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知日新:单季度利润破亿,迎业绩拐点
国金证券· 2025-01-09 09:19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超预期 预计实现收入5.83亿元 同比增长17.0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2.2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84.8% [1] - 管理层改善 董事长增持 股权激励设定业绩目标 彰显公司长期增长信心 [2] - 数字化转型推进 多元化增长 带动公司业绩拐点 [2] - 看护设备 故障案例数量稳步提升 看好公司长期核心竞争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83/7.82/10.13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08/1.47/2.01亿元 对应PE为29/22/16X [4]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预计为17.09%/34.11%/29.5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为72.03%/36.30%/37.01% [7] - 2024-2026年摊薄每股收益预计为1.234/1.682/2.304元 [7] 经营分析 - 董事长聂总担任新任总经理 计划增持公司股份950-1050万元 [2] - 股权激励计划设定2024-2025年净利润目标值分别不低于1.2/1.5亿元 [2] - 公司在风电 煤炭和钢铁板块收入增速较高 实现多元化增长 [2] - 截至2024H1 公司累计远程监测重要设备超过16万台 积累各行业故障案例超2.5万例 [3]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毛利率62.5% 营业利润率17.1% 净利率18.5% [7] - 2024年预计ROE为12.45% 2026年预计提升至18.72% [7] - 2024年预计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9元 [7]
凯伦股份: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公告点评:收购苏州佳智彩,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光大证券· 2025-01-09 08: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凯伦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凯伦股份拟以不超过5.1亿元现金收购苏州佳智彩51%股权,目标公司25-27年承诺累积扣非归母净利不低于2.4亿元 [1][2] - 苏州佳智彩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商,核心技术及产品已量产华为、荣耀、OPPO等产品 [3] - 收购苏州佳智彩有望成为凯伦股份未来新增长引擎 [3] 公司概况 - 凯伦股份总股本3.78亿股,总市值36.82亿元 [5] - 公司近3月换手率93.33%,一年股价波动区间5.67-11.72元 [5] 财务预测 - 预计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6亿元、26.37亿元、28.56亿元 [4] - 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87亿元、1.11亿元 [4] - 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0.06元、0.23元、0.29元 [4] 盈利能力 - 预计24-26年毛利率分别为22.6%、23.4%、24.7% [11] - 预计24-26年ROE分别为-0.9%、3.6%、4.4% [11] 估值指标 - 当前PE为166倍,预计25-26年PE分别为42倍、33倍 [4] - 当前PB为1.5倍,预计25-26年PB均为1.5倍 [4] 资本结构 - 预计24-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64%、65% [11] - 预计24-26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50、1.48、1.41 [11]
中国核电:25年计划全年发电量增长9.55%,新能源有望超预期兑现装机规划目标
华福证券· 2025-01-09 08:20
投资评级 - 中国核电的投资评级为"持有"(维持评级)[2] 核心观点 - 中国核电2024年全年发电量为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上网电量为203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3] - 2025年公司计划全年发电量增长9.55%,目标为237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为1954亿千瓦时(增长6.70%),新能源计划发电量为416亿千瓦时(增长25.20%)[4] - 2024年核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80%,主要受福清两次小修和海南台风等影响[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GW,2025年1月1日福建漳州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运,装机容量增至24.96GW[5] - 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29.60GW,包括风电9.58GW、光伏20.02GW,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4GW,控股新能源在建装机容量14.36GW[5]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36、110.99和117.0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6/17.3/16.4倍[6]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761.90、846.13和900.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1%和6%[7]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98.36、110.99和117.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13%和5%[7] - 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52、0.59和0.62元/股[7] 新能源发展 - 公司规划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30GW,有望超预期兑现规划目标[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29.60GW,包括风电9.58GW、光伏20.02GW,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4GW[5] - 控股新能源在建装机容量14.36GW,包括风电2.37GW,光伏11.99GW[5]
通行宝:公司跟踪报告:首次覆盖:与天津高速成立合资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有望提速
海通国际· 2025-01-09 08:20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通行宝公司,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33.19元,基于2025年50倍PE估值 [5] 核心观点 - 通行宝与天津高速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元,天津高速持股51%,通行宝持股49%,合资公司将专注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及数字经济业务 [2] -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到2027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2] - 通行宝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8%,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 - 通行宝作为江苏省数字交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省内数字化转型项目,总投资约34.4亿元,其中公路方向投资29.3亿元,软件及系统平台占比约40% [2] 财务数据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6/10.97/13.94亿元,同比增长18.1%/25.3%/27.0% [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2.75/3.47亿元,同比增长15.1%/25.2%/26.2% [2]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53/0.66/0.84元 [2]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维持在46.4%-47.4%之间 [2] - 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7.4%提升至9.7% [2] 业务布局 - 通行宝主要业务包括:以ETC为载体的智慧交通电子收费业务、以云技术为平台的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以及以"ETC+"为核心的智慧交通衍生业务 [6] - 在江苏省外,通行宝通过直接招投标、技术支持、与外省交通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参与项目,前期已支持湖南等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方案编制 [2] 股东结构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9.35% [7] - 江苏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1.15% [7]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21% [7]
德业股份:产品匹配亚非拉需求,卡位需求高增市场
天风证券· 2025-01-08 22:05
投资评级 - 报告将德业股份的投资评级上调为"买入",基于其产品优势和亚非拉市场的增长潜力 [3][5] 行业层面 - 欧洲户用储能市场趋于疲缓,2024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同比下降26%至8.8GWh,而工商业储能和大规模储能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欧洲大储装机有望首次突破10GWh [14] - 亚非拉市场的光储需求有望持续提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资金支持、光伏成本下降以及弱电网带来的用电保障性问题 [17][18][19][20] 公司层面 - 德业股份的产品设计领先同行,精准卡位亚非拉市场,其逆变器产品在兼容性、可扩展性、离网切换时间等方面优于大部分同行 [2][21] - 公司新品均兼容柴油发电机和铅酸电池,最高并联16台,最高功率128KW,离网切换时间优于大部分同行,且均为20-30V或40-60V低压系统,配置了2倍输出10秒的离网带载能力 [2][2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德业股份2024-2026年营业收入至114、162、210亿元,归母净利润至30.4、41.1、52.9亿元,同比增长69.47%、35.32%、28.77% [3][23] - 当前估值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0、15、11倍 [3][23] 财务数据 - 2024E-2026E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14.44、161.85、210.40亿元,同比增长53.00%、41.43%、30.00% [4][28] - 2024E-2026E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0.35、41.07、52.89亿元,同比增长69.47%、35.32%、28.77% [4][28]
爱婴室:母婴店型优化,万代合作纵深化打开第二增长极
天风证券· 2025-01-08 22: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35 15元 [4] 核心观点 - 母婴店型优化调整 生育政策转变有望释放市场需求 公司主业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2] - 与万代合作开设高达基地 进军IP零售领域 有望培育第二增长极 [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21亿元 1 39亿元 1 50亿元 [4] 公司概况 - 爱婴室成立于1997年 秉持"渠道+品牌+多产业"战略发展 2024Q1-3实现营收24 7亿元 同比提升2% [1] - 2023年自营第三方平台业务同比增速77% 其中抖音渠道营收同比增速达290% [1] - 2023年店效517万元/年 坪效回升至10168元/平米/年 [2] 母婴业务 - 2021年收购贝贝熊后推进母婴店型优化调整 2023年门店数量463家 [34] - 2023年奶粉营收19 14亿元 占比57% 仍为主要营收来源 [27] - 2023年电商业务营收6 17亿元 其中自营第三方平台业务同比增速77% [29] IP零售业务 - 2024年12月20日首家高达基地在苏州开业 标志着进军IP零售市场 [3] - 高达IP已有40余年历史 在日本认知率达78% 好感率10% [51] - 中国大陆高达基地门店共6家 未来开店空间可期 [6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 50亿元 39 86亿元 44 13亿元 [86]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21亿元 1 39亿元 1 50亿元 [4] - 预计2025年传统门店优化效果显现 高达基地门店有望贡献增量空间 [4] 行业趋势 - 2023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4 7万亿元 预计2024年达5 5万亿元 [42]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 0亿人 预计2029年达5 7亿人 [80]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5977亿元 预计2029年达8344亿元 [82]
海信视像:拐点已至,价值重归
兴业证券· 2025-01-08 21:4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信视像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海信视像作为国内彩电龙头,受益于国补政策延续和Vidda产品矩阵补齐,预计2024Q4及2025年内销将持续向上,海外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提升,叠加面板价格企稳,公司收入和盈利拐点较为确定[27] 国补延续+产品补齐,内销迎来向上拐点 - 2024年国补政策落地后,国内彩电销售显著回暖,海信系品牌线上/线下销额份额分别提升至30.1%/34.2%,稳居国内第一[9] - Mini LED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Q4国内Mini LED电视双线销量渗透率提升至30%+,销额渗透率为50%+,海信Mini LED电视销额占比高于行业[13][14] - Vidda品牌推出新品,补齐Mini LED全价位段产品布局,Q4 Vidda品牌线上份额及均价走高[17] 海外渠道升级,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 全球彩电市场规模整体稳定,海外市场增速快于国内,亚太、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贡献新增量[21] - 海信海外渠道拓展与结构升级持续深入,2024Q1-3全球出货量份额与龙头三星差距收窄至4pct+[21] - 2025年CES展上,海信将展示新一代AI画质芯片,助力产品高端升级及海外声量提升[21] 面板价格稳定,成本压力缓解 - 2024Q4液晶面板价格同比下降,55/65/75/85英寸面板价格分别同比-4.2%/-3.5%/-2.1%/-4.0%,预计Q4起公司成本压力显著缓解[2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46/1.74/1.97元,1月3日收盘价对应动态PE为13.5x/11.3x/9.9x[27]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57200/62690/67669百万元,同比增长6.7%/9.6%/7.9%[3]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900/2272/2576百万元,同比增长-9.4%/19.6%/13.4%[3]
物产环能:传统能源换挡升级 新能源激发新活力
华源证券· 2025-01-08 20: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首次)[5] 核心观点 - 传统能源换挡升级,新能源激发新活力[5] - 公司热电联产项目贡献较稳定的利润及现金流,区域壁垒下产能利用率仍有价值挖潜空间,奠定公司业绩基本盘[40] - 作为煤炭流通领域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公司煤炭流通业务客户基础盘稳固,在相对稳定的净利润率下,若后续煤价回升,煤炭流通业务业绩表现有望企稳[40] - 公司在传统能源两大主业之外,自2021年起投资布局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绿色物流等新能源业务,有望构建新的增长极[40] 市场表现 - 收盘价:12.31元[3] - 一年内最低/最高价:10.35元/15.60元[3] - 总市值:6,868.42百万元[3] - 流通市值:6,868.42百万元[3] - 总股本:557.95百万股[3] - 资产负债率:51.42%[3] - 每股净资产:9.52元/股[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82/9.12/9.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13%/16.56%/3.29%[5][40]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40/1.63/1.69元/股[5] - 2024-2026年ROE预测分别为13.83%/14.63%/13.80%[5] - 2024-2026年市盈率(P/E)预测分别为8.78/7.53/7.29倍[5] 业务分析 煤炭流通 - 公司是煤炭流通行业最大的参与者之一,2022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一批7家电煤重点保供贸易企业名单[26] - 2024H1销售煤炭2795万吨,同比增长12.53%[26] - 2024前三季度公司进口煤签订量同比增长46%[27] - 煤炭流通业务净利润率维持相对稳定,2020-2023年数据显示净利润率稳定[27] 热电联产 - 公司旗下共计6家热电子公司,总装机407MW,主要布局于浙江省内工业园区[31] - 2024H1热电板块毛利率达到24.29%,同比增长2.24pct[32] - 热电联产板块毛利率回升,未来随着公司进一步拓展综合用能新方向,热电板块效益有望进一步提升[32] 新能源 - 公司自2021年起投资布局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绿色物流等新能源业务[35] - 2024H1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0.21亿元,同比增长398%[36] - 新型电力系统下,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平衡带来较大挑战,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布局有望转化为新的业绩增长点[36] 关键假设 - 2024-2026年煤炭销售量分别为5500/5700/5800万吨,销售毛利率分别维持3.27%/3.55%/3.55%水平[8] - 2024-2026年蒸汽销量同比分别增长9%/22%/4%[8] - 2024-2026年新能源板块营收分别增长50%/50%/50%[8]
上能电气:光储大机领军者,出海步履昂扬
平安证券· 2025-01-08 19:27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上能电气,给予“推荐”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上能电气是光储逆变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储能PCS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7][15]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在印度和中东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46% [20][62]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9.11/12.49亿元,EPS分别为1.54/2.53/3.47元 [8] 公司概况 - 上能电气成立于2012年,2020年于深交所上市,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PCS等,市场布局从国内向海外拓展 [7][14] - 公司大股东吴强持股20.24%,实际控制人为吴强和吴超父子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69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44.8% [18] 光伏逆变器业务 - 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前十 [7][15] - 2024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6.2%,毛利率提升至22.5% [54][56] - 公司在印度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12.6%/12.8%/15.3%,排名前三 [62][63] 储能业务 - 2023年公司储能PCS在国内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二 [7][15] - 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储新增装机分别为57.8/77.8GW,增速分别为77%/35% [66][67] - 公司储能PCS产品成功供货美国,国际业务拓展更进一步 [8][67] 市场前景 - 预计2024/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分别为554/621GW,市场空间分别为840/889亿元 [7][31] - 印度和中东市场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已在中东斩获超过3GW光伏逆变器订单 [7][62] - 全球储能市场增长强劲,预计2024/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分别为73.1/97.2GW [66][67]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49.33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250.5% [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至22.98%,主要受益于海外业务拓展 [22][23]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3/9.11/12.49亿元,EPS分别为1.54/2.53/3.47元 [8]
远航精密:精密镍导体“小巨人”,结构优化助力新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1-08 18:01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远航精密,给予"增持"评级 [1][8] 核心观点 - 远航精密是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为镍带、箔及精密结构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8][11] - 公司2023年业绩承压,主要受电解镍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减弱影响,但2024年业绩逐步回升,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0.74/0.86亿元,同比+102%/16%/16% [8][20] - 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超1000GWh,储能电池出货约330GWh,消费电池需求由电子数码和人工智能领域支撑 [8][33][36] - 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和募资扩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预计2025年产能释放后将助力公司成长 [8][5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74/10.33/12.26亿元,同比+7.89%/18.30%/18.60% [1][8]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0.74/0.86亿元,同比+102.02%/15.65%/15.89% [1][8]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4/0.74/0.86元/股,对应PE为21.82/18.86/16.28倍 [1][8] 行业与公司分析 - 公司是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拥有95项专利,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8][1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松下、LG、珠海冠宇、孚能科技等知名企业,构建了垂直一体化优势 [8][48] - 公司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500吨精密镍带材料和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预计2025年投产 [8][50]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亿元,同比下降10.59%,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40.87% [8][20] - 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下降3.72%,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上升11.90% [8][20] -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0.42%,2024Q1-Q3回升至14.98%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