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军工E周刊第193期:阅兵行情持续演绎,聚焦新质战斗力
信达证券· 2025-08-25 13:26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2025年或是双周期共振、产业大拐点、军工投资大年,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景气反转、价值重估和事件催化 [3] - 景气反转方面,自2月起中上游订单爆发,行业大拐点已现,火炬电子2025H1营收17.7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59%),鸿远电子2025H1营收10.18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53%),均呈现逐季改善态势 [3] - 价值重估方面,新战争形态刺激新质新域需求,军贸和高端民用市场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3] - 事件催化方面,9.3阅兵规模空前、十四五目标加速冲刺、十五五规划展开 [3] 九三阅兵亮点 - 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2019年后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 [4][10][14] - 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按作战模块编组展示体系作战能力 [4][14] - 遴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参阅,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展示新域新质战力 [4][14] - 集中亮相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示战略威慑实力 [4][14] - 阅兵训练利用北斗定位、智能评估等系统和模拟仿真手段,提高训练质效 [13] 无人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 无人化智能化时代已到,俄乌战场和巴以冲突中无人装备大量运用,展示非对称制衡优势和智能化战争初级形态 [5][15][20] - 全球各国加大投入,乌克兰和美国计划达成500亿美元无人机生产协议,未来五年每年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美国2026财年国防预算达1万亿美元,覆盖多用途无人机、海上无人装备等领域 [5][21] - 俄罗斯2025年三季度前组建无人系统部队,7月向乌克兰发射6297架无人机,是2024年同期的14.7倍 [21] - 欧盟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拟调动8000亿欧元,其中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防空系统、无人机等领域 [21] - 国内新型装备发展迅猛,在无人机、地面无人装备、水下无人艇等领域持续推出新装备,如BZK-005E无人机系统、VN23装甲车、蓝鲸号高速可潜无人艇等 [5][22][24] 行业行情回顾 - 上周(8.18-8.22)国防军工指数上涨3.15%,跑输大盘0.34个百分点,排名第28/29,年初至今上涨27.1%,跑赢大盘12.9个百分点,排名第7/29 [2][25][27] - 细分板块表现:航空产业链和信息化涨幅居前,陆装板块回落 [2] - 个股方面,上周成飞集成上涨33.27%、利君股份上涨19.76%、航天宏图上涨16.94%领涨 [32] - 年初至今长城军工上涨432.14%、北方长龙上涨399.25%、内蒙一机上涨201.41%领涨 [34][37] - 国防军工行业融资余额截至8月21日为766.90亿元,占两市融资余额3.61% [35] - 板块估值上周在72-75倍PE-TTM之间震荡,周五收盘为75.04倍 [38] 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 - 重点关注新质战斗力和景气反转低估值方向 [5][45] - 新一代作战体系:中航沈飞、华秦科技、内蒙一机、国力股份等 [5][46] - 无人装备:航天电子、光电股份、中无人机等 [5][46] - 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陕西华达、苏试试验、铂力特、上海瀚讯等 [5][46] - 导弹与弹药:长盈通、菲利华、国科军工等 [5][46] - 景气反转低估值:中航重机、火炬电子、宏达电子、振华科技等 [46] 行业要闻与公司动态 - 国际研究发现电化学方法提升核聚变速率 [40] -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一箭七星发射成功 [41] - 海哨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42] - 航天南湖2025Q2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320.42%) [43] - 中国卫星2025Q2营收8.79亿元(同比增长25.36%) [43] - 鸿远电子2025Q2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36.74%)、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58.80%) [43] - 火炬电子2025Q2营收10.10亿元(同比增长30.29%)、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71.78%) [43]
舍得酒业(600702):战略灵活,多效并举
信达证券· 2025-08-25 09: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 核心观点 - 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矩阵式发展路径清晰,普通酒收入二季度同比增长62.26%,沱牌T68销售同比增幅较大,低价位带产品(舍之道、T68)弥补业绩缺口,高端价位藏品十年持续收效 [2] - 费率管控有效,盈利能力改善,二季度毛利率同比-0.33pct至60.6%,销售费用率同比-3.27pct,管理费用率同比-1.16pct,净利率同比+5.15pct至8.64% [2] - 创新寻找增量,积极拓展C端,电商渠道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1.38%,占比同比+5.3pct至13.9%,数字化生态委推进企业团购接洽,舍得低度产品下半年上市 [2] - 经营发展韧性突出,聚焦核心市场深耕布局,稳定核心大单品价盘,改善渠道库存问题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01亿元,同比减少17.41%,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减少24.98%,销售收现27.75亿元,同比减少19.26%,经营净现金流0.67亿元,同比增长427.77%,期末合同负债1.57亿元,环比减少0.49亿元 [1] - 25Q2营收11.52亿元,同比减少3.44%,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39.48% [2]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63元、1.93元、2.38元 [2]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793百万元,同比减少10.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3百万元,同比增长57.1%,毛利率62.9% [3]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5153百万元,同比增长7.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42百万元,同比增长18.1%,毛利率63.0% [3]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5687百万元,同比增长1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92百万元,同比增长23.4%,毛利率63.5% [3] 业务进展 - 产品矩阵优势凸显,低价位带产品有效弥补次高端竞争加剧导致的业绩缺口 [2] - 电商渠道表现亮眼,差异化产品投放避免影响核心单品价盘 [2] - 数字化生态委推进企业团购接洽,持续挖掘需求 [2] - 舍得低度产品下半年上市,触达轻度消费群体及年轻化消费群体 [2]
顾家家居(603816):内销零售转型效果显现,外销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
信达证券· 2025-08-25 09:3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顾家家居2025H1实现收入98.01亿元(同比+10.0%),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13.9%),扣非归母净利润9.00亿元(同比+15.3%)[1] - 2025Q2实现收入48.87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5.4%),扣非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8.9%)[1] - 内销零售转型效果显现,外销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多品类+多渠道+多品牌战略驱动增长 [2][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2.3/25.4亿元,对应PE为12.1X/10.6X/9.3X [6]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2.89%(同比-0.13pct),归母净利率10.41%(同比+0.35pct)[4] - 2025H1期间费用率20.06%(同比-1.2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6.61%(同比-0.41pct)、管理费用率1.69%(同比-0.70pct)、研发费用率2.01%(同比-0.02pct)[4] - 2025Q2毛利率33.40%(同比+0.42pct),归母净利率10.26%(同比-0.18pct)[6] - 2025Q2期间费用率21.14%(同比+0.5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8.03%(同比+1.38pct)、管理费用率0.98%(同比-0.52pct)、研发费用率2.49%(同比-0.12pct)[6] - 存货周转天数55.76天(同比-1.48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7.55天(同比-0.3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6.10天(同比-3.05天)[6]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10.94亿元(同比+4.58亿元)[6] 内销业务 - 2025H1内销收入52.25亿元(同比+10.7%),毛利率39.59%(同比+1.77pct)[2] - 零售转型卓有成效,零售端连续多月保持增长,终端系统集成和全链路协同效能提升 [2] - 聚焦整家战略与软体创新,向"综合家居零售运营商"转型 [2] 外销业务 - 2025H1外销收入42.58亿元(同比+9.6%),毛利率26.36%(同比+0.32pct)[2] -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人员本地化提高,落实本地价值链一体化的组织建设 [2] - 海外OBM在东南亚市场拓展增量业务,在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2] - 通过跨境电商和自主品牌OBM业务开拓新增长极 [2] 产品品类表现 - 沙发收入56.67亿元(同比+15%),毛利率36.1%(同比+0.9pct)[3] - 卧室产品收入16.93亿元(同比+10%),毛利率42.8%(同比+2.3pct)[3] - 集成产品收入11.63亿元(同比-8%),毛利率30.2%(同比-0.4pct)[3] - 定制家具收入5.53亿元(同比+13%),毛利率33.1%(同比-2.0pct)[3] - 信息技术服务费收入3.73亿元(同比+15%),毛利率80.7%(同比-1.2pct)[3] - 内贸功能沙发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外贸床垫国际市场业务增速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3] 战略与竞争优势 - "一体两翼,双核发展"战略指引下聚焦整家战略与软体创新 [2] - "多品类+多渠道+多品牌"多元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完善的品牌矩阵覆盖各价格带,包括顾家主品牌系列和独立品牌纳图兹、LAZBOY、ROLF BENZ [3] - 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05.57亿元(同比+11.2%),2026年228.88亿元(同比+11.3%),2027年257.84亿元(同比+12.7%)[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37.1%),2026年22.26亿元(同比+14.7%),2027年25.37亿元(同比+13.9%)[8]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2%,2026年33.5%,2027年33.6% [8] - 预计2025年ROE 18.9%,2026年20.7%,2027年22.6% [8]
荣盛石化(002493):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存量竞争背景下先进炼能的业绩弹性
信达证券· 2025-08-25 09:27
投资评级 - 维持荣盛石化"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但看好先进炼能长期弹性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6.29亿元(同比-7.83%)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29.82%) 其中Q2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95.52% 环比-97.67%)[1][2][4] - 芳烃板块盈利收窄拖累业绩 上半年纯苯理论毛利582元/吨(同比-710元/吨) PX理论毛利-517元/吨(同比-1037元/吨) 子公司中金石化亏损6亿元(同比增亏4亿元)[4] - 炼化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政策红线为10亿吨 山东地炼开工率降至50% 预计2027-2028年出现炼能负增长[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53/27.22/41.55亿元(同比+142.0%/+55.2%/+52.7%) EPS 0.18/0.27/0.42元/股[4] 财务表现 - 毛利率分化明显 炼油产品毛利率22.6%(同比+4.0pct) 化工产品毛利率12.1%(同比-2.6pct) 聚酯产品毛利率1.5%(同比+0.16pct)[4] - 现金流改善 2025年预测经营活动现金流275.24亿元 货币资金预测增至217.86亿元(2024年末为148.33亿元)[7]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 预测2025-2027年ROE为3.9%/5.8%/8.2%[5][7] 行业格局 - 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国家发改委强调加快淘汰低效炼能 税改压缩地炼生存空间[4] - 浙石化盈利韧性凸显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1亿元) 体现先进产能竞争优势[4]
博腾股份(300363):小分子原料药优势明显,新兴业务有望逐步扭亏
信达证券· 2025-08-24 21:02
投资评级 - 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小分子原料药优势明显,新兴业务有望逐步扭亏 [1] - 收入端恢复高速增长,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 [2] - 小分子原料药盈利能力突出,项目管线漏斗效应显现 [4][5] - 新兴业务阶段性拖累利润,但呈现减亏趋势 [6][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19.88%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2706万元,同比增长115.91% [1] - 2025H1扣非净利润642万元,同比增长103.69% [1] - 20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2.50亿元,同比增长40.83% [1] - 2025Q2营业收入8.20亿元,同比增长21.56%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41.70% [1] - 2025H1整体毛利率28%,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2.08亿元、3.63亿元 [7] 业务分项表现 - 小分子原料药业务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20% [2] - 临床早期业务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35% [2] -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业务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15% [2] - 毛利率36.78%,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5] - 服务全球320余家客户,引进新客户40家 [4] - 项目管线总数997个,签订项目532个,交付项目409个 [4] - 新兴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2% [2] - 小分子制剂业务收入0.61亿元,同比下滑7% [2] - 基因细胞治疗业务收入0.33亿元,同比增长71% [2] - 新分子业务收入0.22亿元,同比增长128% [2] - 新兴业务合计亏损影响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减亏1260万元 [6]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2%,占比29% [2] - 海外市场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23%,占比71% [2] - 北美市场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33% [2] - 欧洲市场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35% [2] - 其他市场收入0.82亿元,同比下滑40% [2] - 海外市场毛利率40%,国内市场毛利率-3%(剔除新业务影响后为14%) [3] 新兴业务细分 - 小分子制剂业务:客户106家,项目145个,新签订单6398万元,亏损4396万元(同比减亏1459万元) [6] - 基因细胞治疗业务:客户51家,项目89个,新签订单5255万元,亏损2432万元(同比减亏1036万元) [6] - 新分子业务:客户38家,项目67个,新签订单4186万元,亏损4223万元(同比增亏1235万元)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6.29亿元、42.85亿元、49.91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EPS 0.13元、0.38元、0.67元 [7] - 对应PE估值186.17倍、61.54倍、35.19倍 [7]
毕得医药(688073):业绩呈现边际加速趋势,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信达证券· 2025-08-24 21:02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业绩呈现边际加速趋势 海外市场拉动更为显著 [1][2] - 聚焦高毛利产品 经营效率提升显著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 1.92亿元 2.44亿元 [4][6]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28亿元 同比增长17.91%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1.60% [1] - 2025Q2营业收入3.31亿元 同比增长22.86% 环比增长11.74% [1][2] - 2025Q2归母净利润0.43亿元 同比增长65.78% 环比增长39.17% [1][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2025H1净利润0.90亿元 同比增长70.60% [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2025Q2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98.00% [1] 业务结构分析 - 分子砌块业务2025H1收入5.20亿元 同比增长14.35% [2] - 科学试剂业务2025H1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38.95% [2] - 生命科学科研试剂收入4,073万元 同比增长87.60% [2] - 海外市场收入3.63亿元 同比增长21.33% [2] - 国内市场收入2.64亿元 同比增长13.52% [2] 盈利能力提升 - 2025H1毛利率44.25% 同比提升4.74个百分点 [3] - 海外市场毛利率52.66% 同比提升4.09个百分点 [3] - 国内市场毛利率32.70% 同比提升4.84个百分点 [3] - 剔除股权激励后销售费用率10.38% 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3] - 剔除股权激励后管理费用率8.87% 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3.24亿元 同比增长20.1% [4][6]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5.77亿元 同比增长19.2% [4][6]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8.67亿元 同比增长18.3% [4][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增长26.9% [4][6]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92亿元 同比增长28.9% [4][6]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27.2% [4][6] - 预计2025年EPS 1.64元 对应PE 39.34倍 [4][6] - 预计2026年EPS 2.11元 对应PE 30.52倍 [4][6] - 预计2027年EPS 2.69元 对应PE 24.00倍 [4][6] 公司优势 - 建立近百万种产品库 现货产品种类数超过14万种 [2] - 实施高毛利产品+高粘性产品的双轮驱动经营策略 [3] - 采用创新驱动+客户黏性的双结构模式 [3]
药明生物(02269):临床前和临床后期表现亮眼,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信达证券· 2025-08-24 21:02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药明生物2025H1业绩表现亮眼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至99.53亿元 毛利润同比增长27.0%至42.5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0%至23.39亿元 [1] -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北美收入同比增长20.1%至60.18亿元 欧洲收入同比增长5.7%至19.69亿元 世界其他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6.0%至6.69亿元 [2] - 临床前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2%至41.47亿元 临床后期服务及商业化生产收入同比增长24.9%至42.89亿元 [2] - XDC业务表现突出 收入同比增长65.7%至26.72亿元 [2] - 公司上调2025年收入增长指引 从12%-15%提升至14%-16% [5]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提升至42.7% 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润达28.40亿元 同比增长11.6%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5.03亿元/245.72亿元/275.80亿元 对应年增长率15%/14%/12%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5亿元/50.82亿元/57.56亿元 对应年增长率31%/15%/13% [6] - 预测毛利率稳定在43% ROE从2024年8.03%提升至2027年10.09% [6] 业务发展 - 2025H1新签项目86个 创历史上半年新高 [4] - 获得9个"赢得分子"项目 包括2个临床三期项目 多为复杂生物药分子 [4] - 项目管线充足 截至2025H1拥有临床前项目429个 临床I期259个 临床II期85个 临床III期67个 商业化项目24个 [4] - 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4亿美元 其中服务订单113.5亿美元 潜在里程碑付款90亿美元 [4]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约43亿美元 为业绩提供持续增长基础 [4] - 预计2025年完成25个PPQ项目 累计完成102个PPQ项目 [4] 市场区域表现 -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60.5% 欧洲市场占比19.8%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滑8.5%至12.97亿元 占比13.0% [2] - 中国市场下滑可能与早期项目BD出海转化有关 [3]
普钢公司业绩大幅改善,后续修复空间或依然显著
信达证券· 2025-08-24 20:3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核心观点 - 普钢公司业绩大幅改善,后续修复空间或依然显著,在海外关税影响下出口占比较低的普钢公司受影响较小,叠加国家稳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用钢需求有望边际改善 [2] - 当前普钢吨钢利润可观,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普钢公司业绩改善空间较大,有望迎来价值修复,钢铁板块亦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2] -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持续推出,包括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等 [2][3] - 九三阅兵将至减产预期有所增强,参考2015年阅兵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企业被纳入限产范围,部分地区要求停产或减产50%以上 [2][3] - 伴随系列稳增长政策纵深推进,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制造业持续发展、钢铁出口高位等支撑下保持平稳或边际略增 [3] - 平控政策预期下钢铁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钢铁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 [3] -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宏观趋势下,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高端钢材有望充分受益 [3] - 建议关注四类企业:设备先进性高环保水平优的区域性龙头企业;布局整合重组具备优异成长性的企业;充分受益新一轮能源周期的优特钢企业;具备突出竞争优势的高壁垒上游原料供应企业 [3] 本周市场表现 - 钢铁板块上涨1.89%,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4.18%) [2][10] - 特钢板块下跌0.38%,长材板块上涨0.53%,板材板块上涨2.95% [2][12] - 铁矿石板块上涨0.62%,钢铁耗材板块上涨1.64%,贸易流通板块上涨7.38% [2][12] - 涨跌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五矿发展(11.89%)、杭钢股份(9.57%)、福然德(9.05%) [15] 供给数据 - 日均铁水产量240.75万吨,周环比增加0.09万吨(0.04%),同比增加11.98万吨(5.24%) [2][25] - 样本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90.3%,周环比增加0.03百分点 [2][25] - 样本钢企电炉产能利用率56.7%,周环比下降0.72百分点 [2][25] - 五大钢材品种产量766.1万吨,周环比增加5.92万吨(0.78%),同比增加87万吨(12.82%) [2][24][25] - 分品种产量:螺纹钢215万吨(周环比-2.63%)、线材85万吨(周环比+2.52%)、热轧板卷213万吨(周环比+4.48%)、冷轧板卷86万吨(周环比-0.13%)、中厚板167万吨(周环比+0.36%) [24] 需求数据 - 五大钢材品种消费量853.0万吨,周环比增加21.97万吨(2.64%),同比增加16万吨(1.90%) [2][30][35] - 主流贸易商建筑用钢成交量9.5万吨,周环比下降0.75万吨(7.29%) [2][35]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25.4万平方米,周环比下降22.7万平方米 [35] - 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49529亿元,累计同比增加140.63% [35] - 分品种消费量:螺纹钢195万吨(周环比+2.56%)、线材83万吨(周环比+8.47%)、热轧板卷321万吨(周环比+2.07%)、冷轧板卷86万吨(周环比+1.41%)、中厚板168万吨(周环比+1.74%) [30] 库存数据 - 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1017.2万吨,周环比增加26.37万吨(2.66%),同比下降177万吨(14.81%) [2][40][43] - 五大钢材品种厂内库存423.8万吨,周环比下降1.30万吨(0.31%),同比下降24万吨(5.35%) [2][41][43] - 分品种社会库存:螺纹钢433万吨(周环比+4.24%)、线材67万吨(周环比+3.43%)、热轧板卷283万吨(周环比+1.82%)、冷轧板卷134万吨(周环比+1.08%)、中厚板100万吨(周环比+0.05%) [40] - 分品种厂内库存:螺纹钢175万吨(周环比+1.32%)、线材48万吨(周环比-1.53%)、热轧板卷79万吨(周环比-1.36%)、冷轧板卷39万吨(周环比-2.25%)、中厚板84万吨(周环比-1.00%) [41] 价格与利润 - 普钢综合指数3525.7元/吨,周环比下降40.71元/吨(1.14%),同比增加4.90% [2][49] - 特钢综合指数6638.7元/吨,周环比下降0.02元/吨(持平),同比增加0.31% [2][49] - 螺纹钢高炉吨钢利润67元/吨,周环比下降54.0元/吨(44.63%) [2][58] - 建筑用钢电炉平电吨钢利润-93元/吨,周环比下降25.0元/吨(36.76%) [2][58] - 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64.94%,周环比下降0.9百分点 [58] - 全国平均铁水成本2364元/吨,周环比增加15.0元/吨 [58] 原料数据 - 日照港澳洲粉矿现货价格指数(62%Fe)77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0.52%) [2][72] -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630元/吨,周环比持平 [2][72] - 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1825元/吨,周环比增加55.0元/吨 [2][72] - 独立焦化企业吨焦平均利润23元/吨,周环比增加3.0元/吨 [72] - 铁水废钢价差127.4元/吨,周环比下降4.6元/吨 [72] - 样本钢企焦炭库存可用天数10.76天,周环比下降0.1天 [2] - 样本钢企进口铁矿石平均可用天数22.68天,周环比下降0.2天 [2] - 样本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11.84天,周环比下降0.1天 [2] 行业动态 - 下周北方部分钢厂陆续环保限产,多数限产时间为8月25日-9月3日,主要针对烧结机限产30%-40%,仅13家钢厂高炉生产受到限制 [79] - 焦炭开启第七轮提涨,自8月19日零时起执行捣固湿熄焦价格上调50元/吨,捣固干熄焦价格上调55元/吨,顶装焦价格上调75元/吨 [79] - 8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03万吨,环比增加18万吨(2.3%),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所上升 [79] -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79] 上市公司动态 - 金洲管道为下属公司提供融资担保,为全资子公司管道工业提供不超过80000万元担保额度 [74] - 酒钢宏兴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增持8257万股(占总股本1.31%),增持金额10008万元 [75][76] - 南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8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73118万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0% [77] - 大中矿业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显示,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81525万元 [78]
喜临门(603008):AI床垫增长显著,线上渠道表现靓丽
信达证券· 2025-08-24 20:32
投资评级 - 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收入40.21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14.0%),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16.5%)[1] - 2025Q2收入22.90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22.4%),扣非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34.3%)[1] - 公司以"健康睡眠"为核心,积极拥抱AI技术应用,向科技型睡眠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2] - 线上渠道表现靓丽,得益于全价格带产品矩阵搭建完成、"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及新品类产品放量[3] - 利润率改善明显,主要受客单价提升及AI产品放量带动[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4.9/5.2亿元,对应PE为14.6X/13.6X/12.7X[5]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6.28%(同比+1.51pct),归母净利率6.63%(同比+0.73pct)[4] - 2025Q2毛利率38.42%(同比+2.60pct),归母净利率8.53%(同比+1.26pct)[4] - 2025H1期间费用率28.31%(同比+0.6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20.74%(同比+1.44pct),管理费用率5.19%(同比-0.42pct),研发费用率2.05%(同比-0.23pct)[4] - 2025Q2期间费用率27.49%,其中销售费用率21.11%(同比+1.46pct),管理费用率4.07%(同比-1.19pct),研发费用率2.10%(同比+0.04pct)[4] - 存货周转天数60.70天(同比-7.59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1.31天(同比+6.60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4.57天(同比-8.96天)[4]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0.40亿元(同比+1.34亿元)[5] - 宣布派发2025半年度分红1.04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9.03%[5] 业务分拆 - 分品类:2025H1床垫营收26.6亿元(同比+10%),软床及配套品9.2亿元(同比-13%),沙发3.3亿元(同比-24%),木质家具1.1亿元(同比+115%)[2] - 2025Q2床垫营收15.3亿元(同比+11%),软床及配套品5.1亿元(同比-9%),沙发1.8亿元(同比-20%),木质家具0.7亿元(同比+235%)[2] - 分业务:2025H1自主品牌零售收入25.3亿元(同比+5%),其中线下14.6亿元(同比-8%),线上10.7亿元(同比+30%)[3] - 2025Q2自主品牌零售收入14.5亿元(同比+9%),其中线下7.8亿元(同比-4%),线上6.8亿元(同比+31%)[3] - 自主品牌工程2025H1收入2.9亿元(同比+23%),2025Q2收入1.7亿元(同比+32%)[3] - OEM业务2025H1收入10.8亿元(同比-8%),2025Q2收入6.0亿元(同比-9%)[3] - 跨境电商2025H1收入1.3亿元(同比-17%)[3] 渠道与运营 - 截止2025Q2喜临门专卖店数量4883家(较年初减少120家),M&D(含夏图)专卖店421家(较年初减少4家)[3] - 线上渠道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全价格带产品矩阵搭建完成、"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及新品类产品放量[3] - 线下渠道推进零售转型、深耕存量市场[3] - 自主品牌工程业务聚焦高端住宿业态并拓展新场景,兼顾新建增量及存量改造需求[3] 产品与战略 - 核心床垫品类强化市场主导地位,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红利[2] - 全新智慧睡眠生态品牌"aise宝褓"在AI床垫新兴品类实现突破式增长,完成高线城市及主流电商渠道覆盖[2] - 新推出aise宝褓云享系列、与强脑科技联名的"宝褓·BrainCo"AI床垫等新产品[2] - 下半年将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巩固战略转型成果,加速构建睡眠科技产业生态[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1.65/95.91/100.38亿元,同比增长5.0%/4.6%/4.7%[6]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54/4.86/5.23亿元,同比增长40.8%/7.1%/7.7%[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2/1.31/1.41元[6]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3.9%/33.9%/34.1%[6]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1.4%/11.4%/11.4%[6]
牛市后期会有共识性宏大叙事
信达证券· 2025-08-24 20:31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牛市中期,尚未进入后期阶段,主要特征是流动性充裕但宏观经济逻辑尚未形成共识,导致指数上涨未出现加速 [2][10][11] - 参考2014-2015年牛市,宏大叙事形成需经历三步过程:第一步修正熊市错误逻辑(2024年9月24日后上涨),第二步部分产业走牛但共识仍结构性(如创新药BD进展、DeepSeek突破、AI算力改善),第三步产业改善原因上升至宏观层面(如劳动力素质、教育、制度优势) [3][13][1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处于牛市主升浪阶段,政策预期增强且股市对当期盈利脱敏,居民资金可能持续流入,中报披露期波动不影响整体趋势 [16][18][19] 市场阶段判断 - 指数自2025年4月9日起连续上涨4个多月,但宏观预期仍偏谨慎,未将牛市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结合,此为指数未加速原因之一 [2][11] - 类比2014年7-10月:指数上涨但宏观预期弱,行业机会自下而上;2014年11月降息后指数加速上涨,金融周期板块阶段性领涨;2015年上半年股市融资回升,投资者将牛市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经济转型结合 [2][10][11] - 当前叙事层级未达第三步,板块机会未大规模扩散,处于第二步向第三步过渡期 [3][13][14] 行业配置观点 - 金融板块:由银行转向非银,因牛市概率上升带来业绩弹性 [20][21][22] - 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经济偏弱时受影响小,经济偏强或政策支持时受益多;黄金稀土等地缘敏感细分行业可能表现 [21][22] - 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估值性价比较好,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 [21][22] - 军工:独立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可能带来持续主题事件催化 [21][22] - 周期板块(钢铁、建材、化工):稳供给政策或将出台,年底可能有需求稳定政策 [21][22] 近期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3日当周,A股主要指数多数上涨:创业板50涨6.31%、创业板指涨5.85%、中小100涨4.64%,上证50涨3.38%、上证综指涨3.49%、中证500涨3.87% [23][26][30] - 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通信涨10.84%、电子涨8.95%、综合涨8.25%;涨幅后三:房地产涨0.50%、煤炭涨0.92%、医药生物涨1.50% [23][30] - 全球大类资产年收益率排名:黄金涨29.39%、富时新兴市场指数涨15.01%、上证综指涨14.14%;美元指数跌9.92%、布伦特原油跌9.18%、南华工业品指数跌3.88% [24][34][35] 资金与流动性 - 当周南下资金净流入165.13亿元(前值350.72亿元) [25][36][38]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发行20770亿元,净投放13652亿元 [25][43][47] - 银行间拆借利率均值上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上升;普通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均值下降 [25][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