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期债 四季度有望先抑后扬
期货日报· 2025-09-29 17:40
三季度债市回顾 - 债市整体震荡下行,受“反内卷”交易、风险偏好回升及基金赎回费新规等多重因素压制 [1] - 7月因“反内卷”信号释放、通胀升温及政策预期,商品与股市共振上行,债市承压 [1] - 8月“反内卷”交易降温,但股市强势上涨,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国债价格中枢下移 [1] - 9月股市高位震荡,国债估值回落使配置价值回升,期债进入宽幅震荡,但受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影响情绪偏弱 [1] - 长债受风险偏好和通胀预期压制,调整幅度大于受资金面平稳偏松支撑的短债,收益率曲线走陡 [1] 四季度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方面,四季度地方专项债和国债存量剩余额度约2万亿元,供给压力较三季度减轻,净融资规模降低 [2] - 可能的增量政策是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预计对信贷和投资有3至6倍撬动效用 [2]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以结构性工具定向支持为主,但因内需待修复、通胀低位及财政发力需要配合,总量宽松可能性增加 [2] - 降准可能性大于降息,不排除有一次10BP降息操作,预计四季度中后期落地概率更大 [2] - 政府债供给压力下降,叠加宽货币政策可能发力,债市供需格局或有改善 [2] 四季度市场展望 - 四季度市场交易将围绕政策与经济形势验证展开 [3] - 10月上中旬政策利多或持续驱动股市,债市可能震荡偏弱运行 [3] - 之后进入政策空窗期和经济验证阶段,股市上涨节奏或放缓,对债市压制减弱 [3] - 经过三季度调整,债市估值进入合理区间,配置性价比回升,若宽货币预期升温,债市有望出现修复行情 [3] - 即便出现10BP降息,债券利率也较难突破前低,预计10年期国债利率运行区间在1.6%至1.9%,国债期货主要运行区间在107至109.5点 [3]
纯碱基本面偏弱
期货日报· 2025-09-29 15:05
成本与价格 - 9月纯碱燃料成本陆续上涨[1] - 成本上涨对价格稍有提振作用[1] 供应端 - 预期十月份纯碱产量整体或维持高位[1] - 高供应是制约价格稳定上行的重要阻力[1] 需求端 - 短时下游需求变化较小[1] - 节前下游用户积极备货导致原料库存增加[1] - 备货目前已进入尾声[1] - 国庆节期间下游可能主要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1] 库存与基本面 - 国庆节期间纯碱企业库存或有累积[1] - 中期来看纯碱基本面偏弱[1] - 高供应压力下现货价格暂时缺乏上涨驱动[1] - 下游利润偏低[1] - 后市不排除出现负反馈效应[1] 企业盈利状况 - 多数企业仍延续亏损状态[1]
白银创2010年以来新高 后市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期货日报· 2025-09-29 11:04
价格表现与近期走势 - 伦敦现货白银价格突破46美元/盎司,最高触及46.62美元/盎司,创2010年以来新高 [1] - 过去6个月内现货白银价格累计涨幅超过30%,年内涨幅达到59%,超过黄金43%的涨幅 [1] - 近期金银比价从105附近持续修复至80附近,但仍高于长期均值60-70,表明白银价格相对于黄金被低估 [2] 价格上涨的宏观驱动因素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重新启动降息,释放25个基点流动性,降低了持有无息资产白银的机会成本 [1][2] - 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为银价提供有力支撑 [2] - 黄金价格在历史高位盘整,对白银产生明显的联动效应和价格支撑 [2] - 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以及全球流动性改善,支撑贵金属板块价格 [5] 价格上涨的资金面驱动因素 - 今年以来白银ETF持续大幅流入,上半年累计净流入超过9500万盎司,超过去年全年总和,总持仓约11.3亿盎司,再次接近历史峰值 [2][3] - 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性多头增加,进一步推升价格弹性 [2] - 印度市场的投资性买盘和进口补库存需求明显加速,欧美地区二级市场出售银币现象大幅减少,缓解供应压力 [3] 价格上涨的供需基本面驱动因素 - 白银作为铜、铅、锌矿的副产品,主矿产量增速较低,无法满足新兴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 [1] - 白银市场供应缺口持续扩大,以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工业需求强劲增长 [2] - 尽管光伏产业推进“减银化”,降低每瓦电池白银使用量10%-12%,但由于整体新增装机容量保持增长,工业需求总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3] 行业前景与价格展望 - 预计2025年白银市场仍将呈现供需短缺状态,但缺口可能由2024年高位回落至4000吨左右 [4]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隐含美国经济将触底反弹的预期,进一步利好白银的工业属性 [4] - 白银价格有望在年内挑战50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值,长期的供需缺口与工业需求刚性将支撑价格中枢稳步上移 [4][5] - 能源转型、货币信用重构与地缘动荡是支撑白银价格的长期因素 [5]
行业连续8周去库 “锂”面有啥变化?
期货日报· 2025-09-29 08:44
行业库存动态 - 碳酸锂行业库存自8月7日当周的14.24万吨连续8周下降至9月26日当周的13.68万吨,降幅为4% [1] - 上游冶炼厂库存从5.1万吨降至3.3万吨,环比下降35%,而下游库存从4.8万吨上升至6.1万吨,环比上涨27%,显示库存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2] - 当前行业周度去库量约为1000吨,相对于13.7万吨的总库存而言,去库速度较慢 [2] 需求端表现 - 8月份需求端数据环比走强明显,磷酸铁锂产量为31.6万吨,环比增加9%,电池产量为160GWh,环比增加11%,储能电池产量50GWh,环比增加13% [1] - 1至8月需求端各数据累计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且9至10月传统需求旺季需求维持环比正增长,增速远超市场预期 [1] - 下游材料厂的库存周期由原先的14天以内小幅提升至15至16天,反映采购意愿增强 [3] 供应端格局 - 国内碳酸锂云母端来源产量从高峰期周产5000吨下降至2500吨,主要因宁德时代枧下窝项目停产,月度产量下降约9000吨 [2] - 锂辉石端的碳酸锂周度产量从7月份的9000吨升至13000吨,不仅弥补了云母端的减量,还带来额外增量,推动供应端周度总产量突破2万吨,创历史新高 [2] 价格走势与市场观点 - 碳酸锂期货价格维持在73000元/吨附近震荡,9月26日主力合约报收72880元/吨,下降0.95% [3] - 当前价格稳定是供应扰动预期未消与下游企业补库共同作用的结果,行业整体矛盾不突出 [3] - 需关注"金九银十"旺季之后的需求持续性,若需求边际走弱导致从去库转为累库,价格重心可能下移 [3]
行业连续8周去库,“锂”面有啥变化?
期货日报· 2025-09-29 07:36
行业库存动态 - 碳酸锂行业连续8周呈现去库态势 9月26日当周库存为13.68万吨 较8月7日当周的14.24万吨下降4% [1] - 上游冶炼厂库存从5.1万吨降至3.3万吨 环比下降35% 下游库存从4.8万吨上升至6.1万吨 环比上涨27% [2] - 周度去库量约1000吨 相对于13.7万吨总库存而言去库速度较慢 [3] 需求端表现 - 8月磷酸铁锂产量31.6万吨环比增9% 电池产量160GWh环比增11% 储能电池产量50GWh环比增13% [1] - 1-8月需求端累计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同期 9-10月传统旺季维持环比正增长 [1] - 下游材料厂库存周期由14天以内小幅提升至15-16天 采购意愿增强 [3] 供应端变化 - 锂云母端周产量从高峰5000吨下降至2500吨 后回升至2800吨水平 枧下窝项目停产后月度产量下降约9000吨 [2] - 锂辉石端周产量从7月9000吨升至13000吨 供应端周度总产量突破2万吨创历史新高 [2] - 供应扰动预期持续 10月矿企换证流程可能引发新的供应端变化 [4] 价格与市场预期 - 碳酸锂期货价格维持73000元/吨附近震荡 9月26日主力合约报72880元/吨下降0.95% [3] - 当前价格稳定是供应扰动预期与下游补库共同作用的结果 [3] - 若旺季结束后需求边际走弱 价格重心可能逐步下移 [3][4]
白糖期货波动加大 关注系列期权参与机会
期货日报· 2025-09-29 07:29
白糖期货市场行情 - 受巴西食糖产量数据偏空影响,9月18日白糖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放量下破5500元/吨关键支撑位,随后反弹,整体波动加大 [1] - 巴西甘蔗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巴西中南部地区8月下半月甘蔗压榨量为5006.1万吨,同比增加10.68%;食糖产量为387.2万吨,同比增加18.21% [6] 白糖系列期权产品特性 - 白糖系列期权是国内首个商品短期期权,存续期限通常约为2.5个月,明显短于白糖常规期权4~5个月的存续期,使投资者能在较短交易窗口内实现策略闭环 [2] - 系列期权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由于存续期较短,其时间价值较少,因此权利金通常更低 [2] - 系列期权具有更高的Theta值,时间价值衰减速度更快,为卖方增强短期持仓盈利潜力,也为买方在短期快速波动中提供更好收益弹性 [3] - 系列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曲面通常更为陡峭,因存续期短,市场情绪和预期被放大,导致不同行权价上的波动率倾斜和期限结构变化更为显著 [4] 巴西糖业基本面多空因素 - 巴西糖醇价差显著收窄,乙醇折糖价开始高于原糖期货价格,将甘蔗用于生产乙醇比生产食糖具有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6] - 巴西的醇油比价持续低于0.7,当含水乙醇价格对汽油价格的占比低于70%时,消费者更乐于使用含水乙醇,从而提振乙醇需求 [6] - 巴西甘蔗行业协会数据显示,该榨季无论是甘蔗累计入榨量抑或累计产糖量都出现下降 [6] 白糖系列期权交易策略 - 若认为后续白糖期货价格可能上涨,可买入白糖2601系列期权5700元/吨行权价的看涨期权,根据9月26日夜盘数据,其权利金为170元/手 [7] - 为保护已在5500元/吨入场的期货多头头寸,可买入白糖2601系列期权5300元/吨行权价的看跌期权,根据9月26日夜盘数据,权利金为115元/手 [7]
“银十”可期 甲醇中长线可布局多单
期货日报· 2025-09-29 07:29
甲醇市场供需概况 - 甲醇期货主力合约自低位反弹,但港口库存高企对价格形成压制 [1] - 内地甲醇价格受港口市场疲弱影响小幅下跌 [1] - 短期甲醇市场在弱现实与强预期之间博弈 [3] 生产成本与利润 - 坑口煤价反弹使煤制甲醇利润收窄至400元/吨左右,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 - 除MTBE外,甲醛、二甲醚及醋酸的生产利润已修复至盈亏平衡线之上,传统下游综合加工利润显著回升 [2] - 沿海地区MTO装置生产利润较前期明显回落,成本压力加大 [3] 供应端情况 - 甲醇总检修规模约为950万吨/年,非一体化装置检修量约为700万吨/年 [1] - 山西华昱120万吨/年装置检修未按计划执行,实际检修量较前期减少 [1] - 伊朗Kimiya装置因技术故障降负荷运行,Bushehr装置维持停车,伊朗甲醇日产量降至3.5万吨 [1] - 国际甲醇装置开工率开始下降,但外盘市场库存依旧偏高 [2] - 浙江石化100万吨/年与新疆中和合众60万吨/年的醋酸新装置计划提负 [2] 需求端情况 - 传统下游"金九"临近尾声,"银十"仍可期待,需关注旺季需求实际兑现情况 [3] - 醋酸、MTBE等下游产品出口逐月增长,但对甲醇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 [2] - 中原乙烯20万吨/年和浙江兴兴69万吨/年MTO装置重启,宁波富德60万吨/年MTO装置计划12月检修 [3] - 山东联泓烯烃新装置计划四季度投产,甲醇全部外采,预计10月开始备货,将对甲醇需求形成拉动 [3] - 冬季临近将为甲醇带来燃料需求增量,但需求释放仍需时日 [2] 进口与物流 - 伊朗在四季度限气季来临前维持高供应态势,但需谨防罐容紧张、卸货效率偏低及运力不足等因素制约 [1] - 若伊朗限气提前启动,可能导致我国自伊朗进口甲醇量边际减少 [1]
稳预期提信心 碳酸锂期货护航锂企“出海”
期货日报· 2025-09-29 00:08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高速发展拉动了碳酸锂需求,锂资源开发迎来投资热潮 [2] - 非洲凭借丰富锂资源迅速成为全球锂矿勘探与开发的新热土,中国企业成为撬动非洲锂资源的重要力量 [2] - 碳酸锂价格曾从60万元/吨的高位快速下跌,行业从供不应求逐步呈现供过于求态势,导致企业利润收缩 [2] - 碳酸锂期货上市为锂矿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价格发现功能逐渐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1] 企业案例:套期保值实践与成效 - 张华所在公司通过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引入碳酸锂期货工具,在2025年价格下行周期中实现可观收益 [3] - 2025年4月碳酸锂价格单月跌幅超过10%,该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空头头寸对现货采购合同进行对冲保护 [4] - 2025年5月底碳酸锂期货价格跌至5.8万元/吨低位,期货账户盈利丰厚,完全覆盖了现货库存浮亏 [4] - 该公司采用在非洲采购矿石时同步进行期货套保的模式,待矿石运抵国内加工销售后再平仓期货头寸,有效规避跨周期价格波动风险 [5] 期货工具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 碳酸锂期货的广泛应用重塑了非洲贸易市场的定价格局,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开始参考期货价格进行报价和结算 [5] - 期货工具增强了中国企业在与海外供应商或客户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贸易流程更加透明高效 [5] - 企业约定直接采用广期所点价公式结算,围绕碳酸锂期货价格换算对应的矿价 [5] 期货服务机构的作用与产业计划 -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为初涉期货市场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制订培训计划、行情分析、操作建议和模拟交易等 [6][7] - 广期所于2024年9月启动"助绿向新"产业服务计划,并于2025年4月设立首批产业基地,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凭借深度服务获得首批资格 [10] -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通过产业基地培训活动分享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的成功经验 [10] - 锂电行业企业逐步形成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期现结合的多元业务模式 [11]
聚酯产业:期现结合打开破局新路径
期货日报· 2025-09-29 00:05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聚酯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利润重塑, 而期现结合这一"利器",正成为企业稳住利润、保障经营的关键所在。 国贸化工总经理陈韬对当前行业形势有着深刻感受。他走访下游织造企业时发现,不少中小企业因利润 微薄而被迫缩减产能。 "目前,聚酯行业产业链集中度提高,聚酯成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但产业链利润 出现了明显下滑和转移的趋势。"陈韬坦言,在利润重塑期,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上下游议价权转移。 此时,企业对原料与成品库存的精细化管控,以及通过期货工具稳定生产、降低亏损的操作能力,正面 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企业正在想办法积极应对。 产业链利润上下游分化的现象,在数据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恒逸国贸研究总监王广前介绍,今年4月 初,聚酯产业整体利润压缩至历史低位。4月底至5月,上游环节利润出现短暂修复,但下游聚酯产品利 润仍未摆脱整体承压状态。当"产一吨亏一吨"的压力持续传导至产业链各环节,部分企业开始跳出传统 经营模式,以期现结合为核心寻找破局路径。 构建多元化套保体系 期现结合打开新空间 全产业链利润处于低位 企业压力倍增 走进福建地区的聚酯产业集聚区,无 ...
盘中跌破5万元/吨大关 多晶硅市场交易逻辑有变
期货日报· 2025-09-28 09:46
需求方面,四季度光伏需求也不乐观。"三季度受出口退税取消预期、印度下调光伏电池及新能源设备 的GST税率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再度'抢出口'透支了部分四季度的需求。"孙伟东表示,"抢出口"预期 持续到10月。国内方面,四季度组件订单大多取决于今年4月至9月的组件招投标情况。据SMM数据,4 月至9月组件定标量为35.61GW,同比下降67%。 终端需求不乐观,叠加成本上涨压力,部分头部企业计划减产。从单月数据来看,9月预计多晶硅产量 超过13万吨,下游硅片产量在59GW左右,整体供过于求,企业面临累库压力。"限产政策落实不及预 期,且限销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使多晶硅单月供应趋紧。"孙伟东解释。 从现货成交情况来看,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佳奇表示,虽然限销政策导致多晶硅现货供应偏紧,并增 强了硅料厂的挺价意愿,但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下游厂商对高价货源的接受度不高,加之行业隐性库 存偏高,进一步抑制了下游采购需求,基本面出现走弱迹象。不过,当前政策工具充足,市场信心仍有 修复的空间,后续需关注西南地区枯水期的减产情况。 "多晶硅价格近期下跌,是因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当前价格已回吐大部分政策预期溢价,下游企 业也在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