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603288)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603288) - 海天味业关于H股挂牌并上市交易的公告
2025-06-19 18:15
发售情况 - 全球发售H股279,031,700股(行使超额配股权前),港公开发售占19.81%,国际配售占80.19%[1] - 每股H股发售价36.3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100.10亿港元[1] 上市信息 - 2025年6月19日,279,031,700股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18日,总股本5,560,600,544股[3] - 发行上市后,行使超额配股权前后,A股、H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4] - 发行前后,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有变化[5] - 发行上市前,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71.79%[5]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开盘即涨,成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19 17:56
上市概况 - 公司成为首家实现"A+H"双上市平台的调味品企业 [1] - 上市首日股价开盘高开超3%,总市值超40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1] - IPO发行价36.3港元/股,发行2.79亿股,发行规模达14.8亿美元,创近25年全球调味品行业融资纪录 [3] 资本市场反应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918.2倍,国际发售超额22.9倍,成为2022年以来港股超10亿美元规模IPO中的"认购王" [3] - 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顶级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近47亿港元,包揽近半数发行份额 [3]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健康产品开发、核心发酵技术研发、全球研发体系建设、全球化品牌塑造及销售管道拓展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1400余个SKU构建调味品行业最完善的产品矩阵,7大核心单品年销售额均突破10亿元 [4] - 在中国市场份额达第二名的两倍以上,连续28年稳居行业第一 [4] - 酱油在中国市场连续28年销量冠军,蚝油连续12年领跑,基础调味酱、料酒收入排名中国市场第一,食醋产品位居第二 [8] - 构建"规模+品牌+渠道"三重护城河,品牌渗透率达80%,覆盖全国100%地级市的销售网络 [8] 业绩与增长潜力 - 2013-2024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1.2%,是全球头部调味品企业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企业 [9] - 近十年净利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累计分红290亿元,年均分红率超过60% [9] - 国际投资者看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市占率4.8%)、智能制造与百年品牌的独特组合及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9] 全球化布局 - 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增长至4027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6.2%,东南亚、拉美市场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1%和7.8%) [9] - 公司计划深耕中国市场并加速国际化,预计未来三年海外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 [9][10]
BAT和张雪峰们,争夺高考志愿话语权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43
科创板成长层 - 科创板设立未盈利企业专属"成长层" 存量及增量未盈利企业将全部转移至该板块 [1] - 科创成长层作为未盈利企业聚集地 相关制度设计包含五大核心要点 [1] 瑞银人事变动 - 瑞银集团任命28年老将吴家耀为亚太区资产管理主管 10月1日生效 [1] - 此次人事布局是瑞银完成收购瑞信后强化亚太战略的关键举措 [1] 粤港澳全运会 - 第十五届全运会及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创规模纪录 [1] - 赛事设置将结合港澳办赛优势 融入大湾区特色文化元素 [1] 海天味业港股表现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5% 但最终微涨0.14% [1] - A股同日下跌3.73% 港股表现与4000亿资金认购热度形成反差 [1]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 BAT推出AI志愿填报工具 与传统填报师形成竞争协同关系 [2] - AI产品以精准全面为优势 人工服务侧重个性化需求匹配 [2] 喜马拉雅收购案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股票+激励)收购喜马拉雅 [2] - 标的公司将保持独立运营 面临音频行业变现难与AI转型挑战 [2] 央行上海政策 - 央行推出八项上海金融开放政策 涉及市场开放与基建强化 [2] - 新政策旨在提升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暑期剧集市场竞争 - 2025年暑期档四大平台储备40余部剧集 古装题材仍占主导 [3] - 《藏海传》等剧集展现长尾效应 带动档期整体热度提升 [3]
港股收盘,恒指收跌1.99%,科指收跌2.42%,海天味业(03288.HK)上市首日涨0.55%,新消费概念股持续回调,老铺黄金(06181.HK)跌6.4%,古茗(01364.HK)、泡泡玛特(09992.HK)跌超5%。
快讯· 2025-06-19 16:1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 99%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下跌2 42% [1] 个股表现 - 海天味业(03288 HK)上市首日上涨0 55% [1] - 老铺黄金(06181 HK)下跌6 4% [1] - 古茗(01364 HK)下跌超过5% [1] - 泡泡玛特(09992 HK)下跌超过5% [1] 行业动态 - 新消费概念股持续回调 [1]
近25年全球最大规模调味品IPO诞生!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开盘涨超3%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9 15:23
上市概况 - 公司于6月19日登陆港股,成为首家"A+H"双上市的调味品企业,首日股价高开超3%,总市值突破40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1] - IPO发行价36.3港元/股,发行2.79亿股,规模达14.8亿美元,创2025年全球消费领域最大IPO及近25年调味品行业融资纪录 [3]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918.2倍,国际发售超额22.9倍,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GIC等顶级机构,合计认购近47亿港元 [4] 资金用途与战略方向 - 募集资金将用于健康趋势产品开发、核心发酵技术研发、古法酿造工艺升级及全球研发体系建设 [4] - 重点投入全球化品牌塑造、销售管道拓展和海外供应链能力提升 [4] - 管理层明确将深耕中国市场并加速国际化,目标成为"为全球用户服务的海天" [9]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1400余个SKU,7大单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中国市场占有率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连续28年行业第一 [5] - 酱油和蚝油全球及中国市场收入均第一,酱油连续28年中国销量冠军,蚝油连续12年领跑 [5] - 构建"规模+品牌+渠道"三重护城河:规模效应优化成本、品牌渗透率80%、覆盖100%地级市的销售网络 [6]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2013-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1.2%,全球头部企业中唯一双位数增长,近十年净利率持续超20% [7] - 累计分红290亿元,年均分红率超60% [7] - 国际投资者看好其国内4.8%市占率、智能制造与百年品牌组合、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8] 市场机遇 - 全球调味品市场预计2029年达4027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6.2%,东南亚(9.1%)和拉美(7.8%)增速最快 [7] - 中国证监会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绿色通道,为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 [7]
盘中破发!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秀遇冷,业绩仍不及四年前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6-19 13:14
港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H股上市首日开盘报37.5港元/股,较发行价36.3港元/股涨3.3%,但随后回落至36.150港元/股,跌0.41% [1] - H股发行认购火爆,超额认购逾930倍,引入高瓴、GIC、瑞银资管等8家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 [4] - A股同日盘中跌超4%,截至发稿跌2.88%,H/A溢价率为-15.42% [2][4] 资金用途规划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占净额1/3)、技术研发、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4] - 20%净额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及提升国际供应链能力 [4] 行业地位与历史业绩 - 连续28年保持国内调味品销量第一,2024年收入全球排名第五 [6] - 2014-2022年为高速发展期,营收从98.17亿元增至256.1亿元,2021年A股市值曾突破7000亿元 [6] - 2022年归母净利润首次下滑7.09%,2023年营收出现近十年首次负增长 [7][9] 近期业绩复苏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同比+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12.75%) [9] - 2025年Q1营收83.15亿元(同比+8.08%),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14.77%) [9] 市场争议事件 - 2022年"双标门"风波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国内产品含添加剂而日本版零添加引发消费者质疑 [7]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全球化战略与估值重构待考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12:35
港股上市 - 公司于6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股份代号为3288,最终发售价为每股36.30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00.096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报37.05港元/股 [1] - 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招股书显示约20%募资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及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 [2] - 港股上市时市值为2488亿港元,市盈率为30.1倍,较A股有一定折价,且市值在港股调味品企业中遥遥领先 [5] 全球化战略 - 公司新任董事长程雪上任后启动港股上市,试图以"全球化食品集团"形象打开估值空间 [2] - 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为2.14万亿元,公司市场份额为1.1%,远低于联合利华(3.3%)、卡夫亨氏(3%)等国际巨头 [4] - 公司通过海外经销商拓展国际市场,但海外营收占比仍较低,未来将侧重消费基础良好、需求旺盛的市场,并已在香港、越南、印尼设立贸易与投资相关子公司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净利润下滑,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下滑,2024年业绩回暖,营业收入达269.01亿元(同比+9.53%),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12.75%),但未达到275.1亿元的年度目标 [3] - A股市值2163亿元,较巅峰时近7000亿元跌超6成,当前市盈率32.64倍,高于千禾味业(22.72倍)等同行 [2] - 与国际同行相比,公司市盈率(30.1倍)高于卡夫亨氏(11.4倍)和龟甲万(20.3倍),略低于味好美(24.7倍) [5] 行业竞争 - 国内调味品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公司面临业绩压力 [3] - 港股调味品企业中,公司市盈率(30.1倍)显著高于颐海国际(17.4倍)、阜丰集团(7倍)等 [5] - 全球市场份额显示公司与国际头部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但全球化战略可能带来增量空间 [4]
2190亿,今年消费行业最大IPO来了
36氪· 2025-06-19 11:46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 公司于6月19日以36.3港元/股上限定价登陆港交所,融资101亿港元,首日开盘价37.5港元/股(+3.31%),总市值达2190亿港元 [1] - 此次IPO为2025年消费行业最大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等8家机构合计认购47亿港元(占比50%)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300年前的佛山古酱园,2014年成为国内调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募资用途分配:30%用于产能扩张与供应链升级,20%投向全球品牌建设与海外渠道拓展,20%用于研发技术升级 [3] - 赴港上市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里程碑,未来将持续深化国际品牌影响力 [3] - 2024年启动港股上市程序由新任董事长程雪推动,其上任后公司营收/净利润恢复增长(2024年分别+9.53%/+12.75%) [2][6]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程雪1992年加入公司,经历股份制改革时认购1.5万股开启财富积累,现持股价值300亿元(2024胡润榜) [4][5][6] - 创始人庞康1982年从技术员起步,主导1988年改制并推动规模化生产,2024年以87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榜第35名 [8][9][12] - 公司培育出27位登上胡润百富榜的员工,2024年仍有6位高管在列 [11][12] 佛山产业生态 - 佛山形成涵盖调味品、酒饮、乳制品等门类的食品工业体系,拥有美的、健力宝等知名企业 [14] - 家电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顺德区为全球最大电饭煲、微波炉生产基地 [15] - 政府通过设立300亿元制造业转型基金(首期100亿元)重点投资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