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鸣(603225):对外投资公告点评:拟投资利夫生物,迈向高端生物基纤维领域
光大证券· 2025-07-18 16: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以1亿元增资利夫生物,增资后持有其7.0175%股权,在巩固传统主业同时迈向高端生物基纤维领域 [1] - 利夫生物是国内FDCA产业化领先者,在呋喃类生物基材料领域领先,研发、产能、市场和业绩释放有核心优势 [3] - FDCA下游应用广,其合成的PEF性能优于PET,在多领域有应用 [4] - 因长丝需求复苏疲软、价差下滑,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下调28%)/18.82(下调22%)/22.07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96、1.23、1.45元,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1亿元增资利夫生物,增资后持股7.0175% [1] 点评 - 公司拟投资利夫生物迈向高端生物基纤维领域,利夫生物专注生物基呋喃材料研发生产,其FDCA技术可助公司探索新材料应用前景与技术路径 [2] - 利夫生物是国内FDCA产业化领先者,2022年建成全球首条FDCA千吨级及百吨级连续流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生产线,千吨线量产产品纯度达99.99%,PEF性能指标领先,率先突破廉价糖制备FDCA连续化生产工艺,预计2025年FDCA售价降至5 - 6万元/吨,2027年后降至2 - 3万元/吨 [3] - FDCA可合成多种聚合物,能替代PTA合成PEF,PEF性能优于PET,环保特性出色,在多领域应用广泛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下调28%)/18.82(下调22%)/22.07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96、1.23、1.45元,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4.69亿、670.91亿、702.26亿、781.12亿、866.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03%、9.15%、4.67%、11.23%、10.89% [6][1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6亿、11.00亿、14.66亿、18.82亿、22.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29.68%、1.32%、33.20%、28.39%、17.26% [6][12]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0.71、0.72、0.96、1.23、1.45元,ROE(摊薄)分别为6.47%、6.38%、7.98%、9.50%、10.30% [6][12]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6、15、12、9、8,P/B分别为1.0、1.0、0.9、0.9、0.8 [6][15] 股价相对走势 - 展示了新凤鸣与沪深300在07/24 - 04/25期间的股价相对走势 [8][9] 收益表现 - 近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3.20、3.61、 - 37.69,绝对收益分别为7.31、10.55、 - 23.11 [10]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指标的预测情况 [12] 现金流量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公司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及净现金流的预测情况 [12] 资产负债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公司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指标的预测情况 [13] 盈利能力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8%、5.6%、6.0%、6.3%、6.5%,EBITDA率分别为7.4%、7.4%、7.7%、8.2%、8.3%等 [14]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67%、69%、68%、67%,流动比率分别为0.87、0.67、0.66、0.75、0.85等 [14] 费用率 - 2023 - 2027年销售费用率均为0.16%,管理费用率均为1.06%等 [15]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0.26、0.23、0.30、0.38、0.4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39、4.45、3.02、4.14、4.58元等 [1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6、15、12、9、8,PB分别为1.0、1.0、0.9、0.9、0.8,EV/EBITDA分别为9、8、9、7、7,股息率分别为2%、2%、3%、3%、4% [15]
银行投资跟踪:如何看待银行股价和基本面的背离?
天风证券· 2025-07-18 16: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行股价和基本面长期存在“背离”现象,当前银行基本面承压但估值攀升,在市场偏好高股息策略下涨势亮眼,且基本面有边际改善,资金面驱动的估值修复是行情核心逻辑,银行股仍具投资价值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银行股价和基本面背离现象 - 银行业绩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或预期正相关,与板块行情负相关,经济上行时银行基本面好但对资金吸引力弱,经济承压时银行防御属性突出有超额收益;目前2025Q1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2.32%,较去年同期增速低2.97pct,截止7月11日银行板块PB为0.75倍,处于近十年5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 [3][6] 银行基本面边际改善 - 净息差降幅有望显著收窄:负债成本预计持续改善,今年A股上市国股行将有11万亿存量高息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全部到期续作理论上最多为25H1、25H2分别节省781、553亿元存款利息支出,全年共计1334亿元,静态测算下A股上市国股行25H1、2025存款成本率将较2024年末分别改善15、21bp至1.61%、1.54%;贷款定价预计下行趋缓,5月新发放对公贷款利率、房贷利率环比持平,综合考虑后预计2025年A股上市国有行、股份行净息差分别为1.34%、1.55%,分别较2024年末下行12、9bp [9][12] - 资产质量有望稳中改善:目前银行资产质量平稳,2025Q1末商业银行不良率录得1.51%,较2024年末小幅上行1bp,拨备覆盖率为208%,环比下行3.06pct,距离监管要求的150%有充裕空间;随着政策落地,银行地产、城投产业链、零售不良生成预期好转,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涉房融资制度,预计涉房贷款资产质量边际改善 [16] 资金面驱动估值修复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优势凸显,截止7月11日银行板块股息率4.87%,较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高出3.1pct,投资吸引力提升 [6][19] - 增量资金涌入带动估值修复,今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新规等政策增加资金对银行股配置需求,截止7月11日银行板块PB估值为0.75倍,较年初的0.65倍抬升,处于近十年5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仍有修复空间 [19] 险资增持银行趋势延续 - 政策导向方面,中长期资金入市是长期制度安排,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方案明确提升险资权益投资规模和比例并长周期考核,“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或带来大规模稳定增量资金 [23] - 经营诉求方面,险企“利差损”和“资产荒”压力大,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OCI账户对高股息资产依赖度提升,银行股可对冲利差损、避免利润波动,有望持续成为险资主要增持行业 [23] 主动基金增配与被动基金扩容 -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银行比例有增配空间,截止2024年末持仓银行比例为3.35%,沪深300指数中银行股权重达15.71%,若向沪深300权重抬升,仍有10pct以上增配空间 [26] - 被动基金扩容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2025Q1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股市值同比增长55.8%,年初至今沪深300ETF净流入规模居宽基类ETF首位,银行板块作为沪深300权重股将受益 [26] 投资建议 - 银行基本面稳健,有投资价值,理由为下行周期银行防守能力凸显、基本面有边际改善预期、增量资金入市驱动估值修复;重点推荐优质地区中小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国股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27]
请回答2025系列报告(二):美联储能保住自己的独立性吗?
民生证券· 2025-07-18 16:02
宏观经济判断 - 预计美国通胀将在Q3回升,经济持续走弱,等待更多宏观数据印证[2] - 判断美国年初数据强劲后二季度走弱,美联储降息难度提升,二三季度美元指数破百,10Y美债中枢处在4.4 - 4.5%,黄金低于3000美元/盎司时是“版本答案”,6月看好港股核心资产[3] 美联储历史 - 1913年美联储成立,大萧条时未承担最终借款人角色,截止1933年倒闭银行占当时总量的1/3,1935年通过《银行法》强化华盛顿理事会权力,FOMC成为货币政策核心[4] - 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财政部要求美联储维持低利率融资赤字引发通胀压力,1951年《美联储 - 财政部协议》终结联储利率与国债利率绑定,明确货币政策独立性[4] 历史案例分析 - 二战后美联储维持低利率为政府融资,战后通胀一度上涨到20%以上,1951年协议重新确立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独立地位[8][10] - 杜鲁门对美联储人事调整,任命马丁,马丁后来坚定走上独立央行行长道路,提出“在派对正欢时收走酒杯”理念[10][11] 当下情况分析 - 特朗普试图干涉美联储独立性,提前主席任命流程释放货币政策宽松信号,多次批评鲍威尔并提及解雇[7][20] - 白宫试图从贪腐、作风问题入手罢免鲍威尔,总统需证明“充分理由”,走流程无先例且国会投票解雇不简单[12] - 若美联储失去独立性,美国将面临股债汇三杀和通胀失控局面[13] 其他信息 -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遴选程序已正式启动,贝森特是候选人之一[20]
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下)
长城证券· 2025-07-18 15:59
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影响 - 无资本时技术冲击改善各经济指标,财政冲击仅增加产出;有资本时C - D生产函数长期更优,劳动供给弹性对居民消费影响小,财政反应系数越高财政效率越高、债务压力越小[1] 无资本情况财政作用 - 假设政府支出占GDP比例为20%,测算劳动时间稳态值;财政冲击使总产出增加、消费下降、劳动时间变长、消费倾向大幅下降,政府债务率先升后回归;技术冲击正面作用大于财政冲击[21][23] 有资本情况财政作用 - 参数设置与无资本情况有差异,有资本时产出、消费和政府债务率波动大于无资本情况,消费倾向走势不同[39] 不同制度因素下财政政策影响 - 由内生增长模型改为C - D模型,财政支出影响变小;劳动供给弹性改变对劳动时间影响不显著、对消费影响大;风险厌恶系数下降使产出、消费等波动大;财政反应系数提高提升财政效率、降低政府债务率[46][49][51][56] 中国财政反应系数测算 - 使用2002 - 2024年数据测算,狭义和广义政府债务财政反应系数均为 - 0.12,拟合值不高,财政盈余未对政府债务做出足够反应[60][61] 风险提示 -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和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与现实有偏差[2]
《能源化工》日报-20250718
广发期货· 2025-07-18 15:51
HUNT TU 期 9 H H H H H H H H S H S H S H S H S H F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 2025年7月17日 张晓珍 Z0003135 | 品种 上游-国内企业开工率 | 现值 72.5 | 前值 75.61 | 涨跌 -3.1 | 涨跌幅 -4.11% | 单位 | | --- | --- | --- | --- | --- | --- | | 上游-海外企业开工率 | 71.1 | 64.0 | 7.1 | 11.12% | | | 西北企业产销率 | 104 | 101 | 2.6 | 2.56% | | | 下游-外采MTO装置开工率 | 75.54 | 75.9 | -0.4 | -0.50% | % | | 例一抹甜母 埃仁 | 31.3 | 33.2 | -1.9 | -5.73% | | | 下游-冰醋酸开工率 | 97.0 | 95.4 | 1.6 | 1.69% | | | 下游-MTBE开工率 | 66.2 | 63.8 | 2.4 | 3.81% | | 甲醇观点 内地市场检修见顶,7月下产量有上升预期。港口市场面临双重 压 ...
李宁(02331):预计下半年净利率走弱
天风证券· 2025-07-18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纺织及服饰,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消费承压,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营收分别为289亿人民币、296亿人民币、307亿人民币(原值为295亿人民币、317亿人民币、340亿人民币);归母净利分别为24亿人民币、26亿人民币、27亿人民币(原值为28亿人民币、30亿人民币、32亿人民币);EPS分别为0.93元人民币、0.99元人民币、1.06元人民币(原值为1.09元人民币、1.16元人民币、1.23元人民币);PE分别为16/15/14x [4] - 预计下半年净利率走弱,但COC和NBA球星等相关的营销费用投放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放大品牌声量 [3] 公司2025Q2运营状况 - 李宁(不包括李宁YOUNG)零售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录得低单位数增长 [1] - 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零售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录得低单位数下降,其中零售渠道(直接经营)录得中单位数下降,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录得低单位数增长;线上渠道2025Q2零售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录得中单位数增长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的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共计6099个,较上一季末净增加11个,本年迄今减少18个;在净减少的18个销售点中,零售业务净减少19个;批发业务净增加1个 [1] 公司营销举措 - 李宁品牌与中国奥委会正式签约,成为2025 - 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合作涵盖2026年米兰 - 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以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赛事;此次签约或意味着李宁重申专业运动员的品牌基因,且中国奥委会赞助商身份有望助力出海 [2] - 李宁签约CBA新星,NBA首轮选秀中杨瀚森以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成为继姚明和易建联之后中国第三位NBA首轮中国球员;李宁与杨瀚森签五年长约,开创国产运动品牌签约NBA首轮秀先河,将其与驭帅系列篮球鞋深度捆绑,未来有望借其在NBA赛场验证产品性能,在欧美市场建立专业认知 [2]
OpenAI发布新品,AIAgent加速落地
开源证券· 2025-07-18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坚定看好 2025 年 AI Agent 产业崛起趋势,巨头密集发布迭代推理模型有望推动 AIAgent 生态加速繁荣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 月 18 日,OpenAI 发布 ChatGPT Agent,可处理多样化任务 [4] ChatGPT Agent 特点 - 具备自主调用多工具能力,将 Operator 的网站交互能力、DeepResearch 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 ChatGPT 的深度对话能力融合,在多项基准测试中领先 [5] - 在 Humanity's Last Exam 测试中准确率达 41.6%,远超此前 OpenAIo3 模型的 20.3%和 DeepResearch 的 26.6% [5] - 在投资银行建模任务中平均准确率高达 71.3%,在 Excel 和 PowerPoint 相关任务中优于微软 Copilot 等竞争对手 [5] - 在 BrowseComp 和 WebArena 等网页导航任务中的表现分别为 68.9%和 65.4% [5] 其他模型发布情况 - 当地时间 7 月 9 日晚,xAI 公司发布 Grok4,拥有 25.6 万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推理能力较前代提升 10 倍,主打多模态功能,Grok4 API 已开放,后续将推出编程、多模态智能体、视频模型版本 [6] - 7 月 11 日,Kimi K2 发布并开源,是具备更强代码能力、更擅长通用 Agent 任务的 MoE 架构基础模型,总参数 1T,激活参数 32B [6] 投资建议 - AI 应用推荐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公司,受益标的包括美图公司、新开普等 [7] - 算力领域推荐中科曙光、淳中科技等公司,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紫光股份等 [7] - 华为昇腾生态推荐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等公司,受益标的包括拓维信息、广电运通等 [7]
招商证券电话会议纪要(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8 15: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年经济增速完成5%左右目标可能性高,下半年宏观政策或着力治理价格问题,若成效显著将改变资产价格定价逻辑 [2] - 港股IPO抽水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FINI系统优化后的认购资金预缴政策可缓解流动性紧张 [8][9] - 科创债ETF启航,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建议关注双重流动性溢价、超额利差为正且收窄幅度小、久期匹配三类科创债标的 [10][16][18] - 研究和投资银行需客观评估资产质量,构建“广义不良率”和“超额拨备利润倍数”指标可评估银行静态资产质量 [19] - 2025H1权益平稳、债市震荡,券商行业在多方面变革,资本市场底部稳固时券商指数向上为大概率事件 [24][28] - 地产“信用底”基本明朗,“商业模式底”或逐步被定价,主流房企估值或进入投资区间 [31] - 可借鉴美国主动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政策与基准选择,为国内公募基金方案落地提供参考 [32] 各行业总结 宏观 - 全年经济增速完成目标可能性高,下半年增量政策必要性和力度下降,但价格水平承压,宏观政策或着力治理价格问题 [2] - 价格问题与企业内卷式竞争有关,治理需从供需两端着手,供给侧加快投资相关产品产能去化,需求侧保障劳动者权益并刺激消费需求 [2][3] - 若反内卷改变国内价格走势,人民币资产价格逻辑将变化,权益资产基本面改善,商品价格有望止跌回稳 [5] 策略 - 港股IPO发行包括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抽水效应因投资者参与公开发售冻结资金形成 [8] - 新股公开发售认购有网上白表elPO服务处和香港结算EIPO渠道两个渠道,前者需全额缴纳资金,后者缴款规模由委托机构确定 [8] - 历史上港股IPO认购火热时对市场有短期抽水效应并带动短期利率上行,2023年FINI系统启用后可缓解资金压力,如蜜雪集团IPO [8][9] 固收 - 6月18日证监会明确加快推出科创债ETF,10家公募基金上报,7月2日获批,7月7日上市,募集290亿资金 [10] - 科创债ETF是今年一系列政策设计的一部分,政策推动下科创债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为其提供充足底层资产 [10]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跟踪三大指数,市场已提前配置成分券,建议关注双重流动性溢价、超额利差为正且收窄幅度小、久期匹配三类标的 [11][16][18] 银行 - 研究和投资银行需客观评估资产质量,构建“广义不良率”和“超额拨备利润倍数”指标评估银行静态资产质量 [19] - 传统资产质量指标包括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受口径不统一等限制,难以反映银行真实拨备情况 [19][20] - 大行风险贷款率近两年相对平稳,股份行和城商行广义不良资产率相对偏高,优质区域行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强 [22][23] 非银 - 2025H1权益平稳、债市震荡,国有大行定增带动内地股融规模高增,上市券商营收净利高增,头部集中度上行 [24][25] - 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初步建立,中长期资金壮大,改革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25][26] - 券商各业务面临不同发展态势,国际业务方面头部券商加速出海,资本市场底部稳固时券商指数向上为大概率事件 [27][28] 地产 - 地产“信用底”基本明朗,“商业模式底”或逐步被定价,关注“需求底”和“供求关系底”节奏及资产配置变化 [31] - “需求底”方面,降息和租金回报率提高或带动总购房需求筑底,“供求关系底”方面,新房价格领先企稳,二手房挂牌量或下降 [31] - 主流房企估值或进入投资区间,可关注高质量周转公司、股息率高业绩稳健公司及物业企业 [31] 基金评价 - 证监会发布方案将基金浮动管理费和人员薪酬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可借鉴美国主动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情况 [32] - 美国主动基金以股票型为主,单基准是主要基准类型,SEC要求与宽基指数全收益比较,还可选择其他指数 [33] - 不同类型基金基准选择有差异,头部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基准设置也各有特点,美国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与基准重合度高 [33][35][36]
AWS再投1亿美元强化AI应用落地,加速AgenticAI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8 15: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WS向生成式AI创新中心追加1亿美元投资 聚焦Agentic AI场景 强化其在工业级AI应用市场能力建设 拉动客户上云、用AI、绑平台 [1] - AWS通过创新中心补全自身在AI应用栈短板 从IaaS跃升为AIaaS平台 强化其在“算力 + 应用 + 服务”一体化平台角色定位 重塑在AI产业链战略地位 [2] - Agentic AI将成企业AI投入重点方向和AWS算力资源转化关键驱动力 AWS此次投资加速构建方法论和服务能力 有望带动自研AI芯片算力利用率提升 增强CapEx效率与平台闭环 [3] - IaaS厂商切入Agent层是大势所趋 AWS作为全球最大公有云IaaS服务商 具备资源和合作框架优势 构建完整框架可扩大在企业级AI市场战略纵深与产品护城河 [3] - AWS关注点从辅助型AI向更自主、自动化决策系统演进 抢占AI系统性应用场景高地 如自动客户服务、工业巡检、流程协同等 [4] - AWS将AI解决方案作为平台层核心抓手 绑定客户同时提升自家云计算负载与GPU利用率 [4] - AWS借助多模型合作伙伴推动开放模型生态 创新中心拓宽产品能力闭环 提升平台议价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 AWS宣布向生成式AI创新中心追加1亿美元投资 该中心2023年设立 服务全球客户实现从试点向生产级应用跨越 本轮投资聚焦Agentic AI场景 [1] 点评 - AWS补全上层AI能力 强化服务平台角色 设立创新中心弥补在客户AI项目建模、集成等领域短板 提供全流程服务 帮助企业转入实际业务流程 [2] - Agentic AI崛起 驱动应用场景落地与算力转化 面向To B市场 Agentic AI更具任务导向性与自动执行能力 AWS投资加速构建能力 带动自研芯片算力利用率提升 [3] - IaaS厂商切入Agent层是大势所趋 AWS具备资源和合作框架优势 构建完整框架扩大在企业级AI市场战略纵深与产品护城河 [3] - 加码agentic AI 推进AI从Co - Pilot向Auto - Pilot演进 AWS强调支持agentic AI能力落地 抢占AI系统性应用场景高地 [4] - AI应用向行业纵深渗透 提升客户粘性与计算负载 AWS过去服务数十家企业 积累垂类Know - how 再投资将AI解决方案作为核心抓手 提升云计算负载与GPU利用率 [4] - 构建闭环生态 提升平台议价权与差异化壁垒 AWS借助多模型合作伙伴推动开放模型生态 创新中心拓宽产品能力闭环 提升平台议价权 [4]
北交所市场点评:温和上涨,中报季即将开启
西部证券· 2025-07-18 15:42
行情复盘 - 7月17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211.6亿元,较上日增加12.8亿元,北证50指数收盘价1428.1,上涨0.9%,PE TTM为67.79倍,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2438.2,上涨0.8%[3][13] - 当日北交所268家公司中140家上涨、11家平盘、117家下跌,涨幅前五为慧为智能(14.8%)、宏裕包材(11.8%)等,跌幅前五为广咨国际(-7.3%)、云创数据(-6.3%)等[3][21] 重要新闻 - Model Y L入局、理想i8开启预订,六座纯电SUV大战开打[5][26]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破15亿千瓦,最大达15.06亿千瓦,较去年增0.55亿千瓦,7月已三度刷新极值,火电公司PE估值低、分红率有提升空间[5][28] - 两部门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征收范围为零售价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和中轻型商用客车[5][29] 重点公司公告 - 三维股份公告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进展[5][31] - 艾融软件宣布292万股股票解除限售,占总股本1.39%,7月22日可交易[5][32] - 舜宇精工取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双电机控制电路”[5][33] 投资建议 - 热门主题与宏观政策支撑市场情绪,台积电财报与国产eVTOL采购强化北交所企业技术优势预期[6] - 建议关注专精特新标的,尤其新质生产力领域,注意宏观经济、政策落地及流动性风险[6]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监管、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及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风险[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