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搜索文档
发挥期市功能赋能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 2025-10-15 00:0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硅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发展迅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1] - 当前产业链正经历供需错配的阵痛期,供应充足但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部分环节处于高库存状态,导致硅价承压[1][2] - 短期市场应重点关注产业政策、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2] 中长期发展趋势 - “十五五”期间晶硅光伏产业重点任务包括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治“内卷式”竞争、引导产业内部兼并重组等[2] - 预计2030年后“光伏+储能”将实现平价上网,届时硅产业会再现辉煌[2] 期货市场运行与作用 - 工业硅及多晶硅期货市场运行稳中有进,成交和持仓规模稳步扩大,期现价格相关性较高[3] - 工业硅期货在优化交割质量标准和品质升贴水后,市场流动性显著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3] - 多晶硅期货在行业周期阶段性转换的关键节点,快速准确地体现了市场预期,发挥了价格信号作用[3] 期货工具对企业经营的价值 - 工业硅与多晶硅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定价基准、贸易模式、企业销售和生产、行业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2] - 企业可借助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平抑价格风险,在行业下行周期实现“保开工、增利润”[2] - 鉴于工业硅、多晶硅基差波动剧烈,相关企业可在合适时机利用期权工具以优化套期保值效果[2] - 期货市场能够为现货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助力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并提升我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价格影响力[3]
橡胶系期价集体大跌
期货日报· 2025-10-14 16:34
橡胶市场基本面 - 橡胶市场基本面维持偏弱格局 [1] - 天然橡胶期货主力RU2601合约收报14940元/吨,日跌幅2.45% [1] - 20号胶期货主力NR2511合约报12040元/吨,下跌2.51% [1] - 丁二烯橡胶主力BR2511合约收于10920元/吨,跌幅为2.67% [1] 价格下跌驱动因素 - 本轮下跌由宏观面与基本面共振驱动 [2] - 受中美贸易摩擦消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及大类资产普遍承压,资金情绪扰动加剧 [2] - 合成橡胶受原油价格走弱拖累更为明显,期价跌幅大于天然橡胶 [3] - 浅色胶库存压力相对较轻,使得RU合约跌幅略窄于NR [3] 供应端影响因素 - 近期台风频发,中国海南、云南,泰国、越南等主产区降雨持续,割胶作业受阻,供应释放不畅 [3] - 市场提前交易四季度天气转好后的供应集中释放预期,加剧了价格下行 [3]
张传合:电解铝、再生铝、铝加工业产业主动拥抱期货工具撬动新质生产力,迈向高端化
期货日报· 2025-10-14 15:29
张传合在演讲中指出,2024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传统消费遇冷、资源供应紧张等复杂局面,我 国铝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积极"破'卷'寻机",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他指出,铝土矿对外 依存度大幅提升至68%,氧化铝行业盈利水平创下历史新高;电解铝产量超预期增长,距国家设定的 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仅一步之遥;与此同时,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解铝绿电消费比例已达25.2%, 并即将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期货日报网讯10月14日,由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中原铝产业链创新发展——铸造铝 合金期货期权赋能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郑州成功举办。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总工程师、铝 加工协会秘书长张传合高级工程师出席并作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我国铝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我国 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强调了期货期权工具在助力产业稳健经营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张传合认为,尽管面临铝土矿资源保供压力、铝消费趋近峰值、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等挑战, 但我国铝产业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三样',以及铝合金挂车、铝 制家具等新兴领域,仍在持续拓展铝的应用边界。"他呼 ...
旺季成色不足 玻璃易跌难涨
期货日报· 2025-10-14 10:15
核心观点 - 玻璃市场旺季需求疲弱,供应增加导致库存高企,行业呈现明显过剩格局,价格预计易跌难涨 [1][4][8][10] 供应情况 - 生产利润显著修复,带动玻璃供应“抬头” 以煤炭为燃料的浮法工艺生产毛利为143.93元/吨,较9月初增加36.39元/吨 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工艺生产毛利为104.23元/吨,较9月初增加80元/吨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工艺生产毛利为-80.56元/吨,较9月初亏损收窄97.85元/吨 [2] - 生产利润增加促使部分冷修生产线重新点火,浮法玻璃日产量增至16.13万吨,较9月初增加0.17万吨,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4] 需求情况 - 主要下游房地产需求表现偏弱,“金九银十”旺季成色不足 9月以来全国30个主要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391.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8% [5] - 1—8月房地产数据全面走弱:房地产投资总额49589.45亿元,同比下降13.67%;新开工面积3.9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5%;施工面积64.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3%;竣工面积2.7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0% [5] - 房地产库存高企,1—8月商品房待售面积7.6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0%,处于2019年以来最高位 [5] - 深加工需求弱势,下游厂家深加工订单天数为11天,同比下降19.1%,为2019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6] - 汽车和出口需求为亮点但占比有限:1—8月汽车产量2082.89万辆,同比增长10.5%;1—8月浮法玻璃出口总量65.68万吨,同比增长124.58% 但汽车需求仅占玻璃总需求的15%-20%,出口总量仅相当于国内4天的日产量,无法抵消房地产需求下滑的影响 [6] 库存与成本 - 需求走弱而产量提升导致库存积累,截至10月10日浮法玻璃厂内库存为6282.4万重箱,同比增长6.76%,处于历史同期第二高位 [8][10] - 原材料成本下降是利润修复主因:原油、天然气价格下跌,煤炭价格远低于往年,导致浮法玻璃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8] 后市展望 - 在需求持续下降而供应提升的背景下,未来玻璃进一步累库的概率较高 [8][10] - 行业供需过剩格局的改变需依赖“反内卷”政策落地以出清过剩产能,否则玻璃价格将维持易跌难涨态势 [1][10]
供应压力难减 尿素向下寻底
期货日报· 2025-10-14 10:12
10月13日,尿素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最低触及1583元/吨,创5年新低。 图为尿素开工负荷 国庆假期期间,由于下游基本暂停备货,国内尿素生产企业库存大幅上升。截至10月9日,国内尿素企 业总库存量为144.39万吨,较国庆节前上升21.22万吨,升幅为17.23%,并且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相对而言,由于尿素出口仍在进行,国庆假期期间尿素港口库存有所下降。截至10月9日,国内尿素港 口样本库存为41.5万吨,环比下降3.8万吨,降幅为8.39%。虽然尿素港口库存下降,但是同样明显高于 往年同期水平。整体来看,无论是尿素企业库存还是港口库存,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去库存压力 巨大,高库存对尿素价格形成较强压制。 整体来看,国内尿素产能持续上升,四季度新产能投放压力较大,虽然气头工艺存在降负荷预期,但是 主流工艺尚有利润,开工负荷下降空间有限,企业库存和港口库存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尿素整体 供应充足的现状难以改变。 需求难有起色 供应压力难减 按照资讯机构年初公布的信息,2025年国内累计有约800万吨尿素新产能计划投放,全部落地后国内尿 素总产能将达到8171万吨。前三季度,国内累计有469万吨尿素新装置 ...
沪铜 仍然具备多头配置价值
期货日报· 2025-10-14 08:59
核心观点 - 铜价在短期调整后仍具备上行驱动 预计中长期沪铜具备多头配置价值 [1][3] 宏观环境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进入降息周期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有利于降低铜的持有成本 [1] - 美方宣布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大 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1] - 与4月份相比 此次铜价跌幅相对较小 市场表现相对理性和谨慎 [1] 供应端 - 全球铜矿生产扰动事件频发 原料供应紧张 [1] - 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全面停产 预计2025年四季度产量近乎归零 较原计划20.2万吨大幅下降 [1] - 预计2026年Grasberg铜矿产量将较原计划下降约35% 减少约27万吨 [1] -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8月铜产量同比下降25% 创2003年以来最低 [1] - 原料供应紧张持续向冶炼端传导 铜精矿加工费维持弱势 [2] - 市场预期2026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可能低于2025年 全球自有矿山比例较低的冶炼企业面临停产或减产风险 [2]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严控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具体建议 [2] 需求与库存 - 截至10月9日 全球铜总库存为69.57万吨 较9月25日增加5.22万吨 其中国内社会库存增加2.62万吨 [3] - 铜的终端消费存在改善预期 呈现"新能源增量引领、传统行业托底"格局 [3]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远远洋风电、储能等新能源行业表现良好 AI发展所需配套设施将带动铜消费 [3] - 国内家电、基建等在政策支撑下存在边际增量 [3] - 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 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扩张带动铜消费 [3] - COMEX和LME铜价有300美元/吨左右价差 意味着COMEX库存可能增加 美国以外地区铜库存将更加紧张 [3] 供需平衡展望 - 全球铜呈现供应有缩减、需求有增量的格局 [3] - 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全球铜的供需存在缺口 库存依然存在去化可能 [1][3]
养殖端积极出栏 生猪期价再创新低
期货日报· 2025-10-14 08:47
生猪价格走势 - 国庆中秋长假后生猪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并再创新低 [1] - 6月至8月大规模养殖主体出栏量大幅增加但猪价未明显下跌因冬季疫情致基础供应偏少及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压栏 [2] - 未来3个月猪价或继续承压因仔猪供需对猪价指引加强 [4] 行业供给动态 - 9月以来中小规模养殖主体前期压栏集中释放叠加部分地区疫情抛售导致猪价加速下跌 [1] - 中小规模养殖主体普遍采用外购仔猪批次化育肥当前集中出栏生猪多为春季前后补栏仔猪随着库存下降可出栏生猪将减少 [2] - 大规模养殖主体在前端环节占比大幅提升中小规模主体更多从事下游育肥基础产能波动趋缓而生产效率影响凸显 [4] 政策调控措施 - 5月底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四度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政策力度逐渐加码 [1] - 9月16日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部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并推动各省份同步落实调减 [1]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生态环境部加强养殖污染监管金融监管总局严控产能扩张类信贷财政部清理刺激产能增长的补贴政策 [1] 市场需求情况 - 国庆中秋长假后旅游消费降温居民家庭需求跟进偏弱整体需求惯性回落 [2] - 主流屠企新增订单有限开工率预计将出现下降 [2] 行业周期展望 - 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压力期本轮压力期持续时间及猪价跌幅尚未达到历史平均水平 [2] - 今年政策调控的持续性可能缩短此次压力期持续时间减缓猪价下跌幅度 [2]
国元期货:钢价下行驱动不足
期货日报· 2025-10-14 08:42
价格与利润走势 - 7月黑色板块在宏观利多和成本支撑下明显上涨 8月钢材价格下跌而铁矿石及双焦价格表现抗跌 [1] - 终端需求偏弱 五大品种钢材自8月初开启累库 成材价格涨幅不及炉料导致钢厂利润呈收缩态势 [1] - 9月黑色板块维持震荡 钢厂利润继续收缩但降幅收窄 煤矿安全检查升级部分煤矿停产推动焦煤价格走强 钢价下行驱动不足 [1] 宏观经济与政策预期 - 7月 8月 9月国内官方制造业PMI分别为49.3% 49.4% 49.8% 整体徘徊于50%下方环比走弱 [1] -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明年经济政策定调 市场对财政赤字率 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 房地产政策优化有强烈预期 成为引领情绪的重要变量 [1] 原材料供应格局 - 铁矿主流矿山产能释放供应较为宽松 [1] - 煤矿排查超产下焦煤主产地安全监管或升级 供应端扰动使焦煤价格底部抬升 [1] - 四季度煤炭季节性需求改善 供应预计维持偏紧格局 需关注保供与超产整顿政策变化 [1] 粗钢供应与环保限产 - 1-8月国内累计粗钢产量67180.6万吨 同比下降2.8% [2] - 四季度北方采暖季京津冀 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钢厂将面临常态化差异化环保限产 成为抑制供给的主要因素 [2] - 若钢厂利润修复 非限产地区钢厂或有较强复产动力 部分对冲限产影响 预计四季度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相比三季度小幅下降 [2] 终端需求分析 - 四季度北方气温下降户外施工放缓 建筑用钢需求显著回落冬储拉动有限 南方需求强度亦将减弱 [2] - 房地产投资疲态难改是最大拖累 制造业中汽车 金属集装箱 金属机床用钢需求维持韧性但年底生产活动会放缓 [2] - 受海外圣诞节前备货影响 前期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保持一定规模 但后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增量有限 [2] 出口市场与贸易环境 - 韩国议员提交《钢铁产业竞争力强化及绿色钢铁技术转型特别法》 政策落地将对我国中厚板与热卷出口造成明显影响 [2] - 对美钢材直接出口占比极低 美国新一轮关税对钢价直接冲击有限 但需警惕转口路径受阻后出口回流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3] 后市展望与核心矛盾 - 市场核心矛盾从弱现实转向冬季环保限产与年终需求冲刺的博弈 [3] - 预计国内钢价整体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宽幅震荡走势 [3]
钢价下行驱动不足
期货日报· 2025-10-14 08:41
价格与利润走势 - 7月黑色板块因宏观利多和成本支撑明显上涨,8月钢材价格下跌但铁矿石及双焦价格抗跌,9月板块维持震荡,钢价下行驱动不足 [1] - 8月初五大品种钢材开启累库,终端需求偏弱,成材价格涨幅不及炉料,导致钢厂利润呈收缩态势,9月利润收缩幅度收窄 [1] - 焦煤价格因主产地安全监管升级、部分煤矿停产而再度走强,供应端扰动使其价格底部抬升 [1] 供需基本面分析 - 1-8月国内累计粗钢产量67180.6万吨,同比下降2.8% [2] - 四季度粗钢供应进入环保限产与生产意愿博弈阶段,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采暖季限产将抑制供给,若利润修复则非限产地区有复产动力,预计四季度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较三季度小幅下降 [2] - 北方地区因气温下降建筑用钢需求显著回落,南方需求强度亦将减弱,房地产投资疲弱是最大拖累,制造业中汽车、金属集装箱等是用钢需求亮点但年底生产活动会放缓 [2] 外部市场与政策影响 - 钢材出口受海外圣诞节前备货影响,前期直接和间接出口可能保持一定规模,但后期增量有限 [2] - 韩国议员提交《钢铁产业竞争力强化及绿色钢铁技术转型特别法》,若政策落地会对中国中厚板与热卷出口造成明显影响 [2] - 美国新一轮关税对中国钢价直接冲击有限,因对美直接出口占比已极低,但需警惕转口路径受阻后出口回流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3] 宏观经济与行业展望 - 7月、8月、9月国内官方制造业PMI分别为49.3%、49.4%、49.8%,整体徘徊于50%下方 [1] -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明年经济政策定调,市场对财政赤字率、专项债额度、房地产政策等有强烈预期,成为引领情绪的重要变量 [1] - 四季度煤炭季节性需求改善,供应预计维持偏紧格局,需关注保供与超产整顿政策变化 [1] - 市场核心矛盾转向冬季环保限产与年终需求冲刺的博弈,预计国内钢价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宽幅震荡走势 [3]
现货黄金、白银创历史新高!加沙停火协议文件签署!橡胶系期价集体大跌,探底何时休?
期货日报· 2025-10-14 08:40
地缘政治与外交动态 - 加沙停火协议由美国、埃及、土耳其和卡塔尔四国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签署,旨在巩固停火、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和启动加沙全面重建 [1]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欧盟代表讨论欧盟对乌能源支持、对俄新一轮制裁以及使用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用于乌克兰国防和重建 [1] - 泽连斯基计划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重点讨论乌克兰防务和对俄长期施压议题,并称乌克兰将在11月底前完成所有加入欧盟谈判章节的技术准备工作 [2] 贵金属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涨2.27%至4109.17美元/盎司,盘中创历史新高4117.13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3.21%至4128.80美元/盎司,盘中创历史新高4137.20美元/盎司 [3] - 现货白银价格涨4.29%至52.3017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6.86%至50.49美元/盎司,伦敦现货白银飙升至每盎司52.50美元以上的纪录新高 [3][4] - 伦敦银1月期隐含租赁利率升至42.72%,显示实物交割紧张引发空头挤压,一场罕见的逼空行情正在上演 [4] 原油市场展望 - 欧佩克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30万桶/日,2026年增长预测维持在138万桶/日 [4] - 对欧佩克+原油的日均需求量预计今年为4250万桶,2026年将升至4310万桶 [4] 橡胶市场行情与分析 - 天然橡胶期货主力RU2601合约跌2.45%至14940元/吨,20号胶期货主力NR2511合约跌2.51%至12040元/吨,丁二烯橡胶主力BR2511合约跌2.67%至10920元/吨 [5] - 价格下跌由宏观面与基本面共振驱动,中美贸易摩擦消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承压,资金情绪扰动加剧,合成橡胶受原油价格走弱拖累更为明显 [5] - 尽管东南亚主产区降雨持续导致割胶作业受阻,但市场提前交易四季度天气转好后的供应集中释放预期,加剧价格下行 [5] - 天然橡胶方面,节后东南亚产区降雨缓解,新胶上市预期增强,原料价格承压导致成本支撑减弱,在海外需求增长乏力背景下,全球平衡表过剩预期加剧 [6] - 合成橡胶方面,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拖累轮胎需求并导致国际油价下跌,WTI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丁二烯橡胶成本支撑坍塌,供应呈现被动式扩张预期 [6] 橡胶市场后市展望 - 供应端,持续的厄尔尼诺气候可能导致泰国北部、越南中部割胶效率下降10%~15%,国内云南、海南产区将于11月下旬起陆续停割,国产全乳胶供应进入低谷或对胶价形成支撑 [7] - 需求端,汽车出口量高增支撑半钢胎出口量维持高位,重卡销量回升带动全钢胎配套需求回暖,四季度至明年春节前后基本面存在一定支撑 [7] - 天然橡胶当前估值不高,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但在供增需减格局下短期大幅反弹概率较低;合成橡胶在整体供应压力下预计仍将弱势运行 [7] - 若东南亚天气未出现异常、国际油价难以大幅反弹,橡胶供应预计维持宽松,宏观事件尤其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动向或将继续主导未来行情演变 [8] 股票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1.29%至46067.5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涨1.56%至6654.7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21%至22694.61点 [3] 货币政策预期 - 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1.7%,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3%;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0%,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95.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