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TCL电子(01070):H1业绩高增长,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8-24 17: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实现高增长 收入547.8亿港元(YoY+20.4%) 归母净利润10.9亿港元(YoY+67.8%) [1] - 大尺寸显示业务稳健增长 互联网与光伏业务快速放量 全球电视销量市占率提升0.9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持续提升至2.0%(同比+0.6pct) 受益于规模效应与经营效率优化 [3]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7/1.25/1.46港元 给予11倍市盈率 目标价11.82港元 [3]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同比微降0.6% 主因低毛利率光伏业务高增长结构性影响 [3] - 费用管控显效 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1/0.3个百分点 [3] - 营运效率提升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从2024年26.3亿港元增至2027年49.4亿港元 [10] 业务板块分析 - 大尺寸显示业务收入增长9% 其中国内+4% 海外+12% [2]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高速增长 国内+154% 海外+197% [2] - 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20% 深化与Google/Roku/Netflix等平台合作 [2] - 光伏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11% 创新场景应用与产品迭代驱动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1193.7亿港元 净利润27.1亿港元(净利润率2.3%) [7] - 2027年营收预期达1511.4亿港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15% [7]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 从2024年10.2%提升至2027年16.2%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38港元 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8.7倍 [5][7] - 总市值236.46亿港元 流通股本25.21亿股 [5] - 目标价11.82港元较现价存在26%上行空间 [3][5]
平安银行(000001):风险缓释,但仍需新的增长点
国投证券· 2025-08-24 16:33
投资评级 - 买入-A评级 维持现有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14.17元 较当前股价12.06元存在17.5%上行空间 [5] - 总市值2340.35亿元 流通市值2340.32亿元 [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下降10.0% 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0.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2]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7.79% 利润增速0.82% [12] - 二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3%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6.5个百分点 [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回升至5.7% 为2023年Q4以来首次转正 [8]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3.1% 连续两个季度表现优异 [8] 资产负债结构 - 二季度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同比下降1.61% 规模维持在5万亿元附近窄幅震荡 [2] - 贷款日均余额同比下降1.43% 其中企业贷款增长7.85% 票据贴现下降19.28% 个人贷款下降6.57% [15]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定期存款占总存款比例处于高位 [24][25] - 信贷增长主要依靠一般对公贷款驱动 零售信贷持续负增长 [3][18] 净息差分析 - 二季度净息差1.76% 环比下降7bps 同比下降15bps [3] - 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4bps至3.48% 贷款收益率下行为主要拖累因素 [3] - 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0bps至1.74% 存款和同业负债成本均呈下降趋势 [4] - 预计净息差仍将缓慢下行 但下行斜率有望逐步趋缓 [8] 资产质量 - 上半年不良生成率1.64% 同比下降5bps [9] - 二季度不良率1.05% 环比下降1bp 零售信贷不良率下降至1.27% [9] - 对公贷款不良率环比上升3bps至0.91%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暴露影响 [9] - 关注率环比下降2bps至1.76% 逾期率环比下降16bps至1.37% [9] - 拨备覆盖率238.48% 拨贷比2.51% [30] 零售业务 - 零售客户数1.27亿户 同比增长0.39% [36] - 零售AUM规模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2.24% 增速有所放缓 [36] - 财富客户数147.54万户 同比增长3.59% [36] - 私行客户数9.99万户 同比增长6.84% [36] 业绩驱动因素 - 规模增长拖累净利润增速4.87个百分点 [14] - 净息差收窄拖累净利润增速1.58个百分点 [14] - 非息收入贡献净利润增速2.23个百分点 [14] - 拨备计提减轻贡献净利润增速1.42个百分点 [14]
合康新能(300048):归母净利润yoy+734%,期待户储放量
国投证券· 2025-08-24 13: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12个月目标价7.6元 当前股价6.99元[6][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 同比增长163.06%[1]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 同比增长732.8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亿元 同比增长8.99%[1] 分业务收入结构 - 光伏EPC收入40.66亿元 同比增长239.75% 毛利率6.84%[2] - 户储类产品收入0.16亿元 同比下降73.56% 毛利率4.95%[2] - 高压变频器收入2.81亿元 同比增长1.6% 毛利率30.41%[2] 光伏业务进展 - 推出"能闪送"等系列产品 落地2个超15MW标杆项目[2] - 累计光伏电站并网容量超3GW[2] - 户用光伏覆盖省份从15个拓展至22个[2] - 获取多省售电资质 推进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建设[2]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美的品牌20KW-40KW逆变器 覆盖70%户用场景[3] - 推出第二代户储一体机等产品 适配多国市场需求[3] - 高压变频器通过中核监造验收 应用于徐大堡核电项目[4] - 成为核电商业堆循环水泵首台国产变频器应用案例[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65/83.75/97.6亿元 增速36.09%/28.84%/16.55%[9] - 预计归母净利润1.46/2.16/3.31亿元 增速1316.6%/48.4%/53%[9] - 2025年预测市盈率53.5倍 2027年降至23.6倍[10]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5年7.9%提升至2027年13.8%[10]
科济药业-B(02171):自体CAR-T进入兑现阶段,通用型CAR-T快速推进中
国投证券· 2025-08-23 23:0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为25.73港元 [5] - 当前股价为21.06港元(截至2025年8月22日) [5]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5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 [1] - 预计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1.4亿元、3.6亿元、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亿元、-6.5亿元、-4.7亿元 [3] - 2025年预计毛利率为50%,2027年提升至60% [9] - 总市值约为121.30亿港元,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一致 [5] 自体CAR-T产品进展 - Claudin18.2 CAR-T(舒瑞基奥仑赛)新药上市申请(NDA)获CDE受理,用于治疗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1] - BCMA CAR-T(泽沃基奥仑赛)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医疗机构,从商业化合作伙伴华东医药获得111份有效订单 [1] 通用型CAR-T研发管线 - 靶向BCMA通用型CAR-T产品CT0596正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良好耐受性及疗效信号 [2] - 其他在研产品包括靶向CD19/CD20的KJ-C2219(血液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靶向CD38的KJ-C2320(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NKG2DL的KJ-C2526(AML/其他恶性肿瘤及抗衰老)以及用于实体瘤的KJ-C2114 [2] 估值模型与假设 - 采用DCF估值模型,假设WACC为8.0%,永续增长率为3.0% [9] - 预测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6.6亿元,2034年改善至12.7亿元 [9] - 终值现值为131亿元,推导出目标市值148亿港元(汇率1.09) [9] 财务比率与运营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97%,2026年增长151.43% [13] - 2025年预计净利率为-474.94%,2027年改善至-65.64% [13] - 2025年资产负债率预计升至73.99%,2027年进一步升至122.77% [13]
和黄医药(00013):ATTC平台候选药物即将进入临床开发,后续多个里程碑事件值得期待
国投证券· 2025-08-23 21:59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目标价33.22港元 当前股价25.40港元存在30.8%上行空间 [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4.55亿美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0.1亿元、50.5亿元、63.5亿元 同比增长-12.3%、24.9%、25.7% [3][9] - 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6亿元、4.8亿元、10.4亿元 净利率达70.9%、9.5%、16.5% [3][9]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3.28元 对应市盈率仅7.12倍 [9] 核心产品进展 -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增长25%至1.628亿美元 覆盖超30个国家 [1] - 国内呋喹替尼销售额43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6100万美元有所下降 但近期已恢复增长 [1] - 赛沃替尼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SAFFRON III期患者招募 2026年上半年读出数据 [2] - 索乐匹尼布拟2026年上半年重新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 - 索凡替尼计划2025年底读出胰腺癌II/III期研究数据 [2] 研发管线里程碑 - 首款ATTC候选药物计划2025年底启动中国及全球临床试验 [2] - 2026年将提交更多ATTC候选药物的全球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2] - 研发费用率预计从2025年的33%逐步降至2034年的20% [11] 估值基础 - 采用DCF估值模型 预测2025-2034年自由现金流从-3.6亿元增长至16.8亿元 [11] - 永续增长率假设3% WACC为8% 推导出目标市值281亿港元 [11] - 当前总市值221.52亿港元 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一致 [7]
百济神州(688235):泽布替尼海外持续放量,下半年多个里程碑事件值得关注
国投证券· 2025-08-23 21:09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3][4] - 6个月目标价为29774元 [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产品收入17360亿元 同比增长458% [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0% [1]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0亿元 [1] - 2025年Q2产品收入13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4594亿元/5564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469亿元/817亿元 [3] 核心产品表现 - 泽布替尼美国市场Q2销售额684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1] - 泽布替尼欧洲市场Q2销售额150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1] - 产品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泽布替尼销售额增长 [1] 研发管线进展 - 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在中国R/R CLL和R/R MCL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优先审评 [2] - 索托克拉联合抗CD20抗体全球3期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2] - R/R MCL的2期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数据读出并提交全球加速上市申请 [2] - BTK CDAC BGB-16673在R/R CLL全球3期和中国3期均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2] - R/R WM潜在注册性2期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 [2]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启动对比匹妥布替尼的3期头对头试验 [2] 其他产品进展 - PD-1单抗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辅助治疗有望2025年下半年获欧盟批准 [2] - CDK4抑制剂预计2026年启动HR+/HER2-乳腺癌二线及一线治疗的3期试验 [2] 估值模型 - 采用DCF估值模型 目标市值4585亿元 [9] - 预测2025-2034年总收入从3615亿元增长至9107亿元 [9] - 毛利率从86%逐步提升至92% [9] - 研发费用率从40%逐步下降至18% [9] - WACC假设为80% 永续增长率30% [9]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24725元 总市值35365972百万元 [4] - 12个月绝对收益620% 相对收益299% [5] - 12个月价格区间14401-2674元 [4]
歌礼制药-B(01672):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展现BIC潜力,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国投证券· 2025-08-23 20:24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2][4] - 6个月目标价为19.02港元 [2][4] 核心观点 - 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ASC30展现全球最佳潜力 在美国Ib期MAD队列2中经安慰剂校准后的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6.5% [1] - 与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orforglipron的3期临床数据对比 ASC30显示出优势 orforglipron在第72周36mg组体重降幅仅有12.4% 而安慰剂组为0.9% [1] - ASC30美国IIa期临床已完成入组 预计年内获得顶线数据 [1] - 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1] - 其他管线产品快速推进 ASC30皮下注射制剂美国IIa期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ASC47 THRb皮下注射制剂联合司美格鲁肽已完成所有受试者给药 FASN口服小分子ASC40的III期临床已取得优异数据 口服小分子IL-17抑制剂ASC50美国I期临床已完成首批受试者给药 [2] - 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的收入分别为0.03亿元 0.7亿元 1.4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0亿元 -2.8亿元 -2.9亿元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主营收入为2.57百万元 2026年为68.00百万元 2027年为137.92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297.10百万元 2026年为-275.00百万元 2027年为-286.59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0.31元 2026年为-0.28元 2027年为-0.30元 [6]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90%保持至2034年 [7] - DCF模型显示预测期风险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现值为34亿元 终值现值为134亿元 市值为168亿元 折合183亿港元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14.85港元 总市值为14,396.04百万港元 [4]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为1,733.3% [5] - 市盈率预计2025年为-44.23倍 2026年为-47.79倍 2027年为-45.85倍 [6] - 市净率预计2025年为7.87倍 2026年为9.43倍 2027年为11.87倍 [6]
和誉-B(02256):默克行使匹米替尼全球商业化选择权,多个创新管线快速推进中
国投证券· 2025-08-23 20:23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目标价19.43港元[3][6] 核心观点 - 默克行使匹米替尼全球商业化选择权 支付行权费8500万美元 潜在总收益达6.055亿美元含销售提成[1] - 匹米替尼国内纳入优先审评 预计2025年下半年向FDA递交NDA[1] - 多个创新管线快速推进 涵盖FGFR4抑制剂、PD-L1抑制剂等重磅品种[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12亿元/6.50亿元/6.80亿元 净利润0.88亿元/1.17亿元/0.90亿元[3][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 归母净利润3.28亿元[1] - 毛利率预计保持90%高位 研发费用率从75%逐步降至18%[9] - 预测自由现金流从2025年0.2亿元增长至2034年11.2亿元[9] - 采用DCF估值模型得出目标市值131亿港元[9] 管线进展 - ABSK011启动FGF19+肝细胞癌注册试验[2] - ABSK043开展联合三代EGFR TKI一线治疗NSCLC的2期临床[2] - ABSK061推进一线治疗FGFR2突变胃癌2期临床[2] - 多个早期管线包括ABSK121/3376/112/131/051/211有序推进[2]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6.82港元 总市值114.39亿港元[6] - 12个月绝对收益率达442.6% 相对收益率410.4%[7] - 市盈率从2024年367倍降至2026年88.5倍[8][13]
让子弹飞,还是已超涨?
国投证券· 2025-08-23 20:01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择时系统**[7]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市场状态,包括趋势强度和超涨超跌状态,用于监控市场并提示潜在风险[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包含趋势指标,用于判断当前市场趋势的强度[7] - 包含低频温度计和超低频温度计,这两个指标用于刻画市场的超涨和超跌状态[7] - 超涨状态的触发规则:如果市场保持快速上涨势头,指标数值可能上穿至预设的风险阈值之上,从而触发超涨信号[7] 2.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17] **模型构建思路**:识别不同行业、板块或大类资产的交易机会,基于价格行为、调整形态和成交量变化进行判断[1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模型输出一系列交易信号,每个信号包含日期、标的代码、标的名称、信号类型(如“交易机会”)和简要的研判理由[17] - 研判理由通常基于技术分析,例如:“处于偏强的区间震荡中”、“调整过程属于偏强势的调整形态”、“开始放量上涨上穿多根均线”、“在突破前高之前先进行高位震荡整理,当下有放量上涨迹象”等[17] - 模型覆盖的标的包括宽基指数(如科创50、中证800)、行业指数(如中证TMT)、主题及大类资产(如白银、欧元兑美元汇率)[17] 3. **因子名称:股债收益差**[7]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其历史波动情况(标准差),来评估股票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和潜在风险[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报告中提及的预警条件为股债收益差是否来到“2倍标准差附近”[7] - 该因子被用作监控市场是否可能出现较大级别调整的观察视角之一[7] 4. **因子名称:成交金额占比(拥挤度)**[2][8]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某板块成交金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来衡量该板块的交易热度和情绪泡沫化程度[2][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报告以TMT板块为例,其成交金额占比约为34%[2][8] - 通过对比该比例与近两年的高点距离,来判断情绪是否过热(例如:认为当前TMT板块情绪并未到过于泡沫化状态)[2][8] - 同时监测周期和消费类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发现其处于近两年低点附近[2][8] 5. **因子名称:低频温度计**[7] **因子构建思路**:用于刻画市场的超涨或超跌状态,是一个低频监控指标[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详细描述其具体计算公式,但明确指出其功能是刻画超涨超跌,并设有风险阈值[7] 6. **因子名称:超低频温度计**[7] **因子构建思路**:用于刻画市场的超涨或超跌状态,是一个超低频监控指标[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详细描述其具体计算公式,但明确指出其功能是刻画超涨超跌,并设有风险阈值[7]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相关模型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故本节省略)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相关因子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IC值、IR、多空收益等,故本节省略)
蓝特光学(688127):下游需求景气,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8-23 16: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6.33元 [4][5] 核心观点 - 下游消费电子、汽车智能驾驶、光通讯等领域需求景气,驱动公司业务规模显著提升 [2] - 微棱镜、玻璃晶圆及玻璃非球面透镜等核心产品销量增长,推动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 [2] - 公司积极布局AR光学元器件、碳化硅晶圆等高端产品,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52.54%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0.27% [1][2]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14.79亿元,归母净利润3.66亿元 [4][8] - 预计2026年收入18.93亿元,2027年收入24.23亿元 [4][8] - 毛利率从2024年39.9%提升至2025年43.3%,净利润率从21.3%升至24.8% [8][10] 业务发展 - 光学棱镜业务中微棱镜产品终端需求进一步提升 [2] - 玻璃非球面透镜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智能手机及手持影像设备多品类需求 [2] - 玻璃晶圆业务因与战略客户合作及前沿技术应用扩张实现稳健发展 [2] - 研发费用投入5623.24万元,同比上升22.28%,研发人员增至334人(占比11.91%) [3] - 新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 [3] 成长性与盈利能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43.0%,净利润增长率66.0% [8][10] - ROE从2024年12.1%提升至2025年17.9%,2027年进一步升至24.9% [8][10] - ROIC从2024年16.7%跃升至2025年23.7%,2027年达47.8% [10]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测PE为36.6倍,2026年降至26.0倍 [8][10] - 目标价基于2025年40倍PE [4] - 当前股价32.29元,总市值130.1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