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达网络(09878):2025年中报点评:提质增效显现成效,AI+SaaS商业化开启
华创证券· 2025-09-30 17:1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汇通达网络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21.36港元 [2]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降25.9%;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0.8% [2] - 预测2025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53,513百万元,同比下降10.9%;归母净利润为346百万元,同比增长28.3% [4]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0%至57,819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至438百万元 [4]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2%至62,010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6%至533百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6%,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1.0% [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62元、0.78元、0.95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3倍、20.0倍、16.5倍 [4] 业务板块分析 - 交易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9.6亿元,同比下滑26.0% [8] - 消费电子产品收入下滑,主因国家补贴政策的价格限制影响高毛利机型销售 [8] - 家用电器收入基本持平,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和公司产销一体及自有品牌持续扩张 [8] - 农业生产资料收入下滑,系公司主动优化低效饲料业务 [8] - 交通出行收入下滑,系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导致公司主动收缩部分业务 [8] - 服务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但门店SaaS+订阅及商家解决方案收入环比2024年下半年均出现较快增长 [8] 战略调整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起进行战略升级,聚焦提质增效,主动优化部分低效业务,导致收入短期承压 [8] - 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公司主动放弃低效业务,深化头部品牌合作及自有品牌矩阵构建 [8] - 2025年8月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的垂直行业大模型千橙云AI将全面接入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 [8] - AI+SaaS业务旨在打造“小店大模型智能体”、“AI销售智能体”等矩阵,渗透多业务场景以提升平台价值 [8] - 基于战略调整及与阿里云合作,报告看好AI+SaaS业务的成长空间,并据此给出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8] 公司基本数据 - 公司总市值为95.97亿港元,流通市值为30.75亿港元 [5]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4.11元,资产负债率为68.32% [5] - 过去12个月内最高股价为26.65港元,最低股价为10.24港元 [5]
老铺黄金(06181):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跨越式增长,拓店和出海加速
华创证券· 2025-09-30 12:1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老铺黄金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812.50港元 [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286%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9.83亿元,同比增长238.2%;2026年为64.09亿元,同比增长28.6%;2027年为75.76亿元,同比增长18.2% [4][8] 主要财务指标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258.86亿元,同比增长204.3%;2026年为307.57亿元,同比增长18.8%;2027年为357.00亿元,同比增长16.1% [4] - 预计2025年每股盈利为28.86元,2026年为37.12元,2027年为43.87元 [4] - 基于2025年9月29日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22.3倍,2026年为17.3倍,2027年为14.7倍 [4] - 估值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6年20倍市盈率 [8]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同店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同店收入增长率约为200.8% [8] - 门店扩张与优化:2025年上半年新入驻3家商业中心(上海港汇恒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上海IFC),并优化扩容2家门店(罗湖万象城、厦门万象城) [8] - 线上平台收入达16.2亿元,同比增速313%,收入占比约13.1% [8] - 分渠道看,2025年上半年门店收入107.4亿元,同比增长243%;线上平台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313% [8]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8.1%,因金价大幅上涨而公司仅在2月进行一次价格调整,导致毛利率略有下滑 [8] - 经营杠杆释放: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11.8%,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7%,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8] - 经调整净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19.0% [8] 品牌与战略发展 - 高端客群加速破圈:截至2025年6月30日,忠诚会员数量达到约48万名,较2024年底增长13万名 [8] - 品牌高端定位获验证:沙利文调研显示老铺黄金消费者与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8] - 出海战略落地:2025年6月21日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启幕,是品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8] - 公司致力于“品牌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战略,目标打造具足非遗文化价值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黄金第一品牌 [8] 投资建议依据 - 公司品牌势能仍处于强势提升和释放阶段 [8] - 消费人群不断破圈,渠道持续扩张和优化 [8] - 出海落地将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8] - 基于中报强劲业绩表现,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8]
时代天使(06699):全球业务增长强劲,产品创新提升诊疗效能
天风证券· 2025-09-30 12:15
投资评级 - 6个月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H1公司实现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1]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为1464.30万美元,同比增长364.25% [1] - 2025年H1经营性现金流为175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6.72%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2亿美元、4.06亿美元、4.78亿美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2亿美元、0.23亿美元、0.40亿美元 [5]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H1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达8968.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 [2] - 2025年H1海外收入达716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4.51% [2] - 在国内市场,公司前瞻性布局早期矫治与下沉市场,培育其成为业务稳定增长的驱动力 [2] - 在海外市场,公司凭借高质量的医学设计支持、稳定的交付以及关键意见领袖主导的教育培训等方式扩大覆盖范围 [2] 业务量及细分收入 - 2025年H1公司隐形矫治案例总数达22.58万例,同比增长47.7% [3] - 国内隐形矫正案例总数约10.86万例,同比增长14.0% [3] - 海外隐形矫治案例总数约11.72万例,同比增长103.5% [3] - 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收入8623.4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增长受案例数增加和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共同影响 [3] - 销售隐形矫治器收入7099.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2.3%,主要受国内外业务量增长推动 [3] 产品创新与技术发展 - 公司加强技术创新,围绕早期矫治、复杂病例和数字化诊疗等需求推出多项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4] - 推出行业首创的防龋隐形矫治器,通过材料与结构创新解决正畸治疗期间牙齿健康问题 [4] - 发布多款数字化产品,包括iOrtho™ 2025和口内扫描仪AngelScanner A8 [4] - 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研究,已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3篇论文 [4] 数字化与全球运营 - 公司将智能初诊沟通、实时方案设计及治疗监控工具整合至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改善临床医生与患者体验 [5] - 在国内市场推出“Mooeli”口腔观察仪与“天使小智”智能助手 [5] - 在海外市场,通过iOrtho™平台与全球领先远程监控方案商集成软件,助力牙科医生远程订购调整型矫治器 [5] - 为支撑全球业务快速扩张,启动构建更具韧性、更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计划在全球关键位置新建或扩充制造及方案设计设施 [4] - 位于巴西和东南亚的医学设计中心正在为美国提供医学设计服务,完善网络布局 [4]
奇瑞汽车(09973):系列深度报告:自主车企领头羊之一新能源转型+高端化+出海带动新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9-30 11: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作为自主车企领头羊之一 通过新能源转型+高端化+出海三大战略驱动新一轮增长 [1] - 公司在5-20万元主流价格带市场2024年销量达237.5万辆 排名第二 仅次于比亚迪 [2] - 五大品牌矩阵(奇瑞主品牌+捷途+星途+iCAR+智界)协同发展 2022-2024年销量复合增长率显著 [2] - 技术层面依托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五大核心技术 实现油电同智全球同行 [14][16] 公司发展历程 - 奇瑞汽车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崛起(2001-2010)、战略失误(2011-2013)、艰难前行(2014-2019)、重整旗鼓(2020至今) [1] - 2020年以来形成五大品牌矩阵 主品牌包括瑞虎SUV序列、艾瑞泽轿车序列、探索+欧萌达个性化序列及风云插混序列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2698.97亿元 同比增长65.37% 归母净利润141.35亿元 同比增长18.25%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49.93/3942.57/4856.4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23/213.60/271.92亿元 [3][4]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0.40/7.90/6.20倍 [3][4] 品牌表现 - 奇瑞主品牌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87.9/128.6/164.3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36.7% 2024年出口占比54.4% [2] - 捷途品牌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18.0/31.5/56.8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77.7% 2024年出口占比30.6% [2] - 星途品牌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5.3/12.6/14.2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2.8% 2024年出口占比36.2% [2] - 智界品牌2023-2024年销量分别为899辆/5.8万辆 [2] - iCAR品牌2023-2024年销量分别为1446辆/7.1万辆 2024年出口占比13.1% [2] 市场地位 - 5-20万元价格带乘用车市场2025H1批发销量926.6万辆 同比增长16% 奇瑞在该价位段2024年销量237.5万辆 排名第二 [2] - 自主品牌在5-20万元价格带市占率达76.0% [2] 技术布局 - 火星架构包含超性能混动平台、超舒适高性能电动平台及电动多功能Skateboard平台 支持EEA 4.0/5.0/6.0电子电气架构 [14][16] - 鲲鹏动力涵盖发动机、混动箱、电驱、电池及氢能五大核心技术 第五代ACTECO 1.5TGDI发动机热效率>44.5% [16] - 雄狮智舱整合AI大模型、OS及高算力平台 猎鹰智驾分500/700/900三大系列支持不同级别智能驾驶功能 [16] - 银河生态构建智云平台、智慧数据、智能升级及生态伙伴四大核心 [16] 行业背景 - 2025H1中国乘用车批发销量1331.0万辆 同比增长12.6% 新能源渗透率48.7% [100] - 2025H1乘用车出口247.8万辆 同比增长6.8% 新能源占比提升至40.7% [106] - 5-2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渗透率44.9% 其中纯电占比26.1% 插混占比17.8% [2]
网易云音乐(09899):深度之二:聚焦年轻用户,音乐赛道的成长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30 11:1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对网易云音乐的“买入”投资评级 [3][8] - 目标市值为765亿港元,基于2026年预测 [8][110] - 当前股价为262.60港元,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8倍、22倍和19倍 [3][6][8] 核心观点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战略重心已回归音乐初心,通过产品改版关闭直播、社交和卖货入口,强化音乐推荐和社区体验 [7][19] - 年轻用户占比高(90后超90%,00后占一半),决定了其分众化版权策略,并成为中长期增长的基础 [7][9][54] - 在版权方面,头部大版权自2021年起陆续回归,目前已基本覆盖华语、日韩和欧美的头部艺人 [7][22] - 流动性显著改善,中长尾股权占比从2022年底的22.8%提升至目前超过31% [7][24]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达288亿元,同比增长20%,2017-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显示出较强的抗周期性 [7][35] - 行业增量用户主要为年轻人,音乐平台新增用户中00后和10后合计占比接近70% [7][37] -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一超一强”的稳定态势,即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而汽水音乐等新兴平台因商业模式差异,对现有格局冲击有限 [7][40][42] - 与海外相比,国内平台毛利率更高(网易云音乐1H25毛利率超36%,Spotify 2Q25为31%),这得益于更优的横纵向竞争格局 [7][51][5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已于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达17.0亿元,同比增长108% [6][7][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超过36%,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5% [7][2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71亿元、87.75亿元和98.09亿元 [6][8] - 预计2025-20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6亿元、23.25亿元和27.44亿元 [6][8] - 中长期来看,净利润有望达到50-60亿元水平 [7][9] 增长驱动因素 - 短期增长核心在于会员数提升,当前付费墙比例仅为腾讯音乐的一半左右 [7][9][81] - 测算显示,付费墙比例每提升1%,可拉动约88万会员增长;若中期提升至60%,会员数有望超过8800万 [7][9][102] - 长期增长则看提价能力,国内腾讯音乐及海外Spotify均已验证行业具备提价空间,随着年轻用户支付能力增强,公司ARPPU有望提升 [7][9][90] - 其他增长点包括88VIP合作带来的会员增量(1Q25会员数超5000万)以及广告等收入的增长 [7][83] 盈利能力展望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驱动因素包括经营杠杆显现、自制内容占比提升以及直播分成成本优化 [7][9][96]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36.6%稳步提升至2027年的41.9%,中长期有望接近47% [9][106] - 预计MAU将稳中有升,会员数保持约15%的增长中枢,中长期付费率有望达到40%,对应会员数约1亿 [9][104] - 预计ARPPU受学生会员渗透影响短期略降,但中长期具备提价能力,有望达到10元/月 [9][104]
巨子生物(02367):2025年半年报点评:达人复播渐明,数据修复企稳
华创证券· 2025-09-30 11:1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巨子生物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69.04港元,相较于当前价56.35港元存在上涨空间 [2] 核心观点总结 - 报告认为公司短期看点在于达人直播恢复,相关数据已呈现修复企稳态势 [2] - 长期看好公司作为合成生物学在美妆医疗领域应用的领军企业,技术壁垒高,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9] - 预计随着新品推出和全球化布局深入,公司业绩增长动能充足 [9] 业绩概览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1% [5][9] - 2024年半年报显示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11.8亿元,同比增长20%,符合市场预期 [9] -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2024年毛利率为82.1%,净利率为37.2%;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1.7%,净利率为38.0% [5][9] - 费用管控有效,2024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0%/2.7%/1.3% [9] 业务分项表现 - 按品牌划分:可复美是核心品牌,2024年上半年收入25.4亿元,占比82%,同比增长23%;可丽金收入5.03亿元,占比16%,同比增长27% [9] - 按品类划分:化妆品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收入24.1亿元,占比77%,同比增长24%;医用敷料收入6.9亿元,占比22%,同比增长17% [9] 竞争优势与运营亮点 - 公司毛利率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韧性,核心原因在于生物活性物自主研发生产、生产规模扩大与工艺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品牌力增强带来的产品溢价能力 [9] - 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优化,通过与上游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 [9] - 核心研发与管理团队稳定,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9] 增长策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推进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新增重组胶原、化妆品及医疗器械产线,并建设新工厂以匹配增长需求 [9] - 全球化方面,以港澳及东南亚为先行阵地,已进入香港万宁和马来西亚屈臣氏等渠道 [9] - 新品研发聚焦功效性护肤品与医疗器械领域,多款新品处于研发或注册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 [9] - 财务预测显示未来增长稳健,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9.07亿元、84.95亿元、103.1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4.7%、23.0%、21.4%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2亿元、30.08亿元、36.5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1.3%、20.2%、21.5% [5] - 估值方面,报告给予公司2025年27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69.04港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2.0倍、18.3倍、15.1倍 [5][9]
理想汽车-W(02015):i6正式上市,年轻化转型明显,上市即交付
长江证券· 2025-09-30 10: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理想i6正式上市 定价24.98万元 首销权益3.5万元 上市即交付 产品年轻化转型明显 [2][4][8] - 理想汽车智驾技术持续领先 产品优势和品牌设计深入人心 "双能战略"有望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2][6][8] - 后续新车型陆续上市将完善产品矩阵 直营渠道持续优化 未来销量空间广阔 [2][6][8] 产品详情 - 理想i6尺寸为4950/1935mm 高1670/1655mm 轴距3000mm 低风阻造型下空间较竞品有优势 [8] - CLTC纯电续航660-720km 百公里耗电量13.6-14.8kWh/100km 电耗更小且配备5C快充 [8] - 全系标配Thor-U芯片 搭载VLA司机大模型 智能体能力持续进化 [8] - 具备超大后备箱储物空间 可选配原厂拖挂套装等丰富配置 [8] 战略布局 - "双能战略"推进:电能方面 截至9月25日超充站投入使用超3300座 覆盖267座城市 年底规划达4000座 [8] - 智能方面:VLA司机大模型8月完成i8推送 9月通过OTA 8.0全量推送至所有AD Max车型 [8] 渠道与产品规划 - 截至8月底全国零售中心543家 覆盖156个城市 较上月底增加8家 [8]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36家 覆盖222个城市 较上月底增加9家 [8] - 已形成4款增程SUV+1款旗舰MPV+2款纯电SUV产品布局 强势新车周期开启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83.8亿元、116.8亿元 [6] - 对应PE分别为60.7X、23.4X、16.8X [6] - 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亿元、103.8亿元、136.8亿元 [6] - 对应PE分别为37.5X、18.9X、14.3X [6]
珍酒李渡(06979):调整期释压,25H2“大珍”新模式放量可期
天风证券· 2025-09-29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39.6%)[1] - 净利润5.75亿元(同比-23.5%)[1] - 经调净利润6.13亿元(同比-39.8%)[1] - 酒类业务营收24.97亿元(同比-39.58%)[1] - 销量同比-35.58%至9125吨[1] - 吨价同比-6.20%至27.37万元/吨[1] 分品牌表现 - 珍酒营收14.92亿元(同比-44.80%)[2] - 李渡营收6.11亿元(同比-9.40%)[2] - 湘窖营收2.77亿元(同比-38.73%)[2] - 开口笑营收0.81亿元(同比-63.91%)[2] - 珍酒/李渡/湘窖销量分别同比-33.47%/+27.79%/-36.42%[2] - 珍酒/李渡/湘窖吨价分别同比-17.03%/-29.09%/-3.63%[2] 分价位带表现 - 高端营收5.75亿元(同比-47.28%)[2] - 次高端营收9.82亿元(同比-41.58%)[2] - 中端及以下营收9.40亿元(同比-30.95%)[2] - 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毛利率分别为67.7%/65.7%/46.8%[2] 分渠道表现 - 经销商营收21.97亿元(同比-41.78%)[3] - 直销营收3.00亿元(同比-16.57%)[3] - 经销商/体验店/零售商数量同比+152/-36/-357家至3259/1025/2835家[3]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提升0.28pcts至59.04%[3] - 归母净利率提升4.83pcts至23.02%[3] - 销售费用率+1.15pcts至22.24%[3] - 管理费用率+3.34pcts至9.76%[3] - 毛利率提升主因李渡占比提升及自有产能替代外购[3] 战略调整与增长预期 - 产品侧重次高端及中端价位[4] - 渠道加大宴席场景拓展[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9.78/65.90/71.41亿元[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73/12.94/17.00亿元[4] - 对应PE为26.58/22.03/16.77X[4] 市场与行业背景 - 商务场景需求疲软导致高端及次高端承压[2] - 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4] - 公司推出"大珍"新品作为新增长极[1][2]
紫金黄金国际(02259):紫脉相承,金绽东方
民生证券· 2025-09-29 22:00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但指出紫金黄金国际2025-2027年PE估值仅为19/15/14倍 显著低于港股可比黄金公司平均23/20/17倍水平 并强调应给予估值溢价 [4][32][33] 核心观点 - 紫金黄金国际是紫金矿业海外黄金矿山整合而成的全球领先黄金开采公司 为全球黄金开采行业增速最快的公司之一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61.9% [1][9] - 公司拥有全球化资源布局 截至2024年底黄金权益资源量1614吨 权益储量856吨 2024年权益产量33.7吨 2022-2024年权益产量年化增速28.2% [2][18][20][21] - 公司发行获国内外投资者青睐 基石投资者占比49.94% 募集资金250亿港币主要用于矿山升级建设、外延并购及勘探活动 [3][26][27] - 不考虑哈萨克斯坦金矿收购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93/16.49/17.61亿美元 对应PE估值19/15/14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且收购完成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4][5][32] 公司资源与产能 - 资源储量:截至2024年底 公司合并黄金资源量1796.5吨(权益量1614.4吨) 平均品位1.5g/t 证实和可信储量856吨(权益量764.7吨) 平均品位1.4g/t [18][20] - 产量表现:2024年黄金总产量40.4吨(权益量33.7吨) 2025H1产量20.4吨(权益量17.5吨) 主要产量贡献来自澳大利亚诺顿金田(24.6%)、苏里南罗斯贝尔(21.1%)和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20.4%) [2][21][22] - 成本控制:2022-2024年全维持成本从1046美元/盎司升至1458美元/盎司 但2024年同比增速仅0.6% 2025H1成本为1568美元/盎司 [2][23][2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营收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5.81/56.05/58.31亿美元 同比增长53.2%/22.4%/4.0% [5][30][31] - 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93/16.49/17.61亿美元 同比增长168.7%/27.5%/6.7% 每股收益0.49/0.63/0.67美元 [4][5] - 估值对比:港股可比黄金公司2025-2027年平均PE为23/20/17倍 公司当前发行价对应PE仅19/15/14倍 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4][32][33] 资金用途与战略 - 募集资金250亿港币(约32.1亿美元)分配:122.5亿用于现有矿山升级建设(50.1%) 81.82亿用于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33.4%) 24.47亿用于一般公司用途(10.0%) 15.9亿用于勘探活动(6.5%) [3][27][28] - 收购计划:拟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 预计并表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源储备和盈利能力 [3][4][27]
绿茶集团(06831):中式融合菜龙头,拓店提效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9-29 20: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休闲中式融合菜连锁餐饮企业,截至2024年末拥有465家餐厅,覆盖141个城市,2024年收入达38.38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 [8][13] - 公司计划通过地域加密、下沉市场拓展和景区门店布局策略进一步扩张餐厅网络,2025-2027年计划新开门店150/200/213家,其中华东/广东/华北/其他地区/海外分别计划新开159/42/50/284/28家,一线及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计划新开146/123/265家,并新增17家旅游景区餐厅 [8][59][61] - 公司以融合菜系、高性价比和特色装修环境为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人均消费50-70元,显著低于西贝(80-90元)、小菜园(60-70元)、太二酸菜鱼(70-80元)和外婆家(60-70元),且小型餐厅占比提升至61%(2024年底284家),优化运营效率 [8][50][52] - 通过菜品创新(2022-2024年推出新品172/168/203个)、外卖业务拓展(2022-2024年外卖收入CAGR为35%,2024年占比18.84%)和自建中央厨房(计划投入1.963亿港元)提升同店表现和供应链效率 [8][62][64][7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01/59.67/72.53亿元,同比增长25.09%/24.28%/21.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32/8.11亿元,同比增长43.70%/25.64%/28.34%,对应2025-2026年PE为7.67x/6.11x,低于行业平均16.01x/13.05x,估值具性价比 [1][8][75][76] 行业分析 - 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9,52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718亿元,CAGR为8.96%,预计2027年达69,264亿元,2024-2027年CAGR为7.52%,其中中式餐厅占比55.13%(2024年30,715亿元) [8][32] - 连锁餐饮增速领先,2019-2024年连锁/非连锁餐饮CAGR分别为13.60%/7.72%,预计2024-2027年CAGR分别为8.60%/7.19% [8][35] - 休闲中式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5,347亿元,CAGR达11.1%,占比中式餐厅从16.0%提升至17.4%,预计2024-2029年CAGR维持9.1%,2029年达8,261亿元,占比提升至19.3% [8][37] - 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CR5约3.9%,绿茶市占率0.7%,排名第四,仅次于西贝(1.0%)、小菜园(1.0%)和太二酸菜鱼(0.8%) [8][39]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8.38/3.50亿元,同比增长6.94%/18.48%,2018-2024年CAGR分别为19.6%/41.1%,2025H1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2.90/2.34亿元,同比增长23.1%/34.1% [8][22][30] - 收入结构以餐厅运营为主(2025H1占比76.75%),外卖服务占比提升(2025H1占比22.89%,2024年增速39.8%) [8][25] - 同店销售改善,2023-2024年整体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26.20%/-10.30%,2025H1收窄至-1.7%,其中广东省实现正增长(+1.1%) [8][26] - 成本优化,原材料及耗材占收入比重从2022年36%降至2024年31%,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集中采购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