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商品如铁矿石、螺纹钢、焦煤、焦炭价格大升,一方面或受到“去产能”政策预期的提振,一方面憧憬房地
中泰国际· 2025-07-11 12:29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0日恒生指数升136点或0.6%,收报24,028点,恒生科指跌0.3%,收报5,216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升1.5%,大市成交2,467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29.0亿港元[1] - 20大成交活跃榜多只中小型股成交金额高,国泰君安国际等4只股成交分别达128.2亿、61.3亿、48.4亿及38.5亿港元[1] - 内房股受消息提振,出险房企龙光集团等股价升20.9%、13.4%及11.4%,头部房企龙湖等升4.6%至7.1%不等[1] 行业动态 - 汽车板块暑期淡季走势平稳,吉利汽车周四涨3.5%,同业涨跌幅在 - 2%至 + 1%之间[3] - 赛晶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 + 34%,净利润同比 + 167%至9000万元,股价周四涨5.5%至3个月新高[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跌0.6%,恒瑞医药大涨7.1%,CXO板块昭衍新药与泰格医药分别涨0.6%与3.3%[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光伏板块上升,硅料企业上调产品价格约6% - 11%,信义光能等上升1.3% - 4.1%[4] - 部分环保港股获支持,光大环境等上升1.5% - 2.9%[4]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89万平方米,同比跌1.1%,环比跌38.2%,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5]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2,063万平方米,同比升15.3%,环比跌36.3%[8] 全球市场 - 美股近期强势但市场情绪与技术指标显过热风险,关注7月9日“对等关税”豁免到期动向[13]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升至4.33%附近震荡,维持高位震荡判断,波动区间4.25% - 4.6%[14] - 美元指数跌至97附近震荡,短期料延续震荡走势,突破需待政策信号明确[14]
资讯日报-20250711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7-11 12:29
港股市场 - 7月10日,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57%及0.83%,恒生科技指数跌0.29%,南向资金净买入29.02亿港元[9] - 大型科技股普遍收跌,内房股、大金融、苹果概念股、药品股表现较好[9] 美股市场 - 7月10日,道琼斯指数涨0.43%,标普500指数涨0.2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09%[9]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费城半导体指数涨0.75%,比特币涨破117000美元关口,热门中概股多数走高[9] 日股市场 - 7月10日,日经225指数下跌0.4%,东证指数下跌0.6%,日本20年期国债招标需求低于过去12个月平均水平[13] - 部分个股有不同表现,如Disco涨4.17%,丰田汽车跌0.56%[13] 其他市场动态 - 特朗普威胁50%铜关税,美国中期将经历4 - 5个月“去库存周期”,铜进口将跌至谷底[9] - OPEC+讨论10月起暂停进一步提高产量,苹果计划2026年上半年推出系列新产品[13] 公司业绩与发展 - 台积电4 - 6月营收增长39%,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 - 15%,创新贡献比重接近33%[14][9] - Disco上修第一季度业绩预测,营业利润从238亿日圆调至345亿日圆,同比增长3.3%[13]
金融市场分析周报-20250711
中航证券· 2025-07-11 11:46
宏观经济 - 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经营活动状况为50.5%,环比增加0.2PCTS;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4][7][9] -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意外减少3.3万人,服务业就业减少6.6万个岗位,利率期货完全消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10][12] 资金面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3753亿元,开展6522亿元逆回购操作,有20275亿元逆回购到期[4][12][14] - 下周为季初,资金面季节性冲击有限,受税期影响不大,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扰动小,预计央行维持净回笼[4][13] 利率债 - 本周债市窄幅波动,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国开债收益率短端上行、长端下行[4] - 关注年中重要会议、央行态度、银行负债端压力和流动性压力变化[4][5] 权益市场 - 本周市场多数上涨,金融风格表现较强,上证指数涨1.40%,沪深300涨1.54%,日均成交金额较上周减少452.78亿元[4][25] - 美国“大而美”法案落地或提速弱美元周期,中国资产有望承接全球资本,A股经济转型牛主升浪渐进[25][26] 信用债 - 本周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为 -22.80亿元,信用债净融资额约831.39亿元,环比回升851.22亿元[17] - 各期限及各评级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 - 5年期各评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2.09bp - 5.01bp[18][20]
每日市场观察-20250711
财达证券· 2025-07-11 11:20
市场表现 - 7月11日主要市场指数收涨,成交额1.52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减少约100亿,金融板块对指数上涨贡献大,市场稳定性增强,信心和活跃度上升[1] - 7月10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涨0.48%,深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沪指重回3500点上方[3] 行业动态 - 6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6%,1 - 6月该比例为46.8%[9]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小麦产量2763.2亿斤,比上年减少3.3亿斤[10] 政策消息 - 北京鼓励上市公司合理提高分红率,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4] - 国家发改委以“两重”“两新”资金为抓手,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4] 基金情况 - 6月超2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新高,上半年超九成百亿级私募获正收益,量化私募正收益占比达100%[11] - 百亿量化私募增至41家,蒙玺投资新晋百亿,上海地区数量最多,有20家[12] 其他动态 - 中报行情拉开帷幕,A股上市公司预计7月15日前密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8月底集中披露中报业绩[6] - 工信部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7]
北交所定期报告20250710:中美经贸互动持续推进,多领域行业动态凸显市场机遇
东吴证券· 2025-07-10 22:03
资本市场新闻 - 商务部回应美商务部长或8月初与中方谈判代表会面,称双方已达成共识并落实成果稳定经贸关系[1][6] - 特朗普自8月1日起对巴西产品征50%关税,致巴西雷亚尔兑美元跌幅近3%[1][7] 行业新闻 - 马斯克宣布推出Grok4,将改变AI行业格局[1][8] -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1500万辆,同比增幅超10%,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1][10] - 上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66.93亿元,同比增长23.9%[1][3][11] 市场表现 - 7月10日,A股指数涨0.48%,上证指数涨0.48%,沪深300涨0.47%,创业板指涨0.22%,北证50跌0.16%,科创50跌0.32%[1][12] - 截至7月10日,北证A股成分股268个,收盘上涨158只,平均市值30.69亿,成交额166.07亿元,较前一日增量6.64亿元[1][12] 公司公告 - 派特尔员工持股平台完成减持500,000股,减持总金额9,594,584.43元,当前持股比例5.6685%[24][26] 风险提示 - 存在个股盈利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风险[1][28]
下半年物价展望
国金证券· 2025-07-10 21:50
物价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PPI连续33个月同比负增长,CPI连续28个月处于1%以下波动,GDP平减指数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3] CPI展望 - 6月核心CPI同比0.7%,核心商品取代服务成主要支撑,1 - 5月商品零售同比增5.1%,带动核心商品CPI同比升至1%左右[5] - 下半年核心CPI或在0.5%左右震荡,压力在四季度,猪价和油价或压制CPI表现[12] - 预计三、四季度CPI同比增速分别为 - 0.1%、0%[3][51] PPI展望 - PPI同比连续33个月转负,上中下游行业面临价格压力,1 - 6月黑色和非金属产业链、原油产业链、下游行业分别拖累PPI同比下滑0.9、1、0.5个百分点[42] - 下半年PPI同比或小幅回升至 - 2.3%左右,三、四季度PPI同比分别为 - 2.5%、 - 2.1%[50][51] GDP平减指数与增速目标 - 预计二季度GDP平减指数或在 - 1%左右,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三、四季度GDP平减指数为 - 0.9%、 - 0.6%,逐季回升[3][51] - 上半年GDP大概率实现5.3 - 5.4%,下半年实际GDP增速达4.6 - 4.7%可完成全年增速目标,需稳定名义GDP增速在4%以上[3][51] 风险提示 -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调整效果不确定、食品价格波动、国内需求恢复进程不确定等因素或影响物价水平[4][52]
国元证券每日复盘-20250710
国元证券· 2025-07-10 21:1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10日沪指重回3500点,上证指数涨0.48%,深证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市场成交额14939.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0.40亿元[2] - 全市场2999只个股上涨,2297只个股下跌[2]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金融>消费>周期>稳定>成长>0,小盘价值>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大盘成长>中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19] - 行业中房地产涨3.15%、石油石化涨1.57%、非银行金融涨1.44%靠前,汽车跌0.65%、传媒跌0.55%、计算机跌0.45%靠后[19] 资金流表现 - 7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08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9.37亿元,大单净流出169.71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65.92亿元,小单净流入256.35亿元[3] - 7月1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9.02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15.7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3.23亿港元[4] ETF资金流向表现 - 7月10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月9日资金主要流入科创50ETF,流入金额8.73亿元[28]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10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57%,恒生科技指数跌0.29%,日经225指数跌0.44%,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59%[4] - 7月9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上涨,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热门科技股中特斯拉跌0.65%,苹果涨0.54%,谷歌涨1.30%,英伟达涨1.80%[4] 市场资讯 -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2%[12]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66.93亿元,同比增长23.9%[12] -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占新车总销量44.3%[12] - 中美双方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12] - 日本1.7万亿美元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对美国国债投资增至十年来最高,截至3月,外国债券中51.8%为美国国债[12]
人民币汇率专题深度研究:从定价模式和资本流动看人民币
东海证券· 2025-07-10 21:02
人民币汇率定价逻辑与市场回顾 - 2005年“7.21”汇改,中国从盯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浮动管理汇率制度;2015年“8.11”汇改,完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间价制度[2][6] - 2005 - 2013年,“顺差结汇”使人民币从8.27升值至6.20;2014年起,受海外和国内因素影响,人民币贬值预期积攒,“双顺差”结束[9] - 新冠疫情后期,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汇率定价逻辑从“顺差结汇”转向“利差持汇”[14] 人民币汇率展望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656亿美元,为去年同期250%;货物贸易一季度顺差2375亿美元,同比增速90%[21] - 2024年金融账户逆差496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568亿美元;2024Q4起,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开始修复[25] - 2025年2月外贸企业净结汇率开始回升,4月提高到41%,主要受企业开支、海外政策和美元贬值影响[2][47] 美联储降息影响 - 市场预测美联储降息节点从6月推迟至9月,本轮降息步伐更缓、幅度更小、时间更长[2][51]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谈判受阻使经常账户顺差回落[2] - 地缘政治影响加剧金融账户下外资流出[2] - 美国经济上行超预期使企业继续超配美元资产[2]
“反内卷”系列之三:“反内卷”,被低估的决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0 18:44
本轮“反内卷”特点 - 中央财经委六次会议为“反内卷”指明方向,提出“五统一、一开放”,强调区域治理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13][15] - 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2][15] - 企业“内卷”症结或在于营收增速回落与固定费用刚性矛盾,2021 - 2024年,内卷行业营收增速从28.5%降至 - 0.4%,固定成本2024年增速仍达12.3%[2][23] “内卷”负反馈 - 低价竞争体现在压缩供应链成本,2024年内卷行业应付账款周转率为4.6%,较2021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为5.4%[3][27] - 压降内部成本,2024年内卷行业销售费用为 - 9.7%,管理费用增速为2.6%,人均薪酬增速降至4.6%[3][29] - 未改善盈利能力,2024年内卷行业上市公司ROA为2.9%,较2021年高点下滑2.7个百分点,长期阻碍产业升级[4][36] 破解“内卷”困境 - 总量层面缓解供需矛盾,推动落后产能出清,重构需求端动能,如供给侧改革使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底的70%提升至2019年一季度的74.5%[5] - 结构转型推动供给创新升级,通过政策引导等促使企业摒弃价格比拼模式[5] - 加快服务业发展应对结构性失业,近年服务业供需恢复不足,未来政策或聚焦供需修复[6][46]
6月CPI与PPI: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甬兴证券· 2025-07-10 17:58
CPI情况 - 6月CPI环比-0.1%,同比0.1%,结束连续4个月负值状态[1] - 6月CPI新涨价因素贡献0.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贡献0.0个百分点,7月翘尾因素贡献回落至-0.5个百分点,8月和9月到-0.9个百分点低位,年底回到0.0个百分点[1] - 6月CPI食品项同比-0.3%,非食品项同比0.1%,核心CPI同比0.7%[1] PPI情况 - 6月PPI环比-0.4%,同比-3.6%,连续33个月为负,降幅连续4个月扩大[1] - 6月PPI新涨价因素贡献-2.0个百分点,翘尾因素贡献-1.6个百分点,10月翘尾因素贡献回到0.0个百分点,有助缓解PPI降幅加深[3] - 6月PPI生产资料项当月同比-4.4%,生活资料项当月同比-1.4%[3] 投资建议 - 2025年二季度CPI同比增速季度均值为-0.03%,PPI同比增速季度均值为-3.20%,二季度名义GDP增速中的平减指数可能低于一季度[4] - 关注PPI同比降速可能收窄的边际变化[4] 风险提示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5] - 逆周期政策时滞的风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