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中期业绩点评:25H1产品收入实现强劲增长,关注高阶智驾方案HSD上车进展
光大证券· 2025-08-28 15: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8月27日股价7.94港元对应25-27年预测市销率28x/19x/13x [4][6]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同比+67.6%至15.67亿元 主要受产品交付量提升和算法软件需求强劲驱动 [1] - 高阶智驾方案HSD即将在奇瑞星纪元E05首发上车 并有望切入Robotaxi供应链 [2] - 中高阶智驾芯片出货量占比提升至49.5% 带动产品解决方案ASP达去年同期1.7倍 [2]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 征程6B芯片获两家日本车企定点 [2] - 非车解决方案收入同比+134.5% "旭日"系列芯片布局具身智能新成长曲线 [3]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润同比+38.6%至10.24亿元 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至65.4% [1] - 经营亏损15.92亿元 经调整经营亏损11.11亿元较24H1的8.2亿元扩大 [1] - 净利润-52.33亿元 主要受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07亿元影响 [1] - 预测25-27年营收35.60亿/53.58亿/79.36亿元 对应增长率49.4%/50.5%/48.1% [5] 业务细分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250%至7.78亿元 毛利率提升3.9个百分点至45.6% [2] - 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突破1000万套 25H1出货198万套同比翻倍 [2] - 中国OEM 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45.8% 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2.4% [2] - 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6.9%至7.38亿元 服务超30家客户 [3] - 已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 25H1超15款中高阶产品车型量产上市 [2]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102.17亿港元 总股本138.81亿股 [6] - 近1年绝对收益93.7%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72.3% [9] - 股价52周区间3.32-10.38港元 近3月换手率163.6% [6]
新奥能源(02688):上半年经营偏弱,目前私有化进展顺利
交银国际· 2025-08-28 15:1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目标价73.66港元 较当前收盘价62.95港元存在17.0%潜在上涨空间 [1][4] 核心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核心盈利同比微降1%至32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7] - 零售天然气销量同比增长1.9% 其中工商户/居民售气量分别增长2.4%/1.3% [7] - 零售气毛利率保持稳定在10.2%水平 [7] - 泛能业务总装机容量达15GW 在运装机13.9GW 同比增长9.2%/8.5% [7] - 第二季度泛能销售同比下降9% 上半年整体持平 [7] - 新增居民接驳量同比下降10.7% 符合预期 [7] - 中期分红维持0.65港元 与去年持平 [7]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收入1126.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 [3] - 预计2025年净利润71.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3] - 2024-2027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约4% [7] - 每股盈利预测:2025年6.34元 2026年6.76元 2027年6.95元 [3] - 股息率预计逐步提升:2025年5.7% 2026年6.4% 2027年6.8% [3] - 市盈率估值:2025年9.1倍 2026年8.6倍 2027年8.3倍 [3] 业务分部展望 - 零售气量预测:2025年增长2.2%至267.82亿立方米 下半年预计增长2.5% [7][9] - 泛能销售预测:2025年增长4%至432亿千瓦时 2026-2027年保持6%增速 [9] - 售气毛差预计维持在0.55元/立方米水平 [9] - 新增居民接驳量预计持续下降:2025年149万户(-8%) 2026年143万户 2027年137万户 [9] - 智家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毛利预计增长22.4% 2026-2027年保持15%以上增长 [10] 私有化进展 - 私有化进程顺利 已完成市监总局及反垄断局咨询 [7] - 母公司新奥股份股东大会已通过方案 [7] - 已完成发改委备案 后续需商务部及证监会备案 [7] - 需港交所审批新奥股份H股介绍上市方案 [7]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举行股东大会寻求方案通过 [7] 行业比较 - 在交银国际覆盖的燃气行业中 新奥能源目标价上升空间17.0% [17] - 同业比较:昆仑能源目标价上升空间22.4% 中国燃气目标价下降12.6% 华润燃气目标价上升7.2% [17]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H1营业收入高速增长,HSD量产在即打开全新成长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8-28 15: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2][4] - 6个月目标价9.66港元,当前股价7.94港元 [4] - 目标市值1232亿人民币(对应1340.9亿港币) [2]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经营亏损15.9亿元,同比扩大;经调整经营亏损11.1亿元,同比扩大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2亿元、54.8亿元和80.2亿元,增速分别为47.6%、55.8%和46.3% [2] - 征程6P及HSD高阶辅助驾驶产品量产在即,打开全新成长空间 [1] - HSD技术路线升级到一段式端到端及强化学习,提升智驾防御性驾驶能力和拟人性体验 [1] - HSD已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覆盖10款车型,并有望成为未来Robotaxi无人出租车的技术底座 [1] -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获得两家日本OEM在中国以外市场的车型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量超过750万套 [1] - 获得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定点,部分车型从2025年底开始量产 [1] 财务表现 - 2025H1产品解决方案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249.97% [7]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支持高速NOA功能的处理硬件出货量98万套,占比49.5%,为去年同期六倍 [7] - 授权及服务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6.9%,客户集中度明显下降 [7] - 向超过30家OEM及生态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和软件 [7] - 毛利率65.36%,同比下降13.76个百分点,主要因高毛利的授权及服务占比下降 [7] - 研发开支23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因加大云端算力投入及HSD开发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总市值110,217.47百万港元,流通市值93,349.82百万港元 [4] - 总股本13,881.29百万股,流通股本11,756.90百万股 [4] - 12个月价格区间3.33-9.81港元 [4] - 给予2025年35倍PS估值 [2]
中国秦发(00866):印尼业务满意答卷,持续深化,轻装上阵,宏图大展
国盛证券· 2025-08-28 15:0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剥离山西亏损矿区实现轻装上阵,消除持续亏损源,未来业绩有望恢复[1][2] - 印尼SDE煤矿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原煤产量205万吨(去年同期75.5万吨),同比增长171.5%[9] - 通过系列收购全面掌控印尼SDE/TSE煤矿权益,持股比例提升至100%,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2][9] - SDE二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产能将较目前提升超过一倍,带来显著经济效益[9] - 采用创新资源开发模式,通过"勘探基建→战略投资者协同开发→控制权下溢价退出"路径优化资本效能[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加5.96亿元[1] - 2025H1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6080万元[1]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94亿元,持续经营业务盈利3100万元[9] - 汇兑损失约7080万元,因印尼盾兑人民币及美元贬值[9] - 出售山西煤矿资产预计录得收益约1.96亿元[9] 业务进展 - 2025年6月以3000万元向控股股东出售Perpetual Goodluck Limited 100%股权,剥离山西5座煤矿[1][9] - 以6127.3万元收购WM 100%股权(拥有SDE煤矿15%煤炭销售权益)[9] - 以4858万元收购TBM 100%股权(拥有TSE煤矿70%股权)[9] - 2025年8月以2420万元收购TMI 100%股权(拥有TSE煤矿30%股权)[9] - SDE煤矿单日原煤产量突破2万吨水平,最高日产2.7万吨[9] - 洗煤厂洗选能力约60万吨/月,2025年下半年将新建30万吨/月洗选设备[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6.8亿元、11.5亿元[4] - 对应PE分别为36.2X、8.3X、4.9X[4][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4亿元、30.87亿元、51.98亿元[10]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6%,2027年同比增长68.4%[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8.8%,2027年同比增长68.5%[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42港元[5] - 总市值6,140.54百万港元[5] - 总股本2,537.41百万股[5]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06元、0.27元、0.45元[10] - 2025-2027年预计P/B分别为2.7X、2.0X、1.4X[10]
安踏体育(02020):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上半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收购狼爪、多品牌及全球化更进一步
光大证券· 2025-08-28 14: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主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至66.0亿元 [4] - 公司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收购狼爪品牌并开拓东南亚市场 [8] - 多品牌协同发力:安踏品牌/FILA/其他品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4%/8.6%/61.1% [6]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6PCT至26.3%,净现金达315.4亿元 [8][9]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2%,预计归母净利润132.36亿元,对应PE 20倍 [10][11] 财务表现 - 毛利率同比下降0.7PCT至63.4%,主因专业产品成本投入及电商占比提升 [5][7] -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2PCT至39.0%,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5PCT至34.4% [7] - 存货同比增加29.9%至104.1亿元(主因狼爪并表),周转天数为136天 [8] - 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8.6%至109.3亿元 [8] - 派发中期股息1.37港币/股,派息率50.2% [4] 品牌与业务 - 安踏品牌:收入占比44.0%,DTC/电商/批发占比分别为55.5%/36.2%/8.3% [6] - FILA品牌:收入占比36.8%,毛利率68.0%(同比下降2.2PCT) [6][7] - 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等):收入占比19.2%,毛利率73.9%(同比提升1.2PCT) [6][7] - 电商收入同比增长17.6%,占比提升1.0PCT至34.8% [6] - 门店数量:安踏/FILA/迪桑特/可隆/MAIA分别为7187/2054/241/199/50家 [6] 增长指引 - 2025年流水指引:安踏品牌下调至中单位数增长,FILA维持中单位数,其他品牌上调至40%+增长 [9] - 2025年门店目标:安踏成人7000~7100家、儿童2600~2700家,FILA 2100~2200家 [9] - 全球化进展:海外门店安踏224家、FILA 21家、迪桑特4家 [8] - 与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拓展运动时尚板块 [9] 预测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780.56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132.36亿元 [11] - 2025E毛利率61.7%,归母净利率17.0% [11][17] - 2025E EPS 4.72元,PE 20倍,PB 4倍 [11][18]
京东方精电(00710):经营体现韧性,关注高端产品成长
国盛证券· 2025-08-28 14: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66.7亿港元,同比增长8%,主要受国内TFT产品、触控屏显示模组及车载系统产品销量增长带动 [1] - 汽车显示屏收入62.5亿港元(占比94%),同比增长9%;工业显示屏收入4.3亿港元(占比6%),同比增长5% [1] - 2025H1 EBITDA为3.4亿港元,同比增长7%,EBITDA利润率5.1%(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1.8亿港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率2.7%(同比下滑0.1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显示屏业务:LTPS等高端技术及大尺寸产品成长性佳,系统业务(智能显示系统、智能座舱系统等)成为新成长引擎 [2] - 工业显示屏业务:以"车载+泛工业"双轮驱动为战略,拓展AI、具身智慧、低空经济等高潜力市场,预计2027年泛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10% [2] - 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8寸及以上尺寸)及面积份额保持第一(基于OMDIA数据) [2] 海外运营与产能布局 - 2025H1海外收入同比下降10%,受美国新关税政策及日本客户需求下降影响 [3] - 越南二期工厂于2025年6月投产,旨在降低关税风险并配合韩国客户需求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总收入152/174/199亿港元,同比增长13%/15%/15%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4.6/5.6/6.8亿港元,同比增长17%/22%/21%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0x/9.0x/7.4x [3]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6.8%逐步提升至2027年6.6%,归母净利润率从2024年2.9%提升至2027年3.4% [4][13] 市场表现与基准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6.35港元,总市值50.27亿港元,总股本7.92亿股 [5] - 30日日均成交量1,089万股 [5]
京东方精电(0071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投入期利润或承压,静待收获期业务放量
开源证券· 2025-08-28 14: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 但被下调[1][3] 核心观点 - 市场竞争持续胶着 业务拓展投入压力导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3.6亿港元和4.8亿港元 新增2027年预测7.1亿港元 对应同比增速为-7% +33% +47%[3] - 2025年内投入期或致利润短期承压 2026往后或步入收获期 业绩释放有赖于系统 海外 泛工业业务放量[3]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66.7亿港元 同比增长8.3% 其中汽车显示收入增长8.6% 系统业务增长超60% 模组业务增速约为中个位数水平 工业显示收入增速转正至4.8%[4] - 2025H1归母净利润1.8亿港元 同比增长5.1%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约0.1pct至2.7%[4] - 毛利率同比下滑0.5pct至5.9% 受价格承压 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增长 Capex投入形成的折旧影响[4] - 费用率同比增长0.6pct至5.4% 因加大研发投入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4] - 实际税率受新税法影响提升8.0pct至13.0% 其他运营收入增长78%至1.7亿港元部分抵消负面影响[4] 业务展望 - 2025Q4有望步入车载行业旺季 2025H2收入增长或有确定性 利润水平受泛工业投入 Capex与人员开支增长影响或环比持平[5] - 2026往后步入收获期 驱动净利率水平接近4%-5%[5] - 国内车载模组业务受益成都工厂经营趋稳 系统业务转盈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2026-2027年LTPS增速不低于50%[5] - 2026年预计海外业务增长加速 依赖欧洲稳健增长 韩国出货显著上升 美 日需求仍待观察 2027年有望实现系统产品向海外出货[5] - 泛工业业务通过B C两端同步推进 2027年目标收入占比10%[5]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153.72亿港元 同比增长14.3% 2026E184.41亿港元 同比增长20.0% 2027E219.45亿港元 同比增长19.0%[6] - 2025E归母净利润3.64亿港元 同比-6.9% 2026E4.83亿港元 同比+32.7% 2027E7.10亿港元 同比+46.9%[6] - 2025E毛利率6.4% 2026E7.2% 2027E7.9% 2025E净利率2.4% 2026E2.6% 2027E3.2%[6]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13.8倍 10.4倍 7.1倍PE[3][6]
卓越教育集团(03978):2025半年报点评:分红比例提至60%,合同负债或支撑下半年收入增长
国海证券· 2025-08-28 13: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卓越教育集团成功转型素质教育,支撑收入高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88.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77.4% [7][8] - 公司上调分红比例至60%,按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股息率达4.54% [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8.1%至5.9亿元,为下半年收入增长提供支撑 [9] - 公司全面投入AI战略,推出"AI绘本亲子共创课"和"AI爱阅读1.0"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与用户体验 [9] - 作为华南地区K12教育龙头,公司深耕广州市场并拓展深圳、佛山市场,预计未来在广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全日制复习/辅导项目收入分别为7.2亿元(+513.1%)、1.0亿元(-18.3%)、0.9亿元(+17.6%) [8] - 净利润率达16.5% [8]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22.4亿元、2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3.9亿元、4.5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倍、10倍、9倍 [9] 市场数据与估值 - 当前股价5.12港元,总市值43.38亿港元,流通市值43.38亿港元 [5] - 52周股价区间为2.49-5.99港元 [5] - 近12个月股价表现超越恒生指数(卓越教育+80.5% vs 恒生指数+41.0%) [5] - 2025年预测ROE为41%,毛利率稳定在46%-47% [11][12] 战略进展 - 素质教育板块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收入占比达78.3%(7.2亿元/9.2亿元) [8] - 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计划、课堂流程与学情评估,持续推进"ALL IN AI"战略 [9] - 大湾区教育需求提升与合规机构竞争力提高,支撑公司区域扩张战略 [9]
翰森制药(03692):创新收入高速增长,BD收入有望贡献常态化增量
华源证券· 2025-08-28 13: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收入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61.45亿元 同比增长14.3% 占营收比重82.7% [7] - BD出海合作贡献显著增量 报告期内确认默沙东1.12亿美元首付款及再生元8000万美元首付款 潜在总交易额达19.3亿美元 [7] - 临床管线层次分明 拥有40余项候选创新药管线 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包括8项首次进入临床管线及3项注册性3期试验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同比+14.3%)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15.0%)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1/55.67/63.55亿元 同比增速14.9%/12.9%/12.1% [6][7] - 销售费用18.18亿元(同比+5.6%) 研发费用14.41亿元(同比+20.5%) 管理费用3.43亿元(同比-3.1%) [7] 业务结构 - 肿瘤领域收入45.31亿元(占比60.9%) 感染领域7.35亿元(9.9%) 中枢神经领域7.68亿元(10.4%) 代谢/其他领域14.00亿元(18.8%) [7] - 毛利率保持91%高水平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成本率稳定在9% [8]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维持在13.9%-15.2%区间 [6]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11.33% 流动比率超9倍 速动比率超8.9倍 偿债能力优异 [3][8] - 货币资金预计从2025年60亿元增长至2027年152.07亿元 [8] - 无长期债务负担 财务费用持续为负 [8]
奥克斯电气(02580):IPO点评
国证国际· 2025-08-28 13:48
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5 5分(满分10分)[8][11] 核心观点 - 报告建议适当申购奥克斯电气IPO 主要基于公司近年业绩持续增长 2024年收入297 59亿元 净利润29 1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93 52亿元 净利润9 25亿元[1][11] - 公司估值处于同业中等偏低水平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计算PE TTM为8 8-9 2倍 考虑到公司规模 该估值水平较为合理[11][13] - 近期市场打新情绪相对较好 该新股具有一定吸引力[11] 公司概览 - 奥克斯电气是集设计 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空调提供商 深耕空调行业三十余年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以奥克斯AUX主品牌布局海内外市场 并孵化了华蒜和AUFIT两个品牌 推出ShinFlow等高端品牌[1] - 产品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主 家用空调包括挂机 柜机 移动空调等 中央空调包括多联机 单元机 热泵 模块机及末端设备等 覆盖家庭住宅 办公楼宇 商场 酒店 医院 工业产业园等众多应用场景[1] - 财务表现方面 2022至2024年收入从195 28亿元增长至297 5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7 2% 2023年同比增长19 8% 2024年同比增长27 0%[1] - 净利润从2022年14 42亿元增长至2024年29 1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2 5% 2023年同比增长17 0% 2024年同比增长23 0%[1] 行业状况及前景 - 全球空调市场规模从2018年10 186亿元增长至2024年13 12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 3% 预计2028年达到15 332亿元 2024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4 0%[2] - 家用空调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6 368亿元增至2024年7 8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 6%[2] - 中央空调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3 818亿元增至2024年5 27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 5%[2] - 全球空调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71 9% 公司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7 1%[2] - 中国空调市场规模从2018年3 893亿元增至2024年4 64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 0% 预计2028年达5 360亿元 2024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3 7%[2] - 中国空调市场集中度极高 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88 1% 公司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7 3%[2] 优势与机遇 - 公司专注空调行业三十多年 品牌知名度较高 在行业中占据较为领先地位[3] - 不依赖单一客户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不到20%[3] - 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3]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至8月28日 上市交易时间为2025年9月2日[5] - 发行价范围16 0-17 42港元[8] - 发行股数绿鞋前682 2百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 最高回拨后占比95%[8] - 总发行金额绿鞋前33 15-36 09亿港元 净集资金额绿鞋前31 49-34 33亿港元[8] - 发行后市值绿鞋前249 15-271 26亿港元 绿鞋后254 12-276 67亿港元[8] - 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5 22-5 4港元 备考市净率3 07-3 23倍[8] - 保荐人和账簿管理人为中金公司 东方证券国际 农银国际 工银国际 富途证券[8] 基石投资人 - 基石投资人合计认购9 74亿港元 5592 14-6088 44万股 占发行股份绿鞋前27 0%-29 4%[6] - 基石投资人包括中邮保险 中邮理财 华菱香港 西藏源乐晟资产 深圳永信实业投资[6] 募集资金及用途 - 不考虑超额配售 预计净募资额31 49-34 33亿港元[7][8] - 资金用途规划 20%用于全球研发 50%用于升级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 20%用于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7][10] 财务分析 - 毛利率保持在20-22%之间 2022年21 25% 2023年21 84% 2024年20 97% 2025年第一季度21 13%[11] - 研发开支占销售比率2022年2 04% 2023年2 28% 2024年2 39% 2025年第一季度1 37%[11] - 存货周转日数2023年52 18天 2024年66 63天[11] - 贸易应收账周转日数2023年24 79天 2024年30 35天[11] - ROAE 2023年83 31% 2024年72 05%[11] 同业对比 - 公司2024年收入297 59亿元 净利润29 10亿元 规模不及同行[13] - 同业估值对比 格力电器PE 8 05倍 美的集团PE 14 06倍 海尔智家PE 11 57倍 海信家电PE 8 73倍 奥克斯电气PE 8 8-9 2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