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行业深度报告:端侧AI,万物智联新引擎
东北证券· 2025-08-15 14:16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1] 核心观点 - 端侧AI正在重塑传统云计算格局 演变为云端-边缘-终端协同的混合架构 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3] - 端侧AI通过轻量化模型和专用加速芯片实现三大技术突破:高效运行AI算法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建立隐私计算框架 [3] - 完整的端侧AI产业链已形成 2023年全球存量消费终端设备达228亿台 智能手机(29.8%) 智能家居(26.3%) PC/PAD(17.6%)为主要载体 [4] - 端侧AI市场规模2023年不足200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1.9万亿元 2023-2028年CAGR达58% [36][38][41] 产业链分析 上游硬件 - 端侧So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548亿美元增至2032年3278亿美元 CAGR8% [55] - 存储芯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 NAND Flash 696亿美元 DRAM 973亿美元 [62] - 智能传感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46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710亿美元 [70][72] - 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020年323亿元增至2024年436亿元 CAGR7.7% [78][80] 中游集成 - 设备集成商负责将AI能力适配到各类终端 跨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成为商业化落地关键 [4] 下游应用 - 智能汽车: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152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22亿元 CAGR29% [91][93] - 机器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52.95亿元 人形机器人82.39亿元 [99] - 消费电子:2025年AI手机预计出货1.18亿台 渗透率40.7% AI PC出货量超1亿台 [108][109] - 智慧工业: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3494.8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9989.9亿美元 CAGR14.2% [113] - 智慧城市: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5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CAGR25.2% [115] 重点公司分析 - 广和通:自主研发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 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 [116] - 乐鑫科技:2025E EPS 4.13元 PE 39.05倍 评级"增持" [6] - 瑞芯微:2025E EPS 2.37元 PE 75.02倍 评级"买入" [6]
2012-2016年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背离与当前有何异同?
天风证券· 2025-08-15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1-6月国内规上发电量累计同比+0.8%,较2024年同期+5.2%明显下滑,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背离 [1] - 背离主要受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放缓影响,细分行业集中于中下游装备制造业和下游消费制品业 [2] - 2012-2016年类似背离中,2015年上游采矿业和中上游原料加工业是主因,与当前结构差异明显 [3] - 动力煤价格2025年6月跌至609元/吨(较2024年底-25.6%),供需宽松下火电需求不及预期是主因 [13] 分章节要点 动力煤价格与供需 - 秦港Q5500动力煤2025年均价670元/吨(同比-21.6%),Q3均价648元/吨(环比+2.6%) [16] - 2025年1-6月动力煤产量19亿吨(同比+1.6%),进口量1.69亿吨(同比-12.3%) [18] - 火电耗煤量12.2亿吨(同比-1.6%),新能源抢装致火电装机占比降至40.4% [22]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分析 - 2025年1-6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2.4%(2024年同期5.2%),贡献率显著下降 [36] - 电气机械/文教用品/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与增加值增速差达-37.4/-13.2/-12pct [46] - 背离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2016年来低分位,但大型企业PMI维持景气支撑工业增加值 [52] 历史对比(2012-2016年) - 2015年背离幅度6.28pct,上游采矿业和中上游加工业利润下滑是主因 [67] - 供给侧改革后2016-2019年增速差收敛至0.9-2.2pct,显示产能出清对修复背离的作用 [78] 政策与价格展望 - 国家能源局核查8省煤矿生产,供给存减量预期 [82] - 电煤长协基准价675元/吨为关键点位,年底港口价目标区间700-750元/吨 [82]
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815
天风证券· 2025-08-15 14:15
行业评级 - 医疗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不变 [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医疗设备中标总额126.43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滑6% [5][11] - 2025年1~7月累计中标总额967.85亿元,同比增长57% [5][11] - CT品类表现突出,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44%,1~7月累计同比增长95% [12] - 磁共振1~7月累计中标额同比增长93%,DSA增长70% [12] 国产品牌表现 联影医疗 - 7月中标额10.17亿元,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33% [15] - PET/CT增速显著,7月同比增长536% [15] - 1~7月累计中标58.54亿元,同比增长57% [15] 迈瑞医疗 - 7月中标额7.39亿元,同比增长16% [18] - 呼吸机品类增速亮眼,7月同比增长58% [18] - 1~7月累计中标50.11亿元,同比增长55% [18] 开立医疗 - 7月中标额1.01亿元,同比增长67% [24] - 软镜品类7月同比增长88% [24] - 1~7月累计中标7.40亿元,同比增长106% [24] 其他国产品牌 - 山外山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392%,1~7月累计增长239% [27] - 万东医疗1~7月累计中标7.94亿元,同比增长95% [30] - 澳华内镜1~7月累计中标3.03亿元,同比增长48% [21] 进口品牌表现 飞利浦 - 7月中标额4.67亿元,同比下滑41% [33] - DSA品类7月同比下滑57%,但1~7月累计仍增长25% [33] - 1~7月累计中标50.45亿元,同比增长39% [33] 西门子 - 7月中标额5.54亿元,同比下滑11% [36] - CT品类逆势增长,7月同比增长25%,1~7月累计增长94% [36] - 1~7月累计中标66.20亿元,同比增长49% [36] GE医疗 - 7月中标额7.01亿元,同比下滑17% [39] - DSA品类7月同比增长147%,1~7月累计增长73% [39] - 1~7月累计中标74.14亿元,同比增长44% [39]
AI算力持续迭代升级,液冷加速渗透行业高景气
东吴证券· 2025-08-15 13: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3] 核心观点 - 液冷技术具备低能耗、高散热、低TCO等优势,冷板式液冷占据主流 [3][9][15] - AI驱动液冷需求放量,英伟达全面转向液冷,预计2032年全球液冷规模超190亿美元 [3][34][56] - 数据中心PUE相关政策趋严,推动液冷技术加速渗透 [3][44][45] - 国内运营商及互联网大厂加大液冷建设资本开支,液冷市场进入爆发期 [3][51][55] 液冷技术优势 - **低能耗**:液冷在2MW机房场景下能耗降低70%+,功率密度从风冷的15KW/RACK提升至浸没式液冷的135KW/RACK [3][11][15] - **高散热**:液冷PUE值可降至1.2以下,远低于风冷的1.5-1.8 [3][7][15] - **低TCO**:液冷通过减少机柜数量与占地面积实现长期成本节约,部分浸没式方案可实现10年免维护 [15][32] 液冷技术分类 - **冷板式液冷**:市场份额约80-90%,工作原理为冷却液通过冷板间接换热,建设成本最低 [16][23][32] - **浸没式液冷**:分为单相和两相浸没,PUE可低至1.05-1.15,但维护复杂度较高 [24][25][32] - **喷淋式液冷**:直接喷淋冷却液至发热器件,PUE介于1.2-1.4,产业链成熟度较低 [29][32] AI驱动液冷需求 - 全球算力规模预计2030年超16ZFlops,CAGR超50%,芯片TDP增长推动液冷需求 [37][38][42] - 英伟达GB300热设计功耗达140kW,全面转向液冷设计,带动液冷硬件用量激增 [55][56] - 国内智能算力规模2028年预计达2781.9 EFLOPS,CAGR 46.2% [37][3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降至1.25以下 [43][45] - 电信运营商计划2025年50%项目采用液冷方案,阿里、腾讯等大厂资本开支超千亿 [51][55] -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56][57] 产业链及标的推荐 - **方盛股份**:布局液冷散热器、冷板及不锈钢管路,2025年数据中心业务预期成倍增长 [60][61][64] - **利通科技**:液压胶管领军企业,拓展数据中心液冷软管业务 [65][69] - **曙光数创**:浸没式液冷领军者,冷板式液冷产品营收占比快速提升 [70][74][76]
机械设备行业简评:创新成果亮相展会,机器人产业加速场景落地
东海证券· 2025-08-15 13:36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跨界协作驱动下规模逐步壮大,整机企业聚焦场景落地,零部件厂商系统化方案能力增强 [4][5] - 政策明确支持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应用示范,上海和北京分别提出2027年算法突破20项、分阶段推广机器人产品的目标 [6] - 跨界合作加速商业化落地,工业物流、纺服制造、家用场景涌现智元G1分拣机器人、服装车间人形机器人、海尔洗护机器人等案例 [7][8][9] - 零部件厂商从单一部件转向"驱动-传动-控制"一体化模组,灵巧手价格下降且性能优化,触觉/视觉感知厂商参展增加 [10][20] - 康养领域外骨骼机器人需求刚性,傲鲨VIATRIX和傅利叶ExoMotus™ M4已应用于康复/养老机构,未来或向C端拓展 [16][17] 行业展会与产业活力 - 2025年7月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60余款智能机器人,8月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200余家企业参展并发布百余款新品 [4][5] - 展会趋势显示整机企业研发更注重场景落地,零部件厂商系统化能力提升,产品形态扩展至外骨骼机器人等非人形领域 [4][5]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上海提出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语料算法突破不少于20项,聚焦物流、工业制造等五大应用场景 [6] - 北京经开区政策分阶段支持未定型产品首试首用、首台套奖励及标杆场景建设 [6] 跨界合作与场景落地 - 智元机器人联合德马科技展示物流分拣G1机器人,处理包裹堆叠误差率低于0.01% [7]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缝制企业合作实现服装车间任务自动化 [7] - 海尔与穹彻智能研发家用洗护机器人,支持衣物投放/玩偶收纳等操作 [8][9] - 智元推出商用清洁机器人绝尘C5,洗地效率达1980平方米/小时 [9] 零部件技术进展 - 减速器厂商提供谐波/行星/摆线针轮全谱系方案,灵巧手基础款价格下降且负载参数优化 [10] - 禾川科技展示多系列旋转执行器,兆威机电提供灵巧手配套零部件 [13] - 触觉感知(他山科技)与视觉系统厂商参展增加,强脑科技灵巧手适配机械臂 [20] 康养领域商业化突破 - 傲鲨智能VIATRIX外骨骼支持日常活动/健身训练,采用浮动式髋关节设计提升灵活性 [16] - 傅利叶ExoMotus™ M4下肢外骨骼可监测步态轨迹并调节参数,适用于康复训练 [17]
传媒互联网行业周报:SLG赛道有望延续高景气度,心动公司业绩预告超预期-20250815
招商证券· 2025-08-15 13:3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传媒互联网行业维持"推荐"评级,特别强调SLG赛道和游戏板块的高景气度 [1]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神州泰岳】【ST华通】【哔哩哔哩】等11家公司,心动公司因业绩超预期被单独强调 [1][2] 核心观点 SLG赛道发展逻辑 - **出海扩张**:2024年SLG占全球游戏市场10%份额(175亿美元),2025年题材多元化与轻量化趋势显著,微信小游戏TOP10中已出现《无尽冬日》等SLG融合产品 [1] - **研发与买量策略**:头部厂商通过高频迭代(如《无尽冬日》全球收入28亿美元)和动态投放(44万条广告素材)提升业绩 [1] - **未来趋势**:产品轻量化(小游戏用户转化)和多品类融合(如休闲+SLG)将持续,重点关注【ST华通】【神州泰岳】等具备研发能力的公司 [1] 心动公司业绩亮点 - **游戏表现**:自研游戏《仙境传说M》《心动小镇》推动收入增长,Taptap平台广告优化带动利润提升 [2] - **产品储备**:新品《伊瑟》国际服表现良好,国内版9月公测;开放世界MMO《仙境传说RO 2》预计12月首测 [6] 市场数据表现 行业指数 - 传媒行业指数周涨1.95%(排名第17),年初累计涨21.47%(排名第6),游戏板块涨幅突出 [1][9] - 个股周涨幅前五:吉视传媒(+39.9%)、巨人网络(+23.59%);跌幅最大为幸福蓝海(-17.61%) [11][12] 细分领域数据 游戏 - iOS畅销榜TOP10中腾讯占7款,《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居前二 [31] - 安卓热玩榜心动《心动小镇》居首,米哈游《原神》《崩坏:星穹铁道》上榜 [32] 影视 - 电影周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6.89亿元,占周票房42.7% [17] - 电视剧收视率TOP3:《锦月如歌》(2.086%)、《以法之名》(1.838%) [22] 图书 - 虚构类畅销书前三:《红岩》《一句顶一万句》《红楼梦》 [33] - 少儿类榜首《成大事者:我命由我不由天》,文化科普类图书占多数 [35]
运动鞋服行业框架
长江证券· 2025-08-15 13:13
行业投资评级 - 运动鞋服行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6] 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 2024年全球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4073亿美元,2015-2024年CAGR为4.6% [12][13] - 2024年全球运动鞋服渗透率达21.7%,其中运动鞋渗透率45.7%,运动服渗透率15.7% [13] - 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4089亿元,渗透率17.8%,运动鞋渗透率65.6%,运动服渗透率9.0% [16][17] - 中国人均运动鞋服支出为40美元,显著低于美国的420美元和日本的264美元 [106] 行业增长驱动力 - 国家体育政策支持:2018-2025年连续出台促进体育消费和全民健身政策 [20][23] - 大众健康意识觉醒: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上升,78%以上人群运动主要目的是改善健康 [26][28][29] - 消费升级推动细分赛道:2024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达749场,参与人数705万人次;瑜伽馆数量在一线城市快速增长 [31][34] - 时尚性拓宽场景:运动休闲风格(Athleisure)搜索热度持续走高,Fila市占率从2013年1%提升至2024年7.7% [36][37][4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CR10为36.9%,Nike和adidas分别以13.4%和8.2%市占率位居前二 [44][45] - 中国市场CR10达73%,其中国产品牌占5席,安踏(10.5%)、李宁(9.4%)、Fila(7.7%)位居前列 [50][51] - 运动鞋CR5中本土品牌贡献率从2018年-2.2%提升至2024年5.4% [55] - 营销资源稀缺:Nike和adidas年营销投入分别达338.7亿和221.2亿元,显著高于本土品牌 [59] 产品与技术壁垒 - 头部品牌研发投入高:Nike年研发投入19.8亿元,安踏6.9亿元,李宁3.9亿元 [62] - 中底技术为核心差异:Nike的ZoomX和adidas的Boost技术直接影响市场份额变化 [62][63] - 运动服技术突破:lululemon开发Everlux等9种专有面料,解决瑜伽裤功能性问题 [69][72] 渠道与品类特征 - 直营占比提升趋势:Nike直营收入占比从2015年22%提升至2024年41% [89] - 运动鞋占比更高:Nike鞋类收入占比66%,安踏57%,李宁56% [93][94] - 中国运动服CR10达77.5%,显著高于美国的55.5%和日本的61.9% [97] 行业发展趋势 - 渗透率提升空间:中国运动鞋服渗透率较美日低10-20个百分点 [104][106]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5857亿元,CAGR约7.5% [105] - 短期竞争加剧:2024年行业增速5%,品牌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应对消费分级 [108][110]
看好232关税苹果豁免对于苹果产业链上下游估值提振
天风证券· 2025-08-15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8][76] 苹果产业链核心观点 - 232关税豁免降低苹果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苹果股价单日大涨5.09% [1][11][12] - 苹果新增1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AMP),总对美投资达6000亿美元,重点布局芯片材料、服务器等制造业 [13] - 苹果2025Q3营收940亿美元同比增10%,iPhone/Mac/服务业务双位数增长,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增4% [1][15][19] - 传统消费电子组装环节回流美国概率低,中国供应链仍具深度依赖优势 [14] AI技术进展 - OpenAI发布GPT-5模型,编程/创意写作/健康领域实现突破,编程准确率74.9% [21][22] - 移动端AI应用月活达6.8亿,插件形态用户规模6.3亿首超原生App [27][28] - AI应用形成四大梯队:搜索/综合助手为第一梯队,社交/专业顾问为第二梯队 [27] PCB技术革新 - CoWoP封装技术可降低AI芯片成本30%-50%,PCB扩产周期仅6-12个月 [30][35] - CoWoP推动高阶PCB需求,但面临良率与工艺精度挑战 [35][37] 面板行业动态 - 7月电视面板价格普跌,32/43吋跌1美元,50-75吋跌2美元 [38][40] - 京东方2025Q1折叠OLED屏幕供应量超三星显示成为行业第一 [43]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H1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70% [47] 重点公司推荐 - 消费电子零组件: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等48家上市公司 [5] - PCB产业链: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16家企业 [5] - 面板厂商: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A等14家公司 [5]
汽车海外销量点评:6月海外车市相对低迷,欧美同比双降
华创证券· 2025-08-15 13:03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6月全球轻型车销量739万辆(同比+2.1%,环比+2.0%),海外市场合计467万辆(同比-3.5%,环比-1.1%),为近两年最大同比下滑[2][5] - 分区域表现: - 中国:272万辆(同比+13%,环比+7.8%),新能源车123万辆(同比+25%,环比+1.5%)[2][5] - 北美:155万辆(同比-4.5%,环比-13%),新能源车13.5万辆(同比-7.0%,环比-9.7%)[2][5] - 欧洲:157万辆(同比-7.7%,环比+11%),新能源车35.5万辆(同比+16%,环比+12%)[2][5] - 7月速报显示北美销量同比+6.8%,欧洲+1.2%[2][5] - 预计2025年海外轻型车销量5498万辆(同比-0.2%),新能源车621万辆(同比+16%)[5] 行业数据 销量表现 - 全球新能源车6月销量180万辆(同比+21%,环比+2.8%),海外市场57万辆(同比+14%,环比+5.8%)[5] - 中国狭义乘用车6月出口50万辆(同比+25%,环比+7.6%)[5] - 南美29万辆(同比+9.0%,环比-5.3%),东亚48万辆(同比+5.1%,环比+17%)[5]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销量前十车企:丰田集团/大众集团/现代起亚份额领先(前5名合计占比8%-14%)[33][35] - 全球新能源销量前十车企:比亚迪/特斯拉/吉利控股居前三(比亚迪份额达25%-30%)[39][41] 投资建议 整车领域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豪华车+强竞争力)、上汽集团、长城汽车[5] - 建议关注北汽蓝谷(管理层改革)、吉利汽车(银河A7上市)、理想汽车(波段机会)[5] 零部件领域 - 推荐低估值标的:星宇股份、爱柯迪[5] - 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豪能股份、福达股份、拓普集团[5] 汇率与运费 -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下行至6.0-7.0区间[27][31]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持续下行[28]
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算力需求上行+新工艺涌现,看好PCB设备需求持续向好
东吴证券· 2025-08-15 12:3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算力需求上行带动PCB产业资本开支上行,2025Q1全球服务器销售额达952亿美元(同比+134.1%),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3660亿美元(同比+44.6%)[1] - PCB市场规模2024年为735.65亿元(同比+5.8%),2025年预计增至785.62亿元(同比+6.8%),服务器/存储方向产值109.16亿元(同比+33%),占比15%[1] - 高端PCB需求高增,2024年18层以上多层板产值同比+40.2%,HDI板产值增速达18.8%[1] 行业生产环节分析 - 钻孔、曝光、检测为PCB生产核心环节,2024年钻孔设备价值量占比20%,曝光/检测/电镀设备分别占比17%/15%/7%[2] - 多层板、HDI及高频高速板需求驱动技术升级:HDI板层数更多/电路更密集/孔径更小,对钻孔、曝光、电镀环节提出新要求[2] - 钻孔环节:盲孔/埋孔数量提升+孔径更小,需高精度机械/激光钻孔[2] - 曝光环节:电路密度高催生激光直接成像替代传统光刻[2] - 电镀环节:高厚径比通孔/盲孔/埋孔数量提升,工艺要求更高[2] - 机械钻孔国产化率较高,激光钻孔与激光成像存在国产替代机遇[2] 新工艺发展 - CoWoP工艺省去封装基板,将芯片直接封装至PCB板,PCB线宽从CoWoS-P的20-30μm降至10μm,需MSAP工艺实现精细布线[3] - CoWoP推动PCB向高密度/高精度发展,钻孔、曝光、电镀环节设备价值量有望提升[3] 投资建议 - 钻孔环节建议关注【大族数控】(机械+激光钻孔)、耗材端【鼎泰高科】【中钨高新】[4] - 曝光环节建议关注【芯碁微装】【天准科技】[4] - 电镀环节建议关注【东威科技】,锡膏印刷环节建议关注【凯格精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