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搜索文档
友发集团2025年前三季净利增近4倍 焊接钢管产销量连续19年国内第一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9.9亿元,同比下降5.19%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9.25% [1][3]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及产品毛利率的同比增长 [1][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48.22亿元,同比下降10.01%,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25.46% [2][3] - 2023年全年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91.85% [2] - 上市首年(2020年)净利润达峰值11.43亿元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116.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72亿元,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4] 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5年1—6月销售各类钢管654.77万吨,同比增加4.18% [1][5] - 焊接钢管产销量已连续19年稳居全国第一 [1][5] - 在国内拥有8个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四川成都和河南鄢陵2个基地,旗下14家分、子公司拥有346条生产线 [1][5] -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消防工程、钢结构等多个领域 [1][5] 战略举措与增长动力 - 公司加强成本控制与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优化产业链合作、降本增效策略提升盈利空间 [3] - 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如JCOE工艺油气输送管、高端精密钢管等 [3] - 持续落实"三年行动"规划,完善国内外产能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3] - 通过强化终端业务、优化库存管理与套期保值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3] - 已完成对吉林华明管业有限公司70.96%股权的收购与增资,实现对东北区域市场布局 [6] - 成功收购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增加JCOE工艺油气输送管等高附加值新品类 [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2024年钢材市场供需两端承压,上游钢厂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建筑市场需求萎缩导致管材价格下行 [2][3] - 2024年第四季度在政策推动下市场需求和价格明显反弹,带动2025年整体市场表现 [3] - 2021年和2022年因主要原材料带钢价格上涨及下游需求抑制,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2] 研发与创新 - 2023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9176万元、1.45亿元、9040万元 [8]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技术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177项 [8] - 报告期内开展各类创新项目1740项 [8]
宝丰能源新产能释放月均赚10亿 债务减少15亿系列项目顺利推进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6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45亿元,同比增长46.43%,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7亿元,同比增长逾72%,归母净利润约32.32亿元,同比增长约162%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并超过历史上任一年度全年水平 [2][4][5] 季度业绩趋势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7.71亿元、120.49亿元、127.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92%、38.97%、72.49%,呈现环比加快趋势 [5]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7亿元、32.81亿元、32.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49%、74.17%、162.34% [5] -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最为突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高于营业收入 [5]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31%,净利率为25.18%,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3.55个百分点和6.49个百分点 [6]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内蒙古烯烃项目投产导致烯烃产品产销量增加 [2][5] - 主要原材料气化原料煤、炼焦精煤等平均采购单价下降幅度大于主要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降幅度 [5] 重大项目进展 - 内蒙古300万吨/年烯烃项目已于2025年上半年按计划建成投产并全面达产,上半年生产聚烯烃116.35万吨,占公司聚烯烃总产量的48.39% [6] - 该项目建成后公司烯烃总产能达到520万吨/年,产能规模跃居我国煤制烯烃行业第一位 [6] - 宁东四期烯烃项目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截至7月底设备订货率达80% [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10%,较2024年末下降2.88个百分点 [8] - 期末公司有息负债为270.92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15.41亿元 [3][8]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5.8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5% [3][8] 技术与产业优势 - 内蒙古烯烃项目采用第三代DMTO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8%,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 [6] - 项目配套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是首个规模化应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制烯烃的项目 [6] - 1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已顺利投产,实现EVA装置主要原料自主供应 [7]
中材科技核心业务向好扣非增2.7倍 创新提质年内股价涨1.4倍外资加仓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170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09%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14324%,扣非净利润为1197亿元,同比增长26972%,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 [1][3] - 分季度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369亿元,同比增长3347%,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23484%,单季度均保持高速增长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968%和802%,较上年同期上升187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 [5] - 经营现金流净额达3621亿元,同比增长9120%,主要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和应收账款管理加强 [2][5] 业务驱动因素 - 玻璃纤维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其中上半年产品均价同比增长14% [1][4] - 风电叶片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上半年风电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4% [4] - 子公司泰山玻纤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67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3% [4] - 高端产品如LFT纱、高模短纤、扁平纤维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助推结构优化和利润提升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999亿元,同比增长1603% [2][7] - 在特种纤维技术领域实现全链路自主研发,低膨胀纤维布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商 [7] - 子公司中材叶片拥有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发能力,在国内拥有14个生产基地及1个海外基地,合计年产能超30GW [7] 战略发展与产能布局 - 公司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秉持"做优玻纤、做强叶片、做大锂膜"的产业发展思路 [6] - 正在筹划定增募资4481亿元,以发力高端产能建设,顺应AI时代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国际化布局推进,中材叶片巴西基地全部投产,中亚项目落地,中材锂膜匈牙利基地落地,子公司苏州有限已建立3个气瓶海外营销机构 [7]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关注 - 2025年初以来公司股价区间涨幅达14倍 [2] - 第三季度,陆股通、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士丹利等外资纷纷加仓 [2]
汇川技术保持领先获“聪明钱”加仓 子公司联合动力上市满月股价涨137%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扣非净利润为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已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 [1][3]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78亿元、115.31亿元、111.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28%、18.99%、21.05% [3]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3.23亿元、16.46亿元、12.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08%、25.91%、4.04%,第三季度增速环比明显放缓 [3][4]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1][5] - 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32%,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份额约22%,均位居市场第一 [5] -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 [5] - 智慧电梯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7] 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35.74%,研发费用率约为9.46% [4]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3亿元,同比增长40%,研发费用率为9.22%,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 [4] - 研发投入方向包括软件领域、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发以及其他战略业务如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4] 子公司联合动力 - 公司分拆的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于2025年9月25日在创业板上市,首发募资净额35.28亿元 [2][6] - 联合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38.38% [2][6] - 截至2025年9月末,联合动力资产总额24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2.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19% [6] - 截至10月24日,联合动力股价报29.6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37.34% [2][7] 机构持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84亿股,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17.6%回升至17.9%,三季度北向资金净增持981.42万股 [1][4] - 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在三季度净增持公司30万股,期末持股比例1.19% [1][4] - 截至10月24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报78.38元/股,年内涨幅超过30% [4]
贵州茅台再换帅七年五换董事长 营收净利增速均降至9%周期压力加大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3
人事变动核心事实 - 贵州茅台集团于10月25日宣布重大人事变动,张德芹不再担任集团董事长职务,由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 [1] - 此次换帅意味着张德芹在董事长岗位上仅任职一年半 [2][4] 高层人事变动历史 - 自2018年5月以来,贵州茅台集团在七年内已五次更换董事长,高层变动频繁 [2] - 前任董事长高卫东和丁雄军均因违法违纪被查 [2][7]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为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增速均降至个位数 [2][9] - 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母净利润为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 [9]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白酒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公司管理层认为当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包括经济调整期、理性消费时代和行业渠道转型 [9] - 张德芹在任期间推进多项变革,包括修复经销商关系,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经销商数量达2280家,上半年净增137家 [8] - 公司战略聚焦白酒主业,主动收缩如茅台冰淇淋等非白酒业务 [9]
双良节能拟募12.9亿产业升级 签8.47亿海外订单第三季扭亏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3
再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2.92亿元 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等多个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 同比下降41.27% 归母净利润亏损5.44亿元 但同比减亏59.42% [2][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317.79万元 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结束了连续6个季度的亏损局面 [2][4][5] - 2025年第一、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61亿元和4.35亿元 但同比减亏幅度分别为45.27%和54.76% [4] 业绩变动原因 - 第三季度扭亏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光伏产品成本下降以及单晶硅价格回暖 [2][4] -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需错配 行业企业尤其上游、中游企业经营承压 [3] - 2025年上半年受国家136号文影响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呈阶段性旺盛 但二季度后抢装需求退坡 市场需求放缓 产业链价格下行探底 [4] 业务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节能节水装备、新能源装备和光伏业务三大板块 光伏业务包括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高效光伏组件等 [3] - 节能节水装备业务围绕零碳余热项目、数据中心供冷等开展研发 换热器业务在维持传统市场基础上拓展地热、CO2储能、海外石化及核电市场 [5] - 新能源装备业务逐步打通欧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销售渠道 上半年成功中标印度ACME阿曼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 [5] - 光伏产品业务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 与上下游多家龙头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并加快推进数智化工厂建设以优化成本 [6] 新签重大合同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Ust-Kamenogorsk CHP LLP签订设备供货合同 供应空冷系统及其他设备和配套服务 合同金额约为1.19亿美元(约人民币8.47亿元) [2][7] - 该合同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8] 募资用途与目标 - 本次募资将用于建设世界级零碳智能装备平台 扩大节能降碳及绿电制氢产能 攻克制氢装备及材料、高温热泵等行业难点 [7] - 募资旨在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优化财务结构 [7]
“摩托车大王”左宗申73岁仍在一线 旗下两上市公司业绩齐增乘风出海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3
公司业绩表现 - 隆鑫通用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增长69.13%至80.26% [8] - 宗申动力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5亿元至7.82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 [8] - 宗申动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84亿元,同比增长29.84%,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7.45% [5] - 隆鑫通用2025年上半年无极系列产品营收达19.80亿元,同比增长30.23%,其中出口销售收入11.90亿元,同比增长83.31% [10] 市场地位与销量 - 2024年隆鑫通用摩托车销量为180万辆,宗申集团摩托车销量为154万辆,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三,整合后宗申集团成为中国摩托车企业第一 [2][7] - 隆鑫通用摩托车出口规模连续19年位居行业榜首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隆鑫通用无极系列在海外建有销售网点1292个,已超过国内的1053个,其中欧洲有957个销售网点 [11] - 宗申动力产品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内外销占比几乎持平,内销占50.23%,外销占49.77% [12]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摩托车主业,限制多元化业务发展,宗申动力营收于2017年首次突破50亿元,2024年突破百亿元大关 [5] - 隆鑫通用业绩增长源于摩托车业务及通用机械业务规模增长,以及无极系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0] - 隆鑫通用与宝马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6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2024年公司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市占率达14.2%,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 [10] - 宗申动力布局低空经济领域,其宗申航发是国内首批以民营为主体成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型企业之一 [1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4年12月24日,隆鑫通用控股股东由隆鑫控股变更为宗申新智造,实际控制人由涂建华变更为左宗申 [7] - 截至2025年6月末,宗申动力总资产为127.7亿元,隆鑫通用总资产为168.6亿元 [7] - “隆鑫系”因激进的扩张导致逾期债务高达124.96亿元,最终进行司法重整 [7]
山金国际矿产金毛利率高达80.5% 并购增储前三季赚24.6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49.96亿元,同比增长24.23%,归母净利润达24.6亿元,同比增长42.39%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4.46亿元,同比增长36.96%,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超过2024年全年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毛利率表现优异,其中矿产金毛利率高达80.51%,矿产银毛利率为53.50%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2亿元,同比增长22.93% [3] 生产运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矿产金产量为5.59吨,销量为5.98吨 [1][2] - 同期矿产银产量为118.22吨,销量为132.88吨,铅精粉产量7903.19吨,锌精粉产量15958.70吨 [2] - 根据2025年经营计划,公司黄金产量目标不低于8吨,其他金属产量不低于2024年水平 [5] 资源储备与战略布局 - 公司坚持"资源为先,全球布局"战略,通过探矿增储与投资并购巩固资源壁垒 [1] - 2025年上半年地质探矿实现新增金金属量3.85吨,品位5.79克/吨 [5] - 2025年1月通过收购获得云南两处金矿勘探探矿权,勘查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 [5] - 2024年8月成功交割首个海外全资公司Osino Resources项目100%股权,实现海外并购零的突破,该项目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年均黄金产量约5吨 [5] 资产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至202.94亿元 [1][6] - 同期资产负债率仅为19.16%,货币资金达56.31亿元,有息负债为11.71亿元,货币资金是有息负债的4.8倍 [1][3] 资本市场表现与公司发展 - 公司股价在2025年10月14日触及年内高点25.89元/股,10月24日收盘价为21.78元/股,年内涨幅约45%,总市值604.8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宣布股份回购计划,拟回购资金总额1-2亿元,截至9月末已斥资3409.25万元进行回购 [3] - 公司正在推进赴港上市事项,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6] - 公司前身为银泰黄金,2023年山东黄金以近130亿元将其纳入旗下,2024年7月更名为山金国际 [4]
湖北宜化三季度净利同比增16.23% 拟22.33亿扩产打造循环利用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53
公司战略与资本开支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22.33亿元建设磷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旨在形成磷氟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1][2] - 公司近年来通过投资建设磷铵项目、剥离低关联度资产、延伸布局氟化工产业等举措,持续聚焦主业并提升核心产品产能集中度 [1] - 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3亿元,资金将用于磷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5万吨/年磷酸二氢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 [4] 项目具体规划与预期效益 - 新项目主要产品包括10万吨/年精制磷酸、5万吨/年高档阻燃剂、20万吨/年多功能复混肥,中间产品包括60万吨/年硫酸和15万吨/年磷酸 [3]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硫酸缺口和富余蒸汽低效利用问题,释放现有装置产能潜力,实现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2][3] - 公司预计项目将形成完整产业链,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3] 近期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1.62亿元,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16.23%,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大幅增长47.35%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1.67亿元,同比下降3.25%,但已提前完成年度营收不低于180亿元的目标 [6] - 公司年产40万吨磷铵、20万吨硫基复合肥项目已于2025年8月投产,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也于2025年9月顺利投产 [3][5]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 - 基础化工行业周期性较强,2025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及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如尿素、磷酸二铵、PVC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盈利能力减弱 [5] - 公司通过调整子公司股权结构、以2.22亿元转让联海煤业1.718%股权等举措回笼资金,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6] - 公司资产规模从2022年的399.9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三季末的450.43亿元,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响应政策实施产业升级战略 [6][7]
前三季中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9.8%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52
网络零售表现 - 2025年1—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9.8%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91528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0%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1%、2.8%、5.7% [1] - 数字产品、线上服务、即时电商成为亮点,网零额分别增长8.3%、20.2%、24.3% [1] 产业电商与农业赋能 - “数商兴农”工程走进多省,深化电商平台与农产品企业、农民合作社对接 [2] - 2025年1—9月农产品网零额增长9.6% [2] - 各级商务部门指导开展产业电商惠企对接超350场 [2] - 重点监测平台电子产品、纺织品产业电商交易额分别增长8.7%、5.2% [2] 跨境电商发展 - 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2025年1—9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6.4% [1][3] - 商务大数据重点监测平台进口商品零售额增长8.3% [1][3] - 截止2025年前6月,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约1.03万亿元增长4.7%,进口约2911亿元增长9.3% [3] - 亚马逊平台中国卖家在全球站点售出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业务向全球拓展 [3] 行业监管环境变化 - 2025年电商行业迎来“强监管元年”,跨境税务透明化、直播最低价禁令、数据违规重罚等新规密集落地 [4] - 2025年7—9月,主流跨境平台将向中国税务机关启动首批数据报送,卖家经营数据将透明化 [4] - 新规落地初期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压力,但长期促进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