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歌股份(300729):海外仓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9-26 13: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提供 当前价格15.57元 [4]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实现营收16亿元 同比增长23% 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下降4% [1] - 25H1实现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30% 归母净利润1.3亿元 同比下降19% [1] - 预计25-27年营收68/79/90亿元 归母净利润3.1/3.8/4.6亿元 对应EPS 0.9/1.1/1.4元 [4] - 当前市盈率17/14/12倍 市净率1.36/1.24/1.12倍 [8][9] 业务板块分析 - 人体工学系列产品25H1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3% 毛利率41.46%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仓储物流服务25H1收入16亿元 同比增长84% 毛利率9.7% 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1] - 自主品牌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含海外仓)比例74.77% 同比增长5.84个百分点 [2] - 跨境电商收入10亿元 同比增长9.16% 独立站销售收入4.1亿元 同比增长11.2% [2] 海外仓业务运营 - 包裹发件量同比增长逾120% 达到910万件 全年预计突破2,000万件 [2][3] - 德国仓库利用率超过70% 已实现盈利 [1] - 完成目的港拖车14,960 TEU 卸货上架28,964 TEU [3] - 成为FedEx Ground全球TOP50客户 美国市场可实现90%以上订单次日达 [3] 运营效率提升 - 在美东美西核心仓引入预分拣流水线 自动贴标线及AGV搬运 [2] - 升级WMS系统 新增自动汇波 可视化监控与效率分析模块 [2] - 与FedEx建立本地提货SOP 推行仓内预分拣与"第一枪"作业标准 [2] - 通过干线直送模式解决运力瓶颈 改善尾程派送时效 [2] 规模优势显现 - 在仓库耗材 叉车设备 货架采购 目的港拖车 卸柜及尾程发货方面获得更好议价能力 [3] - 在行业竞争激烈背景下 海外仓业务始终保持盈利 规模经济特征开始显现 [3]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5年营收68.36亿元 同比增长20.56% 26年78.71亿元 同比增长15.14% [8][9] - 预计25年毛利率28.99% 26年29.68% 27年29.81% [9] - 预计25年净利率4.51% 26年4.81% 27年5.11% [9] - 预计25年ROE 7.87% 26年8.81% 27年9.67% [9]
康龙化成(300759):深度研究报告: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的全球药物研发领军企业,扬帆起航
华创证券· 2025-09-26 13: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A股目标价47.73元对应2026年40倍PE 港股目标价39.34港元对应2026年30倍PE [1][6][9]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支撑长周期快速增长 [6][8][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9/19.59/22.57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0/21.22/24.38亿元 同比增长8.9%/21.2%/14.9% [6][9][9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6/31/27倍 考虑到增长前景和行业竞争优势给予较高估值水平 [6][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4% 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 [2][1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38.16/156.88/178.79亿元 同比增速12.5%/13.5%/14.0% [2][90] - 2024年实验室服务收入70.47亿元占总收入57.40% 毛利31.66亿元占总毛利75.32% [23] 实验室服务 - 2025H1实验室服务收入38.92亿元同比增长15.46% 毛利17.59亿元同比增长17.40% 毛利率45.20% [23][26] - 实验室化学2025H1收入超17亿元占比45%同比增长11% 生物科学服务2025H1收入21.41亿元占比55%同比增长20% [26][37][39] - 2025H1参与药物发现项目数量接近800个 2021年以来增速除2024年外均保持15%以上 [26][30] - 全球药物发现CRO服务市场规模2027年有望达359亿美元 公司2024年市占率仅4%成长空间广阔 [32][34] CMC(小分子CDMO)服务 - 2024年CMC业务收入29.89亿元占总收入24% 毛利10亿元毛利率34% 2025H1收入13.90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30.5% [45][47][50] - 2025H1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项目23个 临床III期项目21个 临床I/II期项目188个 临床前项目409个 [57] - 拥有中英美三地4个通过FDA检查的API商业化生产基地 2025H1在建工程26.1亿元持续扩产 [15][49][53] - CMC业务人员从2018年1276人增长至2025H1的4811人 [59] 临床CRO服务 - 2024年临床CRO收入18.26亿元占总收入14.87% 2025H1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12% [63][67] - 临床CRO人员从2018年275人快速增长至2025H1的4415人 其中海外团队超400人 [64][65] - 2025H1进行中临床试验项目1027个 包括89个III期项目 389个I/II期项目 549个其他临床试验项目 [66] - 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覆盖中国150余城市700余家医院 进行中项目超1700个 [68] 大分子和细胞基因治疗 - 2025H1收入2.11亿元略增 人员从2020年末128人增长至2025H1的752人 [70][73] - 宁波大分子CDMO平台近70000平方米 2024年二季度部分投入使用 2025H1通过全球大型制药企业GMP审计 [76][78] - 通过并购AccuGen、Absorption Systems、Allergan Biologics快速切入CGT赛道 收购金额合计2.88亿美元 [81] - 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20.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05.4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1% [82][85]
锅圈(02517):再次回购彰显信心,重申推荐
东吴证券· 2025-09-26 12: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再次回购彰显信心 2025年9月25日公告拟使用最多1亿港元回购H股股份 2024年以来已发布3次回购公告 前两次已完成 [7] - 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2024年末分红2.0亿元 2025年中期分红1.9亿元 [7] - 乡镇开店策略契合下沉市场趋势 2025H1净开门店250家 其中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乡镇市场供给端竞争不充分 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7] - 草根调研显示乡镇单店模型优秀 加盟商意愿足 预计全年净增1000家门店计划可顺利落地 Q4旺季可兑现开店预期 [7] - 经营能力持续验证 同店营收年初至今保持正增长 亏损门店大幅转盈 [7] - 盈利水平在规模效应下充分释放 2025H1核心经营利润率达5.9%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5.9%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7] - 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对应2025年PE不足20倍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9/83.9/95.5亿元 同比增长13%/15%/14%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0/5.8亿元 同比增长81%/19%/17% [1][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5/0.18/0.21元/股 [1][7]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9/16/14倍 [1][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22% [8]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3.20%/13.57%/13.67% [8]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3.19港元 [5] - 港股流通市值8,013.00百万港元 [5] - 市净率2.64倍 [5]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1.65-6.09港元 [5] 基础财务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0元 [6] - 资产负债率31.50% [6] - 总股本2,747.36百万股 [6] - 流通股本2,747.36百万股 [6]
华菱钢铁(000932):品类结构优化,盈利能力修复
华安证券· 2025-09-26 11: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30.92亿元,同比下降16.93%,但归母净利润17.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31% [4] - 单季度Q2营收328.63亿元,同比下降15.52%但环比增长8.71%,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增长26.22%且环比大幅增长111.05% [4]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盈利能力提升,高端品种钢销量占比达68.5%,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6] - 开发75个新产品,实现6个产品"国内首发"或"替代进口"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板材收入290.8亿元(同比-13.84%),长材收入121.06亿元(同比-24.81%),钢管收入58.16亿元(同比-4.87%) [5] - 毛利率显著改善:板材毛利率13.65%(同比+2.67pcts)、长材毛利率5.45%(同比+3.81pcts)、钢管毛利率10.89%(同比+2.12pcts)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6/40.84/44.46亿元,对应PE 13.54/10.83/9.94倍 [7][9] - 预计2025年营收1329.56亿元(同比-8.1%),2026年回升至1419.11亿元(同比+6.7%) [9] 运营数据 - 宽厚板/热轧/冷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3.7%/18.6%/13.9%,镀层钢板销量逆势增长19.3% [5] - 棒材/线材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1.0%/15.6% [5] - 钢管销量87万吨(同比-4.4%),单价6685.5元/吨(同比-0.5%) [5]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42亿元,每股价格6.40元 [1] - 预测ROE持续改善:2025E 5.9%、2026E 7.0%、2027E 7.2% [9] - P/B倍数预计从2025年0.79倍降至2027年0.72倍 [9]
恒瑞医药(600276):深度研究报告系列—:创新与国际化赋能,国产创新龙头渐入佳境
华创证券· 2025-09-26 11: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目标价100.4元 当前价72.27元[1][2][9]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作为国产创新药龙头 通过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正从国内头部药企向全球一线药企迈进[1][6][13] - 仿制药集采冲击高峰已过 存量品种风险基本出清 制剂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点[6][8][42] - 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 2021-2024年获批11款新药 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复合增速超20%[6][8][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 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 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授权收入预计61.1亿元[6][8][9]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73亿元、377.35亿元、433.14亿元 同比增长23.5%、9.1%、14.8%[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9亿元、111.09亿元、128.21亿元 同比增长57.8%、11.1%、15.4%[2][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倍、43倍、37倍[2][9] 业务分析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集采影响大幅减弱 2023-2024年国采影响分别为16.1亿元和8.4亿元[42] - 仅七氟烷和碘佛醇两款产品存在国采风险 2024年收入分别为14.77亿元和19.93亿元[42][44] - 制剂出口业务已进入40多个国家 2024年在美国获批3款首仿药包括白蛋白紫杉醇[48][5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提升至2024年46% 仍低于海外MNC超90%的水平[15] - 2024年在肿瘤、代谢和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市占率分别为5.6%、0.6%、0.6%、2.3%[22][23] - 员工持股目标2025-2027年创新药收入分别达到153亿元、192亿元、240亿元[6][8][61] 研发平台 - 拥有HRMAP ADC平台、HOT-Ig及HART-IgG双抗平台等集成化研发平台[34] - ADC平台已有超过10种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SHR-A1811有9个适应症获突破性疗法认定[35][93] - 2024年招募近20000名参与者参加临床研究 具备强大的端到端临床开发能力[39] 重点产品管线 肿瘤领域 - 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10个适应症 2024年销售额19.8亿元[69][73] - SHR-1701(PD-L1/TGF-β双抗)全球进度第一 已递交G/GEJA一线治疗上市申请[80][87] - SHR-A1811(HER2 ADC)2025年5月获批上市 ORR达73% mPFS达11.5个月[92][96] - SHR-A1904(CLDN18.2 ADC)III期临床进行中 I期临床ORR为35.1%[101][103] 代谢和心血管领域 - GLP-1产品组合包括HRS-7535(口服小分子)、HRS9531(GLP-1/GIP双靶)、HRS-4729(三靶点)[109][110] - 2024年5月将GLP-1产品组合授权给Kailera Therapeutics 首付款和里程碑款达59.25亿美元[110] 国际化进展 - 截至2025年中报已在海外启动20项临床试验[6][8] - 创新药对外授权成为常态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授权收入19.5亿元[9]
金风科技(002202):“金”谷回春,“风”鹏正举
长江证券· 2025-09-26 11: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报表现亮眼 最核心的风机业务迎来积极边际变化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6][9] - 短期看 风机行业预计2025年下半年迎来盈利修复拐点 公司风机大型化已基本趋缓 机型结构基本稳定 盈利能力修复持续性具备支撑 [7][9] - 中长期看 海外风电装机景气加速释放 风机出海空间广阔 公司已具备多年出海业绩积累 新签订单加速落地 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8][9] - 公司在运营电站规模较大 并积极推进新增电站建设 开展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布局 有望形成利润支撑 [9] 财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5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利约15亿元 同比增长7% [19]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 同比增长44% 归母净利约9亿元 同比下降13% [22] - 2025年上半年风机出货约10.6GW 同比提升106.6% 实现收入约218.5亿元 同比提升71% [6][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机毛利率约8% 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6][26] - 风机及零部件业务分部盈利约1.6亿元 同比扭亏 [6][26] 业务亮点 - 海外+海风占比提升 风机结构向好 2025年上半年风机及零部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7% 海外收入占比约31% 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6][29] - 在手订单充裕 海外订单快速增长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公司风机在手外部订单约51.8GW 同比增长46% 其中海外订单约7.4GW 同比增长约42% [6][35] 短期展望 - 风机涨价订单有望下半年集中交付 2024年下半年陆风风机订单中标价格基本稳定在1500元以上水平 平均风机中标价格约为1588元/KW 较上半年风机中标均价提升约7% [37] - 陆风风机大型化已基本趋缓 2025年1-8月陆风风机招标最大功率段基本在10MW左右水平 与2024年基本持平 [42] - 风机环节有可能受益反内卷 风机下游采购业主方主要以国央企为主 风机制造企业多为国企 自2024年下半年国家电投等部分能源国央企更改风机招标规则 不再按照最低价作为评标标准 [48][50] 中长期展望 - 海外风电装机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预计2030年海外风电装机有望达91GW 实现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4% [61] - 2030年海外风机市场空间有望达3590亿元 实现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15% [65] - 国内风机成本优势明显 出海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风机订单中标均价在1600-1700元/KW 仅为海外主机厂商报价的20%左右 [71] - 2024年国内风机企业海外交付约5.2GW 同比增长42% 海外风机渗透率达14% 较2023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71] 公司海外布局 - 长期深耕海外风机市场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国际业务累计装机容量达10GW 分布于40个国家 [76] - 已成立8个全球研发中心 7个全球区域中心 [76] - 2024年公司海外风机交付约2.48GW 海外市占率达6.7%左右 较2023年市占率4.2%的水平提升约2.5个百分点 [80] - 海外风机在手订单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约7.4GW 再创历史新高 [80] 电站业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在运营电站规模约8.7GW 电站净资产总额约225.8亿元 [88] - 在建电站容量约3.7GW [88] - 规划投资189.2亿元建设乌拉特中旗3GW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建设3GW风电项目 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 制取绿氨40万吨/年 [89][90]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30.8亿元 42.9亿元 [9] - 对应2025年 2026年PE分别约18倍 13倍 [9]
中国中免(601888):2025年中报点评:核心商业有复苏迹象,免税龙头彰显经营韧性
华创证券· 2025-09-26 10:23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 目标价79.31元 当前价70.15元[4] 核心观点 - 核心商业有复苏迹象 免税龙头彰显经营韧性[2] - 短期业绩承压 但多元化渠道布局驱动长期有质量增长[8] - 结合市场消费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5年归母净利润35xPE 对应目标价为79.31元[8]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下降9.96%[2] - 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下降20.81%[2] - 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62亿元 同比下降32.21%[2] - 25Q2毛利率为32.7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8/52.68/59.70亿元[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2.27/2.55/2.89元[4]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1/28/24倍[4] 业务运营 -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167.6亿元 同比下降9.2%[8] - 客单价逆势增长23.0%至6754元[8] - 会员数突破4500万[8] - 主营业务线上收入占比达28.5%[8] - 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8] - 已在13个城市拥有市内免税店经营权[8] - 新中标深圳 广州 西安 福州 成都 天津6家门店[8]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 在河内内排及富国机场的免税店已开业[8] - 港澳地区获得香港机场MCM快闪店 澳门M8市内店等经营权[8] - 海南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8] - 海南区域引进超60个品牌[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71.36亿元 同比增长1.2%[4]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613.30亿元 同比增长7.3%[4]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658.22亿元 同比增长7.3%[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9%[9] - 预计2026年毛利率35.2%[9] - 预计2027年毛利率35.7%[9] - 预计2025年净利率9.4%[9] - 预计2026年净利率9.8%[9] - 预计2027年净利率10.3%[9]
毕得医药(688073):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华创证券· 2025-09-26 10:0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毕得医药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为91元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8亿元 同比增长17.91% 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1.60% 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22.60%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31亿元 同比增长22.68% 环比增长11.74% 归母净利润0.43亿元 同比增长65.78% 环比增长39.17% [2]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 2025H1扣非净利润达0.90亿元 同比增长70.60%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H1整体毛利率升至44.25% 同比提升4.74个百分点 净利率达11.70% 同比提升1.96个百分点 [8] 业务板块分析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7.9% 实现收入3.63亿元 同比增长21.40% 毛利率达52.66% [8] - 国内收入2.64亿元 同比增长13.52% 毛利率提升至32.70% 同比改善4.84个百分点 [8] - 药物分子砌块业务收入5.20亿元 同比增长14.35% 占总收入82.94% [8] - 科学试剂业务表现亮眼 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38.95% 其中生命科学试剂收入0.41亿元 大幅增长87.60%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31亿元、16.07亿元、19.26亿元 同比增速20.7%、20.8%、19.8% [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2.06亿元、2.74亿元 同比增速25.1%、40.2%、33.2% [4]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62元、2.27元、3.02元 市盈率分别为49倍、35倍、26倍 [4] - 基于2026年40倍估值得出目标价91元 [8]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9,088.29万股 流通股本4,323.42万股 [5] - 总市值72.31亿元 流通市值34.40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21.44元 资产负债率22.98% [5] - 近12个月股价区间为30.76-79.56元 [5]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17全系跨代升级,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招商证券· 2025-09-26 09: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5] 核心观点 - 小米17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 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1] - 手机业务全面对标iPhone 数字系列迎来关键变阵 [5] - IoT生态竞争力持续强化 汽车定制服务推动个性化体验 [5]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达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431/635/866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PE为31.6/21.4/15.7倍 [5] 手机业务 - 发布小米17/17 Pro/17 Pro Max三款新机 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5] - 全系搭载小米澎湃OS3 售价4499/4999/5999元起 [5] - 小米17采用6.3英寸小屏 配备7000mAh电池和徕卡三摄 [5] - 17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17 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和7500mAh电池 [5] IoT业务 - 发布Xiaomi Pad 8系列 售价2199元起 Pad 8 Pro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和9200mAh电池 [5] - 推出S Pro Mini LED 2026电视系列 采用2880分区背光和5200nits峰值亮度 首销价5199元起 [5] - 发布法式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和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5] - 推出高端旗舰路由器BE10000 Pro和最高端音箱Sound 2 Max [5] 汽车业务 - YU7发布3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5] - 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5] - 定制内容包括5款外观颜色 2款内饰 以及定制缝线/迎宾灯/彩色安全带等 [5] - 预计下半年伴随北京工厂产能爬坡 YU7交付有望上量提速 [5]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归母净利润393/605/839亿元 同比增长66%/54%/39% [5][6]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0.9%提升至2027年24.2% [10] - 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6.5%提升至2027年10.2% [10] - ROE预计从2024年12.5%提升至2027年20.8%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9.45港元 总市值1547.2十亿港元 [1] - 2025-2027年预测PE为35.7/23.2/16.7倍 [5][6] - 2025-2027年预测PB为5.3/4.3/3.5倍 [10] - EV/EBITDA预计从2024年44.1倍降至2027年13.2倍 [10]
当升科技(300073):三元构筑盈利基石,固态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东吴证券· 2025-09-26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业务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8] - 固态锂电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三大五新产品体系实现技术突围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 [8] 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5-2027年出货6/8/11万吨 同比增长50%/33%/38% 国际客户占比60% 主供LG、SK、村田等 [8] - 芬兰基地:首期6万吨NCM预计2026年11月建成 二期LFP/LMFP预计2027年12月建成 [8] - 铁锂正极材料:采用一烧极简工艺 预计2025-2027年出货11/20/30万吨 同比增长90%/100%/50% 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 [8] - 钴酸锂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8]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合作 预计2025年出货50吨 2026年超百吨级出货 与宁德时代有望合作突破 [8] - 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满足<5Mpa压力使用 已实现稳定制备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8] - 全固态NCM正极:2025年实现十吨级出货 与主流厂商均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8] - 富锂锰基材料:2025年实现吨级出货 与卫蓝、清陶、欣界、辉能、一汽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8] - 开发液态LRM中高容量产品(220-250mAh/g)和固态LRM高容量产品(>280mAh/g) 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593百万元 同比下降49.80%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293/16,670/19,999百万元 同比增长61.90%/35.61%/19.97% [1][8][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1.83百万元 同比下降75.48%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03.67/1,050.88/1,367.65百万元 同比增长70.33%/30.76%/30.14% [1][8][9] - 2024年每股收益0.87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8/1.93/2.51元 [1][8][9] - 毛利率从2024年12.38%提升至2027年13.76% 归母净利率从2024年6.21%提升至2027年6.84% [9] - ROE从2024年3.58%提升至2027年8.48% ROIC从2024年2.38%提升至2027年7.16%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3.81元 一年最低价31.80元 一年最高价66.66元 [5] - 当前市盈率73.61倍(2024年)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3.22/33.05/25.39倍 [1][8][9] - 市净率2.25倍 总市值34,731.38百万元 流通市值32,286.03百万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