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业绩表现超预期,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表现超预期 营收385.4亿元同比+14.3%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14.5% [2][4] - 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安踏品牌出海加速 FILA调改投入提速 迪桑特和可隆成为第三增长极 收购狼爪品牌丰富矩阵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50/168亿元 同比增速13%/12%/12% 对应PE 18/17/15X [6] 财务表现 - 2025H1 OPM 26.3% 同比+0.6pct 拟派中期股息35.3亿元 分红比例50% [2][4] - 安踏/FILA/其他品牌收入分别+5%/+9%/+61%至169/142/74亿元 [6] - 安踏/FILA品牌GPM分别-1.7pct/-2.2pct OPM分别+1.5pct/-0.9pct至23.3%/27.7% [6] 品牌运营 - 安踏品牌多渠道店型保障国内稳健增长 海外市场拓展见效 [6] - FILA新CEO强化品牌及零售全渠道布局 H1表现较优 [6] - 迪桑特和可隆在户外高景气度下维持高质量高速增长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792.4/875.65/968.75亿元 增速12%/11%/11% [8] - 预计EPS分别为4.78/5.35/5.99元/股 [8] - 当前股价95.60港元(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 [5]
鲁泰A(000726):非经损益带动业绩高增,全年确定性较强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非经常性损益带动2025H1业绩高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112.4%至3.6亿元 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4.5%至2.3亿元 [2][5] - 关税影响导致面料业务收入承压 但服装业务订单增加推动收入高增长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 [10] - 费用管控有效 叠加投资收益贡献明显 Q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1.3亿元 [10] - 越南产能建设增加持续发展动能 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投入有望提升效率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6.9/7.4亿元 对应PE为9/8/8倍 2025年股息率约6%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8.3亿元 同比-0.1% 其中Q2收入13.7亿元 同比-5.1% [2][5] - 2025H1面料业务收入18.5亿元 同比-7.8% 服装业务收入7.7亿元 同比+24.8% [10] - 整体毛利率承压 H1毛利率同比-2.2pct至24.1% 其中面料业务拖累明显 [10] - Q2费用管控显效 研发费用率同比-0.4pct 财务费用率同比-0.8pct [10]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0.8亿元 分红比例23% [2][5] 业务分析 - 面料业务受关税影响接单放缓 收入同比下降7.8% [10] - 服装业务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订单增加推动收入增长24.8% [10] - 产能利用率同比+13pct至95% 但关税影响下价格有所回落 [10] - 鲁联新材减亏对业绩拖累减弱 [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72.56亿元 2026年73.89亿元 2027年76.74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25亿元 对应EPS 0.76元 2026年6.91亿元 EPS 0.85元 [16] - 预计2025年净利率8.6% 2026年提升至9.4% [16] - 预计2025年市盈率8.92倍 2026年降至8.06倍 [16]
蒙娜丽莎(002918):盈利同比承压,需求仍待企稳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18% [2][4] - 归属净利润-0.06亿元,同比下降107%,扣非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124% [2][4]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下降19%,归属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27%,扣非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14% [2][4] - 预计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和1.9亿元,对应PE估值43倍和28倍 [6] - 上半年毛利率25.0%,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10] - 期间费用率21.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上升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上升0.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7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800万元 [10] - 归属净利率-0.3%,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10] 渠道与业务结构 - 经销收入约15.9亿元,同比下降10%,工程渠道收入约3.3亿元,同比下降43% [10] - 经销收入占比从76%提升至83% [10]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过去四年收现比分别为1.09、1.01、1.10、1.08,25年上半年收现比为1.08 [10] - 25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及票据为6.5亿元,较24年末的10.2亿元大幅下降 [10] - 25年上半年付现比约1.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9亿元,同比下降2.8亿元 [10] - 25年上半年末货币资金15.1亿元,应收账款6.56亿元,存货10.04亿元 [17] 行业动态与竞争环境 - 建筑陶瓷行业2024年产量约5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较2021年累计下降28% [10] -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1048家下降至2024年的993家,退出企业数量约55家 [10] - 环保政策要求2025年底前淘汰低效产能,碳交易政策推动产业链绿色重构 [10] - 行业价格竞争已至尾声,继续降价空间有限 [1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0.21亿元,2026年41.45亿元,2027年45.45亿元 [17] - 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润1.25亿元,2026年1.94亿元,2027年2.64亿元 [17]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30元,2026年0.47元,2027年0.64元 [17]
上海港湾(605598):确收提速,商业航天新签大增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29.34% [2][6] - 归属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减少9.35% [2][6] -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减少2.28% [2][6]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29.41% [2][6] - 单二季度归属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减少28.59% [2][6] - 单二季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减少29.11% [2][6] - 综合毛利率26.91%,同比下降9.51个百分点 [11] - 期间费用率16.72%,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 [11] - 归属净利率8.20%,同比下降3.50个百分点 [11] - 扣非后归属净利率8.20%,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11] 业务发展状况 - 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8.37亿元,其中国内新签2.46亿元,境外新签5.91亿元 [11] -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市场,持续收获海外优质订单 [11] - 商业航天业务实现新签订单3402万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1] - 能源系统产品已累计保障16颗卫星顺利发射 [11] - 40余套卫星电源系统、太阳帆板及结构机构在轨稳定运行 [11] - 参与多个重要卫星星座项目包括"吉林一号"遥感卫星星座、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西光壹号遥感星座等 [11] - 客户覆盖二十余家卫星总体单位 [11]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0.07亿元,同比转正 [11] - 收现比86.23%,同比下降5.08个百分点 [11] - 资产负债率23.01%,同比提升3.55个百分点 [1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25.76天,同比增加12.53天 [1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6.20亿元,2026年18.20亿元,2027年20.20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润1.12亿元,2026年1.26亿元,2027年1.41亿元 [16]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46元,2026年0.52元,2027年0.58元 [16]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5.8%,2026年6.2%,2027年6.4% [16]
安徽建工(600502):项目开工放缓导致收入下滑,利润率平稳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1.85亿元,同比减少9.79% [2][6] - 归属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减少9.80% [2][6] -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减少11.54% [2][6]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56.43亿元,同比减少21.48% [12] 业务运营分析 - 新签合同额733.08亿元,同比增长1.41% [12] - 基建工程和投资业务新签合同额484.44亿元,同比下降8.45% [12] - 路桥工程380.65亿元,同比增长39.25% [12] - 市政工程75.40亿元,同比下降57.15% [12] - 水利工程19.29亿元,同比下降75.45% [12] - 港航工程9.10亿元,同比增长610.94% [12] - 房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248.64亿元,同比增长28.37% [12] 盈利能力表现 - 综合毛利率14.08%,同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12] - 基建工程和投资业务毛利率12.79%,同比上升2.17个百分点 [12] - 房屋建筑工程业务毛利率9.27%,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12] - 单二季度综合毛利率15.61%,同比提升3.04个百分点 [12] - 期间费用率9.44%,同比提升0.90个百分点 [12] - 销售费用率0.47%(+0.06ppt) [12] - 管理费用率3.41%(+0.33ppt) [12] - 研发费用率1.91%(-0.24ppt) [12] - 财务费用率3.65%(+0.75ppt) [12] - 单二季度减值2.5亿元,较去年同期2.77亿元有所收窄 [12] - 归属净利率1.83%,同比下降0.00个百分点 [12]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7.97亿元,同比少流出10.22亿元 [12] - 收现比111.17%,同比提升7.92个百分点 [12] - 单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57亿元,同比少流出4.61亿元 [12] - 单二季度收现比74.48%,同比提升7.35个百分点 [12] - 资产负债率86.66%,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 [1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11.42天,同比增加56.39天 [12] 战略发展与业务布局 - 坚持"投资+施工"双轮驱动模式 [12] - 拓展高速公路投资、智能制造等新兴业务 [12] - 布局"房地产+园区运营+康养"融合业态 [12] - 独立和参股投资高速公路累计达23条 [12] - 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北段、宿州段于7月10日通车运营 [12] - 业务结构优化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12]
港股日评:港股整体承压,港股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领涨-20250905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4日港股市场整体承压,三大股指均下跌超1%,恒生指数下跌1.12%至25058.51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85%至5578.86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25%至8937.09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下跌0.77% [2][6] - 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到3022.3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7.06亿港元 [2][8] - A股市场同样表现疲弱,上证指数下跌1.25%,沪深300指数下跌2.12%,万得全A下跌2.02%,但红利指数逆势上涨0.55% [6] 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领涨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涨幅达1.46%,综合行业上涨1.06%,纺织服装行业上涨0.46% [6] - 有色金属行业跌幅最大,下跌4.94%,医药行业下跌4.01%,汽车行业下跌3.14% [6] - 概念板块中大气治理指数上涨3.72%,文化传媒指数上涨1.35%,光伏太阳能指数上涨1.08%,而汽车经销商指数下跌8.14%,工业4.0指数下跌6.92%,富士康指数下跌6.62% [6]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向 - Wind香港半导体和Wind香港医药生物等前期涨幅较大板块显著回调,主要因短期估值偏高导致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2][8] - 具备稳定现金流与高防御属性的板块逆势走强,Wind香港公用事业Ⅱ、Wind香港煤炭Ⅱ及Wind香港银行等板块表现突出 [2][8] - 市场风格切换推动资金向高股息策略偏好升温,稳定防御属性较强的行业成为资金聚集方向 [8] 市场展望 - 未来港股创新高核心方向包括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参考日美经验,这些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8]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8] - 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且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持港股市场上涨 [8] - 在信用扩张前,"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 [8]
富安娜(002327):业绩短期承压,低基数期待明年复苏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0.9亿元,同比下滑16.6%;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滑51.3% [2][4] - 2025Q2营收5.6亿元,同比下滑15.3%;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滑47.7% [2][4] -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至9.7%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11%至2.9亿元 [10] 渠道表现分析 - 直营渠道营收同比下降9%,加盟渠道营收同比下降43%,团购渠道营收同比下降14%,电商渠道营收同比下降5% [10] - 直营渠道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加盟渠道毛利率下降3.9个百分点,电商渠道毛利率上升2.9个百分点 [10]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至36.1%,主要因平台扣点费用增加及促销活动模式调整导致商场代垫费用增加 [10] 运营效率指标 -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9天至271天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4天至68天 [10]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4.3亿元、4.8亿元 [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6倍、14倍、13倍 [10] - 2024年分红比率达96%,未来高分红政策预计延续 [10] 行业与公司竞争力 - 家纺行业格局出清仍在推进 [10] - 公司产品和品牌仍保持强竞争力 [10] - 后续稳健经营风格下预计收入及业绩仍有望恢复正常增长 [10]
浙江自然(605080):短期业绩承压,期待经营回暖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浙江自然2025H1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4.5% [2][4] - 单季度Q2营收3.3亿元,同比仅增长0.7%,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20.1% [2][4] - 关税扰动影响床垫补单业务,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10] - 伴随关税影响减弱及越南、柬埔寨新产能释放,新业务有望恢复较优增速 [10] - 股权激励考核目标要求2025H2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5%和200%(90%目标为40%和142%) [10]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至6.5%,主因人工成本提升 [10] -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至15.1% [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2亿元、3.8亿元,对应市盈率15倍、12倍、10倍 [10] - 预计每股收益2025-2027年分别为1.79元、2.25元、2.71元 [15]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11.3%提升至2027年13.5% [15] 业务展望 - 床垫主业有望随关税落地逐步恢复稳健增长 [10] - 保温箱及水上用品新业务将受益于越南、柬埔寨产能释放 [10] - 2025H2需实现收入同比+7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00%以达成股权激励考核目标 [10]
灿勤科技(688182):5G-A持续兑现业绩,HTCC出货在即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受益于运营商5G-A资本开支增长,公司滤波器产品需求向好,2025H1营业收入达2.87亿元(同比+52.7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51.94%)[6][10] - HTCC(高温共烧陶瓷)产能预计2025年陆续释放,新增消费电子业务提升成长性,未来有望拓展至机器人、半导体散热基板、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等领域[2][10] - 公司金属陶瓷材料在轻量化场景优势显著,若在智能终端领域渗透率达30%,对应市场空间约1173亿元[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4亿/2.14亿/3.62亿元,同比增长80%/106%/70%,对应PE为106x/51x/30x[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52.76%),Q2单季度收入1.62亿元(同比+52.36%)[6]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7.68亿元,2027年提升至17.45亿元[15] - 毛利率从2024年30%提升至2027年33%,净利率从14.1%提升至20.8%[15]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2.7%升至2027年12.7%[15] 业务分析 - 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为5G基站主流方案,公司2019-2020年收入显著提升,2022年新款滤波器批产后市场份额拓宽[10] - 5G-A基站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公司滤波器业务深度受益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10] - HTCC多款产品已完成送样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消费电子业务将改善业绩稳健度[10] - 稼动率对盈利能力影响显著,收入高速增长时期毛利率改善、费用率下降[2][10]
美格智能(002881):下游行业需求向好,AI硬件进展顺利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下游行业需求向好,AI硬件进展顺利,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1][2][4] - DeepSeek通过算法与工程创新实现提质降本,大幅降低模型推理成本,AI产业链价值分配可能发生变化,下游AI应用或受益 [2][6] - 无线通信模组受益于AI终端放量,且从4G到5G再到智能模组逐渐升级,价值量提升 [2][6] - 公司深化智能网联车和FWA解决方案布局,海外聚焦5G-A模组和Redcap产品线,通过运营商定制化策略切入北美/欧洲高端市场 [2][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4.50% [4] - 2025H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51.38%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2.75亿元、3.85亿元,同比增长38%、47%、40% [6] - 对应PE为73倍、50倍、35倍 [6] - 2025H1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13.46%,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影响和存储芯片涨价 [6] 区域市场分析 - 2025H1国内营收13.54亿元,同比增长56.50%,主要受智能网联车、端侧AI硬件需求拉动 [6] - 2025H1海外营收5.32亿元,同比增长20.93%,占比28.22%,主要受5G FWA产品和IoT智能化产品需求拉动 [6] - 2025Q2国内营收环比下降20.66%,海外营收环比增长19.83% [6] 行业需求分析 - 智能网联车营收受5G渗透提升及新客户量产发货驱动,呈现高速增长 [6] - FWA领域日本、北美、欧洲等客户的5G产品大批量发货,收入增速加快 [6] - IoT行业海外客户定制化、智能化产品需求及国内端侧AI硬件产品需求不断涌现 [6] 盈利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带来规模效益,毛利额大幅增长 [6] - 研发、销售、管理三项费用保持平稳,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下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