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BZ.O):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5-27 19: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龙头地位稳固,建议关注招聘需求恢复态势以及AI应用进展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公司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13%,环比+19%,达到业绩会指引上限,网络招聘服务收入19.0亿元,现金账单收入21.8亿元,同比+6%,环比+19%,同比增速加速 [1][8] - 25Q1毛利率83.8%,同比+1pct,环比+1pct,经调整净利润7.6亿元,同比+44%,经调整净利润率40%,同比+9pct,环比持平 [1][8] - 公司维持全年Non - GAAP营业利润30亿预期,预计利润率后续季度持续提升,因季节性因素一季度利润率最低,且公司持续降成本提效,25Q1销售费用4.9亿元,同比-15%,销售费率26%,同比-8.5pct,环比+2.2pct [1][8] 商业化 - 2025Q1平台MAU 5760万,同比+24%,环比9%,累计12个月付费企业数640万,同比+12%,环比+5%,ARRPU值(累计12个月)1170元,同比增长6% [2][15] - 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 - 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涨17%,4、5月新增及活跃职位数保持良好增长,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4月以来环比回暖,制造业招聘需求在关税影响下显示韧性 [2][15] - 公司预计25Q2总收入介于20.5亿至20.8亿元之间,同比增加6.9%至8.5%,随着招聘需求恢复,预计现金账单收款保持yoy加速态势并推动收入增长 [2][15] AI应用 - 公司围绕AI技术深化应用,扩大AI用户测试规模和渗透率,包括AI to C(搜索结果AI生成、AI面试机器人)、AI to B(灰度使用AI招聘功能效率提高1/4,一季度提供交付服务企业数环比增长约30%)、AI to management(AI周报缩写、人力资源AI等) [3][16] 投资建议 - 维持利润预期,预计25 - 27年经调整利润33.5/43.1/52.7亿元,同比增长24%/29%/22%,对应PE值19/15/1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8]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2028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356|8,315|9,552|10,891|12,307| |(+/-%)|23.6%|13.0%|14.9%|14.0%|13.0%| |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2710|3350|4314|5267|5370| |(+/-%)|25.7%|23.6%|28.8%|22.1%|2.0%| |每ADS收益(元)|5.92|7.31|9.42|11.50|11.72| |EBIT Margin|30.1%|15.8%|30.4%|32.5%|45.5%| |净资产收益率(ROE)|10.7%|7.9%|14.6%|15.2%|19.4%| |市盈率(PE) - 调整后|23.7|19.1|14.9|12.2|11.9| |EV/EBITDA|--|7.6|4.3|4.0|2.3| |市净率(PB)|4.31|3.97|3.39|2.87|2.32|[5]
厦门象屿(600057):公司深度报告:大宗供应链巨头,产业链延伸恢复稳增长
信达证券· 2025-05-27 19: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信达证券首次覆盖厦门象屿,给予“增持”评级 [2][9][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厦门象屿依托大宗供应链业务进行产业扩张,虽2023 - 2024年受产业链影响业绩有波动,但随着政策利好,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供应链行业收益水平修复,公司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5] - 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盈利转向服务收益,行业集中度提升,短期龙头经营货量下降,后续经济回暖叠加风险释放,行业发展有望改善 [6] - 厦门象屿持续升级供应链服务模式,供应链业务品类拓展、物流业务发展、切入制造业务,整体业务量及单吨毛利有望增长,造船利润形成底部支撑 [7][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20.18/23.37亿元,同比分别+22.7%、+15.9%、+15.8%,当前估值有修复空间,分红股息率具备投资价值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业务转型:厦门象屿从房地产转型为全球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商,2011年上市确立核心业务,2014年形成五大核心供应链体系,2016年拓展业务并全球化布局,2023年切入生产制造领域 [16] - 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为厦门象屿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厦门市国资委,截至2025年4月16日,集团直接及间接持股49.63% [19] - 业绩表现:2011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0.1%和+17.3%,2023 - 2024年受行业影响下滑,后续有望企稳回升 [21] - 业务构成:主业为大宗供应链服务,营收占比95%左右,大宗商品经营毛利占比约70% - 80%,生产制造业务毛利占比提升较快 [22] 行业 - 盈利模式转变:行业从传统贸易模式转型为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盈利主要源于服务收益,风险管控水平提升 [29][32] - 短期情况:2023年工业景气度低,大宗商品需求放缓,2024年有改善;龙头经营货量短期下降,但行业集中度提升,中长期增长趋势仍在 [34][37] - 后续趋势:经济景气度接近底部,政策利好,大宗商品市场有望上行,企业单吨毛利有望回升 [41] 公司优势 - 供应链业务:拓展新品类形成核心产品体系,业务模式升级,客户结构优化,市占率和经营规模提升,单吨毛利2024年回升 [44][48][62] - 物流业务:构建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物流资源丰富,2024年物流板块收入增长,铁路物流收入明显增长 [71][73] - 制造业务:切入造船等制造环节,造船业务订单充裕,2024年营收和毛利增长,对公司利润形成支撑 [82][8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营收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66/3931/4114亿元,同比分别+2.72%/+4.37%/+4.66% [86] - 利润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20.18/23.37亿元,同比分别+22.69%、+15.92%、+15.82% [88] - 估值与评级:当前估值有修复空间,假设维持分红比例,股息率4.37%,给予“增持”评级 [90]
劲仔食品(003000):新品新渠道双轮驱动,有望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东兴证券· 2025-05-27 19: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估值23倍,目标价17.02元 [2][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劲仔拥有休闲食品企业做大的核心因素,包括实际控制人有战略思路、渠道端扎实、新品研发能力强、小鱼品类采购话语权强等,但也面临品牌投入、渠道覆盖和新渠道运营等发展期问题,有望随发展调整改变 [1][15] - 中短期看,鹌鹑蛋板块将重拾增长,小鱼产品稳定增长,溏心鹌鹑蛋和豆干成业绩新突破点,会员商超和平价零食渠道拓展提供支撑,长期看好鱼制品市场增长空间,25 - 26年有望在新渠道红利推动下较快增长 [2][16][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小鱼制品的领导者 - **公司发展历史梳理**:公司聚焦休闲食品,形成三大品类、六大产品系列和多个子品牌,发展分三个阶段,1990 - 2010年创业期进军休闲鱼制品,2011 - 2020年发展期扩大产能、提升知名度并上市,2021年至今增长阶段更名、推大包装产品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17][18] -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实际控制人为周劲松夫妇,股权相对稳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计持股40.25%,副经理刘特元持股4.38%,佳沃集团基本减持完毕,核心管理层稳定,高管经验丰富且与公司利益绑定 [20][23] 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正在形成 - **深海小鱼稳健增长**:2011年进军休闲鱼制品,2017年销量行业第一,2024年鱼制品收入15.33亿元,连续7年行业第一且三年两位数增速,未来增长动力包括市场占有率提升、经销商数量和质量改善、产品结构升级 [28][33] - **鹌鹑蛋推动业绩快速增长**:鹌鹑蛋是第二增长曲线,虽受竞争扰动增速波动,但市场竞争回归理性后仍有发展空间,2022年推“小蛋圆圆”,2024年推“溏心鹌鹑蛋”和“七个博士”,目前覆盖部分渠道,未来将拓展渠道和创新产品 [41] - **豆干、魔芋快速成长**:创始人深耕豆制品三十余年,2023年重启酱干品类升级,24年收入2.47亿,同比增长13.89%,魔芋2022年布局,24年蔬菜制品收入近8000万元,二者是潜力产品,有望成第三、第四增长曲线 [52] 多元化渠道撑起高增长 - **传统渠道仍有拓展空间**:传统渠道以小包装起家,2021年下半年起以“大包装”为战略抓手,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在多种渠道广泛布局,国际贸易渠道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 [54] - **新兴渠道带来新机遇**:传统渠道客流被新兴渠道分流,公司与超100家零食系统合作,覆盖35000多家终端,24年会员系统营收同比增长超100%,推动主力产品进入高势能渠道,线上渠道覆盖多平台,直播团队开拓新增长点 [55][56] 投资建议 - 中短期看,鹌鹑蛋板块重拾增长,小鱼产品稳定增长,新品成业绩新突破点,渠道拓展提供支撑,看好长期鱼制品市场增长空间,预测25年销售收入增长17.4%,归母净利润增长14.3%,对应EPS0.74元,当前动态PE估值19.5倍,给予目标估值23倍,目标价17.02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2][5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65.21|2,411.94|2,831.65|3,268.47|3,729.59| |增长率(%)|41.26%|16.79%|17.40%|15.43%|14.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9.58|291.33|332.99|388.92|446.59| |增长率(%)|68.12%|39.01%|14.30%|16.80%|14.83%| |净资产收益率(%)|16.04%|20.49%|21.52%|22.96%|23.99%| |每股收益(元)|0.48|0.65|0.74|0.86|0.99| |PE|30.18|21.99|19.50|16.70|14.54| |PB|4.97|4.57|4.20|3.83|3.49|[3]
国网英大(600517):深度报告:“金融+制造”双主业驱动,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加速
浙商证券· 2025-05-27 19: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国网英大,是国家电网下属子公司,“金融 + 制造”双主业驱动,有望受益于电网投资加速 [1][4][95] - 碳市场运行框架逐步完善,公司碳资产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2] - 配网投资景气向上,公司作为非晶变压器龙头有望深度受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家电网下属子公司,“金融 + 制造”双主业驱动 - 公司是国家电网孙公司,前身为上海置信电气,2020 年 2 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金融业务,控股股东为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团队产业背景深厚 [14][15][18] - 2019 年开始资产重组布局多元金融业务,2020 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增资扩股控股英大保理,英大信托为电网企业提供服务,英大证券业务类型丰富,金融业务收入占比提高、稳定在 40% 左右,大幅贡献利润,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20][21][23] - 2021 - 2024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6%,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1.6%;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12.88 亿元,同比增长 3.60%,归母净利润 15.74 亿元,同比增长 15.39% [24] - 2024 年,英大信托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位列行业第 3 名、第 4 名,英大证券营业总收入 8.60 亿元,同比下降 25.64%,净利润 1.76 亿元,同比增长 64.43% [28] 碳中和背景碳市场广阔,碳资产业务持续发展 - 我国碳市场建设始于“十二五”初期,政策配套逐步健全,“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和窗口期,市场交易量价齐升,2024 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金额创新高 [36][38] - 英大碳资产是国网公司系统内唯一专业碳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经验丰富,基本业务做优夯实,新兴业务持续培育,2024 年营业收入 7,001.6 万元,同比增长 13.39%,净利润 1,040.49 万元,同比增长 14.51% [40][41] - 公司坚持服务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耕绿色供应链业务,探索打造规模化零碳业务模式,提升 ESG 管理能力 [42] 电气制造:配网投资景气向上,非晶变压器龙头有望深度受益 -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健增长,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电网投资景气向上,2025 年国网、南网电网总投资将超 8250 亿元,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配电网投资有望提速 [46][52][61] - 非晶变压器在节能、提效方面优于硅钢变压器,符合国家节能降碳目标要求,市场空间广阔,2022 - 2024 年,国家电网非晶立体卷变压器招标量从 2.8 万台增至 10.2 万台,占比由 17% 提升至 39% [63][64][67] - 子公司置信电气是非晶合金变压器龙头,技术底蕴深厚,产能充沛,科技研发成果丰硕,国网市场份额领先,持续拓展发电 + 海外市场,非晶变等产品销量持续高增,业绩快速增长 [68][74][8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 15%,毛利率分别为 12%、13%、14%;信托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 5%,毛利率维持在 87.1%;证券及基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 8%、 - 3%、3%,毛利率分别为 - 5%、 - 3%、3%;碳资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 25%,毛利率维持在 44.6% [92][9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4.87、139.08、155.7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1%、11%、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1、18.50、19.6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0%、7%、6%;EPS 分别为 0.30、0.32、0.3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16、15、14 倍,选取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估值水平为 18 倍,给予“增持”评级 [4][95]
广汇能源(600256):天然气价跌叠加销量锐减拖累业绩,高股息凸显价值
东兴证券· 2025-05-27 1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25 年第一季度延续下降态势,但 24Q4 业绩亮眼,主要因煤炭产量放量 [1][2] - 煤炭业务虽煤价下跌、毛利率减少,但马朗煤矿放量增产,盈利提升;天然气业务价格下降、销量锐减拖累业绩;煤化工业务生产装置稳定,持续增产 [2][3] - 新项目布局有望贡献长期增量,关注煤炭主业成长性,高分红或具可持续性,保障股东权益 [10][1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4.41 亿元,同比下降 40.72%;归母净利润 29.61 亿元,同比下降 42.60%;扣非归母净利润 29.52 亿元,同比下降 46.41%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9.02 亿元,同比下降 11.34%;归母净利润 6.94 亿元,同比下降 14.07%;扣非归母净利润 7.01 亿元,同比下降 9.48% [1] - 24Q4 归母净利润达 9.5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1.54%,环比增长 75.05%,得益于煤炭产量同比增长 176.57%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煤炭业务 - 2024 年国内秦皇岛港 5500 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均价 860.70 元/吨,同比下降 10.99%;毛利率 22.95%,同比下降 11.73 个百分点 [2] - 2024 年公司原煤产量 3983.29 万吨,同比增长 78.52%;销售量 4723.4 万吨,同比增长 52.39%;业务营业收入 17.38 亿,同比上升 18.03% [2] - 25Q1 原煤产量 1406.65 万吨,同比增长 138.75%;销售量 1469.04 万吨,同比增长 62.90% [2] 天然气业务 - 2024 年中国 LNG 地区成交均价 4512.57 元/吨,同比下降 7.2%;产量 6.82 亿方,同比增长 17.58%;销量 40.86 亿方,同比下降 52.95%;业务板块营业收入 13.06 亿,同比下降 65.95% [3] - 25Q1 产量 16.57 亿方,同比下降 11.84%;销量 8.65 亿吨,同比下降 26.75% [3] 煤化工业务 - 2024 年甲醇产量 107.88 万吨,同比增长 18.43%;煤化工产品合计产量 226.45 万吨,同比增加 7.36%;销量 246.94 万吨,同比减少 8.42% [3] - 25Q1 煤化工产品产量 64.96 万吨,同比增加 14.24%;销售 59.95 万吨,同比减少 3.04% [3] 公司财务指标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11.36%,费用率 10.77%,净利率 7.68%;营业总成本 323.03 亿元,同比下降 40.34%;净利润 27.98 亿元,同比下降 43% [10] - 2025Q1 公司毛利率 10.42%,费用率 11.34%,净利率 7.40%;营业总成本 79.74 亿元,同比下降 11.75%;净利润 6.59 亿元,同比下降 14.48% [10] 新项目布局情况 - 煤炭及煤化工方面,伊吾广汇 1500 万吨/年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已备案,计划投资 164.8 亿元 [10] - 天然气方面,江苏南通吕四港区泊位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已批复 [10] - 油气开发方面,哈萨克斯坦斋桑项目完成两口深层井钻探,一口井 3130 - 3146 米处有自然流动稀油流出 [10] 分红情况 - 2024 年拟派发现金股利 0.622 元/股,现金分红金额 39.76 亿元,分红比例 134.3%,加回购股份折算红利后实际分配现金红利 0.70022 元/股,实际现金分红金额 44.76 亿元 [11] - 以 2025 年 4 月 25 日收盘价 5.72 元测算,股息率为 10.87% [11]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28.80/34.71/39.6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4/0.53/0.61 元/股,对应 PE 13.42/11.13/9.75 倍 [11]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天然气、煤炭和煤化工板块,主要产品是天然气、煤炭、煤化工产品 [5] - 52 周股价区间 8.38 - 5.45 元,总市值 381.97 亿元,流通市值 381.97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 649,606/649,606 万股,52 周日均换手率 1.7 [5]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石油石化行业、油气开采和炼化及贸易等行业报告,以及广汇能源公司报告 [17]
杭州银行(600926):转债触发强赎,高成长优质行将迎价值重估
国信证券· 2025-05-27 18: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杭州银行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后可夯实资本,规模高增有望延续;公司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高成长属性价值彰显;伴随贸易冲击显现,逆周期政策有望加码,以杭州银行为代表的城投占比较高的银行有望受益;在“低利率环境 + 保险/ETF 增量资金 + 公募持仓调整”环境下,ROE 稳定且高分红的银行具备配置价值,下半年杭州银行等优质城商行有望跑出超额收益 [1][3][10] 事项总结 - 2025 年 5 月 26 日晚间,杭州银行公告,公司股票自 2025 年 4 月 29 日至 2025 年 5 月 26 日期间已有 15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杭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 11.35 元/股的 130%(即不低于 14.76 元/股),触发“杭银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2] 评论总结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1%,杭银转债未转股余额为 106.37 亿元,转股后可提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0.83 个百分点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22%,较 2024 年增速下降 7.4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7.3%,较 2024 年增速下降 0.8 个百分点;营收增速下降受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拖累,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 6.8% [3] - 信贷延续高增态势,期末总资产 2.22 万亿元,贷款总额 1.00 万亿元,存款总额为 1.35 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 5.2%、6.2%和 6.0%;对公贷款(不含贴现)较年初增长 11.7%,大零售贷款较年初下降 1.3%,期末零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 30.3% [3] - 期末不良率 0.76%,与年初持平,关注类 0.54%,逾期率 0.69%,逾期 90 + 贷款率为 0.46%,均处在低位;2024 年公司大幅核销 55 亿元,期末拨备覆盖率降至 530%,排在上市银行首位 [3][4] 投资建议总结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低利率环境 + 保险/ETF 增量资金 + 公募持仓调整”环境下,ROE 稳定且高分红的银行具备配置价值,下半年以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受益逆周期政策加码的优质城商行有望跑出超额收益;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等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个股也具备投资价值 [10] 财务预测与估值总结 - 给出 2023A - 2027E 每股指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同比变化情况,如 2025E 营业收入 380 亿元,同比增长 8.0%;归母净利润 170 亿元,同比增长 20.3%等 [13]
爱博医疗:视力保健业务处于培育期,首个国产眼内镜龙晶获批上市-20250527
国信证券· 2025-05-27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隐形眼镜处于快速放量期,首个国产眼内镜龙晶进口替代空间大,拥有丰富在研管线,未来平台化和国际化发展潜力大,但考虑隐形眼镜业务盈利水平改善情况和消费眼科产品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4][26] 各部分总结 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10亿(+48.24%),归母净利润3.88亿(+27.77%);24Q4收入3.35亿(+18.26%),归母净利润0.71亿(+36.15%);2025Q1公司实现收入3.57亿(+15.07%),归母净利润0.93亿(-10.05%),视力保健业务影响整体净利润增速,25Q1业绩增长承压 [1][9] 业务收入结构 - 人工晶体收入5.88亿(+17.66%),销量同比增长44.93%,高端产品增长快但占比低,集采使价格下调 [2][16]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2.36亿(+8.03%),销量同比增长2.40%,公司丰富产品布局使近视防控产品营收增长20.79% [2][16] - 隐形眼镜收入4.26亿(+211.84%),销量同比增长241.11%,核心子公司天眼、优你康、美悦瞳均有收入和净利润 [2][17] 毛净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为66.23%(-9.78pp),受隐形眼镜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影响;销售费用率14.12%(-5.17pp),管理费用率12.12%(+0.03pp),研发费用率7.60%(-2.24pp),财务费用率1.22%(+0.92pp),净利率为27.45%(-2.62pp);2025Q1净利率为25.14%,环比提升 [3][18] 经营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8亿(+63.56%),高于净利润增速,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为90%,销售收到货款增长略低于收入增长 [20]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1.60亿(+20.80%),占营收比例为11.33%;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填补国产眼内镜产品空白,其他在研项目进展良好 [2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9/5.78/7.17亿(2025 - 26年原为5.18/6.37亿),同比增长20.7%/23.4%/23.9%,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7/24.8/20.1X [4][26]
海光信息(688041):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战略重组,国产芯片+服务器+云计算全链协同发展
中泰证券· 2025-05-27 18: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5日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拟战略重组,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7] - 海光信息为国产CPU&GPU头部企业,掌握核心芯片设计能力;中科曙光是服务器整机领军,芯端云全面布局 [7] - 战略重组后双方有望实现算力产业链互补和技术协同,贯通产业链并发挥规模效应 [7] - 考虑公司x86授权稀缺、掌握核心技术、下游需求大,战略重组后全链协同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3/43.93/59.3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23.2434亿股,流通股本8.8656亿股,市价136.13元,市值316.41214亿元,流通市值120.68703亿元 [3] 盈利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12|9,162|13,530|18,802|24,443| |增长率yoy%|17%|52%|48%|39%|3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63|1,931|3,063|4,393|5,932| |增长率yoy%|57%|53%|59%|43%|35%| |每股收益(元)|0.54|0.83|1.32|1.89|2.55| |每股现金流量|0.35|0.42|3.00|3.57|1.81| |净资产收益率|6%|9%|12%|14%|15%| |P/E|250.5|163.9|103.3|72.0|53.3| |P/B|16.9|15.6|13.8|11.8|9.8|[2]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8,797|12,062|18,635|21,646| |应收账款|2,275|3,253|4,371|5,610| |存货|5,425|3,955|2,046|6,402| |流动资产合计|18,207|19,794|25,890|34,436| |固定资产|537|826|1,110|1,390| |无形资产|4,123|4,648|5,077|5,472| |资产合计|28,559|31,087|37,927|47,085| |应付账款|735|1,428|2,003|2,567| |流动负债合计|4,388|3,022|4,215|5,412| |负债合计|5,908|4,591|5,714|6,991|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251|22,849|26,777|32,244| |所有者权益合计|22,652|26,497|32,213|40,094|[8]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9,162|13,530|18,802|24,443| |营业成本|3,324|4,759|6,610|8,389| |销售费用|176|271|376|489| |管理费用|142|203|282|367| |研发费用|2,910|4,059|5,453|6,844| |营业利润|2,789|4,421|6,339|8,558| |利润总额|2,784|4,417|6,335|8,553| |净利润|2,717|4,309|6,181|8,34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31|3,063|4,393|5,932|[8]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977|6,968|8,308|4,207| |投资活动现金流|-3,988|-1,759|-1,653|-1,258| |融资活动现金流|932|-1,944|-82|61|[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52.4%|47.7%|39.0%|30.0%|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52.9%|58.6%|43.4%|35.0%| |毛利率|63.7%|64.8%|64.8%|65.7%| |净利率|29.7%|31.9%|32.9%|34.1%| |ROE|8.5%|11.6%|13.6%|14.8%| |ROIC|12.7%|19.0%|21.5%|22.7%| |资产负债率|20.7%|14.8%|15.1%|14.8%| |流动比率|4.1|6.6|6.1|6.4| |总资产周转率|0.3|0.4|0.5|0.5|[8]
海天味业(603288):短期经营稳健,长期竞争力巩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7 18: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50.40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典品类迭代升级与新品快速渗透为业绩增长提供抓手,新品未来发展空间大且高增速维持性较强 [3][9] - 供应链柔性变革与销售网络强化下沉提升长期竞争力,线上渠道增长助力搭建立体销售网络 [4][10] - 成本优势有望延续,销售费用或将增长,新品营销发力使销售费率或提升,餐饮端与 C 端销售费用占比或调整 [4][11] - 港股上市为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中长期业绩有望受益于海外市场 [5][12]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297 亿、328 亿、36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 亿、78 亿、86 亿元,给予 40XPE,对应目标价 50.40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海天味业,现价 44.78 元(2025 年 05 月 26 日收盘价),市值 2490 亿元 / 346.6 亿美元,日交易额(3 个月均值)6873 万美元,发行股票数目 55.61 亿,自由流通股 22%,1 年股价最高最低值 51.80 - 33.34 元 [2] 可比上市公司估值预测 | 上市公司 | 证券代码 | 收盘价(本地货币) | EPS(元)2024 | EPS(元)2025E | EPS(元)2026E | PE(倍)2024 | PE(倍)2025E | PE(倍)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千禾味业 | 603027.SH | 11.72 | 0.50 | 0.55 | 0.61 | 23.46 | 21.31 | 19.18 | | 中炬高新 | 600872.SH | 18.90 | 1.14 | 1.17 | 1.32 | 10.16 | 16.16 | 14.31 | | 天味食品 | 603317.SH | 11.79 | 0.59 | 0.65 | 0.73 | 31.11 | 18.04 | 16.05 | | 龟甲万 | 2801.T | 68.8 | 64.99 | 63.74 | 66.57 | 20.79 | 21.19 | 20.29 | | 平均值 | | | | | | | 18.46 | 17.46 | [7] 公司主要财务表现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6901 | 29691 | 32823 | 36330 | | 收入增速(%) | 9.53 | 10.37 | 10.55 | 10.69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16948 | 18505 | 20413 | 22517 | |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 | 228 | 267 | 295 | 327 | | 销售费用(百万元) | 1629 | 1930 | 2133 | 2398 | | 管理费用(百万元) | 590 | 662 | 732 | 810 |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509 | -523 | -577 | -640 | |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 | 185 | 178 | 197 | 218 | |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 | 19 | 30 | 33 | 36 |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7507 | 8321 | 9244 | 10251 | |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 | 7 | 1 | 1 | 1 | | 利润总额(百万元) | 7513 | 8322 | 9245 | 10252 | | 减:所得税(百万元) | 1157 | 1290 | 1433 | 1589 | | 净利润(百万元) | 6356 | 7032 | 7812 | 8663 | |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12 | 14 | 16 | 17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6344 | 7018 | 7796 | 8645 | | 归母净利润增速(%) | 12.75 | 10.62 | 11.09 | 10.89 | | 每股收益(摊薄)(元) | 1.14 | 1.26 | 1.40 | 1.55 | | 流动资产(百万元) | 32842 | 35675 | 38903 | 42552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 | 29732 | 32236 | 35100 | 38325 | | 存货(百万元) | 2525 | 2747 | 2999 | 3305 | |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 | 277 | 303 | 333 | 367 | |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 | 308 | 390 | 472 | 554 | |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 | 8016 | 7883 | 7537 | 7090 | |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百万元) | 5097 | 5496 | 5459 | 5232 | | 在建工程(百万元) | 1476 | 1043 | 741 | 529 | | 无形资产(百万元) | 875 | 870 | 864 | 856 | | 商誉(百万元) | 113 | 113 | 113 | 113 | |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 | 2 | 3 | 3 | 3 | |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 | 454 | 358 | 357 | 357 | | 总资产(百万元) | 40858 | 43559 | 46440 | 49642 | | 流动负债(百万元) | 8986 | 9918 | 10858 | 11906 | |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 | 1947 | 2056 | 2268 | 2502 | | 短期借款(百万元) | 324 | 292 | 262 | 232 | | 合同负债(百万元) | 4335 | 5047 | 5580 | 6176 | |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 | 2380 | 2523 | 2748 | 2995 | |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 | 471 | 487 | 483 | 479 | | 长期借款(百万元) | 33 | 28 | 23 | 18 | | 租赁负债(百万元) | 29 | 30 | 31 | 32 | |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 | 409 | 429 | 429 | 429 | | 负债合计(百万元) | 9456 | 10405 | 11341 | 12384 | | 归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 | 30895 | 32633 | 34563 | 36704 |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507 | 521 | 536 | 554 | |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 | 31402 | 33154 | 35100 | 37258 | |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 | 40858 | 43559 | 46440 | 49642 | | 净利润(百万元) | 6356 | 7032 | 7812 | 8663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6844 | 8598 | 9378 | 10375 |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776 | -1071 | -914 | -908 | |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4002 | -5307 | -5906 | -6545 | |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 -934 | 2219 | 2558 | 2923 | | 折旧与摊销(百万元) | 906 | 1089 | 1199 | 1299 | | 资本性支出(百万元) | -1559 | -1046 | -844 | -842 | | 营运资本变化(百万元) | 172 | 631 | 600 | 650 | [8]
中国宏桥(01378.HK)深度研究报告
华创证券· 2025-05-27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9][12][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宏桥作为全球领先铝全产业链生产商,以优越分红回馈股东,全产业链配套及规模优势打造盈利护城河 当前布局优质铝土矿资源保障铝原材料供给,电力、氧化铝高自给率保障公司吨铝成本优势,再生铝及铝加工一体化布局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低碳发展,布局全球最大铁矿西芒杜项目,未来有望增厚业绩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宏桥:全球领先的铝产品制造商之一,高分红回报股东 - 公司是集热电、采矿等业务于一体的铝全产业链企业,截至2024年,联营公司赢联盟铝土矿产能约6000万吨,氧化铝批复产能2100万吨,电解铝合规产能646万吨,铝加工产能97万吨 [16] - 公司发展历经从电力起家向铝产品业务转型、快速发展并上市、完成产业链布局步入高速发展、开启山东电解铝业务向云南转移等阶段,2025年参股公司宏创控股拟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完成后公司并表深加工产能有望提升 [17][18] - 公司股权集中稳定,实控人为张氏家族,通过并购外延形成全产业链,旗下山东宏桥、宏发韦力、几内亚铝土矿开发公司、几内亚 - 西芒杜赢联盟公司等分别负责不同业务 [22][24] - 公司通过一体化布局盈利能力优秀,2019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达12%和17%,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9%和95.2% 核心业务突出,电解铝贡献主要业绩,氧化铝盈利贡献同比大增,2024年各业务毛利率整体稳步提升 [25][27][29] - 公司拓展海内外多元融资渠道,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期末现金余额同比增长41.1% 期间费用水平管控能力优秀,技术水平领先,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33][35]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11 - 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522.4亿元,平均分红率41.8%,2024年每股拟派息同比大幅增长155.6%,股息率处于港股上市公司前列 [40] 布局铝全产业链,产能规模行业领先,打造盈利护城河 - 公司是国内电解铝行业龙头,逐步实施“北铝南移”战略,电解铝产量规模稳中有升,2024年产量653.5万吨,同比+4.4% 铝水产量占比逐步增加,山东仍为主产区 公司实行以产定销,产品销售规模稳步提升,电解铝贡献核心利润 [46][48][54][58] - 公司在几内亚合资设立矿业公司和河港公司,联营公司赢联盟依托几内亚博凯地区铝土矿,已探明及控制资源量为6.24亿吨,年产铝土矿约6000万吨,2024年集团生产耗用的铝土矿约74.1%来自几内亚 公司拥有优先购矿权,可控资源渠道可100%供应氧化铝所需铝土矿,SMB未来计划扩建到年产8000万吨 [60][62][65] - 电解铝成本受资源禀赋影响大,氧化铝和电力是影响成本的核心因素 中国宏桥电力和氧化铝自给率高,2024年电解铝单吨成本约13232元/吨,同比下降3%,采用铝水直供模式降低成本 [67][72] - 公司电力由山东自备电 + 云南水电构成,形成绿色能源格局 山东自备电供应稳定,煤炭价格下滑有望带动电力成本下降 公司向云南搬迁产能,绿色铝占比将持续提升,推动云南宏桥新能源光伏项目建设,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与德国Scholz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再生铝业务降低碳排放,截至2023年,吨铝减排成效显著,低碳产品产能占比达23.04% [73][78][81][82] - 中国宏桥氧化铝产能自给率超过160%,2024年合计运行产能达1950万吨 受云南搬迁产能影响,山东宏桥氧化铝产量自给率在70%以上 自给氧化铝保障电解铝成本稳定性,外售氧化铝利润近年整体呈上升趋势,2024年氧化铝产品毛利率达约35.4% [86][87] - 公司围绕轻量化发展方向向产业高端延伸,截至2024年具有97万吨建成产能,云南智铝和云南宏砚建成后总产能达152万吨 铝合金加工产品整体稳中向好,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2.1% 公司围绕“三新一高”材料战略推动轻量化产品研发及应用,多个项目预计2026年底前陆续投产 [88][91][94] 布局全球最大铁矿西芒杜项目,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 西芒杜铁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初期年产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分为南北区块 中国宏桥集团穿透持有西芒杜北部1、2号区块21.36%股权 [96][97] - 西芒杜铁矿基础设施开发及铁路和港口运营由跨几内亚公司主导,预计提供南北部铁矿运力1.2亿吨/年 该铁矿预计2025年底投产,投产后第一年南北部区块分别生产铁矿石3000万吨,第二年达到满产状态,未来有望增厚中国宏桥业绩 [101][103]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量的假设:25 - 27年山东电解铝产量为471万吨、444万吨、444万吨,云南电解铝产量为175万吨、202万吨、202万吨,电解铝总销量为583.7万吨、583.7万吨、583.7万吨,氧化铝销量为1046万吨、1097万吨、1097万吨,铝加工产量销量为80万吨、82万吨、85万吨 [106] - 价格的假设:25 - 27年电解铝市场均价分别为2.05万元/吨、2.08万元/吨、2.1万元/吨,氧化铝价格分别为3000元/吨、2800元/吨、2800元/吨,铝加工销售均价为2.06万元/吨、2.09万元/吨、2.11万元/吨 [106] - 成本的假设:25 - 27年电解铝成本为1.33万元/吨、1.30万元/吨、1.30万元/吨,氧化铝成本为2215元/吨、2202元/吨、2188元/吨,铝加工单位成本为1.63万元/吨、1.66万吨/吨、1.68万元/吨 [107] - 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7.7亿元、223.8亿元、234.5亿元,分别同比 - 7.1%、+7.7%、+4.8% 选取铝行业多家公司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PE估值均值为7.2,给予公司2025年7倍市盈率,目标价17.0港元 公司高分红属性明显,在港股红利股中估值优势明显 [10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