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德生物(300685):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表现亮眼,国际化持续推进
光大证券· 2025-07-29 19: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艾德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随着合作与创新推进,预计业绩将持续快速增长 [1][4]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6.69%;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41%;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9.97% [1] - 核心业务检测试剂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7.93%,占营收比重83.4%,毛利率90.72%;检测服务收入3250.49万元,同比微增0.92%,毛利率48.66%;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收入5698.83万元,同比下降5.00%,毛利率53.14% [2] - 国内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7.11%;国际销售及药企商务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5.36% [2] 产品管线与出海 - 2025H1研发投入9052.6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63%,新增2项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累计32项,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3] - 海外方面,ROS1、PCR11基因等产品获III类注册证并在日本医保覆盖,欧盟CE认证产品超20款,东南亚、中东、拉美地区准入资质不断拓展 [3]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 - 与阿斯利康、礼来等众多知名药企达成伴随诊断合作,提供专业检测和注册服务,支持药物临床研究 [3] - 建立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业务团队,海外拓展持续推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43/3.80亿元(原预测值为3.08/3.63亿元,较前次预测上调11.2%/4.7%),维持2027年预测为4.27亿元,现价对应25 - 27年PE为28/25/23倍 [4]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23亿元、14.20亿元、16.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3.80亿元、4.27亿元 [5][11] 现金流量表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97亿元、3.60亿元、4.27亿元,净现金流分别为1.10亿元、1.26亿元、1.62亿元 [11] 资产负债表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23.23亿元、25.76亿元、28.34亿元,总负债分别为2.29亿元、2.59亿元、2.81亿元 [12] 各项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0.4%、83.6%、83.7%,ROE(摊薄)分别为16.4%、16.4%、16.7% [13] 偿债能力 - 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均为10%,流动比率分别为9.79、9.95、10.57 [13] 费用率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1.50%、31.00%、32.5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40%、17.00%、16.50% [14] 每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0.41元、0.46元、0.5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76元、0.92元、1.09元 [14] 估值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8、25、23,PB分别为4.6、4.1、3.8 [5][14]
锐科激光(300747):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消费及特种应用打开需求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9: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9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光纤激光器企业 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产品品类不断丰富 2014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01%和25.89% [5] - 工业领域出口及精密加工打开空间 竞争格局改善 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消费领域多重驱动力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 公司产品契合市场需求 特种领域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 潜在市场空间大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中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因PE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维持“买入”评级 [6][83][9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锐科激光: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 - 专注连续光激光器领域 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产品向多行业应用布局 2024年200KW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 已布局高端领域应用 [13] - 产品品类向“全波段/脉宽/功率/应用”迈进 形成六大产品品类 涵盖全波段激光器产品 连续光激光器贡献营收大头 超快激光毛利率水平较高 [19][20] -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2014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01%和25.89% 2024年受行业竞争影响营收和净利润下降 但出货量、海外收入等有增长 研发投入力度较大 [23] 工业级:行业格局逐步改善,高端应用持续挖掘 - 宏观加工方面 激光设备优势明显 高功率激光器提升加工速度、降低成本、突破加工能力 海外需求和国内出口带来增长 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激光设备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32][37][40] - 精密加工方面 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激光精密加工需求 超快激光市场快速增长 3D打印、锂电、光伏等领域激光应用优势显著 [46][48][54] - 公司新应用不断拓展 切入新应用方向 国际业务拓展稳步推进 竞争格局改善 市占率保持较高水平 持续降本 盈利能力有望复苏 [60][64][70] 消费级:公司已前瞻布局,桌面级应用打开新需求 - 行业端多重因素驱动下 消费级设备需求有爆发潜力 激光雕刻机优势明显 全球雕刻机市场空间逐步扩容 预计2030年将达18.80亿美元 [72][73][76] - 公司端拥有5大消费级系列产品 激光器累计销量突破3万台 [77] 特种:航天三江股东背景,布局民用低空反无 - 激光武器是新质战斗力重点方向 各国加快实战化应用 航天三江集团具备激光武器研制能力 公司是其下属企业 [79][80] - 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 潜在市场空间大 低空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加速扩大 公司有望依托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加快规模应用 [81][82]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70、40.03、46.4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2.75、3.61亿元 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提升 [83] - 相对估值选取激光及特种应用领域企业作为可比公司 公司PE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维持“买入”评级 [95][97]
零跑汽车(09863):零跑B01正式上市,产品周期持续驱动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9: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 [1][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零跑 B01 上市,公司产品周期持续驱动,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2] 各部分内容总结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19.54 - 65.80 港元,当前股本 1337 百万股,当前市值 80151 百万港元 [6] 财务摘要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毛利润(百万元)|净利润(百万元)|PE|PB| | ---- | ---- | ---- | ---- | ---- | ---- | |2023|16747|80|-4216|-8.98|3.48| |2024|32164|2694|-2821|-14.05|3.93| |2025E|64807|7971|940|81.20|5.87| |2026E|93490|11686|3081|24.77|4.22| |2027E|113011|16161|6427|11.88|2.88|[10] 公司业务情况 - 2025 年 7 月 24 日,零跑 B01 正式上市,共推出 6 款配置车型,定价 8.98 - 11.98 万元 基于 Leap 3.5 电子电气架构打造,650km 版本搭载宁德时代电池;激光雷达版本搭载高通 8295 座舱芯片、高通 8650 智驾芯片及一颗激光雷达 底盘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中欧团队联合调校,车身尺寸为 4770/1880/1490mm,轴距 2735mm,得房率高达 86% [11] - 新车上市 72 小时锁单 10132 辆,锁单客户中 70%选择 650km 续航版本(10.98 - 11.98 万元) [11] - 2025 年 6 月零跑汽车交付新车 4.8 万辆,同比 +138%,环比 +7% 25 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 22.2 万辆,同比 +156%,登顶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26/27 年营业收入为 648/935/1130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9/31/64 亿元 用 PS 法为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 1.5 倍 PS,对应目标价 79.85 港元(按 1 港元 = 0.9106 人民币汇率换算) [11]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证券代码|公司名称|市值(亿元)|营业收入(亿元)|PS(倍)| | ---- | ---- | ---- | ---- | ---- | | | |2024|2025E|2026E|2024|2025E|2026E| |TSLA.O|特斯拉|72856|7022|7506|9191|10.37|9.71|7.93| |2015.HK|理想汽车|2259|1445|1697|2221|1.56|1.33|1.02| |9866.HK|蔚来|785|657|935|1224|1.19|0.84|0.64| |9868.HK|小鹏汽车|1305|409|875|1264|3.19|1.49|1.03| |均值| | | | | |4.08|3.34|2.65|[13]
美图公司(01357):AI赋能,影像产品业务持续呈现高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9: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美图公司“增持”评级 [1][10][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影像产品加速全球化拓展,合作阿里加快生产力场景应用拓展,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19、0.24和0.29元,采用目标价均值对应目标价11.28港元,给予“增持”评级 [10]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96亿、33.41亿、42.1亿、50.53亿、60.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3%、23.9%、26.0%、20.0%、19.0% [4] - 2023 - 2027年毛利润分别为16.56亿、22.94亿、29.44亿、35.74亿、42.96亿元 [4]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78亿、8.05亿、8.59亿、10.85亿、13.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1.8%、112.8%、6.6%、26.3%、20.1% [4]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40.00、16.50、56.47、44.70、37.23,PB分别为3.92、2.69、8.22、6.93、5.84 [4]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2.12 - 11.18港元,当前股本45.66亿股,当前市值460.27亿港元 [7]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总营收33.4亿元(同比+23.9%),毛利率68.7%(同比+7.2pct),年内利润8.06亿元(同比+120%) [10] - 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为第一大主营,2024年收入20.86亿元(同比+57.1%),占收入比重62.4%(同比+13.2pct) [10] - 2024年12月,公司总MAU达2.66亿人(同比+6.7%),中国内地MAU达1.71亿人,中国内地以外MAU达9450.5万人(同比+21.7%) [10] - 截至2024年底,总付费订阅用户超1261万人,订阅渗透率提升1pct至4.7% [10] - 2024年研发费用9.1亿元(同比+43.3%),算力等成本3.4亿元(同比+84.1%),结合AI打造创新功能玩法 [10] - 2022年3月推出AI视频编辑工具Wink,截至2024年12月MAU突破3000万人,跃升为第三大应用 [10] - 截至2024年12月底,美图设计室付费用户达113万人(同比+30%),收入约2亿元(同比翻倍);开拍MAU突破百万人,成“口播视频制作”赛道第一产品 [10] - 2024年针对中国内地以外市场推出商拍设计及口播视频产品 [10] - 2025年5月获阿里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双方将在多领域合作,阿里推广美图工具并提供技术支持,美图承诺三年采购不低于5.6亿元云服务 [10]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6.41亿、13.01亿、25.15亿、36.79亿、50.69亿元 [11] - 2023 - 2027年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12.87亿、13.03亿、13.1亿、15.72亿、18.71亿元 [11] - 2023 - 2027年存货分别为0.54亿、0.73亿、0.88亿、1.03亿、1.19亿元 [11]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96亿、33.41亿、42.1亿、50.53亿、60.13亿元 [11]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0.4亿、10.47亿、12.67亿、14.79亿、17.17亿元 [11] - 2023 - 2027年销售费用分别为4.28亿、4.83亿、5.89亿、7.07亿、8.42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13亿、7.46亿、10.67亿、9.85亿、11.73亿元 [11] - 2023 - 20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6.45亿、0.07亿、1.39亿、1.73亿、2.11亿元 [11] - 2023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81亿、 - 1.04亿、 - 0.05亿、 - 0.05亿、 - 0.05亿元 [11] 主营业务分项假设 - 影像与设计产品:预计2025 - 2027年全球付费用户数分别为1576万、1923万、2308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25%、22%、20%;订阅付费率分别为5.9%、6.9%、7.7%,同比分别增长1.2pct、1.0pct、0.8pct;订阅用户平均年化收入分别为205元、210元、215元 [13] - 美业解决方案: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同比分别下滑10%、5%、5% [13] - 广告: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10% [13] 估值情况 - PE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126倍PE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5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0.43港元 [13] - PS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12倍PS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12倍PS估值,对应目标价12.13港元 [13] - 采用平均值对应目标价11.28港元 [13] 可比公司估值 PE估值 - 焦点科技2024 - 2026年PE分别为36、30、25倍,万兴科技分别为 - 90、275、151倍,虹软科技分别为110、79、60倍,均值2025E为128倍 [15] PS估值 - 焦点科技2024 - 2026年PS分别为10、9、8倍,万兴科技分别为10、9、8倍,虹软科技分别为24、19、15倍,均值2025E为12倍 [16]
特斯拉(TSLA):比较优势显著,公司受关税及政策变动负面影响相对有限,阵痛转型期方显其AI战略雄心
长城证券· 2025-07-29 1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消费端需求不振和美国本土政策等多重影响,25 上半年特斯拉经营在多方面表现承压。尽管如此,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前沿 AI 业务方面成绩亮眼,未来可期 [17] 各方面内容总结 财务指标与业绩情况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 亿美元、65 亿美元、82 亿美元,2025 - 2027 年 PE 为 170 倍、161 倍、128 倍 [17] - 2025 年 2 季度营收 224.96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毛利润 38.7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毛利率为 17.2%,同比下降 71 个基点 [2] - 2025 年 2 季度营业利润 9.23 亿美元,同比骤降 42%,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 89%,仅为 1.46 亿美元,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 20% [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5 年 2 季度主要收入来源新能源车销售业务占比约 74%,交付量环比增长 14%,收入环比增长 19%,平均单车售价环比增长 [3] - 能源类业务 2025 年 2 季度同比下降约 7 个百分点,环比微增 2%,体现季节性特征 [8][12] 政策影响情况 - IRA 法案对特斯拉新能源车在美销售激励有限,若取消对公司负面影响相应有限 [4][7] - 美国新能源产业受关税调整和大漂亮法案双重压力,特斯拉未来受同质性冲击概率大,但业务多元化有望展现经营韧性 [14] 新业务进展情况 - 2025 年 6 月下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开展 Robotaxi 服务试运行,投入车型为 Model Y [15] - 自北美地区升级到 FSD 12 版本以来,FSD 订阅率增长 45%,整体渗透率增长 25% [15] - 预计三个月内推出人形机器人 3 代原型机,2026 年初开始量产,五年内产能提升至每月约 10 万台 [16]
苏泊尔(002032):内销稳定增长,公司经营稳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9 19: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给予苏泊尔"增持"评级,目标价为66.01元[4] - 基于2025年23倍市盈率估值,对应EPS预测2.87元[11]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23,600百万元(同比+5.2%),2027E达25,856百万元(复合增速5.0%)[3] - 归母净利润2025E为2,296百万元(同比+2.3%),2027E提升至2,588百万元(复合增速6.1%)[3]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从2023A的34.4%升至2027E的40.2%[3] - 当前市盈率18.04倍(2025E),低于可比公司平均26.2倍[13] 经营表现分析 - 25H1收入114.78亿元(同比+4.68%),Q2收入56.91亿元(同比+1.9%)[11] - 内销线上Q2销额同比+13.4%(4/5月分别+19.6%/+26.9%),核心品类市占率提升[11] - 外销受短期波动影响,Q2归母净利润同比-5.9%,但主要客户订单仍保持增长[11] - 25Q2净利率7.8%(同比-0.6pct),主因出口业务综合影响及投资收益下降[11] 战略举措与展望 - 加大核心品类资源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以稳定毛利率[11] - 持续研发创新丰富产品线,提升营销效率并严控费用[11] - 预计关税政策落地后出口发货将加速,关联交易部分有望改善[11] 市场数据 - 总市值41,414百万元,流通A股800百万股[5] - 52周股价区间48.15-59.29元,当前市净率6.0倍[6] - 近12个月绝对涨幅8%,但相对指数跑输23个百分点[9]
百龙创园(605016):25Q2业绩同环比持续增长,阿洛酮糖准入落地
华安证券· 2025-07-29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50亿元,同比+22.29%;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42.68%;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50.78% 2025年Q2营收3.36亿元,同比+20.49%/环比+7.40%;归母净利润8917万元,同比+35.07%/环比+9.52%;扣非归母净利润8585万元,同比+42.93%/环比+4.71% [4] - 产能扩张驱动业绩高增,甜味剂业务翻倍增长 24年5月两项目投产放量,2025年一季度三大核心产品线同步发力,新投产项目改良工艺降成本、优化产品结构,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39.74%,同比+5.99% [6] - 国内阿洛酮糖市场开放,公司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2025年7月2日政策落地,阿洛酮糖优势明显,叠加补贴推动下游创新 公司自2014年布局,有14项核心专利,国内产能1.5万吨,有望覆盖增量市场 [7] - 泰国基地奠基降本增效,提升全球化供应链韧性 2025年7月6日奠基,规划多种产品产能 依托泰国原料价格优势降成本,规避关税风险,缩短供应链距离,投产后形成“山东+泰国”双产能枢纽 [8][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4.12、5.3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1、16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52|1421|1678|2187| |收入同比(%)|32.6|23.3|18.1|30.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46|338|412|537| |净利润同比(%)|27.3|37.5|22.1|30.2| |毛利率(%)|33.7|35.5|37.2|37.7| |ROE(%)|14.6|16.7|17.0|18.1| |每股收益(元)|0.76|0.80|0.98|1.28| |P/E|22.24|25.88|21.19|16.28| |P/B|3.25|4.33|3.60|2.95| |EV/EBITDA|14.86|17.95|14.69|11.43| [11]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901|792|845|112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112|1570|2185|2867| |资产总计(百万元)|2014|2362|3030|3994| |流动负债(百万元)|302|263|319|347|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2|82|282|682| |负债合计(百万元)|334|345|601|102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679|2017|2429|2966|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014|2362|3030|3994| [13]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52|1421|1678|2187| |营业成本(百万元)|764|917|1054|1363| |营业利润(百万元)|285|390|477|621| |利润总额(百万元)|285|390|477|621| |所得税(百万元)|40|52|64|84| |净利润(百万元)|246|338|412|53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46|338|412|537| [13]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1|263|591|433|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3|-562|-740|-865|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0|49|194|38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57|-251|44|-51| [14]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32.6|23.3|18.1|30.3|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27.5|36.7|22.3|30.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27.3|37.5|22.1|30.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33.7|35.5|37.2|37.7|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1.3|23.8|24.6|24.5| |获利能力 - ROE(%)|14.6|16.7|17.0|18.1| |获利能力 - ROIC(%)|13.7|15.5|15.1|14.8|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6.6|14.6|19.8|25.8|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9.9|17.1|24.8|34.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98|3.01|2.65|3.25|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2.25|1.83|1.76|1.91|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1|0.65|0.62|0.62|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82|5.53|5.61|5.62|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82|6.00|7.20|9.0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76|0.80|0.98|1.28|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72|0.63|1.41|1.03|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5.20|4.80|5.78|7.06| |估值比率 - P/E|22.24|25.88|21.19|16.28| |估值比率 - P/B|3.25|4.33|3.60|2.95| |估值比率 - EV/EBITDA|14.86|17.95|14.69|11.43| [14]
微创医疗(00853):国资入局、核心股东调整,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东北证券· 2025-07-29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创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集团,近年积极进行费用端管控,业绩扭亏承诺时间表逐步推进,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为11.93/13.93/15.9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 - 0.48/0.83/1.59亿美元,对应PE为 - 57X/33X/17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权交易事件 - 2025年7月25日,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大冢医疗器械将持有的20.70%股权中的15.71%出售给若干买方,包括上海迈泰克7.31%、We'Tron Capital Limited 7.31%和微创公司管理层旗下投资平台1.08% [1] - 交易后大冢医疗器械持股占比低于5%、退出大股东身份,尽善尽美将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提升至26%以上,公司创始人控制权增强 [1] - 本次交易引进国资背景投资者作为战略股东,有望助力核心业务拓展和战略并购能力、改善公司治理水平 [1] 业务合并计划 - 2025年7月16日,微创医疗董事会提议将CRM业务与集团旗下心通医疗进行业务合并,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共享国际营销渠道、强化协同效应 [2] - 集团应在2025年7月17日完成CRM业务的上市,IPO募资不低于1.5亿美元、发售市值不低于15亿美元 [2] 中期业绩预告 - 2025年7月17日,微创医疗发布公告,25H1集团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剔除汇率影响),亏损1.07亿美元(先前承诺不超过1.1亿美元) [2] - 公司承诺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0.55亿美元、26H1盈利不低于0.45亿美元、2026年全年盈利不低于0.9亿美元,应实现2025年下半年盈利0.52亿美元以满足可换股融资协议相关条款 [2]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950.73|1031.06|1193.06|1393.16|1594.98| |(+/-)%|13.07%|8.45%|15.71%|16.77%|14.4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美元)|-477.63|-214.04|-47.50|82.62|158.87| |(+/-)%|-9.42%|55.19%|77.81%|273.92%|92.29%| |每股收益(元)|-0.26|-0.12|-0.03|0.04|0.09| |市盈率|-4.10|-6.97|-57.46|33.04|17.18| |市净率|2.60|2.49|4.99|4.40|3.55| |净资产收益率(%)|-63.03%|-35.47%|-8.69%|13.32%|20.64%| |总股本 (百万股)|1,834|1,847|1,850|1,850|1,850| [4] 股票数据 |股票数据|2025/07/28| | ---- | ----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11.58|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4.56~11.58| |总市值(百万港元)|21,425.02| |总股本(百万股)|1,850| |A股(百万股)|| |H股(百万股)||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76| [5] 涨跌幅情况 - 绝对收益:1M为34%,3M为72%,12M为120% - 相对收益:1M为30%,3M为57%,12M为71% [7]
南方传媒(601900):立足广东,主业扎实,积极布局新业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9: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南方传媒“买入”评级 [1][7][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方传媒是广东省地方出版发行公司,主营出版和发行,财务表现稳定,有能力维持稳定分红,股东回报有望进一步提升 [6] - 广东有人口红利优势,南方传媒主营教辅教材业务稳健增长,中期主业有确定性,长期可能完成广东省内发行资源整合 [6] - 南方传媒积极拓展数智教育、图书智能体等新业态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E实现收入98.06亿元、104.95亿元及11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及7%;预计2025 - 2027E实现归母净利润11.30亿元、12.15亿元及1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增长8%及增长8%。给予公司25年目标PE 13.9x,目标市值157亿 [7][71][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南方传媒:承接广东省出版发行集团,主业稳健 - **概况**:南方传媒2009年成立,承继广版集团主业,2016年上市,后完成多项股权收购整合资源,主营业务包括图书等出版发行及印刷物资供应和印刷业务 [14] - **股权结构**:是广东省地方国有企业,广版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61.59%股权,核心高管团队经验丰富、行业资历深厚且人员结构稳定 [16][19] - **财务分析**:2024年营业收入受主题教育读物品种减少影响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受所得税政策等影响下滑,但扣非净利润增长;25Q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营出版发行,教材教辅和一般图书贡献主要收入,教材教辅收入逐年增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定,费用控制良好,现金资产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持分红稳定,且上市以来稳定分红,拟注销回购股份提升股东回报 [24][27][37] 2. 教辅教材:弱周期强许可的稳健主业 - **高准入门槛,市场格局稳定**:地方国有出版集团在教辅教材业务有较高区域市场地位,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准入门槛高,教材分本版教材教辅和租型图书,教辅出版有评议类和非评议类,部分上市公司有本版教材入选,出版公司提升教材市占率靠提高本省份额和拓展省外海外市场 [41][42][43] - **广东是人口第一大省,为教材教辅业务稳健提供保障**:2024年教材教辅业务收入增长,包括自编教材教辅出版、租型教材教辅出版和教材教辅发行。出版方面,广东人口多提供稳定市场需求,公司专业性和权威性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教材,市场占有率高,且通过技术投入和创新开辟新增长点,渠道和售后体系完善;发行方面,发行集团有广泛分销网络。人口因素对中小学免费教材供给影响有限,广东省生育率和人口流入高,义务教育人数和生均用书量增长,主业中期有确定性,定价稳定保证盈利能力,长期可能完成广东省内发行资源整合 [45][46][47] - **一般图书整体承压,南方传媒跑赢大盘**:202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下降,南方传媒推进重点出版项目,做大众出版专业化等改革跑赢市场,一般图书出版销售码洋增长,收入虽下降但毛利率增长,大众图书出版爆款频出 [54][55] 3. 多元布局,打造AI产品矩阵 - **AI赋能教育与大众图书**:公司积极拓展数智教育、图书智能体等新业态,如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万卷要义学习大模型、讯飞E听说等数智教育产品,以及“粤菜大师”图书智能体、“广东方言研究助手”、“岭南城市通”等图书智能体产品 [57][58][69] - **数智教育:打造“AI + 教育”产品矩阵**: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为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生提供服务,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共享;万卷要义学习大模型适用于多个教育场景;讯飞E听说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教师教学管理效率;“粤教—爱思通”AI围棋课程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薪火美育为美育教育打造多功能闭环生态 [59][61][65] - **图书智能体:探索AI赋能大众图书**:“粤菜大师”图书智能体将粤菜相关图书转化为智能体知识库;“广东方言研究助手”和“岭南城市通”借助AI整合广东地方文化资源,提供研究支持和个性化、场景化知识服务 [69]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E实现收入98.06亿元、104.95亿元及11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及7%;实现归母净利润11.30亿元、12.15亿元及1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增长8%及增长8%。关键假设包括教材教辅收入增长、一般图书收入下降、其他收入增长以及内部抵消随收入增长而增加 [71][73][75] - **估值分析**:选取主流地方出版公司对比,可比公司归母净利润口径2024年 - 2027年平均PE为17.9/13.9/13.3/12.9x,参考出版公司2025年平均PE13.9x,给予公司25年目标PE 13.9x,目标市值157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
锐科激光(300747):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消费及特种应用打开需求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9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6][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科激光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具有从器件到整机垂直集成能力的光纤激光器企业,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产品品类向“全波段、全脉宽、全功率、全应用”方向迈进,2014 - 2024 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30.01%,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5.89% [5] - 工业领域出口及精密加工打开空间,随着市场格局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消费领域多重驱动力叠加,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五大产品系列契合市场需求;特种领域已布局低空反无激光系统,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5]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2.75、3.6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94、61、46X,低于可比公司 PE 均值,考虑到公司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领域领军企业,预计公司收入及利润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将迎来大幅改善,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5][6][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锐科激光:连续光纤激光器领军企业 - 专注连续光激光器领域,向多行业应用布局:深耕激光器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2024 年 200KW 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除通用工业场景外,已布局 3D 打印、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应用 [15] - 产品品类向“全波段/脉宽/功率/应用”迈进:形成六大产品品类,包括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连续光激光器贡献营收大头,超快激光毛利率水平较高 [21][22] -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研发投入力度较大:2014 - 2024 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30.01%,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5.89%,2024 年受行业竞争影响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出货量和海外收入增长,近年研发费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5][28] 2. 工业级:行业格局逐步改善,高端应用持续挖掘 - 宏观加工:出口带来增长,竞争格局有望改善:激光设备具有诸多优势,高功率激光器可提高加工速度、降低成本、拓展场景,海外需求和国内出口带动激光设备市场增长,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34][35][42] - 精密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超快激光需求:激光技术成为微加工领域重要工具,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激光精密加工需求,超快激光市场快速增长,3D 打印、锂电、光伏等领域激光应用广泛 [48][50][62] - 公司新应用不断拓展,市占率保持较高水平:公司逐步切入新应用方向,国际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工业激光器进入价格竞争末期,小企业逐步出清,公司份额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持续降本,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66][69][75] 3. 消费级:公司已前瞻布局,桌面级应用打开新需求 - 行业端:多重因素驱动下,消费级设备需求具有爆发潜力:激光雕刻机具有优势,多重驱动力拉动桌面级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空间逐步扩容,预计 2030 年全球雕刻机市场空间将达到 18.80 亿美元 [77][79][81] - 公司端:拥有 5 大消费级系列产品,已累计出货 3 万套 +:公司布局消费赛道,五大系列激光器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激光器累计销量突破 3 万台 [82] 4. 特种:航天三江股东背景,布局民用低空反无 - 激光武器为新质战斗力方向,公司为航天三江下属企业:激光武器是新质战斗力重点方向,各国加快实战化应用,航天三江集团具备激光武器研制能力,公司是航天三江下属企业,深入研究激光在特种领域的应用技术 [84][85] - 布局低空反无激光防御系统,潜在市场空间较大:低空经济发展带动低空激光反无需求释放,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公司布局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有望依托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加速规模应用 [86][87]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70、40.03、46.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2.75、3.61 亿元,对各项业务的具体预测假设包括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等业务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 [88][89][91] - 相对估值:选取 A 股中的激光器上市企业和特种应用领域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PE 水平低于可比公司 PE 均值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