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机械:Figure人形机器人实现无遮挡行走,能力边界持续突破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2 17:08
核心观点 - Figure人形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在行走技术上取得突破 实现不依赖视觉的复杂环境应对能力 技术向类人化自主决策加速演进 产业以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 [1][2][3] 技术突破 - 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实现更稳健行走 在某些领域达到超人水平 且能在无摄像头情况下行走 [1] - 测试新型Helix步行控制器 此前通过新增专属数据集训练即自主掌握折叠衣物复杂技能 体现技术泛化能力优势 [1] - 闭眼行走需精准融合IMU数据与关节位置反馈 实现厘米级运动误差修正 [2] - 折叠衣物需通过触觉传感器识别材质硬度与褶皱分布 实时调整夹持力度避免破损或滑落 [2] 技术演进方向 - 从运动控制到感知交互 从单一任务执行到多场景自适应 向类人化自主决策加速迈进 [2] - 触觉反馈解决力的精准控制问题 算法实现动态决策逻辑 数据积累为技能迭代提供样本支撑 [2] - 依靠大脑 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任务自主决策与执行 形成大脑-算法-数据-部件协同升级路径 [3] 产业发展趋势 - 产业维持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态势 [3] - 逐步从工业场景向家庭场景渗透 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能力边界 [3] 投资关注领域 - 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1] - 包括旋转关节模组 线性执行模组 电机 编码器 灵巧手及传感器 结构件等细分领域 [1]
国泰海通|机械:第二次复兴号动车招标210组,看好高铁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1 19:28
动车组招标情况 - 国铁2025年第二次动车组招标数量达到210组 包括108组8辆编组普通型 30组8辆编组高寒型和72组16辆编组普通型 [2] - 叠加首次招标68组 全年累计招标278组 相比2024年全年245组增长13.5% [2] 铁路行业运营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 [3] - 同期完成旅客发送量26.91亿人 同比增长6.7% 旅客周转量9766.50亿人公里 增长3.3% [3] - 7月单月完成货运发送量4.52亿吨 同比增长4.5% 货运周转量3042.17亿吨公里 增长6.5% [3]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国中车2025年5-7月新签重大合同329.2亿元 其中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143.4亿元 机车修理合同69亿元 [4] - 中国通号近期中标5个铁路项目和2个城轨项目 合计金额14.31亿元 约占公司2024年收入的4.41% [4] 行业前景展望 - 铁路行业资本开支及客货运量维持稳健增长态势 [2] - 高铁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前景被看好 [1][2]
国泰海通|食饮:肉奶共振,弹性可期——牧业专题报告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1 19:28
原奶行业分析 - 原奶价格延续回落 25H2有望实现供需平衡 主要因8-9月青贮采购季牧场资金压力较大 社会存栏加速去化 [2] - 25H2行业受益于热应激减产及后备牛去化效果显现 叠加需求旺季 有望进入供需平衡通道 [2] - 26年奶价上行确定性较强 因前期扩产影响消退 泌乳牛补栏减少及需求回暖 [2] - 生育补贴政策于25年7月落地 有望提振乳制品消费需求 [2] - 新版灭菌乳国家标准9月实施 UHT奶不可使用复原乳 进口大包粉影响减弱 国内原奶需求有望提振 [2] 肉牛行业周期 - 牛肉价格历经三轮周期:2010-17年因收入增长推动高端需求 2018-22年受非洲猪瘟带动需求 2023年至今因进口牛肉挤压及存栏增长导致价格下行 [3] - 25年牛价进入上行周期 受益于供给去化及进口影响减弱 [3] - 牧场亏损导致能繁母牛存栏持续去化 超量屠宰扩大供给缺口 24年1-11月新生犊牛同比下降超8% [3] - 25Q2全国牛存栏同比减少2.1%至9992万头 [3] - 25H1进口牛肉量同比缩减9.5% 牛肉及活牛价格较前期低点上涨约10%和20% [3] - 进口牛肉措施调查11月结束 若推出进口限制政策将进一步提振国内需求 [3] 牧业企业盈利前景 - 肉奶周期共振下企业盈利弹性较强 毛利端受益于奶价反转与单位成本收缩 [4] - 假设销售奶价增长10%/20% 奶牛养殖龙头企业毛利率可改善6pct/10pct以上 [4] - 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提升推动公斤奶成本下降 [4] - 生物资产减值压力减轻 成母牛估值与淘牛收入有望提振 [4] - 成母牛公允价值受益于奶价反转 饲喂成本下降及牛群结构优化 [4]
国泰海通 · 晨报0822|军工:抗战80周年大会首演,美俄北极动态趋紧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1 19:28
军工行业投资主线 - 投资主线包括总装、元器件、分系统、材料与加工四大方向 [3]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 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向印太转向 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 [3] - 2027年需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十四五期间加速补短板 [3] 板块表现与国内军事进展 - 上周(8.10-8.15)国防军工指数上涨0.23% 跑输大盘1.47个百分点 在29个行业中排名第20 [4]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首次综合演练于8月9日至10日圆满完成 [4] - 8月13日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 [4]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8月15日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悟空AI"实现空间站在轨智能化应用突破 [4]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8月15日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为国内最大推力规模全系统试车 [4] 国际军事局势动态 - 驻韩美军司令8月8日提出"战略灵活性" 要求韩国承担更多对朝威慑责任 [5] - 俄罗斯8月13日宣称控制顿涅茨克2个定居点 乌克兰打击俄布良斯克州输油站 [5] - 美国联合英国、丹麦8月1日至31日在阿拉斯加举行"北极边缘"军演 "极地匕首"军演于8月15日至25日举行 [5] - 美军舰8月13日擅闯中国黄岩岛领海遭解放军警告驱离 [5] - 日本计划2026年度投入超千亿日元部署防卫无人机 [5] - 以色列军方8月13日批准占领加沙城计划 当日空袭致7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5] - 全球联合军演增多 区域主权摩擦加剧 军事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及区域防御技术作用凸显 [5]
国泰海通|金融工程12讲·框架报告系列电话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1 19:28
研究活动安排 - 国泰海通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将于8月22日至9月2日举办量化投资系列电话会议 涵盖资产配置、择时策略、风格轮动、行业轮动及选股模型等主题 [2] - 会议具体安排包括:8月22日讨论量化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 8月23日介绍资配量化模型创新 8月24日分析基于涨跌停板的情绪因子 8月25日探讨黄金择时策略 [2] - 8月26日聚焦量化风格轮动模型 8月27日展示"2+1"风格择时模型 8月28日解析四象限行业轮动框架 8月29日讨论公募新规下战胜沪深300的策略 [2] - 8月30日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与股票投资新范式 8月31日分析指数成分股调整事件挖掘 9月1日评价深度学习因子模型 9月2日介绍ST预测模型搭建方法 [2] 参会人员 - 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郑雅斌、张雪杰、曹君豪、张将、余齐文、罗蕾、会浩杀、张耿宇等量化分析师 [2] 会议接入方式 - 全球接入电话+86-01053827720 中国香港接入电话+852-51089680 中国台湾接入电话+886-277083288 [2] 服务对象限制 - 订阅号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 非签约客户需取消关注以避免违反适当性管理办法 [4][6]
【直播预告】国泰海通 · 首席大咖谈|公用事业吴杰:电价超预期的理由和未来判断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1 14:10
公用事业行业表现 - 行业过去几年表现需关注但未提供具体数据 [5] - 火电在行业中具备优势但未明确说明具体优势点 [5] - 火电市场表现偏弱的原因未详细阐述 [5] 电价分析 - 电价超出市场预期的核心理由未在提供内容中说明 [2] - 对未来电价的趋势判断未提供具体分析依据 [2] 研究服务信息 - 研究内容仅面向签约客户提供 [8] - 非签约客户需避免使用订阅号信息以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 [8] - 研究服务可通过对口销售渠道获取 [7]
国泰海通|宏观:收支改善,服务民生——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0 18:34
狭义收入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7月当月增速2.6%,为年内首次转正且创下新高 [1] - 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回升,非税收入同比持续回落,地方收入增速快于中央,财政压力有所缓解 [1] - 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边际改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速大幅抬升,反映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1] 狭义支出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增速回升,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均较为积极 [2] - 中央支出延续高增,地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可能与收入端约束缓解有关 [2] - 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基建类支出放缓,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同比回落,体现财政向民生倾斜 [2] 政府性基金收入 - 2025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0.7%,7月当月增速较高但边际回落,主要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 [2] - 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影响地方财政,国务院强调需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2] 政府性基金支出 - 2025年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中央层面同比增长4.5倍,地方层面增长18.1% [3]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支出高增长 [3] - 7月当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增 [3] 财政整体表现 - 税收改善明显,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加快,缓解基层财政压力 [3] - 支出端中央积极发力,保持"中央加杠杆、地方稳运行"特征,通过转移支付和重大项目托底经济 [3] - 民生保障力度边际倾斜,土地出让收入仍有拖累但中央通过特别国债等资金缓解地方压力 [3]
国泰海通|食饮:换个视角看消费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0 18:34
核心观点 - 消费行业在需求走弱和政策压制下正经历报表出清阶段 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和市场流动性改善 已建立出清趋势的标的将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1][2][4] 需求侧分析 - 二季度以来内需偏弱 4月起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加速 5月食品CPI环比转负 6月社零商品增速放缓 叠加饮酒政策冲击 食品饮料板块进入出清周期 [3] - 白酒行业降速始于24Q2 24Q1-25Q1 A股白酒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5%/+11%/+1%/+1%/+2% 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16%/+12%/+2%/-3%/+2% [3] - 25Q2白酒报表调整加剧 贵州茅台增速降至个位数 洋河股份收入同比-44%/归母净利-63% 华润啤酒白酒业务25H1营业额同比-34%/EBITDA-47% 珍酒李渡预告25H1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约40% 水井坊和酒鬼酒预告Q2收入中双位数下滑/利润转亏 [3] - 参照2014年白酒周期 股价触底回升发生在利润跌幅最深阶段 当前行业有望在25Q2-25Q3形成报表底 [3] 供给侧特征 - 人口负增长背景下 食品饮料多数子行业进入存量或缩量竞争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展现更强抗压能力 [4] - 产业出清完成后供需将重回均衡 具备品牌优势和运营壁垒的企业有望胜出 市场份额逻辑持续强化 [4] 板块估值动态 - 传统消费基本面偏弱但估值逼近历史低位 风险偏好在一系列政策驱动下提升 市场对估值容忍度显著提高 [4] - 8月18日国务院会议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 [4] - 随着悲观预期修复 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4]
国泰海通 · 晨报0821|宏观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0 18:34
宏观财政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7月当月增速达2.6%,为年内首次转正且创年内新高 [3] - 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回升,非税收入同比持续回落,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边际改善,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大幅抬升反映股市活跃 [3] -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财政压力缓解 [3] 财政支出结构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7月当月增速回升,中央和地方支出均保持积极 [3] - 7月当月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基建类支出(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同比回落,体现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 [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2025年1-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0.7%,7月当月增速较高但边际回落,受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影响 [4] - 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中央层面支出增长4.5倍,地方增长18.1%,主要因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2.89万亿元资金投放 [4] 政策导向总结 - 财政呈现"中央加杠杆、地方稳运行"特征,通过转移支付和重大项目托底经济 [5] - 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强,土地出让收入拖累被特别国债等中央资金对冲 [5] - 下半年宏观政策预计延续积极方向,总量托底需求,结构优化供给 [5] 行业活动预告 - 消费品年会(9月2-3日上海)、先导产业大会(9月4-5日上海)聚焦消费与科技医药领域 [9] - 多行业系列电话会覆盖AI、家电、通信、计算机、地产等赛道,8-9月密集展开 [10][14]
国泰海通|机械:智元直播“远征 A2” 24小时自主行走,全品 8.18 登陆智元及京东商城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0 18:34
核心事件 - 智元机器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进行全球首次高温环境下完全自主的24小时行走直播挑战[1] - 公司全系列产品于8月18日在智元商城和京东商城正式开售 包括OmniHand灵动款和专业款[1] 商业化进展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率先完成场景落地[3] - 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落地工厂 成为国内工业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首例[3] - 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7000万元(含税)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3] - 宇树科技 卓益得 灵宝CASBOT 松延动力 众擎机器人 星海图等厂商陆续开启线上销售 推动具身智能产品消费普及[2] 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机器人动作序列驱动的具身世界模型EVAC及评测基准EWMBench并于5月全面开源[3] - 高温环境自主行走直播彰显机器人在环境适应性与持续作业能力方面的技术优势[2] 生态建设 - 采用"华为生态打法"通过合资 投资 合作绑定上下游 扩大合作伙伴网络[3] - 高效整合各领域优质资源 解决核心零部件供应和产能建设痛点[3] - 借助合作伙伴场景优势加速产品落地 构建长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生态支撑[3] 市场影响 - 线上销售渠道拓展至京东商城 推动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份额提升[2] - 开源技术有望打破行业壁垒 加速产业技术落地与迭代[3] - 产业链投资机会集中于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