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半年报“成绩” 亮眼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稳步提升
央视网· 2025-09-02 13:57
上市银行业绩与信贷投向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 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 六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 [1] - 中国银行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 消费品"以旧换新"贷款较上年全年增长近3倍 [1] 科技领域信贷支持 -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1万亿元 [2]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81% [2]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 增速超20% [2] 消费贷款增长 - 邮储银行房贷车贷以外的消费贷款同比增长超100% [3] - 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3] 下半年信贷投放方向 - 大型银行将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 [5] - 股份制及中小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信贷投放 [5] - 多家银行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提高AI等技术应用以优化金融服务 [5] 保险资金股市配置 - 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接近1.8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4053.56亿元 [7]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总额比年初提升48.5% 上半年增加股票投资超280亿元 [7] - 新华保险增加股票等资产长期投资 保险公司计划围绕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资产配置 [7]
“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候选名单出炉 评委名单揭晓
凤凰网财经· 2025-09-02 13:43
评选活动概况 -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活动 企业报名通道于8月2日开启 案例征集于8月31日完成 最终结果将于9月23日发布[1] - 评选设置九大奖项 覆盖创新 回报 责任 成长 品牌 全球化等关键领域表现 包括最佳创新上市公司 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 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最佳雇主奖 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 最佳全球商业贡献上市公司 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 最佳IPO公司[1] - 采用五大核心评价维度 包括市值管理 声誉管理 人本管理 创新管理 全球化 响应时代对企业在全球化 ESG 人力资本价值方面的竞争力要求 评价维度涵盖传统财务与市场指标 新增"人本管理"与"声誉管理"考量 构建"全维度 深穿透"评价体系[1] 候选企业名单 - 最佳创新上市公司候选包括阿里巴巴09988 HK 地平线机器人-W 09660 HK 海光信息688041 SH 寒武纪688256 SH 翰森制药03692 HK 恒瑞医药600276 SH 虹软科技688088 SH 金山软件03888 HK 同花顺300033 SZ[4] -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候选包括白云山600332 SH/00874 HK 港铁公司00066 HK 贵州茅台600519 SH 海尔智家600690 SH/06690 HK 康师傅控股00322 HK 联想控股03396 HK 宁德时代300750 SZ/03750 HK 腾讯控股00700 HK 小米集团-W 01810 HK 雅戈尔600177 SH 中国电信601728 SH/00728 HK 中国海油600938 SH/0883 HK 中国太保601601 SH/02601 HK 中国铁建601186 SH/01186 HK 中国移动600941 SH/00941 HK 中芯国际688981 SH/00981 HK[11][12] - 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候选包括比亚迪002594 SZ/01211 HK 东阿阿胶000423 SZ 澜起科技688008 SH/H02246 HK 洛阳钼业603993 SH/03993 HK 南京银行601009 SH 宁德时代300750 SZ/03750 HK 韦尔股份603501 SH 阳光电源300274 SZ 长江电力600900 SH 中国人保601319 SH/01339 HK 中国人寿601628 SH/02628 HK[7] - 最佳全球商业贡献上市公司候选包括福耀玻璃600660 SH/03606 HK 美的集团000333 SZ/00300 HK 宁德时代300750 SZ/03750 HK 潍柴动力000338 SZ/02338 HK 长城汽车601633 SH/02333 HK 中国海油600938 SH/0883 HK 中国交建601800 SH[13][14] - 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候选包括安踏体育02020 HK 传音控股688036 SH 歌尔股份002241 SZ 格力电器000651 SZ 洛阳钼业603993 SH/03993 HK 宁德时代300750 SZ/03750 HK 苏美达600710 SH 亿联网络300628 SZ 长电科技600584 SH[15] - 最佳IPO公司候选包括赤峰黄金600988 SH/06693 HK 地平线机器人-W 09660 HK 黑芝麻智能02533 HK 恒瑞医药600276 SH/01276 HK 老铺黄金06181 HK 美的集团000333 SZ/00300 HK 蜜雪集团02097 HK 宁德时代300750 SZ/03750 HK 顺丰控股002352 SZ/06936 HK[16] - 其他奖项候选包括波司登03998 HK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HK 工商银行601398 SH/01398 HK 古井贡酒000596 SZ 名创优品09896 HK 农业银行601288 SH/01288 HK 泡泡玛特09992 HK 苏泊尔002032 SZ 中国平安601318 SH/02318 HK 中远海控601919 SH/01919 HK[6] 海尔智家600690 SH/06690 HK 京东集团-SW 09618 HK 口子窖603589 SH 联想控股03396 HK 神州数码000034 SZ 小米集团-W 01810 HK 中国电信601728 SH/00728 HK 中国海油600938 SH/0883 HK[9] 高伟电子01415 HK 吉利汽车00175 HK 九号公司-WD 689009 SH 美图公司01357 HK 美团-W 03690 HK 赛力斯601127 SH/H0214 HK 特宝生物688278 SH 协创数据300857 SZ 优必选09880 HK[10][11] 评选流程与机制 - 评选经由企业自主申报 评选组委会依托大数据 围绕五大核心评价维度进行初评 九大奖项候选名单已正式出炉 网友可通过凤凰新闻客户端 微信 微博及各合作媒体平台投票[19] - 评选邀请国际 国内知名专家 学者 企业实践先锋人物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 为候选企业评分 评委名单已揭晓 评委将凭借行业积淀 专业见解与实践经验提供前沿视角与深度洞察 保障最终结果专业性与公信力[21] - 评选组委会于8月28日召开首轮评审会 围绕大数据模型及五大评选维度筛选候选企业 结合主动申报企业 8月31日报名结束后启动复核程序 新报名企业指标优秀者增补进入标杆候选池 进入公众投票环节[22] 评委观点 - 评选完成从上市公司"硬实力导向"向"硬软协同"综合评判升级 成为观察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风向标" 折射中国经济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深层变革[23] - 评选较去年显著增加创新 品牌 出海 企业社会责任等软实力维度 直指企业发展逻辑核心转变——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 软实力维度加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显性化平台" 让具备技术溢价 品牌价值与社会责任感企业更容易被市场看见 带动整个商业生态向上迭代[23] - 评选具有"全景性"与"全球视野" 覆盖企业运营 创新能力 社会责任 出海表现等多维度指标 纳入"最佳雇主"等人文关怀类评价 契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实需求 对企业全球竞争中构建长期战略具有"引领性作用" 关注短期经营效益 也重视公司治理 品牌美誉度等长期价值内核[24] - 评选聚焦中国企业出海具有现实意义 在出口面临瓶颈当下 出海投资反映企业个体盈利能力 体现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与全球竞争力 近二十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持续扩大 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多半个中国"产业生态 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提供重要支撑[25] - 中国出海企业面临"性价比标签固化"困境 价格战削弱利润空间 制约品牌价值提升 破局关键在于从"价格竞争"转向"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 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技术优势构建全球产业链 海尔智家通过本土化服务体系扎根海外市场 传音以适配新兴市场智能终端产品打响中国品牌 证明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是构建持久国际品牌价值核心路径[25] - 中国企业出海经历三阶段进阶逻辑:从早期依赖低成本 劳动力优势"量的扩张" 到如今通过整合全球资源 实现在地化运营"质的跨越" 再到当前硬实力(技术 产品)与软实力(标准输出 就业创造)协同发力 在"一带一路"共建项目中 既有地标性基础设施 也有"鲁班工坊"等技术培训 产业链共建工程 让中国企业"出海"变成与当地经济"共生" 泡泡玛特旗下"拉布布"等文创产品全球走红 地平线在芯片算力领域创新探索 打破"中国企业只做'硬制造'"刻板印象 开辟品牌出海新赛道[26] - 评选价值不仅在于选出"标杆企业" 更在于为中国上市公司群体提供"高质量发展参照系" 未来评选若能进一步整合产学研 政企 企业间资源 构建更开放交流平台 将更好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走进去 立得住 长得大"[26] - 中国企业正从"规模玩家"向"价值创造者"转型 以创新为内核 以品牌为抓手 以全球化为视野 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跨越[27] 活动支持与发布 - 评选活动由凤凰卫视 凤凰网发起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 美国德鲁克管理学院学术支持 并得到标普S&P 融聚汇 Brand Finance 知一数谱 科特勒咨询 香港上市公司商会等机构支持[27] - 评选结果将于9月23日"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同步揭晓 现场举行颁奖典礼 入选企业和机构将有机会作为成功商业案例 通过凤凰卫视 凤凰网全媒体传播矩阵及相关合作渠道向全球推介[27]
平安产险龙岩中心支公司:开学第一课 平安伴您行
中金在线· 2025-09-02 12:23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平安产险龙岩中心支公司联合武平金融监管支局 武平县公安局 武平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多个部门 在武平县实验中学开展"知危险 会避险 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开学第一课活动 [1] - 活动通过互动游戏 情景模拟 问答环节等多样化形式开展 设置多个宣传区域提升学生参与度 [3] - 公司以情景剧方式重现"冒充老师收费""刷单返利"等诈骗手段 并传授"不轻信 不转账 及时报警"防骗口诀 [5][6] 行业教育与推广 - 活动重点围绕交通安全 金融防骗 理财观念开展教育 结合学生生活风险场景与真实案例进行讲解 [3][8] - 学校将通过主题班会 宣传海报 短视频等方式持续融入金融安全教育 并呼吁家长共同参与打造"知风险 会防范 善理财"的成长环境 [10][11] - 活动有效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及金融安全意识 为校园安全工作奠定基础 [11] 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 - 公司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11] - 活动采用答题赠礼机制激发参与热情 学生积极互动并获得实用安全金融知识 [6][8]
平安产险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走进福清上迳
中金在线· 2025-09-02 12:22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平安产险福州中心支公司于8月29日在福清市上迳镇岭胶村开展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 捐赠AED自动除颤仪并组织应急救护培训 [1][3][5] - 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结合 普及心肺复苏 AED使用及常见急症处理知识 村民反馈学到实用急救技能并感受到公司对乡村健康事业的支持 [5] - 公司将持续以党建引领 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优势 结合乡村需求拓展健康服务 助力完善乡村医疗保障网络 [7] 乡村发展背景 - 岭胶村发展模式以农业为基础 工业提升为重点 乡村文旅为导向 塑造生态 高新技术与宜居宜业融合的城郊村庄 [3] - 活动将4分钟黄金救援圈理念覆盖到乡村 通过捐赠医疗设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 [3][5]
云南金融监管局同意平安产险东川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02 11:40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川支公司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白云街109号铜都瑞源小区S1幢J02号商铺1-2楼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手续 [1]
日赚9.84亿元!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成绩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40
核心观点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日均盈利9.84亿元,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超20%,资产端投资规模达19.73万亿元,财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未来投资策略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 [1][2][7][8] 归母净利润表现 - 五家险企净利润增速呈"四升一降"格局: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5%至147.99亿元,中国人保增长16.9%至265.3亿元,中国太保增长11.0%至278.85亿元,中国人寿增长6.9%至409.31亿元,中国平安下降8.8%至680.47亿元 [2] - 合计净利润1781.9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7.99亿元增长3.7% [2] 负债端新业务价值 - 新业务价值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五家险企普遍实现20%以上增长: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至61.82亿元,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增长39.8%,太保寿险增长32.3%至95.44亿元,中国人寿提升20.3%至285.46亿元,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4个百分点 [3] - 价值提升主因包括优化业务结构(如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增长25.5%)和降本增效措施(如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压降费用成本) [3]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 - "老三家"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人保财险为95.3%(近十年同期最优),平安产险为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5] - 优化原因包括大灾损失净额下降(人保财险同比降38.3%至25.1亿元,降低赔付率1个百分点)、费用控制及科技应用(如AI),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2026年将改善行业盈利 [5][6] 资产端投资表现 - 五家险企投资资产总规模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 [7] - 总投资收益率分化:太保和国寿分别下降0.4和0.3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和人保分别上升1.1和1.0个百分点,主因FVTPL债券波动损失 [7] - 净投资收益率普遍微降0.1-0.2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中平安上升0.3个百分点,太保和新华分别下降0.6和0.2个百分点 [7] 未来投资策略 - 多家险企计划加大权益配置,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中国平安关注成长股和价值股,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等板块轮动,新华保险强调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可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平滑利润波动 [7][8]
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22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9:51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电子行业净买入55.8亿元居首 [1] - 通信 有色金属 电力设备 汽车 非银金融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20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62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89股净买入金额超1亿元 [1] - 22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比亚迪以14.01亿元净买入额居首 [1] - 新易盛 中际旭创 紫金矿业 寒武纪 兆易创新 通富微电 药明康德 中国平安等8股净买入金额均超5亿元 [1]
车险“反内卷”初见成效 非车险或于明年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7:17
行业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 三大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均显著下降 其中人保财险95 3%同比下降1 5个百分点 平安产险95 2%同比优化2 6个百分点 太保产险96 3%同比下降0 8个百分点 [3] - 承保利润大幅增长 人保财险116 99亿元同比增长53 5% 平安产险79 78亿元大增125 9% 太保产险35 50亿元同比增长30 9% [3] - 成本率优化主要得益于费用率下降及科技应用 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实现赔付率和费用率双降 人工智能在核保理赔定损环节的应用提供支持 [3] 车险业务改革成效突出 - 车险"报行合一"改革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5 5%同比优化2 6个百分点 人保财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4 2%同比下降2 2个百分点 [4] - 费用精细化管理和渠道建设成效显著 人保财险按旧准则口径车险费用率较2020年下降18 2个百分点 太保产险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 3%同比下降1 8个百分点 [4] - 改革遏制了拼费用的无序竞争 推动保险公司实际费用率与报备费用率保持一致 [4] 非车险业务改革持续推进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四季度落地 将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 2026年实现明显改善 [5] - 人保财险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 2个百分点 非车险成本率下降不明显主要受业务结构影响 [5] - 新政策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 通过合理设定费率降低费用率和保费应收率 提升承保能力和风险管理服务水平 [6] 行业发展战略转型 - "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价格规模竞争转向产品服务技术创新 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7] - 非车险监管政策落地有助于准确研判风险 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7] - 行业外部环境改善创造稳定定价依据和保源增长 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良好基础 [7]
车险“反内卷”初见成效非车险或于明年改善
证券时报· 2025-09-02 02:45
行业反内卷成效 - 财险行业反内卷已取得初步成效 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车险费用率下降明显[1] - 行业反内卷将持续提升业务质量和承保盈利能力[2] 综合成本率表现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为近十年最好水平[3] -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 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3]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3] 承保利润增长 - 人保财险承保利润116.99亿元 同比增长53.5%[3] - 平安产险承保利润79.78亿元 同比增长125.9%[3] - 太保产险承保利润35.50亿元 同比增长30.9%[3] 成本优化驱动因素 - 人保财险费用率下降致成本优化 平安和太保受益于赔付率与费用率双降[3] - 科技与AI应用为核保 理赔 定损提供优化基础[3] - 车险报行合一改革推动费用精细化管理和费用投入优化[4] 车险业务表现 - 平安车险综合成本率95.5% 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4] - 人保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费用率较2020年下降18.2个百分点[4] - 太保车险综合成本率95.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4] 非车险政策进展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四季度落地 将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5] - 政策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 推动理性竞争 降低费用率和保费应收率[5][6] - 人保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5] 行业转型方向 - 反内卷推动资源投放向产品 服务和技术创新转变[6] - 非车险报行合一将促进行业准确研判风险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6]
科技赛道秀“肌肉”,头部险企还将打造这些硬实力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43
行业科技转型趋势 - 保险业加速AI战略部署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进入新阶段 [1] - AI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从营销到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1] - 行业从人力驱动转向数据与算法驱动 科技领先的头部险企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 中国平安科技应用 - 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 涵盖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世界领先梯队 [2]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2] - 实施"五智"战略(智能化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经营) 核心逻辑为AI IN ALL全价值链覆盖 [6] 中国人寿科技布局 - 以寿险App为核心构建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 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 [2] - 明确下半年深化内涵式发展方向 加大科技赋能力度 [6] 中国太保AI建设 - 大模型应用于销售、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 形成多个解决方案 [2] - 基本建成稳定高效AI基础设施 预计年底建成2700个数字等效劳动力 [2] - 未来将在客户经营、产业风险等六大方面通过AI驱动流程重塑和模式升级 [6] 中国人保数字化进展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AI能力调用次数较2024年底提升27.2% [3] - 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2.7万家 科技保险分中心实现国家科创中心城市全覆盖 [3] - 启动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基础能力 [7] 新华保险技术推进 - 智能客户服务占比提升至78% 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3] - 自有算力规模快速提升 坚定"数字新华、智能新华、创新新华"发展理念 [7] 科技驱动因素 - 行业同质化竞争倒逼差异化突围 客户行为线上化催生即时响应需求 [4] - 监管对科技赋能风险管理的要求升级 [4] 发展挑战与应对 - 科技人才短缺且复合型人才匮乏 需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及高校合作 [7]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压力大 需建立管理制度和应用技术手段 [7] - 技术投入与成本效益平衡难 应优先投入高回报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