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

搜索文档
天塌了!锰基正极材料小霸主,遭遇比亚迪搅局两轮车电池,湘潭电化:扩产锰酸锂前途未卜
市值风云· 2025-06-03 18:02
比亚迪进军两轮车电池市场 - 比亚迪发布面向两轮车、三轮车的磷酸铁锂电池,利用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电动两轮车锂电化 [3][4] - 行业巨头进入可能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体量庞大的公司动作可能引发全行业连锁反应 [5] 锰酸锂材料市场现状 - 锰酸锂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势,在电动两轮车、3C数码等领域有明确应用场景 [7] - 湘潭电化计划募资4.87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预计2026年市场占有率达43.48% [8][9][11] - 锰酸锂行业规模小、发展慢,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 [12] 电解二氧化锰业务 - 电解二氧化锰是公司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12.8亿,占总营收67%,毛利率达37% [13][15] - 公司被称为"中国电解二氧化锰的摇篮",产品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15] - 2024年我国一次电池出口量331.65亿支,同比增长14.75%,带动EMD需求增长3% [14] 锰酸锂业务挑战 - 锰酸锂业务毛利率极低,2024年仅0.76%,远低于电解二氧化锰业务 [13][21] - 业务表现与碳酸锂价格高度相关,锂价下跌时替代铅酸电池趋势增强但盈利能力下降 [21][23] - 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对锰酸锂形成降维打击,两者价格已基本持平 [29][30] 电动两轮车市场 - 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达4亿辆,2024年销量4950万台,同比下滑11.6% [33][35] - 行业产能过剩,利润微薄,低端品牌加速出清 [33] - 出口市场量增价跌,2024年出口量2211.8万辆,同比增长47% [35] 锰酸锂市场预测 - ICC鑫椤资讯预测2025年锰酸锂需求量17.95万吨,2026年22.49万吨,2030年41.56万吨 [35][36] - 预测基于锂电池在电动两轮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实际2023年渗透率不足10% [39][43] - 铅酸电池仍是两轮车主流选择,回收产业链完善支撑其市场地位 [4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近年营收增速放缓,与下游电动两轮车市场变化规律吻合 [47] - 投资收益对利润影响显著,2021-24年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税前利润11%-58% [50]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7.2亿,分红仅3.5亿,股东回报不足 [51][53]
FOF基金总规模首破1500亿元!收益分化逐渐加剧,债券、黄金配置或成避险主线
市值风云· 2025-05-30 18:02
公募FOF规模增长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FOF总规模达1510.8亿元,创近一年新高,单季增幅13.5%,截至5月18日规模进一步增至1598.5亿元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权益市场回暖带动FOF产品业绩提升(一季度股票FOF平均涨幅2.7%,部分养老FOF Y份额收益率超5%)及个人养老金制度政策支持 [6][7] FOF产品业绩分化 - 2025年4月约25% FOF实现正收益,但首尾业绩差达11个百分点,仅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A(规模12.63亿元)收益超1%(1.1%) [11][12] - 黄金ETF贡献显著: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A重仓华安黄金易ETF(占比9.65%),该ETF一季度涨幅18.3%直接拉动主基金收益 [14][16] - 债券ETF配置提升:国债及金融债ETF合计占比超20%,成为FOF基金的长期安全垫 [17] 易方达系FOF风险暴露 - 4月浮亏超4%的FOF中易方达占4只,包括易方达优势驱动一年持有A(规模8.32亿元,亏损4.58%)等,主因持仓高度集中于内部新能源及半导体ETF(如易方达科融混合4月跌2.4%) [18][21][22] - 易方达系FOF内部基金占比普遍超70%,缺乏外部资产对冲,导致净值波动加剧 [2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前5个月新成立51只FOF,募集规模230.3亿元,同比激增449%,显示市场认可度提升 [24] - 未来FOF业绩分化或持续加剧,底层资产质量(如黄金ETF的配置)将成为筛选关键 [24]
打破垄断,中国第一!全钢巨胎龙头海安橡胶:净利润超6亿,国产替代、全球化双线崛起
市值风云· 2025-05-30 18:02
核心观点 - 海安橡胶是国内全钢巨胎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49-63英寸全系列产品规格的量产能力,尤其在63英寸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并填补国内空白 [2][3][6] - 公司2022年国内全钢巨胎产量占比达52.4%,全球市场份额6.5%排名第四,仅次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 [12][13]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360%,销量增长5倍,63英寸产品在手订单近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18][19][11] - 公司抓住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机遇,欧洲收入从2022年6.21亿增至2023年12.18亿,实现翻倍增长 [24][25] - 公司毛利率高达48.71%,远超行业平均19.48%,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超90%达到国际"产能不足"标准 [38][39][43]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2009年突破57英寸技术,2015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63英寸量产的企业,累计交付数百条63英寸产品 [2][6] - 对比国内同行,赛轮轮胎以57英寸及以下为主,风神股份以51英寸及以下为主,公司是唯一具备63英寸量产技术的企业 [8][10] - 全球仅少数企业能生产63英寸产品,公司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6][13] - 2022年公司产量1.4万条,占国内总产量2.7万条的52.4%,全球21.5万条中的6.5% [12][13] 业绩增长与市场拓展 - 营收从2020年5亿增至2024年23亿,增长360%;销量从0.33万条增至1.51万条,增长5倍 [18][19] - 63英寸产品销售额:2022年6786万,2023年10150万,2024年8507万,在手订单9540万 [11] - 欧洲收入占比从2022年65.36%提升至2023年72.43%,金额从6.21亿增至12.18亿 [24][25] - 57英寸产品销量从2020年571条增至2024年5594条,与49英寸产品基本持平 [20]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提供"轮胎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包括维护、维修、翻新等,2022年该业务收入占全钢巨胎业务的46% [29][33] - 通过服务反哺研发,针对不同矿区定制配方(如内蒙古煤矿、云南多雨矿区),研发费用五年增长360% [31] - 采用直销模式,毛利率48.71%远超行业平均19.48%,净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但能向下游传导 [37][39][41] - 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超90%(2022年99.05%,2023年100.07%,2024年91.06%),行业平均不足75% [43][44]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全钢巨胎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5.18%,中国达12.47%,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8.47%至6.3万条 [48] - 国际三巨头市场份额从2002年56%降至2022年39%,公司有望通过性价比和服务优势继续替代 [50][51] - 巨型斜交轮胎正被全钢轮胎替代(寿命2倍以上),公司计划募资29.52亿扩产及升级产线 [51][46][47] - 俄罗斯市场替代(占全球37%矿产资源)、国产替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三大增量市场 [24][28][50]
上任8天的新董秘就炮制了一篇官方“小作文”,股价6天暴涨51%!金龙羽:历次“小作文”减持往事!
市值风云· 2025-05-30 18:02
股价异动与市场反应 - 金龙羽股价自5月20日起6个交易日暴涨51.24%,换手率达140.75%,5月28日创历史新高28.77元/股,市值突破110亿[2][4] - 股价暴涨期间公司公告栏仅有两则股票异常波动公告,无实质性利好披露[5][6] - 5月20日官微发布"新能源订单激增"喜报后股价连续涨停,但该信息未通过法定信披渠道披露[9][15][18] 固态电池业务争议 - 子公司签订10万支无人机用固态电芯订单,能量密度达500Wh/kg,公司称其为"重要里程碑"[11][14] - 公司后续在公告中称订单金额较小且对利润无重大影响,并删除官微中"技术突破"等描述[20][21] - 2021-2023年公司多次借固态电池概念炒作股价,此前合作项目已终止但期间股价累计涨幅超96%[30][31] 高管变动与减持行为 - 2025年5个月内4位高管离职,新董秘上任8天即面临信披争议[27][28] - 实控人及董监高2022年以来累计套现6.08亿,2025年减持计划窗口期与股价暴涨期重合[33]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清仓转让5.32%股份,目前尚未完成交割[33] 主业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99%营收仍来自电线电缆业务,固态电池未贡献实质收入[36] - 在电网投资同比增长15.3%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同比下滑6.5%,净利润下滑14.1%[38][39]
群雄并起,各有千秋!2025机构重仓股图谱:金融筑基,消费破局,科技领潮
市值风云· 2025-05-30 18:02
机构重仓股投资策略 - 机构重仓股通常为行业龙头,业绩确定性较高,暴雷概率相对较低 [1] - 机构投资者容易形成抱团效应,集中推高股价,交投活跃且流动性充裕,熊市中抗跌性较强 [1] - 机构通过调研能提前捕捉热点并调仓,例如前两个月TMT板块上涨让提前埋伏的公募、私募获利丰厚 [1] - ETF基金持续获得增量资金叠加公募新规,头部抱团化和机构持仓集中化趋势显现,可规避个股边缘化风险 [1] 机构重仓股数据梳理 - 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因公募基金一季度未披露全部持仓,数据存在失真 [2] - 为保证真实性,部分数据引用2024年末数据作为佐证 [2]
还记得去年“以死相逼”宁波税务局的博汇股份吗?真相出炉,老板出局,十年利润一朝亏光,套现2.6亿胜利离场!
市值风云· 2025-05-29 18:03
核心观点 - 博汇股份过去十年的盈利主要依赖税收优惠政策,而非产品竞争力,2023年税收政策调整后公司陷入巨额亏损[26] - 无锡国资拟斥资6.8亿元接盘博汇股份控股权,交易分为股份转让、定增和表决权放弃三个阶段[7][8][9] - 公司2023-2024年两年亏损5.1亿元,超过此前十年累计盈利6.5亿元的八成[16] - 消费税政策变化是公司亏损主因,每吨重芳烃需缴纳2200元税费,导致每吨销售倒亏1800元[20] - 公司试图通过产品改造规避消费税但失败,被追缴近5亿元税款[33][36][41] 无锡国资收购 - 无锡国资通过原鑫曦望产业基金接盘博汇股份,交易总金额6.8亿元[7] - 交易分三阶段:13.06%股份转让(2.63亿元)、定增认购(不超过4.17亿元)、原实控人放弃表决权[8] - 无锡市计划2025-2027年实现超600亿元并购重组规模,已连续接手两家化工类上市公司[1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营收29.7亿元、利润1.52亿元为历史峰值[13] - 2023年营收27.8亿元(同比降6.32%),主要因贸易收入减少[16] - 2023年起连续两年亏损5.1亿元,主要因消费税政策变化和资产减值[16][29] - 2023-2024年计提近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此前每年不超过200万元[29] 税收政策影响 - 2023年6月政策调整要求对重芳烃按1.52元/升征收消费税[20] - 政策导致每吨重芳烃需缴税2200元,而公司每吨毛利仅400元,销售即亏损[20] - 公司重芳烃售价3921元/吨,远低于同业5800-7500元/吨水平[22] - 同业依托中石化体系具备成本和质量优势,公司产品竞争力弱[25] 公司应对措施 - 2023年下半年改造生产线,将产品改为"重芳烃衍生品"试图避税[33] - 2023年7月-2024年3月销售衍生品22.5万吨,但被税务机关认定需补税[36][41] - 2024年3月收到补税通知,涉及金额近5亿元[41] - 公司曾短暂停产芳烃产品,但复产后面临持续亏损[32]
全球全景相机龙头! 影石创新即将登陆科创板,了解下?
市值风云· 2025-05-29 18:03
核心观点 - 影石创新作为全球全景相机龙头,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全球市占率达67.2%,并即将登陆科创板[2][3][10] - 公司产品解决户外运动拍摄三大痛点,消费级设备占比超86%,毛利率常年保持50%以上,显著高于同行[8][9][24]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占比稳定在80%左右,美国地区毛利率最高[19][20] - 研发投入力度大,5年累计17.4亿,研发人员占比57.68%,拥有900项专利[25][26] -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43.04%,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66%[34][35]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2023年全球市占率67.2%排名第一,运动相机全球第二[3] - 发行价47.27元,拟募集资金19.38亿元,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3] - 2024年营收55.74亿,与行业龙头GoPro(57.61亿)接近,2025Q1营收同比增长40.7%[35][38] 产品与技术 - 首创移动端即插即用全景相机Nano(2016年),解决传统设备传输拼接效率低的问题[5] - 影石ONE X结合全景拍摄和防抖技术,解决户外运动拍摄三大痛点,2018年出货量全球第一[9] - 形成隐形自拍杆、AI智能剪辑等多项首创技术,拥有900项专利(含189项发明专利)[25][33] - 产品矩阵:消费级设备占比86.59%(2024年),专业级设备0.43%,配件12.98%[8] 市场表现 - 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境外收入占比76.35%-80.83%(2022-2024年),主要销往美欧日韩[19] - 毛利率优势明显:整体52.2%(2024年),高于GoPro(33.85%)和可比公司均值(45.41%)[24][25] - 新品受追捧:Insta360 X5在纽约引发排队抢购,衍生"大头钉环游地球"社交热潮[13][16]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占比57.68%,董事长刘靖康作为发明人获331项专利[25] - 5年累计研发投入17.4亿(全部费用化),2024年研发费用7.8亿占收入12%以上[26] - 技术储备包括全景图像采集拼接、防抖、视频插帧等核心技术[30] 行业前景 - 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从2011年1.4亿增至2022年71.8亿美元(CAGR 43.04%)[34] - 运动相机出货量从2017年1410万台增至2023年4461万台(CAGR 21.2%)[34] - 短视频/直播需求井喷,VR全景在新闻、军事、地产等多领域应用加速[35]
慢就是快!这只红利主题基金近五年年化16%|1分钟了解一只吾股好基(六十三)
市值风云· 2025-05-29 18:03
基金概况 - 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A类:004814 OF C类:004815 OF)由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 当前合并规模72 35亿 投资目标为在严控风险前提下通过主动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 [2] - 基金成立以来总回报106 31% 年化回报10 72% 近五年年化回报达15 71% 显著跑赢基准(0 78%)和沪深300(-0 03%)[4] - 基金在"吾股"评级中排名400位 历年排名多保持在前500名 处于市场前列 [5] 业绩表现 - 2024年YTD收益8 24% 近两年年化14 07% 近三年年化9 38% 均大幅超越基准(0 71% -0 39% -1 39%)和沪深300(-2 43% -0 15% -1 37%)[4] - 除2020年牛市跑输大盘外 其余年度均稳定跑赢基准 沪深300及同类平均 2021年收益27 63% 显著高于基准(7 58%)和同类(10 26%)[7]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5% 2021年蓝小康单独管理后最大回撤控制在-22% 显示较强风险控制能力 [8] 基金经理 - 现任经理蓝小康师从深度价值投资者曹名长 管理总规模119亿 在管4只产品任职回报均为正且排名市场前列 中欧价值回报混合A任职年化12 48%排名116/3719 [12][13] - 投资风格为价值平衡型 相比曹名长更注重成长性 采用"自上而下宏观思维+自下而上个股选择"框架 侧重企业长期真实现金流能力 [17][18] 持仓特征 - 行业配置均衡 偏好能源 有色等方向 前十大持仓占比50 63% 含紫金矿业(6 54%) 建设银行(5 33%) 中国人寿(5 17%)等 [14][19] - 个股选择注重估值与现金流 新华保险持仓占比6 82%区间涨幅25 64% 中国黄金国际持仓占比4 51%区间涨幅36 34% [19] 持有人结构 - 机构持有比例从2020年39 94%持续提升至2024年底84 02% 显示机构投资者高度认可 [20][21] - 个人持有比例从2020年60 06%降至15 98% 户均持有份额保持稳定 [21]
靠AH折价策略,这只沪港深基金走出漂亮净值!|1分钟了解一只吾股好基(六十二)
市值风云· 2025-05-28 18:03
吾股基金排名26。 | | YTD | 近六月 | 近一年 | 近两年年化 | 近三年年化 | 近五年年化 | 近十年年化 | 总回报年化 | 年化回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年) | | | ● 前海开源户港深裕鑫A | 7.29% | 10.34% | 14.71% | 11.89% | 11.38% | 10.21% | | 10.75% | 10.74% | | ● 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 .. | 2.55% | 5.53% | 11.12% | 4.74% | 2.60% | 1.92% | - | 2.78% | 2.78% | | ● 沪深300 | -1.90% | 0.52% | 7.18% | 0.12% | -1.12% | -0.07% | - | 1.38% | 1.38% | | ● 灵活配置型基金 | 1.61% | 3.14% | 6.94% | -1.57% | -1.32% | 3.35% | | 5.38% | 5.38% | ...
石化寒冬中的火种!国内稀缺的轻烃裂解龙头,乙烷运力全球最强,美页岩气红利吃到撑
市值风云· 2025-05-28 18:03
行业背景 - 石油化工行业长期被视为依赖天然油田资源禀赋的产业[3] - 21世纪科技进步(水平钻井/水力压裂技术)推动页岩层油气开采突破[3] - 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原油/天然气产量2011年后跃居全球第一[3] 产业影响 - 美国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独立并打破欧佩克供给垄断格局[3] - 中国企业已从美国页岩气革命中获取部分产业红利[3] 公司优势 - 公司拥有码头稀缺资源及全球最大乙烷运输船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