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华润万象生活(01209):商业航道收入利润贡献双增,首次在中期实现派息率100%
国信证券· 2025-09-04 19: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6][7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7% [1][10] - 2025H1核心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5% [1][10] - 核心净利率23.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1][10] - 毛利率37.1%,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1][10] - 管理及销售费用率合计6.3%,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1][10] - 首次中期派息率100%,每股派息0.529元加特别股息0.352元,合计0.881元/股 [1][10] 商业航道业务 - 商业航道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5% [2][18] - 商业航道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为38%和68%,同比提升2.7和4.4个百分点 [2][18] - 购物中心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78.7%,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2][18] - 购物中心出租率97.1%,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租售比12%,运管费占比15% [2][18] - 在营购物中心125个,管理面积1356万㎡,同比增长14% [2][18] - 53个项目零售额当地第一(同比增加7个),104个排名前三(同比增加19个) [2][18] - 写字楼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4%,毛利率37.7%,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 [2][18] - 写字楼出租率74.1%,同比降低3.0个百分点,但较2024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 [2][18] 物业航道业务 - 物业航道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 [3][51] - 物管在管面积4.2亿㎡,同比增长6%,合约面积4.52亿㎡,同比增长1% [3][51] - 社区空间业务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2%,毛利率19.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51]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3%,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5% [3][51] - 核心业务(基础物业和社区增值)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为95%和93% [3][51] - 城市空间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14.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3][5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0.8亿元,2026年45.6亿元 [3][77] - 对应每股收益2025年1.79元,2026年2.00元 [3][77] - 当前股价对应PE 2025年19.7倍,2026年17.7倍 [3][7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91.35亿元(+12.3%),2026年209.57亿元(+9.5%) [5] - 预计2025年ROE 24.7%,2026年27.6% [5]
中国东航(600115):二季度业绩同比减亏,静待盈利持续修复
国信证券· 2025-09-04 15:5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6][30]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业绩同比改善,亏损收窄,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去年同期为-19.65亿元,同比减亏明显 [1][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去年同期为-27.68亿元 [1][9] - 中长期看好民航复苏趋势,建议关注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边际变化 [4][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334.16亿元,同比增长7.76% [1][9] - 单位RPK营业收入为0.51元,同比下滑5.15%,相较2019年下滑4.25% [2][11] - 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1元,同比下降4.71%,相较2019年提升2.56% [3][17] - 毛利率同比增加4.11个百分点至4.87% [3][1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8亿元、36.0亿元、59.7亿元,2025-2026年预测调整幅度分别为-76%和-53% [4][26][30] 运营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旅客运输量、RPK、ASK分别同比增长9.55%、13.61%、8.47% [2][11] - 客座率恢复至85.63%,同比提升3.8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提升2.88个百分点 [2][11] - 国内航线RPK和ASK分别同比增长8.9%和3.8%,国内客座率87.06%,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较2019年提升3.40个百分点 [2][11] - 国际航线RPK和ASK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14.94%和112.35% [2][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816架飞机,上半年净增12架,2025-2027年计划净增飞机分别为34架、12架、15架 [3][17] 盈利预测假设 - 2025-2026年ASK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为6.3%、3.9%(上次预测9.5%、5.0%) [23] - 2025-2026年RPK同比增速预测分别为9.2%、5.1%(上次预测9.9%、6.6%) [23] - 2025-2026年客公里收益同比变化预测分别为-5.9%、-1.8%(上次预测-2.8%、+0.2%) [23] - 2025-2026年单位航油成本预测分别为0.141元、0.140元(上次预测0.143元、0.142元) [25] - 2025-2026年期间费用率预测分别为12.1%、11.3%(上次预测10.97%、10.73%) [26] 估值比较 - 以2027年净利润为基数,中国东航与南方航空的PE水平基本位于10~15倍区间 [29] - 中国东航2027年预测PE为15.0倍,南方航空为12.7倍 [31]
“新质生产力”系列(十一):新质生产力投资全景图
国信证券· 2025-09-04 15:44
核心观点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由技术性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体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全面跃升,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4] - 新质生产力投资可解构为六大核心产业赛道: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未来产业,各赛道长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高端装备和能源转型受益于双碳目标和技术迭代,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和低空经济依托政策试点加速突破[4] - 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市值达36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超2070家,占比39%,总市值占比38%,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板块分布上创业板占30%、科创板占25%、北证占7%,三者合计62%[4]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因地制宜,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制造业桥头堡,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柱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产业集群包括TMT、大消费、新能源与汽车、生物医疗、新材料、化工[4] - 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投资应关注科技股龙头属性,通过投资效能模型筛选产业节点,构建投资组合,包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传统产业、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及出海布局的新兴产业、技术突破潜力的未来产业,同时关注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工业等领域机会及并购重组机遇[4] 新质生产力概览 -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动能切换的必然路径,定义为技术性革命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实现三大要素跃升[8] - 政策脉络包括2023年8月《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明确8个新兴产业和9个未来产业,2023年9月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产业,2024年1月政治局集体学习全面阐述理论内涵,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首项任务[10] -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梯度提升和不均特征,2021年20个省份达中高水平第三层级及以上,第四层级高水平省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在高教资源、创新人才、基础设施方面有优势,有望率先受益[18][19] 重点产业核心梳理 - 六大核心细分赛道包括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智能电车、能源转型、未来产业,政策与周期双轮驱动高端装备、能源转型等赛道发展,各赛道景气度略有分化但长期向好[20][21] - 数字经济产业链上游为数据要素采集与加工、信创基础软硬件和通信设备,中游为大数据平台、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核心技术赋能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带动全要素数字化升级[39] - 高端装备产业链涵盖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集成应用与后端服务,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北斗产业、增材制造、轨道交通装备[46][48] - 生物技术产业链涉及医疗器械、创新药与脑机接口[49][51] - 能源转型路径聚焦风光、氢能、核能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技术,优化电力供给结构[52] - 未来产业包括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氢能,低空经济以民用航空器为主带动多场景飞行活动,量子科技在计算、通信和测量领域具颠覆潜力,氢能在政策驱动下进入快速落地期[61][68] 相关领域发展潜力 - 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全球投融资活跃,2014-2023年全球1832家航天企业获2980亿美元投资,美国占66%、中国占11%,中国2023年融资170起披露金额超185亿元,产业链覆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74][77][78] - 中国商业航天代表性企业包括SpaceX、ULA、OneWeb、Blue Origin、维珍银河、蓝箭航天,技术驱动力体现在成本降低和服务能力提升,应用场景包括卫星通信、导航、遥感[84][101] - 八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九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119] - 新质生产力需防范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业产能利用率2021年6月77.9%下降至2024年3月73.6%,存在轻微过剩,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优化供需,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等[26][29][31] 投资展望 - 投资应关注科技股龙头属性,构建组合涵盖传统产业融合、新兴产业出海、未来产业技术突破,市场选择聚焦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工业及并购重组机遇[4] - 商业航天主题投资机遇凸显,兼具政策、产业、市场优势,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0.84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1.94万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低轨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建设期[102][113][116] - 细分方向对比显示高端制造、低空经济、新能源整车、算力基础设施、通信反弹幅度较大,未来产业评分较高,工业互联网、算力基础设施、电机、数据要素、水电、核电评分也较高[22]
公用环保行业2025年9月投资策略: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4 15:41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环保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 碳中和背景下,推荐新能源产业链+综合能源管理 [20]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市场回顾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月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 [1][12]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 [1][12] - 环保板块上涨5.28%;电力子板块中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板块下跌0.24%;燃气板块上涨4.50% [1][12] 重要政策事件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1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包括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1][14]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能源电力行业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 [2][15][1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8] - 2024年新增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83% [18] -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18%,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60% [18]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至少需达到25亿千瓦,年新增风光装机需维持在2亿千瓦以上 [18] 投资策略 公用事业 - 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推荐华电国际、上海电力 [3][20]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推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广西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金开新能 [3][20] - 装机和发电量增长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核电盈利维持稳定,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电投产融 [3][20] - 全球降息背景下高分红水电股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 [3][20] - 燃气推荐华润燃气、九丰能源 [3][20] 环保 - 水务&垃圾焚烧行业进入成熟期,自由现金流改善明显,推荐光大环境、中山公用 [3][20] - 中国科学仪器市场份额超过9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推荐聚光科技 [3][20] - 欧盟SAF强制掺混政策生效在即,国内废弃油脂资源化行业受益,推荐山高环能 [3][20] - 煤价下行背景下秸秆价格同步下降,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成本端改善明显,推荐长青集团 [3][20] 行业重点数据 电力行业 - 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45]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45] - 7月份火电同比增长4.3%,水电下降9.8%,核电增长8.3%,风电增长5.5%,太阳能发电增长28.7% [45][46]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58] -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58] - 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02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 [66] - 1-6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294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 [66]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75]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75] - 1-7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88小时 [75] - 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 [85] 碳交易市场 - 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价70.69元/吨,最低价69.23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 [94] - 本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037,485吨,总成交额410,389,175.76元 [94]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895吨,成交额4,793,699,317.08元 [94] - 累计成交量695,666,559吨,累计成交额47,826,426,420.59元 [94] 煤炭价格 - 环渤海动力煤8月27日价格671.0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 郑商所动煤期货主力合约8月29日报价801.40元/吨,与上周持平 [105] 天然气行业 - 8月29日国内LNG价格4098元/吨,较上周下降1元/吨 [107] 行业动态 - 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 [111] - 华电、华润签订"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与煤电联营协议 [112] -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113] - 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目标 [114] - 国家能源局增加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115] - 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自9月起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 [116] - 1-7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用电量破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117] - 1-7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6.3% [118] - 7月核发绿证2.36亿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3.58万个 [119] - 2025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投运总装机13.66GW/33.75GWh,较去年年底新增22% [120] - 电规总院发布6大重磅智库研究成果 [121] - 国家发改委:核电、油气管道等重大项目将设民间投资参股最低比例 [122] - 安徽136号文征求意见: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844元/度,增量项目机制电量比例85% [123]
政府债周报: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1万亿-20250904
国信证券· 2025-09-04 13: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债券发行情况总结 政府债 - 第35周(8/25 - 8/31)净融资64亿,第36周(9/1 - 9/7)2065亿,截至第35周累计10.3万亿,超去年同期4.5万亿 [1][6] 国债 - 第35周净融资 - 2371亿,第36周1698亿,截至第35周累计4.7万亿,进度70.1%,全年国债净融资合计6.66万亿,2025年中央赤字4.86万亿,安排特别国债1.8万亿 [7] 地方债 - 第35周净融资2435亿,第36周367亿,截至第35周累计5.7万亿,超去年同期2.8万亿 [9] 新增一般债 - 第35周发行353亿,第36周0亿,2025年地方赤字8000亿,截至第35周累计6208亿,进度77.6% [9] 新增专项债 - 第35周发行1880亿,第36周178亿,2025年安排4.4万亿,截至第35周累计3.3万亿,进度74.2%,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0669亿,其中9月至今990亿,土地储备专项债已发行3240亿 [2][13] 特殊再融资债 - 第35周发行291亿,第36周0亿,截至第35周累计1.9万亿,发行进度97% [2][27] 城投债 - 第35周净融资 - 209亿,第36周预计 - 477亿,截至本周余额10.1万亿 [2][30] 广义赤字情况 - 国债净融资 + 新增地方债发行第35周 - 138亿,第36周1877亿,截至第35周广义赤字累计8.6万亿,进度72.1%,超去年同期 [1][6]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继续回升-20250904
国信证券· 2025-09-04 13:44
行业指数与景气度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2[1][12]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B为52.2,较上周继续回升[1][12]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上升0.033美元至1.9200美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升[2][4][12][14] - 六氟磷酸锂、丙烯腈、6-氨基青霉烷酸等价格持平,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1][2][12][14] 产品价格与产能 - 6-氨基青霉烷酸价格持平于190元/千克[2][14] - 丙烯腈价格持平于8250元/吨[2][14] - 六氟磷酸锂价格持平于5.58万元/吨[2][1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制造能力[3][1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2026年基本建立标准体系,2030年全面形成[2][14]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高端装备领域[3][15]
申通快递(002468):价格竞争导致业绩承压,看好反内卷带来的盈利修复
国信证券· 2025-09-04 11:4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18] 核心观点 - 价格竞争导致短期业绩承压 但看好反内卷带来的盈利修复前景 [1] - 公司已形成件量、利润和服务同步提升的正循环 [3][1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估值分别为20倍和16倍 [3][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0.2亿元(同比增长16.0%) 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下降0.17%) [1][7] - 2025年二季度单季营收130.3亿元(同比增长13.9%) 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18.0%)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6.3/19.0亿元 同比增长24%/26%/17% [3][18] - 2025年二季度单票扣非净利0.03元(25Q1和24Q2均为0.04元) [2][17] 业务运营 - 2025年二季度业务量65.4亿件(同比增长16.0%) 市占率12.9%(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 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 [1][15] - 二季度单票快递价格约1.97元(同比下降2.5% 环比减少0.07元) [1][15] - 单票运输成本和单票中转成本均同比下降0.01元 单票派送成本同比下降0.05元 [2][16] - 2025年底常态吞吐产能有望提升至日均9000万单(2024年底为7500万单) [1][15]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13.9亿元(同比下降9.2% 24年同期为15.3亿元) [2][17]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7.41亿元 同比下降主要因网点面单降价及大客户业务增长 [2][1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5.37/603.90/673.35亿元 同比增长13.5%/12.8%/11.5%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4/1.06/1.24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1.9%/13.2%/13.7% [4]
德邦股份(603056):业绩表现短期承压,关注公司经营优化效果
国信证券· 2025-09-04 11: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3][5][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5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84%)[1][8] - 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50%)[1][8] - 收入增长得益于快运产品分层策略、时效升级、经济产品推出及交付质量提升[1][8] - 网络融合项目推进,分拨中心数量从2023年底190个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133个[1][8] - 预计下半年结算机制优化,网络融合项目收入贡献将显著增长并带动利润转正[1][8] - 盈利能力承压因业务结构变化及运输资源投入增加[2][17] - 2025年上半年人工成本同比增长5.6%,占收入比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2][17] - 运输成本同比增长30.2%,占收入比同比上升6.485个百分点[2][17] - 上半年毛利率5.33%(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0.25%(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2][17] -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2.7个百分点至6.69%[2][17] - 期间费用率5.15%(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2][17]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2亿元(同比下降28%)、8.6亿元(同比增长38%)、10.7亿元(同比增长25%)[3][19] - 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下调幅度:-45.9%、-38.9%[3][19] - 2024-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403.63亿元(+11.3%)、448.03亿元(+11.0%)、495.07亿元(+10.5%)、542.10亿元(+9.5%)[4] - 每股收益预测:2024年0.84元、2025年0.61元、2026年0.84元、2027年1.05元[4] - ROE预测:2024年10.2%、2025年6.9%、2026年8.9%、2027年10.3%[4] - 市盈率(PE):2024年19.4倍、2025年26.8倍、2026年19.3倍、2027年15.5倍[4]
吉祥航空(603885):二季度业绩实现修复,静待供需格局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9-04 11:0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4][6][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业绩有所回暖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53.45亿元(同比增长2.07%) 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39.67%) [1][9] - 国内需求疲软 国际航班持续扩张 票价表现承压 单位RPK营业收入0.44元(同比下降2.88% 较2019年同期下降3.88%) [2][10] - 因发动机检修及国际业务占比提升 单位成本上涨 单位ASK营业成本0.34元(同比增长4.33%) 毛利率同比减少3.42个百分点至10.23% [3][20] - 运力规模稳步扩大 机队规模达130架(净增3架) 在册飞机利用率9.84小时(同比下降0.63小时) [3][20]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8.8亿元、23.0亿元(2025-2026年调整幅度分别为-36%/-27%) [4][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67亿元(同比增长1.02%)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3.3%) [1][9]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成本47.98亿元(同比增长6.13%) [3][20]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28.62亿元(同比增长3.5%) 2026年242.08亿元(同比增长5.9%) 2027年256.12亿元(同比增长5.8%) [5][2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62元 2026年0.86元 2027年1.05元 [5][25] - 预计2025年EBIT利润率9.7% 2026年12.1% 2027年13.6% [5][25] - 预计2025年ROE 13.7% 2026年16.9% 2027年18.0% [5][25] 运营指标 - 2025年第二季度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0.18% 旅客周转量(RPK)同比增长5.10% 可用座公里(ASK)同比增长1.72% [2][10] - RPK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1.51% ASK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0.21% [2][10] - 客座率86.34%(同比提升2.78个百分点 较2019年同期增长0.80个百分点) [2][10] - 国内航线RPK和ASK同比分别下降6.8%和10.2% 国内客座率88.56%(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2][10] - 国际航线RPK和ASK同比分别增长61.3%和52.2% 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82.80%和290.97% [2][10]
北交所 2025 年8 月月报:北证双指数齐创历史新高,北交所打新高潮迭起-20250904
国信证券· 2025-09-04 10:54
行业投资评级 - 北交所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4]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表现强劲 双指数齐创历史新高 北证50指数达1637.50点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达2858.77点 [2] - 市场流动性保持活跃 成交金额6416.38亿元 环比上升9.6% 两融余额创新高 日均值达68.99亿元 环比上升14.58% [1] - 估值水平处于高位 北证50指数市盈率53.34倍 处于近两年99.38%分位数 市净率10.29倍 处于近两年98.77%分位数 [2] - 新股发行活跃 本月新增5家上市公司 总数达274家 总市值9004.28亿元 流通市值5485.34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8.3%和8.0% [1][14] 市场概况 - 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274家 机械设备行业数量最多达60家 其次为电力设备31家 基础化工27家 计算机23家 汽车23家 [15] - 8月成交数量259.72亿股 环比下降3.0% 成交金额6416.38亿元 环比上升9.6% 日均成交额305.5亿元 环比上升20.1% [18][19] - 两融余额表现突出 有9个交易日在70亿元以上 [1] 估值分析 - 北证50指数估值水平显著高于其他A股指数 市盈率53.34倍 市净率10.29倍 股息率0.68% [2][25]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轻工制造市盈率最高达120倍 其次为计算机119倍 通信105倍 有色金属87倍 电子79倍 [2][26] 指数表现 - 北证双指数8月涨幅领先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涨12.59% 北证50指数涨10.64% 均创历史新高 [2][29] - 主要指数表现对比 科创50涨28.00% 创业板指涨24.13% 沪深300涨10.33% [29] 行业表现 - 行业涨跌互现 电子家用电器、通信、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居前 [2][33] - 纺织服饰、美容护理、传媒、医药生物、社会服务等行业跌幅较大 [2][33] - 按流通市值加权 电子、汽车、电力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等行业涨幅领先 [3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十个股包括能之光、宏远股份、酉立智能、志高机械、巴兰仕等 涨幅均超过150% [2][38] - 36只个股创股价历史新高 能之光月涨幅达309.57% 30只个股创成交量历史新高 [61][62][63] - 成交金额前十个股为曙光数创、并行科技、戈碧迦、华密新材等 [43] 新股发行 - 本月新增5家上市公司 分别为三协电机、巴兰仕、能之光、宏远股份、志高机械 [1][3] - 发行审核动态活跃 55家企业更新审核状态 已受理1家 已问询4家 第二次已问询8家 第三次已问询5家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274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0.64亿元 同比增长6.01% 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 同比下滑10.59% [65] - 超六成公司营收增长 225家公司实现盈利 盈利面82.12% 五成公司净利润增长 13家公司扭亏为盈 [65] - 贝特瑞营收78.38亿元 同比增11.36% 净利润4.79亿元 同比降2.88% 锦波生物每股收益3.41元 为北交所最高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