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00175)
icon
搜索文档
7月车市增长6.3%,纯电小车成出口“新宠”
新浪财经· 2025-08-08 21:17
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2.6万辆,同比增长6.3%,创同期历史新高,略高于2022年7月的181.8万辆 [1] - 前7个月国内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销量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3] - 7月国产乘用车批发销量创222.1万辆历史同期新高,前7个月批发总销量1550.3万辆,同比增长12.4% [3]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表现 - 7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14%,市场份额达65.9%,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 [4] - 合资阵营中日系份额持平为12.9%,德系和美系分别减少至14.5%和4.7% [4] - 比亚迪以27.5万辆、吉利以20.2万辆分列零售榜单冠亚军,一汽-大众位居第三 [6] - 吉利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显著,银河品牌助力其月销稳定在20万辆以上 [6] - 长安汽车7月零售销量仅落后一汽-大众2000余辆,奇瑞月销稳定在10万辆左右 [8][9] 新能源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国内零售销量98.7万辆,同比增长12.0%,渗透率创54%历史新高 [11] - 7月纯电销量同比增长24.5%至60.7万辆,插混微跌0.2%至27.8万辆,增程式下跌11.4%至10.2万辆 [11] - 前7个月新能源国内总销量645.5万辆,同比增长29.5%,渗透率提升至50.7% [13] - 7月新能源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4.4%至118.1万辆,占比达53.2%,纯电增幅44.8% [13] - A00+A0级纯电动车占纯电出口量的43%,成为出口市场新宠 [14] 细分市场表现 - 7月轿车、SUV和MPV零售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8%、6.7%和6.7%,SUV以90.1万辆成为最大细分市场 [15] - 7月批发销量中SUV占比最高,达119.9万辆,同比增长12.8% [14] - 前7个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550.3万辆,同比增长12.4%,其中SUV增长11.9%至825.3万辆 [14]
同比增长10.1%!前7个月国内乘用车零售达1272.8万辆 乘联分会预计今年汽车销量将破34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1:17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1~7月全国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1] - 7月零售销量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较2023年同期历史峰值增长3% [1] - 批发销量方面,7月狭义乘用车222.1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0.8% [2] 细分市场结构 - 轿车/MPV/SUV零售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8%/6.7%/6.7%,环比下降11.8%/7.6%/13.4% [2] -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达65.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合资品牌份额下降至45万辆,同比微增1% [7] - 豪华车零售销量17万辆,同比大幅下降20%,份额降至9.3% [7] 新能源车市场 - 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8.7万辆,同比增长12%,渗透率54%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3] - 自主品牌新能源份额70%持平,新势力份额21.4%提升2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4.1%下降1.1个百分点 [3] - 比亚迪以27.46万辆领跑,吉利/长安分列二三位,特斯拉中国销量4.06万辆跌至第七 [4][5] 车企竞争格局 - 特斯拉全球市场表现疲软:德国销量同比下降55.1%,英国下降60%,法国下降27% [6] - 自主品牌中吉利/奇瑞/长安市场份额提升明显,主要受益新能源及出口增量 [8] - 合资品牌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为14.5%/12.9%/4.7%,德系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7] 出口市场动态 - 7月乘用车出口47.5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自主品牌出口41.5万辆同比增长34% [8] - 1~7月累计出口295.5万辆同比增长9%,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同比下降15% [8] 政策与行业展望 - 车市增长受"两新"政策补贴推动,全年销量预期上调至3400万辆同比增长8% [2][3] - 8月预计延续"以销定产"走势,行业库存332万辆处于合理水平 [8] - 2025年政策推动下或成车市大年,电动化与产业链发展是关键 [3][8]
吉利汽车(0175.HK):总销量同环比持续增长 Q3强势新车周期开启
格隆汇· 2025-08-08 19:46
销量表现 - 公司7月销量23 8万辆 同比+57 7% 环比+0 7%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64 7万辆 同比+48 8% [1] - 分品牌看 吉利品牌/领克/极氪7月销量分别为19 4/2 7/1 7万辆 同比+70 0%/+27 9%/+8 4% 环比+0 3%/+3 4%/+1 6% 其中银河系列7月销量9 5万辆 同比+237 2% 环比+5 3% [1] - 7月新能源销量13 0万辆 同比+120 4% 环比+6 3% 新能源占比54 7% 同比+15 6pct 环比+2 9pct [1] - 1-7月累计银河/领克/极氪销量分别为64 3/18 1/10 8万辆 同比+232 8%/+23 1%/+4 0% [1] 海外市场 - 7月出口3 5万辆 同比+6 0% 环比-11 8% [1] 产品战略 - 2025年计划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吉利品牌预计推出5款新车及多款改款车 包括3月上市的银河星耀8和后续两款SUV/两款轿车 [2] - 极氪品牌4月推出极氪007 GT Q3推极氪9X Q4推中大型豪华超级电混SUV [2] - 领克品牌Q2推出领克900 EMP 年内上市中大型EM-P轿车 [2] 智能化布局 - 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将搭载千里浩瀚智驾方案 燃油车迭代全面配备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智驾 [2] - 领克900 EM-P将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驾 极氪将推送车位到车位(D2D)智驾功能 [2] 平台架构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 极氪/领克/银河全面向好 新能源转型顺利推进 [3] - 燃油车基盘稳固 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3]
乘联分会:7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新能源出口创出历年各月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6:19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新能源出口创历年各月历史新高 [1]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1-7月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2] - 7月乘用车厂商批发222.1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环比下降10.8%,1-7月累计批发1,550.3万辆,同比增长12.4% [9] - 7月乘用车生产222.9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下降7.1%,1-7月累计生产1,545.8万辆,同比增长13.2% [7]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4.0%,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74.9%,豪华车渗透率30%,主流合资品牌渗透率仅6.7% [15] -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53.2%,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7.4%,豪华车43.5%,主流合资品牌仅6.6% [12] - 7月纯电动零售市场同比增速24.5%,插混同比下降0.2%,增程式同比下降11.4%,新势力中纯电动占比从43%升至64% [2]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3万辆,同比增长120.4%,占乘用车出口44.7%,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65.3% [16] 品牌表现 - 7月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市场份额65.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1-7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64%,同比增长6.9个百分点 [5] - 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增长1%,德系品牌份额14.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日系份额12.9%同比持平 [5] - 7月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份额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5] - 比亚迪汽车7月新能源批发34.1万辆,吉利汽车13.0万辆,长安汽车7.6万辆,特斯拉中国6.8万辆 [18] 车型与细分市场 - 7月B级电动车批发23.6万辆,同比增长14%,占纯电动份额32% [13] - A00级纯电动车批发13万辆同比增长53%,A0级16.9万辆,A级18.5万辆 [13] - 7月批发超两万辆车型有17个,新能源占11个,比亚迪宋(52,648辆)、Model Y(45,838辆)、海鸥(44,989辆)等领先 [14] 库存与促销 - 7月总体乘用车厂商与渠道库存下降9万辆,新能源车库存下降6万辆 [2] - 7月新能源促销环比持平达10.2%,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23.4% [4] - 7月有17款车型降价,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4] 出口表现 - 7月汽车出口(含整车与CKD)69.4万辆,出口额118.37亿美元,1-7月出口417万辆同比增长19.7% [7] - 1-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176万同比下降9%,新能源出口120万增长57%,自主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9.0% [2] - 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20%,比亚迪CKD出口占比10% [17]
乘联分会:7月新能源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9家,特斯拉中国为67886辆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09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新能源乘用车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19家 同比增加2家 环比增加1家 [1] - 19家厂商合计销量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92.1% 较上月91.3%提升0.8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88.9%提升3.2个百分点 [1] 厂商销量排名 - 比亚迪汽车以341,030辆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1] - 吉利汽车以130,124辆位列第二 [1] - 长安汽车以75,925辆排名第三 [1] - 特斯拉中国以67,886辆位列第四 [1] - 奇瑞汽车(62,107辆)和上汽通用五菱(59,580辆)分列第五、六位 [1] - 零跑汽车(50,129辆)和赛力斯汽车(41,676辆)进入前八 [1] - 小鹏汽车(36,717辆)领先长城汽车(34,593辆) [1] - 理想汽车(30,731辆)与小米汽车(30,452辆)销量接近 [1] - 东风汽车(29,269辆)领先广汽埃安(21,124辆)和蔚来汽车(21,017辆) [1] - 一汽奔腾(16,771辆) 上汽乘用车(14,870辆) 一汽红旗(12,033辆)和智己汽车(11,861辆)位列榜单后四位 [1]
【月度分析】2025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8-08 15:57
总体市场表现 - 7月狭义乘用车产量222.9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下降7.1%,其中轿车93.3万辆(-7.2%环比),SUV 120.3万辆(-6.6%环比),MPV 9.3万辆(-13.2%环比) [3] - 1-7月累计产量1545.8万辆,同比增长13.2%,其中SUV累计814.8万辆(+12.2%),MPV 67.4万辆(+29.8%),微客20.8万辆(+69.4%) [3] - 7月零售销量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1-7月累计零售1272.8万辆(+10.1%),呈现"前低中高后平"走势 [11][13] - 批发销量222.1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0.8%,1-7月累计批发1550.3万辆(+12.4%) [16] 新能源市场 - 7月新能源产量114.7万辆(+22.3%同比),其中BEV 71.8万辆(+36.1%),PHEV 32.6万辆(+8.7%),EREV 10.3万辆(-6.7%) [7] - 新能源批发118.1万辆(+24.4%),渗透率53.2%,自主品牌渗透率67.4%,合资品牌仅6.6% [18] - 新能源零售98.7万辆(+12%),渗透率54%,自主品牌渗透率74.9%,新势力份额21.4% [21][25] - 1-7月新能源出口119.9万辆(+57.1%),7月出口21.3万辆(+120.4%),占乘用车出口44.7% [18][22] 品牌格局 - 自主品牌7月零售121万辆(+14%),份额65.9%(+4pct),1-7月累计份额64%(+6.9pct) [14] - 合资品牌7月零售45万辆(+1%),德系份额14.5%(-3pct),日系12.9%(持平) [14] - 豪华车7月零售17万辆(-20%),份额9.3%(-3pct) [15] - 批发TOP3厂商:比亚迪(34.1万辆)、吉利(23.8万辆)、长安(21.5万辆) [10] 促销与利润 - 7月新能源促销力度10.2%(同比+2.1pct),燃油车促销23.4%(同比+1.5pct) [11][31] - 1-6月汽车行业收入5.1万亿(+8%),利润2444亿(+3.6%),利润率4.8%,6月单月利润率达6.9% [32] - 7月降价车型17款,较去年同期23款减少,纯电动降价7款,燃油车7款 [30][31] 出口市场 - 1-7月汽车出口417万辆(+19.7%),出口额651亿(+9.7%),新能源占比提升至41% [15][33] - 主要出口国:墨西哥28万辆、阿联酋22.9万辆、俄罗斯18万辆,中东市场增量显著 [34] - 6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6%,比亚迪/吉利/奇瑞进入全球前十 [38][39] 产品结构 - 7月B级电动车批发23.6万辆(+14%),A00级13万辆(+53%),A0级16.9万辆 [19] - 批发超2万辆车型17款,新能源占11款,比亚迪宋5.26万辆居首 [20] - 新势力纯电动占比从去年43%提升至64%,10-15万级别增长明显 [25]
国产车把合资逼到墙角
36氪· 2025-08-08 10:03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表现 - 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3] - 自主品牌占据64%零售市场份额 同比跃升7.5个百分点 [3][6] - 自主品牌从合资阵营夺取超过80万辆市场份额 [6] 头部自主品牌销量表现 - 比亚迪销量161万辆 吉利销量122.6万辆 双双突破百万大关 [4] - 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组成第一梯队 均超60万辆销量 [4] - 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自主品牌占据六席 合资品牌仅剩四席 [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刀片电池/CTB车身一体化/超级混动DM-i/雷神电混等核心技术由自主品牌率先量产 [14] - 高阶智能驾驶/鸿蒙座舱等技术成为市场新标杆 [14] - 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实现技术自信 [14] 品牌高端化进展 - 仰望U8/极氪001 FR/蔚来ET9/问界M9等高端车型价格逼近或超越传统豪华品牌 [14] - 高端车型凭借技术和体验获得高端消费者认可 [14] - 自主品牌持续突破高端市场天花板 [14] 全球化布局成果 - 头部自主品牌加速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海外市场 [14] - 中国品牌汽车出口量屡创新高 海外建厂布局加速 [14] - 自主品牌开始具备全球竞争力与影响力 [14] 合资品牌市场表现 - 合资品牌零售市场份额从三年前50%降至当前36% [3][6] - 南北大众/日系两田凭借体系力尚能稳住阵脚 [16] - 帕萨特/凯美瑞/CR-V/RAV4等合资车型在细分市场保持标杆地位 [18] 行业格局演变 - 自主品牌从追赶/并跑进入引领阶段 [11] - 新势力阵营出现分化:理想持续领跑/小鹏零跑成为第二梯队/问界小米成为第三增长动力 [12] - 合资品牌通过终端优惠/本土研发新能源车型等策略寻求平衡 [16]
无锡重大项目进度条“加速加载”
新华日报· 2025-08-08 06:45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2025年无锡共有53个省重大项目 其中44个为重大产业项目 当年计划投资265亿元 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1] - 截至6月底 50个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4.27亿元 投资完成率66.8% 18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7.02亿元 投资完成率64.8% [1] - 滚动实施44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 完成投资917.1亿元 年度投资目标完成率61.1% [1] 产业分布与政策支持 - 重大项目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技术 新能源等领域 涵盖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 [2] - 建立全周期保障机制 包括季度观摩 双月推进 月度调度及"54321"工作机制 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2] - 出台《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若干政策措施》 全流程提速审批时效 精准化加大要素支撑 穿透式强化调度推进 [2] 要素保障措施 - 用地保障率超九成 获省级约230亩用地计划指标支持 用地用林合并审批使申报周期缩短2个月以上 [3] - 完成35个省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和333个市重大项目环评审批 新入库110个减排项目保障污染物平衡需求 [3] - 金融机构走访覆盖全部省市重大项目 45个项目获111.8亿元融资授信 7个项目申请省级贷款贴息1200多万元 [3] 重点产业项目案例 - 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二期为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 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 将推进高集成电驱研发制造销售 [4] - 星驱科技拥有26条生产线 覆盖电驱核心零部件到总成系统生产 与全球20多家客户签约 预计年销售额近40亿元 [5] - 东方空间"引力二号"火箭完成热试车 预计2025年底首飞 发动机项目一期厂房主体验收 65%发动机零部件产值在无锡实现 [5][6] - 微纳星空商业卫星制造基地计划2026年9月投产 达产后年产卫星150颗 将强化空天领域设计研发与总装集成能力 [6] 后续推进计划 - 对未开工省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 确保三季度前全部开工 建立节点跟踪与过程督导机制保障1500亿元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 [7] - 建立困难问题即时响应机制 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解决路径闭环管理 深化市区联动与部门协同 [7] - 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 统筹外资招商与内资引进 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聚资源引项目 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 [8]
吉利3000人智驾团队大整合,千里智驾能否超越华为“引望”?
贝壳财经· 2025-08-07 21:00
核心观点 - 吉利集团整合旗下三大智能驾驶团队(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相关团队、迈驰科技)成立独立实体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旨在通过资源聚合构建全链路端到端辅助驾驶能力 并计划面向全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1][4] - 整合涉及近3000名研发人员 其中极氪智驾团队约1500人直接转入 Smart智驾团队约100人需面试选拔 [1][3] - 整合后智驾总算力达23.5 EFLOPS 训练数据量从10亿级别跃升至30亿级别 支撑2026年全场景无接管目标 [8] - 此次整合是吉利战略从扩张转向整合的关键举措 旨在解决多品牌"小而散、散而乱"问题 形成合力支持2027年500万辆年销量目标 [9][10] 团队整合与架构 - 千里智驾由千里科技、吉利控股、旷视科技合资成立 股权结构为江河启兴、吉利、旷视各持股30% 路特斯持股5% [4][6] - 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任千里智驾法定代表人 负责统合三大团队 其华为经验有望推动标准化智驾方案复用 [6][7] -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主导战略转型 形成"算法+实践"组合 推动公司向"AI+车"方向演进 [6][7] 战略背景与目标 - 整合基于2024年《台州宣言》战略 减少重复投资并理顺品牌关系 智能驾驶领域因高研发投入和资源重复成为改革重点 [9] - 2025年上半年搭载统一"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的银河车型销量达54.8万辆 同比增长232% [10]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销量193.2万辆 与比亚迪差距缩小至21万辆 为2027年500万辆目标奠定基础 [10] 技术资源与定位 - 千里智驾将作为吉利人工智能生态核心伙伴 依托"车企第一算力"和"全行业最多辅助驾驶车辆"优势发展 [4] - 公司定位为独立运营实体 不仅服务吉利内部 更面向全行业提供辅助驾驶方案 [4] - 整合借鉴华为"引望"模式 通过标准化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跨品牌跨车型复用 [7]
“内卷”降温、“淡季不淡”!乘联会上调2025年度预测:零售、出口、新能源全面增长
华夏时报· 2025-08-07 20:27
行业整体预测与表现 - 乘联会上调2025年预测: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同比增长6% 批发3404万辆同比增长8% 出口546万辆同比增长14% 新能源批发1548万辆同比增长27% [1] - 2025年1-7月降价车型106款 较2024年同期的147款显著减少 市场秩序改善 [2]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前7个月出口总值5134.6亿元同比增长10.9%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销量增长 反内卷行动使无序降价竞争显著降温 [1][2] - 6月汽车行业利润率达6.9%高位 同比去年6月的3.8%大幅提升 [4] - 6月行业收入9634亿元同比增长12% 利润663亿元同比增长97% [4] 车企销量表现 - 7月九家传统车企全部实现同比增长:比亚迪34.43万辆同比增0.6% 上汽集团33.76万辆同比增34.2% 中国一汽25.24万辆同比增6.5% 吉利汽车23.7万辆同比增58% 奇瑞集团22.4万辆同比增14.7% 长安汽车21万辆同比增23.4% 东风汽车20.5万辆同比增27.5% 北汽集团11.7万辆同比增2.3% 长城汽车10.4万辆同比增14.3% [4][5][6] - 吉利汽车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5] 新能源领域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预估118万辆同比增长25% 1-7月累计763万辆同比增长35% [7] - 6月新能源销量万辆以上厂商占比达91.7% [7] - 零跑汽车交付超5万辆同比增126% 小鹏汽车交付3.67万辆同比增229% 小米汽车首次月交付超3万辆 均创历史新高 [8] - 理想汽车7月交付3.07万辆同比下降近40% 调整i8车型配置与售价 [8] 出口市场 - 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四连跳:2021年201万辆 2022年300万辆 2023年500万辆 2024年641万辆 [9] - 乘用车占汽车出口总量比例约84%-85% [9] - 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将成为新趋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