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MPNGY)

搜索文档
美团-W获南向资金连续6天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47
南向资金流向 - 美团-W获南向资金连续6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金额达50.37亿港元 [2] - 8月28日单日通过港股通渠道成交金额为158.03亿港元 净买入3.33亿港元 [2] - 同期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849.44亿港元 净卖出138.75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连续6日净买入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5.81% [2] - 资金流向与股价表现呈现显著背离 [2]
美团:全面取消!
深圳商报· 2025-08-28 18:42
算法优化与考核机制改革 - 公司将于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 采用正向激励替代扣款模式[1] - 超时免罚考核机制已在全国22个城市试行 2024年12月始于泉州试点"安准卡"系统 通过超时扣分准时加分方式运作[1] - 试点范围从2025年3月南宁 新乡 南昌扩展至7月杭州 武汉等一线城市 观测显示广西江西等地骑手体验显著提升[1] 配送效率提升措施 - 公司在150个城市的24700余个社区推行"骑手友好社区"改造 月均服务骑手超68万人 通过扫码通行优化末端配送效率[2] - 针对地址不准问题推出三大智能算法措施:骑手用户位置共享 智能引导选择推荐地址 推荐填写精准地址 减少信息不对称[2] - 小区通行效率改善后骑手反馈地址问题 促使2025年起试点产品端解决方案 增强用户骑手双端提醒机制[2] 劳动保障与安全机制 - 公司实施防疲劳措施:骑手跑单满8小时弹窗提醒(日均触发率18%) 满12小时强制下线(触发率0.28%)[2] - 该机制采用弹窗提醒与强制下线结合方式 上线后帮助骑手平衡工作强度 后续将针对高单量骑手升级策略[2] - 强制下线骑手次日可正常接单 目前收到骑手和专家改进意见 将持续优化收入与健康平衡方案[2] 算法透明化与公众沟通 - 公司通过官网算法公开专区及微信公众号专栏 以图文形式向骑手和公众公示算法运作机制[3] - 采用定向访谈和调研问卷方式持续征集外部算法建议 及时推动算法系统改进优化[3]
美团-W(03690):竞争影响Q2表现,高价值订单市占及效率仍显著领先
招商证券· 2025-08-28 18: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目标估值141.90港元 当前股价116.3港元[1][3] 核心观点 - 竞争投入高于预期导致Q2收入增长及核心分部盈利低于预期 但长期看好国内核心业务壁垒与成长性及海外业务新增长空间[1] - 公司聚焦高价值用户及订单 竞争效率明显高于竞争对手 长期预计市占企稳盈利回暖[6] - 下调2025/26/27E经调整净利润至-101.8/293.2/511.9亿元 维持目标价141.9港元[6] 财务表现 - 25Q2收入918.4亿元/+11.7% 经营OP 2.3亿元/-98.0% 经调整净利14.9亿元/-89.0%[1][6]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7.7% 经营OP 37.2亿元/-75.6%[6] - 新业务收入264.9亿元/+22.8% OP为-18.8亿元 OPM为-7.1%/-1.0pct[6] - 预计2025E主营收入3706亿元/+10% 2026E4289.5亿元/+16% 2027E4939亿元/+15%[2] 业务分部表现 - 外卖业务:Q2单量稳健增长但单均OP小幅亏损 Q3预计单量增长加速但单均亏损扩大[6] - 闪购业务:Q2单量增速30%+但OPM转负 Q3预计维持高增速但亏损扩大[6] - 到店业务:Q2 GTV增速20%+ 收入增速约15% OPM环比下降 Q3收入增速及OPM预计环比下降[6] - 新业务:优选亏损收缩至16亿元 Keeta在现有市场UE持续优化 Q3收入增速预计17%-18%但亏损环比扩大[6] 估值与预测 - 给予核心本地商业GMV 2.7万亿 0.3倍PGMV估值[6] - 2025E经调整每股收益-1.66元 2026E4.78元 2027E8.34元[2] - 当前PE(经调整)2025E为-69.2倍 2026E24.0倍 2027E13.8倍[2] - PB 2025E4.3倍 2026E3.7倍 2027E2.8倍[2]
情绪集中释放,美团领跌12%,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大幅溢价,资金逆行狂涌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23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8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科技股和创新药板块显著回调[1] - 美团-W股价跌超12% 阿里巴巴-W跌近5% 受美团二季度盈利下滑拖累[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一度跌逾4% 收盘跌幅1.67%[3] 资金流动情况 - 港股互联网ETF近10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8.7亿元[2] - 港股通创新药ETF单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500万元[3] - 两只ETF盘中持续宽幅溢价 收盘溢价率分别达0.84%和0.67%[1][3] 板块投资机会 - AI行情扩散推动港股互联网板块机遇 互联网厂商兼具数据+资金+触达入口优势[5] - 创新药板块受短期情绪扰动 特朗普考虑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0%关税[6]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至7月末累计上涨101.58% 超额收益显著[9] 产品持仓结构 - 港股互联网ETF前四大持仓为小米集团-W(15.65%)、腾讯控股(14.35%)、阿里巴巴-W(13.87%)、美团-W(10.87%) 合计权重54.74%[6] - 前十大持仓股合计权重超72% 基金规模超74亿元[6] - 港股通创新药ETF为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 重仓股集中度较高[7] 市场环境分析 - 6月以来港股走势逊于A股 主因港元汇率弱势导致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收紧[4]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增 港股流动性拐点临近 补涨空间可期[4] - 流动性叙事改善足以支撑港股阶段性补涨 缩小与A股差距[4]
全面取消“超时罚款”,美团宣布→
金融时报· 2025-08-28 16:25
算法与考核机制优化 - 公司将于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机制[1] - 以正向激励替代扣款 通过"安准卡"试点超时扣分与准时加分制度 已覆盖22个城市[3] - 算法协商共治机制试点超半年 2024年12月始于泉州 2025年3月扩展至南宁/新乡/南昌 7月推广至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3] 骑手运营效率提升 - 针对最后100米配送难题 公司合作落地"骑手友好社区" 骑手扫码快速通行 覆盖150个城市的24700余个社区[3] - 社区改造项目月均服务骑手超68万人次 显著提升末端配送效率[3] 劳动保障与安全治理 - 实施防疲劳措施:跑单满8小时弹窗提醒(日均影响18%骑手) 满12小时强制下线(日均影响0.28%骑手)[3] - 全国100余城市试点"安全分"体系 将交通安全表现纳入考核 为零闯红灯骑手发放"等灯奖"[4] - 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减少26% 超2万名骑手获得即时现金奖励[4]
外卖大战下美团2025年Q2净利润下滑89% 营销开支激增至225亿、骑手补贴等使成本率飙至67%
新浪证券· 2025-08-28 16:07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于2025年2月以0佣金、百亿补贴和骑手社保策略进入外卖行业 重点发力高客单价订单及生鲜医药等细分品类 打破美团与饿了么双雄对峙局面 [1] - 美团CEO王兴回应称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 展现出志在必得的坚定决心 [1] 美团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 同比增长11.7% 但经调整净利润仅14.93亿元 同比暴跌89% [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5.6%至37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1] - 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业务预计出现重大亏损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成本614.26亿元 较去年同期483.61亿元同比增长27% 增速远超营收11.7%的增幅 [1] - 销售成本率由58.8%增长至66.9% 对应毛利率大幅下降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激增51.8%至225.19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花费77亿元用于推广广告和用户激励 [2] - 成本增加主因包括即时配送单量增长、骑手补贴提高、食杂零售扩张及海外业务投入 [2] 业务运营数据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7月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创造新纪录 [2] - 公司通过骑手补贴保障服务稳定性 海外成本上升部分被食杂零售运营效率提升抵消 [2]
【真灼机构观点】美团业绩远逊预期 恒指25,000点攻防战
新浪财经· 2025-08-28 15:46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上升0.32% 标普500指数上升0.24% 纳指上升0.21% 反映市场在Nvidia业绩公布前的乐观情绪 [3] - 金龙指数下跌2.6% 反映中概股整体表现疲弱 [3] 中港股市调整 - 上综指下跌1.76% 收报3,800点 深成指下跌1.43% 收报12,295点 午后由升转跌 [4] - A股成交额达到3.17万亿元人民币 显示市场交投持续活跃 [4] - 恒指下跌323点或1.3% 收报25,201点 连跌两个交易日 科指下跌1.5% 收报5,697点 [4] - 港股成交额显著增加至3,714亿港元 [4] 港股成份股表现 - 华润万象股价急挫超过9% 石药集团下跌6.4% 翰森制药下跌5.7% 医药股跌势显著 [4] - 美团和快手股价均下跌超过3% 科技股面临沽压 [4] - 农夫山泉股价上升超过7% 表现最佳 中电和煤气等公用股靠稳 [4] 市场预期与展望 - 新加坡黑期回落至25,000点之下 预期恒指低开 可能在25,000点水平争持 [5] - 美团业绩远逊预期 股价料面临较大沽压 [5] - 恒指后续表现将取决于A股走势 [5]
美团经营利润下跌98%,电商巨头扎堆外卖,内卷还是价值创造?
36氪· 2025-08-28 15:02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 [2] - 经营利润同比下跌98%至2.26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3.7%降至0.2% [2]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同比增长7.7%,但经营利润率从25.1%下降至5.7% [2] - 利润率下跌主因是竞争加剧导致用户激励和推广开支增加 [2]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京东于2025年2月以"品质外卖"定位入局,投入百亿级补贴并采用全职骑手模式 [3][15] - 饿了么通过淘宝闪购接入淘宝2亿日活和支付宝4亿日活流量,并宣布500亿补贴计划 [3][13][15] - 美团推出"0元奶茶"等极端优惠,单日订单峰值达1.5亿单刷新全球记录 [3][15] - 市场从美团65%、饿了么33%的双寡头格局演变为三方竞争,京东日订单峰值达2500万单,饿了么达8000万单 [6][7][15] 即时零售市场战略价值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2030年预计突破2万亿元,复合年增速17.5% [4] - 外卖业务是高频流量入口,用户日均打开App 3-5次,可带动非餐零售业务增长 [4][6] - 美团闪购非餐订单增长超60%,3C家电类目表现亮眼 [12] - 外卖业务积累的区域消费数据、调度算法和运力网络可直接支持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16] 平台核心竞争优势对比 - 美团单均运输成本4.13元,低于京东7.8元和饿了么5.2元,拥有745万骑手网络和80万次/秒智能调度系统 [12][15] - 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生鲜1小时达覆盖率98%,损耗率仅7%,客单价68元显著高于美团42元和饿了么38元 [14][15] - 饿了么凭借阿里生态流量协同,实现餐饮与非餐品类、近场与远场电商的交互 [13] 价值创造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南城香等商家总利润增长15%,淘宝闪购活动拉动商家周均线上营收增长101.5% [17] - 全国外卖单日订单量从8000万单增长至2.5亿单,线下餐饮收入增长4.2%,小型商家提高44.5% [18] - 京东推出自营中央厨房"七鲜小厨",美团推出跨店外卖"浣熊食堂"模式 [19] - 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美团推行"明厨亮灶",饿了么启用骑手"食安随手拍",京东淘汰"幽灵外卖" [20] - 平台增加算法和AI投入,美团推进无人机配送,饿了么和京东优化动态调度模型 [21] 行业生态重构与多方受益 - 骑手待遇提升:京东提供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美团扩展工伤险覆盖,饿了么发放高温关怀物资 [25] - 中小商家获得突破头部品牌流量垄断的机会,优质商家实现健康盈利增长 [25] - 消费者体验更多高价新品類,潜在新需求被激发 [25][26] - 平台承诺规范促销行为,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杜绝强制参与补贴 [22] 终局格局预测 - 因运营复杂性、供给侧壁垒和需求多元化,市场难以出现单一垄断主体 [27] - 政府约谈促使平台抵制无序竞争,市场从混沌走向有序 [3][22][27] - 未来可能形成围绕不同客群、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多平台均衡格局 [27]
美团股价重挫近13%,外卖“血战”致净利暴跌89%
金十数据· 2025-08-28 15:0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 [2] - 经营利润暴跌98%至2.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骤降8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8.5亿元 [2] - 核心本地商业板块预计第三季度出现重大亏损,短期财务表现将持续承压 [3] 市场竞争态势 - 行业爆发非理性价格战,竞争对手通过大量优惠和红包抢占外卖市场份额 [2] - 京东在消费低迷背景下寻求增长,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加入补贴大战 [2] - 其他平台补贴水平保持历史高位,公司需加大投入应对竞争 [3] 管理层战略部署 - 公司明确反对内卷但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短期优先扩大份额而非盈利能力 [3] - 维持2025年"每单1元、利润率约3%"的长期盈利假设不变 [3] - 通过增加补贴确保价格竞争力和履约体验,动态调整投入规模应对竞争态势 [3] 资本市场反应 - 单日股价最大跌幅近13%,2025年以来市值蒸发约30% [2] - 花旗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188港元降至133港元 [2] - 汇丰将目标价从160港元下调至125港元 [2] 行业前景判断 - 管理层认为竞争终将回归理性,行业补贴回落将推动外卖业务恢复合理利润水平 [4] - 外卖业务被视为平台转型切入点而非核心业务,市场认为公司输不起这场竞争 [2]
美团的“护城河”去哪了?
虎嗅· 2025-08-28 14: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为2.26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98% 利润率仅0.2% [3]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环比增长仅1.6% 较2024年第二季度11.1%的增长率显著放缓 [5] 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利润承压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核心商业业务将出现重大亏损 [3][4] - 京东与阿里通过价格战策略有效冲击美团市场份额 单月行业最高消耗达250亿元 [7][11] - 阿里拥有显著资金优势 现金及短期投资储备超过3600亿元 [10] 商业模式分析 - 电商平台切入外卖业务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高频消费带动低频电商业务 [12] - 外卖业务具有强即时满足特性 与电商平台的流量转化存在本质差异 [14][15] - 价格战难以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历史案例显示补贴结束后市场将回归常态 [13] 竞争壁垒评估 - 美团核心优势在于线下基础设施 包括数据算法系统及下沉市场覆盖能力 [17] - 具备行业最高精度的线下店铺运营能力 可实现精准营销与用户引导 [18][19] - 外卖属于精细化运营的低利润率业务 需长期投入维持竞争优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