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安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债持续扩容,补充了多少财力?
华安证券· 2025-08-21 1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化债周期开启和化债资源落地,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明显改善,地方债务及城投债务系统性风险缓释持续,当下无需过度担忧违约风险,可适当挖掘非热门区域高票息资产;但随着化债资源陆续落地,潜在提前偿还压力逐步释放,应防范面值或折价兑付带来的资本损失风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置换类地方债发行情况 - 年内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近收尾,规模明显前置,截至8月20日,已发待发规模合计19366.57亿元,占计划规模(2万亿)比重约96.8%,仅湖南、河南、贵州与湖北仍有待发额度,上半年累计发行约1.8万亿 [1] 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 - 年内累计已发待发规模为9622.83亿元,超去年全年水平,北京、广东(含深圳)与上海为首次发行,江苏省累计规模1189亿元,是唯一破千亿省份,云南、四川与湖南超500亿元;发行节奏与特殊再融资债错开,发行高峰期在最近三个月,单月发行规模均超2000亿元 [2] 地方财力补充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29个已披露财政性存款余额的省市地方财政性存款余额合计59650亿元,同比增速28.8%,为近年来最高,8个省份增速超50%,辽宁、甘肃与山东增速超70%;自2023年四季度化债周期开启,全国各省财政存款余额整体上行,除1月外,2至7月各月增速均在10%以上,天津多数时间财政性存款余额创同期历史新高 [3]
学海拾珠系列之二百四十六:基于图形派与基本面派的股市信息效率模型
华安证券· 2025-08-20 21:0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图表派—基本面派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做市商与两类投机者(图表派与基本面派)的互动机制,研究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局限性,解释恒定错误定价与振荡性错误定价的共存现象[4][21][2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价格调整规则**:做市商根据超额需求调整价格,公式为 $$P_{t+1}=P_{t}+\alpha(D_{t}^{C}+D_{t}^{F}+D_{t}^{R}-N)$$ 其中,$\alpha$为价格调整参数,$D_{t}^{C}$和$D_{t}^{F}$分别代表图表派与基本面派的需求,$D_{t}^{R}$为非投机需求,$N$为股票总供给[24][26] - **图表派需求**:基于趋势外推,公式为 $$D_{t}^{c}=\beta(P_{t}-P_{t-1})$$ $\beta$为图表派反应系数[27] - **基本面派需求**:仅在风险调整后预期利润为正时交易,分段函数为 $$D_{t}^{F}=\begin{cases}\gamma(F_{t}-P_{t})&\text{if}\ P_{t}-F_{t}>h\\ 0&\text{if}\ \ -h\leq P_{t}-F_{t}\leq h\\ \gamma(F_{t}-P_{t})&\text{if}\ P_{t}-F_{t}<-h\end{cases}$$ $\gamma$为基本面派反应系数,$h$为错误定价阈值[27] - **基本面价值**:服从随机游走,公式为 $$F_{t+1}=F_{t}+\delta_{t}$$ $\delta_{t}\sim N(0,\sigma_{\delta}^2)$[28] **模型评价**:兼容Fama(1970)、Grossman & Stiglitz(1980)和Lo & Farmer(1999)的理论分歧,揭示市场动态复杂性[17][21][85] 2. **模型名称**:映射F(基本面派主导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假设基本面派始终活跃,研究股价收敛至基本面价值的条件[31][3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二维线性映射: $$F\colon\begin{cases}x^{\prime}=(1+b-c)x-by\\ y^{\prime}=x\end{cases}$$ 其中$b=\alpha\beta$,$c=\alpha\gamma$,$x_t=P_t-F_t$[30][31] - 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分析:稳定性条件为$0<c<2(1+b)$且$0<b<1$[31][38] 3. **模型名称**:映射C(图表派主导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研究仅图表派活跃时股价的非基本面固定点收敛[31][4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二维线性映射: $$C:\begin{cases}x^{\prime}=(1+b)x-by\\ y^{\prime}=x\end{cases}$$ 固定点为45度线连续体,稳定性条件为$0<b<1$[40][4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图表派—基本面派模型**: - **区域R1**($0<b<1$且$c<2(1-b)$):股价收敛至非基本面固定点,错误定价恒定[21][66] - **区域R2**($0<b<1$且$2(1-b)<c<2(1+b)$):股价收敛至非基本面固定点或产生奇异准周期振荡[22][66] - **区域R3**($0<b<1$且$c>2(1+b)$):发散或收敛至非基本面固定点[66] - **区域R4**($b>1$):股价轨迹发散[66] 2. **映射F**: - **稳定盒S**内($0<c<2(1+b)$):股价收敛至基本面价值(原点)[31][37] - **稳定盒外**:动态发散[38] 3. **映射C**: - **$0<b<1$**:收敛至非基本面固定点,错误定价水平取决于初始条件[43][46] - **$b>1$**:动态发散[4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中未明确提及独立因子构建,仅包含模型参数如$\beta$、$\gamma$、$h$等,故跳过此部分) 因子的回测效果 (无相关内容) 关键参数与指标 - **图表派影响力参数**:$b=\alpha\beta$,测试范围$0.00<b<1.10$[53][66] - **基本面派影响力参数**:$c=\alpha\gamma$,测试范围$0.00<c<4.40$[53][66] - **错误定价阈值**:$h=0.05$(归一化后)[46][53] - **动态类型指标**:固定点收敛、奇异准周期振荡、发散[53][66]
利率周记(8月第3周):国债期货CTD券定价再探讨
华安证券· 2025-08-20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国债期货市场回调,8月下旬至9月有多只国债新券发行,增值税恢复征收政策影响下,新发国债票息补偿或按3% - 6%增值税区间定价,会影响国债期货CTD券定价和合约价格,本文从定量视角探讨CTD券切换边界及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测算[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两种CTD券切换的定量测算 - 判断CTD券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基于经验法则,收益率3%以上可交割券,久期最大的是CTD券;收益率3%以下,久期最小的是CTD券;二是基差(净基差)最小或IRR最大的可交割券为CTD券[2][3] - 测算CTD券切换的方法:方法一根据价差大致测算CTD券切换所需一级发行利率上升幅度,公式为$Y_{\,\,\}=\frac{100*[(3\%-Y_{C T D})*D_{C T D}-\left(3\%-Y_{\/\}\right)*D_{\/\}]}{D_{\/\}}$,但未考虑转换因子;方法二考虑转换因子后计算不同可交割券基差,转换因子公式为$CF={\frac{1}{(1+{\frac{r}{f}})^{\frac{x f}{12}}}}*\left[{\frac{c}{f}}+{\frac{c}{r}}+\left(1-{\frac{c}{r}}\right)*{\frac{1}{\left(1+{\frac{r}{f}}\right)^{n-1}}}\right]-{\frac{c}{f}}*(1-{\frac{x f}{12}})$,其中r为3%,可交割券转换因子在合约存续期内不变,票面利率大于3%时,转换因子大于1,小于3%则小于1[4][5][6] - 考虑增值税征收后的票息补偿,公式为$Y_{\,\,\\,\\,\}=Y_{\,\,\\,\}\ast\left[1+\frac{r_{\,\\,\}}{(1+r_{\,\\,\})}\right]$,假设以最新券发行票面利率进行票息补偿,考虑票息补偿后各国债期货合约新发债券转换因子有所上升[7] - 计算各可交割券基差,基差=可交割券净价 - 期货价格×转换因子,假定新发债券净价为100元,期货价格取8月19日各期限合约价格,将新发债券基差与当前CTD券基差比较:若票息补偿按3%增值税率计算,T2512与T2603合约面临较高CTD券切换可能,价格影响约1.03元、1.11元;若按6%计算,TS2512与TF2512有一定CTD券切换可能,价格影响分别为0.05元、0.06元,T2512与T2603合约有更高CTD券切换可能,价格分别影响1.34元、1.42元[8][10]
莱特光电(688150):OLED材料放量驱动增长,国产化替代前景广阔
华安证券· 2025-08-20 18:49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莱特光电"增持"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2.92亿元(同比+18.8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36.74%),扣非净利润1.20亿元(同比+45.29%)[2] - 2025Q2营收1.47亿元(同比+11.73%,环比+1.37%),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3.93%,环比+7.75%)[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4.06/6.13亿元,对应PE 40/27/18倍 [7] 业务驱动因素 - OLED终端材料收入2.62亿元(同比+31.63%),Red Prime、Green Host等核心产品受益于智能手机/IT/车载显示需求增长 [3] - 中间体业务海外拓展顺利,医药中间体板块或成新增长点 [3] - 募投项目"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上半年投入0.68亿元用于设备采购 [4] 技术研发进展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4件,累计达384件,覆盖发光层/传输层等核心领域 [4] - 研发平台引入AI技术及先进蒸镀设备,在研项目包括Red Prime改进型/蓝光磷光材料等 [4] - 多支材料通过硅基OLED客户量产测试,Red Prime获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 [5] 客户与市场地位 - 与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头部面板厂深度合作 [5] - 国内少数实现OLED终端材料量产企业,主导Red Prime国产替代 [5] - 受益于国内高世代产线产能释放及叠层技术推广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16/12.04/17.83亿元,毛利率68.8%/69.5%/70.1% [8]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3.49亿元,ROE提升至13.8%(2024A为9.4%)[8]
凯盛新材(301069):25H1盈利大幅改善,PEKK有望放量
华安证券· 2025-08-20 17:47
投资评级 - 凯盛新材(301069)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5.33亿元(同比+7 66%),归母净利润0 88亿元(同比+63 83%),扣非净利润0 56亿元(同比+32 78%)[5] - 25Q2单季营收2 63亿元(同比+3 32%/环比-2 32%),归母净利润0 58亿元(同比+104 22%/环比+88 50%)[5] - 非经常性损益含3000万元技术补偿款 [6]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 46/1 92/2 52亿元(原预测0 80/1 27/1 87亿元),对应PE 70/53/40倍 [8][10] 产品与毛利分析 - 无机化合物板块毛利率25 03%(同比+4 74pct),羧基氯化物板块毛利率31 66%(同比+3 31pct)[6] - 氯化亚砜价差改善:25Q2氯化亚砜/液氯均价1481/-112元/吨(同比-7%/-134%)[6] - 农化产品订单复苏叠加低液氯采购成本推动毛利提升 [6] 战略布局与产能 - PEKK材料国产化突破:1000吨/年产能投产,一步法生产工艺较国外两步法具成本优势 [7] - 具备PEEK改性能力,可结合玻璃纤维/碳纤维供应定制复合材料 [7] - 延伸产业链:开发4,4'-二氯二苯砜和苯磺酸类系列产品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12 07亿元(同比+30%),毛利率28 3%(2024A为23 0%)[10] - ROE预计从2024A的3 4%提升至2027E的11 9% [10] - 每股收益0 35/0 46/0 60元(2025E-2027E)[10]
新洋丰(000902):新型肥料结构性升级,深化产业链一体布局
华安证券· 2025-08-20 17:4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新洋丰(000902),当前收盘价为14.06元,总市值176亿元,流通市值161亿元,流通股比例91.08% [1] - 近12个月股价最高15.03元,最低11.18元,总股本1.255亿股,流通股本1.143亿股 [1] - 2025年8月7日发布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3.98亿元(同比+11.63%),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28.98%),扣非归母净利润9.12亿元(同比+28.15%)[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7.30亿元(同比-6.97%/环比+1.32%),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10.96%/环比-15.10%)[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6.68亿元(同比+39.98%/环比+46.04%),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49.61%/环比+154.46%)[5]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新型复合肥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50亿元(同比+26.83%),毛利率24.48%(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占复合肥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2.69% [6] - 常规复合肥收入同比下降6.66%,24年15万吨水溶肥和30万吨渣酸肥投产进一步压缩复合肥成本 [6] - 磷肥业务营收增加39.34%至23.11亿元,毛利率提升4.27个百分点至19.81%,得益于270万吨磷矿资源(90万吨已投产)的自供优势 [6] - 构建"磷矿→硫酸→合成氨→磷复肥"全链条产能闭环,硫酸产能412万吨/年(100%自用),合成氨产能30万吨/年实现100%自供 [7] - 磷矿资源方面,母公司洋丰集团储量超5亿吨,已注入新洋丰四川雷波、湖北保康竹园沟磷矿合计储量1.4亿吨 [7] - 2025年6月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落地蚌埠,新疆阿克苏60万吨新型肥项目预计2025年部分产线投产 [7] 新兴业务布局 - 延伸"磷矿→精制磷酸→磷酸铁/氟硅材料"高附加值链条,精制磷酸产能10万吨/年已建成 [7] - 推进宜昌磷系新材料产业园一期30万吨/年磷酸项目(含15万吨食品级磷酸),中磷基地10万吨精制磷酸工程进度达61% [8] - 新能源材料板块磷酸铁总产能达10万吨(5万吨已投产+5万吨试产),2024年出货量跻身行业TOP10 [8] - 荆门基地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项目(副产2万吨白炭黑)采用氟硅酸法替代传统萤石路线,降本35% [8] - 2025H1研发费用1.24亿元,占营收1.32%,同比增加158.14%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4、18.63、20.67亿元,同比增速为26.6%、11.9%、10.9% [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9倍 [9] - 2025E营业收入170.53亿元(同比+9.6%),毛利率17.0%(2024A为15.6%),ROE 13.6% [10] - 2026E营业收入185.95亿元(同比+9.0%),毛利率17.2%,ROE 13.2% [10] - 2027E营业收入207.54亿元(同比+11.6%),毛利率17.0%,ROE 12.8% [10]
圣泉集团(605589):电子及电池材料放量,业绩同环比大增
华安证券· 2025-08-20 17:3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半年报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15.6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51.19%;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51.13%[5]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8.92亿元,同比+16.13%,环比+17.62%;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51.71%,环比+42.34%[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9/17.75/20.46亿元,对应PE 21.25/15.90/13.80倍[9] 业务表现 合成树脂及新材料 - 2025年上半年合成树脂产量/销量40.51/39.18万吨,同比+18%/+15%;第二季度销量22.55万吨,环比+35.55%[6] - 合成树脂类产品平均售价同比-4.44%,电子及电池材料售价同比+16.58%[6] 电子及电池材料 - 先进电子材料销量2.25万吨,环比+27.66%;PPO树脂需求随AI服务器出货激增爆发,覆盖M4-M9全系列解决方案[7] - 半导体封装材料实现高纯液体环氧树脂规模化量产,应用于FC-BGA、CoWoS等先进封装工艺[7] - 多孔碳材料切入主流电池供应链,酚醛树脂基产品应用于高端手机电池,重组树脂基产品成本低于椰壳基30%[8] 生物质产业 - 生物质营收5.16亿元,同比+26.47%;大庆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项目稳定运行[9] - 章丘基地1万吨/年木糖扩建项目年底投产,2.5万吨/年木糖醇项目2026年下半年投产[9]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大庆生物质项目实现产销平衡,木质素拓展至橡胶/肥料/饲料领域[9] - 章丘基地开发减糖解决方案,包括异麦芽酮糖醇、低GI果汁饮料等六大类应用[9]
弘景光电(301479):优质客户,前瞻布局
华安证券· 2025-08-20 11:3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55.72%,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10.22%,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7.23%[5] - 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67.12%,环比增长51.6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8.92%,环比增长18.10%[5] - 全景/运动相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约49.66%,智能家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约22.80%,智能汽车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约18.90%,新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约7.55%[6] - 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首发上市支出导致管理费用增长,毛利率较低的摄像模组占比增加以及导入的新产品良率仍处于爬升期[6] 行业与市场分析 - 全景相机是短视频时代的生产力工具,AI剪辑降低普通创作者制作门槛,低成本输出更多内容[6] - 大疆入局全景市场对消费者教育&产品普及有积极作用,市场蛋糕持续做大[6] - 海外视频平台Youtube用户量约为27亿,创作者数量约为6200万,频道数量约为1.1亿,假设未来全景相机渗透率15%,整体出货量级有机会接近千万台[6] 客户与业务布局 - 在智能汽车领域,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获得了戴姆勒-奔驰、日产、奇瑞、吉利、长城、阿维塔、小鹏、长安等众多车厂和Tier1厂商的定点及量产出货[7] - 在智能家居领域,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已成为欧美市场中高端智能家居摄像头品牌Ring、Blink、Anker的重要供应商[9] - 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与占有全景相机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影石创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9] - 在机器视觉业务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割草机器人、体感游戏机等项目的批量出货[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2.9、3.6亿元,对应EPS为2.49、3.28、4.08元/股[10] - 对应2025年8月19日股价的PE为43.2、32.7、26.3倍[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51、1874、2332百万元,同比增长32.9%、29.2%、24.5%[12]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9.5%、29.2%、29.0%[12]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5.8%、17.3%、17.8%[12]
科沃斯(603486):25Q2点评:内外销提速,结构费效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19 15: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科沃斯25Q2收入同比+37.6%至48.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2.2%至5.0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86.3%至5.04亿元,略超此前预告中枢[7] - 25H1收入86.76亿元(同比+24.4%),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60.8%),扣非净利润8.60亿元(同比+54.3%)[7] - Q2净利率10.5%(同比+2pct,环比-2pct),扣非净利率10.5%(同比+3pct,环比+1pct),毛利率49.7%(同比-0.4pct,环比+0.05pct)[8]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98.47/220.69/241.58亿元,归母净利润20.86/24.39/27.19亿元,对应PE 25/22/19X[9] 收入分析 - 科沃斯品牌:Q2收入同比+60%+(Q1为+20%),内销/外销分别+58%/+67%(Q1为+11%/+35%),欧洲/美国市场分别+89%/+87%,中高端产品带动量价齐升[5] - 添可品牌:Q2收入同比+10%+(Q1为+7%),内销/外销分别+9%/+14%(Q1为+5%/+11%)[5] - 新品类:擦窗机、割草机等贡献增长弹性[5] 利润分析 - 产品策略转向低成本平台,T系列和X系列新品拉动毛利,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1/-1.1/-0.8/-1.7pct[8] - 对标21年20亿利润及15%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主业超预期+机器人布局或推动估值上行[9] 财务数据 - 2025E关键指标:收入198.47亿元(同比+20.0%),归母净利润20.86亿元(同比+158.8%),毛利率49.6%,ROE 22.1%[11] - 2026E关键指标:收入220.69亿元(同比+11.2%),归母净利润24.39亿元(同比+16.9%),毛利率49.3%[11]
债市情绪面周报(8月第2周):股市十年新高之际,债市情绪如何?-20250818
华安证券· 2025-08-18 2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观点认为市场风格切换,短期债市仍有做多机会,如把握曲线形态走陡和利差走扩定价机会、关注资金宽松下配置盘买债意愿提升带来的利率下行机会、关注30年国债空头回补可能、把握债市回调后的进场时机等 [2] - 卖方观点显示股市十年新高时,仅3成固收卖方看多债市,超6成持中性态度 [3] - 买方观点表明买方情绪相对谨慎,超八成看中性 [3] - 国债期货方面,移仓换月进行时,正套策略有空间,可布局做窄跨期价差策略和进一步做陡曲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卖方与买方市场 - 卖方市场情绪指数上升,本周跟踪加权指数录得0.21,不加权指数录得0.26,当前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32%机构偏多,61%机构中性,6%机构偏空 [11] - 买方市场情绪指数下降,本周跟踪加权情绪指数录得0.05,不加权指数录得0.06,当前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13%机构偏多,81%机构中性,6%机构偏空 [12] - 信用债市场受股债跷跷板影响,权益市场大涨压制债市,建议缩短久期,同时理财规模稳健,短期内负债压力可控 [16] - 可转债市场本周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77%机构偏多,23%机构中性 [19] 国债期货跟踪 - 期货交易方面,截至8月15日,国债TS/TF/T/TL合约价格全面下降,持仓量全面减少,成交量全面增加,成交持仓比整体上升 [24][25] - 现券交易方面,8月15日30Y国债、利率债、10Y国开债换手率均上升 [32] - 基差交易方面,除TS主力合约基差走阔外,其余主力合约基差均收窄;TS/T/TL主力合约净基差走阔,TF主力合约净基差收窄;主力合约IRR整体上升 [44][45][47] - 跨期价差方面,除TL主力期货合约价差走阔外,其余主力期货合约价差均收窄;跨品种价差方面,除2*TF - T期货合约价差收窄外,其余主力期货合约价差均走阔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