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

搜索文档
亚星锚链(60189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周期与成长共振
浙商证券· 2025-04-30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9%,2025Q1同比下降约23%;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全球锚链龙头,船舶油服周期向上和漂浮式风电拓展成长驱动业绩持续增长,看好公司在风电领域和新兴应用领域的大发展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9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19.21%;扣非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7.42% [1] - 2024年船用链及附件实现销售13.32万吨,同比提升0.35%,营收14.24亿元,同比提升5.31%;系泊链实现销售2.88万吨,同比下降10.12%,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3.95% [1] - 2024年公司承接订单18.53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船用锚链及附件16.18万吨,同比增长6.73%,系泊链2.35万吨,同比下降18.97%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30.88%,环比增长12.52%;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22.77%,环比下降40.86%;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36.22%,环比下降37.50% [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约31.41%、14.51%,同比提升0.82、2.38pct;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27.99%,同比提升0.54pct,环比下降11.82pct;销售净利率9.02%,同比下降6.31pct,环比下降8.44pct [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5.03%,同比下降1.57pct;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14.34%,同比下降0.73pct [2]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3.18、4.02、4.95亿,同比增长13%、27%、23%,CAGR = 25%;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为26、20、17倍 [4] 行业分析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和环保制约促造船业订单爆发,进入周期景气上升期,公司积极进行品类拓展,业绩弹性来源于船用链需求提升和品类拓展 [3] - 海洋油气行业全球油价处于高位,油气市场处于复苏大周期,公司有望受益生产平台利用率提升及海上油气行业资本开支意愿提升 [3] - 漂浮式海上风电海风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系泊链技术实力雄厚,已中标多个漂浮式风电项目,有望优先受益其发展 [3] - 矿用链年均近20亿市场空间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公司已中标多个矿用链订单,有望借助领先技术受益国产替代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89|2483|2951|3377| |(+/-) (%)|3%|25%|19%|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2|318|402|495| |(+/-) (%)|19%|13%|27%|23%| |每股收益(元)|0.29|0.33|0.42|0.52| |P/E|29|26|20|17| |P/B|2.3|2.1|1.9|1.7| |ROE|8%|8%|9%|10%|[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内容 [12]
天承科技:年报和一季报点评:PCB业务定成长基调,半导体业务拓进阶空间-20250430
浙商证券· 2025-04-30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02亿元同比增26.77%,归母净利润1897.33万元同比增5.76%,扣非归母净利润1682.55万元同比增10.80%;2024年营收3.81亿元同比增12.32%,归母净利润7467.99万元同比增27.50%,扣非归母净利润6211.13万元同比增13.16% [1] - PCB材料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成长属性明确,未来有望抢占国际巨头国内市场份额,为半导体业务拓展布局提供支撑 [2] - 半导体业务蓄势待发,已完成部分电镀液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适用于先进封装领域产品获肯定,正研发推广相关添加剂产品和应用技术,半导体材料订单放量后公司成长有望双轮驱动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1亿、1.79亿和2.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51.35、34.73和22.61倍,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80.67|484.40|675.28|939.34| |营收增减(%)|12.32%|27.25%|39.41%|39.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68|121.29|179.35|275.46| |归母净利润增减(%)|27.50%|62.42%|47.86%|53.59%| |每股收益(元)|0.89|1.44|2.14|3.28| |P/E|83.41|51.35|34.73|22.61| [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年资产总计从1243百万元增至1859百万元,负债合计从121百万元变为124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从1122百万元增至1736百万元 [10] - 利润表:2024 - 2027E年营业收入从381百万元增至939百万元,净利润从75百万元增至275百万元 [10]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1、110、95、148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65、111、30、65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0、41、7、11百万元 [10]
信用热点聚焦系列之十:中航产融相关影响预判
浙商证券· 2025-04-30 13: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航产融估值波动体现流动性风险而非信用风险,短期实质违约风险低,可博弈高估值成交机会 [1][2] - 阶段性冲击下收益率接近见顶,负债端稳定的自营账户和无过多限制的配置户具备配置价值 [3][14] 中航产融复牌前后债券成交情况 - 4月23日中航产融发布债券复牌公告,24日相关债券复牌,转场外兑付事宜未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10] - 近一周成交价格以折价为主,期限以2年以内短端品种为主,长期限跌得多,一年以内债券波动小 [2][10] - 4月24日复牌首日偏离估值成交均值195bp,25日为77bp,成交幅度收敛,28日成交金额为上一交易日2.4倍,偏离估值成交均值反弹至107bp [2][10] - 以22产融02为例,4月14 - 23日债券估值小幅上行,24日复牌首日大幅上行208bp,近三个交易日较稳定 [11] - 中航产融具备中航工业集团信用背书,违约风险大概率可控,当前交易反映机构对流动性风险判断及产品户适配度问题 [11] - 预计随着债券到期兑付,市场担忧情绪消解,债券价格回归正常 [11] - 后续持续大幅估值波动概率低,中航产融事件对五矿资本等同类企业估值波动风险可控,不会实质性冲击央企板块 [3][12] 其他同类公司市场波动观察 - 信托公司发债并表母公司多为金控平台、银行、投资控股集团等,存续债规模8.93万亿元,剔除几家国股大行后存续余额1.43万亿元 [4][20] - 2025年3月31日至4月27日,中航产融事件后五矿资本(五矿信托)债券利差走扩较多,但中航信托问题个体特异,五矿资本估值波动幅度可控,预计无实质信用风险扰动 [4]
片仔癀(600436):片仔(600436):产品销售强劲,毛利率短期承压
浙商证券· 2025-04-30 1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片仔癀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产品销售强劲但毛利率短期承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5亿、37.79亿、43.49亿元,同比增长10.67%、14.70%、15.08%,对应PE为37.50x、32.70x、28.41x,考虑公司强品牌力、独家品种高壁垒、受集采影响小且毛利率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7.88亿、118.55亿、130.62亿、142.70亿元,同比增长7.25%、9.89%、10.18%、9.25% [3]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7亿、32.95亿、37.79亿、43.49亿元,同比增长6.42%、10.67%、14.70%、15.08% [3]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4.93元、5.46元、6.26元、7.21元,P/E分别为41.50、37.50、32.70、28.41 [3] 事件 - 片仔癀2025年一季度营收31.42亿元(同比 - 0.92%),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 + 2.59%),扣非归母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 + 1.69%),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产品销售强劲,毛利率短期承压[6] 核心产品销售情况 - 2025Q1公司肝病用药(核心产品)营收18.33亿元(同比 + 21.83%),高速增长系公司快速拓展渠道带动[6] - 公司着力发展重点区域片仔癀国药堂(博物馆)合作伙伴,覆盖二线及以上城市及经济百强县核心商圈,填补中西部、长江经济带及境外空白市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新签约名医15名,新增开设32家名医馆(国医馆)、国药堂;2025Q1体验馆与国药堂共新增49家,达484家[6] - 预计在强品种品牌力与积极铺设新渠道带动下,核心产品收入全年有望实现较好双位数增长[6] 毛利率情况 - 2025Q1公司肝病用药毛利率降至63.36%,同比减少12.39pct,主要因天然牛黄价格大幅提升,2025年3月底天然牛黄市场价格为170万元/公斤,相比2023年1月提升198.25% [6] - 预计公司毛利率压力2025年有望改善,一是进口牛黄加持,2025年4月福建被列入允许进口牛黄试点区域,海外相对低价牛黄进入将缓解成本压力;二是产品有调整价格可能性,在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净利润增长承压且境内天然牛黄仍有涨价可能情况下,不排除公司调整产品价格[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113.29亿、132.14亿、152.31亿、171.7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2.11亿、67.44亿、72.35亿、81.43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75.40亿、199.58亿、224.66亿、253.20亿元[7] - 利润表:2024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7.88亿、118.55亿、130.62亿、142.70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1.78亿、70.74亿、75.56亿、80.6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77亿、32.95亿、37.79亿、43.49亿元[7]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14亿、26.87亿、28.16亿、34.7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24亿、 - 2.85亿、 - 3.50亿、 - 4.4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2.41亿、 - 11.68亿、 - 13.93亿、 - 15.64亿元[7]
爱玛科技(603529):2024年年报、2025年Q1业绩点评:盈利逆势显现真章,量价弹性蓄势待发
浙商证券· 2025-04-30 11: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红利下行业高景气延续,爱玛科技作为电动两轮车龙头,依托爆款矩阵发力、渠道精细化运营,未来增长有望持续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6] 各部分总结 2024年业绩 - 收入&利润:实现营业收入216.06亿元(yoy+2.71%),归母净利润19.88亿元(yoy+5.68%),扣非归母净利润17.92亿元(yoy+1.54%);单Q4收入41.4亿元(yoy+15.7%),归母净利润4.34亿元(yoy+34.2%)[5] - 销量&单车:销量1045.5万辆(yoy - 2.66%),对应单车ASP 2067元(yoy+5.5%),单车净利润190元(yoy+8.3%),单车净利逆势提升预计系爆品放量及降本增效[5] - 产品结构:电动两轮车收入182.5亿元(yoy - 2.1%),销量990.6万辆;电动三轮车收入19.5亿元(yoy+36.1%),销量55万台,单车ASP达3550元(yoy+5.6%);配件收入8.5亿元(yoy+30.8%),毛利率13.6% [5] - 盈利能力:毛利率17.82%(yoy+1.3pct),创上市以来新高;归母净利率9.20%(yoy+0.26pct),经营质量持续优化[5] 2025年Q1业绩 - 收入&利润:实现收入62.32亿元(yoy+25.82%),归母净利润6.05亿元(yoy+25.12%),扣非归母净利润5.93亿元(yoy+31.57%);冲回股权激励影响后归母净利润6.22亿元(yoy+28.64%)[5] - 销量&单车:销量预计295万辆(yoy+20%),对应ASP预计为2113元(yoy+3%);Q1表观销量可能低于终端动销,后续销量有望加速[5] - 盈利能力:毛利率19.63%(yoy+1.59pct),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冲回股权激励摊销后,单车净利211元(yoy+7.4%);期间费用率8.31%,同比+1.35pct [5] 行业端 - 需求端:以旧换新流程简化且补贴加强,行业高景气度延续;截至2025年4月24日,开年来置换量突破420万辆;爱玛渠道布局广泛,有望带动份额提升[5] - 供给端:新“新国标”推出,有望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爱玛科技具备低成本合规+快速响应能力,有望获得更多份额[5] 企业端 - 产品:爆款车型领衔潮流,2024年推出露娜、元宇宙等时尚女性爆款车型,Q7打造家庭豪华出行车型[5] - 技术:三电全栈自研+智能化生态闭环,核心零部件和智能化持续突破,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8] - 渠道:多维赋能经销商+场景化体验升级,深化渠道精细化管理,单店效能显著提升[8] - 出海:东南亚产能突破,欧美新品类破局,本地化供应链响应能力提升,扩大品牌曝光[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287.4/335.7/392.9亿元,同增33.0%/16.8%/17.1%,归母净利润26.6/32.0/38.3亿元,同增33.7%/20.3%/19.8%,当前市值对应PE为13.8/11.5/9.6X [6]
海澜之家(600398):基本盘逐渐企稳,新零售业态持续壮大
浙商证券· 2025-04-30 11: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海澜之家盈利超预期,全年维持高分红率;主品牌Q3触底后降幅逐季收窄,直营占比提升;其他品牌斯搏兹及京东奥莱并表,打造新增长点;主品牌提供稳健基本盘,团购定制扩大体量,新业态拓展有望贡献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209.6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同比-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5亿元(同比-25.6%),净利率下降因费用杠杆及新业务并表;25Q1实现收入61.9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9.35亿元(同比+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6亿元(同比+5.5%),高基数上业绩增速转正 [1] - 24年公司拟现金分红19.69亿元,分红率91.22%,对应股息率5.2% [1] 主品牌情况 - 24年主品牌收入152.7亿元(同比-7.2%),毛利率同比提升1.3pp至46.5%,源于直营及电商占比提升;24Q1至Q3逐季度走弱,24Q4、25Q1同比降幅逐渐收窄 [2] - 24年直营店净开216家至1468家,加盟店净关359家至4365家,年末直营店数占比达25.2%(同比+4.2pp),持续进驻核心商圈购物中心、优化门店结构;海外市场加快开店,期末门店101家,拓宽中亚、中东等市场,24年海外收入3.55亿元(同比+30.75%) [2] - 24年团购定制收入22.2亿元(同比-2.5%),相对平稳;25Q1在高基数上取得17.6%的增速 [2] 其他品牌情况 - 其他品牌24年收入26.7亿元(同比+32.4%),25Q1收入7.4亿元(同比+100.2%),主要因斯搏兹及京海奥莱并表增厚;毛利率自24Q3起明显下滑,受并表影响 [3] - 24年4月公司增持斯搏兹11%股权至51%,并于24/4/30并表,4/30 - 12/31期间,斯搏兹实现收入9.94亿元、净利润6705万元(按51%股权,当年贡献归母净利润3419万元) [3] - 斯搏兹独家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截至24年末已开门店433家;公司与京东联手开设京东奥莱折扣店,24年9月开出首店,25年以来加快开店,截至目前已达12家 [3] 盈利预测 - 预计25 - 27年实现收入223/248/266亿元,同比增长6.5%/11.1%/7.4%,归母净利润24.1/26.6/29.1亿元,同比增长11.7%/10.4%/9.2%,PE 16/14/13倍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957|22,316|24,796|26,621| |(+/-) (%)|-2.7%|6.5%|11.1%|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59|2,411|2,661|2,908| |(+/-) (%)|-26.9%|11.7%|10.4%|9.2%| |每股收益(元)|0.45|0.50|0.55|0.61| |P/E|17.51|15.68|14.20|13.00|[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E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0]
兴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处改善通道-20250430
浙商证券· 2025-04-30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5.82元/股,对应2025年PB 0.66倍,现价空间23%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营收同比负增3.6%,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2.2%,均较24A由增转减;25Q1末不良率环比上升1bp至1.08%,关注率环比持平于1.71%,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4pc至233% [1] - 营收利润符合预期,主要驱动因素环比变化为25Q1规模增速放缓、非息拖累加大,息差拖累改善、拨备贡献加强 [2] - 25Q1日均息差1.80%,同比下降7bp,期初期末口径单季度息差较24Q4反弹2bp,后续2025年兴业银行息差仍有下降压力,对营收有一定拖累 [3] - 截至25Q1末,兴业银行金融投资余额3.55万亿,25Q1当季度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仅 -4.9亿,其他综合收益仅 -18.3亿,考虑到24年基数较高,其他非息收入还有下降压力 [4] - 25Q1不良率环比 +1bp至1.08%、关注率持平于1.71%,测算ttm真实不良贷款生成率1.24%,环比下降16bp,延续24Q3以来的改善态势,推测改善点为房地产和信用卡风险生成,零售仍略有压力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兴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 -1.16%/0.41%/2.25%,对应BPS 39.20/41.64/44.16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营收556.83亿,同比下降3.6%;归母净利润237.96亿,同比下降2.2%;ROE年化9.3%,ROA年化0.9%;拨备前利润416.92亿,同比下降4.3%;EPS 1.15元,同比下降2.2%;BVPS 37.94元,同比增长2.9% [1][12] - 利息净收入377.22亿,同比增长1.3%;非利息净收入179.61亿,同比下降12.4%;手续费净收入67.27亿,同比增长8.5%;其他非息收入112.34亿,同比下降21.5% [12] - 业务及管理费134.39亿,同比下降1.0%;成本收入比24.13%,同比下降5.2pc;资产减值损失142.27亿,同比下降11.4%;信用成本0.79%,同比下降15bp;所得税费用35.27亿,同比增长8.8%;有效税率12.84%,同比增长1.8pc [12] 规模增长 - 总资产106312.99亿,同比增长3.6%;生息资产余额96009.57亿,同比增长3.7%;贷款总额58153.87亿,同比增长4.8%;对公贷款38502.88亿,同比增长6.9%;个人贷款19650.99亿,同比下降1.3%;同业资产6740.57亿,同比下降30.2%;金融投资35543.96亿,同比增长11.7%;存放央行3461.84亿,同比下降12.3% [12] - 总负债97156亿,同比增长3.1%;付息负债余额94108.12亿,同比增长3.1%;吸收存款56279.65亿,同比增长10.3%;企业活期1571.66亿;个人活期444.45亿;企业定期1786.99亿;个人定期1024.14亿;同业负债2516.89亿,同比下降7.6%;发行债券1196.75亿,同比下降4.5%;向央行借款692.1亿,同比下降68.5%;所有者权益9038.71亿,同比增长10.0%;总股本207.74亿股,同比无变化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628.31亿,同比增长5.7%;不良率1.08%,环比上升1bp;关注贷款994.15亿,同比增长5.3%;关注率1.71%,环比持平;逾期贷款912.3亿;逾期率1.59%;不良生成额150.27亿,同比增长7.1%;不良生成率1.05%,同比增长2bp;核销转出额136.73亿,同比增长4.3%;核销转出率88.96%,同比下降0.7pc;逾期90 + 偏离度84.9%;拨备覆盖率233%,环比下降4.4pc;拨贷比2.52%,环比下降3bp [12] 资本情况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0%,同比增长8bp,环比下降15bp;一级资本充足率11.02%,同比增长38bp,环比下降21bp;资本充足率13.97%,同比增长27bp,环比下降31bp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053.43亿/2116.15亿/2230.8亿,同比增速为 -3.24%/3.05%/5.42%;归母净利润为763.06亿/766.22亿/783.49亿,同比增速为 -1.16%/0.41%/2.25%;每股净资产为39.20元/41.64元/44.16元;P/B为0.54/0.50/0.48倍 [6][7]
浦发银行:经营拐点再印证-20250430
浙商证券· 2025-04-30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6.45元/股,对应2025年PB 0.71x,现价空间52%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25Q1盈利动能、客群夯实、资产质量三大经营拐点再印证,基本面继续向好 [1] - 得益于资产质量拐点向好,信用成本压力有望继续消退,支撑全年利润增速修复 [2] - 25Q1经营业绩印证了浦发银行经营新动能的培育成效,有望催化估值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概览 - 25Q1营收同比增长1.3%,较24A由减转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 [1] - 25Q1末不良率环比下降3bp至1.33%;拨备覆盖率环比基本持平于187% [1] 盈利动能拐点印证 - 25Q1营收同比由负转正,核心营收全面向好,盈利动能拐点印证 [2] - 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0.5%,较24A的 -3.1%改善;中收同比持平,较24A的 -6.7%改善 [2] 客群夯实拐点印证 - 25Q1负债成本显著优化,客群基础显著夯实,支撑息差环比企稳 [3] - 25Q1单季息差环比基本持平于1.33%,单季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大幅下降20bp,对冲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影响 [3] - 25Q1末个人活期、企业活期环比年初分别快增8.4%、10.4%,增速均快于总存款的6.3%,活期占比上升,存款结构改善 [3] 资产质量拐点印证 - 25Q1风险指标全面向好、拨备水平逆势增厚,资产质量的改善拐点印证 [4] - 25Q1末不良率、关注率环比分别下降3bp、9bp至1.33%、2.26%,测算真实不良TTM生成率环比 -9bp至1.26% [4] - 25Q1末拨备覆盖率较年初增长0.3pc,风险抵补能力稳中有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浦发银行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0%/5.5%/6.5%,对应BPS 23.31/24.49/25.77元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0,748|173,109|182,934|193,813| |(+/-) (%)|-1.55%|1.38%|5.68%|5.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257|51,139|53,971|57,477| |(+/-) (%)|23.31%|13.00%|5.54%|6.50%| |每股净资产(元)|22.36|23.31|24.49|25.77| |P/B|0.48|0.46|0.44|0.42| [6] 表1:浦发银行2025年一季报业绩概览 - 利润指标:ROE(年化)9.5%,ROA(年化)0.74%,拨备前利润33,578百万元,同比增速1.4%,归母净利润17,598百万元,同比增速1.0%等 [11] - 收入拆分:营业收入45,922百万元,同比增速1.3%,利息净收入28,553百万元,同比增长0.5%等 [11] - 规模增长:总资产9,552,276百万元,同比增长5.5%,生息资产余额8,622,403百万元,同比增长6.2%等 [11] -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74,280百万元,不良率1.33%,关注贷款126,077百万元,关注率2.26%等 [11] - 资本情况: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9%,一级资本充足率9.88%,资本充足率12.98% [11] 表附录: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存放央行、同业资产、贷款总额等项目在2024A - 2027E的预测值 [12] - 利润表:净利息收入、净手续费收入、营业收入等项目在2024A - 2027E的预测值 [12] - 主要财务比率: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在2024A - 2027E的预测值 [12]
新凤鸣: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稳中有增,涤丝龙头完善一体化产业链-20250430
浙商证券· 2025-04-30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拓等新产能效益逐步释放使公司2024年业绩同比提升,春节假期致销量环比下滑使公司2025Q1业绩环比承压,涤丝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看好景气回升,公司作为聚酯龙头一体化布局持续降本增效彰显综合竞争力,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6/20.84/25.0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3][10][11][12] 事件总结 - 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0.91亿元,同比+9.15%;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同比+1.3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6%,同比减少0.22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63%,同比减少0.2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64%,同比减少0.13个百分点。2024Q4实现营收178.94亿元,同比+3.62%,环比 - 0.17%;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77.92%,环比+151.8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8%,同比增加0.89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2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68%,同比增加1.1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7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98%,同比增加0.8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19个百分点 [1] -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145.57亿元,同比+0.73%,环比 - 18.65%;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11.35%,环比 - 13.6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6%,同比增加0.1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32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6.51%,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8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11%,同比增加0.2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13个百分点 [1] 点评总结 - 2024年公司业绩同比略增,受益于新拓等新产能效益持续释放,2024年涤纶长丝销量达755.39万吨,同比+10.83%,涤纶短纤销量达130.40万吨,同比+11.82%。2024Q4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2.14亿元,毛利润环比+1.35亿元,管理费用环比 - 0.39亿元,财务费用环比 - 0.63亿元,毛利润环比改善受益于油价趋稳,涤纶长丝价差环比改善,2024Q4 POY - PX/MEG价差达1407元/吨,环比+11.81%;涤纶短纤 - PX/MEG价差达1491元/吨,环比+23.46% [2] - 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减少0.48亿元,毛利润环比减少0.68亿元,研发费用环比 - 0.5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环比+0.92亿元,所得税环比 - 0.47亿元,毛利润环比下滑因春节假期等影响产品销量下滑,2025Q1 POY销量达97.14万吨,环比 - 32.58%,FDY销量达27.08万吨,环比 - 34.10%,DTY销量达18.51万吨,环比 - 24.29%,同期受益于涤纶长丝价差改善,毛利率达6.51%,环比增加0.83个百分点 [3] 行业情况总结 - 4月以来,受关税等因素影响,油价回落,纺服开工及下游订单下行,涤纶长丝厂商成本及需求两端承压,截至4月29日,2025Q2 POY价差达1031元/吨,环比 - 29.13%,FDY价差达1257元/吨,环比 - 29.94% [10] - 长期看,国内涤纶长丝产能在全球占比近80%,新产能建设周期长,下游纺服订单转移仍需国内厂商满足需求,且行业集中度高,外部环境变化带动需求走弱有望倒逼行业龙头协同改善盈利,近年产能扩张放缓,长维度看好行业景气上行 [10] 公司竞争力总结 - 公司作为聚酯龙头,拥有涤纶长丝产能805万吨/年,市场占有率超12%;涤纶短纤产能120万吨/年,国内产量位居第一 [11] - 公司积极完善上游产业链,截至目前PTA实际总产能达770万吨/年,预计2025年底四期PTA产能投放后将突破1000万吨/年 [11]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引进环保生产设备彰显设备后发与成本管理优势,通过机器换人达到“黑灯车间”标准,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提高生产效率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总结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6/20.84/25.08亿元,EPS分别为1.01/1.37/1.65元,现价对应PE为10.69/7.93/6.59倍 [12] 财务摘要总结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091|70,394|75,063|86,322| |(+/-) (%)|9.15%|4.92%|6.63%|15.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00|1,546|2,084|2,508| |(+/-) (%)|1.32%|40.47%|34.81%|20.37%| |每股收益(元)|0.72|1.01|1.37|1.65| |P/E|15.02|10.69|7.93|6.59|[13]
中信银行:扩表提速,息差下行-20250430
浙商证券· 2025-04-30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31元/股,对应2025年PB 0.70倍,现价空间29%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银行2025Q1资产扩表提速,息差环比下行,其他非息拖累;营收同比下降3.7%,增速由正转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增速较24A放缓0.7pc;2025Q1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2025Q1末拨备覆盖率207%,较24A末下降2.3pc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增速下降 - 2025Q1营收同比下降3.7%,增速较24A放缓7.5pc;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增速较24A放缓0.7pc [2] - 规模扩张和拨备反哺为主要支撑项,息差下行和交易收入波动为主要拖累项 [2] - 25Q1末总资产同比增长8.7%,增速较24A末提升3.4pc;贷款同比增长5.1%,增速较24A末提升1.1pc;债券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较24A末提升8.3pc [2] - 25Q1中信银行息差为1.61%,环比下降10bp,息差拖累持续 [2] - 25Q1其他非息收入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26.6%,增速较24A末放缓46.3pc,其他非息收入是营收最大拖累项 [2] - 25Q1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4.4%,降幅较24A末扩大12.6pc,信用成本对利润支撑加强 [2] - 中信银行全年营收可能保持小幅负增,主要考虑息差下行以及债市波动 [2] 息差环比下行 - 25Q1中信银行息差环比24Q4下降10bp至1.61%,资产端下行幅度大于负债端下行幅度 [3] - 25Q1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25bp至3.31%,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产结构变化影响,债券增配可能对息差产生负面影响 [3] - 25Q1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5bp至1.74%,得益于存款利率调整 [3] - 中信银行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主要考虑市场利率下行和债券票息利差收窄 [3] 资产质量波动 - 25Q1末中信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关注率较24Q4末上升5bp至1.68%,风险指标小幅承压 [4] - 25Q1中信银行真实不良TTM生成率1.28%,环比上升2bp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6%/3.0%/4.9%,对应BPS 13.27/14.12/15.00元 [5] - 现价对应PB 0.54/0.51/0.48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