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鹤(06186):业绩低于预期,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华创证券· 2025-07-09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下调至“推荐”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H1业绩低于预期,去库及生育补贴致收入下滑,补助减少、减值计提之下利润承压;H2行业需求有望向好,关注库存调整及补贴情况;加大分红回购提供确定收益,龙头中长期仍具优势;考虑库存去化、生育补贴及相关减值影响,下调25 - 27E业绩预测,按20亿底线分红承诺测算25E股息率约5.3%,给予25年目标PE 14X,对应目标价至5.1港元,下调至“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预告,25H1预计收入91 - 93亿,同比下滑7.9% - 9.9%,预计净利润10 - 12亿,同比下滑36% - 47%;预计25Q3渠道库存调整到位,全年收入指引低个位数增长;年内拟投入不少于10亿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后续出售或员工股权激励;预期25年分派股息不少于20亿元,去年同期27.2亿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20,749|20,766|22,054|23,119| |同比增速(%)|5.6%|0.1%|6.2%|4.8%| |归母净利润(百万)|3,570|3,025|3,602|3,992| |同比增速(%)|5.3%|-15.3%|19.1%|10.8%| |每股盈利(元)|0.39|0.33|0.40|0.44| |市盈率(倍)|10.6|13|11|9| |市净率(倍)|1.5|1.4|1.4|1.3| 注:股价为2025年7月8日收盘价,目标价5.1港元,当前价4.58港元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90.67亿股,已上市流通股90.67亿股,总市值415亿港元,流通市值41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23.3%,每股净资产2.9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6.80/3.21 [5] 业绩分析 - 去库及生育补贴致收入下滑,补助减少、减值计提之下利润承压,25H1业绩低于预期 [7] 后续展望 - H2行业需求有望向好,公司指引全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对应25H2收入预计同增10 - 15%,预计渠道库存调整将于25Q3完成,生育补贴对收入端影响或仍延续;考虑到24H2新生儿数量增速转正,预计25H2行业二段/三段奶粉需求向好,公司拟于25H2推出较卓睿更高端的新品,产品有序迭代之下或有望驱动收入环比改善,建议紧盯后续库存调整及价盘情况 [7] 分红回购 - 报表承压背景下,公司提出年内拟投入不少于10亿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后续出售或股权激励),且承诺预期25年分派股息不少于20亿元,加强股东确定性收益 [7] 中长期优势 - 中长期看,24年新生儿人口回暖、生育补贴政策落地之下,预计行业改善周期可看2 - 3年,公司渠道基础较优,超高端系列卓睿以更高的渠道利润、理顺渠道体系,抢占外资份额,预计中长期仍具备优势 [7] 投资建议 - 考虑到库存去化、生育补贴及相关减值影响,下调25 - 27E业绩预测至30.2/36.0/39.9亿元,对应PE分别13/11/9X;按照20亿底线分红承诺测算,25E股息率约5.3%;公司身为婴配粉龙一品牌及渠道仍具备优势,关注后续库存调整情况,给予25年目标PE 14X,对应目标价至5.1港元,下调至“推荐”评级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766百万、22,054百万、23,119百万等 [13]
滔搏(06110):零售符合预期,期待业绩复苏
长江证券· 2025-07-09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滔搏发布 FY2026Q1(2025 年 3 - 5 月)零售数据,零售同比中单位数下滑,表现符合预期,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公司直营门店毛销面积环比 - 1.3%,同比 - 12.3% [2][6] - 公司当前处于经营周期底部逐渐向上,收入承压及毛利率修复偏弱,FY2026 利润率修复主要依托费用率调控,整体呈现弱修复态势,公司指引净利润持平 [8] - 综合谨慎预期下,预计公司 FY2026/2027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2/14.2 亿,对应 PE 分别为 13/12X,100%分红预期下预计 FY2026 股息率~8%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门店情况 - FY2026Q1 末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同比 - 12.3%,环比 - 1.3%,主因公司加速抵消和亏损店铺淘汰,店铺数量下滑所致,预计全年门店仍延续净关店但幅度逐渐收窄,后续有望逐渐企稳 [8] 品牌情况 - Norrøna 等品牌后续将通过单品店和线上官旗展开布局,户外品牌矩阵有望不断拓宽 [8] - Nike FY2026Q1 订单或有望环比改善,服装产品科技运用或有所改观,Nike 业绩有望逐步迎来改善,后续有望推动滔搏业绩改善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单位/百万元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27013 | 25941 | 27168 | 27988 | | (+/-)(%) | -7% | -4% | 5% | 3% | | 归母净利润 | 1286 | 1322 | 1416 | 1535 | | (+/-)(%) | -42% | 3% | 7% | 8% | | EPS(元/股) | 0.21 | 0.21 | 0.23 | 0.25 | | P/E | 14.84 | 13.19 | 12.31 | 11.36 | [10]
古茗(01364):区域深耕成就万店规模,打造中端茶饮高成长新范式
国信证券· 2025-07-08 22: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4][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端现制茶饮赛道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赛道规模大、增速快,但竞争激烈、格局多变 [14] - 古茗具备突围潜力,其供应链布局完善,“区域深耕”策略能充分发挥供应链优势 [15] - 古茗成长逻辑为门店规模与单店创收相乘,供应链可降本增效,预计未来门店扩张与单店创收双轮驱动增长 [77] - 预计 2025 - 2027 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 20.1/25.2/30.8 亿元,给予 2025 年 PE 目标 32 - 35x,未来 1 年合理市值区间 642 - 702 亿 RMB [4][110][121] 各部分总结 写在前面 - 中端现制茶饮赛道能兼顾消费者品质与性价比需求,是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但竞争激烈、格局多变 [14] - 古茗有望凭借供应链和“区域深耕”策略突围 [15] 古茗:现制茶饮长期主义者,属地深耕策略助力品牌行稳致远 历史沿革 - 2010 年创始人王云安在浙江台州开设首店,2011 年开启加盟连锁扩张,2012 年开启全国化扩张 [16] - 2024 年底布局全国 17 省,8 个省份超 500 家门店,全国门店总数达 9914 家,是最大的中端现制茶饮品牌和全价格带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 [16] - 2025 年 2 月 12 日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6] 管理分析 - 核心高管以 80 后为主,分工明确,王云安等 4 人持股占比约 72.67% [18] - 需关注 2025 年 8 月 11 日和 2026 年 2 月 11 日两个股权解冻期 [19] 产品策略 - 产品主打 10 - 18 元中端定位,以质量优先、健康鲜活、亲民为特点 [21] - 定位货架型茶饮,产品结构均衡、推新速度快,2021 - 2024 年分别推出 94、82、130 及 103 款新品 [23] - 与霸王茶姬大单品策略相比,货架型茶饮能规避市场风险,提升品牌渗透率,2023 年产品平均季度复购率达 53% [27] 经营分析 - 门店扩张坚持属地深耕战略,以浙江为中心,沿海省份深挖,朝内陆拓展 [29] - 加盟模式为主,2021 - 2024 年门店总数复合增速 20.3%,下沉市场是新增长动力 [30] - 2024 年营收 87.9 亿元/+14.5%,经调净利润 15.4 亿元/+5.7%,2021 - 2024 年收入和经调净利润 CAGR 均为 26.1% [36] - 商品销售和持续支持加盟费是创收核心,2024 年前三季度商品销售占收入 75.6%,持续支持加盟费毛利贡献 49.2% [38] - 2025 年推出设备分期计划,降低加盟门槛,完善退出机制,减轻新加盟商经营压力 [40] - IPO 资金净额 13.56 亿港元,分四年实施,涵盖六大用途 [43] 如何看待中端现制茶饮这门生意 市场规模 - 中端茶饮能兼顾消费者品质与性价比需求,超 7 成消费者茶饮消费价格带在 10 - 20 元区间 [48] - 2025 年中端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 1615 亿元,规模占比 51.9%,2024 - 2028 年市场规模 CAGR 为 20.8%,是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 [53] 竞争格局 - 中端现制茶饮头部玩家份额占比相对接近,2023 年古茗份额最高占比 17.7% [56] - 中端茶饮赛道龙头多次易主,2024 年底古茗成为新的赛道龙头 [59] - 中端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更迭频繁,原因在于价格带定位灵活,易出爆品,且高端品牌价格带下探加剧竞争 [61] - 茶饮品牌可依托爆款单品突围,如书亦烧仙草的烧仙草、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与桂馥兰香等 [62] 关于中端现制茶饮这门生意的 3 点思考 - 中端现制茶饮赛道空间宽广,能容纳多个品牌发展 [65] - 爆款大单品是中端现制茶饮品牌弯道超车的主要策略 [66] - 中端茶饮赛道竞争激烈,存量龙头需保持战略警惕与创新驱动力 [67] 中端茶饮龙头想要穿越周期需要做好什么——以书亦烧仙草为例 - 书亦烧仙草 2007 年创立,2018 年提出“半杯都是料”口号,门店爆发增长,2022 年完成超 6 亿元融资 [68] - 2022 年开始战略调整失误,门店扩张放缓,规模被反超,原因包括押注植物基概念、改变品牌视觉形象和供应链管理失当 [69] - 中端茶饮赛道比拼品牌运营能力,需兼顾消费者、加盟商与供应链的动态平衡 [74] 成长看点:基本盘稳固,积跬步致千里 成长公式 - 古茗成长逻辑为门店规模*单店创收,供应链可降本增效 [77] 供应链 PK - 供应链是现制茶饮品牌的核心,蜜雪集团供应链体系最强,古茗综合实力居行业次席 [78] 门店扩张 - 古茗卡位华东,8 个核心省份达关键规模,占门店数 80%、GMV 83%,稳定的大本营是扩张底气 [82] - 2024 年起加盟费、设备费支持分期支付,加盟政策友好 [86] - 预计 2025 - 2027 年门店分别新增 2600/2850/3000 家,净增 2100/2350/2450 家 [87] 单店创收 - 单店创收=单店 GMV*成本加成,2024 年成熟加盟店年均 GMV 约 234 万,净利润率 19.1%,新店回本周期约 16.5 月 [91][92] - 预计 2025 - 2027 年单店 GMV 分别同比增 7.5%/3.5%/3.2%,主要受益于平台补贴和品类推新 [101] 中期思考:2030 年,中性预测门店规模有望达 2.7 万家,利润规模达 53 亿元 门店规模 - 中性预期下,2030 年门店规模有望达 2.66 万家,主要通过关键规模省份下沉和潜力区域扩张 [105][106] - 乐观预期下,门店规模有望达 3.1 万家,但对供应链要求更高 [106] 收入利润 - 中性假设下,2030 年收入利润分别有望达 293.3/52.8 亿元 [107] - 乐观假设下,2030 年收入利润分别有望达 335.9/60.4 亿元,较中性有 15%上行空间 [107]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113.3/139.2/167.4 亿元,同比+28.9%/22.9%/20.2%,毛利率 30.7%/30.8%/30.9% [110]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 20.1/25.2/30.8 亿元,同增 30.1%/25.6%/22.2% [110] 估值讨论:高势能成长期&确定性现制饮品品牌应享受估值溢价 - 连锁餐饮品牌在高势能期享受溢价,星巴克上市初期和高增长期估值溢价明显,成熟期估值 20x - 30x+ [111][112][113] - 古茗短期成长性较强,给予 2025 年动态 PE 估值 32 - 35x,未来 1 年合理市值区间 642 - 702 亿 RMB [11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 20.1/25.2/30.8 亿元,同增 30.1%/25.6%/22.2% [121] - 给予公司 2025 年 PE 目标 32 - 35x,未来 1 年合理市值区间 642 - 702 亿 RMB,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21]
康耐特光学(02276):传统业务产品结构改善,智能眼镜配套方案持续落地
信达证券· 2025-07-08 20: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耐特光学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30%,利润体量至少为2.71亿元+,预计利润增速优于收入 [1] - 作为全球镜片龙头,预计H1标准化镜片平稳增长,高折射率和功能性镜片等高价、高毛利产品增长较快,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价格带和盈利中枢向上 [1] - 智能眼镜行业销量高增,公司客户合作快速突破,供应链能力突出,有望成为国内头部品牌核心定制化镜片供应商 [2] - 海外市场布局多元,关税影响有限,日本项目有望7月底投产,首期投产后年产能可比现有车房定制片增加20%,有望充分覆盖北美市场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主业实现归母净利润5.6、6.7、8.1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0.9X、25.7X、21.4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30%,利润体量至少2.71亿元+,预计利润增速优于收入 [1] - 2024年境内、亚洲(除中国大陆)、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分别实现收入6.55、5.22、4.74、3.19、0.65、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37.9%、16.9%、6.4%、 - 13.8%、0.8% [3] 智能眼镜行业情况 - 25Q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为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预计全年销量为1451.8万台,增速为42.5%;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83.1万台,同比增长219.5%,预计全年销量为882.8万台,增速为225.6% [2] - 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为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为216.5万台,同比增长178.4% [2] 公司智能眼镜业务 - 供应链能力突出,预计智能眼镜合作加速突破,25年合作在研项目或将快速增加 [2] - 贴合式方案壁垒较高,公司与美国多个科技和消费电子企业持续合作,积极拓展其他企业客户业务合作机会,有望成为国内头部品牌核心定制化镜片供应商 [2] 海外市场情况 - 公司区域多元,美国收入占比仅约13%,美国终端市场价格敏感性较低,全球树脂眼镜镜片产品供应链格局稳固,替代难度较高,关税波动对公司实际影响有限 [3] - 日本项目有望7月底投产,预计首期投产后年产能可比现有车房定制片增加20%,有望充分覆盖北美市场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主业实现归母净利润5.6、6.7、8.1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0.9X、25.7X、21.4X [3]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61|2393|2771|3199| |增长率YoY %|17%|16%|16%|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8|558|671|806| |增长率YoY%|31%|30%|20%|20%| |EPS(摊薄)(元)|1.03|1.16|1.40|1.68| |市盈率P/E(倍)|22.24|30.90|25.71|21.40| [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619|2153|2878|3872| |现金|499|771|1330|2109| |应收账款及票据|356|398|466|541| |存货|563|761|837|977| |其他|201|222|245|245| |非流动资产|770|818|904|891| |固定资产|587|621|704|686| |无形资产|33|33|33|33| |其他|150|164|167|173| |资产总计|2389|2971|3782|4763| |流动负债|732|756|897|1072| |短期借款|290|291|331|409| |应付账款及票据|189|193|237|284| |其他|253|272|329|379| |非流动负债|71|71|71|71| |长期债务|0|0|0|0| |其他|71|71|71|71| |负债合计|803|827|968|1143| |普通股股本|427|427|427|427| |储备|1294|1852|2522|332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586|2143|2814|3620| |少数股东权益|0|0|0|0| |股东权益合计|1586|2143|2814|3620| |负债和股东权益|2389|2971|3782|4763| [5]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061|2393|2771|3199| |其他收入|0|0|0|0| |营业成本|1102|1444|1659|1900| |销售费用|103|108|125|144| |管理费用|194|215|236|262| |研发费用|88|108|125|144| |财务费用|10|6|6|7| |除税前溢利|497|641|771|926| |所得税|69|83|100|120| |净利润|428|558|671|806| |少数股东损益|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28|558|671|806| |EBIT|508|647|777|933| |EBITDA|582|663|794|952| |EPS(元)|1.03|1.16|1.40|1.68| [5]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478|319|602|673| |净利润|428|558|671|806| |少数股东权益|0|0|0|0| |折旧摊销|74|15|17|18|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25|-255|-86|-151| |投资活动现金流|-152|-42|-77|35| |资本支出|-216|-50|-100|0| |其他投资|64|8|23|35| |筹资活动现金流|-157|-4|33|71| |借款增加|83|2|40|78| |普通股增加|-107|0|0|0| |已付股利|-134|-6|-6|-7| |其他|0|0|0|0| |现金净增加额|169|272|558|779| [5] 其他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毛利率|38.58%|39.64%|40.12%|40.61%| |销售净利率|20.78%|23.32%|24.21%|25.18%| |ROE|27.01%|26.03%|23.83%|22.26%| |ROIC|23.31%|23.13%|21.50%|20.16%| |资产负债率|33.62%|27.85%|25.59%|24.00%| |净负债比率|-13.21%|-22.40%|-35.50%|-46.95%| |流动比率|2.21|2.85|3.21|3.61| |速动比率|1.44|1.84|2.27|2.70| |P/E|22.24|30.90|25.71|21.40| |P/B|6.16|8.04|6.13|4.76| [5]
浙江世宝(01057):穿越周期成长,转向技术领航
天风证券· 2025-07-08 19: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汽车,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5.45港元,目标价格7.32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5.1、43.7、52.0亿元,同比增长30%、25%、19%,实现归母净利润2.7、3.8、5.1亿元,同比增长84%、39%、34%,考虑公司先发优势、技术积累和客户优势,给予2025年20X估值,对应股价7.32港币,目标市值55亿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公司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转向器行业龙头企业,前身为1993年的浙江世宝方向机,主营汽车转向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转向器标准制定主要参与者,从制造机械式及液压动力循环球转向器起步,2006年开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上市,2023年成功开发线控转向系统 [12] - 股权架构:架构稳定,实控方为同一家族,第一大股东是浙江世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东为张世权及其家族成员,张世权为实控人 [15] - 客户情况:客户结构多样,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6%,包括奇瑞、吉利、蔚来、理想等,2024年乘用车业务营收占比约82%,商用车业务营收占比约18%,均实现电动化、智能化产品量产 [18][19] - 财务情况:2023年起多个新产品量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销量提升,营收快速上升,新产品毛利率高,生产成本改善,规模效应带动整体利润率上行 [22] 坎坷:2015 - 2019年,新产品导入但增收不增利 - 受法规驱动,电动助力转向逐渐成为乘用车转向系统主流:国四、国五排放标准促进整车厂寻找降排省油措施,电动助力转向(EPS)较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更省油,2016 - 2020年间中国乘用车市场EPS渗透率从80.1%上升至96.4% [25] - 浙江世宝储备的EPS产品导入量产,带动营收上升:公司2014年前开发出多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试制样机,部分小批量供货,2015年EPS系统销售增长,2016年收入首破10亿元,2017 - 2018年收入保持在11亿元左右,2019年因产品质量问题收入降至10亿元以下 [26][28][32] - 由于产品降价及产能利用率问题,公司毛利率处于下降通道:汽车行业“年降”机制使部分老产品售价下降拖累毛利率,新项目前期投入增加、量产初期成本高,受乘用车销量下降和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制造成本占比高,固定资产增加导致折旧摊销支出增加,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上升,2019年销售费用因产品质量问题大幅增长 [33][34][39] 曙光:2020年往后,客户和新产品开拓拉动稼动率,规模效益显现 - α与β兼备,公司营收持续高增长:中国汽车整体销量上升,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客户,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转向管柱及中间轴产品、齿条助力电动转向系统(R - EPS)量产,进入新势力客户供应链,蔚来和理想成为2024年第三、第四大客户,传统客户奇瑞和吉利营收增长明显 [40] - 公司稼动率提升,规模效应带动利润兑现:新产品量产且毛利率高,产量上升使生产成本改善,2024年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 - 90%,毛利率2023年重回上升轨道,2021年下降因财务统计口径修改,年资本开支逐渐回落,折旧摊销占营收比重下降,研发费用投入增加,但期间费用率因营收高增长下降,净利率提升 [42][44][46] 拥抱新技术,公司行业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 线控转向,公司积极跟进:线控转向取消传统机械连杆,通过电信号控制转向,具有整车厂可灵活布置方向盘、实现可变转向比、防止转向柱伤害驾驶员、提升车辆操纵稳定性等优势,被看作汽车转向系统下一个迭代方向,公司在线控转向领域技术储备扎实,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部分项目预计2026年量产 [51][53][54] - 商用车领域,EPS加速上车,公司已有成熟产品:国六标准及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提升推动EPS上车商用车,公司2016、2018年分别研发成功适用于重型、轻型商用车的电液、电动循环球转向器,相关产能建设有序推进 [3][5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5.1、43.7、52.0亿元,同比增长30%、25%、19%,实现归母净利润2.7、3.8、5.1亿元,同比增长84%、39%、34% [4][56] - 转向系统及部件业务:受益于已拓展客户持续放量,乘用车业务营收有望高速增长,商用车板块电动循环球和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随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节能减排需求增加,但液压转向器增长乏力,拖累营收增幅,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3.4、42.0、50.2亿元,毛利率因新产品导入预计有所提升,分别为19%、20%、20% [56] - 其他业务:主要跟随汽车市场总量变动,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维持5%左右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6、1.7、1.8亿元,毛利率保持50%、50%、50% [56]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股东结构优化顺利,龙头经营稳步向上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8 19: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突破行业高经营成本痛点,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夯实龙头地位,品牌力、渠道网络及客户基础优势持续验证,近期主要股东CPE顺利退出,股东结构持续优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当前市值68.5亿港元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15.32 - 30.25港元,当前股本2.36亿股 [6] 财务摘要 |项目|2021|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80.74|1635.41|2145.07|2572.20|3076.26|3313.03|3590.85| |营收增速(%)|18.5|-8.2|31.2|19.9|19.6|7.7|8.4| |毛利润(百万元)|833.79|717.84|977.10|1190.00|1444.49|1557.17|1701.49| |净利润(百万元)|193.48|103.11|215.66|228.46|307.65|337.03|417.03| |净利润增速(%)|28.2|-46.7|109.2|5.9|34.7|9.5|23.7| |PE|-|0.00|11.01|16.38|20.11|18.36|14.84| |PB|-|0.00|3.07|4.18|5.57|4.79|4.09| [5] 财务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2025E货币资金8.89亿元、营业总收入30.76亿元等 [7][8]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港元)|EPS(元)| |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2025E|2026E|2024A|2025E|2026E| |002612.SZ|朗姿股份|17.10|0.58|0.70|0.83|28|24|21| |300015.SZ|爱尔眼科|12.13|0.38|0.44|0.50|35|27|24| |2273.HK|固生堂|34.25|1.22|2.16|2.79|25|16|12| |平均值| | | | | |29|23|19| [9] 公司战略举措 - 引入多方优质资金,CPE出售约5133万股,交易对象包括外资长线医疗健康领域基金等,交易完成后CPE不再是主要股东 [6] - 推出资本市场价值提升计划,包括提高分红比例(2025 - 27年除特殊情况外拟将年度归母利润不低于50%用于分红)、股东结构优化(吸引优质长线机构投资者)、长效激励机制(实施核心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6] 经营情况 - 2Q25拟进一步收购广州奈瑞儿20%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增至90%,预计提升归母净利润及每股盈利能力 [6]
康耐特光学(02276):产品结构升级带动25H1业绩靓丽,持续关注XR业务进展
国金证券· 2025-07-08 15: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耐特光学 2025 年 7 月 7 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 1H25 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少于 30% [2] - 预测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5.4/6.6/8.2 亿元,同比 +25.5%/+22.64%/+23.76%,考虑到公司传统业务稳中有进,AI 新兴业务具备较大潜力,后续成长路径清晰,当前股价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32/26/21X [5] 各部分总结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1H25 业绩增长主要系高折射率及功能型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产品组合优化,平均售价上行逻辑持续兑现,标准化镜片毛利率达 30%,定制化镜片毛利率达 60%,高附加值产品贡献显著 [3] - 受益于国内渠道扩张,高折射产品凭借差异化定位和高性价比优势快速渗透,防蓝光、偏光等功能镜片进一步强化产品竞争力 [3] - 智能眼镜行业加速发展,25Q1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 148.7 万台(同比 +82.3%),公司积极加码 XR 领域,已建立光学研发中心,歌尔股份战略入股 + 泰国产能布局落地,未来 XR 业务有望贡献业绩 [3] 定制化能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边际能力改善,凭借三合一、卡扣式等方案全覆盖,定制化能力与技术先发优势显著,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歌尔入股后逐步强化触点连接,国内新客户拓展可期 [4] - 日本自动化车房树脂镜片产线预计 2025 年 7 月底投产,将进一步提升高端定制化产能,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4] 财务数据预测 | 项目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760 | 2,061 | 2,472 | 2,961 | 3,551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12.70% | 17.11% | 19.94% | 19.79% | 19.93%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27 | 428 | 538 | 659 | 816 |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31.56% | 30.96% | 25.54% | 22.64% | 23.76% |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68 | 0.89 | 1.12 | 1.37 | 1.70 |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1.13 | 1.12 | 0.78 | 1.08 | 1.26 |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 23.44% | 27.01% | 25.32% | 24.45% | 23.23% | | P/E | 10.36 | 27.90 | 32.07 | 26.15 | 21.13 | | Р/В | 2.16 | 6.70 | 8.83 | 6.95 | 5.33 | [9] 市场报告评级比率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 --- | --- | --- | --- | --- | --- | | 买入 | 0 | 0 | 2 | 5 | 14 | | 增持 | 0 | 0 | 0 | 0 | 0 | | 中性 | 0 | 0 | 0 | 0 | 0 |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 评分 | 0.00 | 0.00 | 1.00 | 1.00 | 1.00 | [12]
同程旅行(00780):下沉市场OTA龙头,拥抱大众旅游时代红利
中银国际· 2025-07-08 14: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6][10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程旅行作为国内下沉市场的 OTA 龙头企业,有望享受大众旅游的时代红利,背靠腾讯和携程两大股东,自身流量和供给资源优势显著 [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7/33.69/40.82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33.12/39.79/47.9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1/12.9/10.7 倍,经调整 P/E 分别为 13.1/10.9/9.1 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同程旅行:下沉市场 OTA 龙头 - 发展历程:同程网和艺龙于 2018 年 3 月合并,11 月港交所上市,2021 年更名同程旅行,已跻身 OTA 行业前三,还拓展度假和酒管业务 [17] - 股权结构:截至 2024 年末,前二大股东为携程和腾讯,持股 24.07%和 20.46%,业务层面深度合作 [18] - 业务拆解:核心业务为在线旅游平台,住宿预订约占 3 成,交通票务预订约 5 成,通过收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23] - 财务表现:2023 - 2024 年营收 119.0、173.4 亿元,同比+80.7%、+45.8%,2024 年经调整净利润 27.9 亿元,同比+26.7% [31] OTA 行业:受益于旅游市场高景气度,博弈加剧冲击有限 - 行业概览:2024 年旅游在线交易率达 51.5%,在线旅游市场重回万亿,交通在线预订 GMV 占比高,住宿在线预订渗透率仍在爬升,低线城市是增量市场 [39][46] - 竞争格局:市场一超多强,携程占半壁江山,同程等平台错位竞争,内容、电商平台入局对格局冲击有限 [49][54] - 议价能力:交通变现率低,住宿变现率高但长期有下降压力,短期内酒店依赖 OTA 导流 [57][59][66] 出游市场:国内迈入大众旅游时代,跨境游复苏正当时 - 国内游:2024 年国内旅游总人次 56.2 亿人次,同比+14.8%,收入 5.8 万亿元,同比+17.1%,下沉市场是增量 [68][69] - 跨境游:2024 年末入境游和出境游人次分别恢复至 2019 年的 90.8%和 94.2%,预计 2025 年出境游人次超 1.55 亿 [72][78] 核心优势:卡位下沉市场错位竞争,两大股东赋能流量&供给 - 卡位下沉市场实现错位竞争,创新产品服务迎合大众旅游:超 8 成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推出经济实惠交通方案和“首乘无忧”计划 [82][83] - 两大股东赋能,流量供给深度合作:腾讯提供流量入口,携程共享酒旅库存,公司拓展多元流量渠道 [88][93][96] - 深化自有产业链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收购旅行社、酒店管理公司和 PMS 品牌,开拓国际市场,2024 年国际机票和酒店业务增长显著 [101][10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196.24、220.69、245.34 亿元,同比+13.17%、+12.46%、+11.17%,毛利率 65.8%、66.0%、66.3% [105][106] -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下沉市场,背靠两大股东,核心业务增长空间可观,经调整 P/E 低于可比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109]
海隆控股(01623):完成全部复牌指引,治理重塑完成,估值修复值得期待
盈立证券· 2025-07-08 13: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与目标价 HK$0.75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已完成全部复牌指引,治理重塑完成,估值修复值得期待 [1] - 公司核心问题已得到系统性解决,复牌后有望迎来情绪修复与基本面再定价,已进入“估值重建 + 信用恢复”的早期阶段,具备从停牌事件中修复并重获市场定价权的基础 [3] 报告的总结内容 事件回顾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 日起暂停买卖,原因是前任核数师识别出与俄罗斯附属公司相关的若干关键未决审计事项,涉及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与 MTC 公司之间的交易结构,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交易披露及管理层审批等方面存在程序缺口 [1] - 公司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聘请安永开展法证调查,并同步完成内部控制审查、管理层重整以及历史财务报表补发,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已达成港交所全部六项复牌条件,相关问题被界定为程序性瑕疵而非系统性欺诈,且不影响已发布财务报表的整体可靠性,公司股份已于 7 月 8 日上午恢复交易 [1] 核心修复进展 - 公司按港交所要求,完成所有六项复牌指引,2024 年审计报告虽为“不发表意见”,但明确指出为基于持续经营假设而非历史财务可依性,公司财报本身未需追溯重编,重大风险已充分揭示并解决 [1] - 调查期间,公司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新增内部审计、法务合规部门职能与通报机制,建立全球管控制度,内部监控顾问出具终审报告确认“未发现重大控制缺陷”,港交所据此认定公司复牌条件达成 [1] - 事件本质为海外子公司控制链条与资金操作流程的疏漏,不构成系统性舞弊,相关风险已基本出清,整体影响可控 [1] 经营表现 - 2024 年公司核心经营数据展现出显著韧性,全年实现收入人民币 46.68 亿元,同比增长 9.8%,主要得益于油田服务与海洋工程业务的双轮驱动,国际钻杆销量达 63,851 吨,中国市场销售 8,115 吨,海洋工程板块施工与设备收入同步增长 [1] - 毛利总额为人民币 11.22 亿元,毛利率维持在 24.0%的稳定水平,经营利润达到人民币 3.72 亿元,全年净利润为人民币 3,007 万元,公司经营现金流稳定,应收与库存管理持续改善,财务健康度维持可控区间 [1] - 公司在年度内加强了海外项目履约能力与营运效率,为后续中东与东南亚市场订单执行及再融资安排打下基础 [1] 估值更新 - 将目标价上调至 31.32 美元,反映出 AI 算力与加密基础设施板块全面升温所带来的重估空间,数字算力生态吸引大量资本流入,比特币价格上涨 26%,SMR 相关公司 OKLO 和 NuScale 分别上涨 139%与 143% [1][2] 估值具备修复弹性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停牌前股价报 HK$0.113,随着公司复牌,公司治理机制基本重建、核心财务风险充分揭示并消化,市场对其信用重估与估值修复的空间逐步打开 [3] - 维持“推荐”评级与目标价 HK$0.75,估值支撑因素包括风险释放后的安全边际、项目具备高交付确定性、治理调整有助于信心修复、复牌初期或将吸引资金关注提升流动性与估值锚点 [3]
中国宏桥(01378):动态跟踪报告:高分红一体化龙头业绩同比高增,西芒杜铁矿项目有望提供利润新增点
光大证券· 2025-07-07 2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公司半年报业绩超市场预期,净利润预计增加35%左右达123.6亿元,成本端下滑叠加铝价坚挺支撑业绩高增 [1] - 公司具备稳定铝土矿供应源,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2025年底交付、2026年出口,未来有望增厚投资收益 [2] - 公司铝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5年6月13日派发股息每股102港仙,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按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为11% [2] - 国内电解铝行业或纳入全国碳市场,火电铝面临成本上行压力,将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和水电铝价格溢价 [3] - 考虑铝价中枢有望抬升,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33.7亿元/252.0亿元/277.7亿元,分别上调3.9%/1.9%/1.7%,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7/6.2/5.6倍 [3]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336.24亿元、1561.69亿元、1650.57亿元、1663.08亿元、1683.3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6%、16.87%、5.69%、0.76%、1.22% [4]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114.61亿元、223.72亿元、233.70亿元、252.00亿元、277.6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1.71%、95.21%、4.46%、7.83%、10.19% [4]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1.20元、2.36元、2.52元、2.71元、2.99元,ROE(归属母公司,摊薄)分别为11.3%、19.9%、18.9%、18.7%、18.8%,P/E分别为14.0、7.1、6.7、6.2、5.6 [4]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336.24亿元、1561.69亿元、1650.57亿元、1663.08亿元、1683.33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126.69亿元、1140.06亿元、1267.04亿元、1256.33亿元、1242.00亿元 [9] - 2023 - 2027E毛利分别为209.55亿元、421.63亿元、383.53亿元、406.75亿元、441.33亿元,其他收入分别为37.13亿元、29.84亿元、45.86亿元、46.21亿元、46.78亿元 [9] - 2023 - 2027E销售费用分别为 - 7.55亿元、 - 6.61亿元、 - 9.33亿元、 - 9.40亿元、 - 9.51亿元,财务费用分别为 - 32.68亿元、 - 33.63亿元、 - 31.22亿元、 - 27.69亿元、 - 26.10亿元 [9]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17.21亿元、447.70亿元、563.91亿元、689.80亿元、823.53亿元,存货分别为339.58亿元、373.44亿元、465.78亿元、469.31亿元、475.02亿元 [9] - 2023 - 2027E应收账款分别为54.89亿元、97.74亿元、54.27亿元、54.68亿元、55.34亿元,预付账款分别为87.48亿元、78.12亿元、108.60亿元、107.67亿元、106.46亿元 [9] - 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2003.20亿元、2291.65亿元、2374.80亿元、2499.76亿元、2638.12亿元,总负债分别为940.64亿元、1105.52亿元、1089.62亿元、1088.58亿元、1088.10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24.02亿元、339.83亿元、322.86亿元、339.26亿元、362.80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178.89亿元、 - 125.57亿元、 - 101.21亿元、 - 85.03亿元、 - 87.20亿元 [10] - 2023 - 2027E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00亿元、 - 84.31亿元、 - 142.15亿元、 - 128.33亿元、 - 141.86亿元,净现金流分别为43.14亿元、129.95亿元、79.50亿元、125.89亿元、133.74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