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轩高科(002074):国轩高科2025三季报分析:公允价值变动增厚盈利,看好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
长江证券· 2025-11-25 18: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环比下滑2.17%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4.42%,环比增长714.52% [2][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增长54.19%,环比下滑78.54% [2][4] - 2025年第三季度报表毛利率为17.6%,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9]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达到4.2亿元,其中预计汇兑损失占比较大 [9]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4.17亿元,主要源于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港股上市 [9] 业务进展与产品创新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首次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已贯通 [9] - 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锰铁锂(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能量密度达240Wh/kg,并采用5C快充技术 [9] - 商用车领域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单包电量达116kWh,并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9] - 储能业务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9]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通过产品与客户结构升级,特别是配套B级车客户,有望实现份额提升和盈利改善 [9] - 海外市场产能布局积极推进,美国、捷克、摩洛哥的生产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9]
中科电气(300035):中科电气2025三季报分析:出货维持高增,价格调整影响盈利
长江证券· 2025-11-25 18: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评级维持不变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报营业收入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41.44%,环比增长13.71% [2][4] - 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增长13.25%,环比下降6.06% [2][4] - 2025年三季报扣非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增长10.09%,环比下降17.32% [2][4]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4%,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承压,主要受核心单品价格调整影响 [1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8%,同比和环比均有大幅改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9%、1.75%、2.16%和1.80% [1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0.1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11亿元,少数股东损益0.25亿元 [11] 业务运营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出货水平保持高增态势,同环比增长明显,主要系终端需求强劲 [11] - 利润增速显著优于收入增速,反映了规模效益与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利润率提升 [11] - 展望后续,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公司在排产端保持强劲,需求维持景气 [11] - 盈利端受益于新品迭代和降本预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考虑谈价落地,单位盈利有望逐步回升 [11] - 新产品方面,硬碳进展积极,产线匹配放量需求,同时积极布局硅碳、锂金属,中期展望积极 [11] - 预计公司2026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 [11]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为21.55元(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价) [7] - 总股本为68,543万股,流通A股为58,335万股 [7] - 每股净资产为7.15元 [7] - 近12月最高价为28.80元,最低价为12.33元 [7]
当升科技(300073):当升科技2025三季报分析:三元出货积极增长,铁锂盈利改善显著
长江证券· 2025-11-25 18: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49.54%,环比增长17.52%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02%,但环比下滑4.43% [2][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29.36%,但环比下滑26.42% [2][4]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10.3亿元 [9] 业务运营分析 - 三元正极及钴酸锂出货持续增长,印证行业需求景气 [9] - 铁锂正极出货维持稳增态势,其业务盈利已转正,预计单吨盈利进一步改善 [9] - 报表少数股东损益为0.0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26亿元,其他收益0.21亿元,信用减值冲回0.06亿元,营业外收入0.22亿元(主要为违约金收入) [9] - 剔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后,三元及钴酸锂的经营性单吨盈利有所承压,主要与海外客户销售占比因提货节奏暂时下降有关,后续有望恢复 [9] 增长驱动与前景 - 公司在正极主业上体现出相较于行业的明显阿尔法,三元正极出货2025年有望持续增长,2026年增速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9] - 增长得益于前期与海外客户签订的供货协议,带来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后续公司将推动欧洲产能落地以进一步增长 [9] - 铁锂业务方面,2026年新产能落地后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客户结构好、产品技术优异,盈利能力已接近行业第一梯队,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9] - 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硫化锂电解质技术领先,相关材料已实现稳定制备和规模化供应,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9] - 产品已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应用于无人机、eVTOL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9]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年、2026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7元、1.89元 [13] - 预计2025年、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5.1%、6.6% [13] - 预计2025年、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7.0%、7.7% [13]
恩捷股份(002812):恩捷股份2025三季报分析:出货高增需求景气,盈利改善趋势明确
长江证券· 2025-11-25 18: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8亿元,同比增长40.98%,环比增长24.59%,出货量同环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 [2][4] - 归母净利润为0.0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1亿元,环比实现转正,但同比有所下滑 [2][4] - 公司盈利改善趋势明确,单位盈利预计环比进一步回暖,主要受益于稼动率提升,经营性单平净利环比仍有所改善 [10] - 展望未来,2025年第四季度出货预计保持积极增长,2026年新基地投放和产线提速有望提升效率,价格方面负毛利及中尾部客户涨价预期或将落地,结合需求景气和海外客户放量,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 [10]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1%、5.43%、4.32%和2.20%,整体环比有所改善,体现内部降本增效成效 [10] - 当季其他收益为0.7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为0.4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0.02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6.67亿元 [10] - 存货为25.9亿元,环比下降 [10] - 根据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从121.96亿元增长至197.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从1.72亿元增长至18.77亿元,每股收益从0.18元增长至1.91元 [15] 业务展望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中期积极布局硫化锂、硫化物电解质及导离子膜等新产品,客户进展积极,为未来盈利打开想象空间 [10] - 干法隔膜的盈利预期修正,铝塑膜业务随出货量增长有望逐步减亏 [10] - 预计2026年公司增长有望匹配行业增速 [10]
德方纳米(300769):德方纳米2025三季报分析:出货稳增,结构改善,静待供需拐点和新业务放量
长江证券· 2025-11-25 18: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评级为维持 [6] 核心观点 - 德方纳米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21.54亿元,同比下降1.6%,但环比增长14.72%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98亿元,亏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减少 [2][4] - 公司经营层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持续提升,第三季度毛利率转正,产品结构优化,高压实产品占比提升,磷酸锰铁锂稳定出货,补锂剂出货大幅增长 [11] - 展望未来,公司铁锂出货有望重回增长轨道,新业务和客户拓展将改善盈利,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并布局回收技术,中长期盈利有望得到支撑 [1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3%、2.76%、1.82%和2.12% [11] - 同比变化分别为-0.01个百分点、+0.36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0.10个百分点;环比变化分别为+0.03个百分点、-0.48个百分点、-0.78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 [11]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0.28亿元和0.04亿元,投资净收益亏损0.65亿元,主要受期货套保影响 [11] - 存货为12.1亿元,环比显著增长,主要为产成品备货;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出2.79亿元,资本开支为1.75亿元 [11] 财务预测指标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97百万元、12074百万元、14489百万元 [15]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23百万元、313百万元、570百万元 [15]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1元、1.12元、2.04元 [15] - 预测2026年、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1.45倍、22.74倍,市净率分别为2.32倍、2.11倍 [15]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0%、5.6%、9.3% [15]
梅花生物(600873):梅花生物(600873):诉讼或影响有限,注重研发,长期发展可期
长江证券· 2025-11-25 16: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梅花生物(600873.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近期涉及的专利诉讼案件影响可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并将积极应诉 [1][5][12] -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通过跨境并购增强了研发实力和全球竞争力,长期发展可期 [1][12] - 公司作为味精和氨基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并积极搭建合成生物学平台,成长动力强劲 [12] 事件描述 - 公司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由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提起的侵害专利权《民事起诉状》 [1][5] - 诉讼涉及专利号为201480005332.7、名称为“L-氨基酸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原告指控公司在味精生产、销售过程中侵权 [5] - 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判令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销毁相关设备及库存产品;连带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3亿元;承担诉讼费用 [5] 公司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一贯尊重知识产权,重视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 [1][12] - 2025年7月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氨基酸和HMO业务的跨境并购,获得其菌种平台和30余个专利家族的核心知识产权 [12] - 截至2025年10月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超过400项,形成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12] - 2024年度研发投入达7.33亿元,近五年累计投入超过3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12] - 公司构建了“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转化”三级创新体系,吉林中试平台已投入使用,新疆与通辽中试车间在加快建设 [12] 并购协同与全球布局 - 此次并购填补了我国在合成生物与医药氨基酸领域的专利空白,并获得了国际市场的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书及GMP认证 [12] - 并购使公司打破国际企业的高端医药级氨基酸技术与供应垄断,正式进入欧美原料药市场,成为多家国际顶级制药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12] - 公司致力于从“氨基酸领先者”迈向“全球生物智造生态构建者” [12]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5.5亿元、30.8亿元 [12]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16元、0.91元、1.10元 [16]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0.0%、13.5%、14.0% [16]
立达信(605365):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短期出口承压,自有品牌与海外产能布局增强中长期韧性
华鑫证券· 2025-11-25 16:4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业绩因外需疲软及费用投入承压,但海外产能转移与自有品牌战略将增强中长期韧性,预计业绩将环比改善 [5][6][8][9] 业绩表现与短期压力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47亿元,同比增长0.13%,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54.35% [4] - 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19.07亿元,同比下降2.74%,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55.18%,净利率约3.05%,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 [4][5] - 业绩下滑受外部需求疲弱及成本端压力共同影响,2025年上半年照明产品累计出口总额约25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6% [5] - 公司约90%收入来自海外,在出口需求偏弱背景下,部分客户压价挤压整体盈利能力 [5]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7.29%,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9.33%,同比上升0.92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在自有品牌、数字化及渠道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 [5] 产能国际化布局 - 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公司自2021年布局泰国基地,并于2025年推进“中转泰”专项,已基本完成对美国市场订单的产能转移 [6] - “国内+海外”双产能结构有助于分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运营弹性 [6] - 随着泰国制造基地进入爬坡期,预计2026年起产能外移将增强抗风险能力,支撑公司盈利 [6] 自有品牌战略 - 公司持续深化自有品牌战略,海外品牌以跨境电商为主,国内品牌重点打造高端原创设计灯具品牌“立达信一灯一世界”和护眼灯具品牌“立达信” [8] - 根据2024年年报,自有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占主营收入约13.6%,毛利率约40.25% [8] - 自有品牌已成为公司市场拓展的重要抓手,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8.82亿元、72.42亿元、77.52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9元、0.54元、0.69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5.2倍、32.5倍、25.3倍 [9]
科德数控(688305):下游客户持续突破,加码轴向磁通电机
群益证券· 2025-11-25 16:3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科德数控“买进”投资评级 [7] - 目标价为68元,相较于2025年11月24日A股收盘价58.37元,存在约16.5%的潜在上涨空间 [1][7]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主营五轴联动机床等先进产品,在飞机制造领域护城河深厚,并逐步拓展至医疗、半导体等新领域,客户结构日趋多元化 [7] - 得益于自制主轴、转台等核心部件,公司在精密加工方面经验丰富,并正开展轴向磁通电机的研发,有望打造成长新曲线 [7] - 公司技术领先、护城河优秀,是获得“买进”评级的主要依据 [7]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11.5% [7] - 净利润下降主因海外收入增速暂缓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但第三季度新签订单环比明显增长 [7] - 预计2024至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66亿元、2.1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40%、27% [9]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9元、1.25元、1.59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5倍、47倍、37倍 [7][9] 业务拓展与客户结构 - 产品组合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主,占比53.7%,其次是高端数控机床,占比40.4% [2] - 客户结构多元化,航空航天、机械设备、能源、半导体、医疗领域占比分别约为63%、14%、12%、4%、3% [7] -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共建中试基地服务国产大飞机,并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7] - 在医疗领域获得首批订单,用于骨科医疗器械加工;在半导体领域订单增速加快 [7] 新业务发展机遇 - 公司正积极研发轴向磁通电机,该产品具有功率扭矩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 [7] - 新业务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应用空间广阔 [7]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初推出样机,该业务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7]
爱博医疗(688050):创新破局,重塑“视”界
平安证券· 2025-11-25 15:01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爱博医疗,给予“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器械全产业链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产品管线布局深远 [6] - 在手术领域,高端人工晶体和“龙晶®PR”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 [6] - 公司是“国产替代”先锋,其产品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6] - 消费级产品潜力释放,近视防控与视力保健业务齐头并进,隐形眼镜业务已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和核心增长引擎 [6]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产品涵盖眼科手术治疗、近视防控和视力保健三大领域 [10]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实际控制人解江冰合计持股比例约16.03%,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13] - 公司通过“普诺明”、“普诺瞳”等品牌系列产品,为白内障手术、屈光不正矫正和视光消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0][1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4.10亿元,同比增长48.2%;归母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比增长27.8%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4.62亿元、5.6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2%、14.3%、21.8% [5][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6.2%,净利率为27.5% [5]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从2020年的20.9%降至2024年的14.1% [21] 分业务分析 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 - 人工晶状体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为43.86%,毛利率高达86.42% [18] - 2024年公司共生产人工晶状体219.7万片,售出173.8万片,增速分别为57%和45% [34] - 公司产品矩阵完善,覆盖从基础球面到高端多焦点、散光矫正型、预装式等多种人工晶状体 [16][36][37][39] - 2025年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龙晶®PR”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获批上市,用于成人近视矫正,其采用Balacrylic™平衡型丙烯酸酯材料,具有6.0mm超大光学区等优势,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10][25][27][28][30] 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等) - 公司是国内第二家取得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普诺瞳”品牌快速渗透市场 [10][16] - 2024年角膜塑形镜板块收入为2.36亿元,同比增长8%;全年销量为40.29万片 [48][49] - 2024年公司近视防控产品整体营业收入达3.33亿元,同比增长20.79%,其中其他近视防控产品(如离焦镜)收入为9700万元,增速达69% [49] 视力保健(隐形眼镜) - 公司通过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快速切入隐形眼镜市场 [51] - 2024年隐形眼镜业务收入达4.30亿元,同比增长211.84%,收入占比为30.21%,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6][51] - 该业务涵盖彩瞳和透明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7.76% [18][51] 行业前景与公司优势 - 眼科诊疗需求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及消费升级将推动人工晶体市场国产替代加速 [6][23] - 在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驱动下,近视防控市场空间广阔 [47] - 公司在第四批国家人工晶体集采中中标量最多,为31.7万片,占据总采购量的43%,且是唯一有高端晶体产品中标的国内品牌 [46] - 公司研发管线储备丰富,包括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非球面扩景深人工晶状体等创新产品 [44] 估值与同业比较 - 报告选取欧普康视、昊海生科、惠泰医疗作为可比公司,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6倍 [56][57] - 基于公司人工晶体集采风险逐步出清及新品放量预期,报告认为其估值具备吸引力 [56]
双林股份(30010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增速符合预期,二代磨床性能大幅提升
华鑫证券· 2025-11-24 22:31
投资评级 - 对双林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1][1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开辟了新的成长曲线 [4][5][8] 业绩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17.4% [4][5]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长25.9% [4][5]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0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5] 主营业务进展 - 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业务主要配套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小鹏、上汽大众等客户 [5] - 智能控制系统部件中的HDM产品供货佛瑞亚、李尔等,终端客户包括北美新能源头部品牌、比亚迪等,公司已成为国内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6] - 座椅电机方面,水平滑轨电机已在奇瑞、长安等车型上量产,丝杆抬高电机已在上汽和东风某车型投产 [6] - 新能源动力系统方面,155平台已应用于五菱宏光mini并量产,180平台扁线产品在多个客户处实现大批量量产 [7] - 轮毂轴承业务国内市场覆盖比亚迪、长安、赛力斯等,并新取得小鹏、上汽奥迪等项目,泰国工厂已量产 [8] 人形机器人新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战略收购无锡科之鑫,完成了从材料设计到精密磨削的全产业链闭环 [8] - 已开发用于机器人上下肢直线运动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并建成年产1.2万套试制产线,目标两年内建成年产100万套智能化生产车间 [8][9] - 已成功开发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用微型滚珠丝杠,并向数家客户送样 [10] - 具备人形机器人用线性关节模组总成的全流程产品开发能力,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 [10] - 科之鑫二代磨床性能大幅提升,全系采用大理石床身等顶尖配置,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 [11]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56.5亿元、64.1亿元、72.4亿元 [12][1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亿元、6.5亿元、7.5亿元 [12][1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2026年同比增长2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