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量化评论(110):构建跑赢中证500的分析师组合
开源证券· 2025-07-05 15:3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分析师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券商金股中新进金股表现更优和业绩超预期在新进金股中选股效果优异的结论,构建对标中证500的组合[2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在每个月券商十大金股池中,按照相对上个月是否重复,选出新进金股池[25] 2. 计算新进金股池每只股票的业绩超预期指标(SUE),选出业绩超预期靠前的50只个股,按照券商推荐数量加权得到初始权重[25] 3. 基于最新中证500指数行业权重分布,等比例调整上述组合的行业权重,并对各行业内的个股权重进行等比例调整[25] - **模型评价**:能够追踪市场风格最新动向,动态捕捉高弹性个股[3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分析师50组合** - 年化收益率:14.9%[27] - 年化超额收益(相对中证500):15.6%[27] - 2025年(截至6月底)超额收益:10.2%[27] - 持仓占比均值:沪深300(28.7%)、中证500(26.8%)、中证1000(29.3%)、其他(15.3%)[3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业绩超预期指标(SUE)**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个股财报实际值相对分析师预测值的超预期程度[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S U E={\frac{R_{t}-E_{t}}{\sigma(R_{t}-E_{t})}}$$ 其中: - \(R_t\)为财报实际值 - \(E_t\)为分析师预测值 - \(\sigma(R_{t}-E_{t})\)为预测误差的标准差[22] 构建步骤: 1. 将分析师预期数据由累计值转化为单季度值[26] 2. 使用单季度预测值和单季度实际值进行对比[26] 3. 融合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和定期报告,财报真空期因子值前向填充[23] - **因子评价**:在新进金股中选股效果明显优于重复金股[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业绩超预期指标(SUE)** - **新进金股**:多头组合年化收益显著高于空头组合(净值曲线分离明显)[24] - **重复金股**:多头组合年化收益略高于空头组合(净值曲线分离较弱)[24] 其他关键数据 1. **券商金股分年度收益**(2017-2025年)[16][20]: - 全部金股年化收益率:11.2% - 新进金股年化收益率:14.1% - 重复金股年化收益率:8.8% 2. **新进金股与重复金股风险指标对比**: - 新进金股最大回撤:38.5% - 重复金股最大回撤:45.0%[20]
投资策略专题: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7-05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是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被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 [4][5] 各部分总结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核心思路,“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4][13] - “底线思维”假设对美出口全面归零,需从国内扩大内需及财政刺激、科技创新提振全要素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出口和出海三个维度对冲,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的品种三个确定性方向,“深海科技”是这三大方向的交集 [4][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外部不确定性高的当下,“深海科技”是向海图强的政策公约数 [14] 深海科技的提出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的政策地位 - 政策提出“海洋经济”后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标志我国海洋经济进入第二轮顶层设计阶段 [5][18] - 内陆城镇化空间趋于饱和,国家资源配置向海洋拓展,深海资源开发成新增长支点和战略方向 [5][18] - “深海科技”涵盖深海探测、防护与资源开发,国家重视自主可控的深海装备、材料与智能化系统,推动“数字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带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19] - 深海科技形成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格局,国家层面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地方如上海、广东等地也有相关规划与部署 [22] - 中国成为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永久成员,提升国际话语权,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契合制造业升级与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趋势,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顶层驱动因素 [5][24] 深海科技产业链布局 - 核心技术体系为“三深”技术,即深潜、深钻和深网 [6][26]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原材料需耐高压、耐腐蚀,零部件需高精度、抗干扰,目前我国深海材料焊接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提升空间,能源与动力系统聚焦燃料电池、推进器系统研发 [6][26][27] - 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涵盖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等,未来发展重心在高端深海装备制造、智能化系统集成与深海工程建设能力提升 [6][26][30] - 产业链下游包括深海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海洋观测、数智化、国防与安全等,深海油气开发和国防产业链相对成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处于起步或布局阶段,未来在军民融合、国产替代方向有发展空间 [6][26][32]
因子跟踪周报:成长、分红因子表现较好-20250705
天风证券· 2025-07-05 15:08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估值类因子 1. **因子名称**:bp - **构建思路**:衡量公司净资产与市值的相对关系[13] - **构建过程**:$$ bp = \frac{当前净资产}{当前总市值} $$ - **评价**:传统估值指标,反映市场对净资产的定价效率 2. **因子名称**:bp三年分位数 - **构建思路**:评估当前bp在历史区间的位置[13] - **构建过程**:计算股票当前bp在最近三年的分位数 3. **因子名称**:季度ep - **构建思路**:衡量净利润与净资产的关系[13] - **构建过程**:$$ 季度ep = \frac{季度净利润}{净资产} $$ 4. **因子名称**:季度sp - **构建思路**:衡量营业收入与净资产的关系[13] - **构建过程**:$$ 季度sp = \frac{季度营业收入}{净资产} $$ 盈利类因子 1. **因子名称**:季度roa - **构建思路**:评估资产盈利能力[13] - **构建过程**:$$ 季度roa = \frac{季度净利润}{总资产} $$ 2. **因子名称**:季度roe - **构建思路**:评估净资产盈利能力[13] - **构建过程**:$$ 季度roe = \frac{季度净利润}{净资产} $$ 成长类因子 1. **因子名称**:标准化预期外盈利 - **构建思路**:量化盈利超预期程度[13] - **构建过程**:$$ \frac{当前季度净利润 - (去年同期单季净利润 + 过去8个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值)}{过去8个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值的标准差} $$ - **评价**:对短期市场反应敏感 2. **因子名称**: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 **构建思路**:衡量净利润增长趋势[13] - **构建过程**:直接计算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波动率类因子 1. **因子名称**:Fama-French三因子1月残差波动率 - **构建思路**:衡量未被三因子解释的收益波动[13] - **构建过程**:对过去20个交易日日收益进行Fama-French三因子回归,计算残差标准差 反转类因子 1. **因子名称**:1个月反转 - **构建思路**:捕捉短期价格反转效应[13] - **构建过程**:累加过去20个交易日收益率 因子回测效果 IC表现 1. **bp因子**:最近一周IC 7.22%,最近一月IC均值3.46%,最近一年IC均值1.87%[9] 2. **标准化预期外盈利因子**:最近一周IC 7.52%,最近一月IC均值3.04%,最近一年IC均值0.60%[9] 3. **小市值因子**:最近一年IC均值4.00%,历史IC均值2.22%[9] 多头组合表现 1. **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因子**:最近一年超额收益9.60%,历史累计超额36.36%[11] 2. **小市值因子**:最近一年超额收益19.71%,历史累计超额66.81%[11] 3. **1个月换手率波动因子**:最近一年超额收益14.76%,历史累计超额32.41%[11] 数据处理说明 - 因子值经行业内排序分位数转换,并对市值、bp与行业进行中性化处理(规模与bp因子除外)[7] - 季度数据优先级:业绩预告 < 业绩快报 < 正式财报[14]
估值周报(0630-0704):最新A股、港股、美股估值怎么看?-20250705
华西证券· 2025-07-05 15:08
A股市场估值 - A股整体PE(TTM)为15.76,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为22.32[6] - 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指数PE(TTM)现值分别为15.09、13.16、32.47等[12] - 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钢铁、计算机等处于较高分位[22] 港股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等指数PE(TTM)现值分别为10.65、19.86等[59] - 恒生医疗保健业、恒生资讯科技业等行业PE(TTM)现值分别为28.21、25.39等[72] 美股市场估值 - 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等指数PE(TTM)现值分别为28.12、42.45等[82] 中概股及银行股估值 - 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等中概股PS现值分别为1.87、1.59等[97]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中美银行股PB现值分别为0.79、0.74等[100] 风险提示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不及预期等[102]
冰轮环境分析师会议-20250704
洞见研报· 2025-07-04 23:36
报告基本信息 - 调研日期为2025年07月04日,调研行业是通用设备,调研对象为冰轮环境,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是董事会秘书孙秀欣 [1][2][9] - 参与调研的机构有融通基金、广发证券等,其中融通基金为基金管理公司,广发证券为证券公司 [2][10] 公司业务情况和产业板块 - 公司致力于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有压缩机和换热装置等,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打造了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磁悬浮压缩机在北京冬奥村项目表现出色 [13] - 客户行业涵盖商业制冷、工业冷冻、商用舒适空调、工业特种空调、余能利用等多个领域 [14] 公司可用于可控核聚变的产品 - 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中,磁体需在极低温下运行,氦气压缩机是超导磁体冷却系统关键设备 [14] - 2016年公司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填补国内空白,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并陆续为多家科研院所供货 [15] 公司产品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 旗下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顿汉布什两项产品入选工信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 [15] - 国内服务了众多数据中心项目,海外与多家本土专业集成商合作,市场景气度高,海外制造基地在战术性扩产 [16] - 2024年7月升级版新产品和IDC专用FanWal风墙研发上市,冰轮换热技术公司多项产品获评相关荣誉 [17] 公司应用于核电行业的产品 - 国家核电建设释放提速信号,公司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出一系列创新技术 [17] - 旗下公司在国内服务了多个核电站项目,部分技术获央视新闻播报 [18] 公司工业热管理业务 - 公司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依托热泵核心技术,构建能源梯级利用体系,实现余能高效回收与集约利用 [19] - 重点子公司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群和授权专利,多项产品和技术入选相关目录和案例 [20] 公司在海洋经济方面的产品布局 - 2025年7月1日强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船舶制冷系统是传统优势细分市场,近年来布局船海绿色能源系统智慧解决方案 [22][23] - 产品有远洋运输船BOG再液化装置等多种设备,为“梦想”号提供冷库设备及工程,相关技术获2024年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3][24][25] 公司的竞争优势 - 公司最大竞争优势在于持续技术创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旗下有五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一家双“甲级”资质设计院 [25] - 多项产品和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今年设立中央研究院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6][27]
依依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704
洞见研报· 2025-07-04 23:29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对象为依依股份,所属行业为美容护理,接待时间是2025年7月4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周丽娜和证券事务专员杨一木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申万宏源证券(证券公司,相关人员张海涛)、华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相关人员林瑶、范霖君)、国寿养老(寿险公司,相关人员高媛媛)、长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相关人员柴程森) [17]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目前订单情况稳定,生产有序,前期受关税政策影响暂缓出货的对美业务已恢复正常,且大力拓展非美地区业务以降低市场风险 [24]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影响客户下单节奏,对海运计划和库存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柬埔寨工厂已生产出货,年产能约3亿片宠物垫,后续将视情况扩大产能 [24][25] - 国内宠物一次性护理用品市场起步晚、消费观念未全面形成,存在广阔待开发空间,在养宠渗透率提升、宠物主年轻化、宠物老龄化背景下,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原因包括年轻宠主驱动消费升级、宠物老龄化催生护理刚需、宠物友好型场景拓展应用空间 [25][26] - 公司加大国内自主品牌“乐事宠(HUSHPET)”、“一坪花房”推广投入,通过全渠道布局、参与展会、线上内容创作等拓展国内市场份额 [27] - 公司未来推进“海外 + 国内”双循环、“ODM/OEM + 自有品牌”双轮驱动战略,专注主业提升竞争力,利用产能布局抓住市场机遇,还通过产业基金对宠物赛道战略布局,未来准备拓展其他刚需宠物用品并适时推进资本运作 [27]
隆扬电子分析师会议-20250704
洞见研报· 2025-07-04 23:2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对象为隆扬电子,所属行业为电子元件,接待时间是2025年7月4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傅青炫、董事会秘书金卫勤、证券事务代表施翌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有中金证券(证券公司)、嘉实基金、华安基金、长城基金、诺安基金、中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新华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聚鸣投资、盘京投资、宏道投资(投资公司)、产业基金(Hao capital)、海富通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寿险公司)、财通资管(资产管理公司)、其它(Blackrock、Trivest) [17][18] 主要内容资料 - HVLP5等级铜箔公司正和客户进行产品验证和测试,其他参与玩家主要是日本企业 [24] - 公司工艺路线为真空磁控溅射+精细电镀+化学及物理的后端处理 [24] - 理论上铜箔表面粗糙度越低,电流损耗越少,但铜箔基板需结合玻纤布、树脂等材料进行综合性能测试 [24] - 公司不参与hvlp3等级以下铜箔产品竞争,其工艺路线做hvlp3等级以下铜箔无成本优势,做超薄、超平坦铜箔有优势,所以从hvlp5等级铜箔产品开始参与市场开发 [25] - 公司收购威斯双联51%股权,因二者隶属同一行业有协同效应,可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客户资源共享,推动业绩提升 [25] - 公司收购德佑新材70%股权是基于未来经营发展布局需要,可增厚业绩,整合其技术优势,补足自研材料体系,丰富产品类别,拓宽客户结构,拓展新材料在3C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布局,此项目未召开股东大会,将适时披露信息 [25]
锐捷网络(301165):AI时代的网络先锋
天风证券· 2025-07-04 2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6个月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锐捷网络作为行业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设备商,聚焦三大产品线,坚持自主研发与多元销售模式,营收持续增长且海外业务占比提升。交换机市场机遇多,公司竞争优势显著,有望受益于AI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设备商 - 聚焦三大产品线,覆盖多行业信息化建设,股权架构清晰且有员工激励,高管经验丰富,主要产品为网络设备、网络安全、云桌面,网络设备收入占比超70%,网络安全产品毛利率高 [15][20][21] - 坚持自主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超50%,专利众多;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占比持续提升,积累了广泛稳定的渠道资源 [27][28][33]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7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7.48%,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2024年达15.98%且毛利率超国内 [36][40][45] 交换机市场迎来新发展机遇 - 交换机产业链上游为芯片及电子元器件,中游为制造,下游应用广泛;全球和中国交换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集中度较高,锐捷网络国内份额第三 [47][50][52] - 白盒交换机开放解耦,可降低购置和运维成本,过去三十年发展迅速,开源生态围绕多个开源组织,用户可任意购买硬件、安装软件 [57][58][62] - AI推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升级扩容,2024年全球网络市场中数据中心交换机唯一正增长,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同比增长23.3%;预计到2027年,400G和800G速率端口占比超40% [64][67] - CPO技术优势明显,可降低交换机系统功耗,国内外大厂争相布局,英伟达发布CPO产品并加速量产 [72][78][79] - 云桌面技术成熟,替代部分商用PC,从产品演变为服务方式,国内虚拟客户端软件和桌面即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厂商占据主要份额 [84][86][91] -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5%,整网体系化安全成为发展方向 [94][95] 竞争优势显著,成长价值凸显 - 聚焦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客户,采取直销模式,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7.17%;高端产品在运营商集采中突围,中标中国移动GSE首标,助力互联网客户智算中心建设 [98][100][104] - 广泛参与开放组织和产业合作,将商用交换机经验复制到白盒交换机,多次中标大客户研发标,紧跟AI趋势布局CPO、NPO交换机产品,园区网方案持续迭代升级,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105][107][114] - 海外业务面向SMB及企业级市场,坚持“深耕大国、渠道下沉”战略,营收复合增长率为65.84%,产品深入国际市场,2025年将推进海外战略落地 [117][120][121] - 采取外部代工和自建产线的生产模式,截至2024年底数据中心交换机产能为15万台;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具备快速响应和解决方案构建能力,开发了多种服务工具 [123][12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39.65、160.84、18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78、9.70、11.79亿元 [4][134] - 基于公司在交换机产品的深度布局和海外市场开拓,认为公司未来具备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134]
分众传媒(002027):收购扩渠道,携手支付宝打通转化链路,看好后续增长
国金证券· 2025-07-04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5年PE 23X,目标价8.7元 [4][6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购新潮传媒可补全点位分布和人群覆盖,巩固龙头地位,打通数据实现品效合一 [2][14] - 分众与支付宝碰一碰合作,打通广告展示 - 消费转化链路,深化品效合一 [3][35] - 新消费趋势明确,有望为梯媒投放带来增量 [3][3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 [4][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收购新潮传媒,看好覆盖面扩大后议价能力提升 - 补全点位分布、人群覆盖,更满足品牌多样化投放需求:分众点位覆盖全面,至25年3月底,电梯电视媒体覆盖超230个主要城市,设备约126万台;新潮侧重户外视频广告,至24年9月底,运营约74万部电梯智能屏。二者重合度低,收购后可满足广告主多样化需求,提升单屏收入 [2][15][16] - 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议价能力有望提高:复盘竞争期,公司扩张点位致成本上升、利润率下滑。收购完成后,竞争停止,负面影响或消退,覆盖人群扩大,龙头地位巩固,议价能力提高 [22][25] - 数据进一步打通,更好实现品效合一:二者积累的数据有互补性,分别与阿里、京东和百度合作,收购后数据整合打通,更好实现品效合一 [28][31] 分众 + 支付宝碰一碰,打通广告展示 - 消费转化链路,深化品效合一 - 分众电梯点位与支付宝碰一碰合作,打通“观看广告 - 即时互动 - 消费转化”链路,解决传统梯媒归因难题,打开电梯广告市场空间 [35] - 与阿里合作深化,数据合作更深入,品效更合一。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破亿,合作产生的数据有望反哺双方业务 [36] 新消费趋势明确,有望为梯媒投放带来增量 - 消费业态变化对投放影响复盘:消费业态变化催生新行业或品牌,跑马圈地和竞争白热化阶段促进投放增加,如互联网、在线教育等行业。梯媒投放受行业变化影响,分众收入结构也呈相应变化 [37][38][46] - 新消费竞争趋于激烈 + 效果广告价格提升,梯媒预算增长可期:新消费行业崛起,产品同质化时竞争加剧,品牌广告预算有望增长,梯媒受益。效果广告价格上升、边际效果减弱,品牌广告性价比突出。新消费公司盈利水平高、行业扩容,广告预算充足 [50][56][59] 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6/136.3/142.4亿元,同比+5.7%/+5.1%/+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57.6/61.1亿元,分别同比+4.7%/+6.8%/+6.0% [61] - 投资建议: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4.5/57.6/61.9亿元,PE为19/18/17X。给予25年23X PE,对应市值1254.2亿元,目标价8.7元,维持“买入”评级 [4][64]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4
中银国际· 2025-07-04 23:0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S1 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周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师一致预期数据构建盈利景气度追踪模型,从三个维度描述盈利景气度变化趋势[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三大类因子: - 净利润预期同比与预期ROE相关指标(3-5年赛道概念) - 景气度变化因子(季度变化,反映中短期景气度变化) - 短期情绪因子(月度变化,反映景气度变化斜率) 2. 以"单因子年化超额>3%"筛选备选因子 3. 通过"分层聚类法"将备选因子分为8类,优选每类中超额收益最高的因子 4. 进行rank等权复合形成复合因子 5. 剔除估值过高行业后,每周选取因子值最高的3个行业等权持有[16] 2. S2 隐含情绪动量追踪策略(周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剥离"预期内情绪"获取"未证伪情绪",构建动量策略[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将行业日度收益率对日度换手率变化率进行截面回归,残差即为"未证伪情绪" 2. 逐日计算各行业"未证伪情绪收益率"得到累计净值 3. 构建半个月和12个月动量因子 4. 将两者等权rank复合得到复合因子 5. 剔除估值过高行业后,每周选取因子值最高的3个行业等权持有[20] 3. S3 宏观风格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宏观指标与行业风格相关性预判风格多空,再映射至行业[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从"经济增长"等5个维度优选宏观指标 2. 从三个维度刻画宏观指标:历史中枢定位、超预期、边际变动 3. 计算行业在基本面、估值等维度的因子暴露 4. 通过截面回归估算风格因子预期多空收益率 5. 筛选出估值、Beta、波动率、动量四个风格因子 6. 构建等权投票打分器预测风格多空 7. 将风格多空预测乘以行业暴露度得到行业得分 8. 每月选取总分最高的6个行业等权持有[23] 4. S4 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2年内动量效应和3年以上反转效应特征构建复合策略[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三个因子: - "1年动量"因子(剔除最近1个月收益) - "2-3年反转"因子 - 旬度截面低换手率因子 2. 将三因子等权rank复合 3. 每月选取最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28] 5. S5 基于资金流的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从主力资金流向和尾盘资金流向两个维度构建策略[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机构单净买入金额"3个月移动平均与绝对值移动平均的比值 2. 统计尾盘资金流入的市值占比和成交额占比 3. 计算两个比例的月度差分并等权rank复合 4. 每月选取资金流入强度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30] 6. S6 财报因子失效反转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因子有效性均值回复理论构建策略[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年化超额超过5.5%的"长期有效因子" 2. 从中筛选连续4个月跑输基准的"短期失效因子" 3. 按大类筛选窗口内年化超额最高的因子等权zscore复合 4. 若无满足条件的因子,则放宽至连续3个月跑输基准 5. 仍无则从"长期有效因子"中按大类选取最高超额因子复合 6. 每月选取因子值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36] 7. S7 多因子打分复合行业轮动策略(季度) - **模型构建思路**:从动量、流动性、估值和质量四个维度优选因子构建策略[3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剔除中证800权重低于2%的行业 2. 从四个维度中各优选2个因子: - 动量:1年和3年收益率动量 - 流动性:自由流通股本换手率及其季度变化 - 估值:股息率3年排名百分位和PB边际变化 - 质量:ROE季度变化和明年预期ROE 3. 进行等权rank复合 4. 每季度选取因子值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40] 8. 中银波动率控制复合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使用"单策略负向波动率倒数"进行资金分配[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策略日度收益率下跌交易日的波动率: $$D=\{r_{i}|r_{i}<0,i=1,2,\ldots,T\}$$ $$\sigma_{D}={\sqrt{{\frac{1}{n-1}}\sum_{r_{i}\in D}\left(r_{i}-{\frac{1}{n}}\sum_{r_{i}\in D}r_{i}\right)^{2}}}$$ 2. 计算负向波动率的倒数并归一化得到资金配置比例 3. 按不同频率调仓: - 季度:对所有7个策略调仓 - 月度:对6个周月频策略调仓 - 周度:对2个周频策略调仓[46] 4. 将策略权重映射至行业权重[4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S1 高景气轮动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3.1%,超额:1.8% - 近一月绝对收益:5.2%,超额:1.8%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6.4%,超额:-1.8%[65] 2. S2 隐含情绪动量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1.1%,超额:-2.4% - 近一月绝对收益:7.6%,超额:4.2%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3.8%,超额:5.6%[65] 3. S3 宏观风格轮动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0%,超额:-1.3% - 近一月绝对收益:5.9%,超额:2.5%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0.8%,超额:2.7%[65] 4. S4 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2.0%,超额:0.7% - 近一月绝对收益:5.5%,超额:2.1%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2.9%,超额:4.8%[65] 5. S5 资金流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4%,超额:-0.9% - 近一月绝对收益:4.1%,超额:0.7%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7.9%,超额:-0.2%[65] 6. S6 财报因子失效反转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7%,超额:-0.6% - 近一月绝对收益:0.8%,超额:-2.6%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8.7%,超额:0.6%[65] 7. S7 传统多因子打分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3.0%,超额:1.7% - 近一月绝对收益:8.2%,超额:4.8%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2.0%,超额:3.9%[65] 8. 波动率控制复合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1.4%,超额:0.1% - 近一月绝对收益:5.3%,超额:1.9%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0.1%,超额:2.0%[65] - 当前策略权重: - S1:14.3% - S2:10.5% - S3:8.1% - S4:21.0% - S5:15.0% - S6:12.2% - S7:1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