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606
平安证券· 2025-06-06 09:11
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债券托管余额同比增速为15.5%,较3月上升0.6个百分点,当月新增托管规模为1.7万亿元,环比边际回落,但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2][5]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 分券种来看,政府债和同业存单较季节性多增,国债较季节性少增,4月政府债合计供给规模接近万亿,环比回落符合季节性,同比来看国债、地方债仍高于去年同期,同业存单净供给明显回落,公司信用债供给回升至往年高位 [5] - 分机构来看,银行和资管户为主要增配机构,商业银行增持7975亿元,保险增持1673亿元,资管户增持1.1万亿元,外资增持881亿元,券商增持1835亿元 [5] - 债券供给和机构行为展望,预计5月债券供给较4月环比增加,银行承接供给的能力仍取决于央行流动性投放,保险此后配债节奏跟随地方政府债供给,资管户的资金增量有望回暖 [6] 新股概览 即将发行的新股 - 新恒汇申购日为2025-06-11,申购代码301678,申购限额1.40万股,承销商为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6] - 华之杰申购日为2025-06-10,申购代码732400,申购限额0.80万股,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 - 海阳科技申购日为2025-06-03,申购代码732382,发行价11.50元,申购限额1.45万股,发行市盈率12.69,承销商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 - 影石创新申购日为2025-05-30,申购代码787775,发行价47.27元,申购限额0.65万股,发行市盈率20.04,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 [6] 已发行待上市的新股 - 交大铁发申购中签率0.03%,上市日为2025-06-10,交易代码920027,发行价8.81元,申购限额90.67万股,发行市盈率12.94 [7]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6月5日消息,央行在官网开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并更新了2025年5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2025年5月准备金净投放10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净投放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净投放375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投放2400亿元 [8] 国际财经 -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力保参议院审议中的税改草案维持4万美元州地税抵扣上限,目前共和党人正试图缩减这项税收优惠的力度,预计参议院将修改众议院的提案 [9] -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明确表示将完成自己在欧洲央行的全部任期,驳斥了有关她可能提前离任的传闻 [10] 行业要闻 - 2025年4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达17亿美元,环比增长10%,同比下降28.1%,2025年1-4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6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8% [1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2%,中国厂商份额突破70%,CATL以38%份额稳居第一,BYD紧随其后 [12]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九安医疗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并发行中期票据及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注册及发行不超过3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注册及发行不超过5亿元 [13] - 中科电气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投资设立阿曼项目公司实施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0亿元,分两部分建设,同时延缓建设摩洛哥项目 [15] - 埃斯顿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6] - 迈为股份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参与认购张家港朝希优势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基金份额,该基金目标认缴规模20亿元 [17] - 立新能源全资子公司分别拟投资建设三个独立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额约12.50亿元 [18]
市场关注流动性充裕但需新动能支撑,港股科技板块盘中领涨,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0:10
港股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二季度以来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涵盖互联网、新能源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强化港股作为全球科技资本枢纽的地位 [1] - 港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改革,为合资格企业提供"快速审批"通道,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 [1]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板块曾因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单日上涨2.46%,但随后因关税政策恢复而回吐涨幅,显示市场对中美政策敏感 [1] - 短期关税预期对港股板块压力较大,因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制度手段绕开联邦法庭裁决,全球对等关税或将很快恢复 [1] - 长期对港股科技板块可保持相对乐观,从一季报看,AI上游算力、服务器等高景气度或将延续至下半年 [1] 港股科技ETF及指数 - 港股科技ETF(代码: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该指数由国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只市值规模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业收入增长良好的科技领域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重点覆盖信息技术、电信业务等高科技行业 [1] 港股通科技ETF联接基金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和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 [2]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新消费、可控核聚变题材回调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44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高开 沪指涨0.06%至3378.22点 深成指涨0.08%至10152.55点 创业板指涨0.08%至2026.63点 [7][8] - 港股恒生指数开盘涨0.74%至23828.69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97%至5269.58点 [9][10]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随后扩大至1.22% [4] 行业板块动态 活跃板块 - 虚拟电厂、新能源车、生物科技概念股开盘表现活跃 [7] - 兵装重组概念股走强 东安动力涨6.56%至13.15元 湖南天雁涨6.29%至7.27元 华强科技涨4.38%至17.63元 [2][3] - 多元金融板块短线拉升 南华期货涨停 瑞达期货、永安期货等跟涨 [5]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反弹 联易融科技-W涨5.81% 连连数字涨5.52% 众安在线涨3.66% [6][9] 回调板块 - 医疗服务、减肥药、乳业板块盘初跌幅居前 [1] - 新消费、可控核聚变题材出现回调 [7] 个股异动 - 恒基地产涨超6%领涨港股蓝筹 [9] - 阿里巴巴港股涨近3% [9] - 东风集团股份跌超8% 因控股股东暂不涉及资产重组 [9] 资金面动态 - 央行开展126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当日有2660亿元逆回购到期 [10]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1个基点至7.1865 [11]
六五特刊 | 环境日献辞: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色未来共创造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7:02
美丽中国建设政策框架 - 国家层面系统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实践 包括研究指标体系 制定实施举措 出台先行区建设意见及分领域行动方案[1] - 区域层面加强协同联动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覆盖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重点贯彻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2] - 地方层面鼓励先行先试 福建构建"五美体系"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 江苏"三力齐发"推动绿色转型 形成各具特色的示范样板[2] 绿色产业转型进展 - 能源结构显著优化 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 - 传统产业加速绿色改造升级进程[2]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正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2] 城乡环境治理重点 - 城市环境治理聚焦消除尘埃污染[3] - 乡村环境整治重点解决脏乱问题[3] - 河湖治理着力清除水体污浊现象[3] 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 推出"美丽中国 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3] - 持续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3] - 推动"生态环保第一课"进入校园教育体系[3]
隔夜市场解读:美股收高科技股领涨 英伟达超微软苹果成市值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24
家人们,我是帮主郑重!今儿凌晨美股收盘那叫一个热闹,道指四连涨,英伟达带着芯片股又杀疯了,咱们赶紧盘一盘这背后的门道。 最后得跟A股的朋友念叨念叨。美股这波科技股狂欢,本质是AI算力的确定性在撑估值,咱们国内算力产业链怎么跟?浪潮、中科曙光的服务器订单没停 过,液冷技术能降30%能耗,这可是硬需求;光模块领域,国内企业800G产品比海外便宜20%,性价比直接拉满。但记住了,现在不是瞎炒概念的时候, 得盯着有实际订单、能给英伟达代工或者跟国内大模型深度合作的公司,比如拓尔思这种做行业模型的,才是中长线该瞅准的标的。 先说大盘,道指涨0.51%、纳指涨0.81%、标普涨0.58%,全靠科技股撑场子。英伟达收盘涨2.93%,市值3.45万亿美元直接把微软、苹果甩在身后——现 在买它家股票的人,估计跟抢茅台生肖酒似的,都瞅准了AI算力这口肥肉。杰富瑞不是刚喊出80%利润率嘛,这哪是卖芯片,分明是在半导体行业开印钞 厂啊!你看博通涨超3%,美光涨4%,连英特尔、AMD都跟着蹦跶超2%,整个芯片板块就像打了鸡血,硬件赛道热得能煎鸡蛋。 对了,特朗普今儿要签钢铝关税,经合组织又下调美国增长预期,这些短期扰动可能让市场晃悠两 ...
5部委官宣、雷军发声!新能源车又有大消息
Wind万得· 2025-06-04 07:04
新能源车下乡政策 - 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宣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旨在推动县域及农村市场普及,助力"双碳"目标并带动产业链发展[4] - 政策将加速电动车快充技术普及,推动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升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企业[4] - 农村市场对新能源车接受度提升,纯电动小型乘用车、电动物流车、PHEV、燃料电池客车等将成为主要增长点[4] - 随着充电设施完善和消费者认知提高,农村市场有望成为新能源车重要增量市场[4] 小米汽车动态 - 雷军宣布小米不参与价格战,YU7售价不可能是网传23.59万元,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1-2天确定[6][7] - 小米汽车业务预计2025年三四季度盈利,长期坚持硬件利润率控制在5%[7]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标准版续航835km,最大马力690PS,零百加速3.23s[7] - 小米在YU7智驾研发投入达35亿元,行业领先,SU7 5月交付量超2.8万辆,YU7预计7月量产[7] - 机构认为YU7有望凭借超长续航和超快充优势在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汽协和工信部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倡议企业不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10] - 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427万辆,进入TOP5但仅为丰田(1080万辆)的四成,净利润仅为丰田17.5%[12][13] - 中国乘用车销量2024年突破2700万辆,自2013年起稳居全球首位,按人口基数测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16] 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销量TOP10车企:丰田1080万辆、大众903万辆、现代起亚723万辆、Stellantis 568.5万辆、比亚迪427万辆[13] - 中国车企中比亚迪、吉利、长城5月销量位居前三[14]
远见丨商业热点观察:中企“数字云出海”正在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02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与数字云转型 - 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刻变革和AI技术革命推动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战略,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必修课 [1] - 阿里云CEO吴泳铭宣布战略级投入打造云计算全球一张网,加速模型出海和AI产品国际化 [1][13] - "云+端+链"三位一体生态成为出海必然路径,覆盖跨境电商、新能源车、游戏等行业需求 [1] 云计算技术架构与AI云生态 - 传统IDC模式存在硬件投入大、周期长、弹性差等问题,云计算时代通过分布式和边缘计算提升数据安全与合规能力 [2] - 公共云服务三层架构:算力层(IaaS)实现算力自治,开发层(PaaS)提供完整平台,应用层(MaaS)推动AI海外落地 [4][5] - 多云协作结合边缘计算形成完整"AI云生态",为全球化业务提供数字化底座 [5] 新能源车行业出海案例 - 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成为出海"新三样",行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达140万辆 [6] - 广汽集团通过"区域中心+国际站"混合架构实现数据本地化,引入菜鸟物流和蚂蚁支付优化供应链与支付环节 [7] - 从"All in Cloud"转向"All in AI",合作云厂商重塑核心流程,降低海外数据处理成本 [7] 航空与AI初创企业出海实践 - 中国航空公司面临机票订单整合、跨境合规、精准获客三重挑战,东航通过"云+AI"提升海外获客率 [9] - AI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依托阿里云实现全球数据同步,用户超6000万,生成速度缩短至5-10秒 [9] 中国企业出海的三大支撑优势 - 中国云计算企业通过技术和服务能力分摊成本,解决数据合规与灾备问题 [11] - 庞大国内市场淬炼企业竞争力,如汽车企业用户体量两倍于欧洲 [11] - 政策层面利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明确云计算全球化方向,降低出海成本 [11] 行业趋势总结 - 中国企业从"Copy to China"转向"China to Global",依托全栈技术能力进入"新大航海时代" [10] - 出海不仅是商业版图较量,更是智能化"技术与生态"之争 [12]
综合分析,6月股市大概率如何走?
搜狐财经· 2025-06-03 17:08
政策影响 - 5月政策组合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房地产新政"三箭齐发"及央行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力度史无前例[4] - 5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5%,显示经济复苏仍需观察政策落地效果,重点关注特别国债项目进度及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4] 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5月净流入近300亿创年内新高,但主要受MSCI调仓影响,6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至9月(概率47%)可能限制外资持续流入[5] - 内资机构股票型基金仓位达87.2%(中信数据),私募仓位升至76%,显示加仓空间有限[5] - 两融余额1.53万亿维持低位,散户情绪指数处于观望区间,市场呈现存量博弈特征[5] 技术分析 - 沪指3050-3150点形成箱体震荡,3050点具政策底与年线支撑,3150点面临3月套牢盘及60日均线压力[6] - 突破需8000亿以上持续成交量配合,否则可能回踩3050点[6] 外部环境 - 6月12日美联储FOMC会议点阵图若显示年内降息少于1次,可能压制全球风险资产表现[7] - 地缘政治风险及某西方大国对新能源车加征关税传闻影响新能源板块情绪[7] 行业配置 - 高股息防御板块:电力(长江电力)、煤炭(中国神华)、银行(招商银行)受资金青睐[10] - 高弹性方向:新能源车(宁德时代、比亚迪)、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及AI应用落地的传媒游戏(分众传媒)具政策催化[10] - 需规避地产链及纯题材微盘股,因政策预期已充分反映[11]
瑞银朱正芹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03 10:46
港股融资市场展望 - 2025年截至目前港股IPO总规模达98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113亿美元水平 新股配售融资总额达149亿美元 规模接近2022-2024三年总和 [3] - 宁德时代及恒瑞医药登陆港交所后 2025年初至今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 预计全年融资规模将维持强劲 [3] - 已公告将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达23家 行业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零售等领域 包含多家行业龙头 [3] 香港资本市场改革成效 - 港交所2019年以来推出19C章吸引中概股回归 18A/18C章支持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近期简化A股蓝筹企业审核流程 [5] - 中国证监会对境外上市公司再融资采取事后备案制 比亚迪股份56亿美元再融资案例显示筹备时间大幅缩短 [5] - 港股融资规则创新使资本市场兼具市值管理功能 上市公司可通过增发、可转债提升流动性 并在股价低迷时回购或增加分红 [6] 中概股回归驱动因素 - 部分双重上市公司再融资时主动选择仅在香港发行 如名创优品5 5亿美元股票挂钩证券及蔚来汽车5 2亿美元增发均获良好市场反响 [9] -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推动南下资金规模扩大 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成为港股市场重要新增流动性来源 [9] - 港交所再融资工具多样性增强 中国证监会拉平港股美股备案要求 降低中概股回归成本 [10] 亚太区并购业务趋势 - 瑞银2024年亚洲区(除日本外)已公告并购业务量位列国际投行第一 并购及再融资业务占比持续上升 [13] - 全球供应链重构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需求 2024年底"并购六条"政策简化流程加速审批 促进强强联合 [13] - 已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占比提升 部分年份规模可能超过IPO 但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新消费领域仍将催生新IPO需求 [14]
机构研究周报:A股或受益港股重估,转债有望迎供需错配牛
Wind万得· 2025-06-03 06:56
焦点锐评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进口钢铁关税从25%提高至50%,欧盟表示遗憾并准备反制 [1] - 全球关税战可能再度趋紧,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仍是大类资产配置的主线 [1] - 中信证券认为"特朗普看跌期权"仍然生效,美债或为4%~5%区间震荡行情,黄金仍是最具确定性的资产 [1] 权益市场 - 中信证券认为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交易后,部分核心资产定价权可能逐步南移,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 [1]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有望吸引全球配置型资金流入,或外溢至A股,A50代表的核心资产ROE跨周期能力提升 [2] - 中金公司认为微盘优势边际弱化,结构性机会或延续,但需警惕杠杆资金及情绪波动带来的回撤 [3] 行业研究 -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消费、顺周期及自主可控方向关注度有望提升,市场有望重回盈利驱动轨道 [8] - 景顺长城基金指出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仍合理,长期趋势向好 [9] - 中庚基金称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汽车板块回调明显 [10] 宏观与固收 - 国泰基金认为资金利率中枢下移,短端资产受益最大,曲线走陡确定性更强 [16] - 博时基金认为短端利率债配置价值仍较突出,存款利率下移为债券利率下行腾挪空间 [17]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转债市场或因供需错配迎来牛市,需求端低利率环境吸引资金 [18] 资产配置 - 方正证券建议平衡稳健配置资产,关注红利资产和科技创新方向 [20] - 港股凭借低估值和政策托底企稳回升,南向资金流入提升内资定价权 [20] - 国内债券受关税扰动但基本面因素或已被充分定价,建议维持标配 [20] 市场表现数据 - 万得全A一周涨幅2.81%,近一月涨幅1.04% [4] - 恒生指数一周下跌1.32%,今年以来上涨16.10% [6] - COMEX黄金一周下跌1.57%,今年以来上涨25.4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