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星新材(002372):营收、业绩持续承压,经营性现金流同比高增
国投证券· 2025-08-13 14:04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伟星新材"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12.32元,对应2026年PE为22倍 [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8亿元(同比-11.33%),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20.25%);Q2单季营收11.83亿元(同比-12.17%),净利润1.57亿元(同比-15.55%)[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1亿元(同比+99.10%),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减少 [3] - 拟每10股派现1.00元,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58.0% [1] 业务分项表现 - PPR系列产品营收9.33亿元(同比-13.04%),毛利率57.53%(同比-1.58pct)[2][3] - PE系列产品营收4.11亿元(同比-13.28%),毛利率26.91%(同比-2.82pct)[2][3] - PVC系列产品营收2.90亿元(同比-4.21%),毛利率23.54%(同比+2.55pct)[2][3] - 防水净水及其他产品营收4.25亿元(同比-8.39%),毛利率29.27%(同比-1.89pct)[2][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H1销售毛利率40.80%(同比-1.70pct),销售净利率13.08%(同比-1.63pct)[3] - 期间费用率24.99%(同比+0.79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0.64pct(利息收入下降)[3] 战略布局 - 零售业务坚持"三高定位",推进"同心圆"业务拓展和"全屋水生态"落地 [4][8] - 工程业务聚焦核心区域优质客户,加速系统解决方案转型 [8] - 国际业务以"一带一路"市场为基础,泰国工业园整合资源,新加坡捷流公司提质增效 [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56.99/60.48/63.89亿元(同比-9.05%/+6.12%/+5.64%)[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24/8.86/9.51亿元(同比-13.48%/+7.50%/+7.32%)[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动态PE为21.3/19.8/18.5倍 [8][10]
康耐特光学(02276):2025H1 业绩点评:主业增长稳健,利润率持续提升,AI眼镜国内外进展顺利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3 14:00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符合预期,收入10.84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30.7%),毛利率41.0%(同比+1.8pct),归母净利率25.2%(同比+3.8pct),主要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和自动化生产线升级[7]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标准镜片/功能镜片/定制镜片收入分别为5.13/3.82/1.85亿元,同比+20.0%/+8.8%/-4.9%,毛利率分别提升2.8/2.8/2.4pct至33.6%/40.6%/61.9%[7] - 区域表现分化:中国内地收入3.59亿元(同比+19.0%),亚洲(除中国内地)2.95亿元(同比+22.5%),美洲2.20亿元(同比-1.8%),6月对美订单已恢复[7] - XR业务进展顺利:海外合作项目数量增加,国内重点项目实现交付,歌尔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20%强化战略协同[7] - 智能眼镜行业快速扩容:2024年Ray-Ban Meta销量142万台,2025H1达124.5万台(同比+196%),行业进入量价齐升阶段[7] 财务数据 - 2025E-2027E预测:营业收入24.03/27.86/32.33亿元(同比+17%/+16%/+16%),归母净利润5.50/6.82/8.40亿元(同比+28.5%/+23.9%/+23.2%)[6] - 盈利能力指标:2025E-2027E净资产收益率27.42%/26.80%/26.50%,每股收益1.15/1.42/1.75元[6] - 估值水平: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为32.6/26.3/21.3X[6] 业务亮点 - 制造能力突出:SKU超700万个,模具自产能力,日本定制化产线(60万副/年)和泰国基地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7] - 股权激励调整:考核周期延长至4年(2025-2028),目标归母净利润增速不低于21%/17%/15%/12%[7] - 智能眼镜战略:产品兼具智能穿戴设备升级(替代相机/TWS/手机)和传统眼镜迭代属性,2024年全球老花镜/太阳镜出货量2.77/4.13亿副[7]
北鼎股份(300824):2025年半年报点评:自主品牌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8-13 13:39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北鼎股份"推荐"评级,目标价15.10元 [2] 核心观点 - **业绩表现亮眼**:2025H1营收4.3亿元(YoY+34.0%),归母净利润0.6亿元(YoY+74.9%);2025Q2单季度营收2.2亿元(YoY+34.7%),归母净利润0.2亿元(YoY+140.9%),主要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刺激、自主品牌聚焦及低基数效应 [2] - **自主品牌驱动增长**:2025H1自主品牌收入3.6亿元(YoY+43.6%),占比提升至83.7%;分产品看,蒸炖锅(占比32.2%)、养生壶、电炉及电饭煲营收同比分别增长72.2%、12.9%、324.4% [7] - **盈利能力改善**:2025H1毛利率49.7%(YoY+2.2pct),其中自主品牌毛利率55.9%(YoY-0.3pct),OEM/ODM毛利率20.6%(YoY+2.2pct);2025Q2归母净利率10.2%(YoY+4.5pct),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4.8pct [7] 财务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41亿元、10.81亿元、11.99亿元(YoY+24.9%、+14.8%、+1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37亿元、1.63亿元(YoY+64.6%、+20.0%、+18.4%) [3][7] - **估值指标**:2025-2027年对应PE为37/31/26倍,每股收益分别为0.35/0.42/0.50元,目标价基于DCF估值法 [3][7] 行业与战略 - **政策红利**:国补政策持续拉动中高端消费,北鼎凭借品牌口碑直接受益,国内收入同比增长48.4%(海外仅+0.7%) [7] - **战略聚焦**:公司持续开发高盈利海外市场并深化国内自主品牌,产品线扩充有望释放业绩弹性 [7]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股价涨幅达52%,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21%) [6]
燕京啤酒(000729):扣非净利润超预期,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华西证券· 2025-08-13 13: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燕京啤酒(000729)维持"增持"评级 [1] - 目标价未明确给出 当前总市值355 98亿元 自由流通市值316 96亿元 [1]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85 58亿元(同比+6 4%) 归母净利润11 03亿元(同比+45 5%) 扣非净利润10 36亿元(同比+39 9%)超预期 [2] - 25Q2单季度收入47 31亿元(同比+6 1%) 归母净利润9 38亿元(同比+43 0%) [2] - 25H1归母净利润率12 9%(同比+3 5pct) 扣非净利润率12 1%(同比+2 9pct) [5] 业务分析 量价结构 - 25H1销量235 17万吨(同比+2 03%) 吨价3357元/吨(同比+4 75%) 显著优于行业-0 3%的产销表现 [3] - 中高档产品收入55 4亿元(同比+9 3%)占比提升 普通产品收入23 6亿元(同比+1 6%) [3] - 华东/华中市场增速达20 5%/15 4% 华北基地市场稳健增长5 6% [3]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45 5%(同比+2 1pct) 25Q2单季毛利率47 7% [4] - 销售费用率10 3%(同比-0 5pct) 管理费用率10 3%(同比-1 1pct) 费控效果显著 [4] - 25Q2归母净利润率19 8%(同比+5 1pct) 主因高端化推进与费效优化 [5] 改革成效 - 产品端U8大单品驱动高端化 饮料业务同比+98 7%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6] - 渠道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电商/KA等新渠道建设加速全国化布局 [6] - 营收连续突破130亿/140亿关口 利润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6] 盈利预测 - 上调25-27年营收预测至155 50/164 77/172 55亿元 [8] - 对应EPS上调至0 53/0 62/0 71元 当前PE分别为24/20/18倍 [8]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15 03亿元(同比+42 4%) 26年17 44亿元(同比+16 0%) [9]
福斯特(603806):光伏胶膜业务竞争优势领先,电子材料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华福证券· 2025-08-13 1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3.5/16.7/13.4倍 [6][9] 核心观点 - **光伏胶膜业务短期承压**:25H1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49.05%),25Q2净利润0.72亿元(环比-82.06%),主因原材料光伏树脂及胶膜单价下降,且胶膜价格降幅大于原材料 [1] - **全球龙头地位稳固**:海外产能达6亿平(越南+泰国),24年境外胶膜毛利率20.22%(显著高于境内13.31%),有望受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 [3] - **电子材料业务高增长**:感光干膜24年出货1.59亿元(同比+38%),覆盖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头部客户,并拓展至AI服务器封装基板领域 [4] - **功能膜业务突破**:铝塑膜24年出货0.13亿平(同比+29%),导入赣锋锂电等动力电池客户;FCCL、感光覆盖膜等新品类培育中 [5]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5.6/22.0/27.3亿元(25-26年前值下调23.9/27.2亿元) [6] - **收入与利润率**:2025E营收200.12亿元(同比+4.5%),毛利率14.2%;2027E营收258.1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6.5% [12][13] -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2025E经营性现金流11.20亿元,资产负债率22.1%(2024A为21.7%) [12][1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估值**:收盘价14.08元,对应2025E P/B 2.0倍,EV/EBITDA 24倍 [12][13] - **历史股价区间**: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20.10元/11.74元 [9]
工业富联(601138):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1%,GB200系列出货量持续攀升
国信证券· 2025-08-13 1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4 7倍 [1][4][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3607 60亿元(YoY +35 58%) 归母净利润121 13亿元(YoY +38 61%) [1] - 2Q25营业收入2003 45亿元(YoY +35 92% QoQ +24 89%) 归母净利润68 83亿元(YoY +51 13% QoQ +31 58%) [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8639 92/12411 33/15725 04亿元 归母净利润318 79/454 12/565 76亿元 [4] 业务亮点 -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GB200系列实现量产爬坡 [2] - 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较2024全年增长近三倍 精密机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7% [2] - 北美云服务商资本开支显著增长:微软FY4Q25资本开支242亿美元(YoY +27%) Meta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谷歌上调至850亿美元 [3] 行业趋势 - AI算力投入持续火热 AI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确定性高增长主线 [3] - 智能手机高阶化、AI手机与折叠装置将为精密机构件业务带来新增长动能 [2] 估值指标 - 当前PE(2025E)24 7倍 低于2023年37 5倍和2024年34 0倍 [5] - 2025年预测ROE达19 2% 较2024年15 2%显著提升 [5]
来凯医药-b(02105):首次覆盖报告:聚焦高质量减重增肌与未满足肿瘤需求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给予来凯医药-B(2105)增持评级,目标价29.19港元[5] - 当前股价18.62港元,52周区间4.28-22.90港元,市值75.92亿港元[6] - 采用DCF估值法,关键假设包括WACC 9.69%和永续增长率1%[17][18] 核心业务与管线 - 聚焦减重代谢和肿瘤领域,布局ActRII信号通路和AKT抑制剂等创新靶点[10][21] - 减重管线包括LAE102(ActRIIA单抗)、LAE103(ActRIIB单抗)和LAE123(双靶点抑制剂)[23][47] - 肿瘤核心管线LAE002(afuresertib)是全球进度领先的AKT抑制剂,覆盖乳腺癌等适应症[69][7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3-2025E持续亏损,预计2027年首次实现收入2.8亿元,毛利率80%[4][15]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5E研发费用2.25亿元,占支出主要部分[11] - 现金储备6.34亿元,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6年[11]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全球减肥药市场2030年有望达1150亿美元,减脂增肌成为研发新方向[34][37] - LAE102针对GLP-1药物肌肉流失副作用,临床前数据显示增肌减脂协同效应[51][52] - 肿瘤管线LAE002在PIK3CA/AKT1/PTEN突变患者中mPFS达7.3个月,优于竞品[70][71] 研发进展与合作 - 与礼来达成临床合作推进LAE102肥胖适应症开发[63] - LAE002联合疗法覆盖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项适应症[74] - 管理层具备诺华等国际药企研发经验,创始人吕向阳为ActRII领域专家[28][30]
康师傅控股(00322):半年报业绩点评:营收阶段承压,盈利维持良好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5.43港元/股(基于18倍2025年PE,人民币兑港币汇率0.91)[1][9]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短期承压(400.92亿元,同比-2.7%),但毛利率提升1.84pct带动归母净利润增长20.46%至22.71亿元[9] - 上修2025-2027年EPS预测至0.78/0.88/0.99元(原预测0.75/0.83/0.91元)[9] - 饮品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2.5pct至37.7%,碳酸饮料营收逆势增长6.3%[9] - 方便面业务因产品结构调整营收下滑2.5%,但毛利率提升0.7pct至27.1%[9] 财务表现 盈利能力 - 2025E净利润预计达43.8亿元(同比+17.3%),销售净利率提升至5.50%(2024A为4.63%)[4][10] - ROE持续改善:2025E达30.78%(2024A为26.25%)[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14.67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18.69倍[4][11] - EV/EBITDA 2025E为5.99倍,较2024A的6.28倍改善[10] 业务分项 饮品业务 - 25H1营收263.59亿元(同比-2.6%),茶/水/果汁分别下滑6.3%/6.0%/13.0%[9] - 碳酸饮料营收103.56亿元(同比+6.3%)成为主要增长点[9] 方便面业务 - 25H1营收134.65亿元(同比-2.5%),中价袋面增长8.0%,干脆面增长14.5%[9] - 高价袋面下滑7.2%,容器面下滑1.3%[9] 市场数据 - 当前市值63.13亿港元,52周股价区间8.99-14.06港元[6] - 股价表现跑赢恒生指数,2025年8月较2024年8月上涨56%[8]
中国利郎(01234):主品牌受到转DTC模式一次性补偿影响,高股息持续
华西证券· 2025-08-13 13: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目标公司中国利郎(1234.HK)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25H1公司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13.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8亿元(同比下降46.61%)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费用率提升及其他收入下降,受DTC转型补偿费用影响 [2]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1港元,特别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全年股息率为8.2% [2] 业务表现 - 25H1主品牌/轻商务系列收入分别为11.9/5.37亿元,同比增长-0.2%/31.8%,轻商务占比提升至31% [3] - 线上新零售增长24.6%,线下店铺总数2774家(同比增加2.4%),其中主品牌/轻商务店铺分别为2443/331家 [3] - 东北地区收入增长361.3%(基数效应),西南地区收入下降11.4%(终止与重庆分销商合作) [3] - 上衣/裤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8%/6.9%,占比61.7%/24.7% [3] 财务指标 - 25H1毛利率50.2%(同比提升0.2PCT),OPM15.1%(同比下降4.5PCT),归母净利润率14.0%(同比下降3.5PCT) [4] - 存货10.84亿元(同比提升30.5%),周转天数231天(同比增加42天) [4] - 应收账款8.22亿元(同比提升5.8%),周转天数37天(同比减少2天) [4] 发展策略 - 持续推进代转直营,全年有望新开50-100家门店 [5] - 将电商平台转型为助攻新品的零售渠道,加强线上布局 [5] - 轻商务系列、电商渠道、出海业务具成长性,已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海外店 [5] - 拟成立合资公司进入高尔夫服饰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 盈利预测 - 下调25-27年收入预测至40.16/44.39/49.03亿元 [6]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4.78/5.21/5.69亿元 [6] - 对应25-27年EPS为0.40/0.44/0.48元 [6] - 当前股价3.71港元对应25/26/27年PE为8.6/7.8/7.2X [6]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8-13 13: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A,首次评级 [4] - 6个月目标价364.18元,当前股价263.25元(2025-08-12) [4] - 总市值1.2万亿元,流通市值1.12万亿元 [4]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17-2024年连续8年市占率第一,2024年达37.9% [2] - 全球储能电池龙头,2021-2024年连续4年市占率第一,2024年达36.5% [2] - 2024年动力电池营收占比70%,储能系统占比16% [44] 技术创新与产品矩阵 - 推出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麒麟电池(续航1000km)、骁遥增混电池等创新产品 [90][97][103] - 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量产 [116][119] - 天行系列商用车电池覆盖超充/长寿命/长续航/高强度四种版本,续航最高800km [113][11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营收3620亿元(-9.7%),净利润507.5亿元(+15%) [44][48] - 研发费用186亿元,研发费用率5.14%,拥有专利43354项 [52][5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28.8%/14%/13.3%,净利润增速28.4%/32.2%/10.4% [9]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扩张 - 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等地建设生产基地,2025年港股二次上市 [8][28] - 2024年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21.8%),动力电池381GWh(+18.9%) [48] - 连斩海外大型储能订单,如阿联酋Masdar项目19GWh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