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高成长企业|辰宜科技:三十年自研长征成为国产数据库“破壁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6:06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全球数据库市场三分之二份额长期被微软、亚马逊、甲骨文等欧美厂商垄断,国产数据库被列为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4] - 在Gartner 2025全球云数据库榜单中,国产数据库仅OceanBase进入全球梯队,前五名仍被欧美厂商占据[4] -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础软件国产化率提升至50%的目标[6] 公司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新一代全同态加密算法获发明专利,是国内首个该领域突破性成果[5] - 博流数据库1.5版将金融交易处理时延从5秒压缩至微秒级[5] - 通过2000万行自主代码构建完全自主可控技术底座,支持中文指令集与编程[5] - 开发100%共识算法使区块链应用成本降至百元级,实现技术普惠化[10] 产品体系与研发成果 - 已开发博流分布式多模数据库、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等五大产品线[2]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8件,获得授权16件[2] - 博流数据库通过工信部适配性测试,兼容主流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7] - 产品被评价为"首个不依赖美欧体系的数据库,直接面向AI和数据要素时代"[7] 行业应用场景 - 在金融领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银行业敏感信息加密计算难题[9][10] - 为南海卫健局开发云智慧考试系统,将医护人员考核频次从年1次提升至4次[8] - 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已应用于教育、银行等多个领域,支持隐私计算与合规流通[10] 公司发展路径 - 核心团队自1992年起深耕思维科学研究,拥有30年技术积累[1][5] - 研发体系坚持"理论-产业"双循环模式,扎根佛山制造业场景验证技术[11] - 计划三年内完成科创板上市,目标对标全球数据库巨头甲骨文[7]
研判2025!中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带动精密减速器持续放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9:20
精密减速器行业概述 - 减速器分为一般传动减速器和精密减速器两大类,精密减速器具有空程≤7弧分、更高传动精度、更小回差、更大扭转刚度的特点,主要用于机器人、高端机床等高精度需求行业[1][3] - 精密减速器按啮合方式可分为精密摆线类、谐波类、行星类、蜗杆类四种结构形式[3] - 精密减速器是影响机器人性能的核心因素,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减速增扭,广泛应用于低转速大扭矩传动设备[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约91亿元,同比增长超10%,占整体减速器市场的9.9%[5][7] - 工业机器人是最大应用领域占比36%,机床和FA自动化分别占比23%和21%[1][15] - 国产化替代成效显著:2024年内资企业营收份额57%,销量份额70%,但高端领域仍由外资主导[9] - 行业集中度低,头部企业环动科技、绿地谐波、中大力德市场份额分别为3.7%、3.6%、2.7%[11] 技术发展历程 - 谐波传动技术商业化实现180角秒内精度控制,RV减速器解决重载工况高精度传动难题[5] - 近年技术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包括PSC锥形齿轮自消隙设计、变位行星架自消隙技术、注塑工艺塑料谐波减速器等创新[5] 下游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套,2025年1-5月产量28.72万套(+35.5%),带动精密减速器出货量109.7万台[17] - 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是主要应用类型[17] 机床 - 2025年1-5月金属成形/切削机床产量分别为6.9万台(+11.3%)、33.2万台(+13.3%)[19] - 机床对减速器精度寿命要求严苛,需在千万次回转、重载冲击下保持稳定性[19] 人形机器人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40亿元(中国占20亿元),预计2031年达1200亿元[21] - 谐波减速器与行星减速器出货比例57%:43%,未来将向高刚性、长寿命方向发展[23]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下游需求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25] - 国产技术积累加速,材料、加工工艺等环节突破将提升自主品牌认可度[25] - 行业标准制定将向全产业链延伸,促进产品机械精度、使用寿命等性能提升[25] 主要企业 - 上市公司:绿的谐波、中大力德、丰立智能、中技克美、瑞迪智驱、国茂股份[2] - 其他重点企业:环动科技、秦川高精传动、振康机械、智同精密等超100家本土企业[11]
立高食品20250519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烘焙行业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内容可知是一家在烘焙业务和奶油业务有布局的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烘焙渠道变迁 - 核心观点:烘焙下游消费渠道发生变化,饼房渠道占比下降,商超渠道兴起 - 论据:烘焙饼房门店数从21年的41万家收缩到现在的34万家,23年较14年饼房渠道占比总共下降了将近9%;各大商超加大调改力度,如永辉烘焙和熟食以及鲜食比例从5%跃升到20%,还涌现出亿元级烘焙大单品 [1] 公司商超渠道营收情况 - 核心观点:公司商超渠道营收受山姆业务调整和高基数影响先下滑后恢复高增 - 论据:24年公司商超渠道营收10亿,约90%由山姆贡献;24年因山姆业务调整和高基数因素营收下滑,11月重新上架新品带动恢复高增,25年Q1同比增速超40% [2] 奶油业务增长 - 核心观点:奶油业务是公司业绩核心增长因素 - 论据:国产奶油凭借性价比和供应链稳定特点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早期构建品牌和渠道先发优势,24年奶油营收达10.6亿,同比增速60%以上 [3] 奶油业务优势 - 核心观点:公司奶油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有优势,产能领先且增长迅速 - 论据:产品稳定性和打发效果接近进口品牌,价格低20%以上;有河南卫辉和广东佛水两大奶油产线,产能合计超八万吨;河南工厂满产,广东工厂旺季产能达70% [4] 产品SKU优化 - 核心观点:公司精简SKU,优化产品结构 - 论据:23年高电时SKU有一千多个,前200个贡献近95%销售额,现精简到七百多种,划分三类产品线,重点关注明星和金牛类产品 [5] 供应链改革成效 - 核心观点:公司供应链改革成效理想 - 论据:25年Q1中旅游等成本上行,烘焙企业毛利率普遍下滑,公司毛利率基本平稳 [6] 产品技术升级和销售改革 - 核心观点:公司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调整销售提成方式提升效率 - 论据:原有塔铁大单品升级为斯健林仿手工普塔;按产品类别调整产线,销售自主选择产线设置提成,QE有明显成效 [7] 公司未来业绩展望 - 核心观点:公司内部改革成效有可持续性,多重因素推动下业绩可能上新台阶提升估值 - 论据:公司推动采购、人员团队等方面改革,叠加产能利用率提升,若需求端改善、原料国产化等因素实现,业绩有望提升 [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精简SKU时划分出明星类、金牛类和问题类产品线,会关注问题类产品以减少长尾产品对盈利的拖累 [5] - 过去公司研发以数量取胜,现在注重产品技术升级,如原有的塔铁大单品升级为斯健林仿手工普塔 [7]
存储模组行业深度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存储模组行业 - **公司**:美光、三星、海力士、凯侠、长信、大博威、海普、江波龙、德明尼、百维、西部数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1. 存储模组行业现阶段成长性大于周期属性,看好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发展黄金期,未来三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可观 [1][2] 2. 价格周期处于上行阶段,预计价格将企稳回升,相关厂商业绩有望反转 [5][7][10] 3. AI时代下存储模组需求增长,国产化率有望提升,国内模组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4][10][11] 论据 1. **价格周期上行** - **供给侧**:美光、三星、海力士、凯侠等原厂共同减产,促进价格恢复,Q2 NAND和DRAM价格反弹 [5] - **需求侧**:二季度国际形势变化带动PC、智能手机等库存重建,各大互联网厂商上调资本支出,数据中心对存储器需求增长 [5] - **量化数据**:以海力士64层颗粒为例,2023年6、7月开始涨价,最高点涨至4美金,现阶段官方价格约2.8美金,距去年高点还有40 - 50个点的差异 [6] - **产品表现**:PC开始回暖,预计10月Windows停掉Win10可能引发换机潮;手机自去年二月底开始回暖,客户备货增加;DDR4价格上涨,美光6月DDR4报价大幅调涨50% [7][8] 2. **AI时代需求增长** - **服务器需求**:AI服务器对存储需求大幅提升,标配固态硬盘数量是通用服务器的两倍,价值量快速提升 [10] - **国产化率提升**:运营商采购有国产化率硬性要求,互联网厂商也被指导提高国产化占比;国内外云服务厂商上调资本支出,国内存储模组厂商进入企业级SSD和内存条市场,市场需求均超百亿美金 [11][12][13] 3. **国内厂商发展机遇** - **成本优势**:存储模组中颗粒价值量占比超80%,颗粒涨价时模组厂商可赚取价格波动差价 [14] - **市场份额**:国内存储模组国产化率低,国家政策推动提升国产化率,国内厂商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16] - **厂商表现**:江波龙布局全面,德明尼切入字节企业级SSD市场,收入有望大幅增长;相容新创有望进入互联网大厂供应链 [17][18][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存储模组中主控芯片占比10% - 15%,价值量不高但难度大,国内能做主控的玩家不多 [13] - 固件是模组厂商的know - how,需配合软件开发,不包含在刚性成本内 [14] - 不同类型主控芯片价格差异较大,SATA主控约1.2美金,PCIe 3.0接口主控2美金,4.0进口主控6美金,消费级PCIe 5.0主控约40多美金 [15]
电子级高端树脂专家交流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树脂行业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涉及客户包括华为、生益、南亚、台光、台耀、盛宏、建涛、深蓝、英伟达、斗山电子等;潜在竞争对手包括佳盛德、特风、东财、宏昌、东台、通宇等;合作公司为徐州博康;海外厂商有沙比克、日本旭化成和三菱瓦斯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品出货与客户结构** - PPO 月出货量 60 - 70 吨,含 OPE 总出货约 80 吨,OPE 约 10 吨 [1][4] - 核心客户有华为、生益、南亚等,生益占 40%,南亚、台光、宏盛各占 10%,其余客户分配剩余份额,直采占整体供货 20% - 30%,难攻克客户通过代理商合作 [1][5][7] 2. **产品价格与毛利率** - 大型代理商 PPO 单价 70 - 120 万元,小型零散客户 80 - 120 万元;生益 M6 高速板 50 - 60 万元,低于台光等 M8 以上产品 [1][8][9] - 公司整体毛利率 45% - 50%,预计 2026 年 M6 价格或降至 50 万元以下,毛利率不低于 35%,M8 毛利率 40% - 45% [1][14] 3. **产能规划** - 2025 年底 PPO 总产能达 700 - 800 吨,2026 年增至 2000 - 2300 吨,2027 年底扩至 3000 吨 [1][13] - 2024 年 OPE 产能 260 - 300 吨,2025 年底计划扩至 500 吨左右 [16] - 2025 年 ODV 计划产能 100 - 120 吨,截至目前完成一半左右 [17] 4. **市场需求与增长预期** - 生益与华为联合研发引入 M8 产品,2025 年需求 800 - 1000 吨,2026 年增至 1500 吨,其中 200 - 300 吨为 M8 产品,2025 年采购量约 50 - 80 吨 [1][10][11] - 2025 年国内高端树脂需求量 800 - 1000 吨,2026 年预计达 1500 吨 [25] - 2026 年 ODV 预计保持平稳,约 200 吨,2027 - 2028 年或增长;PPO 市场表现良好,产能可能不足 [19][24] 5. **国产化替代** - 国内高端树脂国产化替代率约 40%,海外厂商占 60%份额,预计 2026 年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公司产品电介指数与沙比克持平,价格低 10% - 20% [2][28] 6. **市占率情况与目标** - 生意中市占率天花板 55% - 60%;台光市占率 10%,计划 2026 年翻番至 20%;台耀市占率 3%,预计可提至 12%;南亚接近 20% [31][32] - 电介损耗小于 0.001 的高端产品领域,公司供应英伟达基板,2025 年预计需求量 500 吨,可提高到 60% - 70%市场份额;2025 年 OPE 销售额预计 80 吨左右,市场份额提升至 70%以上 [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树脂应用情况** - PPO 用于 M8 和 M9 级别产品,M7 级别因价格高使用少;BMI 和环氧树脂在 M7 级别用量大;OPE 和碳氢树脂(ODV)在 M9 级别不同厂家选择不同 [3] - AI 服务器以 PPO 为主、OPE 为辅,每台 AI 服务器使用 PPO 从 1.6 公斤增加到 2.1 公斤,使用 OPE 从 0.34 公斤增加到 0.4 公斤 [17] 2. **合作与市场策略** - 与徐州博康合作,通过 OEM 增加 M6 系列产品产能,目标 2026 年达 70%国内市场份额 [15] - 碳氢树脂主要供给建涛、鲁电股份等企业,进入台湾系企业有困难,倾向直供 [33] - 已向斗山电子提供约 50 吨 PPO 产品,基本进入其体系,送样 OPE 结果未出 [34] 3. **成本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业务、销售和财务成本控制方面有优势,依托生物法制造产品,与中石化合作使价格稳定,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21][22] 4. **行业发展因素** - 电子树脂行业发展得益于资本和技术人才流动,人才流动使新产品市场渗透速度加快 [23]
电科金仓发布AI技术的融合数据库产品
36氪· 2025-07-15 21:19
产品发布 - 电科金仓召开2025产品发布会,发布AI时代的融合数据库KES V9 2025、企业级统一管控平台KEMCC、数据库一体机(云数据库AI版)以及企业级智能海量数据集成平台KFS Ultra [1] KES V9 2025数据库 - KES V9 2025以多语法体系一体化兼容、多集群一体化架构、多应用场景一体化处理、多模数据一体化存储、开发运维一体化管理为核心 [2] - 新增SQL Server兼容模式(常用功能覆盖99%)及Sybase兼容模式(常用功能覆盖95%) [2] - 新增对键值、文档、向量数据模型支持,满足AI场景等新型业务需求 [2] - 通过计算框架、算子、存储组织与存取、资源使用与调度等环节优化实现全方位性能跃升 [2] - 融合AI技术的智能优化器、全诊断过程支撑及SQL映射应急机制,大幅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2] KEMCC管控平台 - 提供一站式数据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3] - 支持跨云、跨环境统一纳管各类数据库实例及工具 [3] - 通过可视化管理界面实现统一管理、极简运维的自动化体验 [3] 数据库一体机AI版 - 深度融合金仓数据库、超融合平台、高性能硬件及AI大模型 [4] - 搭载"赤兔加速引擎",实现百万级并发吞吐与亚毫秒级响应,数据库性能整体提升30% [4] - 创新引入AI交互式运维模式,故障预警准确率高达98%以上 [4] - 内含云原生的"绝影安全模块",实现智能微隔离和勒索病毒专项防护 [4] KFS Ultra数据集成平台 - 支持超百种数据源及多数据模型一体化集成 [5] - "掣电融合数据复制引擎"实现日吞吐量达千亿级 [5] - 集成"K宝"AI智能助手,提供安装部署、性能调优、故障诊断与实时技术答疑等功能 [5] 国产化替代 - 发布全新品牌口号"数据库平替用金仓" [5] - 提供专业迁移方案帮助客户低风险、低难度、低成本完成数据库迁移替换 [5]
【私募调研记录】汐泰投资调研天阳科技、国芯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7-15 08:11
天阳科技调研要点 - U卡平台定位为端到端的数字货币综合服务平台 覆盖虚拟币导入 交易所兑换 法币充值及卡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 具备一体化实时交易处理能力 支持多发行机构接入的SaaS模式 [1] - U卡业务聚焦企业采购卡品类 收费模式采用订阅制 包含最低交易量对应的保底月费 机构支付月费后可获得相应交易额度授权 超额部分需额外支付费用 [1] - 京东 蚂蚁等机构已参与港元稳定币试点 U卡在流通环节存在明确合作机会 港元稳定币的市场需求需待规模效应显现 [1] - U卡业务的核心客户区域为东南亚 中亚及非洲 这些地区稳定币持有客群基础深厚 [1] - RW业务处于强监管环境 公司已完成技术储备 等待市场突破契机 [1] 国芯科技调研要点 - 重点研发汽车电子芯片 信创与信息安全芯片等重点产品 完成了面向下一代48V电子电气架构的汽车电子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的研发 这是业界首次成功研发的同类产品 [2] - 2025年 CCD5001 CCD4001和CCD3001系列DSP芯片进入量产 可与DI DSP-2156x进行硬件管脚兼容和规格对标 [2] - 采用多核高性能RISC-V架构正在设计的CCFC3009PT芯片对标英飞凌TC4XX系列芯片 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2] - 上半年成功推出极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 适用于人工智能 云计算安全等领域 [2] - 完成抗量子密码芯片HC001和抗量子密码卡CCUPHPQ01的研发工作并送样客户 2025年初成功推出量子安全芯片CCM3310SQ-T [2] - 2025年以来 积极推进自主芯片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应用 云安全芯片和汽车电子芯片市场表现良好 [2] 汐泰投资机构概况 - 成立于2014年7月9日 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 2015年3月登记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2017年10月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3] - 专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管理 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3] - 研究团队由一批高素质的员工组成 均毕业于国内外名校 80%研究生学历 核心投资人员来自公募基金背景 具有长时间的组合投资管理经验 [3]
海量数据: 海量数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2:07
核心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0万元 上年同期为-2,411.91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2.32亿元 其中数据库自主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约9,26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上年同期为-3,015.52万元 [1] 业务发展状况 - 核心基石业务数据库自主产品和服务收入大幅增长66% 达9,260万元 [1][2] - 核心产品海量数据库Vastbase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 V2.2和V3.0版本分别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9月通过国家级安全可靠测试 [2] -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保持高水平研发及市场投入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扩大市场份额 [2]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增长带来的收益不足以覆盖当期研发、销售、服务及管理的相关期间费用和成本投入 [2] - 受益于数字基础软硬件产品国产化替代浪潮深化及公司数据库产品竞争力提升 [2] - 核心基石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导致净利润仍为负值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进一步提高自研数据库产品质量 织密和夯实营销服务网络 [2] - 计划获取更多商业机会 提高市场占有率 并不断提质增效改善投入产出比 [2] - 通过提高经营成果不断改善公司业绩表现 [2]
赛分科技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5100万元到55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9: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亿元至1.86亿元 同比增长18%至2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100万元至5500万元 同比增长34%至4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500万元至4700万元 同比增长18%至23% [1] 业务发展策略 - 聚焦分析色谱和工业纯化两大领域 通过产品性能和自主研发优势开拓新客户项目并推动存量客户复购 [1] - 与抗体、胰岛素、GLP-1及重组蛋白领域标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拥有成熟应用案例 [1] - 积极开发寡核苷酸、胶原蛋白和血液制品等市场的纯化解决方案 [1] 行业市场格局 - 中国生物色谱介质市场规模预计60亿元至90亿元 占全球市场15%至20% [2] - 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 国产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深度、规模化生产和质量体系与细分市场龙头合作 [2] - 工业纯化业务受益于国产化替换趋势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物药项目合作持续增加 [2] 产能扩张计划 - 扬州工厂二期项目将扩大工业纯化生产基地产能 最终总产能超二十万升 [2] - 产能扩建旨在缩短供货周期 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2]
埃斯顿赴港IPO:巨亏8亿、短债高企与外资撤离下的“破局”之问
金融界· 2025-07-14 17:50
公司IPO计划 - 公司拟登陆香港主板,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充全球产能、海外投资收购、研发项目、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及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偿还部分现有贷款 [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40.09亿元,同比缩水13.8%,归母净利润亏损8.10亿元,同比下滑700.1% [3]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同比下降16.04%,德国克鲁斯子公司营收大幅缩水,光伏行业销售收入显著下滑 [3]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3.45亿元,资产减值1.22亿元,合计4.67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3.43%至1263万元,但扣非后仅盈利416.7万元 [4]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较2022-2023年盈利水平仍有差距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08亿元、3.89亿元和4.42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比分别增加26.30%和13.84% [6] - 行业整体研发支出不减反增,如埃夫特2024年研发支出达1.33亿元,同比增长约45% [6] 债务压力 - 2022年末-2024年末总负债分别为51.81亿元、72.59亿元和82.48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攀升至90.53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流动负债达63.87亿元,货币资金仅有13.48亿元,短债规模是货币资金的4.7倍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2.79%攀升至2024年的81.34%,有息负债率从34.31%升至43.10%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转正至4752万元 [7] 外资撤离 - 外资股东逐步减持离场,定增股价较发行价下跌31.1% [8] - 陆股通持股比例从2022年峰值23.71%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1% [8] - 富达国际、FIL、巴克莱银行等外资机构已悉数淡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