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房地产行业第13周周报:本周新房成交面积同比转负、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涨幅收窄,土拍溢价率同环比均提升-2025-04-02
中银国际· 2025-04-02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大于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新房成交面积同比转负、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涨幅收窄;土拍溢价率同环比均提升;新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扩大,同比由正转负;二手房成交面积同环比涨幅均收窄;新房库存面积同环比均下降,去化周期同环比均下降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 新房成交情况:40个城市新房成交套数3.2万套,环比升16.8%,同比降11.6%;成交面积373.8万平方米,环比升25.8%,同比降7.9%;一、二、三四线城市成交套数环比增速为 -5.6%、32.3%、12.5%,同比增速为 -21.6%、-13.0%、2.1%;成交面积环比增速为8.3%、32.1%、28.1%,同比增速为 -17.2%、-9.7%、5.2% [17] - 新房库存情况:12个城市新房库存套数142.5万套,环比降0.7%,同比降15.9%;库存面积8797万平方米,环比降1.0%,同比降16.6%;库存套数去化周期21.0个月,环比升0.1个月,同比降6.2个月;库存面积去化周期14.3个月,环比降0.1个月,同比降10.3个月 [31][45] - 二手房成交情况: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2.5万套,环比升1.1%,同比升15.8%;成交面积227.4万平方米,环比升2.6%,同比升4.1%;一、二、三四线城市成交套数环比增速为2.4%、0.6%、0.7%,同比增速为25.7%、12.3%、2.9%;成交面积环比增速为1.3%、4.1%、-0.3%,同比增速为30.0%、-14.3%、9.1% [49]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 百城成交土地(全类型)市场情况:规划建筑面积1339.5万平方米,环比升67.1%,同比升87.8%;成交土地总价370.7亿元,环比升195.4%,同比升369.6%;楼面均价2767.2元/平,环比升76.7%,同比升150.0%;溢价率13.8%,环比升9.8个百分点,同比升13.0个百分点 [67] - 百城成交土地(住宅类)市场情况:规划建筑面积112.7万平方米,环比升23.3%,同比升235.4%;成交土地总价155.1亿元,环比升77.9%,同比升521.2%;楼面均价13765.2元/平方米,环比升44.3%,同比升85.2%;溢价率3.6%,环比降8.7个百分点,同比持平 [86] 本周行业政策梳理 - 海南优化公积金离职提取业务办理条件 [106] - 佛山发布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新规 [106] - 安达市推出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 [106] - 宁波公积金可提取支付二手房首付 [108] - 青岛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108]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大盘表现:上证指数收于3351.3点,较上周降13.5点,涨幅 -0.4%;创业板指收于2128.2点,较上周降24.1点,涨幅 -1.1%;沪深300指数收于3915.2点,较上周升0.5点,涨幅0.01% [110] - 行业板块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前三为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涨跌幅分别为1.0%、0.6%、0.4%;涨跌幅靠后为通信、国防军工、计算机,涨跌幅分别为 -3.9%、-4.0%、-4.9% [110] - 房地产板块表现:绝对收益 -1.5%,较上周降0.3pct;相对收益(相对沪深300) -1.5%,较上周降2.6pct;PE为21.72X,较上周升1.00X [110]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情况 - 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35.7亿元,环比降58.4%,同比降81.0%;总偿还量213.4亿元,环比升29.6%,同比升39.6%;净融资额 -177.7亿元 [6] 投资建议 - 关注基本面稳定、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的房企:绿城中国、滨江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越秀地产 [6] - 关注销售和拿地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 [6] - 关注经营或策略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金地集团、龙湖集团、信达地产 [6] - 关注受益于二手房市场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贝壳 - W、我爱我家 [6]
龙迅股份(688486):2024年营收、净利双高增,高分辨率新品与车载SerDes成未来增长动力
中银国际· 2025-04-02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迅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龙迅股份2024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年内推出数款高频高分辨率桥接芯片新品,汽车电子业务发展加速,积极布局HPC、高速通信传输芯片等方向,因车载SerDes进展略低于预期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13.16元,发行股数10228万股,流通股5694万股,总市值115.74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1.75亿元,主要股东FENG CHEN持股37.64% [1][3]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44.2%、-7.7%、45.0%、27.3%,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41.5%、-8.5%、45.1%、18.5%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2.08/2.90/4.06亿元,实现每股收益2.04/2.83/3.96元,对应市盈率55.5/39.9/28.5倍 [6]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3.23/4.66/6.72/9.49/13.4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1%、44.2%、44.2%、41.3%、41.6%;EBITDA分别为0.82/1.33/2.02/2.87/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44/2.08/2.90/4.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8.4%、40.6%、44.3%、39.1%、39.9% [8] 2024年经营情况 - 全年营收4.7亿元,同比+44.2%;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40.6%;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66.8%;毛利率55.5%,同比+1.5pcts;净利润率31.0%,同比-0.8pct。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 [9] - 2024Q4单季度营收1.3亿元,同比+31.0%,环比+18.5%;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56.2%,环比+58.2%;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01.9%,环比+41.3%。单季毛利率54.2%,同比-0.20pct,环比-4.4pcts;净利润率38.1%,同比+6.1pcts,环比+9.6pcts [9] 研发情况 - 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近1亿元,同比+34.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1.5%。推出高版本DP1.4/Type - C MultiMedia HUB系列芯片等多款新品,积极研发面向HPC、新一代通讯等领域的高速数据传输芯片,与PCIe和USB协议相关研发项目有序推进 [9] 车载业务情况 - 2024年桥接类芯片在HUD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用于ADAS SOC模组和座舱域控SOC间视频信号的桥接方案已在油电混动和燃油车型上出货,车载SerDes芯片组已成功流片进入试产阶段,年底有9颗芯片通过AEC - Q100测试并量产 [9] - 2024年底成立汽车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事业部,2025年车载SerDes业务有望加速,车载业务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极 [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4-02
中银国际· 2025-04-02 09:41
核心观点 - 2024年经常项目顺差扩大且占GDP比重合理,资本项目逆差扩大,内资外流压力增加,民间对外净负债大幅收敛;2025年3月制造业产需、非制造业PMI环比延续回升,高技术产业景气度明显回升 [2][5][6] 宏观经济-2024年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 - 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占GDP比重在合理范围,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居民出境需求旺盛 [2][5] - 资本项目逆差扩大,净误差与遗漏绝对值创2007年以来新低,线上资本项目逆差创历史新高,内资外流是主力 [5] - 内资净流出压力加大,对外其他投资、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放缓 [5] - 外资由上年净流入转为小幅净流出,外来直接投资净流入放缓,其他投资净流出增加,外来证券投资净流入增加 [5] - 外汇储备余额减少,因短期资本外流压力增大,交易因素致外汇储备资产下降,抵消正估值效应 [5] - 内资外流增加使民间部门货币错配状况显著改善,反映跨境资本净流出对外汇市场影响具有两面性 [5] 宏观经济-3月PMI数据点评 - 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5%,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企业景气度在扩张区间延续回升 [6] - 3月新订单指数51.8%,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0% [6] - 生产指数52.6%,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7.2%,环比反弹0.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8.0%,环比下滑0.3个百分点 [6] - 从业人员指数48.2%,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50.3%,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 [6]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8%,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但仍在较高景气度区间 [6] - 3月生产指数环比微幅回升,制造业生产活动维持活跃,采购指数仍处扩张区间,企业生产意愿仍在回升 [7] - 3月制造业价格指数环比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回落1.0和0.6个百分点,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 [7] - 内需不振掣肘原材料加工业价格表现,3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和新订单指数均处收缩区间 [7] - 3月机械设备相关产业下游需求较好,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新订单指数处扩张区间,产成品库存指数下滑,机械产业有被动去库存迹象 [8] - 3月装备制造业PMI为52.0%,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设备业需求改善或与基建投资节后修复有关 [8] - 3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0.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维持在扩张区间 [8] - 3月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6.6%,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8%,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8] - 3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8%,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在收缩区间继续下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1%,环比回落2.0个百分点 [8]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48.44,涨0.38%;深证成指收盘价10503.66,跌0.01%;沪深300收盘价3887.68,涨0.01%;中小100收盘价6568.47,跌0.03%;创业板指收盘价2101.88,跌0.09% [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涨3.34%、公用事业涨1.78%、国防军工涨1.46%、钢铁涨1.32%、煤炭涨1.29%;家用电器跌1.71%、计算机跌0.97%、汽车跌0.90%、银行跌0.59%、通信跌0.46% [3] 4月金股组合 - 包括中远海特(600428.SH)、极兔速递-W(1519.HK)、卫星化学(002648.SZ)、安集科技(688019.SH)、宁德时代(300750.SZ)、青岛啤酒(600600.SH)、大丰实业(603081.SH)、深南电路(002916.SZ) [4]
2024年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内资外流压力增加,民间对外净负债大幅收敛
中银国际· 2025-04-01 21:11
经常项目 - 2024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61%至4239亿美元,占GDP比重升至2.2% [3] - 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9%至7680亿美元,贡献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幅的108% [4] - 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增长10%至2290亿美元,旅行服务是主要贡献项 [5] 资本项目 - 2024年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长88%至4862亿美元,线上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长107%至4963亿美元 [11] - 内资净流出规模同比增长81%至4838亿美元,外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124亿美元 [11][13][18] 外汇储备 - 2024年外汇储备余额减少356亿美元,交易因素致资产下降抵消正估值效应 [24] 民间部门 - 2024年末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降至1598亿美元,占GDP比重降至0.9% [29] 风险提示 - 海外经济金融风险超预期,国内政策和经济复苏不如预期 [2][41]
天德钰(688252):显示驱动份额进一步扩大,电子价签夯实领先地位
中银国际· 2025-04-01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德钰2024年营收和毛利率双增,DDIC业务营收增长较快,电子价签继续夯实领先地位,同时快充协议和VCM产品也在积极迭代 [3] - 考虑到电子价签业务对毛利率有正面作用,上调天德钰2025/2026年EPS预估至0.86/1.10元,并预计2027年EPS为1.28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25.83元,发行股数409.02百万,流通股182.34百万,总市值约106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36.50百万元 [1][2] 财务数据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人民币百万)|1,209|2,102|2,810|3,521|4,099| |增长率(%)|0.9|73.9|33.7|25.3|16.4| |EBITDA(人民币百万)|95|248|346|453|508|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13|275|351|449|525| |增长率(%)|(13.1)|143.6|27.8|27.9|16.9|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28|0.67|0.86|1.10|1.28| |原先预估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 - | - |0.75|0.80| - | |调整度(%)| - | - |14.7|37.5| - | |市盈率(倍)|93.6|38.4|30.1|23.5|20.1| |市净率(倍)|5.4|4.8|4.2|3.6|3.1| |EV/EBITDA(倍)|67.6|32.4|24.1|17.2|14.2| |每股股息(人民币)|0.1|0.1|0.1|0.1|0.1| |股息率(%)|0.3|0.3|0.4|0.5|0.5| [7] 业务分析 - 2024年移动智能终端显示驱动芯片营业收入约16.14亿元,YoY+63%,毛利率18.5%,同比基本持平;电子价签、摄像头音圈和快充芯片营业收入约4.84亿元,YoY+138%,毛利率31.1%,YoY+7.7pcts [8] - 2024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大陆企业凭借本土化优势快速崛起,LCD驱动芯片国产化率已达34%,大陆晶圆厂在110nm和40 - 90nm制程上已突破,占据约40%的份额,但高端的28nm及以下的OLED驱动芯片依然被三星LSI、联咏等企业垄断;市场竞争加剧,全球驱动芯片龙头企业毛利率从2021年的50%下降至2023年的40%,而大陆企业平均毛利率不足20% [8] - 2017 - 2024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从数十亿元快速增长至超过100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2024年天德钰量产四色电子价签,在四色电子价签市场份额约80%,领先竞争对手一年多时间,目前电子价签正在向六色迭代升级,天德钰六色电子价签正在研发阶段 [8] - 2024年天德钰推出快充协议USB Type - C eMarker和OIS VCM新产品 [8]
汇成股份(688403):扩产迎来毛利率阵痛期,技术升级驱动长期增长
中银国际· 2025-04-01 20: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成股份2024年募投项目使固定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下滑,毛利率承压;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企稳、产业转移加速,公司扩充产能有望承接高阶封测需求;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布局新领域谋求长期增长;下调2025/2026年EPS预估,维持“增持”评级 [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13.0%、-5.5%、8.8%、20.8%,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10.7%、-6.0%、9.3%、11.1%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837.98百万,流通股578.97百万,总市值8170.32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187.80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扬州新瑞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0.78% [2][3] 财务数据 - 主营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1238、1501、1784、2039、2275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31.8%、21.2%、18.8%、14.3%、11.6% [6] - EBITDA:2023 - 2027E分别为434、502、579、671、930百万人民币 [6] - 归母净利润:2023 - 2027E分别为196、160、196、247、288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0.6%、-18.5%、22.4%、26.1%、16.7% [6] -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2023 - 2027E分别为0.23、0.19、0.23、0.29、0.34元,2025/2026年调整幅度分别为-26.6%、-17.4% [6] - 市盈率:2023 - 2027E分别为41.7、51.1、41.8、33.1、28.4倍 [6] - 市净率:2023 - 2027E分别为2.6、2.6、2.5、2.4、2.3倍 [6] - EV/EBITDA:2023 - 2027E分别为20.5、16.9、15.2、12.9、10.7倍 [6] - 每股股息:2023 - 2026年为0.1元,2027年为0.2元,股息率分别为0.9%、1.1%、1.2%、1.5%、1.8% [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约15.01亿元,YoY + 21%;毛利率约21.8%,YoY - 4.7pcts;归母净利润约1.60亿元,YoY - 18% [7] - 2024Q4营业收入4.31亿元,QoQ + 9%,YoY + 26%;毛利率23.5%,QoQ + 0.4pct,YoY - 4.2pcts;归母净利润0.59亿元,QoQ + 43%,YoY + 9% [7] 行业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国补”政策推动消费电子景气度转暖,显示驱动芯片需求企稳回升,2025年政策补贴范围扩展,景气度有望延续 [7] - 显示驱动芯片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LCD驱动芯片国产化率达34%,高端28nm OLED驱动芯片被三星LSI、联咏等公司垄断 [7] - 近年来多家公司进入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竞争趋于激烈 [7] 公司发展策略 - 投入研发并建设铜镍金、钯金等新型凸块产能,满足客户技术需求 [7] - 积极关注AMOLED、车载显示、硅基OLED、AR/VR等新技术新领域,开拓新增长空间 [7]
越秀地产(00123):营收与现金稳步增长,利润承压,销售首次进入行业前十,25年销售目标1205亿元
中银国际· 2025-04-01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越秀地产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越秀地产营收与现金稳步增长但利润承压,2024年销售首次进入行业前十,2025年销售目标1205亿元 [4] - 考虑行业销售低迷及年报情况,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但因公司销售投资有韧性、已售未结算资源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发行股数和流通股均为402539万股,总市值212.94亿港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6885万港币,主要股东Bosworth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27.15% [3]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3.9%、0.2%、3.9%、22.7%,相对恒生指数涨幅分别为 - 13.9%、 - 0.6%、 - 11.3%、 - 17.0% [2] 财务数据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864.0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67.3%;核心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54.4%;派息每股0.189港元,派息总额占核心净利润比重44%,占归母净利润比重67% [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7亿、972亿、10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亿、10.3亿、1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8%、8%、11%;对应EPS分别为0.24、0.26、0.2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9X、19.5X、17.6X [7] 营收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因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增长,结算金额807.6亿元,同比增长6.7% [7] - 归母净利润下降主因结算利润率下滑(2024年毛利率10.5%,同比下滑4.8个百分点)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2.7亿元(同比增加7亿元) [7] - 2024年净利率、归母净利润率、核心净利润率分别为1.7%、1.2%、1.8%,同比分别下降4.0、2.8、2.5个百分点;ROE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至1.9%;三费率为5.1%,同比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 [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297亿元,同比增长1.6%;销售回款率提升至8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加权融资成本3.49%,同比下降33BP [7] - 2024年境内发行25亿元公司债券(平均融资成本2.61%)和18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平均融资成本2.27%),境外发行23.9亿元点心债(平均融资成本4.07%) [7]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1038.9亿元,同比下降0.5%,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占比22.4%;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8.1%,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净负债率71.3%,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1.28X,“三道红线”持续绿档 [7] 销售情况 - 2024年销售额1145亿元,同比下降19.4%,排名第8名,首次进入TOP10房企,完成全年目标78%;销售面积392万平,同比下降11.9%;销售均价29206元/平,同比下降8.5% [7] - 2024年大湾区销售金额488.4亿元,占比42.7%(广州433.7亿元,占比37.9%);华东地区331.4亿元,占比28.9%(杭州221.0亿元);中西部地区196.0亿元,占比17.1%(成都68.0亿元);北方地区129.6亿元,占比11.3%(北京87.3亿元) [7] - 2025年1 - 2月销售金额128亿元,同比增长23.8%,销售面积35万平,同比下降6.7%,销售均价36817元/平,同比增长32.7%;2025年销售目标1205亿元,较2024年实际销售额增长5.2% [7] 拿地情况 - 2024年在8个城市新增24幅土地,新增土地储备271万平,同比下降44.8%,一线城市新增土储占比超70%;拿地金额582亿元,同比增长28.6%,拿地强度51%,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7] - 2025年1 - 2月在广州、上海拿地2宗,建面14.4万平,拿地金额59.7亿元,权益拿地金额33.1亿元,楼面均价4.15万元/平,拿地强度47% [7] - 2024年成功实现广州3幅地块收储,可盘活资金约135亿元;截至2024年末,总土地储备1971万平,同比下降23.2%,96%位于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 [7] 工程进度与已售未结情况 - 2024年新开工面积370.8万平,同比下降17.1%,完成全年计划91%;竣工面积777.4万平,同比持平,基本完成全年计划 [7] - 2025年计划新开工272.7万平,计划竣工777.5万平,新开工增速预计 - 26.5%,竣工基本持平 [7] - 截至2024年末,已售未入账销售金额1700.5亿元,较年初下降14.7%,已售未结面积457万平,较年初下降15.6%,均价3.72万元/平,较年初提升1.1% [7] 多元化业务情况 - 2024年直接持有的商业物业租赁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7.1%;持有40.0%股权的越秀房产基金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2.7% [7] - 2024年持股67.4%的越秀服务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20.0%;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27.5%(因商誉减值);管理规模稳步提升,合约面积8873万平,同比增长6.3%,在管面积6931万平,同比增长6.3% [7]
3月PMI数据点评:机械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被动去库存迹象
中银国际· 2025-04-01 15:32
制造业 - 3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5%,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企业景气度在扩张区间延续回升[2][5] - 3月制造业价格指数环比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回落1.0和0.6个百分点[3][8] - 3月装备制造业PMI实现52.0%,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机械产业出现一定被动去库存迹象[3][8] - 大型企业PMI实现51.2%,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实现49.9%和49.6%,环比分别上升0.7和3.3个百分点[10] 非制造业 - 3月非制造业PMI指数实现50.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仍维持在扩张区间[4][11] - 3月建筑业PMI指数实现53.4%,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服务业PMI指数实现50.3%,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15] 其他 - 3月高技术产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中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均有上升[2][17] - 风险提示为海外通胀韧性超预期、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4][17]
炬芯科技(688049):蓝牙音频突破一线客户,端侧AI增速亮眼
中银国际· 2025-04-01 15: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炬芯科技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质量提升,蓝牙音频SoC突破一线客户、产品矩阵优化,端侧AI增速亮眼,推出三核异构产品提升NPU算力,考虑业务毛利率上升趋势,小幅上调2025/2026年EPS预估,维持“增持”评级 [3][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2.7%、4.1%、6.7%、71.9%,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0.4%、3.7%、7.1%、62.2%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146.14百万,流通股112.27百万,总市值6994.09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425.54百万元,主要股东珠海瑞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3.18% [3] 投资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520|652|797|941|1060| |增长率(%)|25.4|25.3|22.3|18.0|12.6| |EBITDA(百万元)|33|62|96|131|1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07|123|166|205| |增长率(%)|21.0|63.8|15.4|34.6|23.6|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45|0.73|0.84|1.13|1.40| |原先预估摊薄每股收益(元)|||0.82|0.99|| |调整幅度(%)|||2.4|14.1|| |市盈率(倍)|107.5|65.6|56.8|42.2|34.2| |市净率(倍)|3.9|3.7|3.6|3.4|3.2| |EV/EBITDA(倍)|104.4|88.4|59.8|42.3|32.3| |每股股息 (元)|0.2|0.2|0.3|0.4|0.4| |股息率(%)|0.5|0.5|0.6|0.7|0.9| [7] 公司业务亮点 - 盈利质量提升,2024年营收约6.52亿元,YoY+25%,毛利率约48.2%,YoY+4.5pcts,归母净利润约1.07亿元,YoY+64%;2024Q4营收1.85亿元,QoQ - 1%,YoY+29%,毛利率50.9%,QoQ+2.8pcts,YoY+5.4pcts,归母净利润0.36亿元,QoQ+19%,YoY+97%;2024年研发费用2.15亿元,YoY+30% [8] - 蓝牙音频SoC突破一线客户,成为蓝牙音箱行业主流供应商,中高端SoC芯片突破国际一线品牌,在低延迟高音质领域抓住需求,基于2.4G私有通信协议的电竞耳机解决方案助力知名终端品牌出货 [8] - 端侧AI增速亮眼,2024年营业收入约0.82亿元,YoY+141%,毛利率43.5%,YoY+7.9pcts;推动芯片架构升级为CPU+DSP+NPU三核异构,NPU加速引擎支持100GOPS算力,着手第二代CIM技术IP研发,目标提升NPU算力至300GOPS,支持Transformer模型,能效比提高至7.8TOPS/W @INT8 [8] 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折旧前利润、EPS等指标在2023 - 2027E期间有不同程度增长 [9] - 获利能力:息税前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率、ROE、ROIC等指标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9]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权益比、流动比率等指标显示公司偿债能力情况 [9] -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反映公司营运情况 [9] -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9] -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每股股息等指标呈现不同数值 [9] - 估值比率:P/E、P/B、EV/EBITDA、价格/现金流等指标显示公司估值情况 [9]
中银晨会聚焦-2025-04-01
中银国际· 2025-04-01 09:30
报告核心观点 - 三大运营商加速竞逐AI赛道转型红利已现,看好其在算网数智方向发展对估值的提振;卫星化学2024年业绩增长,C3产业竞争力提升,经营业绩有望向好;云赛智联2024年业绩增长,智能算力和大数据业务稳步发展,在行业解决方案领域持续拓展 [2][4][6][8][13] 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 - 2025年4月1日上证综指收盘价3335.75,跌0.46%;深证成指收盘价10504.33,跌0.97%;沪深300收盘价3887.31,跌0.71%;中小100收盘价6570.50,跌1.16%;创业板指收盘价2103.70,跌1.15% [1]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通信涨0.58%、家用电器涨0.37%、银行涨0.35%、公用事业涨0.15%;电力设备跌1.94%、国防军工跌1.81%、房地产跌1.80%、建筑装饰跌1.65%、传媒跌1.61%、计算机跌0.26% [1] 通信行业(三大运营商) 转型成果 - 2024年年报及推介材料中“算力”替代“基站”成高频词,运营商从数字底座提供者进阶为科技创新引领者 [2][4] 算力建设成果 - 2024年中国移动智算规模达29.2EFLOPS,净增19.1EFLOPS,移动云收入破千亿至1004亿元,同比增20.4%;中国电信自有智能算力达35EFLOPS,总规模达62EFLOPS,智能收入89亿元,同比增195.7%,天翼云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17.1%,AIDC收入330亿元,同比增7.3%;中国联通智算规模超17EFLOPS,联通云收入686亿元,同比提升17.1%,数据中心收入259亿元,同比提升7.4%,智算业务去年签约超260亿元 [4] 投资展望 - 2025年中国移动计划投算力领域373亿元,约占整体资本开支25%,对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计划算力投资同比增22%且“不设限”;中国联通计划算力投资同比增28%,为AI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特别预算安排 [5] 发展优势 - AI发展驱动运营商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业务,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稳健现金流和高股息提供安全垫;在创新技术研发上有优势,在新兴领域领先,体现前瞻性布局和技术创新能力 [6] 基础化工行业(卫星化学)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第四季度营收133.73亿元,同比增长26.10%,环比增长3.87%,归母净利润23.79亿元,同比增长70.47%,环比增长45.36% [2][8] 盈利优势 - 2024年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乙烷裂解制烯烃装置盈利较好;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3.57%/13.28%,同比分别 +3.73 pct/ +1.75 pct;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创下单季度最高纪录,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7.11%/17.76%,环比分别+3.49 pct /+5.06 pct [9] 市场拓展 - 2024年化学品及新材料销量735.27万吨,同比提升15.83%;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营收分别为217.07亿元/119.87亿元,同比+1.96%/+0.60%,毛利率为20.35%/35.05%,同比+4.78pct /+5.49 pct;丙烯酸及酯等产品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与超160个国家地区客户合作,境外营收55.53亿元,同比+193.51%,占比12.16%,同比+7.60 pct [10] 产业升级 - 2024年平湖基地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开车成功,与丙烯酸形成产业链闭环;加快新建丙烯酸产能建设,C3产业链向下游高端产品延伸;新产品进入市场,一体化优势增强 [11] 计算机行业(云赛智联)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3亿元,同增6.8%;归母净利2.02亿元,同增4.9%;扣非归母净利1.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4% [2][13] 单季度表现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6.11亿元,同增3.4%;归母净利0.44亿元,同增20.5%;扣非归母净利0.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5%;2024年毛利率为19.29%,同增1.30pct;归母净利率为3.60%,同比小幅下降0.06pct;期间费用率为14.56%,同比下降0.66pct;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规模增加 [13] 市场环境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展显著,各行业对智能算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需求上升,对ToB、ToG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依赖提升,利好信息服务企业 [14] 业务发展 - 2024年积极布局智能算力业务,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项目已具备试运营条件,全面投产后将成全国领先智算中心;作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在与政府和国企客户合作有优势,完成上海市大数据中心2023年数据运营服务项目交付验收,中标2024 - 2025年度项目 [15] 行业解决方案 - 以全链服务能力和伴随式服务能力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家;2024年完成多个政府机构数字化信息系统信创升级,完成多个投影秀服务项目,中标多个大型综合性场馆项目;加速布局医疗健康、市场监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市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