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股份:收购增厚利润,提升股东回报
国金证券· 2024-12-20 08: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发股份 (600153.SH) 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购建发房产10%股权有助于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回报 [3][4] 公司点评 收购建发房产股权 - 公司拟以30.66亿元收购建发房产1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建发房产的股权由54.654%升至64.654% [3] - 收购定价合理,增值率为7.48%,对应的收购PB为1.07倍 [3] 提升股东回报 - 公司拟发布"培强股东回报规划",2024年度和2025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且每年每股分红不低于0.7元人民币 [4] - 以12月17日收盘价10.18元/股计算,2024及2025年的股息率将达到6.88% [4]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亿元、43.1亿元和4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5.4%、34.0%和9.1% [5] - 公司股票现价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9.3x/7.0x/6.4x,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2,812百万元、763,678百万元、679,618百万元、734,828百万元和750,50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2百万元、13,104百万元、3,219百万元、4,312百万元和4,702百万元 [9] 每股收益和股息率 - 2022-2026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2.090元、4.362元、1.092元、1.463元和1.596元 [9] - 2024及2025年的股息率将达到6.88% [4] 财务比率 - 2022-2026年ROE(归属母公司)(摊薄)分别为10.74%、18.85%、4.56%、5.92%和6.22% [9] - 2022-2026年P/E分别为6.53、2.21、9.32、6.96和6.38 [9]
华能水电:公司研究报告:澜沧江建设推进,“十四五”末稀缺大水电增量
海通国际· 2024-12-20 08:37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12.19元,较当前股价有35%的上涨空间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能水电是华能集团旗下水电开发平台,负责澜沧江干流水能和新能源资源开发,拥有南方区域最强中长期调节能力,控股装机容量为2920万千瓦。公司计划参股49%与华能国际合作建设云南雨汪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项目,进一步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2] - 公司在市场化机制下,清洁、灵活的大水电竞争优势凸显,2023年和2024Q1-3的营收分别为235亿元和1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和72亿元。上网电价稳步上升,2023年和2024Q1-3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221元/度和0.228元/度 [3] - 公司未来水电增量主要来自"十四五"TB电站和硬梁包电站,以及"十五五"澜沧江上游的开发。TB电站和硬梁包电站预计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投产,新增装机主要来自澜沧江清洁能源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1000万千瓦水电)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公司是澜沧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主体,截至24H1,控股装机容量为2920万千瓦。公司计划参股49%与华能国际合作建设云南雨汪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项目,进一步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2] - 截至24Q3,公司累计上网电量为852亿度,同比增长3.8%,主要由于来水改善。云南省水电蓄能达到320.6亿度,同比增加38亿度,有力保障今冬明春电力供应 [2] 市场化机制下的竞争优势 - 公司2023年和2024Q1-3的营收分别为235亿元和1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和72亿元。上网电价稳步上升,2023年和2024Q1-3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221元/度和0.228元/度 [3] - 云南市场电占比最高,2023年省内市场电占比达69%。公司2025年年度电力销售设计了水电+新能源及水电2种套餐,并为客户提供月度调仓、日前调仓等服务 [3] 水电增量 - 公司于23年9月收购华能四川公司,含已投产装机265万千瓦。硬梁包电站(112万千瓦)预计24年12月实现蓄水目标,TB电站(140万千瓦)自24年6月起逐步投产 [4] - 澜沧江上游TB电站和硬梁包电站预计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投产,新增装机主要来自澜沧江清洁能源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1000万千瓦水电) [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2亿元、95.3亿元和10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元、0.53元和0.56元。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23倍PE,目标价为12.19元;PB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3.0倍PB,合理价为12.72元 [5] - 公司计划24-26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期可分配利润的50% [5]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2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581百万元、23461百万元、25182百万元、28575百万元和30273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234百万元、7638百万元、8517百万元、9528百万元和10114百万元 [6] - 2022年至2026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5.7%、56.4%、57.9%、56.8%和56.3%,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1%、11.3%、12.0%、12.5%和12.3% [6]
五粮液:定调营销执行提升年,协同固基共增长
国金证券· 2024-12-20 08: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五粮液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五粮液在2024年定义为"营销执行年",产品端焕新上市45度、68度五粮液,发布经典五粮液系列及十余款文创产品 渠道端新增138家专卖店、5家体验店、490家和美集合店,升级715家第五代专卖店、16000家进货终端,同比增长18.2% 场景端品牌宴席活动近3万场次,同比增长30%,累计服务超600万人次 [2] - 2025年五粮液定义为"营销执行提升年",坚持"强化产品动销、强化渠道优化、强化服务能力" 产品端坚持量价平衡,保障经销商合理利润,全面实施"一地一策、一商一策" 渠道端着力优商、补商、扶商、强商,目标新增五粮液专卖店120家以上,提高专卖店零售团购、非标品和专属产品销售占比 [2] - 五粮液持续巩固提升核心产品在对应价格带的优势,品牌力认知优秀赋予公司跨周期的发展韧性 公司规划2024-2026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0%且不低于200亿元(含税),股息水平亦已不错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增长7.6%、7.0%、8.0% 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8.0%、7.5%、9.0%,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351亿元、382亿元 每股收益为8.40元、9.03元、9.85元 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1倍、15.9倍、14.6倍 [2]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8962.7亿元、9589.3亿元、10353.5亿元 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261.9亿元、3506.3亿元、3822.7亿元 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8.404元、9.033元、9.848元 [5] 市场评级分析 - 市场中相关报告对五粮液的投资建议为"买入"得1分,"增持"得2分,"中性"得3分,"减持"得4分 最终评分与平均投资建议对照:1.00=买入;1.01~2.0=增持;2.01~3.0=中性;3.01~4.0=减持 [15] - 一周内买入评级6次,增持评级1次 一月内买入评级17次,增持评级2次 二月内买入评级75次,增持评级8次,中性评级1次 三月内买入评级100次,增持评级9次,中性评级1次 六月内买入评级220次,增持评级1次,中性评级1次 [13]
华海药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龙头,全球化布局加速中
华福证券· 2024-12-20 0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海药业(600521.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海药业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中,未来有望受益于原料药行业的周期性复苏和制剂业务的持续增长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医药制造龙头,全球化加速布局中 - 华海药业成立于1989年,是中国首家通过FDA制剂质量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文号的制药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国实现规模化制剂销售的中国制药公司。公司产品涵盖心血管类、精神障碍类、神经系统类、抗感染类等领域,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精神类健康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 [17]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陈保华先生为公司实控人,截至2024Q3持有公司25.15%的股份 [2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3.1亿元,同比增长0.5%;归母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下降28.9%。2024Q1-3营业收入为72.5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42.9% [28] -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成品药销售、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技术服务、进出口贸易等。2024H1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收入为31.5亿元,占比61.3%;成品药销售收入为18.9亿元,占比36.9% [31][36] - 2024Q1-3公司毛利率为62.7%,归母净利率为14.2%,近年来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维持相对稳定 [37] 2 聚焦心血管及精神类特色原料药,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 2023年国内原料药产量为342.7万吨,同比下降7.6%,主要原因是2022年疫情相关订单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下游制剂厂商消化库存 [46] - 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产量整体趋势向好,M4-M6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0%、10.8%、9.4%。2024年1-6月化学药品原药产量累计约为179.2万吨,同比增长2.3% [46] - 2024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金额为213.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3.4%,显示出下游需求的逐步回暖 [51] - 沙坦类、普利类原料药价格处于低位,随着下游去库存接近尾声,需求端有望提振,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58] - 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显著相关,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类原料药需求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61] - 华海药业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及精神类原料药供应商,2023年原料药收入为31.6亿元,同比下降3.9%;2024H1原料药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9.5% [66] - 2023年抗高血压类原料药收入为17.3亿元,占比54.7%;抗神经类原料药收入为9.8亿元,占比31.0% [68] - 2022年公司沙坦类原料药出口量为272.8吨,位居第一;普利类原料药出口量为49.0吨,位居第一 [72] 3 制剂业务国内及海外共同发力,加码创新有望迎来收获期 - 华海药业在美国市场已形成包括自主销售、大批发商、终端连锁店和商业公司等多渠道的营销体系,销售网络基本覆盖美国大中型药品采购商 [81] - 截至2024H1,公司近百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包括暂时性批准),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70个 [81] - 2023年公司制剂收入为49.3亿元,同比增长4.5%;2024H1制剂收入为31.5亿元,同比增长18.7% [82] - 2023年抗高血压类制剂收入为22.2亿元,占比45.0%;抗神经类制剂收入为12.6亿元,占比25.6% [86]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集采,截至2024H1,共涉及36个制剂产品在国家集采中中选,实现相关制剂产品的快速放量 [90] - 2023年公司国内实现新获批产品15个,2024H1新增11个新产品上市销售,进一步丰富了产品梯队 [95] - 2023年公司海外制剂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49.6%。2021年11月FDA禁令解除后,公司海外制剂业务快速恢复 [101] - 截至2024H1,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的58个产品中,有32个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位居前三,其中15个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位居第一 [102] - 公司持续加码创新药及复杂制剂研发,2023年研发费用为9.8亿元,同比增长6.2% [109] - 公司生物创新药研发加速推进,聚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相关疾病、肿瘤相关疾病的创新药研发,目前在研项目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10]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2亿元、19.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8%、24%、20% [2]
杰华特:逐步建立完整AI服务器供电体系
中航证券· 2024-12-20 0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杰华特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杰华特逐步建立完整的AI服务器供电体系,DrMOS实现量产爬坡,构建完整AI电源体系 [1] - 虚拟IDM模式日趋完善,夯实研发根基,为更多差异化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1] - 预计2024-2026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5.46亿元、19.80亿元、24.7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446.88百万股 [1] - 总市值:11,109.44百万 [1] - 流通股本:262.20百万股 [1] - 流通市值:6,518.39百万 [1] - 12月最高/最低价:34.50元/12.67元 [1] - 资产负债率:44.99% [1] - 每股净资产:5.02元 [1] 产品与技术 - 2024年上半年,杰华特推出了65V大电流MOSFET集成降压芯片、100V大电流降压控制器芯片,以及用于CPU供电且具有极好兼容性的、单芯片可支持60A以上输出电流的智能功率级(DrMOS)和多相控制器系列芯片 [1] - 新发布的90A DrMOS大电流产品,效率高、可靠稳定,整体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DrMOS+多相控制器的方案相较于分立方案,能够降低高能耗问题,因此在AI服务器领域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1] - 30A、50A、70A、90A的DrMOS都已在客户端实现量产爬坡,多相控制器产品也会陆续补全,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 [1]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6.23百万元、1980.00百万元、2477.53百万元 [4] - 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24%、28.05%、25.13% [4]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5.42百万元、-461.08百万元、-213.12百万元 [4] - 毛利率分别为27.94%、29.92%、32.89% [4] - 每股收益分别为-1.40元、-1.03元、-0.48元 [4] - 市盈率PE分别为-17.76、-24.09、-52.13 [4] - 市净率PB分别为5.44、7.03、8.13 [4] - 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30.64%、-29.18%、-15.59% [4] 投资建议 - 公司的产品矩阵日益丰富,研发能力持续提升,看好公司在国内高性能服务器领域的发展前景 [2]
五粮液:重视量价统筹,深化机制改革
东吴证券· 2024-12-20 0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五粮液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粮液在2024年通过五大攻坚战提质增效,产品布局及市场拓展不断完善,2025年将继续深化改革,延续稳价格、转作风思路,巩固稳健发展基石[2] - 行业低谷既是酒企降速调整的压力期,也是不破不立、干事创业的机遇期,期待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推动营销运营焕发新机[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3969百万元、83272百万元、88780百万元、94880百万元、104591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72%、12.58%、6.61%、6.87%、10.23%[1] - 2022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90百万元、30211百万元、32231百万元、34456百万元、38574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17%、13.19%、6.69%、6.90%、11.95%[1] - 2022年至2026年的EPS分别为6.88元/股、7.78元/股、8.30元/股、8.88元/股、9.94元/股[1] - 2022年至2026年的P/E分别为20.88、18.44、17.29、16.17、14.44[1] 2024年提质增效 - 2024年公司奋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形象提升攻坚战、份额提升攻坚战、市场拓展攻坚战、提质增效攻坚战、盈利提升攻坚战[2] - 份额提升攻坚战中,1618、39度产品动销持续增长,45度、68度及经典系列产品焕新上市,并打造国内首创的陈年酒防伪系统加码老酒市场,推出highball气泡酒打开韩国市场[2] - 市场拓展攻坚战中,开展优商扶商行动,升级专卖店715家,新增专卖店138家,新增进货终端1.6万家,同比增长18.2%[2] - 提质增效攻坚战中,10万吨酿酒工程二期顺利推进[2] - 盈利提升攻坚战中,通过动态调整投放节奏、打击制假及乱价销售、规范营销动作,以保障渠道盈利及普五量价平衡[2] 2025年深化改革 - 2025年延续2024年思路,要求继续加强产品动销、渠道优化、服务能力[2] - 产品方面,普五强调加大力度抓好量价平衡,科学把控发货节奏,动态调整配额,统一全国政策投入,避免政策套现,优化经销商队伍,严肃处理违约商[2] - 渠道方面,坚持一地一策,加强低度、1618在对垒市场的份额抢占,并重点打造北上深蓉4个经典五粮液的样板市场,系统完善国际化市场布局[2] - 服务方面,聚焦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精简办事流程,深化市场化考核导向,提升营销团队的人岗适配度,实施全员绩效考核,以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2] 重视量价统筹,深化机制改革 - 由于中秋国庆需求趋弱、双十一电商补贴、年底部分库存分流流转,近期普五批价波动加大,公司表示将努力抓好量价平衡[2] - 短期战术动作主要包括1618、低度、文化产品的增量协同,专卖店/终端/团购渠道的拓展开发,以及普五投放量的动态调控[2] - 中长期维度,公司将通过打通陈年酒市场体系,更好引导五粮液产品构建稳定的价格体系,拟通过深化机制改革,推进营销执行迸发更为强劲的内生动能[2]
一手买理财,一手补流!佳禾食品:植脂末遭抵制,主业大溃退,定增转型,股民买单
市值风云· 2024-12-19 20:33
公司概况 - 佳禾食品成立于2001年,2021年上市,主要产品为植脂末(粉末油脂),被称为“植脂末第一股”。控股股东为柳新荣,实际控制人为柳新荣和唐正青夫妇,合计持有上市公司77.54%的股份[2] - 公司产品包括植脂末、咖啡、植物基及其他产品,品牌矩阵包括“佳禾”、“晶花”、“金猫”、“佳芝味”、“非常麦”等,主要客户包括香飘飘、统一、娃哈哈等传统食品企业,以及“CoCo 都可”、“85°C”、“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3] 植脂末业务 - 植脂末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历史收入占比基本在60%以上[7] - 2020年公司植脂末产品国内市占率达到21.8%,销售规模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21.77%,销售量占国内植脂末消费量的比例为21.78%[6] - 2020年1-9月,蜜雪冰城、古茗、CoCo 都可分别位列前三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9209.78万元、7509.51万元、6942.31万元,分别占当期销售收入的7.29%、5.94%、5.49%[4] - 植脂末成本占优,为中低端奶茶优选配料,与公司的茶饮客户结构基本吻合[4] - 2024年1-9月,植脂末产品收入同比下滑42.2%,接近腰斩[15] - 来自连锁渠道(主要是茶饮)的收入也同比下降44.5%[16] 咖啡业务 - 公司于2017年开始涉足咖啡领域,初期面向B端客户销售速溶咖啡,后续拓展到咖啡豆、冷萃咖啡液、冻干咖啡粉等产品[24] - 2024年前三季度,咖啡产品收入占比为11.5%,收入同比增长7.17%[14] - 公司咖啡业务处于咖啡加工环节,主要面向B端,C端还在推进“金猫咖啡”的品牌建设[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开始向库迪供应咖啡豆,瑞幸也是公司的客户[25] - 2024年上半年,咖啡毛利率提升至18%(2023年为12.9%)[28] - 公司计划通过定增扩大咖啡产能,项目总投资额为8.2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预计经营期内平均营业收入为11.2亿元,约为2023年营收规模的40%[36][37] 植物基及其他产品 - 公司布局了植物基产品(燕麦奶等),2018年推出燕麦奶,前期做B端,后续向C端推出了自有品牌“苏大师”和“非常麦”,目前该类产品收入占比还较低,仅为个位数[38] - 其他产品虽然占比偏高,但毛利率较低,近几年都在个位数水平[23] 财务表现 - 2018-2023年,公司营收保持稳步增长,CAGR达到12.2%,但2024年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下滑19.5%[9] - 2024年1-9月,公司总营收为14.6亿元,同比下滑25.75%[14] - 受植脂末主要原材料(食用油、葡萄糖浆、乳粉等)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总体有一定下滑,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6.8%[46] -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2%[52] 定增计划 - 公司推出定增预案,准备通过募投项目扩大咖啡产能以及补流,项目总投资额为8.2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36][37] - 公司账上货币资金4.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8亿元,有息负债合计2.5亿元,扣除有息负债后的类现金资产为8.2亿元,流动性非常充裕[64][65]
确成股份:首次覆盖报告:白炭黑龙头承势而上,高端转型成长可期
甬兴证券· 2024-12-19 19:4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确成股份"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确成股份是国内白炭黑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绿色轮胎专用高分散二氧化硅和动物营养品载体用二氧化硅生产商之一。2024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79亿元,同比增加约24.34%。随着新产能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落地,未来业绩提升空间较大 [4] - 绿色轮胎的发展趋势推动白炭黑行业景气延续,高分散二氧化硅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全球沉淀法二氧化硅的高端应用领域主要由大型跨国化工企业主导,为国内替代提供了空间 [4] - 确成股份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领先,推进高端转型,未来增长可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白炭黑赛道领跑者,高端转型增长可期 - 确成股份是国内白炭黑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从原材料硫酸、硅酸钠到最终产品沉淀法二氧化硅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最大的沉淀法二氧化硅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绿色轮胎专用高分散二氧化硅和动物营养品载体用二氧化硅生产商之一 [15] - 公司深耕行业超过二十年,通过一体化布局和产能扩张,逐步成为全球主要的二氧化硅生产商之一 [16] - 公司产品持续高端化转型,主要产品包括橡胶工业用二氧化硅、饲料添加剂二氧化硅和其他应用二氧化硅。高分散二氧化硅产品毛利率较高,未来随着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升,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1] - 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提速,2024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79亿元,同比增加约24.34%。随着新项目落地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未来业绩提升空间较大 [26] 2. 绿色轮胎承势而上,白炭黑行业景气延续 - 白炭黑迎来国产替代机遇,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沉淀法二氧化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高端应用领域主要由跨国企业主导,为国内替代提供了空间。国内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增速较慢,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38][40][43] - 白炭黑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于轮胎、鞋类、硅橡胶、饲料、涂料、口腔护理、医药等领域。轮胎是其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2022年占比高达约35.14%。随着轮胎市场稳步增长和绿色化发展趋势,轮胎用二氧化硅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45][46]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和绿色轮胎标签法规的推行,推动了高分散二氧化硅的需求。高分散二氧化硅比炭黑降低滚动阻力约30%,能更多地替代炭黑,需求有望随着绿色轮胎产量的提高而增加 [52][54] 3. 全球布局规模凸显,技术领先助力高端转型 - 确成股份产能规模位居国内首位,总产能为33万吨/年。随着募投项目和泰国二期的逐步投产,公司将新增10万吨产能,规模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58] - 公司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公司形成了从原材料硫酸、硅酸钠到最终产品二氧化硅的完整产业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优势 [63] - 公司绑定国际优质客户,市场开拓空间大。公司产品已获得米其林、倍耐力集团等全球多家轮胎公司的认证,产品品牌"确成"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 [67][68] - 公司重视研发驱动,打造专业技术平台。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已取得50项发明专利和129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推动公司成为国内二氧化硅产品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 [71][74] - 公司加快高端化转型,推进二氧化硅微球等高端产品的落地,逐步实现高端二氧化硅产品的国产替代。公司规划建设3044吨/年二氧化硅微球等高端产品项目,有望提升产品附加值 [81][8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亿元、6.13亿元、7.11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15倍、12倍、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87]
浙江鼎力:深度报告:高机龙头历经考验,海外拓展潜力无限
民生证券· 2024-12-19 19: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推荐"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浙江鼎力作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业务布局覆盖全球 - 浙江鼎力成立于2005年,主营智能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涵盖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是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系列产品的制造商 [25] - 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先后投资意大利Magni公司、美国CMEC公司、德国TEUPEN公司,实现销售网络及技术创新的全球化 [25] - 截至2024Q3末,公司创始人许树根实际控股49.81%,股权较为稳定 [27] - 公司产品线齐全,涵盖200多款规格,包括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9][30] 1.2 业绩表现优异,公司盈利水平持续增长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母净利润18.67亿元,同比增长48.51%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4亿元,同比增长29.35%;归母净利润14.60亿元,同比增长12.91% [1] - 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15.91%;2024H1营业收入38.59亿元,同比增长24.56% [34]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逐步回升,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35.30%,同比增长2.57%;净利率21.37%,同比下滑5.47% [37] 2 公司未来需求主要来自海外 - 北美及亚太地区是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需求市场,2022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为220万台,其中北美占比39.94%,亚太占比36.41% [2] - 2023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前20强营收为155.3亿元,国内企业占比30.89%,其中浙江鼎力位列第5 [2] - 欧美租赁市场规模增长稳定,2022年美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规模达到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欧洲十国租赁市场规模为32亿欧元,同比增长6% [61] 2.1 高空作业平台产业链成熟,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 高空作业平台下游应用广泛,涵盖建筑工程、仓储物流、石油化工、船舶生产与维护等多个领域 [52] - 高空作业平台以租赁模式为主,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设备量占总保有量的88% [54] 2.2 全球市场规模庞大,国内厂商前景良好 - 2022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为220万台,同比增长10% [57] - 2023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国内企业占比30.89% [60] 2.3 海外市场: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高景气延续 - 欧美市场更新需求稳定,2021年美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平均服役年限为5.2年,欧洲为9.4年 [65] - 欧美市场产品结构以剪叉式为主,臂式产品保有量占比40%,未来臂式产品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增加 [67] 3 技术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产品技术力领先行业,臂式产品有电动、混动、柴动三种动力源,工作高度覆盖16米-44米,最大负载454千克 [78] - 公司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和客户维修成本,是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臂式产品整机运输的企业 [79] -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2.2亿元,拥有26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0项 [82] 3.2 注重研发实力,领跑"臂式+电动化"新趋势 - 公司产品电动化程度高,2023年全系列产品实现电动化,剪叉式和桅柱式产品电动化率100%,臂式产品电动化率73.36% [83] - 电动臂式产品经济性显著,每月电费消耗仅为1161元,远低于柴动臂式设备的5190元 [88] 3.3 全球化布局卓有成效,海外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 - 公司通过并购增强研发实力,2024年收购CMEC公司,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 [92] - 公司积极应对"双反"税率,2021年美国"双反"税率为43.49%,低于同行的183.44% [96]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5.1亿元、30.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x、12x、10x [2][112] - 公司未来随着产能升级和海外市场放量,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113]
桃李面包:2024年三季报点评:收入减少,但盈利上升
中原证券· 2024-12-19 19: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桃李面包的投资评级为"谨慎增持",评级下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减少,降幅扩大。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27亿元,同比降12.53%,降幅同比、环比扩大14.61和6.2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6.47亿元,同比降8.27%,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9.04个百分点 [16] - 成本友好,毛利率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产品毛利率上升0.51个百分点至23.81%,毛利率上升是成本下降所致。前三季度,成本的降幅大于收入的降幅1.39个百分点 [17] - 销售、研发费用减少,净利率和股东回报率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0.12个和0.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占当期费用的72.3%和3.73%,两大费率下降,尤其是销售费率下降,促使净利润率上升。本期,公司的净利润率上升0.29个百分点至9.36% [17] -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40元、0.42元,参照12月18日股价7.02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8.74、17.54、16.57倍,调降公司评级为"谨慎增持" [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7.02元 [2] -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为7.95元/4.91元 [3] - 沪深300指数为3,941.89 [4] - 市净率为2.23倍 [5] - 流通市值为112.30亿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3.15元 [8] - 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43元 [9] - 毛利率为23.81% [10] -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8.62% [11] - 资产负债率为29.60% [12] - 总股本/流通股为159,971.92万股 [13] - B股/H股为0.00万股 [14]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营业收入预测:2024年预计为6,218百万元,同比降8.00%;2025年预计为6,423百万元,同比增长3.30%;2026年预计为6,603百万元,同比增长2.80% [21] - 净利润预测:2024年预计为599百万元,同比增长4.41%;2025年预计为640百万元,同比增长6.83%;2026年预计为678百万元,同比增长5.85% [21] - 每股收益预测:2024年预计为0.37元;2025年预计为0.40元;2026年预计为0.42元 [21] - 市盈率预测:2024年预计为18.74倍;2025年预计为17.54倍;2026年预计为16.57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