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06 19:20
形势判断 - 2024年经济呈现前高、中低、后扬态势,在"926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下明显回升[2]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多边经贸规则面临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市场波动,特朗普新政带来不确定性[2] - 内部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增收压力、民生短板和基层财政困难等问题[2]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变,具备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治理机制和增量空间四大优势[3] 发展目标 - 目标设定兼顾需要与可能,体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政策取向[4] - 首次将"稳住股市楼市"纳入全年经济工作要求,凸显修复资产负债表重要性[4] - 经济增长目标连续三年设定为5%左右,符合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需要[5] - 就业目标城镇新增1,200万人以上,失业率5.5%左右,但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创历史新高[6][7] - 通胀目标首次低于3%设为2%左右,与主要经济体一致,当前CPI预期0.1-0.8%[8] 宏观政策 - 广义财政空间扩张至13.86万亿,同比增加2.9万亿,赤字率4.0%创历史新高[9] - 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规模分别扩大至1.8万亿和4.4万亿,其中5,000亿用于补充银行资本[9] - 财政政策倾向惠民生促消费,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10]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预计社融和M2增速约8%,适时降准降息[12] - 强调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13] 重点工作 - 提振消费为首要任务,以旧换新资金翻番至3,000亿,扩围至消费电子领域[15] - 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16] - DeepSeekV3实现AI领域突破,成本低于国际大模型70%,性能趋于一致[17] - 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升级,将加速制度保障、营商环境改善等四类行动[20]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整治"内卷式"竞争,降低物流成本[21] 资本市场 - A股科技行情从概念驱动转向业绩驱动,看好大模型应用等板块[32][34] - 债券市场利率短期可能反弹至1.7-1.9%,但中期向下趋势不变[36][37] -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稳汇率政策延续[39] - 中长期资金入市和稳市机制建设将增强市场稳定性[32] - 消费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服务消费、新兴消费和平替品牌具潜力[34]
2025全国两会跟踪第二期:大会首日要点总结及后续关注
一瑜中的· 2025-03-06 00:08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24年目标持平,强调政策实施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支持经济大省发挥引领作用 [2] - 产业层面聚焦未来产业,包括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技术,并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涉及大模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2] -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包括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及并购重组制度 [2] 总书记江苏代表团审议要点 - 明确经济大省需承担发展重任,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3] - 重点领域包括绿色低碳技术、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同时提及需避免"内卷式"竞争,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和民营企业参与 [3] 国新办吹风会及部长通道要点 - 消费领域将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金融监管总局拟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 [4] - 平台经济监管强化,市场监管总局将制定直播电商监管办法,要求平台企业提升算法透明度 [5] - 资本市场改革涉及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及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深化 [5] 3月6日重要活动前瞻 - 经济主题记者会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央行、证监会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答记者问,重点关注政策信号释放 [6] 华创宏观研究动态 - 首席大势研判系列涵盖经济数据验证、美国大选影响、四季度增速预期调整等主题 [10] - 国内基本面分析包括工业企业利润、消费趋势、PMI数据解读 [10] - 金融领域聚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居民债务结构及M1同比变动归因 [10] - 海外研究覆盖美债利率驱动因素、美联储政策节奏及美国就业市场分歧 [10] - 政策跟踪系列涉及财政支持地产、监督法扩围、化债增量信息等议题 [10] - 年报及策略报告提出"以价定价"中期策略、"挣脱"年度展望等框架性分析 [11]
十大公募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透露重要信号!这些板块受关注
券商中国· 2025-03-05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十家公募机构围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稳增长政策部署、新质生产力布局、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未来权益市场投资机会等多方面给出解读,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显示决策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度,新兴产业发展注入经济增长新动力,鼓励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权益市场或迎“戴维斯双击” [1]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 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目标4%左右,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释放1.6万亿元财政扩张空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 [2] - 西部利得基金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显示决策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度 [3] -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称财政支出强度加大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4] - 中欧基金分析财政政策精准发力支持新基建、产业升级等领域推动经济转型 [4] - 华安基金表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促消费和惠民生、增后劲结合让居民愿消费 [4] - 富国基金认为稳增长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扩大内需是首要任务,两会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扩内需政策加码带动需求回暖与消费板块估值抬升 [4] - 鹏华基金张峻晓指出财政延续积极基调,体量在预期偏下沿,宏观政策留有后手 [5]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人工智能+”行动 [6] - 中欧基金认为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优 [6] - 富国基金指出国产AI行情深度演绎,人工智能有望赋能千行百业 [6]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重视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一轮产业政策与趋势共振周期启动,“十五五”规划提供投资线索 [7] -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增长重要抓手和资本市场科技牛行情深化动力 [7] - 西部利得基金认为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政策主要着力点 [7] 鼓励长钱长投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9] - 机构认为稳定资本市场重要性抬升 [10] - 张峻晓表示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和维持权益市场风险偏好 [11] - 华安基金指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活水,加强相关建设构建制度保障 [11] - 富国基金认为政府对中长期资金入市期待殷切,改革深化有望开创A股“慢牛”“长牛”局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能优化投资者结构和增强市场稳定性 [11] - 杨德龙认为资本市场要推动投融资平衡,形成良性循环吸引资金入场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12] 市场或迎结构性机遇浪潮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市场有平稳定价环境,基本面结构性改善形成共识,产业趋势是重要投资线索 [14] - 永赢基金认为两会政策定调积极,2025年全A归母净利增速或显著回升,支撑市场中枢抬升,两会强调方向蕴含投资主题 [15] - 博时基金陈显顺认为市场或迎结构性机遇浪潮,关注算力与大模型、消费科技融合、现代服务产业链三大新质生产力赛道 [15]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未来权益市场投资机会丰富,市场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 [15] -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对A股中期表现乐观,政策发力经济和企业盈利有望企稳改善,AI创新带来催化,关注科技成长、部分顺周期、景气成长产业和红利板块 [16]
三巨头又要同堂了!
Datayes· 2025-03-05 19:5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两会报告总体符合预期,但部分内容低于预期,市场对降准降息预期升温,中金预计二季度可能是合适的窗口期 [1]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3] - 特朗普政府拟发布行政令扶持美国造船业,包括对中国船舶和起重机征收费用等措施 [4][5]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支持科技、绿色产业领域并购重组,试点放宽并购贷款比例和期限限制 [10] 行业与公司表现 - 商业航天和6G概念股走强,三维通信涨停,中航证券看好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驱动因素 [3] - 算力概念股午后反弹,拓维信息涨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3] - 通威股份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83.2W,转换效率突破25.21%,刷新世界纪录 [9] - 锑品出口量回升至管制前的26%-53%水平,预计内盘锑价将持续上涨 [8] - 华为计划3月发布多款新品,包括折叠屏手机、智慧屏等 [7]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震荡上涨,沪指涨0.53%,深成指涨0.28%,创业板指涨0.01%,全市场成交额15459亿元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41.57亿元,银行、机械设备、通信等行业净流入规模居前 [13] - 北向资金总成交1866.20亿元,神州数码、五粮液、三一重工等个股成交活跃 [14][15] - 南向资金净流入224.23亿元 [16] - 拓维信息获机构净买入1.62亿元,涨幅10.01% [18] 行业估值与交易热度 - 通信、机械设备、银行领涨,房地产、农林牧渔、综合领跌 [20] - 轻工制造、钢铁、机械设备等板块交易热度提升居前 [20] - 社会服务、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等板块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 [20]
强化价格导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5 18:41
经济增长目标 - 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去年持平,但财政赤字隐含名义增长率4.9%,显示对经济增长判断更保守[1][4]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下调至2%,较原3%目标更贴合实际且约束力增强[1][4] - 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紧迫性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约束加大[1][4] - 粮食产量目标首次提高0.1万亿斤,体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1][5] 中央政策力度 - 财政预算赤字率设定为4%,突破3%红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2][6] - 地方政府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同比大幅增加32%[2][6] - 财税体制改革转向"以支定收",消费税征收环节下划地方以丰盈地方财力[2][6] -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需考虑美联储降息路径及供给约束[7] 重点任务领域 - 扩内需升为首要任务,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翻倍[3][10] - 产业政策聚焦科技领域,明确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12个细分行业[11] - 地产调控延续"控新增+收存量"思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以消化存量[12][13] - 全国层面首次提出发放育儿补贴,中央财政可能加码生育支持力度[13] 专项政策工具 - 地方政府专项债优先级调整为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体现稳地产意图[8] - 央行宏观审慎功能拓展,可能尝试解决部分财政资金缺口[9] - 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同比仅增5%,显示优化供给端思路下投资权重降低[11]
2025年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一图速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2:55
财政政策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2]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2]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2] 特别国债发行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2] - 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2] 消费提振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 制造业升级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 市场环境与开放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3]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房地产与住房 -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 [3]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3] -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3] - 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 [3] 乡村振兴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3] -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3]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城镇化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3] -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3] 生态与绿色消费 -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就业 - 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 [3] -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3] -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3] 医疗 -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 [3]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3-05 10:14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总结 2024年工作回顾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 [1] -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1]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1]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1] -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1]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1] -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 [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1] 财政政策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1]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1]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1]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1] - 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1] 产业政策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1]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1]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民生保障 -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1]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1] -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1] 房地产市场 -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 -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1] - 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 [1]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1] 乡村振兴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1] -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1] - 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1]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 市场环境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1]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1]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
一图速览丨新质生产力!2025年最新安排
证券时报· 2025-03-05 10:10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3] - 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3] - 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 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 [3] 创新型企业培育 -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 [4]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 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6] -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 扩范围、降门槛 [6] - 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 [9] 数字经济创新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11]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产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