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河:每日晨报-20241009
中国银河· 2024-10-09 11:0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最近一周,A股、港股、中概股轮番上涨,如何增强中国资产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上涨初期,投资者的分歧还在本轮上涨是反弹还是反转,但伴随着持续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认为是结构性反转,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策驱动反弹。[4][5] 2. 很多乐观分析人士认为当下迎来的是一轮新的牛市,对比A股历史上历次牛市,未来还有相当幅度的上涨空间可期。但近期,港股和中概股开始出现回调的迹象,说明投资者对市场上涨的逻辑和未来的走势生产了分歧。[4][5] 3. 我们认为牛市思维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这次反转的重要意义,导致市场在短期内快速上涨之后出现阶段性迷惘,而且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牛市思维中,本身可能会导致后续市场上涨乏力。[5][6] 4. 当下政策组合拳力度足以催生一轮传统意义上的政策牛市。政策出台的三层表层催化剂包括就业被提升到战略高度、长时间低通胀带来通缩风险、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5] 5. 政策密集出台加上政治局会议表态给市场传递了以下两方面的信号:(1)本轮政策调整是中央层面的统一部署;(2)未来政策应对不再是挤牙膏式滞后应对,而是强有力的前瞻性应对。[5] 6. 从底层逻辑实现重构是摆脱经济和市场向下的螺旋的关键。我们提出了"从'四个维度'探索重构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范式",包括跳出库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等短周期波动,跳出传统的单一经济视角,跳出三驾马车的需求侧角度,跳出把全球经济作为外生变量的思维。[6][7] 7. 本轮市场上涨的最大意义在于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和形成,从而启动技术进步的感波周期来对抗国内地产下行压力和全球外部环境恶化的外部冲击。[7][8] 8. 资本市场作为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可以帮助居民部门在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逐步实现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另一方面在居民资产持续流入资本市场过程中,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使之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7][8] 报告目录分析 1. 宏观政策分析 - 当下政策组合拳力度足以催生一轮传统意义上的政策牛市[5] - 政策出台的三层表层催化剂[5] - 政策密集出台给市场传递的两方面信号[5] 2. 底层逻辑分析 - 从"四个维度"探索重构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范式[6][7] - 本轮市场上涨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7][8] - 资本市场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7][8] 3. 后续政策展望 - 增量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向[12] - 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12]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4年第172期-20241009
国海证券· 2024-10-09 10: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证券行业 - 两大催化因素齐备,国庆期间港股非银以及中概经纪商大涨,重申A股的补涨逻辑,底部维持推荐板块 [3][4] - 券商板块涨幅较大,上市公司估值明显回升,向上空间取决于并购重组和市场情绪两大催化因素 [3] - 维持对证券行业的"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中国银河、海通证券、中信证券(A+H),以及东兴证券、长城证券、东吴证券、财通证券等中小券商 [7] 保险行业 - "政策组合拳"带动"资负"共振,保险内部推荐顺序"由守转攻" [4][5]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对企稳是板块行情的重要基础,四大寿险公司平均PEV仍处相对低位,安全边际较高 [4][5] - 维持对保险板块的"推荐"评级,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A+H) [7] 加密货币 - A股和中概股吸引了所有市场的注意力,加密货币相对疏软,但四季度行情一般都不错 [6] - 比特币面临70000-73000美元区间的重要阻力,一旦突破将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价值潜力依旧值得期待 [6] - 建议关注老虎证券、富途控股、Coinbase Global、Robinhood Markets等加密货币相关标的 [7] 其他多元金融 - 建议关注中粮资本、中油资本、瑞达期货、南华期货、香港交易所等多元金融标的 [7] 宏观策略总结 - 自2016年初至2024年9月30日,综合模型超额年化收益率4.47%,超额波动率7.23%,信息比率0.62 [8] - 9月宏观驱动策略绝对收益22.64%,超额收益0.73% [8] - 动态平衡策略自2015年初至2024年9月30日年化绝对收益16.81%,年化相对收益12.64%,信息比率1.90 [8] - 多策略自2011年5月3日至2024年9月30日相对收益年化7.72%,信息比1.08 [8] 风险提示 - 系统性风险对业绩与估值的压制;监管超预期趋严;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7][9]
万和证券:万和财富早班车-20241009
万和证券· 2024-10-09 10: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金融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4.59%和9.17% [1] - 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 [1] - 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3,重回荣枯线以下,较8月下降1.1个百分点 [2] 行业最新动态 智能网联汽车 - 多项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标准发布,相关个股包括路畅科技(002813)、华阳集团(002906) [2] 半导体 - 半导体销售额加速增长,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回升,相关个股包括中芯国际(688981)、华虹公司(688347) [2] 智能算力 - OpenAI大举投资算力领域,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相关个股包括群兴玩具(002575)、大名城(600094) [2] 上市公司聚焦 芯碁微装(688630) - 主导起草的直写光刻设备GB/T 43725-2024《直写成像式曝光设备》国家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委会的审核 [2] 百傲化学(603360) - 全资子公司拟7亿元增资并控股芯慧联,芯慧联主营涂胶显影机、光刻机等黄光制程设备 [2] 光启技术(002625) - 控股股东拟通过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相关沟通洽谈工作进展顺利 [2] 市场回顾及展望 - 10月8日两市成交额创历史新高,三大指数大幅高开后出现兑现,但随后快速拉回,午后保持宽幅震荡 [2] - 科创次新、半导体、软件开发等板块涨幅较大,航运、煤炭、房地产等板块涨幅相对较小 [2] - 短期来看,弹性最好的创业板方向大概率还会有一定的表现,后续要重点关注资金分化后聚焦的方向,如半导体、软件开发等 [2]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20241009
万联证券· 2024-10-09 09:36
核心观点 【市场回顾】 - A股三大指数震荡收涨,上证指数收盘涨4.59%收报3489.78点,深证成指收涨9.17%,创业板指上涨17.25%。两市成交额34,851亿元。仅煤炭行业收跌,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行业领涨。概念板块方面,近端次新股、最小市值、炒股软件等涨幅居前,央企煤炭、煤炭开采跌幅居前。[2][4] -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盘跌9.41%,恒生科技指数收盘跌12.82%。海外方面,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亚太地区、欧洲主要股指多数收跌。[5] 【重要新闻】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议强调抓紧落实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正在研究的政策尽快拿出具体方案,研究储备一批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举措,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推出。[3] - 国庆假期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同比增长6.3%。共计1309.8万人次出入境,同比增长25.8%。[3] 研报精选 强化宏观逆周期调节,关注后续政策部署 - 政策提出重点针对五大方面: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9] - 财政注重提高效能,关注资金落地情况,2025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9] - 合理扩大地方专项债支持范围,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资金使用。[9] - "两新"助力释放需求,改善居民就业和预期,加大帮扶民营企业力度,持续改善内需。[9] - 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支持力度依然较大。[10] - 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释放积极政策信号。[10] 国庆档影片表现分化,看好后续电影市场发力回暖 - 国庆档头部影片表现突出,高期待影片质量不足拖累票房表现。[12] - 观影人次及平均票价有所下滑,主要是观影人次及票价双重下降导致。[12] - 进口IP电影重映及续作陆续上线,后续电影市场仍保有一定冲劲,回暖趋势显著。[12] - 建议关注优质影片核心制作方、出品方及影视院线相关头部公司。[12]
川财证券:研究所晨报-20241009
川财证券· 2024-10-09 09: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央行宣布重磅政策,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 [4] - 降准符合市场预期,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有助于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4]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平均约0.5个百分点,既有助于缓解提前还贷现象、减小居民月供压力、提振市场主体对于稳楼市的信心,也把对银行净息差的压力平衡在可控范围内 [4] - 央行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股票市场稳定性 [4] 报告内容总结 每日热点 -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5]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各项政策正加快推出 [6]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将优先支持一批地下管网建设等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7] 川财研究观点 - 昨日三大指数走强,两市成交突破3万亿元,但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低 [8] - 国内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建议关注无人驾驶、电子、非银金融等方向 [8] - 美联储官员表示美国经济仍保持强劲健康,货币政策处于有利地位 [9] 行业研究 - 国家发改委将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提升供暖季的调峰保障能力 [9] -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迎来小高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 [9] - 国庆期间,川渝区域旅游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9]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41009
国信证券· 2024-10-09 09: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政治局会议罕见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货币财政等放松政策双管齐下,债市出现剧烈调整[2] - 美国经济景气分化,失业率略有回落,通胀继续降温,欧日经济景气有所回落[5] - 国内经济增速较上月进一步下行,但9月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B持续上行,表明经济增长动能开始企稳回升[2] - 国新办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出台了诸多重磅政策,涉及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金融风险等诸多领域[2] - 9月末债券市场出现的踩踏,是财政政策发力担忧叠加股市大涨风险偏好提升的综合结果,10年期国债上行到2.3%具备配置价值[2] 报告内容总结 宏观与策略 - 9月政治局会议罕见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货币财政等放松政策双管齐下,债市出现剧烈调整[2] - 美国经济景气分化,失业率略有回落,通胀继续降温,欧日经济景气有所回落[5] - 国内经济增速较上月进一步下行,但9月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B持续上行,表明经济增长动能开始企稳回升[2] - 国新办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出台了诸多重磅政策,涉及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金融风险等诸多领域[2] - 9月末债券市场出现的踩踏,是财政政策发力担忧叠加股市大涨风险偏好提升的综合结果,10年期国债上行到2.3%具备配置价值[2] 行业与公司 - 北交所股票整体估值与成交活跃度回升,北证50指数触底反弹,单月涨幅达34.6%[6][7] - 政策更新:北交所成立三周年之际,一揽子利好政策出台助力市场回暖[7] - 食品饮料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大幅反弹,白酒行业短期基本面仍有压力但长期消费需求回暖[8][9] - 商贸零售行业受益于密集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美妆等细分龙头有望实现远好于行业的增长表现[10] - 社服行业国庆黄金周服务消费景气提升,高效能细分龙头有望受益[11] - 耐克一季度收入符合预期,但因CEO交接撤回全年指引,供应商订单恢复确定性强[1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41009
天风证券· 2024-10-09 09:0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健友股份成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已完成从原料药为主营向制剂为主营的转型。借助子公司Meitheal及健进在海外团队成熟的注册、商业化能力,公司后续制剂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发展。[8] 2) 肝素原料药:全球肝素原料龙头,价格逐步企稳。随着肝素原料药逐步价格企稳,作为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公司原料药板块收入有望保持稳定。[8] 3) 制剂:注射剂国际化能力领先,驱动业绩高速成长。公司海外制剂注册申报能力及商业化能力国内领先,随着公司海外自研高端注射剂持续落地、引进品种临床稳步推进,未来海外制剂板块有望保持较快成长。[8] 4) 生物药:多元化高效切入生物药市场,有望带动业绩加速增长。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生物类似药,2023年建立并完善了生物类似药一致性研究开发平台,目前4款类似药均处于临床Ⅰ期。[8] 根据报告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肝素原料药 - 全球肝素原料龙头,价格逐步企稳 [8] 制剂业务 - 注射剂国际化能力领先,驱动业绩高速成长 [8] - 海外自研高端注射剂持续落地、引进品种临床稳步推进,未来海外制剂板块有望保持较快成长 [8] 生物药业务 - 多元化高效切入生物药市场,有望带动业绩加速增长 [8] - 2023年建立并完善了生物类似药一致性研究开发平台,目前4款类似药均处于临床Ⅰ期 [8]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军工陈鼎如:陶瓷基复合材料专题报告:新型热结构材料战略地位凸显,产业化应用拐点将至-20241009
中泰证券· 2024-10-09 08: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是新型热结构材料,其战略地位突出,SiC纤维和CMC制备是各国攻关重点 [1][2] 2. 航发迭代、先进核能及航天市场需求驱动CMC产业化拐点 [1][2] 3. GE通过垂直整合实现全过程自主供应,国内通过"产学研"协同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战略地位突出 - CMC因其突出的耐高温、抗氧化、低密度性能,成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结构材料之一 [1] - SiCf/SiC复材是航发热端部件理想材料,Cf/SiC复材多应用于航天领域 [1] - SiC纤维是CMC制备的核心成分,日美等国已实现三代连续SiC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国内已具备二代SiC纤维产业化能力 [1][2] 2. 多重需求驱动 - 航发向高效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CMC有望于热端取代高温合金,国内航发型号更迭需求释放叠加技术体系初步成熟,国产四代航发有望成为CMC规模化应用平台 [1][2] - CMC具备吸波功能,防热/隐身/结构一体化CMC在国外已有应用基础,国内隐身装备列装需求确定 [1][2] - SiCf/SiC复材是聚变堆和先进裂变反应堆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Cf/SiC复材在航天飞行器热结构、火箭发动机和卫星反射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场景 [1][2] 3. 规模供给初成 - GE通过垂直整合实现全过程自主供应,国内通过"产学研"协同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 国内SiC纤维供应龙头如火炬电子、宁波众兴、湖南泽睿等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 国内CMC材料/构件龙头如西安鑫垚、上海瑞华晟等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1][2]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41009
平安证券· 2024-10-09 08:34
报告核心观点 1. 中国生物制药是中国化药行业头部企业,利润端边际改善有望持续 [31][32] 2. 公司四大核心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持续推动创新+国际化战略转型 [31][32] 3. 化学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生物类似药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32] 4.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营收293.34/336.13/388.17亿元,归母净利润25.95/30.81/37.50亿元 [32]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实力雄厚的中国化药头部企业,利润端边际改善有望持续 - 中国生物制药是中国化药行业头部企业,2023年公司营收为261.99亿元(-8.97%),主要受出售正大青岛主要权益影响和医疗反腐影响有所下滑 [31] - 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58.74亿元(+11.1%),伴随集采出清以及创新产品放量,公司营收端重回正增长轨道 [31] - 2024H1经调整Non-HKFRS归母净利润为15.40亿元(+14.0%),伴随生产端降本增效以及营销管理优化,公司利润端加速增长拐点初现 [31] 2. 四大核心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持续推动创新+国际化战略转型 - 公司重点布局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并持续推进创新转型 [32] - 肿瘤业务有望持续成为公司创新管线中流砥柱,肝病、呼吸、外科/镇痛等特色板块持续发力 [32] - 通过深化BI战略合作、收购F-star全球领先双抗创新平台等,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 [32] 3. 化学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生物类似药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 公司化学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且首仿/独仿能力较强,有望助力公司仿制药保持稳健 [32] - 公司生物类似药品类众多,申报排位居前且具备产能成本优势,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32] 4.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营收293.34/336.13/388.17亿元,归母净利润25.95/30.81/37.50亿元 - 考虑公司化学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生物类似药大品种国内外快速放量,以及创新药在研管线持续推进,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持续增长 [32]
国金证券:国金晨讯-20241009
国金证券· 2024-10-09 08:04
报告核心观点 策略分析 1. 信用回升拉动居民消费预期回暖,同时也将拉动市场"花钱意愿",引导市场预期改变,叠加5000亿互换及3000亿回购,市场增量资金上升将会重点利好成长方向。[27] 2. 维持重点推荐具备:中小盘+超跌+低估值+股息率上修的"成长>消费"策略,尤其成长亦将受益于回购预案规模占比最高。[27] 3. 10月行业配置建议:底仓配置黄金+创新药;反攻首选成长包括TMT(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反攻次选消费包括白酒、社服、医美、轻工。[27] 非银行业 1. 券商方面,牛市旗手券商领涨的驱动力来自估值业绩双击,强贝塔业务(交投弹性+权益投资)和券商并购是投资主线。[29] 2. 保险方面,市场大涨,强β属性继续演绎,同时顺周期逻辑或将开始显现,高权益弹性的保险股,以及最受益于地产政策积极的保险股是当前投资主线。[29] 医药行业 1. 中国核药产业链壁垒高而风云初起,是前瞻布局佳机会。建议关注具备核药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稀缺标的。[30] 2. RDC凭借其优异的疗效和诊疗一体化优势开启XDC(多种偶联药物)的差异化创新蓝海,建议关注具备潜在的重磅RDC管线的稀缺标的。[30] 房地产行业 1. 三大一线城市楼市新政具有风向标意义,政策落地速度快、有力度,体现出坚定支持地产企稳的意志。[31] 2. 预计四季度政策加速落地,若核心城市能够持续释放市场止跌企稳积极信号,则有望提振信心、改善预期。[31] 3. 持续推荐稳健经营且政策敏感标的:贝壳、绿城、越秀、保利、华润万象。[31] 基础化工行业 1. 关注三个维度:前期估值调整过度的成长型公司;需求回暖过程中的顺周期行业;优质的龙头企业。[32] 2. 建议关注前期估值调整过度的成长型公司,有望伴随市场信心修复,改善估值水平。[32] 机械行业 1. 国内压裂设备、固井设备龙头杰瑞股份,24H1新签订单同比+18.9%,稳居市占率第一。[33] 2. 受益于海外需求高景气,24H1公司新签订单为71.8亿元,同比+1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