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稳经济新闻发布会学习理解: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8 19:45
稳内需 - 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二批补贴资金已拨付,后续还有1400亿元待分配额度[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2][8][9] 稳就业 - 以667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强化保障,提高专项贷款额度、扩大稳岗返还比例等[3][8] - 针对青年就业出台17条专项措施与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目标3000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对困难人员实施“两优惠三补贴”政策[3] 就业公共服务 - 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投放岗位,帮助劳动者转岗就业[4] -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创新“四位一体”培训模式[4][8] 支持民营经济 - 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比例达92.3%,贡献超五成进出口规模和九成以上城镇就业岗位[5] - 央行运用结构性工具加大对民企信贷支持,发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完善跨境投融资政策[5] - 推广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建立民企增信制度[6]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9]
每周经济观察第17期:土地溢价率明显回落-20250428
华创证券· 2025-04-28 19:35
经济景气指标 - 截至4月20日,华创宏观WEI指数为5.71%,环比上行0.86个点,4月以来受沥青开工率和钢厂线材产量驱动[2][7] - 截至4月25日当周,水泥发运率为40.33%,持平上周但低于4月初,去年同期为40.5%[3][17] 消费与需求 - 4月前三周汽车零售继续回落,4月前20日乘用车零售增速同比11.8%,3月全月为14.4%[2][8] - 4月前25日,27城地铁客运日均7918万人,同比-0.5%;4月前26日,国内航班日均执行数1.267万架次,同比+2.9%[8] - 截至4月20日当周,百城土地溢价率为4.27%,近三周平均为7.7%,3月全月为13.24%[2][11] 贸易情况 - 4月24日当周,美国进口金额和进口集装箱量分别环比下降约27.8%、24.3%,从中国进口金额环比-27.3%,集装箱量环比-29.1%[3][24] - 4月20日当周,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6%,四周累计同比为6.7%[24] 物价表现 - COMEX黄金收于3272.2美金/盎司,下跌1.5%;美油收于63.02美元/桶,下跌2.6%,布油收于66.87美元/桶,下跌1.6%[3][39] - 螺纹钢上海现货价收于3200元/吨,上涨2.2%;铁矿石价格指数下跌0.7%;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0.2%[39] 债券与利率 - 截至4月25日,27个地方披露2025年5月/Q2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3944亿/10379亿,2024年同期已披露地区实际发行4238亿/7339亿[4][43] - 截至4月25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4501%、1.5433%、1.6606%,较4月18日环比分别变化+2.01bps、+3.93bps、+1.13bps[4][45]
并购重组跟踪(十七)
东吴证券· 2025-04-28 19:11
政策更新 - 四部门印发方案,支持银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贷款金额不高于并购交易价款80%,期限不超过10年[7] - 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网络出版、民营经济、体育产业等领域,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发展[7] 并购事件统计 - 4.21 - 4.27,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3例失败,剔除后共发生并购重组事件97例,重大并购重组25例,其中并购重组完成10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0例[9] 重大并购重组更新 - 4.21 - 4.27,上市公司为竞买方且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并购事件共计6例[12] 并购失败事件 - 上周3例并购失败,竞买方为荣科科技、国中水务、诺德股份,分别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标的股权冻结、公司处于调查期等原因终止交易[15][16] 实控人变更 - 上周15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17] 市场表现 - 4.21 - 4.27,重组指数跑输万得全A,超额为 - 0.56%,中期维度看,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的收益差在负值区间震荡[20]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事件、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23]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
中邮证券· 2025-04-28 18:54
会议基调与政策目标 - 会议释放积极信号,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短期稳增长政策方向不变,全年经济增速目标 5%[8] - 全方位扩内需是重点,提及“四稳”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稳就业、稳市场是稳定宏观面基本盘,外贸带动就业占全国 20%以上[9] 政策节奏与方向 - 二季度进入存量政策加速落地期,专项债发行节奏或加快,截至 4 月 27 日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 1.14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7.41%[11] - 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力,5、6 月降准降息概率提升,关注结构性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5000 亿元[13] - 储备增量政策,重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节奏或在下半年,不排除实施消费补贴等政策[14] 重点领域关注 - 房地产短期进入存量政策优化实施阶段,关注好房子供给、存量房收储政策优化、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15] - 发展服务消费拓宽消费修复空间,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17] - 关注“人工智能 +”行动,关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19]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3]
红利资产的定价模式探索系列(I):AH红利资产如何划分:W107市场观察
长江证券· 2025-04-28 17:44
红利市场现状 - 2024年全A现金分红金额和分红上市公司数量显著提升,近74%的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红利股选股范围扩容[2][18] - 2024年A股现金分红总额1.94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占比73.80%,股利支付率37.70%,股息率2.50%;港股分红总额1.38万亿港币,分红公司数量占比37.10%,股利支付率39.10%,股息率4.00%[18][19] 红利资产划分 - 产业链划分:有公用、高速等永续经营类,油气、煤炭等能源品,轻工、汽车、家电等出海链相关行业,2024年以来不同行业红利分化显著[12][23] - 风格划分:年初至今,红利质量跑赢红利低波,“红利+”策略解决分红持续性问题,捕捉潜在高股息标的[31] - 市场划分:AH红利有分化,港股红利组合股息率高,但A - H息差收敛甚至倒挂时,港股红利配置性价比或降低[46] 当下核心关注点 - 资金面:保险OCI账户配置和加仓红利资产节奏和体量或提升,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OCI仓位提升4% - 5%[12][63] - 息差: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利率息差扩张,红利整体股息率性价比凸显[67] - 景气线索:截止2025 - 04 - 25,A股3579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潜在高股息赛道有中游运输、必需消费食品类等[78][79] 市场表现 - 机构持仓:基金重仓跑赢北向重仓,深股通重仓相对占优[84] - 行业板块:可选消费领涨,超额全A近2%,医疗龙头显著超额行业基准[94][96] - 风格跟踪:成长系列全线收涨,低估值成长涨幅居前[99][101] - 主题热点:新型烟草、数字货币领涨主题[103]
新股发行跟踪(20250428)
东莞证券· 2025-04-28 17:30
上周新股表现 - 3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为94.00%,1只涨幅超100%,无首日破发[2] 周度走势对比 - 与上上周相比,上市新股数量持平,首发募资多36.31亿元,首日涨幅超100%新股数量减少,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下降[3] 月度走势情况 - 4月1 - 25日,14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111.35亿元,首日破发率0%,12只涨幅超100%,首日涨跌幅均值198.23%[9] 本周新股情况 - 本周无新股上市,创业板和北证各有1只新股申购,分别为泽润新能和天工股份,预计募资8.01亿和2.36亿[12][15] 风险提示 - 新股发行受市场行情、业绩表现影响,次新股存在股价大幅波动风险[15]
周度金融市场跟踪-20250428
中银国际· 2025-04-28 17:08
股票市场 - A股本周震荡小幅走强,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上证50跌0.3%,沪深300涨0.4%,中证2000涨2.7%[2] - 港股恒生指数涨2.7%,恒生科技指数涨2.0%[2] - 美股主要指数大幅反弹,标普500涨4.6%,纳斯达克100涨6.4%[2] 行业表现 - 31个一级行业指数7个下跌,24个上涨,汽车、美容和基础化工领涨,食品饮料和房地产领跌[2] 成交情况 - 本周成交量较上周小幅上升,日均成交1.15万亿元,较上周上升3.4%[2] 估值情况 - 截至周五收盘,沪深300市盈率12.3,2015年以来市盈率ZScore等于 - 0.4,中证1000市盈率37.2,ZScore - 0.4[2] 债券市场 - 本周债市震荡偏弱,现券收益率整体窄幅波动,1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2.0BP至1.45%,10年期上行1.2BP至1.66%,30年期上行2.4BP至1.88%[3] 汇率和商品市场 - 本周美元指数回升0.4%收99.58,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下跌0.2%收7.29[3] - 黄金冲高回落,全周伦敦现货黄金下跌0.2%收至3319美元/盎司,原油下跌,布伦特原油跌1.4%收至66.9美元/桶,WTI原油跌2.0%收至63.2美元/桶[3] - 国内商品市场,本周南华商品指数上涨1.3%,7个一级商品指数全部上涨[3]
近期市场关注的几个资金面问题:平准基金、增持回购及南下资金流入特征
长江证券· 2025-04-28 16:25
中央汇金增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央汇金持有的ETF总市值达1.05万亿元,较6月30日环比增长约80%,较2023年12月31日激增7.44倍[6][20][21] - 持仓主要覆盖宽基指数ETF,2024年下半年扩散至行业主题及风格类ETF,沪深300ETF持仓规模达6905亿元,占比65.6%[7][24] - 2025年4月7 - 8日,全市场股票ETF净流入1715.95亿元,沪深300ETF贡献940.79亿元[30] 海外平准基金运作 - 日本平准基金由央行直接下场,截至2023年3月,央行持有的股指ETF账面价值约37万亿日元,占TOPIX指数成分股总市值的5%,2024年3月后停止购买[8][51] - 2010 - 2024年,日本ETF购买计划经历引入、加码、稳定、托底、调整减少等阶段[54][63][65]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 - 2025年4月7 - 12日,深市213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公告,回购计划73家,拟回购金额181 - 328亿元;增持计划24家,拟增持金额66 - 94亿元[9][70]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回购回暖,但注销式回购超400亿元,占比和体量仍偏少,现金分红是主流[9][70] 南下资金与外资分歧 - 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占港股成交量比例超40%,掌握边际定价权,外资和南下持仓占比分别为42.45%和11.91%[14][98] - 外资持仓中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占比超20%,南下资金持仓更均衡,金融和科技持仓权重超20%,能源等板块超配[14][98][100] - 年初至今南下资金净流入超千亿港币,非必需性消费等行业靠前,外资整体净流出,必需性消费等行业有净流入[102]
美股,已进入“特朗普周期”
国金证券· 2025-04-28 15:47
美股超跌反弹 - 4.8 - 4.25,三大股指分别上涨6.6%、10.9%、13.9%[5] - 2月中下旬以来美股调整分两波,第一波2.19 - 3.13科技板块领跌,第二波4.2 - 4.8各版块普跌,能源板块跌幅最甚[5] - 4月8日标普500指数6日RSI点位跌至11.19,低于BOLL线下轨10.2%,截至4月25日重回BOLL中位线上方,6日RSI逼近超买线[7] 关税和衰退预期压制盈利 - 截至4月25日,彭博机构调查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升至40%,Polymarket平台升至54%[10] - 截至4月25日,标普500指数2025年全年平均EPS降至265.87,较年初下降2.8%,能源等顺周期和海外营收占比较高行业盈利下调,公用事业基本持稳[12] - Mag7中苹果、特斯拉受关税直接影响,亚马逊受北美消费拖累,谷歌和Meta广告业务或下降,微软相对稳定[18] 估值与资金面风险 - 2022 - 2024年,Mag7的TTM营收与净利润占标普500比重分别增加1.7和6.2个百分点,同期累计涨幅85%,剔除Mag7后标普493指数为23%[21] - 截至4月25日,Mag7市盈率30.46倍,较2.19回落26.6%;标普493指数市盈率22.35倍,较2.19回落12.6%[22] - 截至4月25日,标普500指数ERP为 - 0.2,约为三年均值下方0.5倍标准差水平[29] 政策不确定性 - 特朗普或通过短期衰退优化经济结构,默许股市调整缓解财富分化[3] - 美联储因关税不确定性不急于行动,4月17日鲍威尔表示关税或致通胀上升,市场暴跌不会介入降息[46]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三期:低空经济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关注威贸电子等北交所低空经济产业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4-28 14:52
低空经济发展情况 - 2024年我国低空装备成果多,商业化路径分三阶段,2025 - 2027年为战略准备期,2027 - 2030年是市场拓展期,2030 - 2035年为生态成熟期[3][11][12] - 我国近700家无人机企业研发生产能力强,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超70%和50%,注册237万架,2024年飞行时长2666万小时,eVTOL领域领跑,超40家企业投身整机研发[3][7][8]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3][16] 北交所企业表现 - 2025年4月21 - 25日,北交所146家科技成长产业企业部分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 - 3.48%,上涨公司占比14%,灿能电力等涨幅居前[3][21] - 电子设备、机械设备、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均下降,各产业市值整体也有所下降[3][26][34][39][45][51] 企业公告 - 浩淼科技拟在新加坡设全资子公司,易实精密拟在斯洛文尼亚设合资公司,开特股份拟投资2.5亿元建新能源产业基地[3][57][58] 风险提示 - 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市场竞争、资料统计误差风险[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