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复盘-2025-03-27
国元证券· 2025-03-27 20:1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3月27日市场低开反弹,光刻机概念股爆发,上证指数涨0.15%,深证成指涨0.23%,创业板指涨0.24%,成交额11903.81亿元,较上日增363.05亿元,1930只个股上涨,3407只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消费>金融>0>成长>周期>稳定,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小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基金重仓优于中证全指[2][21] - 行业方面,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医药涨1.88%、食品饮料涨0.84%、基础化工涨0.72%靠前,有色金属跌1.27%、综合跌1.27%、钢铁跌1.07%靠后[2][21] 资金流表现 - 3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7.31亿元,超大单净流出90.49亿元,大单净流出186.82亿元,中单净流出25.69亿元,小单净流入301.44亿元[3][26] - 3月27日南向资金净流入41.42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32.1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9.23亿港元[4][28] ETF资金流向表现 - 3月27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日增加,3月26日资金主要流入上证50ETF,流入9.21亿元[3][31] 全球市场表现 - 3月27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1%报23578.8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9%报5589.12点,韩国综合指数跌1.39%报2607.15点,日经225指数跌0.60%报37799.97点,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38%报7969.00点[4][34] - 3月26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跌1.17%报22839.03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0%报8689.59点,法国CAC40指数跌0.15%报8030.68点;美股三大指数普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31%收于42454.79点,标普500指数跌1.12%收于5712.2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04%收于17899.02点,热门科技股中“七巨头”普跌,特斯拉跌5.58%,苹果跌0.99%,谷歌跌3.22%,英伟达跌5.74%[5][35]
海外札记:“特朗普看跌期权”和它的行权价
东方证券· 2025-03-27 20:15
核心观点 - 对“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的信仰消失是近期美股风险溢价回弹、美元资产风险规避的关键交易线索[6] - 参照2018 - 2019年经验,特朗普政府在压力达阈值后政策反转“兜底”特征明显,当下压力不足以证伪政策看跌期权存在,但不能提前过度押注政策转向信号[6] - 除Trump Put外,美联储政策转向的“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也可能影响后续市场运行趋势,关税战风险上升会增加美联储“保险式”宽松可能性[6] 市场指标 - 2018年美股1 - 4月、10 - 12月两轮下跌,标普500跌幅10.1%和19.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8.5%和23%;2025年1月17日特朗普上任至3月24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最大跌幅10.1%和13.7%,回调幅度超2018Q1,未达2018Q4,但技术性突破形成相似下跌风险[6][14][19] - 当前美国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资产比重达29%以上,高于2018年[21] 经济运行 - 2018Q3起美国软数据回落,ISM制造业PMI 19年8月跌入收缩区间,就业市场平稳;当前经济软数据下滑,2月ISM制造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至50.3,硬数据目前稳健,但市场担心后续走弱[24][25] - 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较2018年关税战1.0前差,较2019年中降息前夕好,硬数据未现类衰退表现,软指标恶化类似2018年末和2019年降息前夕[29] 政治资本 - 2018年特朗普全美民调支持率10月至19年2月从44.4%下滑至41.2%,艾奥瓦州净支持率12月现低点约 - 2%;当前全美民调支持率47.9%,上台两月下滑3.4%,关键战场州近期净支持率下滑约1%[30][32][33] - 当前特朗普政府政治资本强于2018年,但近期下行趋势及关键州支持率转向需关注[33] 关键指标 - 市场进一步下跌,在本轮回调基础上再跌10%[45] - 经济软指标跌破关键阈值(如PMI进入收缩区间)或硬数据超预期下行[46] - 关税战致关键商品价格波动、农业州净支持率转负或政府民调支持率跌破43%[47]
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内外需切换下的盈利结构变化
招商证券· 2025-03-27 20:05
整体数据表现 - 2025年1 - 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2.8%,较2024年12月提升0.7个百分点;利润累计同比增速 - 0.3%,较2024年12月回升3个百分点[1] - 1 - 2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2.30天,同比增加0.2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4.90天,同比增加3.90天;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11,同比增加0.14;营业收入利润率4.53%,同比下降0.17%[8] 所有制类型利润增速 - 1 - 2月国有控股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率2.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4.90%,增速上升;私营企业为 - 9.00%,股份制企业为 - 2.00%,增速下降[9] 各行业利润表现 - 上游采选业整体利润降幅增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利润增速 - 1.10%,煤炭采选业 - 47.30%,仅有色金属矿采选累计利润增速69.10%上升[11] - 中游原材料制造利润增速大幅回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累计利润同比增速118.40%,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20.50%[12] - 中游装备制造业累计利润增速好于去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累计利润同比增速88.8%,汽车制造为11.7%[13] - 下游行业累计利润增速小幅回落,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增速回升,纺织服装服饰、皮毛羽和制鞋等行业由正转负[14] - 公共事业整体利润增速回升,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速22.2%,水生产和供应行业 - 5.4%[15] 后续展望 - 下游行业盈利压力率先显现,提振消费政策落实速度影响其利润增速承压程度[16] - 出口走弱对中游行业影响未完全显现,需提升投资增速对冲出口下行影响[16] - 原材料行业价格企稳体现行业自律机制效果,供给侧政策执行强的行业利润增速有望更快回升[16]
低碳燃料:通往净零排放的最后一公里:合成燃料对于航空和航运脱碳的作用
德勤· 2025-03-27 19:27
净零排放与低碳燃料需求 - 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需将能源系统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和电气化,航空和航运业每年各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排放量6%,脱碳需生物和合成燃料[12][13] 航空业脱碳情况 - 2023 - 2050年总航空运输量预计增长2.5倍,年均增长4%,2022 - 2035年燃油效率每年提高1.6%,2035年后每年提高近2%,到2050年平均燃油消耗比2022年减少39%[23][25] - 2030年化石燃料在燃料组合中占90%左右(13.2艾焦耳),2050年降至约20%(3.7艾焦耳),2050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占70%,合成煤油占40%(6.8艾焦耳),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4亿吨,相比目前下降75%[26] 航运业脱碳情况 - 2050年前航运需求预计以近2%的年均增长率增长,2022 - 2030年航运能源强度下降13%,到2050年降至0.06兆焦耳/吨公里以下[35][37] - 2050年电力和氢能在航运业能源消耗中分别占3%(0.4艾焦耳)和10%(1.3艾焦耳),生物燃料占13%(1.7艾焦耳),合成液体燃料(甲醇和氨)占70%(8.9艾焦耳),带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6亿吨[38][39] 合成燃料发展挑战 - 合成燃料生产依赖清洁氢和可持续二氧化碳,相关技术不成熟,面临储存、运输、认证等问题,下游发动机技术也处于早期阶段[58] - 合成燃料成本比化石燃料高两到十倍,2050年每年平均需约1300亿美元投资,利用碳定价机制补贴可缩小成本差距[7][93][97] 合成燃料发展机遇 - 全球贸易可连接供需,削减成本,北美和南美有望成为合成煤油主要生产地,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适宜生产和出口氨[104]
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政策传导显效,工企补库扩表
德邦证券· 2025-03-27 17:53
工业企业利润总体情况 - 2025年1 - 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增速较2024年1 - 12月回升3个百分点,较2024年12月单月增速回落11.3个百分点[2] 量价利润率拆分 - 1 -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强于去年1 - 12月的5.8%[2] - 1 - 2月PPI同比 - 2.2%,持平于去年1 - 12月,强于1月的 - 2.3%[2] - 1 - 2月营收利润率累计值为4.53%,较去年1 - 12月回落0.8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2] 行业利润结构 - 1 - 2月采矿业、原材料工业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为 - 25.2%、+2.5%等,部分行业增速较去年1 - 12月有升有降[4] - 较去年1 - 12月改善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开采辅助、交运设备等;弱化幅度较大的包括油气开采、文教体娱等[4] 行业利润格局 - 1 - 2月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等利润份额有所抬升,原材料工业等有所回落,各行业利润份额分别为15.6%、9.5%等[4] 库存周期 - 1 - 2月实际库存增速在连续3个月回落后小幅反弹至6.5%,名义库存同比增长4.2%,高出去年12月0.9个百分点[4] 微观杠杆率 - 2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录得57.4%,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0.22个百分点,负债增速高于资产增速0.4个百分点[4]
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平安证券· 2025-03-27 17:43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2025年1 - 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109.9亿元,累计同比下降0.3%,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3.0个百分点[1][3] - 2025年1 - 2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较2024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2][4] 行业利润贡献 - 制造业是利润回稳主要支撑,2025年1 - 2月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个百分点[2][7] - 原材料制造业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3个百分点[2][9] - 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4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10] 库存与负债情况 - 2025年2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4.2%,较去年12月提升0.9个百分点[2][14] - 2025年2月末工业企业资产和负债增速分别为5.0%和5.4%,负债提升快于资产[2] - 2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累计同比增长9.2%,较去年末提升0.6个百分点[2][16] 风险提示 - 存在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风险[1][19]
2025 年 1-2 月财政数据点评:民生保障支出增速较快
国泰君安· 2025-03-27 17:24
财政收入 - 2025年1 - 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1.6%,低于全年收入预算目标0.1%,完成进度与2024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20 - 2022年[4] - 1 - 2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较上月减少6.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较上月回落83个百分点[4] - 1 - 2月企业所得税、进口相关税种和地产相关税种是税收主要拖累项,增值税表现较弱;个人所得税同比上升26.7%,出口退税与出口增速回落相印证[4] 财政支出 - 2025年1 - 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支出进度较快;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长5.4%,基建类支出同比下降5.6%[4] - 2025年1 - 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0.7%,支出同比增长1.2%,进度处于历史次低水平;中央支出同比增长74.2%,远高于地方的0.6%[4] 后续展望 - 财政政策围绕“提高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发力,二季度支出进度有望加快[4] - 加强对提振消费的支持,社保和就业等民生类支出是重点方向[4] - 中央财政预留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年内或根据内外环境变化推出增量政策[4] 风险提示 - 经济内生动力恢复不及预期[4]
1-2月工企利润数据点评:工业企业盈利仍需进一步修复
中银国际· 2025-03-27 16:54
工业企业盈利现状 - 1 - 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1 - 12月收窄3.0个百分点,但低于近三年同期均值[1][4] - 1 - 2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幅改善0.7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9%,增幅改善0.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4.5%,增幅收窄0.9个百分点[1][4] 量价因素分析 - 1 -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9%,增幅走扩0.1个百分点,生产端支撑盈利;PPI、生产资料PPI同比降幅分别为2.2%和2.6%,生产资料PPI降幅走扩0.1个百分点[2][5] 制造业情况 - 1 - 2月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改善8.7个百分点;原材料加工业盈利改善,拖累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0.1个百分点,负贡献收窄3.4个百分点[2][9] - 1 - 2月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正贡献回落至0.2个百分点,下滑0.2个百分点;传统设备制造业贡献由负转正,拉动增速1.3个百分点[2][9] 采矿业情况 - 1 - 2月采矿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2%,降幅走扩15.2个百分点,拖累工业企业盈利同比增速5.2个百分点,负贡献走扩3.6个百分点[7] 其他财务指标 - 1 - 2月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5.0%,负债同比增长5.4%,资产负债率57.4%,下滑0.1个百分点[14] - 1 - 2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2%,回收期74.9天,延长10.8天;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4.2%,周转天数22.3天,延长3.1天[14] 未来展望 - 二季度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获“量”“价”因素共同支撑,预计PPI同比增速改善[2][16] - 全年来看,需财政为企业“扩内需”“降成本”,后续财政增量政策值得期待[2][16]
数字经济周报OpenAI 推出最贵 o1~pro API-2025-03-27
国泰君安· 2025-03-27 16:49
半导体板块 - 江南新材上市大涨659%,发行价10.54元/股,市盈率12.4倍[11] - 立讯精密拟46.08亿元收购闻泰科技ODM业务,闻泰将聚焦半导体业务[12][13] - 软银65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设计公司Ampere,加强AI领域布局[13] 汽车电子板块 - 广汽埃安与滴滴合作的Robotaxi量产车2025年下线交付,2026年初构建商业生态闭环[18] - 弘景光电上市首日涨超250%,2021 - 2023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75.24%,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76.24%[19][20] - 麦格纳与英伟达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计划2025年四季度推出演示平台[24][25] - 广汽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计划2025年产品智能驾驶居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进入全球第一阵营[25][29] AI板块 - 敏实集团与智元机器人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围绕多领域展开合作[29][30] - 马斯克官宣人形机器人Optimus 2025年试生产,目标产量5000台,2026年年产量提至50000台[30][31] - 阶跃星辰开源图生视频模型Step - Video - TI2V,支持生成102帧、5秒、540P分辨率视频[34] - OpenAI推出o1 - pro API,每100万输入token收费150美元,每100万输出token收费600美元[36] 元宇宙板块 - Campfire扩展XR支持至HTC VIVE和Varjo头显,助力企业空间协作[38][39] - 镭昱推出0.18cc全彩Micro - LED光引擎,为AR眼镜轻量化加速[40] - 苹果发布visionOS 2.4 beta 4,集成AI技术,预计四月初全平台更新[40][41][44] 风险提示 - 存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44][45][46]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民生保障支出增速较快-250327
国泰君安· 2025-03-27 16:45
财政收入 - 2025年1 - 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1.6%,低于全年收入预算目标0.1%,完成进度与2024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20 - 2022年[5] - 1 - 2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较上月减少6.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较上月回落83个百分点[5] - 1 - 2月企业所得税、进口相关税种和地产相关税种是税收主要拖累项,增值税表现较弱;个人所得税同比上升26.7%,出口退税与出口增速回落相印证[5] 财政支出 - 2025年1 - 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支出进度较快;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长5.4%,基建类支出同比下降5.6%[5] - 2025年1 - 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0.7%,支出同比增长1.2%,进度处于历史次低水平;中央支出同比增长74.2%,远高于地方0.6%[5] 后续展望 - 财政政策围绕“提高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发力,二季度支出进度有望加快[5] - 加强对提振消费的支持,社保和就业等民生类支出是重点方向[5] - 中央财政预留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年内或适时推出增量政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