长超80%[2] - 毛利率承压,H1同口径毛利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至27.0%,主要受新业务投入及折旧费用增加影响[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亿/3.2亿/3.8亿元,对应PE为33x/27x/23x[3] 财务表现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10.7%),Q2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12.3%)[1] - Q2费用率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5/+0.1/+0.5/+1.1个百分点[3] - 2025E营收预计21.92亿元(+14.8%),2026E/2027E营收增速分别为14.6%/14.9%[4] - 2025E每股收益1.56元,2026E/2027E分别为1.92元/2.30元[4] - ROE预计从2025E的14.4%升至2027E的17.8%[4] 业务进展 - 液冷泵业务与英维克、维谛技术、中兴通讯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完成7.5kw电子屏蔽泵批量供货[2] - 外销结构持续优化,海外热泵去库存进入尾声,屏蔽泵外销有望持续较快增长[1] - 工业泵扩展海外及后服务市场,商泵业务快速起量[2] 估值与预测 - 当前总市值94.33亿元,收盘价57.26元[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为1%/23%/19%[3] - 可比公司中,盾安环境2025E PE为12.4x,凌霄泵业为16.1x[22]
理想汽车-W(02015):销量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显韧性,纯电周期开启在即
东北证券· 2025-08-29 17: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观点 - 销量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显韧性 纯电周期开启在即 [1][2][3] - 2025H1总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2.0% 车辆销售收入536亿元同比下降1.8% 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下降0.7% 整体毛利率由20.0%提升至20.3% 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0% [1] - 2025H1交付量203,938辆同比增长7.9% 但L7/8/9销量同比分别下滑39.0%/25.0%/25.4% 仅L6因2024年4月才开启交付实现增长 [2] - 2025Q3交付量指引仅9-9.5万辆 同比下滑37.8%-41.1% [2] - 车辆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9.0%提升至19.6%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至53.2亿元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下降9.4%至52.5亿元 经营利润由亏损116.9百万元转为盈利11.0亿元 [2] - 推出VLA司机大模型并在i8车型上搭载 旨在整合空间语言和行为智能实现更接近人类的驾驶决策 [3] - 纯电MEGA月销量提升至3000辆左右 i9月底前交付量有望达8000至10000辆 预计稳态月销量5000辆左右 i6车型9月上市 预计稳态月销量突破10000辆 [3]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1294/2053/229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0.5%/58.7%/11.6% 归母净利润下调至77.9/124.4/158.0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收入129,351.78百万元同比下降10.46% 2026E同比上升58.71%至205,289.12百万元 2027E同比上升11.58%至229,054.00百万元 [5] - 2025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91.30百万元同比下降3.00% 2026E同比上升59.64%至12,438.30百万元 2027E同比上升27.04%至15,801.90百万元 [5] - 2025E每股收益3.64元 2026E升至5.81元 2027E升至7.38元 [5] - 2025E市盈率22.11倍 2026E降至13.85倍 2027E降至10.90倍 [5] - 2025E市净率2.19倍 2026E降至1.90倍 2027E降至1.62倍 [5]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9.93% 2026E升至13.71% 2027E升至14.86% [5] 市场数据 - 收盘价88.15港元 总市值178,642.02百万港元 总股本2,141百万股 [8] - 12个月股价区间71.90~128.70港元 [8] - 1个月绝对收益-24% 3个月绝对收益-19% 12个月绝对收益9% [10]
完美世界(002624):新游稳步贡献业绩,费用端管控成效显著
银河证券· 2025-08-29 17:38
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维持对该公司的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1亿元 同比增长33.74% 归母净利润5.03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扣非归母净利润3.1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7] - 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68亿元 同比增长16.5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7] - 新游戏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诛仙世界》表现符合预期 《P5X》在日本和欧美市场上线后取得良好排名 《诛仙2》首日登顶App Store免费榜 [7]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至8.94%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至9.09%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至25.53% [7] - AI工具全面融入研发管线 有望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14.26亿元/16.1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8倍/22倍/19倍 [2][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7.01亿元 同比增长20.29% 2026年93.57亿元 同比增长39.64% 2027年100.27亿元 同比增长7.17% [2][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21亿元 同比增长163.76% 2026年14.26亿元 同比增长73.66% 2027年16.17亿元 同比增长13.44% [2][9]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的57.68%提升至2027年的62.34% [2][9]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5年的0.42元增长至2027年的0.83元 [2][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的10.22%提升至2026年的14.12% [9] 产品表现 - 《诛仙世界》2024年末上线 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7] - 《P5X》日本和欧美区域上线 App Store畅销榜最高排名第2 [7] - 《诛仙2》8月7日上线 首日登顶App Store免费榜 [7] - 储备产品《异环》Tap Tap平台预约超过330万 预计年内开启三测 [7] 财务指标 - 当前股价15.94元 总市值309亿元 [3] - 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1.67提升至2027年的2.55 [9]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的39.56%下降至2027年的31.91%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5年的6.57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2.61亿元 [8]
中国国航(601111):Q2归母净利扭亏,静待公司座收回升
信达证券· 2025-08-29 17: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7.6亿元,同比微增1.6%,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5.1% [2][3] -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幅达121.5% [3] - 国际线运力恢复显著,ASK同比+16.7%,恢复至2019年同期90.1%水平 [4] - 客座率全面回升,综合客座率80.7%,同比+1.4个百分点 [4] - 单位座公里收益0.412元,同比-3.2%,跌幅小于客收跌幅 [5] - 航油成本同比下降13.3%,带动单位ASK成本下降2.2% [5] - 汇兑收益1.76亿元及国泰航空投资收益11.74亿元贡献业绩改善 [6] - 拟对深航增资81.6亿元巩固粤港澳市场份额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0.50/75.56/10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客运收入732亿元(+0.08%),货运收入36亿元(+7.48%) [3] - 单位客公里收益0.511元,同比-4.9%,其中国内线-6.2%,国际线-0.8% [5]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9.36亿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支出减少 [6] - 投资收益13.7亿元(+13.9%),其中国泰航空贡献11.74亿元 [6] - 其他收益24.1亿元(+7.8%),主因合作航线收入增加17.9% [6] 运营数据 - 总ASK同比+3.4%,其中国内线-1.3%,国际线+16.7% [4] - 总RPK同比+5.2%,其中国内线+1.4%,国际线+17.0% [4] - 国际线RPK恢复至2019年同期86.6% [4] - 机队规模934架,净增4架,利用率8.76小时/天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1744.54亿元(+4.7%),2026年1889.94亿元(+8.3%) [8] - 毛利率预期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7.8%/11.5%/12.6% [8] - ROE显著回升,2025-2027年预计6.4%/13.6%/15.5% [8] - 市盈率逐步优化,2025-2027年对应43.20/17.43/12.99倍 [8][9]
哈尔斯(002615):经营表现稳健,期待利润逐季释放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7: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对哈尔斯给予"增持"评级 [5] - 目标价格为11.11元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32百万元,同比增长38.4% [4]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957百万元,同比增长18.8%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87百万元,同比增长14.7% [4]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88百万元,同比增长0.4% [4] - 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62/0.75/0.94元 [11] - 当前市盈率13.57倍(2025年预测)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14.7%升至2027年18.3% [4] 业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真空器皿营收13.76亿元,同比增长13.00% [11] - 2025年上半年铝瓶及其他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11.31% [11] - 境外市场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14.14% [11] - 境内市场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4.81% [1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28.76%,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销售净利率5.57%,同比下降5.99个百分点 [11] - 销售费用率8.76%,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 [11] - 管理费用率7.43%,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 [11] - 研发费用率4.27%,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 [11] - 财务费用率-0.13%,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 [11] 战略与运营 - 公司实施OEM+OBM双轮驱动战略 [11] - 自有品牌哈尔斯完成组织重构与能力跃迁 [11] - 泰国二期基地建成达产,产能快速爬坡 [11] - 采用"国内专家+本土骨干"混编支援机制保障海外产能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8.26元 [6] - 总市值3,851百万元 [6] - 52周股价区间6.31-10.66元 [6] - 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35%,相对指数涨幅-20% [10] - 市净率2.2倍 [7]
大唐发电(601991):25年中报点评:煤价下行叠加电价具有韧性,公司盈利超预期修复
招商证券· 2025-08-29 17: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7.35%至45.79亿元,盈利超预期修复,主要受益于煤价下行和电价韧性 [1][5] - 公司首次进行中期分红,拟派发现金股利0.055元/股,并修订章程将分红基数调整为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50%,提升股东回报 [5] - 煤电板块度电盈利大幅改善,风电度电盈利逆势增长,新能源装机提速贡献业绩增长 [5] - 公司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至2.4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4.06%,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5]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60.28亿元、65.70亿元、70.89亿元,同比增长34%、9%、8% [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71.93亿元,同比下降1.93% [1][5] - 上半年毛利率18.55%,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净利率10.61%,同比提升3.26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上网电量123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 [5] - 平均上网电价444.48元/兆瓦时,同比下降3.95% [5]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309.09亿元,同比增长6% [6][9] 业务板块分析 - 煤电板块利润总额31.48亿元,同比增长108.51%,度电利润总额0.036元/千瓦时,同比增加0.019元/千瓦时 [5] - 水电上网电量134.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度电利润总额0.090元/千瓦时,同比增加0.012元/千瓦时 [5] - 风电上网电量11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8%,度电利润总额0.172元/千瓦时,同比增加0.04元/千瓦时 [5] - 光伏上网电量35.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5%,度电利润总额0.114元/千瓦时 [5]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5倍、9.6倍、8.9倍 [5][6][10] - 当前股价对应PB分别为0.8倍、0.7倍、0.7倍 [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33元,每股股利0.10元 [6][10] - 总市值631亿元,流通市值423亿元 [2]
中国海油(600938):深海一号二期全面投产,带动公司油气净产量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7: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6][12] - 目标价格为30.08元 [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减少8.45%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减少12.79% [12]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576亿元,同比下降8.8% [12]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39/2.32/2.24元(原为2.43/2.34/2.26元) [12] - 2025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14.3%,较2024年18.5%有所下降 [4][12] - 当前市盈率10.79倍(2025E),市净率1.54倍(2025E) [4][13] 产量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创历史同期新高 [12] - 中国区域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6%,主要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等项目 [12] - 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2.8%,主要受益于巴西和圭亚那项目 [12]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带动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 [12] - 上半年成功投产10个开发项目,包括渤中26-6、曹妃甸6-4、巴西Buzios7和Mero4等项目 [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90.81/4205.69/4227.16亿元,增速-0.3%/0.4%/0.5% [4][1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4.93/1102.27/1066.57亿元 [4][13] - 采用1.8倍2025年市净率进行估值,对应目标价30.08元 [12] - 当前股价对应股息率5.3%(2025E),预计每股股利1.37元 [13] - 公司净负债率为-24.44%,处于净现金状态 [8]
爱尔眼科(300015):屈光视光引领增长,收入增速稳步回升
国信证券· 2025-08-29 17: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24]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1% [1][9] - 营收增速回升主要受益于屈光业务新术式(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单价提升及海内外医疗网络完善 [1][9] - 利润端受新建医院折旧摊销及屈光设备升级影响,同比基本持平 [1][9] - 预计营收增速提升趋势有望延续,因屈光新术式放量、白内障行业价格波动趋缓及海内外业务扩张 [1][9] 业务表现 - 2025H1门诊量924.83万人次(+16.47%),手术量87.9万例(+7.63%) [2][13] - 屈光项目收入46.18亿元(+11.1%),视光服务收入27.20亿元(+14.7%),眼前段收入10.31亿元(+13.1%),眼后段收入7.85亿元(+9.0%),白内障收入17.81亿元(+2.6%) [2][13] - "1+8+N"战略推进,分级诊疗网络完善,境内医院355家、门诊部240家,拥有香港亚洲医疗、美国MING WANG眼科中心等海外机构 [2][13] 财务指标 - 销售费用率9.1%(-1.5pp),管理费用率13.6%(+0.0pp),财务费用率0.4%(-0.6pp),研发费用率1.4%(-0.1pp) [3][17] - 毛利率48.6%(-0.9pp),归母净利率19.3%(-1.7pp),下降因新并购医院毛利率提升中、新建医院摊销及设备折旧 [3][1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02亿元(+19.7%),货币资金52.5亿元,现金储备充足 [20]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237.34亿元(+13.1%),2026E 268.16亿元(+13.0%),2027E 302.22亿元(+12.7%) [4][24] - 2025E归母净利润40.59亿元(+14.1%),2026E 48.30亿元(+19.0%),2027E 56.57亿元(+17.1%) [4][24] - 每股收益2025E 0.44元,2026E 0.52元,2027E 0.61元 [5][27] 战略进展 - 学科建设全面推进,引进国际设备技术,优化临床路径,强化疾病诊疗中心 [23] - 加速"AI+眼科"布局,开发智能化平台、AI辅助诊断,与华为云合作推动"AI for EYE"战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