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600036):核心营收改善
浙商证券· 2025-04-30 2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52.00 元/股,对应 25 年 PB1.17 倍,现价空间 28%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核心营收改善,息差降幅收窄,不良生成稳定,全年利润仍有望实现同比稳定 [1][3] - 25Q1 利润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业绩放缓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波动影响 [2] - 扣除其他非息影响,核心营收环比改善,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中收降幅收窄 [2] - 25Q1 单季息差环比下降,主要受资产收益率降幅大于负债成本率影响 [3] - 招行不良前瞻指标波动,但不良生成整体稳定 [4] 数据概览 - 25Q1 营收同比负增 3.1%,增速较 24A 放缓 2.6pc;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 2.1%,增速较 24A 放缓 3.3pc [1][2] - 25Q1 末不良率环比下降 2bp 至 0.94%;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2pc 至 410% [1] 核心营收改善 - 25Q1 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同比增长 2%,得益于息差同比降幅收窄,25Q1 息差同比降幅为 11bp,降幅较 24A 收窄 6bp [2] - 25Q1 中收降幅收窄,财富管理中收恢复正增,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 10%,得益于代销理财、代销基金、代销信托收入同比高增 [2] 息差环比下降 - 25Q1 招行单季息差较 24Q4 下降 9bp 至 1.83%,受资产收益率降幅大于负债成本率影响 [3] - 25Q1 资产收益率较 24Q4 下降 23bp 至 3.07%,受价格和结构双重作用,零售需求偏弱 [3] - 25Q1 负债成本率较 24Q4 下降 15bp 至 1.35%,得益于存款付息率改善,日均活期存款占比稳定 [3] 不良生成稳定 - 25Q1 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分别环比 -2bp、+7bp、+5bp 至 0.94%、1.36%、1.38% [4] - 测算 25Q1 真实不良 TTM 生成率较 24A 下降 1bp 至 1.14%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2%/3.46%/5.31%,对应 BPS 44.52/48.44/52.61 元/股 [5] - 现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B 估值 0.92/0.84/0.77 倍 [5] 财务摘要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7,488|335,657|345,250|360,319| |(+/-) (%)|-0.48%|-0.54%|2.86%|4.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8,391|150,350|155,556|163,812| |(+/-) (%)|1.22%|1.32%|3.46%|5.31%| |每股净资产(元)|41.46|44.52|48.44|52.61| |P/B|0.98|0.92|0.84|0.77|[6] 表1:招商银行 2025 年一季报业绩概览 - 利润指标:ROE、ROA 等有不同程度变化,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 2.1% [12] - 收入拆分:营业收入同比负增 3.1%,利息净收入增速转正,非利息净收入有波动 [12] - 资产质量:不良率环比下降 2bp,关注率、逾期率环比上升 [12] - 资本情况: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12] 表附录: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存放央行、同业资产等项目有预测变化 [13] - 利润表: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等项目有预测变化 [13] - 主要财务比率: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指标有预测变化 [13]
论当前形势与2018年的差异:关税冲击,是“危”更是“机”
浙商证券· 2025-04-30 19:47
核心观点 - 与2018年相比,当前A股在微观结构、政策环境、经济内力、流动性和科技创新5大维度下更加乐观,市场或形成“下有支撑,上有压力”新格局,上证指数大概率于3000 - 3350点附近展开震荡,最快有望在今年三季度重启上行攻势,配置建议关注自主可控、扩内需和红利三条主线 [1] 2018年:内生性调整压力叠加中美贸易摩擦 微观结构 - 权重指数连涨两年,存在内生性调整压力,2018年初上证50和沪深300已分别修复至2015年6月“由牛转熊”跌幅的0.809分位数和0.618分位数 [14] - 2016 - 2017年大小盘走势分化,2018年初二者走势极致分化,内生稳定性不足,大盘股回落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和小盘股 [18] 政策环境 - 为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2018年开始“结构性去杠杆”,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该思路 [22] - 4月27日资管新规落地,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打破刚性兑付,去通道、去嵌套使券商资管规模下降 [22] - 社融增幅下降和信用利差大幅飙升,市场风险偏好受到压制,2018年6月社融增速跌破2015年以来最低值,4月后信用利差大幅飙升 [23] 流动性 - 2018年全年保证金余额、两融余额和主动权益基金三大类资金均下降,仅被动权益基金增加1312亿元,市场流动性承压 [25] 经济内力 - 2018年“降杠杆”增强了金融体系韧性,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均下降 [29] - 降杠杆措施影响实体流动性,信用环境偏紧,存量社融增速、基建增速、制造业PMI和实际GDP增速均下滑 [29] 外部环境 - 2018年美国共计3次向中国加关税,分3个阶段,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38] - 第一阶段(2018年3月23日 - 6月14日):美国计划对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反制,市场主要交易扩内需主线,沪深300和上证50相对抗跌,食饮、消服、医药等涨幅居前 [39][40] - 第二阶段(2018年6月15日 - 9月21日):美国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方对等反制,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行,上证50、沪深300相对抗跌,石油石化、银行和军工占优 [45][46] - 第三阶段(2018年9月24日 - 12月31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 - 20%关税,G20期间双方暂停加征关税,主要宽基指数跌幅相近,仅农林牧渔取得正收益 [52][53] 2025年:内生稳定性强劲再遇美国关税冲击 微观结构 - 2024年“924”以来市场运行重心快速拉高,2025年初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后在积极信号和科技主线带动下展开“春季攻势”,4月初受关税冲击后快速反弹 [57] - 2025年大小盘相对较为均衡,内部稳定性较强,3月中旬前小盘股占优,之后大盘股相对占优 [58] 政策环境 - 2024年“924”金融政策组合拳和“926”政治局会议扭转市场信心,A股市值大幅提升,运行中枢抬升 [62] - 2025年春节后,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推动A股展开“春季攻势”,外资上调中国股市评级和盈利增速 [64] - 2025年清明节后,A股受关税冲击后在维稳力量托底快速反弹,4月政治局会议展现应对思路,后续政策环境预计更偏宽松和积极 [64][70] 流动性 - 2024年三季度以来,被动权益基金、两融资金和保证金余额涌入,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表明市场情绪活跃,具有向上动能 [71] 经济内力 - 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5.4%,高于预期和2024年同期,2024Q3 - 2025Q1实际GDP同比和制造业PMI整体保持较好回稳势头 [74][75] - 政策推动下内需支撑力持续加强,消费和投资均有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产业升级势头明显,经济结构转型蹄疾步稳 [75][76] - 隐债化解已过半,2024年以来全国已发行用于化债的地方政府债券约4.8万亿元,6万亿元债务置换限额进度过半 [79] 外部环境 - 特朗普1月上任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快速落地,且加征幅度显著高于2018 - 2019年,目前贸易摩擦第一波冲击达峰,后续双方博弈前景依然复杂多变 [83] - 第一阶段(2025年2 - 3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加征两轮共20%的关税,中国对美国部分商品进行定向关税反制 [83] - 第二阶段(4月2日至今):美国“对等关税”来袭,贸易摩擦烈度显著上升,中美双方多次提高关税和反制措施 [84] 2025年VS2018年:政策积极、经济稳固,2025更乐观 政策发力 - 2018年宏观政策组合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以稳为主,在稳增长与防风险间寻求动态平衡 [88] - 2024年“924”金融政策组合拳推出,政策思路转向,2025年宏观政策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基调更偏扩张、更加积极有为 [90][91] 经济内力 - 2025年以来,中国经济一季度表现良好,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社零、出口等数据均有增长,工业生产加快且“含科量”更高 [93][94] - 产业升级驱动经济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供需两端高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AI产业取得进展,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全球贸易产业链地位提升,经济抵御外部风浪能力增强 [94][95][96] 维稳外力 - 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重视投资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融资步伐放缓,分红水平提升 [101][102] - 2025年4月清明节后,A股受冲击后维稳力量及时托底,阻断市场非理性调整,显示出A股及其背后经济基础的强大韧性 [104] 总结 - 综合对比微观结构、政策环境、经济内力、流动性和科技创新5大维度,2025年比2018年更加乐观,A股有望以区间震荡而非单边下行的走势来面对本轮关税冲击 [4] 市场推演与配置建议 市场推演 - 受关税影响,上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下翻”明显,调整级别扩大,市场或形成“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新格局,短期上证指数大概率于3000 - 3350附近展开震荡,最快有望于三季度重拾上行攻势 [5] 配置建议 - 关注自主可控、扩内需和红利三条主线,自主可控包括半导体芯片、信创、稀土和军工;扩内需包括房地产、建材、航空机场、非白酒、白酒、家具用品、调味发酵品;红利包括大金融(银行)、交运(航运港口)、食品饮料(饮料乳品) [5]
裕同科技(002831):Q1经营稳健向好,25年期待利润修复
浙商证券· 2025-04-30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裕同科技24A营收增长、归母净利略降,25Q1经营稳健向好,期待25年利润修复 [1] - 3C业务基本盘牢固、环保持续向好,智能工厂陆续投产,全球供应链优势明显,看好长期成长 [2][3][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均有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公告 - 24A营收171.57亿(同比+12.71%)、归母净利14.09亿(-2.05%)、扣非净利15.14亿(+1.34%) [1] - 24Q4单季营收48.98亿(+10.92%)、归母净利2.95亿(-34.93%)、扣非净利3.84亿(-16.01%) [1] - 25Q1单季营收36.99亿(+6.42%)、归母净利2.41亿(+10.26%)、扣非净利2.46亿(+1.37%) [1] 3C基本盘牢固、环保持续向好 - 3C业务基本盘:20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带动公司手机等收入稳定增长,24A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总收入38.26% [2] - 3C业务供应链地位牢固:裕同纸包装交付一级供应商,无需直接承担关税,产业链压价空间有限,3C产品向终端较好顺价 [2] - 烟包、酒包:剥离武汉艾特降低风险,烟包业务智能化升级,质量目标达成率提升至99% [2] - 环保包装:24年收入12.71亿(+19.45%),海外工厂新建及扩产,市场份额提升,创新产品获关注 [3] 智能工厂陆续投产,全球供应链优势明显 - 国内工厂:贵州裕同、江苏裕同等智能工厂建设中,泸州裕同、重庆裕同等规划筹备中 [4] - 海外工厂:越南裕同二期、越南裕展等建设中,2024年墨西哥、菲律宾新工厂投产,海外业务增量可期 [4] 财务指标 - 24A期间费用率同比-0.43pct,管理与研发费用率同比-0.26pct,财务费用率同比-0.37pct,汇兑收益24年为0.87亿 [5] - 24A毛利率24.80%(同比-1.43pct),24Q4毛利率23.82%(同比-4.33pct),25Q1毛利率22.13%(同比+0.04pct)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89.17亿(+10.26%)、208.25亿(+10.09%)、229.39亿(+10.15%) [1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16.84亿(+19.56%)、18.67亿(+10.85%)、20.79亿(+11.38%) [11] - 对应PE分别为11.54X、10.41X、9.34X,维持“买入”评级 [11]
欧派家居(603833):25Q1评报告:25Q1盈利能力超预期,合同负债靓丽
浙商证券· 2025-04-30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旧换新催化和地产端企稳,看好欧派家居贯彻零售大家居战略收获业绩稳健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财报情况 - 收入34.47亿(同比-4.8%),归母净利3.08亿(+41.29%),扣非净利2.66亿(+86.16%) [1] - 利润率超预期原因:毛利率同比提升4.31pct;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0.68pct,24年Q3起多维度降本增效、利润导向,25Q1盈利能力增强 [1] - 账上合同负债29亿(24年底为19.64亿,24Q1为10.8亿),同比环比大幅增长,预计25Q2转为业绩势能大 [1] 业务情况 零售与大宗业务 - 零售业务显著恢复,25Q1经销店收入25.86亿(-1%,24Q4为-23%)、直营店1.64亿(+10%,24Q4为-5%),预计Q2表现更优;门店总数7729家(较年初-84家),持续优化低效门店 [2] - 大宗业务有所拖累,25Q1收入4.96亿(-28.61%),主要系竣工压力大 [2] - 直营/经销/大宗毛利率分别同比提高2.53/3.51/1.48pct [2] 各品类业务 - 25Q1橱柜收入9.77亿(-8.49%),衣柜+配套品收入18亿(-5.56%),卫浴2.23亿(+9.66%),木门2.2亿(+0.98%),其他(优材等)1.5亿(-2.24%) [3] - 橱/衣/卫/木毛利率分别同比提高4.14/4.21/2.78/6.16pct [3] 经营策略 - 采用“一城一势、一城一策”本地化运营模式,协助经销商制定本地化大家居转型方案 [4] - 进行全渠道业务创新及AI电商应用,24年线上引流业绩同比增长近10%,流量赋能经销商超4000家;整合平台资源,助力经销商开通、联营线上云店近15000家;24年大家居引流客户数同比增长60%,线上引流业绩同比增长128%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 - 27年收入198.81亿(同比+5.05%)/214.11亿(同比+7.70%)/229.19亿(同比+7.04%),归母净利润28.54亿(同比+9.81%)/30.64亿(同比+7.36%)/33.27亿(同比+8.59%),对应PE为13.86X/12.91X/11.89X [5]
OSL集团(00863):香港首家上市合规数字资产交易所,内生外延全球化增长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4-30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新管理团队带领公司收入端和成本端共同改善,2018 年战略转型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1] - 加速海外布局,重点布局亚洲、中东和欧洲 [2] - 新增支付金融(PayFi)业务线,扩大业务规模并增强收入稳定性 [3] - 预计 2025 - 2027 年,OSL 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 亿港元、0.82 亿港元、6.81 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9%、36.72%、728.29%;EPS 分别为 0.10/0.13/1.09 港元,用 P/S 估值方法对公司定价,给予 2025 年 P/S 为 10x 的估值,对应 2025 年目标价为 11.98 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团队与业绩 - 2024 年 8 月新任 CEO 崔崧加入公司,2024 年 11 月黄冠文先生被任命为 CFO,新团队带来显著改变,公司大量引入科技领域人才,在深圳搭建研发中心团队,提升运营效率和改善成本 [1] - 2024 年,公司 IFRS 准则下收入同比增加 78.6%至 3.75 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从去年亏损 2.50 亿港元变为盈利 5480 万港元,为 2018 年战略转型进入数字资产领域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1] - 成本管控方面,各项费用总额同比下降 9.1%,其中员工成本为唯一同比增加的费用,但人均成本从上年的 263 万港元下降到 103 万港元 [1] 海外布局 - 2025 年 1 月,OSL 宣布成功完成收购 CoinBest,2025 年 2 月将其更名为 OSL Japan,业务聚焦场外交易 OTC 服务,并推出适合日本市场的零售产品 [2] - 2025 年 4 月,公司宣布完成意大利目标公司收购,该公司主要从事虚拟货币及数字投资组合服务,同时公司在立陶宛的收购在进行中 [2] - 2025 年,公司目标在新的司法管辖区获得 2 - 4 张牌照,重点布局亚洲、中东和欧洲 [2] 业务拓展 - 2024 年 12 月,公司宣布与行业伙伴合作投资最高达 3000 万美元,加速 PayFi 生态圈在全球的发展,PayFi 可弥合传统金融与 Web3 生态之间的差距,实现高效跨境支付和资产交付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OSL 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 亿港元、0.82 亿港元、6.81 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9%、36.72%、728.29%;EPS 分别为 0.10/0.13/1.09 港元 [4] - 用 P/S 估值方法对公司定价,给予 2025 年 P/S 为 10x 的估值,对应 2025 年目标价为 11.98 港元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375|750|1,511|2,355| |(+/-) (%)|79%|100%|101%|56%|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56|60|82|681| |(+/-) (%)|-|8%|37%|728%| |每股收益(港元)|0.09|0.10|0.13|1.09| |P/S|18|9|5|3|[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 2024 - 2027E 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值,包括流动资产、现金、数字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 [11]
赛轮轮胎(601058):24年及25Q1点评:产销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彰显韧性
浙商证券· 2025-04-30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轮轮胎2024年及2025Q1产销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彰显韧性,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1.8、50.1、56.2亿元,看好公司向国际一流轮胎企业迈进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318.0亿元,同比增22.42%,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31.42%;24Q4营收81.7亿元,同比增17.33%,环比降3.54%,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降23.18%,环比降25.00% [1] - 2025年一季报营收84.1亿元,同比增15.29%,环比增2.9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0.47%,环比增26.7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78、405.13、437.31亿元,增速分别为13.45%、12.29%、7.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2、50.11、56.18亿元,增速分别为2.95%、19.81%、12.12% [6][11] 销量与成本 - 2024年轮胎产量7481万条,同比增27.59%,销量7216万条,同比增29.34%;半钢、全钢、非公路产量同比分别增31%、14%、9% [2] - 2024年主要原材料天然胶、合成胶、钢帘线、炭黑采购价格同比分别变动+28.23%、+11.57%、-7.42%、-8.78%;2025Q1四项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价格同比增4.51%,环比降7.94% [2] - 2025Q1轮胎销量1937万条,同比增16.8%,环比增6.0%,均价417.6元/条,同比降0.4%,环比降2.3%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7.58%,同比略降0.06pct,净利率12.97%,同比增0.64pct;2025Q1毛利率24.74%,同比降2.94pct,环比降0.54pct,净利率12.64%,同比降1.75pct,环比增2.55pct [2] 公司布局 - 已布局越南、柬埔寨,建设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产能,项目有望2025年投产;2024年内销增长20% [3] - 截至2024年,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 [3]
滨江集团(002244):点评报告:营收同比高增,拿地力度加大
浙商证券· 2025-04-30 1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营收同比上涨,合同负债资源充裕,业绩规模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市占率稳定,拿地力度逆势加大,持续发力杭州市场;公司深耕杭州,品牌力强,在行业筑底期经营能力凸显,应享有估值溢价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225.08亿元,同比+64.27%,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47.88%;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10.99%和5.21%,较2024年分别-1.55pct和-0.27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9和31亿元,2025年EPS为0.90元每股 [4] 销售与拿地情况 - 2025年1 - 3月全口径销售金额230.8亿元,同比-12.3%,位列克尔瑞榜单第10位,销售市占率1.11%,较2024年下降0.04pct [3] - 2025年1 - 3月新增项目土地款195.8亿元,同比+56.9%;计容建面48.7万平方米,同比+1.9%;拿地楼面价40205元/平,同比+54%;拿地力度85%,较2024年大幅增加46%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152|69,900|69,284|67,320| |(+/-) (%)|-1.83%|1.08%|-0.88%|-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6|2,810|2,860|3,057| |(+/-) (%)|0.66%|10.37%|1.77%|6.91%| |每股收益(元)|0.82|0.90|0.92|0.98| |P/E|12.28|11.13|10.93|10.23|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2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预测 [21]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每股净资产等预测,估值比率有P/E、P/B、EV/EBITDA等预测 [21]
荣昌生物(688331):收入高增利润减亏,看好MG数据催化
浙商证券· 2025-04-30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已连续3个季度持续减亏,看好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和RC28适应症持续商业化对业绩拉动及利润扭亏为盈趋势 [1] - 看好费用率优化趋势下利润端减亏持续性,以及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持续放量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 [2] - 看好泰它西普机制优势带来的自免领域临床数据和商业化持续突破,以及增量适应症弹性 [3][4] - 多款适应症陆续进入商业化有望为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提供强支撑,看好公司收入维持快速增长、利润端持续减亏趋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 - 2025Q1实现收入5.26亿元(YOY59.17%),预计主要由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放量驱动;归母净利润亏损2.54亿元,同比减亏0.95亿元,已连续3个季度持续减亏 [2] - 2025Q1研发费用率62.53%(同比下降37.7pct),销售费用率47.66%(同比下降9.08pct),管理费用率17.15%(同比下降5.32pct),费用率大幅下降驱动公司减亏 [2] 泰它西普 - 2025年4月8日披露治疗gMG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治疗4周时,160mg组和240mg组QMG评分和MG - cas评分明显降低并持续至第24周;第24周时,两组QMG评分分别较基线降低7.7分和9.6分,MG - cas评分分别较基线降低13.8分和14.1分;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发生导致停药等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 [3] - 泰它西普在MG领域获中国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美国FDA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资格三项认定,2024年已向CDE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8月美国MG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目前临床顺利推进,中美gMG商业化前景值得期待 [3] - pSS和IgA肾病两个适应症III期临床均于2024年5月完成患者入组,并有望陆续进入数据读出和NDA阶段 [4] 管线 - 泰它西普:MG适应症已NDA,pSS和IgA肾病已完成III期入组 [4] - 维迪西妥:联合特瑞普利1L UC2024年8月已完成患者入组,1L GC III期也已完成入组;单药2L HER2阳性伴肝转移BC适应症达到临床终点,海外单药2L UCII期注册性临床和PD - 1联用1L UC III期临床均持续推进 [4] - RC28:wAMD、DME均已完成III期患者入组,期待后续申报进展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 - 2026年费用率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4.07、32.69和41.85亿元,预计2025 - 2026年公司逐年减亏,2027年盈利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17|2407|3269|4185| |(+/-) (%)|58.54%|40.18%|35.84%|28.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8|-817|-322|178| |每股收益(元)| - 2.70|-1.50|-0.59|0.33| |P/E|/|/|/|155.57|[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项等资产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利润表项目,还有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在2024 - 2027E的预测数据 [13] - 包含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在2024 - 2027E的预测数据 [13]
苏州银行(002966):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分红率提升
浙商证券· 2025-04-30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9.79 元/股,对应 25 年 PB0.85 倍,现价空间 19%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业绩维持正增,存贷增速放缓,息差降幅收窄,不良生成改善 [1] - 2025 年营收有望维持正增,利润增有望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维持正增 - 25Q1 营收同比增长 0.8%,增速较 24A 放缓 2.3pc;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8%,增速较 24A 放缓 3.4pc [1][2] - 业绩放缓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波动影响,25Q1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负增 8%,增速较 24A 下降 60pc [2] - 25Q1 利息净收入、中收分别同比-0.6%、22.5%,增速分别较 24A 提升 6pc、37pc [2] 存贷增速放缓 - 25Q1 贷款同比增长 12.7%,增速较 24Q4 下降 1pc;Q1 贷款增量以对公为主,新增对公占贷款增量的 95% [3] - 25Q1 存款同比略少增 12 亿,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少增 47 亿,对公存款同比多增 35 亿 [3] 息差降幅收窄 - 测算 25Q1 苏州银行单季息差(期初期末口径)同比收窄 18bp 至 1.31%,息差同比降幅较 24Q4 收窄 11bp [4] - 25Q1 资产收益率、负债成本率同比降幅分别为 48bp、29bp,降幅分别较 24Q4 扩大 3bp、8bp [4] - 2025 年全年,前期存款成本调降利好持续释放,将支撑息差降幅较 2024 年收窄 [4] 不良生成改善 - 静态指标:25Q1 不良率、关注率分别较 24Q4 持平、-20bp 至 0.83%、0.68%,24Q4 逾期率较 24Q2 上升 11bp 至 1.04%;25Q1 末拨备覆盖率较 24Q4 末下降 36pc 至 447% [5] - 动态指标:测算 25Q1 真实不良 TTM 生成率较 24A 下降 14bp 至 0.65% [5] - 分领域:24Q4 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不良率分别较 24Q2 下降 13bp、上升 33bp 至 0.51%、1.66%,个贷不良压力主要在个人经营性贷款 [5] 分红继续提升 - 苏州银行 24A 分红率为 34%,较 2023 年提升 2pc,测算现价对应苏州银行 2024 年股息率为 4.85%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苏州银行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04%/5.58%/5.89%,对应 BPS 11.51/12.33/13.21 元/股 [7] - 现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B 估值 0.72/0.67/0.62 倍 [7]
中国人寿(601628):营业支出减少驱动盈利超预期
浙商证券· 2025-04-30 15: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国寿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39.5%超预期,因营业支出中保险服务费用大幅减少;营业收入1101.77亿元同比-8.9%;加权ROE 5.53%同比提升1.22pt;NBV按重置后可比口径同比+4.8%略低于预期[1] - 国寿负债端人力规模基本稳定产能持续提升,银保渠道发力,NBV未来平稳增长预计更可持续;资产端弹性大,有望受益于权益市场及利率环境改善,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0.5%/13.5%/29.3%,现价对应2025 - 2027年PEV为0.65/0.59/0.53倍,维持目标价56.63元对应2025年PEV 1.0倍,维持“买入”评级[5] 各目录总结 业绩概览 - 2025Q1国寿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39.5%超预期,因营业支出中保险服务费用大幅减少;营业收入1101.77亿元同比-8.9%;加权ROE 5.53%同比提升1.22pt;NBV按重置后可比口径同比+4.8%略低于预期[1] 核心关注 - NBV小幅增长略低于预期,推测源于新业务价值率小幅提升,2025Q1新单保费1074.34亿元同比下降4.5%,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达51.72%同比大幅提升[2] - 2025Q1末个险代理人数量59.6万较上年末减少3.1%规模总体稳定,队伍优增率、留存率同比有效提升,“种子计划”有序推进,未来稳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转型,银保渠道有望加大贡献,预计全年NBV平稳增长[3] - 2025Q1末投资资产6.82万亿元较上年末+3.1%;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同比下降16.8%,年化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6%、2.75%,资本市场震荡对投资收益有压力[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国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0.5%/13.5%/29.3%,现价对应2025 - 2027年PEV为0.65/0.59/0.53倍,维持目标价56.63元对应2025年PEV 1.0倍,维持“买入”评级[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528,567|509,522|561,221|613,571| |主营收入(+/-)|30.5%|-3.6%|10.1%|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6,935|42,265|47,965|62,002| |归母净利润(+/-)|108.9%|-60.5%|13.5%|29.3%| |EVPS(元)|49.57|55.99|61.62|67.87| |PEV|0.73|0.65|0.59|0.53|[7] 报表预测值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总投资资产(百万元)|6,642,823|6,908,923|7,624,321|8,434,872| |其他资产(百万元)|126,723|260,236|286,234|317,188| |资产合计(百万元)|6,769,546|7,169,158|7,910,555|8,752,060| |保险合同负债(百万元)|5,825,026|5,224,199|5,789,929|6,407,135| |其他负债(百万元)|423,272|1,343,815|1,471,365|1,638,144| |负债合计(百万元)|6,248,298|6,568,014|7,261,293|8,045,279| |股本(百万元)|28,265|28,265|28,265|28,26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1,573|10,273|10,447|10,625| |归母股东权益(百万元)|509,675|590,871|638,815|696,15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6,769,546|7,169,158|7,910,555|8,752,060| |保险服务收入(百万元)|208,161|214,274|220,770|228,462| |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309,496|282,876|327,468|371,484| |其他收入(百万元)|10,910|12,372|12,983|13,625| |营业收入(百万元)|528,567|509,522|561,221|613,571| |保险服务费用(百万元)|180,166|104,457|114,491|120,842| |承保财务损益(百万元)|209,281|121,338|132,993|140,370|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百万元)|1,798|80,917|83,370|83,399| |业务及管理费(百万元)|7,378|48,478|51,760|55,20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430|1,640|1,751|1,867| |其他成本(百万元)|12,914|109,180|127,527|148,225| |营业支出(百万元)|412,967|466,009|511,892|549,906|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387)|(356)|(353)|(355)| |利润总额(百万元)|115,213|43,156|48,976|63,310|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6,273|2,158|2,449|3,165| |净利润(百万元)|108,940|45,314|51,425|66,475|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005|3,049|3,460|4,4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6,935|42,265|47,965|62,002| |新业务价值增长率|24.3%|15.0%|15.0%|17.0%| |内含价值增长率|11.2%|9.9%|10.1%|10.2%| |每股收益(元)|3.78|1.50|1.70|2.19| |每股净资产(元)|18.03|20.90|22.60|24.63| |每股内含价值(元)|49.57|55.99|61.62|67.87| |PE(倍)|9.58|24.23|21.35|16.52| |PB(倍)|2.01|1.73|1.60|1.47| |PEV(倍)|0.73|0.65|0.59|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