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搜索文档
康泰生物持续承压净利再降86% 海外收入劲增3倍尚难扛大旗
长江商报· 2025-10-29 07: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63亿元,同比增长2.24%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15.77万元,同比下降86% [1][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787.89万元,同比下降90.82% [3] - 2025年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呈逐季减少趋势,第三季度净利润1162.49万元,同比下降93.74% [5] 盈利能力与成本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5.40亿元,同比增长61.74%,增速远超营收 [9] - 产品结构变化及研发费用增加是导致利润减少的原因之一 [1] - 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63亿元 [1][8] 历史业绩对比 - 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为历史高点,营收23.77亿元,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不足5000万元,与2021年同期高点相比差距巨大 [4] - 公司业绩自2022年起进入调整期,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10.36亿元连续下滑至2025年的4915.77万元 [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收入4189.56万元,同比增长324.27% [12]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2025年相继获得土耳其GMP认证、印度尼西亚注册证及尼加拉瓜注册证书 [11] - 水痘减毒活疫苗于2025年9月在巴基斯坦获批,拓展南亚市场 [11]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4.20亿元,同比增长34.74% [13] - 公司具备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多平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 [10] - 主要上市产品包括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四联苗、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等 [10]
北方稀土量价齐升大赚15.4亿 需求强劲合同负债9个月涨125%
长江商报· 2025-10-29 07: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2.92亿元,同比增长40.50%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41亿元,同比增长280.27% [1][2]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连续高增,同比增幅分别为727.3%、7622.51%、69.48% [2]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4.3亿元,同比增长33.32%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升高、销量同比增加以及毛利同比增加 [2] - 稀土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下游需求强劲 [1][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达6.31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24.92%,反映客户预付款项大增 [1][4] 稀土产品产销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生产量6938.76吨,同比增长63.43%,销售量9837.26吨,同比增长34.24% [5] - 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盐类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4.43%和119.21% [5] - 2025年第三季度抛光材料产、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50% [5] - 2025年前三季度稀土盐类销量116847.08吨,同比增长71.07% [5] - 2025年前三季度磁性材料、抛光材料产销量同比均实现20%以上增长 [5] 稀土精矿价格走势 - 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公司已连续五个季度上调稀土精矿价格 [3] - 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上涨37.13% [3] 下游需求与行业前景 - 在绿色低碳及“万物电驱”发展背景下,磁材需求量增幅预计在10%左右 [4] - 风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为下游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4] - 手机盖板、半导体、芯片将带动抛光粉产业发展,贮氢材料在储能背景下预计有新增量 [4]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5年7月9日收盘价24.55元/股涨至10月14日最高61.69元/股,期间最大涨幅达151% [3] - 截至10月28日,公司股价收报51.07元/股,较7月9日涨幅仍达108.02%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新一代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开工建设有序推进 [5] - 与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北方金龙(包头)稀土有限公司正有序开展5000吨稀土分离项目前期工作 [5]
通策医疗前三季净利增3.16%复苏缓慢 研发投入止步综合毛利率四连降
长江商报· 2025-10-28 16: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2.5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14亿元,同比增长3.16% [1] - 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低于5%,显示业绩增长乏力 [2] -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前三季度至2024年前三季度持续下滑,分别为5.15亿元、5.12亿元、4.98亿元,同比变动为下降16.92%、下降0.67%、下降2.6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是在连续三年下降基础上的小幅回升,表明业绩复苏缓慢 [2] - 公司历史上曾保持高增长,2017至2019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40%,2021年前三季度增速均超过50% [2] 公司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47.96%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41.69%,出现四连降 [6] - 公司研发投入止步不前,2022年前三季度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4373.86万元、4385.40万元、4105.05万元、4310.44万元 [6] 公司并购活动 - 公司近年来积极并购扩张,2020年收购了包括杭州庆春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50%股权、上海三叶儿童口腔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8.75%股权在内的10家公司股权 [3] - 公司收购了和仁科技、娄底口腔医院、眼科管理公司等多家公司 [4] - 2024年9月27日,公司公告向实控人吕建明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债权,交易总金额5541.36万元 [4] - 2025年8月22日,公司公告拟以4600万元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 [4] - 从目前经营业绩数据看,这些并购尚未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做出积极贡献 [5] 行业市场环境 - 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乏力存在市场因素,包括同行低价无序抢市场等 [6]
依依股份业绩增长停滞拟借重组突围 标的年赚1829万元增近五倍
长江商报· 2025-10-28 16:52
重组方案核心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高爷家100%股权 并以询价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1] - 通过收购高爷家 公司将进入宠物食品领域 实现产业链延伸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6亿元 同比减少0.72% 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3.82% 扣非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0.7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18亿元 同比减少16.98% 净利润5449.72万元 同比减少2.23% 扣非净利润4677.14万元 同比减少12.08% 连续两个季度业绩下降 [2] 标的公司高爷家概况 - 高爷家成立于2020年10月 主要从事高品质宠物卫生用品与食品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品牌为"许翠花"和"高爷家" [2] - 2023年高爷家营业收入3.02亿元 净利润308.37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4.6亿元 净利润1829.68万元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48%和493.3% [2] - 截至2024年末 高爷家资产总额1.27亿元 负债总额6601.18万元 所有者权益6144.16万元 [3] 战略协同与市场布局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加速国内宠物消费市场布局 实现犬猫两大宠物用户群体市场覆盖 巩固宠物卫生领域龙头地位并首次进入宠物食品市场 [3] - 借助高爷家线上电商运营成熟经验与资源 公司线上运营能力将提升 并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团队结构 [3] - 在当前业绩增长趋缓背景下 收购高爷家后公司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 [4] 其他投资活动 - 公司宣布与北京方圆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共青城金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基金规模1.57亿元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出资7020万元 占44.84%份额 [4] - 合伙企业计划投资于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或其未来实际上市主体 [4]
南京银行前三季净利增8%总资产逼近3万亿 贷款总额9个月增1550亿
长江商报· 2025-10-28 16:35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长三角头部城商行南京银行(601009.SH)规模稳步扩张。 10月27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同比增长 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80.05亿元,同比增长8.06%;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8.69亿元,同比增长8.39%。 其中,第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4.69亿元,同比增长9.12%;净利润53.86亿元,同比增长 6.26%。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2025年前三季度,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同比增长 28.5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0.0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67.42亿元,同比下降11.63%,在营业收入中占 比39.91%;成本收入比23.27%,较上年末下降4.81个百分点。 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中,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8.02亿元,同比增长8.5%;投资 收益128.55亿元,同比增长21.6%,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3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0.1亿元。 截至2025年9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超2.96万亿 ...
中国核建股价月内涨57% 中国信达陪伴15年拟减持不超1%
长江商报· 2025-10-28 14:40
股价表现 - 10月27日公司股价收报13.93元/股,单日涨幅为4.82% [1][4] - 10月23日至27日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达23.38% [1][5] - 10月以来公司股价从8.85元/股涨至13.93元/股,区间涨幅约为57.40% [1][7] 近期股价异动原因 - 股价大涨与近期火热的可控核聚变概念相关,公司被市场列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 [1][8] - 国家战略级布局加速,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核聚变列为"未来产业重点",上海、安徽、四川三地竞相布局产业集群 [8] - 2025年9月23日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正式挂牌亮相,宣布开建新一代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8] 经营与合同情况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新签合同额1129.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67.32亿元增加62.30亿元,同比增长约5.8%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为284.87亿元 [10] - 近期子公司签署海阳核电5、6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安装施工两份合同 [1][9]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为147.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4亿元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135.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64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73.53%和158.32%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98亿元,同比下降16.48% [16] - 上市9年半以来公司累计盈利133.91亿元 [17]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 [1][18] - 公司掌握包括CNP、M310、华龙一号、高温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可同时承担40余台核电机组建造任务 [18]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其中64台已投产运营,在建机组32台 [18]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2.60亿元 [1][18]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6.35亿元、28.77亿元、32.15亿元 [1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9165人,占员工总数的20.65% [18] 股东动态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信达拟减持不超过公司1%的股份 [1][19] - 中国信达投资公司已有15年,目前持有公司10.26%的股权 [1][21]
英唐智控拟购半导体资产股价抢跑 业绩承压连续6年未分红转型谋变
长江商报· 2025-10-28 11:10
收购计划概述 - 公司于10月26日晚发布停牌公告,自10月27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原因系筹划收购两家半导体企业,并已签署意向协议 [1] - 收购标的为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上海奥简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6%股权,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3] - 在收购事项披露前的10月24日,公司股价已大涨9.91%,成交额放大至15.01亿元,引发市场对内幕消息泄露的质疑 [1][4][5] 收购标的公司详情 - 光隆集成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量子计算技术服务、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等 [4] - 奥简微电子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本1052.63万元,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存储芯片巨头兆易创新持有其19%股权 [4] 公司转型战略与过往收购记录 - 公司正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 [1][6] - 过往收购记录包括2020年及2021年收购英唐微技术100%股权和上海芯石40%股权,以及2024年11月曾筹划收购爱协生控制权但半月后终止 [6]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但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降14.12% [1][9] - 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在49.58亿元至53.46亿元间波动,归母净利润在0.55亿元至0.60亿元低位徘徊,较此前年赚2亿元水平大幅下滑 [8] - 自2019年以来,公司连续六年未派发现金红利 [2][10] 募投项目进展 - 2022年公司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2.9亿元用于MEMS微振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原计划2025年2月达产,后延期至2026年9月,截至2025年6月末投资进度为70.61% [8]
科沃斯双品牌发力净利增1.3倍 海外市场成重要引擎收入占四成
长江商报· 2025-10-28 08: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同比增长25.9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18亿元,同比增长130.55%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2.84亿元,同比增长141.99%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9.63亿元,同比增长1780.6% [4]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64.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8% [5] 双品牌战略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两大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合计达84.66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97.58% [2] - 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实现收入48.05亿元,添可品牌智能生活电器收入36.61亿元 [3] - 科沃斯在国内洗地机器人线上零售额份额达73.1%,其洗地机型收入占自身扫地机器人产品近60% [3] - 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全球出货达187.6万台,同比增长55.5% [3] - 2025年上半年添可品牌洗地机全球出货达197.4万台,较上年同期增长17.5% [3]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8%,科沃斯品牌海外收入占比达42.2% [2][6] - 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新品类(如擦窗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0.6% [6] - 公司全球化战略实现从单一品类出口向多品类协同出海的系统性升级 [6]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38.48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07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近30%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2545项,其中发明专利713项 [6]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明确将"具身服务机器人"作为下一代战略方向,通过投资布局产业链并设立内部研发团队 [7] - 预计在未来1—2年内推出相关产品 [7]
瑞鹄模具募资7.5亿加码核心主业 业绩大幅提升拟每10股派息1.5元
长江商报· 2025-10-28 08: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50.90%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40.53%,创历史新高 [1][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48.65%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6亿元,同比增长569.77% [4]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装备制造类业务订单交付增加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规模增长 [4] 产能扩张计划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约7.5亿元,用于核心主业扩产 [1][2] - 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扩产项目总投资1.86亿元,满产后将形成年产180套模具能力 [2] - 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关键材料智能增材制造项目一期总投资2.67亿元,满产后将形成年产36000吨铁基毛坯件及3000吨钢基毛坯件能力 [2] - 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1.83亿元,拟投入募资1.53亿元,满产后将形成年产3000台智能移动机器人及解决方案能力 [3] - 拟将募集资金中的1.4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约19%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08亿元,同比增长23.62% [5]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956.22万元、9747.40万元、1.19亿元,持续增长 [5]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模具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在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1][4] 股东回报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利润分配总额3139.82万元 [1][5]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五年分红,合计派现2.54亿元 [5]
中钨高新推8.21亿收购整合资源 钨价上涨前三季营收净利双增
长江商报· 2025-10-28 08:0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现金8.21亿元收购五矿钨业持有的远景钨业99.9733%股权,构成关联交易,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 [1][2] - 远景钨业是以钨金属矿采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客户主要为集团内部企业,以供应公司及其下属冶炼企业为主 [2] - 本次收购将提升公司的钨资源自给率,进一步推动对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1][3] 收购标的评估与资产详情 - 收购标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04亿元,评估价值为8.22亿元,增值额约5.17亿元,增值率170.27% [2] - 无形资产矿业权增值约3.72亿元,增值率为829.43% [2] - 远景钨业拥有1处采矿权,截至2025年5月31日,保有资源量合计4035.9万吨,钨金属量15.45万吨,平均品位0.383%,年产量约2600吨 [2] - 业绩方面,2024年、2025年1月至5月,远景钨业营收为3.11亿元、1.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96.82万元、3441.87万元 [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同比增加1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加18.26% [1][4] - 公司是中国五矿旗下钨产业的运营管理平台,为矿山、冶炼、合金钨全产业链公司,目前钨精矿产量0.42万吨,APT产量0.85万吨,硬质合金产量超0.75万吨,稳居全球第一 [4] 业绩驱动与战略重点 - 业绩增长得益于柿竹园公司的注入以及钨价保持高位运行 [5] - 2025年以来,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主要硬质合金产品相应提价,如硬质合金刀具三次提价,客户接受度较高 [5] - 公司重视科技研发,通过技术迭代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毛利率 [6] - 2020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30.54亿元,具体为3.67亿元、4.12亿元、4.15亿元、6.09亿元、6.94亿元、5.57亿元 [6] 研发实力与盈利能力 - 公司拥有全国钨行业唯一的硬质合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科技平台21个,海外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个等多项资质 [6] - 通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扩大深加工产品销售,公司毛利率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1.18%,较2024年中期抬升6.27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来新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