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 股市场大势研判: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跌超1%
东莞证券· 2025-03-14 10:16
报告核心观点 - 周四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跌超1%,预计后续市场短暂休整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建议重点关注有色金属、金融、机器人和TMT等板块 [1][3][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358.73,跌0.39%;深证成指收盘点位10736.19,跌0.99%;沪深300收盘点位3911.58,跌0.40%;创业板收盘点位2166.00,跌1.15%;科创50收盘点位1069.70,跌2.11%;北证50收盘点位1366.50,跌3.07% [1] - 申万一级涨幅前五板块为煤炭(4.18%)、美容护理(1.64%)、钢铁(1.19%)、公用事业(0.86%)、石油石化(0.81%);跌幅前五板块为机械设备(-2.64%)、电子(-2.44%)、计算机(-2.11%)、汽车(-1.90%)、传媒(-1.80%) [2] - 热点板块涨幅前五为海工装备(2.70%)、可燃冰(2.61%)、中船系(2.06%)、煤炭概念(1.80%)、页岩气(1.69%);跌幅前五为人形机器人(-4.45%)、减速器(-4.16%)、Sora概念(文生视频)(-3.75%)、一体化压铸(-3.45%)、快手概念(-3.28%) [2] 后市展望 - 早盘市场冲高回落,煤炭、电力板块逆势走强,黄金概念股表现活跃,机器人概念集体大跌,算力概念震荡走低;午后指数继续走低,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700只股票下跌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70亿;美国2月CPI同比增长2.8%,为去年11月来新低,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1%,为2021年4月来新低,2月CPI通胀全线低于预期,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或在6月份重启降息 [5] - 证监会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发改委财政部促进消费回暖,推进解决地方债务化解;商务部出台举措支持高质量扩大开放;两会传达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积极政策信号,有望推动经济环境持续改善,促进行情走强 [5] 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 - 国家数据局同意天津市、河北省(雄安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等7个地方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 [4] - 各试验区将围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适数化改革等5个方面重点任务,编制具体建设方案并开展针对性试点试验 [4]
创新医药双周报:减肥药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2025-03-13
财通证券· 2025-03-13 23:22
核心观点 - 看好减肥药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GLP - 1类药物原料药需求有望增长,看多医药科技股(创新药产业链 + AI) [4] - 建议关注创新药与出海、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中药、原料药等相关公司 [4] 各目录总结 减肥药市场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 礼来和诺和诺德旗下减肥药产品降价,礼来2月25日将2.5毫克和5毫克Zepbound药瓶价格分别降至每月349美元和499美元,诺和诺德3月7日推出药房,所有剂量Wegovy现金支付每月仅需499美元 [4][6] - 降价使GLP - 1类药物市场可及性提升,推动原料药市场需求增长,尤其在自费患者群体中,虽企业计划扩产,但需求仍有望增长 [4][6] 板块行情回顾 医疗保健行业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7日,医药生物行业TTM - PE为41.28倍,比历史最低PE估值高出65%,相对沪深300溢价率227%,比历史最低估值溢价高出103%,低于过去十年平均估值溢价率26% [10] 行业指数表现 - 2025年3月3日 - 3月7日,上证综指上涨1.56%、创业板上涨1.61%、沪深300上涨1.39% [14] - 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计算机涨幅靠前,房地产、公用事业和建筑装饰跌幅靠前,医药生物在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8位 [14] 子行业一周表现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普涨,上涨1.06%,稍弱于沪深300表现 [16] - 医疗服务、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涨幅靠前,中药、化学制剂和医药商业小幅上涨 [16] 行业个股表现 - 板块涨幅排名前3位的个股分别为海特生物(14.16%)、启迪药业(14.03%)、凯利泰(13.49%) [19] - 跌幅前3位的个股分别为四环生物( - 9.24%)、*ST龙津( - 8.23%)、香雪制药( - 5.79%) [19] 行业动态 - 3月8日,BMS的PD - 1抑制剂Opdivo与CTLA - 4抗体Yervoy联用获欧盟批准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晚期肝细胞癌成人患者,美国FDA预计4月21日前完成审评 [21][22] - 3月8日,阿斯利康度伐利尤单抗与标准治疗FLOT联用的围手术期治疗Ⅲ期临床试验获积极结果 [23] - 3月7日,Neurotech Pharmaceuticals的Encelto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 [24] - 3月7日,Tris Pharma的在研疗法Cebranopadol治疗拇囊炎切除术后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计划今年递交新药申请 [25][26] - 3月7日,ARS Pharmaceuticals的Neffy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特定儿童患者的Ⅰ型过敏反应 [27] - 3月7日,IMI Isotope Technologies的靶向放射性疗法177Lu - edotreotide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Ⅲ期临床试验获积极结果,预计今年提交NDA [28]
信用策略周报:利率回升对信用债融资影响如何-2025-03-13
招商证券· 2025-03-13 22:31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显著调整,长久期信用利差走阔幅度较大,基金抛售长久期信用债,理财和保险维持增配,信用债短端具有相对价值,建议关注短端投资机会 [1][2][3] 二级市场 信用收益率 - 上周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均上行,1 年期、3 年期、5 年期、7 年期中短票收益率上行幅度分别为 0 - 1bp、2 - 5bp、6 - 11bp、7 - 9bp,7 年期二永债跌幅较大 [8] - 长久期低评级城投债、长久期中低评级地产债、超长久期中低评级二永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 [8] 信用利差 - 上周信用利差大多走阔,长久期利差走阔幅度较大,1 年期各评级中短票利差基本持平,3 年期 AA + 级及以上中短票利差收窄 - 1 到 - 2bp,5 年期各评级中短票利差走阔 5 - 8bp,7 年期各评级中短票利差走阔 1 - 2bp,二永债利差走阔幅度整体大于其他信用债 [1][16] - 大部分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甘肃、海南收窄幅度较大,部分区域有修复空间,部分区域历史分位数较高可关注利差修复机会 [19] - 各行业产业债信用利差大多小幅走阔,休闲服务行业利差走阔 3bp,部分行业利差收窄,部分行业利差压降空间较大,部分行业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较高 [22] 成交情况 - 上周信用债整体日均成交笔数环比增加 133 笔,金融债成交笔数环比减少 399 笔,城投债和产业债分别环比增加 390 笔和 141 笔 [24] - 信用债低估值成交占比整体减少 6%,剩余期限 1 到 3 年和隐含评级 AAA - 级的信用债低估值成交占比下降较多 [24] - 信用债成交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环比上行 4bp,不同品种、期限、隐含评级成交收益率有不同变化 [24] 一级市场 净融资 - 上周信用债发行 3425 亿元,净融资 816 亿元,发行规模环比增加 1486 亿元,偿还规模环比减少 2097 亿元,净融资规模环比减少 610 亿元 [28] - 非金融信用债中,短期和长期债券发行占比增加,中期和超长期债券发行占比减少 [28] - 城投债、产业债净融资均有所减少,二永债净融资环比增加 [32] 发行利率与推迟取消发行 - 上周非金融信用债发行成本为 2.51%,环比上升 6bp,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 2.53%,环比上升 1bp,产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 2.48%,环比上升 14bp [34] - 上周推迟和取消发行的非金融信用债规模为 106 亿元,环比减少 28 亿元 [34] 审核通过率 - 上周信用债审批通过率环比降低 1%,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对非金融信用债审核通过规模为 1098 亿元,审核通过率为 7%,城投债审核通过率为 10%,产业债审核通过率为 5% [39]
三维指标跟踪强势板块热度
财通证券· 2025-03-13 22:19
核心观点 - 长期推荐年度策略+《大象起舞》系列科技+红利,2024年底提示红利阶段超额机会,1月初提示节前启动春季躁动交易小盘/成长,至今上涨近20%,2月初强调港股科技兼具胜率和赔率,至今上涨近25% [4][15] - 两会后行情有望延续向上,国内两会政策预期向好,若海外未实际衰退/美联储会议未显著偏鹰,后续行情有望延续 [5][16] - 两会后强势股可能延续领跑,也可能切换,本轮产业催化相对强、强势股基本面预期略超均值、热度已较高,后续AI+机器人等产业催化仍有新增,强势股可能延续领跑,不然两会后可能阶段良性切换,哑铃视角看,TMT正切向红利 [5][17] 回顾与观点 回顾 - 长期推荐年度策略+《大象起舞》系列科技+红利,风格切换方面,2024年底提示红利阶段超额机会,1月初提示节前启动春季躁动交易小盘/成长,至今上涨近20%,2月初强调港股科技兼具胜率和赔率,至今上涨近25% [15] 两会后行情走势 - 两会以来,国内政策整体积极向好,符合市场预期,两会期间行情动能较好,海外景气数据部分印证拐点向下,市场开始交易衰退,若海外未实际衰退/美联储会议未显著偏鹰,后续行情有望延续向上 [5][16] 两会后强势股表现 - 强势股/板块定义为市值100亿元以上+上市超2个月标的中,会议前表现前10%标的为强势股,会前表现均值前10的细分为强势板块 [5][18] - 2010/2011/2013/2023年强势股表现延续,2012/2014/2016/2019/2021/2024年可能切仓,2018年到4月切仓,个股/板块视角结果基本一致 [5][19] 影响切换维度 强力产业催化 - 会前有强势产业逻辑支持的行情,强势板块往往能继续领跑,不用切,如2015年双创/2023年AI等;会议期间+会议后新增未交易过的产业逻辑,板块大概率切换,如2018年贸易冲突等;主线不明确、在交易周期趋势时,或相关板块切换,或板块&个股均切换,如2012年 [6][23] - 2月来中国AI进展迅速,产业端催化相对强势,若后续AI/机器人等仍有持续催化,强势股有望继续领跑 [7][23] 强势股相对市场景气预期改善情况 - 构建景气预期指标,看年初到会议前未来1年的板块预期盈利向上向下的比例,计算强势股景气预期向上/向下的比例相对全市场对应比例的差值,判断强势股是否为景气预期更向好板块 [7][24] - 2011/2013/2015/2017/2022年,强势股均未显著切换,且大概率延续,对应强势股本身就是基本面更显改善的标的;2012/2014/2021年,强势股均切换,对应强势股可能并无基本面改善支撑,较难延续强势 [7][24] - 本轮强势股景气预期改善比例略强于市场,上涨有一定基本面改善支撑,但不如其他年份突出;行情若能延续,景气预期改善更多标的表现更强,可关注强势股中基本面改善幅度更多的标的 [7][24] 强势股热度 - 构建热度指标,使用整体法计算强势股相对全A的换手率作为强势股当前热度,若两会前强势股热度创新高,且2月以来已显著超之前1年峰值水平(超过25%以上),则认为强势股热度相对过高 [8][25] - 2012/2014/2016/2019/2021/2024年,强势股热度基本显著上台阶,过高热度下强势股存在回调动能,切换可能更大;2010/2011/2013/2015年,强势股热度未创新高+显著上台阶,对应回调动能还未过大,2023年热度在显著高点,但AI产业于2月刚涌现,新生产业的催化较为强劲,切换延迟到4月 [8][26] - 本轮热度已较高,且存在中国AI端的产业催化,类似2023年,如AI/机器人后续催化延续,强势股还有可能延续;若产业催化有限,行情或有调整动力 [9][26] 核心图表跟踪 两会交易节奏 - 会中等待,会后延续;会后一周上扬,之后调整再上扬;会后下跌因素包括两会政策弱于预期/海外流动性冲击 [31][33] 历史切仓回顾 - 从板块和个股视角展示了2010 - 2024年会议前1个月涨幅前10的三级细分及涨幅前10%的标的后续表现,包括超额收益、胜率、是否切仓等情况 [36] 两会交易逻辑&占优板块/细分 - 展示了2010 - 2025年会议前后表现较好方向及背后逻辑,包括会前领跑、会后领跑板块,景气/行情位置,产业催化/其他因素,以及板块是否切换情况 [37] 会前强势股基本面与行情延续关系 - 会前涨幅前10%的股票上涨和下跌比例与均值的比例差,以及强势股相对市场景气预期情况,历史切换结果显示,会前强势股有基本面改善支撑的,行情延续概率更大 [40] 强势股中业绩改善标的表现 - 展示了2010 - 2024年会前预期显著改善的强势股会后-3月底和4月的超额收益、个股切仓结果,赔率和胜率均为73% [42] 本轮强势股中业绩改善更多的标的 - 列出了本轮部分强势股的股票代码、公司简称、二级和三级行业、会前表现和会前预期情况 [46] 历史年份强势股热度指标 - 展示了2010 - 2025年两会前强势股热度指标与去年最大值的对比、两会前/去年到两会的热度指标情况,以及个股切仓结果 [47] 历史强势股热度指标走势 - 展示了强势股切换年份(2012/2014/2016/2019/2021/2024年)和延续趋势年份(2010/2011/2013/2015/2023年)及2025年强势股的热度指标走势 [50][54] 哑铃轮动情况 - 从超额视角和拥挤度视角看,中期维度轮动已近极值,红利热度已在拐头向上,短期TMT已从高位回落 [59][61][64][67]
策略专题:2024年12月行业景气指数观察
金圆统一证券· 2025-03-13 19:08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景气指数与报告期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具有高度或较高相关性,对预测未来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有较好参考意义 [1] - 2024年下半年,有色金属、证券、银行景气指数震荡上升,部分行业景气指数下滑或低位徘徊;12月,有色金属、银行景气指数在0轴上方,基础化工、电子、机械设备接近0轴 [1] - 2025年建议重点关注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 [11] 行业景气指数的应用说明 - 2024年4 - 6月构建行业景气指数,以月频数据为基础,经处理合成,通过相关性测算和因果关系检验 [2] - 构建的行业景气指数与报告期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相关性高,对预测未来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有参考意义 [2] 行业景气指数整体情况 - 行业景气指数围绕0轴周期性波动,范围通常在【-1.5,+1.5】,0轴上方周期短反映经济增速下台阶 [5] - 景气指数大于0轴,行业营业利润同比有望正增长;小于0轴,利润同比有下降风险;边际向上,增速有望提高;边际向下,增速或将下降 [5] - 2024年下半年,部分行业景气指数上升、下滑或低位徘徊;12月,部分行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1][6] 重点行业景气指数解读 电子行业 - 2024年12月电子景气指数为 -0.18,与中位数接近,细分指数同步震荡向上修复 [12] -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产销两旺,全年积极累库;2024年相关投资、销售额、出口、产量、出货量等指标表现良好 [14][18] 机械设备 - 2017以来景气指数基本围绕0轴附近波动,2024年12月为 -0.19,环比改善 [20]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机械出口设备保持较高增速或持续改善 [20][21] 电力设备 - 景气指数震荡下滑四年,2024年12月为 -0.73,连续两个月环比改善 [26] - 产能扩张周期结束,固定资产投资和用电量增速转负;工业增加值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速提高,出口价格指数回暖 [26][28][32] 医药生物 - 景气指数震荡向下四年,2024年12月为 -0.63,处于低位 [34] - 出口交货值和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增速转正;内需价格端低迷,出口价格回暖 [34]
策略专题:2024年12月行业景气指数观察:跟踪经济、掘金市场
金圆统一证券· 2025-03-13 19:01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景气指数与报告期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具有高度或较高相关性,对预测未来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有参考意义 [1] - 2024年下半年,有色金属、证券、银行景气指数震荡上升,石油石化等行业景气指数下滑,建筑材料等行业景气指数低位徘徊 [1] - 2024年12月,有色金属、银行景气指数在0轴上方,基础化工等接近0轴,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1] - 电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2024年产销两旺,全年积极累库 [1] - 机械设备行业在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下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表现良好 [1] - 电力设备景气指数震荡下行四年,目前低位震荡,产能扩张结束,部分指标有改善 [1] - 医药生物景气指数震荡下行四年,目前低位震荡,内需价格低迷,出口价格回暖 [1] 行业景气指数的应用说明 - 2024年4 - 6月构建行业景气指数,为投资者行业配置提供前瞻性指引,解决财务报告发布“时滞”难题 [2] - 行业景气指数以月频数据为基础,经Z - score标准化处理,分三个子维度合成,通过相关性和因果关系检验 [2] - 构建的行业景气指数与报告期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相关性高,对预测未来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有参考意义 [2] 行业景气指数整体情况 - 行业景气指数围绕0轴周期性波动,摆动范围理论为【-3,+3】,通常在【-1.5,+1.5】 [5] - 景气指数在0轴上方周期短,反映过去15年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部分行业近年景气度走低 [5] - 景气指数大于0轴,行业营业利润同比有望正增长;小于0轴,利润同比有下降风险;边际向上,增速有望提高;边际向下,增速或将下降 [5] - 2024年下半年,有色金属等行业景气指数上升,石油石化等下滑,建筑材料等低位徘徊 [6] - 2024年12月,有色金属、银行景气指数在0轴上方,基础化工等接近0轴,处于相对景气区间 [6] 重点行业景气指数解读 电子行业 - 电子景气指数及细分指数同步震荡向上修复,2024年12月为 - 0.18,接近2010年以来中位数 [12] - 构建指标因子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行业产销两旺,全年积极累库 [14] - 2024年计算机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各月均超10%,12月为12.0%,民间投资增速8.2% [14] - 2024年1 - 11月半导体销售额当月增速超10%,12月同比增速2.6%,集成电路出口累计增速17.4% [14]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累计同比22.2%,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同比增长6.5%,存货保持累库增长 [18] 机械设备 - 机械设备景气指数2017年以来围绕0轴附近波动,2024年12月为 - 0.19,环比连续两月小幅改善 [20] - 构建指标因子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机械出口设备保持较高增速或持续改善 [20] - 2024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5.5%,专用设备为11.6% [20] - 2024年12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3.6%,专用设备为2.8%,呈低位企稳修复态势 [21] - 2024年12月,叉车类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14.2%,起重机类24.7%,推土机类2.8% [21] 电力设备 - 电力设备景气指数自2021年2月高点震荡下滑四年,目前低位震荡,2024年12月为 - 0.73,连续两月环比小幅改善 [26] - 行业产能扩张周期结束,2024年8月电气机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转负,12月降至 - 3.9% [26] - 2024年12月,电气机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 - 0.3%,为2022年以来首次转负 [26] - 2024年12月,电气机械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9.2%,太阳能电池产量累计同比增速15.7% [28] - 出口价格指数率先回暖,2024年12月电气机械出口价格指数94.7%,PPI同比 - 2.1%,降幅收窄 [32] - 2024年12月23日,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触底后小幅回暖,2025年2月17日上升至13.34点 [32] 医药生物 - 医药生物景气指数自2021年2月高点震荡向下四年,目前低位震荡,2024年12月为 - 0.63 [34] - 2024年12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速7.3%,化学药品原药产量累计同比增速6.2% [34] - 医药内需价格端持续低迷,出口价格率先回暖,2025年2月,医药制造业PPI累计同比增速 - 1.0%,西药CPI同比增速 - 1.1% [34] - 2024年12月,医药出口价格指数100.8%,比上年末上升14.2个百分点 [34]
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策略方向的解读:2025年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向科技、能源与消费
湘财证券· 2025-03-13 18:0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核心方向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将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深化改革开放等多维度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的实现,报告中重点领域和配套政策指引未来投资方向 [1][2] 科技创新领域 - 2025年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及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应用等,优化算力布局和完善数据规则 [3] - 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科技领域指引多受资金追捧,2023年半导体设备、信创板块表现明显,2024年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概念股活跃 [3] 绿色经济与碳中和领域 - 我国绿色经济将实现技术、市场、全球化三大跃迁,涉及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有相关政策支持和投资方向 [4] - 直接受益产业链有新能源装备、环保服务、新材料等,潜在爆发点有碳移除技术、能源互联网等 [4] 消费领域 - 2025年延续“扩大内需”战略,强调“消费升级与结构优化”,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5%-6%,解决“不敢消费”与“不愿消费”问题,强化消费对“双循环”支撑 [6] - 政策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智能、绿色消费场景创新,在文旅与免税经济发力,从一老一小方向扩内需 [6] - 政策发力有从“补贴产品”到“补贴场景”、从“城市主导”到“城乡共振”、从“短期刺激”到“制度变革”三大突破口 [6] 基建领域 - 2025年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收官,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配套资金有专项债4.4万亿元(新增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新增3000亿元) [7] - “两重”建设投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地区,涉及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央企及地方国企在基建投资占主导,海外工程市场中国建筑企业有望抢占份额 [7] 资本市场领域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货币政策降息空间约30BP,财政赤字率或突破4%,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8] - 2023年提出全面注册制落地和推动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强调“投资端改革”、扩大QFII/RQFII投资范围 [8] 投资建议 - 2025年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A股市场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 [9] - 建议关注科技、绿色、消费、基建领域,科技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绿色经济与碳中和相关领域有发展空间,消费领域有政策推动和发力方向,基建关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收官 [9][10] 近3年政府工作报告情况 |年份|政策基调|资本市场核心影响| | ---- | ---- | ---- | |2023年|稳增长:GDP目标5%,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核心方向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多维度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实现,未来投资机会聚焦五大方| |2024年|稳预期:GDP目标5%左右,新增“新质生产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硬科技(量子计算、商业航天)受追捧,房地产政策边际宽松带动地产链修复性行情| |2025年|经济增速或维持5%左右,政策重心从“稳增长”转向“结构升级”,突出“安全与发展并重”,新增“全球竞争背景下的产业链重构”表述|强调“枢纽功能”(支持科技 - 产业 - 金融循环),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落地细则| [13]
证券行业2025年二季度策略报告:东升西落,追随贝塔-2025-03-13
浙商证券· 2025-03-13 16:51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非银及金融科技板块后续表现,证券板块关注补涨、并购和业绩增长机会,金融科技寻找享受科技贝塔的高性价比标的 [1][3][4] 证券板块 业绩情况 - 24Q1,43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降32%,因股市极端行情致衍生品业务亏损及股权承销规模降69%;25Q1,IPO回暖、权益市场平稳、成交额提高,预计业绩低基数下高增速 [1] 并购主题 - 春节以来券业收并购进展多,如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获批;AMC股权划转后汇金参控股券商列表扩大,市场对汇金系券商合并预期加强;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打开省属券商合并想象空间,收并购是持续主题 [1] 补涨机会 - 年初以来券商指数跌4.7%,跑输上证综指、沪深300、科创50;截至2025年3月7日,板块PB估值1.4倍,处十年36%分位数;春节后市场活跃度提高,成交额放大带动指数上攻,券商板块有望补涨 [2] 潜在高弹性低估值券商 - 梳理有潜在收入高弹性、估值较低、基数较低的上市券商,如东北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等 [7] 收并购相关标的 - 梳理收并购相关标的,包括已落地或预期较强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 [8] 各派系省份券商 - 整理各派系、省份券商,如汇金系有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各省份也有对应券商 [8] 金融科技 投资机会 - 春节后DeepSeek浪潮袭来,全球资金重视中国AI技术革命投资机会,为金融科技股注入吸引力;市场资金有高切低需求,港股、美股部分金融科技股科技属性强、估值低、外资易触达,受增量或转换资金青睐 [3] 推荐标的 - 部分金融科技标的涨幅大、估值高,九方智投估值处历史较低位置,易享科技贝塔,建议关注涨幅小、估值低的A股券商IT标的顶点软件 [3] 主要公司估值 - 列出主要金融科技公司估值表,含东方财富、同花顺、指南针等公司收盘价、PE(2025E)及三年分位数 [9] 投资建议 券商 - 推荐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建议关注东兴证券、西部证券、东吴证券、华西证券 [4] 多元金融与金融科技 - 建议关注同花顺、顶点软件、财富趋势 [4] 海外金融 - 推荐九方智投控股、富途控股、老虎证券,建议关注连连数字、OSL集团 [4]
粤开市场日报-2025-03-13
粤开证券· 2025-03-13 16:1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13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下跌,个股涨少跌多,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跌0.39%,收报3358.73点;深证成指跌0.99%,收报10736.19点;科创50跌2.11%,收报1069.70点;创业板指跌1.15%,收报2166.00点 [1] - 全市场1491只个股上涨,3775只个股下跌,126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606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70.27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美容护理、钢铁、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涨幅靠前;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传媒等行业跌幅靠前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央企煤炭、煤炭开采精选、中船系、黄金珠宝、鸡产业、镍矿、水电、火电、电力股精选、SPD、稀有金属精选、钒电池、新疆自贸区、新疆振兴、动物保健精选等 [2] - 概念板块中,央企煤炭、煤炭开采精选、中船系上涨;减速器、机器视觉、机器人回调 [9]
QuestMobile2025“她经济”洞察报告:6.24亿“她力量”释放三大场景消费力量,催生多元消费形态!
报告核心观点 截止2025年1月女性用户活跃规模达6.24亿同比增2.6%,释放三大场景消费力量催生多元消费形态,线上高消费能力凸显,消费多元化且理性化,在多领域兴趣偏好显著 [1][2] 全网女性用户规模及消费特征 - 全网女性活跃用户规模达6.24亿,占全网近50%,同比增长2.6% [1][2] - 女性用户消费边界拓宽,对互联网使用需求精细化,粘性同比提升2.6%,人均使用时长超全网用户2.2小时 [3] - 移动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提升银发女性触网体验,60后银发群体活跃占比凸显 [4] - 00后、90后、80后占比近五成,00后比例同比增长1.4%,下沉用户比例近六成成消费主力军 [5] - 女性线上高消费能力凸显,对品牌、价格、品质更敏锐,重视健康相关产品与服务 [5] - 2000 - 4999元中高端机型为女性主流机型,有向高端机型发展趋势,OPPO、vivo、Apple受青睐 [6] - 女性在视频、生活等多领域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增量TOP 10行业增长规模均超1000万 [7] - 短视频是女性用户增量最高行业,消除游戏、微博社交等TGI突出行业增长较高 [8] - 女性更善于情感表达和互动分享,短视频和移动社交总使用时长占比高于全网,电商大促时投入时间更多 [9] 女性消费场景与偏好 - 女性在小红书、微信等社交平台互动分享,LOFTER女性占比超90% [10] - 女性在新媒体平台偏爱星座、美妆等内容,相关KOL为消费和生活提供参考 [11] - 三八妇女节前夕,品牌和商超关注女性细微需求 [12] - 女性重视“美丽消费”,国货和国际美妆品牌受欢迎,兔头妈妈儿童洗护产品受关注 [13] - 运动品牌聚焦女性市场,推出联名鞋款、专属运动服饰等 [14] - 女性对闲置交易行业热情高,推动规模扩大,二手书、奢侈品等平台受热爱 [14] - 女性活跃于母婴平台,关注飞鹤、伊利等国产品牌 [16] - 女性选择智能家电和远程监控产品,追求便捷生活和家居安全 [17] - AMIRO美容仪等个人护理单品受女性青睐,也留意男性个护产品 [18] - 星愿、领克Z20等新能源汽车考虑女性使用习惯,部分车系销量环比增长居前 [19][20] 全网女性用户兴趣特征 - 女性对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需求增加,使用智能穿戴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6.9%达6134万 [22] - 女性关注健康养生类KOL,尤其是皮肤类内容 [23] - 女性通过瑜伽等自我疗愈方法缓解压力、调理身心 [24] - 拍摄美化应用受女性欢迎,00后、90后是主要活跃群体 [24] - 拍摄美化平台借助AI技术优化功能,满足女性多样化需求 [25] - 女性视频消费热度攀升,积极参与短视频和直播互动 [26] - “她综艺”引发社会对女性热点关注 [27] - 女频短剧受女性青睐,女性转向红果免费短剧等平台 [28] - 2025年1月电影演出行业女性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6%达2908万 [29] 女性人群喜爱App榜单 - 选取2025年1月女性人群活跃渗透率10%以上APP(剔除系统工具类),列出活跃渗透率TGI TOP20 APP,涉及图片美化、K12、消除游戏等多个行业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