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汽车(09863):厚积薄发盈利转正,出海有望带来高成长
麦高证券· 2025-04-28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零跑汽车,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57.27港元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坚持全域自研自产,依托集成技术架构推出C系列增程版车型、升级老车型、打造高品价比新车型,助力公司突围 [2] - 2024年零跑汽车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2024Q4归母净利润转正,盈利源于规模优势、技术降本和销售结构优化,未来盈利可持续性强 [3] - 斯特兰蒂斯与零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零跑海外业务成功概率高,本土化生产有望带来显著利润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坚持全域自研自产,优秀产品战略助力公司突围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坚持全域自研,掌握超级集成技术架构并迭代至LEAP3.5,零部件自制率超60%,通用率达88%,核心部件占整车成本65% [15][18] - 旗下车型聚焦10 - 20万主流市场,2024年总交付量近30万辆,在新势力品牌中居前三 [15][23] - 基于全域自研能力,零跑打造三大产品战略:高效布局增程版车型,C系列增程版2024年销量超7.4万辆,占比超33%;持续改款老车型,提升品价比并解决痛点;打造新车上市即爆款,C10和C16预售成绩优异 [26][34][42] 二、2024Q4实现单季度盈利,未来盈利可持续性较强 - 2024年零跑营收321.6亿元,同比+92%,毛利率提升至8.4%,2024Q4归母净利润转正达0.8亿元 [3][46] - 盈利改善原因:销量提升带来规模优势,增强产业链话语权,摊薄费用;持续技术降本叠加锂电池成本下行,18个月累计降本超40%;新车型上市使T03销售占比下降,优化销售结构 [3][55][56] - 未来销量增长确定性强,新车规划丰富,渠道建设发力,降本有潜力,对标比亚迪,单车盈利有提升空间 [65][68][72] 三、海外渠道和工厂资源具备独特优势,零跑海外业务确定性强 - 斯特兰蒂斯是全球第四大造车集团,2023年与零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74] - 合作独特,斯特兰蒂斯电动化转型慢、业绩下滑,预计会投入更多资源;零跑车型海外竞争力强,新车型将接力开拓市场;可利用斯特兰蒂斯经销商资源拓展渠道,预计2026年欧洲门店达500家;能借助其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 [80][85][93] - 目前零跑海外业务受运费和关税影响利润有限,本土化生产后有望规避费用,复刻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利润 [98][100] 四、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5、70、89万辆,海外销量分别为5、10、15万辆;营业收入分别达605、805、106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2.5%、13%、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22.52、43.92亿元 [102] - 采用分部估值,国内业务参考可比公司PS均值,预计2025年国内营收550亿元,对应市值608.6亿元;海外业务预计2027年海外销量15万辆,单车盈利1万元,给予20x PE估值,折现后市值111.15亿元 [104][105] - 国内及海外业务加总合理市值719.75亿元人民币,换算765.69亿港元,较当下有15.9%上涨空间 [107]
迈富时(02556):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积极拥抱AIAgent,迈向Marketingforce2.0阶段
开源证券· 2025-04-28 14: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迈富时“买入”评级 [1][4][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3.35、29.62、36.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 0.33、1.48、3.2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4.0、3.2、2.5倍,公司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AI Agent驱动公司迈入新阶段 [4][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领先的营销和销售SaaS平台厂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营销和销售SaaS平台厂商,2009年成立,2015年推出T云,2021年推出珍客,2024年在港交所上市,全球有20余家分支机构,累计申请软件著作和专利750余项 [17] - Marketingforce平台涵盖“营销云、销售云、商业云、分析云、智能云、组织云”六朵云体系,为企业提供全链路全场景智能化服务,累计服务超20万家企业 [18][20] - 公司形成营销及销售SaaS、精准营销两大业务板块,SaaS业务包括面向SMB的T云和面向KA的珍客,精准营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媒体线上营销解决方案 [24][27] - 2025年公司以“AI - Agent驱动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战略,推进打造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完善产品生态体系、布局全球化市场三大工程 [29] - AI + SaaS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3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4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4.3%,2024年末用户数达26,606名,订阅用户留存率73% [33] - 精准营销服务收入2021 - 2024年分别为4.39亿元、6.13亿元、5.30亿元、7.16亿元,期间服务广告客户数量有所波动 [35]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赵旭龙先生及朱水纳女士,两者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公司约45.63%的股份 [41] - 公司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董事长兼CEO赵旭龙长期深耕营销行业 [42][45] 营销及销售SaaS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 中国SaaS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2018 - 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2%,预计2022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6% [47] - 营销及销售SaaS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18 - 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6%,预计2022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3%,2027年潜在市场规模将超4万亿 [50][53] - 营销及销售SaaS市场格局分散,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提供商,2022年SaaS业务收入5.30亿元,占市场份额2.6% [55] - T云面向SMB市场,赋能营销全流程,提升营销获客转化率,具有预算、平台、数据、AI工具等优势,市场空间广阔 [58][62] - 珍客面向KA市场,助力企业销售流程全链路管理,提高客单价和客户粘性,聚焦消费零售、汽车等重点行业,2024年引入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客户 [62][68] 积极拥抱AI Agent,迈向Marketingforce 2.0阶段 - 2025年是AI - Agent商业化元年,AI Agent能积累企业知识资产,提高信息应用效率,与企业数据链接程度决定其价值 [70][74] - 2024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1473亿元,企业渗透率不足5%,2028年有望达3.3万亿元,AI Agent营销及销售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高速增长 [77][87] - AI Agent重构营销及销售SaaS行业,推动价值评估从“软件使用量”向“商业成果创造”跃迁 [81] - Salesforce将Agentforce作为核心战略,进行组织架构和技术体系变革,2024Q4 Data Cloud年度经常性收入达9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90][95] - HubSpot推出新一代HubSpot AI引擎——Breeze,收购Frame AI,将其会话智能技术融入Breeze AI套件 [97][98] - 公司基于Marketingforce为客户提供全链路、全场景数智化解决方案,2025年AI Agent产品接入DeepSeek - V3和DeepSeek - R1 [101] - 公司在零售场景与华为云合作,在金融保险场景与乐橙云服合作,提供AI Agent相关解决方案 [105][107] - 公司推出智能体一体机,搭载AI - Agentforce智能体,为政企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政务版和企业版分别部署20大智能体 [1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AI + SaaS收入增速分别为75.12%、33.83%、29.04%,精准营销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0%、15%、15% [11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0.73%、51.33%、52.31%,销售费用率、行政费用率、研发费用率有望逐渐下降 [117][118] - 选取港股SaaS板块多点数智和金蝶国际作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121]
中国平安(02318):归母营运利润平稳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超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4-28 1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年资产减值拨备计提充足,为2025年盈利平稳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医养生态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股息率约6%,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 [5]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中国平安保险(2318 HK),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45.95港元,目标价60.00港元,潜在涨幅+30.6% [1] - 52周高位59.70港元,52周低位32.85港元,市值924,924.8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50.03百万,年初至今变化-0.22%,200天平均价46.13港元 [3] 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913,789、1,028,925、1,057,335、1,104,822、1,153,5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6%、2.8%、4.5%、4.4% [4]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4.70、6.95、6.63、6.89、7.1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76.34、78.12、80.18、83.18、88.55元人民币 [4]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9.2、6.2、6.5、6.3、6.0倍,P/EV分别为0.6、0.6、0.5、0.5、0.5倍,市账率分别为0.87、0.85、0.78、0.73、0.68倍 [4] 业务表现 归母营运利润与净利润 - 2025年1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2.4%,增长主要来自寿险健康险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6.4%,主要由于寿险板块二永债投资浮亏和平安好医生并表一次性估值下降 [5] 新业务价值 - 1季度平安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4.9%,代理人渠道同比增11.5%,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同比分别增170.8%/171.3%;FYP口径新业务价值率28.3%,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 [5] 财险业务 - 1季度财险原保费同比增7.7%,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0.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改善3个百分点 [5] 投资收益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3.3%,未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 [5] 偿付能力 - 1季度末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3.7%,较2024年末上升47.3个百分点 [5] 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 保费服务收入增速 - 2022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7%、-0.1%、1.0%、2.0%、2.0%;财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6.5%、4.7%、6.5%、6.0%、5.4% [6] 合同服务边际 - 2022 - 2027E合同服务边际分别为818,683、768,440、731,312、701,015、674,969、652,345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6.1%、-4.8%、-4.1%、-3.7%、-3.4% [6] 新业务价值率与投资收益率 - 2023 - 2027E基于首年保费的新业务价值率分别为18.7%、26.0%、25.6%、25.9%、26.1%;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90%、3.36%、3.23%、3.16%、3.13%;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74%、3.95%、3.65%、3.63%、3.60% [6]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1,080、40,024、41,294、43,392、45,44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2%、5.1%、4.7% [6]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率、寿险内含价值、内含价值、综合成本率、总投资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营运利润、营运ROAE、ROAE等指标均有调整 [7]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多家公司,均给予买入评级 [10]
复宏汉霖:再启航,创新+国际化步入收获期-20250427
天风证券· 2025-04-27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 [6]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 当前价格为37.85港元,目标价格为61.59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差异化PD - 1斯鲁利单抗优势显著,已有成熟出海经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创新管线及海外布局有望迎来收获期,看好公司发展 [4][5][6] 各目录总结 商业化完成闭环,创新/全球化步入新阶段 - 复宏汉霖是国内生物类似药先驱,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产品,高级管理层实力雄厚,复星控股股权结构稳定,建议实行H股全流通有望改善流动性 [14][15][23] - 公司营业收入维持高增长,归母净利润持续提振,以生物类似药为基础创新产品加快放量,高效管控成效显著整体费用率有望下降,现金流回正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 [25][29][32] HLX43:竞争格局良好,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 - 2L EGFR野生型NSCLC临床需求迫切,当前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多项研究为后线治疗提供新希望,不同病理类型NSCLC有不同治疗路径,TROP2、c - Met等是治疗研究热点 [37][38][44] - 复宏汉霖引进宜联ADC技术平台,该平台优势明显,拥有独特酶消化特性,双方合作有望拓展ADC领域布局 [55][58][59] - PD - L1抗体广泛用于肿瘤治疗,但与ADC联系较少,全球共3款PD - L1 ADC进入临床,Seagen/辉瑞的PF - 08046054在Ⅰ期临床展示出良好疗效 [62][63][65] - HLX43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分子设计可扩大治疗窗,在体内药效研究中表现优异,有望成为公司管线中未来的支柱品种 [71][72][74] HLX22:具有改变目前一线HER2阳性胃癌SOC的潜力 -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40%以上,HER2阳性胃癌占比10 - 15%,一线标准疗法为曲妥珠单抗+化疗 [76][79][82] - HLX22靶向Her2的domain IV与曲妥珠单抗不重叠表位,HLX22+曲妥珠单抗展现出优越疗效与稳健安全性,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有望重塑胃癌标准治疗 [83][84][85] 差异化适应症布局,斯鲁利单抗商业化持续加速 - PD - 1是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相关的重要分子,国内PD - 1单抗市场规模庞大、赛道拥挤,已有12款获批上市 [88][92] 出海经验丰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 - 生物类似药方面,凭借潜在帕妥珠单抗全球首仿地位,2022年与Organon的授权刷新记录,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2025年申报BLA [5] - 创新药方面,斯鲁利单抗1L ES - SCLC适应症于2025年在欧洲获批上市,预计海外收入2025年起逐渐展开 [5] 生物类似药为基础,最大化国内市场价值 - 生物类似药品种丰富,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曲妥珠单抗双规格差异化优势明显,贝伐珠单抗或将受益于生物类似药集采 [37][38][39] - 国内地方性集采政策已出台,降价幅度相对温和 [36]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 [6] - 以DCF法估计公司市值,假设WACC为5.79%,永续增长率为0.5%,考虑港股折扣对应市值为334.76亿港币,目标价61.59港元/股 [6]
新奥能源:经营韧性足,高股息带来价值重估-20250427
华泰证券· 2025-04-27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奥能源公布 1Q25 运营数据,天然气/泛能/智家有望并驾齐驱,私有化交易正常推进,当前股价隐含新奥股份 H 股潜在折价 41%,2025 年预期股息率 5.4% [1] 各部分总结 零售气量业务 - 1Q25 零售气量 72.58 亿方(yoy+0.3%),增速好于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yoy - 2.2%),业务经营稳健 [2] - 工商业气量 52.29 亿方(yoy+0.1%),暖冬使部分餐饮/酒店用气量下滑,但工业新开口气量和存量需求恢复形成对冲 [2] - 居民气量 19.69 亿方(yoy+1.1%),得益于渗透率提升 [2] - 1Q25 新增居民接驳 28.7 万户(yoy - 16.3%),新增工商业开口气量 250 万方/日(yoy - 14.6%),受地产下行及暖冬延迟复工影响 [2] - 预计 2025 年零售气毛利 yoy+6% [2] 泛能与智家业务 - 1Q25 泛能销售量达 100.39 亿千瓦时(yoy+9.9%),已投运项目 367 个,较 2024 年末增加 11 个,预计 2025 年泛能毛利 yoy+12% [3] - 1Q25 智家服务累计渗透率 3.7%(yoy - 0.3pp),新开发客户渗透率 49.8%(yoy - 8.2pp),渗透率同比下滑因地产低迷拖累 B 端配套,预计 2025 年智家毛利 yoy+10% [3] 私有化交易 - 新奥股份股东大会 2025/5/28 举行,若独立股东赞成票数超 2/3,将达成交易先决条件之一 [4] - 新奥能源当前股价隐含新奥股份 H 股潜在折价比例 41%,高于公用事业 A+H 平均折价率(34%) [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 根据最新年报数据调整折旧摊销,将 2025 - 27 年核心利润小幅下调 0.1%/0.4%/0.5%至 72.20/76.55/80.39 亿元,EPS 6.38/6.77/7.11 元 [5] - 目标价 68.6 港币,基于 10x 2025E PE 和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 0.93(前值 69.5 港币),目标 PE 等于 3 年动态 PE 均值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13,858|109,853|113,873|115,092|115,910| |+/-%|3.46|(3.52)|3.66|1.07|0.7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6,816|5,987|7,220|7,655|8,039| |+/-%|16.21|(12.16)|20.59|6.02|5.02|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6.03|5.29|6.38|6.77|7.11| |ROE (%)|16.69|13.64|15.32|14.93|14.51| |PE (倍)|9.45|10.76|8.92|8.41|8.01| |P/B (倍)|1.51|1.43|1.31|1.21|1.12| |EV/EBITDA (倍)|7.71|8.10|7.20|6.72|6.30|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68.6 港币,收盘价(截至 4 月 25 日)61.3 港币,市值 69,344 百万港币,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277.31 百万港币,52 周价格范围 44.80 - 79.55 港币,BVPS 39.87 人民币 [8] 盈利预测相关报表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表数据,展示 2023 - 2027E 各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指标及业绩、估值、每股指标等情况 [28][29]
新高教集团(02001):基本面依然稳健,关注新校拓展
华泰证券· 2025-04-27 17: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71 港元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高教集团 FY25H1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基本面稳健增长,高等学历教育收入和利润稳定性强,看好长期可持续内生增长 [1] - 招生竞争力增强,生源结构优化,推动学费收入增长 [2] - 申本申硕工作稳步推进,维持资本开支预测不变 [3] - 新签海南高等教育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校网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FY25H1 主营业务收入 14.13 亿元,yoy+7.8%,占全年预测 54%;经调整净利润 4.56 亿元,yoy+7.0%,占全年预测 57%;上半年资本开支 3.93 亿元,支出节奏符合全年指引(8 - 9 亿元) [1] 招生情况 - FY25H1 旗下院校排名大幅提升,招生吸引力增强,新生中本科人数占比提升 4 个百分点,在校生平均学费增长 9.5%,跨省招生比例持续提升,推动 FY25H1 学费收入同比增长 8.1% [2] 申本申硕及资本开支 - FY25H1 资本开支约 3.93 亿元,约占全年资本开支预测的 46%,主要用于贵州学校申本建设,三期校园建设已完成,预计 25 年 9 月有望招生;洛阳、郑州、广西学校申本陆续推进;云南和东北学校已获批省级立项建设新增硕士授予单位,甘肃、华中学校申硕推进中;维持 FY25/26/27 资本开支预测为 8.5/6.0/6.0 亿元 [3] 新校合作 - 4 月 14 日宣布与海南省教育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斯泰恩拜斯大学资产与管理学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办学合作协议,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筹办一所开展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4] 盈利预测调整 - 基于 1H 利润略微上调 FY25 - 27 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8.03/8.57/9.17 亿元(前值:7.95/8.43/9.11 亿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119|2,412|2,630|2,859|3,088| |+/-%|10.27|13.81|9.03|8.72|8.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727.50|772.00|803.32|857.10|917.16| |+/-%|17.34|6.12|4.06|6.69|7.01|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46|0.39|0.41|0.43|0.47| |ROE (%)|20.59|18.78|16.14|15.60|15.17| |PE (倍)|1.62|1.93|1.89|1.77|1.66| |PB (倍)|0.33|0.36|0.31|0.28|0.25| |EV EBITDA (倍)|4.43|4.69|4.35|3.88|4.21|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港币)2.71;收盘价(港币截至 4 月 25 日)0.82;市值(港币百万)1,617;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港币百万)8.46;52 周价格范围(港币)0.76 - 2.80;BVPS(人民币)2.98 [8] DCF 核心假设 |指标|数据|备注| |----|----|----| |无风险利率|2.69%|Bloomberg| |市场的预期收益率|14.00%|Bloomberg| |有效所得税税率|15%|假设高教公司完成营利性登记后可享受优惠所得税率| |贝塔值(β)|1.27|Bloomberg| |股权资本成本 Ke|17.05%|根据 CAPM 计算| |债务成本 Kd|5.30%|数据源自 FY24 加权平均贷款利率| |永续增长率|1%|| |债务比率 D/(D + E)|20%|高教公司无新增并购后,债务规模预计可以逐步下降,基于审慎原则假设| |WACC|14.55%|| [12] DDM 现金流预测及估值 |(百万元)|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 |----|----|----|----|----|----| |净利润|803.32|857.10|917.16|973.42|1030.06| |分红比例|0%|50%|50%|50%|50%| |现金分红|0.00|428.55|458.58|486.71|515.03| |预测年份|1.00|2.00|3.00|4.00|5.00| |折现因子|0.87|0.76|0.67|0.58|0.51| |现值|0.00|326.62|305.13|282.72|261.18| |现值合计|1175.65|| |终值|1947.43|| |终值折现|3840.21|| |股权价值|5015.86|| |股份数(百万)|1972|| |目标价(港元)|2.71|| |注:HKD/RMB = 0.94|| [13] 盈利预测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EBITDA、融资成本等在 2023 - 2027E 的情况 [18]
新奥能源(02688):经营韧性足,高股息带来价值重估
华泰证券· 2025-04-27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奥能源公布季度运营数据,天然气、泛能、智家有望并驾齐驱,私有化交易方案正常推进,当前股价隐含新奥股份H股潜在折价41%,2025年预期股息率5.4% [1] - 零售气量体现业务经营稳健,预计2025年毛利同比增长6%;泛能销量增长、智家渗透率下滑,预计2025年毛利同比增长不低于10% [2][3] - 小幅下调盈利预测,小幅下修目标价至68.6港币 [5] 各部分总结 零售气量情况 - 1Q25实现零售气量72.58亿方(yoy+0.3%),增速好于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yoy - 2.2%),天然气业务经营稳健 [2] - 工商业气量52.29亿方(yoy+0.1%),暖冬致部分餐饮/酒店用气量下滑,但工业新开口气量和存量需求恢复形成对冲;居民气量19.69亿方(yoy+1.1%),得益于渗透率提升 [2] - 1Q25新增居民接驳28.7万户(yoy - 16.3%),新增工商业开口气量250万方/日(yoy - 14.6%),受地产下行及暖冬延迟复工影响 [2] - 预计2025年零售气毛利yoy+6% [2] 泛能与智家业务情况 - 1Q25泛能销售量达100.39亿千瓦时(yoy+9.9%),已投运项目数量达367个、较2024年末增加11个,低碳工厂、低碳建筑与泛能微网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泛能毛利yoy+12% [3] - 1Q25智家服务累计渗透率达3.7%(yoy - 0.3pp),新开发客户渗透率49.8%(yoy - 8.2pp),渗透率同比下滑主要是地产低迷拖累B端配套,聚焦高消费力区域,预计2025年智家毛利yoy+10% [3] 私有化交易情况 - 新奥股份股东大会将于2025/5/28举行,若独立股东赞成票数超2/3,将达成交易先决条件之一 [4] - 新奥能源当前股价隐含新奥股份在H股潜在折价比例为41%,高于公用事业A+H平均折价率(34%) [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根据最新年报数据调整折旧摊销,将2025 - 27年核心利润小幅下调0.1%/0.4%/0.5%至72.20/76.55/80.39亿元(三年预测期CAGR为5%),EPS 6.38/6.77/7.11元 [5] - 目标价68.6港币,基于10x 2025E PE和港币兑人民币中间价0.93(前值:69.5港币,基于10x 2025E PE),目标PE等于3年动态PE均值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13,858|109,853|113,873|115,092|115,910| |+/-%|3.46|(3.52)|3.66|1.07|0.7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6,816|5,987|7,220|7,655|8,039| |+/-%|16.21|(12.16)|20.59|6.02|5.02|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6.03|5.29|6.38|6.77|7.11| |ROE (%)|16.69|13.64|15.32|14.93|14.51| |PE (倍)|9.45|10.76|8.92|8.41|8.01| |P/B (倍)|1.51|1.43|1.31|1.21|1.12| |EV/EBITDA (倍)|7.71|8.10|7.20|6.72|6.30|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港币):68.60 - 收盘价 (港币 截至4月25日):61.30 - 市值 (港币百万):69,344 -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港币百万):277.31 - 52周价格范围 (港币):44.80 - 79.55 - BVPS (人民币):39.87 [8] 盈利预测相关表格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2023 - 2027年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现金流等的预测及相关比率 [28][29]
复宏汉霖(02696):再启航,创新+国际化步入收获期
天风证券· 2025-04-27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7.85港元,目标价格61.59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宏汉霖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创新管线及海外布局有望迎来收获期,创新药斯鲁利单抗优势显著、HLX22临床数据优异、HLX43有潜在BIC潜力,生物类似药及创新药出海有望在2025年密集落地,看好公司发展 [6] 各目录总结 商业化完成闭环,创新/全球化步入新阶段 - 复宏汉霖是国内生物类似药先驱,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产品,高级管理层实力雄厚,股权结构稳定,建议实行H股全流通有望改善流动性 [14][15][23] - 公司营业收入维持高增长,归母净利润持续提振,以生物类似药为基础创新产品加快放量,高效管控成效显著整体费用率有望下降,现金流回正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 [25][29][32] HLX43:竞争格局良好,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 - 2L EGFR野生型NSCLC临床需求迫切,当前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多项研究为后线治疗提供新希望,不同病理类型NSCLC有相应治疗路径,TROP2、c - Met等是治疗研究热点 [37][38][44] - 复宏汉霖引进宜联ADC技术平台,该平台优势明显,拥有独特酶消化特性,双方合作有望拓展ADC领域布局 [55][58][59] - PD - L1抗体广泛用于肿瘤治疗,但与ADC联系较少,全球共3款PD - L1 ADC进入临床,Seagen/辉瑞的PF - 08046054在Ⅰ期临床展示出良好疗效 [62][63][65] - HLX43针对PD - 1/PD - L1不响应或耐药患者,分子设计可扩大治疗窗,在体内药效研究中表现优异,有望成为公司管线中未来的支柱品种 [71][72][74] HLX22:具有改变目前一线HER2阳性胃癌SOC的潜力 -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总发病人数40%以上,HER2阳性胃癌占比10 - 15%,一线标准疗法为曲妥珠单抗+化疗 [76][79][82] - HLX22靶向Her2的domain IV与曲妥珠单抗不重叠表位,HLX22+曲妥珠单抗疗效优越、安全性稳健,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有望重塑胃癌标准治疗 [83][84][85] 差异化适应症布局,斯鲁利单抗商业化持续加速 - PD - 1是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相关的重要分子,国内PD - 1单抗市场规模庞大、赛道拥挤,已有12款获批上市 [88][92] 出海经验丰富,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 - 生物类似药方面,凭借潜在帕妥珠单抗全球首仿地位,2022年与Organon的授权刷新记录,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在2025年申报BLA [5] - 创新药方面,斯鲁利单抗1L ES - SCLC适应症于2025年在欧洲获批上市,预计海外收入2025年起逐渐展开 [5] 生物类似药为基础,最大化国内市场价值 - 生物类似药品种丰富,利妥昔单抗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曲妥珠单抗双规格差异化优势明显,贝伐珠单抗或将受益于生物类似药集采 [37][38][39] - 国内地方性集采政策已出台,降价幅度相对温和 [3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分别为58.73/59.70/71.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0%/1.64%/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7/7.97/11.22亿元,以DCF法估计对应市值为334.76亿港币,目标价61.59港元/股 [6]
顺丰控股(06936):持续看好公司处于净利率可持续提升周期,H股相较于A股折价具备明显配置性价比
华创证券· 2025-04-27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公司处于净利率可持续提升周期,H股相较于A股折价具备明显配置性价比 [1] - 公司2024年经营成果印证净利率提升,25年3月份件量增速领跑行业,重视股东回报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净利率可持续提升原因 - 核心时效快递需求有韧性,转型卖行业解决方案助于服务行业加速渗透,2024年多行业物流收入同比增长达20%及以上,时效快递业务营收和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5.8%和11.8% [1] - 降本底层逻辑基于大营运模式变革,可支撑降本持续性,截至2024年底相关营运模式变革推广至超3400个网点和超9600个终端小站点,小哥往返交接快件平均距离缩短38% [2] - 国际业务是时代红利且为高利润率业务,预计分部利润走向上升通道,2024年KLN扣非归母净利为2.99亿元,鄂州机场快速爬坡,2024年国际货运吞吐量较2023年增长超200% [2] 2024年经营成果 - 净利率:2024年净利率3.6%,同比提升0.4%;扣非归母净利率3.2%,同比+0.5% [8] - 收入:2024年实现收入2844.2亿元,同比增长10.1%,不含丰网+10.4%;速运物流收入2058亿,同比增长7.7%,供应链及国际板块收入705亿,同比+17.5% [8] - 利润:2024年实现101.7亿,同比+23.5%;Q4实现25.5亿,同比+29.6%。分业务看,速运及大件分部24年利润109.8亿,同比+29.9%,同城即时配送分部1.33亿,同比+162%,供应链及国际分部-13.2亿,同比-148% [8] 经营端表现 - 25年3月业务量同比增速顺丰(25.4%)>圆通(22.5%)>行业(20.3%)>申通(20.1%)>韵达(17.3%);1 - 3月业务量累计同比增速申通(26.6%)>韵达(22.9%)>圆通(21.7%)>行业(21.6%)>顺丰(19.7%) [8] 股东回报情况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预计为41.04亿元,分红比例40%,2023年全年为35%;2024年第二期回购仍在进行中 [8]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维持25 - 27年预测归母净利分别为117、137、156亿,EPS分别为2.3、2.7及3.1元,对应PE分别为15、13、11倍 [8] - 目标价:维持此前分部估值,依据最新汇率计算A股目标市值2808亿人民币,给予顺丰H/A股90%折价比例,对应港股25年目标市值2527亿人民币,目标价54.50港元,预期较现价44%空间 [8]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17A|2018E|2019E|2020E| |----|----|----|----|----| |营业总收入(百万)|284,420|314,908|355,532|398,842| |同比增速(%)|10.1%|10.7%|12.9%|12.2%| |归母净利润(百万)|10,170|11,667|13,703|15,595| |同比增速(%)|23.5%|14.7%|17.5%|13.8%| |每股盈利(元)|2.04|2.34|2.75|3.13| |市盈率(倍)|17|15|13|11| |市净率(倍)|1.9|1.8|1.6|1.4| [4]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及比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率、ROE等 [11][13]
中国有色矿业: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历史最佳年度归母净利,期待自产铜持续增长-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最佳,主要得益于铜价上涨;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大幅提升,得益于铜价上涨以及铜产量恢复正常 [3][4] - 公司有内生性增长、外延式并购和稀缺高分红铜标的等核心看点,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4.12、4.48和5.24亿美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38.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3.99亿美元,同比增长43.6%;2024Q4归母净利润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3.9%,环比减少11.1%;2025Q1归母净利润1.23亿美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46%,超市场预期 [3] 2024年情况 产量 - 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硫酸产量分别为28.6/12.6/105.6万吨,同比变化+0.1%、-11.4%、+10.5%;自产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分别为7.77/8.1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1.4%和0.2%,自产铜矿合计15.9万吨,同比减少6%;钴产量633吨,同比减少49.6% [5] 销量 - 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硫酸销量分别为28.7/13.1/81.8万吨,同比变化+0.7%、-7.0%、+11.1% [5] 单价 - 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硫酸售价分别为8551/8235/204美元/吨,同比变化+9.7%/+7.7%/-29.2% [5] 成本 - 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硫酸单位成本分别为7126/4405/81美元/吨,同比变化+4.9%/-2.4%/-21.4% [5]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融资成本11.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65.5%;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2亿美元;2024年其他利得亏损0.81亿美元,同比减亏0.08亿美元 [5] 2025年一季度情况 产量 - 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硫酸产量分别为10.97/3.50/27.14万吨,粗铜及阳极铜、硫酸同比基本持平,阴极铜产量同比增长8%;自产粗铜及阳极铜/阴极铜分别为2.14/2.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4%和下降3.7%,自产铜矿合计4.3万吨,同比增长7.7% [4][6] 单价 - 铜钴价格分别为7.73/17.0万元/吨,同比分别变化+11.3%/-17.1%,环比分别增长2.4%和4.6%;2025年长单TC为21.25美元/吨,冶炼加工费下跌对公司影响小于国内公司 [6] 核心看点 内生性增长 - 旗下子公司未来3 - 5年将研究并推进谦比希东南矿体的扩产、中色卢安夏新矿、Samba矿山的采选工程、刚波夫西矿体和MSESA矿体复产项目 [7] 外延式并购 - 集团层面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刚果金公司和Deziwa铜矿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7] 稀缺高分红铜标的 - 每年分红率40%,估值较低,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高达6.7% [7]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12、4.48和5.24亿美元,EPS分别为0.11、0.11、0.13美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6/6/5X,维持“推荐”评级 [7]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816|4219|4381|4713| |增长率(%)|5.8|10.5|3.8|7.6| |净利润(百万美元)|399|412|448|524| |增长率(%)|43.5|3.3|8.9|16.9| |EPS|0.10|0.11|0.11|0.13| |P/E|6|6|6|5| |P/B|1.1|1.0|0.9|0.9| [8]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合计(百万美元)|4154|4778|4987|5732| |负债合计(百万美元)|1125|1393|1215|1508|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美元)|3029|3385|3772|4224|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816|4219|4381|4713| |净利润(百万美元)|399|412|448|524| |EPS(元)|0.10|0.11|0.11|0.13|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5.82|10.54|3.85|7.57|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43.53|3.30|8.86|16.85| |盈利能力(毛利率%)|27.49|25.39|26.23|27.68| |盈利能力(净利率%)|10.44|9.76|10.23|11.11| |盈利能力(ROE%)|17.72|16.87|16.92|18.10| |盈利能力(ROIC%)|18.49|16.58|16.20|16.81|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27.09|29.16|24.37|26.3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2.63|-32.74|-45.27|-44.1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2.76|2.66|3.37|3.18|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1.68|1.61|2.33|2.13|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96|0.94|0.90|0.88|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11.32|11.32|11.32|11.32|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5.69|5.69|5.69|5.69|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0.10|0.11|0.11|0.13|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20|0.15|0.28|0.18|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0.58|0.63|0.68|0.74| |估值比率(P/E)|6|6|6|5| |估值比率(P/B)|1.1|1.0|0.9|0.9| |估值比率(EV/EBITDA)|1.51|1.49|1.40|1.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