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战

搜索文档
618新玩法:品牌方靠“新品首发”讲故事,清库存成过去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07:40
618大促趋势分析 - 今年618大促周期延长至39天 创历年最长纪录 比去年提前7天启动[1] - 平台策略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品牌方将618从"冲量核心"调整为"战略节点"[1] - 天猫618预售首日109万款首发新品整体成交增长达158% 超级新品数量同比增90%[2] 新品首发战略 - 天猫618前近4万品牌首发109万款新品 美妆品类表现突出 淘宝天猫/抖音/拼多多/京东美妆成交额分别增长8.5%/7.9%/24.9%/4.2%[3] - 李佳琦直播间首发24款国货新品 采用场景化营销策略 如素颜霜通过"伪素颜妆"场景实现预售加购量攀升[4] - 超100家奢侈品牌在天猫首发超千款新品 上海乐高乐园门票在李佳琦直播间半小时售出近3000张[5] 平台与品牌策略转型 - H&M将618定位从"销售高峰"转为"品牌高光时刻" 通过"夏至光谱"主题直播发布2025夏季新品[6] - 直播间新品首发效果达常态销售2-3倍 既强化主播品牌合作 又提升直播间行业影响力[7] - 品牌通过直播间收集用户反馈数据 为产品迭代和精准营销提供重要参考[7]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心智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更关注产品品质和品牌理念[8] - 品牌需创造产品附加价值 强化场景适配度 "爆红"不等于"长红" 需坚持长期主义[8] - 直播电商尝试内容化转型 遥望科技618期间推出"即时轻综"节目 发挥明星IP优势[9][10] 行业未来方向 - 未来618关键在于"精准化运营""内容化营销"和"生态化协同"[10] - 需在低价基础上构建差异化价值 搭配会员日等活动分散销售节奏[10] - 避免过度依赖大促导致全年销售波动 平衡新品专属权益与价格策略[10]
降价营销需有红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5:44
价格战现状 - 5月底新一轮价格战爆发,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超20个主流品牌跟进,涉及车型最高降幅达5.5万元[3][4] - 降价车型集中在10-20万元区间,涵盖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多采用"一口价"形式促销[4] - 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新能源车库存从36万辆升至85万辆,车企被迫降价清库存[11] 行业影响 - 2024年1-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1%,低于下游工业5.6%的平均水平[5] - 研发投入从5.2%降至4.1%,蔚来计划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削减15%[6] - 2024年4419家4S店退网,经销商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7] 产业链冲击 - 零部件采购价连年下降10%-15%,上游企业经营恶化[6] - 部分车企变相裁员,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现象增加[6] - 经销商面临倒闭风险,售后服务质量下降[6][7] 价格战成因 - 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引发消费者观望情绪[11] - 地方政府过度引进新能源项目导致产能过剩,全国近300家车企造成资源浪费[12] - 营销策略滞后,仍采用基于成本定价的传统模式[13] 行业应对措施 - 中汽协发布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14] - 专家建议加强质量监管和账期管理,打击"黑公关"行为[14][15] - 车企需转向价值竞争,注重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17][18][19] 转型建议 - 从产品驱动型营销转向用户价值驱动型营销[20] - 专注专业化赛道,避免同质化竞争[20] - 加快国际化布局和绿色产品开发[20]
肖勇谈“价格战”:安全是底线,“物美在前,价廉在后”
中国经济网· 2025-06-07 17:34
行业竞争与价格战 - 汽车行业竞争应从价格战转向更高层面的价值战,即智驾比和性价比 [1] - 近期反对价格战在行业内十分火爆,有关部门提出不能内卷式竞争 [1] - 内卷乱象威胁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将深受其害 [1] 产品质量与安全 - 汽车产品首先要有品质和安全底线,必须是物美在前价廉在后 [1] -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底线一定要坚守,不能让消费者成为小白鼠 [2] - 车企推广智能辅助驾驶时需保证安全底线,不能只追求使用场景上限 [2] 纯电动车补能痛点 - 续航焦虑和补能不便仍是纯电动车消费者的最大痛点 [1] - 2024年不满意补能体验的纯电动车用户比例达34% [1] - 国内车桩比从2023年的7 1:1下降到2024年的8 4:1,补能越来越困难 [1] 广汽埃安的战略 - 广汽埃安不卷价格,而是卷解决客户补能焦虑,回归客户本质需求 [2] -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充电桩中,广汽埃安的数量排第一 [2]
别让低价潮牺牲用户体验,坚守底线的海尔再迎618开门红
金投网· 2025-06-03 16:0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家电行业已过野蛮生长阶段,部分企业为抢销量扎堆打价格战,导致偷工减料、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2] - 消费者投诉增多,如产品塑料件变薄、安装额外收费等问题凸显,低价策略带来品质隐患 [1] - 行业陷入"越降价质量越差"的死循环,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和技术创新投入 [2]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转向理性消费,更关注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平衡,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溢价 [2] - 北京商报报告显示,消费者偏好转向品牌可靠性和使用体验,而非单纯低价 [2] - 品质生活需求上升,用户追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而非短期便宜 [1] 公司市场表现 - 海尔智家618期间多品类霸榜:京东平台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冷柜等位居行业第一 [2] - 天猫渠道洗衣机、热水器、净水器、酒柜等品类占据V榜第一,超薄冰箱、洗烘套装等爆品位列热销TOP1 [5] - 具体爆款包括:山茶花485冰箱(全空间保鲜科技)、云溪3.0滚筒单洗洗衣机、BK5热水器等均成类目TOP1单品 [2]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原创磁控保鲜科技使冰箱食材保鲜60天,AI健康空气净化空调可祛除7类污染物并释放亿级负离子 [8] - 云溪洗衣机搭载AI直驱洁净科技,15分钟高效洗净且电机保修10年 [8][11] - 产品通过国际认证,采用食品级材料,如热水器无缝内胆和抗腐镁棒设计 [11] 用户体验与服务策略 - 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聪明风空调10年免费修、麦浪冰箱上门教学、巨能洗热水器8年核心部件换新 [11] - 618期间7x24小时客服秒回,拒绝"特供机型"减配,反而增配高温稳定运行等性能 [11] - 全球10座智能灯塔工厂支撑生产,主导109项国际标准确保产品耐用性 [11] 商业模式升级 - 从卖家电转向定制生活方案,如智慧厨房4.0套餐整合健康饮食方案和生鲜配送服务 [10] - 健康空气站场景联动空调、净水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并调节室内空气质量 [10] - 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直接满足用户对品质生活的终极追求 [10] 行业启示 - 价格战不可持续,价值战才是正道,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升级创造良性循环 [7] - 海尔智家案例证明,坚守品质底线和用户需求导向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13] - 未来市场将属于能提供真实价值、守住服务和质量底线的品牌 [13]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开幕 多家车企提新“卷”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21:07
车展概况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规模达26万平方米,汇聚100多个整车品牌和1000多种车型,多款概念车、新车、技术及模型首发[1] - 展会特设鸿蒙智行和比亚迪两大品牌馆,并设立"未来驭行空间站"展区,展示地面到低空的未来出行方向[1] - 设置8万平方米户外体验及试乘试驾专区,提供沉浸式体验和多路况挑战[8] 企业动态与战略 华为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每年在汽车智能化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超1800亿元[2] - 华为强调与广汽深化合作,聚焦产品融合与用户价值提升,避免价格竞争[2] 广汽集团 - 广汽集团坚持"价值战"策略,强调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致力于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5] 蔚来 - 蔚来2025年推出9款新车,全国已建成3300余座换电站和2万多根充电桩,计划在深圳扩建换电站[5] 长安汽车(深蓝汽车) - 深蓝汽车过去三年成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目标2030年实现年销量200万辆[7] 小鹏汽车 - 小鹏汽车2025年一季度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一,海外新势力销量冠军,同比增长370%[7] - 公司倡导在服务、科技、质量和全球化维度竞争[7]
行业洞察: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成都香柏树食品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03
行业现状 - 食品行业内卷严重,低价倾销、同质化竞争、创新乏力导致多家馅料企业停工 [1] - 低价竞争导致劣质原料和防腐剂使用增加,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3] 公司逆势增长表现 - 香柏树食品厂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客户复购率超85% [1] - 某连锁烘焙品牌使用香柏树豆沙馅后客单价从5元涨至8元,利润增长3倍 [3] 技术壁垒与产品定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拒绝低价竞争,专注高品质客户服务 [3] - 脱皮洗沙工艺耗时17年研发,红豆沙研磨精度达0.18毫米,形成技术壁垒 [3] 供应链管理创新 - 采用柔性智造模式,支持小批量500公斤起订,满足小众客户需求 [5] - 24小时响应制度应对订单波动,曾72小时完成某客户5倍暴涨订单 [5] - 数据分析预判趋势,提前储备原料和工艺方案,如低糖健康系列产品 [5] 客户关系策略 - 从供应商转型为增长智库,与客户联合研发新品并共享市场收益 [7] - 深度绑定客户,提供从新品研发到营销话术的全套解决方案 [7] - 重庆某合作10年客户评价公司比自身更关注产品与市场动向 [7] 核心价值理念 - 在工业化时代强调信任与温度,通过品质唤醒消费者情感共鸣 [9] - 认为对抗内卷的终极武器是更高价值而非更低价格 [9] - 倡导行业为毫米级进步死磕,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9]
康师傅的“价值战”答卷:一碗面的创新与担当
新浪财经· 2025-05-26 14:01
行业竞争逻辑转变 - 方便面行业从同质化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与"满足" [1] - 消费需求从"吃饱"拓展到"吃好",产品属性从"速食"转向"陪伴型食品" [1] - 头部企业角色从市场份额争夺者转变为行业价值和生态重构者,使命是寻找行业增量并带领产业链成长 [1] 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 - 2023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高端产品增速达20%以上 [2] - 67%消费者愿为"更健康、更高品质"方便面支付20%-30%溢价,8元以上高端产品增速达15% [2] - Z世代崛起推动需求分化,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综合价值而非价格 [2] 产品创新策略 - 康师傅采用"多价格带+多场景+高品质"三维创新,打破行业边界 [2] - "御品盛宴"系列瞄准高端市场,"鲜Q面"以非油炸技术和"现煮口感"切入健康赛道,首月销量破百万箱,复购率35% [2][4] - 经典产品升级策略:重启黑白胡椒面,启动"白月光复活计划"唤醒消费者怀旧情绪 [5][7] 技术驱动品质升级 - 康师傅应用航天专利温控技术,使面饼口感稳定性提升40%,复购率提高22% [8][10][11] - 全链路技术赋能:从智慧农业基地到可追溯系统,提升食品安全与透明度 [11] - 品质相关搜索量年增98%,六成消费者选择评分更高商户,高品质商户堂食消费吸纳率提高13.7个百分点 [11] 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 - 康师傅"万物皆有yuán"项目通过可降解地膜技术和助农模式带动15万农户增收,获福布斯ESG认可 [12][14] - ESG表现优异企业产品溢价能力高出行业15%-20%,社会价值提升商业价值 [14] - 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产品力、科技力和社会责任力"三力"优势 [12]
魏建军的三重拷问:中国汽车产业如何不迷失?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17:20
政策与行业整治 - 国家发改委将从创新驱动、地方约束、产业布局、行业自律四方面系统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高层指令明确[1] - 2025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六部门启动"汽车产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技术参数造假等行为[15]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信号引发行业连锁反应[14] 价格战现状与影响 - 新能源车平均售价同比下滑12.6%,部分车辆上市半年即贬值超30%[1] - 2024年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常规燃油车新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5] - 价格战导致2024年4S店退网数量达4419家,头部上市集团出现营收净利双降[5] - 部分车企通过"亏本换销量"模式抢占市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远低于下游制造业平均水平[4] 资本过度介入问题 - 2023-2024年造车新势力完成超500亿元融资,但许多企业尚未实现正向现金流[4] - 资本逐利性导致行业陷入短视恶性循环,部分企业通过虚标续航、降低品控等手段压缩成本[4] - 2024年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全国售后服务网点瘫痪,用户投诉量激增300%[7] 用户权益受损情况 - "0公里二手车"现象普遍,三四千家在卖此类车辆,扰乱市场秩序[8] - 部分车企通过"偷工减料""参数虚标"等手段维持低价,损害消费者权益[7] - 新车频繁降价导致资产贬值问题严重,出现"新车主背刺"现象[7] 长城汽车实践与观点 - 长城汽车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燃油车CACSI用户满意度榜单第一,新能源车型投诉率低于行业均值[10] - 长城汽车坚持"长期主义",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占销售额比例稳定在5%以上[16] - 魏建军批评"无底线的价格战",指出"产品降10万不可能保证质量"[7] - 长城汽车建立行业首个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徐水试验场投资50亿元模拟极端环境[16] 全球化发展与挑战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491万辆(全球第一),2024年增长至641万辆(同比增长23%)[12] - 部分中国车企在欧美市场因低价倾销、技术标准不符等问题遭遇反制[13] - 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和泰国市场坚持本地化研发和合规经营,避免低价倾销[13] 行业转型方向 - 需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诚信经营构建竞争优势[16] - 企业应回归制造本质,建立制度规范和底线思维[5] - 政策整治内卷不是打压竞争,而是让竞争回归技术、品质、服务的正轨[15]
茶咖日报|茶饮行业迎涨价潮:头部品牌新品价格上调1-3元
观察者网· 2025-05-19 21:09
外卖大战助推茶饮行业增长 - 京东、美团、饿了么启动百亿补贴计划,茶饮外卖订单量飞涨,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平台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单,奈雪的茶在饿了么平台订单量同比暴涨超200% [1] - 茶饮行业迎来第二春,凭借出餐速度快、受众群体多、夏季销售旺季等优势成为外卖大战焦点 [1] - 国内现存茶饮相关企业35.94万家,2024年注册4.61万家,今年已注册1.47万家,新注册企业多分布在三线城市(22.42%)和华东(31.99%)、华南(26.68%)地区 [1] 新茶饮品牌市场表现 - 新茶饮品牌使用茶叶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近10%,头部品牌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和喜茶价值均超265亿人民币 [2] - 茶百道股价大涨18.6%至11.22港元,领涨新茶饮板块,五一期间销售额环比增幅50%,部分门店销量增幅超1700%,韩国首尔弘大店三天营业额近25万元 [3] - 茶百道4月以来同店双位数增长,5月1-14日同比增长超20%,外卖渠道带动加盟店实收提升 [3] 茶饮行业涨价趋势 - 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头部品牌新品价格上调1-3元,部分单品售价突破20元,但销量表现亮眼 [4] - 原料成本上涨显著,椰子、柠檬等水果成本同比上涨超30%,进口乳制品及咖啡豆价格涨幅超40% [5] - 品牌通过推出高附加值新品应对成本压力,如奈雪的茶"浓抹干酪香水椰"(19元)、茶百道"鲜紫苏多肉葡萄"(18元) [5] 咖啡市场动态 - 巴西2025/26年度阿拉比卡咖啡销售仅达预期产量22%,显著低于过去五年平均31%的水平 [6] - 巴西阿拉比卡咖啡产量预期从3835万袋上调至近4000万袋,但销售进度较过去五年均值落后近9个百分点 [6] - 巴西罗布斯塔咖啡因亚洲生产国溢价缩小,出口竞争力减弱,销售进度趋缓 [7] 产业链影响 - 外卖平台茶饮咖啡订单增长对恒鑫生活销售将有一定影响,公司表示目前经营正常,订单良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