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汽车业务量价齐升,经营亏损继续收窄
银河证券· 2025-08-21 11: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2272.49亿元,同比+38.2%,净利润(NON-GAAP)215.06亿元,同比+69.8% [3] - 2025年Q2营业收入1159.56亿元,同比+30.5%,净利润(NON-GAAP)108.31亿元,同比+75.4%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77.35亿元、6303.60亿元、7245.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7.17亿元、557.10亿元、667.90亿元 [4] 汽车业务 - 2025年Q2汽车业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233.9%,环比+14.4% [3] - Q2交付新车8.13万辆,环比+7.2%,单车均价环比+6.8%至26.2万元 [3]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同比+11.0pct,环比+3.2pct,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新品YU7上市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定价高于SU7,有望带动单车均价与盈利能力提升 [3] - 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依托95%以上的品牌认知度拓展全球市场 [3]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Q2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2亿元,同比-2.1%,环比-10.1% [3] - Q2手机出货总量同比增长0.6%至4240万部,中国大陆出货量+3.6% [3] - 东南亚市占率+1.6pct至18.9%,欧洲市占率+3.4pct至23.4% [3]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同比-0.6pct至11.5%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2025年Q2收入387.1亿元,同比+44.7%,环比+19.7% [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 [3] - IoT业务毛利率同比+2.8pct至22.5% [3] 研发投入 - 2025年H1研发费用144.8亿元,同比+35.8%,研发费用率6.4% [3] - Q2研发费用77.6亿元,同比+41.2%,研发费用率6.7% [3] - 研发人员达22641人,创历史新高,重点推进AI芯片、大模型、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研发 [3]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4977.35亿元,净利润417.17亿元,EPS 1.60元,PE 32.78倍 [4][6] - 2026E营业收入6303.60亿元,净利润557.10亿元,EPS 2.14元,PE 24.55倍 [4][6] - 2027E营业收入7245.73亿元,净利润667.90亿元,EPS 2.57元,PE 20.48倍 [4][6] - 2025E毛利率21.50%,销售净利率8.38%,ROE 18.10% [6]
血液瘤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创新靶向疗法驱动,血液瘤慢病化趋势显现
银河证券· 2025-08-21 10:4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创新靶向疗法推动血液瘤市场持续扩容,CAR-T、TCE等前沿技术显现优异疗效,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大幅提升 [5] - 血液瘤患者生存周期延长促使存量患者增加,2022年全球血液肿瘤五年及以上存量患者约400万,是新发患者数量的三倍 [5] - 血液瘤领域重磅产品频出,2024年达雷妥尤单抗全球销售116.7亿美元,伊布替尼、来那度胺全球销售均超50亿美元 [5][18] - 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优化给药是血液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迭代和新靶点探索成为趋势 [5] - 血液瘤治疗呈现慢病管理趋势,长生存周期带来大量存量患者且药物治疗费用高,潜在市场机会巨大 [5] 血液瘤市场概况 - 全球血液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从2015年113.3万增长至2021年130.5万,预计2025年达141.0万,2030年154.6万 [8] - 中国血液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从2015年19.3万增长至2021年23.7万,预计2025年达26.7万,2030年30万 [8] - 血液瘤新发患者占全部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不到10% [8] - 美国血液肿瘤五年生存率超60%,白血病68%、非霍奇金淋巴瘤74%、骨髓瘤62%,显著高于实体瘤 [13] - 血液肿瘤患者初治年治疗费用15.6万美元,急性白血病患者46.3万美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1.4万美元 [13] 血液瘤临床诊疗 白血病诊疗 - AML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或靶向联合化疗模式,靶向药物包括FLT3抑制剂、IDH1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 [25] - CML治疗主要采用BCR-ABL抑制剂,一线使用一/二代TKI,耐药后切换其他TKI,T315I突变选用三代TKI [32] - ALL治疗针对Ph染色体阳性患者优先推荐BCR-ABL抑制剂,阴性患者采用多药联合化疗方案 [37] - CLL/SLL一线治疗推荐BTK抑制剂±CD20单抗、BCL-2抑制剂+CD20单抗或BTK+BCL-2抑制剂三种方案 [42] 淋巴瘤诊疗 - DLBCL约占NHL的30-40%,一线标准方案R-CHOP治疗后60-70%患者可达治愈,30%出现复发 [52] - MCL约占NHL的3-6%,初治方案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复发/难治推荐BTK抑制剂 [57] - MZL约占NHL的5-10%,无症状患者可观察随访,有症状患者推荐利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 [62] - FL约占NHL的20-25%,一线治疗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复发后可切换其他联合方案 [67]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 - MM约占恶性血液肿瘤的10%,主要采用诱导治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常用VRD方案 [71] - 复发/难治MM可尝试CD38单抗、BCMA CAR-T、GPRC5D CAR-T等新型治疗手段 [72] - 强生的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百亿美元,成为全球前十畅销药品 [74] 热门靶点及疗法 - BTK领域: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成为BIC产品,逐步完成对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的替代 [5] - BCL-2领域:利沙托克拉通过优化剂量爬坡及1.5线差异化设计取得进度领先 [5] - BCR-ABL TKI领域: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疗效数据优于普纳替尼和阿思尼布 [5] - CAR-T疗法:为血液瘤提供"临床治愈"可能的新疗法,缓解率较高 [5] 重点公司分析 - 百济神州:通过BTK+BCL-2+BTK CDAC产品矩阵实现对CLL/SLL适应症全线覆盖 [5] - 诺诚健华:构建以奥布替尼为核心多元化产品组合 [5] - 亚盛医药:布局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和BCL-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 [5] - 迪哲医药:以全球首创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和LYN/BTK双靶抑制剂突破治疗瓶颈 [5]
泡泡玛特(09992):大IP势能强劲,海外布局持续深化
银河证券· 2025-08-20 20:5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7.56/11.24/14.55元,对应PE为34X/23X/18X [6] 核心财务预测 - **营业收入**:2024A为130.38亿元(+107%),2025E达319.41亿元(+145%),2026E/2027E预计为465.75亿元(+46%)/595.98亿元(+28%) [3][6] - **归母净利润**:2024A为31.25亿元(+189%),2025E大幅增长至101.56亿元(+225%),2026E/2027E预计为150.97亿元(+49%)/195.35亿元(+29%) [3][6] - **毛利率**:2025H1达70.3%(同比+6.3pct),2025E-2027E预测为70.82%/71.23%/71.74% [6][7] 业务亮点 IP运营与产品表现 - **成熟IP贡献显著**:The Monster系列2025H1营收48.1亿元(+668%),Molly/Dimoo/SKULLPANDA分别实现13.6/11.1/12.2亿元(+73.6%/192.4%/112.4%) [6] - **新锐IP高增长**:CRYBABY和星星人IP分别贡献12.2/3.9亿元,反映IP孵化能力 [6] - **品类结构优化**:毛绒产品收入同比+1276%,带动手办/MEGA/衍生品同比+95%/72%/79% [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爆发**:2025H1港澳台及海外收入55.9亿元(+440%),亚太/美洲/欧洲同比+258%/1142%/729% [6] - **线下扩张**:美洲/欧洲门店达41/18家,线下收入分别同比+744%/570%,单店坪效提升显著 [6] 盈利能力提升 - **费用优化**:2025H1销售/管理费用率23.0%/5.6%(同比-6.7/-4.0pct),规模效应显现 [6] - **ROE增长**:2025E-2027E预测ROE为48.47%/41.70%/35.04%,显著高于2024A的29.26% [7] 财务健康度 - **现金流强劲**: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186.75亿元,2027E进一步提升至215.61亿元 [7] - **资产结构改善**:2025E流动资产372.67亿元,现金占比达66.8%,净负债比率-117.43% [7]
蓝晓科技(300487):2025中报点评:业绩稳健,建高端材料产业园加码生命科学
银河证券· 2025-08-20 16:1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6.98X、22.63X、17.92X [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47亿元(同比-3.64%),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01%),经营性现金流2.88亿元(同比+36.50%)[3] - 销售毛利率51.26%(同比+3.78pct),净利率35.97%(同比+4.32pct),主要因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3] - 资产负债率36.30%(同比-3.73pct),有息负债率仅7.61%,债务结构稳健 [3] 业务板块分析 吸附材料业务 - 吸附材料收入10.07亿元(同比+3.40%),细分领域表现分化: - 水处理及超纯化3.59亿元(同比+11.25%) - 生命科学3.20亿元(同比+12.43%) - 金属资源1.49亿元(同比+22.84%)[3] 金属资源板块 - 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累计12个,合计锂产能近10万吨,西藏国能矿业项目首条产线试运行达标 [3] - 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石煤提钒等领域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 [3] 生命科学领域 -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蒲城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覆盖层析介质、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等GMP标准产能 [3] - ProteinA Suno产品获国外药企测试通过,国内新增抗体临床三期替换验证及两个IND申报项目 [3] - 10款色谱填料完成DMF认证,9款处于申请阶段 [3] 超纯水业务 - 半导体领域实现实质性订单落地,面板行业新建水线全线供货,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3] 未来业绩预测 - 2025E营收30.05亿元(同比+17.66%),归母净利10.14亿元(同比+28.80%)[4] - 2026E营收36.93亿元(同比+22.90%),归母净利12.09亿元(同比+19.23%)[4] - 2027E营收43.31亿元(同比+17.27%),归母净利15.27亿元(同比+26.32%)[4]
“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反内卷中寻投资机会
银河证券· 2025-08-20 15:40
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反内卷政策将成为宏观调控新抓手,通过推进产能治理和防止恶性竞争改善工业品价格下行趋势,倒逼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4][12] - 反内卷政策覆盖范围广泛,涉及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和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较供给侧改革更全面 [2][8][23] - 政策目标包括完善行业标准、加强自律组织权威性、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产能调整,形成长效机制 [12] 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对比 - 两轮政策共同点:均面临工业品价格下行(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产能利用率走低(2021年以来持续下滑至76%以下)的宏观经济背景 [13][21][6] - 差异点:供给侧改革以行政命令为主(国企占比超80%),聚焦钢铁/煤炭去产能;反内卷更依赖市场化调节(民企主导行业占比高),注重治理低价竞争 [15][23][28] - 政策效果:2016-2019年供给侧改革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煤炭退出8.1亿吨,PPI在2016年9月转正 [15][17][20] 行业财务指标现状 - 营收增速:钢铁/玻璃玻纤/装修建材等10个行业增速为负且低于历史30%分位,工程机械/电池/工业金属等出现拐点迹象 [65][66][67] - 毛利率:煤炭/钢铁/光伏等10个行业低于历史中位数,水泥/汽车/生猪养殖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69][70][71] - 产能利用率:除快递/工业金属外,多数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处于历史低位,光伏设备仅1.47次(历史9%分位) [74][75][76] 市场表现与投资逻辑 - 2025年7月1日-8月15日,反内卷相关板块涨幅显著:钢铁/水泥/光伏设备等均涨超10%,跑赢沪深300指数6.76%的涨幅 [2] - 短期驱动因素:政策密集出台推升业绩改善预期,7月煤炭/钢铁等板块成交额占比冲高后回落 [2] - 中长期价值:通过提高毛利率(如钢铁行业提升0.48pct)和产能利用率促进业绩改善 [2][50][72]
2025年7月财政数据解读:广义财政收入回暖,支出增速加快上行
银河证券· 2025-08-19 21:13
财政收入 - 2025年1-7月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回升至0%(前值-0.6%),支出增速加快至9.3%(前值8.9%),创2022年9月以来最高值[2][8]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前值-0.3%),年内首次回正,税收收入累计增速-0.3%(前值-1.2%),非税收入增速回落至2%(前值3.7%)[5] - 印花税同比增长20.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62.5%,拉动税收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1.25倍[5][15] 土地与房地产 - 1-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增速-0.7%(前值-2.4%),土地出让收入当月2679亿元(前值2990亿元),累计增速-4.6%(前值-6.5%)[5][18] - 房地产需求侧仍偏弱:7月订金及预收款同比-10.05%(前值-7.62%),个人按揭贷款同比-9.49%(前值-11.64%)[18] 财政支出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增速3.4%,基建四项合计支出增速-4.5%,社保支出同比9.8%,教育支出同比5.7%[7][21] - 1-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2.78万亿元,发行进度63.1%(同比+17.6个百分点),二本账支出累计增速31.7%(前值30%)[7][22] 经济指标 - 7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3%(前值6.4%),企业所得税累计增速-0.4%(前值-1.9%),个人所得税累计增速8.8%(前值8%)[5][15] - A股7月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71%,环比增19.3%;年内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36.88%[15]
全景东盟双周报(2025年第8期):中国潮玩IP成为文化产业合作新热点-20250819
银河证券· 2025-08-19 20:02
外交与经济动态 - 东盟区域内贸易额达7627.9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25%[5][12] - 2024年东盟五国GDP同比增速达4.6%,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3.3%[5][13] - 越南和印尼二季度GDP增速领先,分别达到7.96%和5.12%[5][23] 资本市场与汇率 - 8月上旬越南指数、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月内累积涨幅分别达7.78%和4.7%[5][31] - 东南亚货币兑美元普遍升值,菲律宾比索、泰铢、印尼卢比升值幅度分别达1.8%、1.4%、1.2%[5][32] 政策动态 - 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央行联合扩容本币交易框架参与银行,提升区域跨境结算便利性[39] - 越南启动国际金融中心计划,目标2035年跻身全球75个金融中心之列[45]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达50.6亿元,同比增长375.2%,东南亚市场占比近50%[48] - 中国潮玩IP在东盟市场崛起,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业务占比可能超过50%[47][48] 风险提示 - 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54] - 国内外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54]
汽车行业双周报:7月车市淡季不淡,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历史高位-20250819
银河证券· 2025-08-19 16:40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汽车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特征,销量同比+14.7%至259.3万辆,环比-10.7%,其中新能源渗透率回升至48.7%的历史高位 [1][9] - 1-7月累计销量1826.9万辆,同比+12.0%,增速较1-6月扩大0.6pct [1][9] - 出口表现亮眼,7月出口57.5万辆,同比+22.6%,新能源出口同比+120%至22.5万辆 [1][10] 细分市场表现 - 乘用车:7月销量228.7万辆(同比+14.7%),新能源渗透率达54.5%,甘肃、广西等地重启置换补贴政策支撑需求 [9][10] - 商用车:7月销量30.6万辆(同比+14.1%),重卡同比+45.6%至8.5万辆,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9] - 新能源车:7月销量126.2万辆(同比+27.4%),多款新品如腾势N8L、理想i6等即将上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10] 行情回顾 市场表现 - 近两周汽车板块涨幅+5.64%,跑赢沪深300指数(+3.64%),在ZX30行业中排名第10位 [3][11] - 子板块表现:摩托车及其他(+16.76%)、零部件(+9.03%)领涨,乘用车(+0.59%)相对滞后 [3][1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飞龙股份(+66.89%)、中马传动(+56.14%)、神通科技(+40.28%) [13] - 跌幅前五:华培动力(-18.28%)、江淮汽车(-5.00%) [13] 估值水平 - 市盈率:销售及服务(42.34x)、摩托车及其他(28.83x)、零部件(28.01x) [3][15] - 市净率:摩托车及其他(3.72x)、零部件(2.94x)居前 [3][15] 行业动态 汽车产业 - 小鹏汽车发布换代P7车型,续航820km,支持10分钟补能525km [29] - 特斯拉推出续航830km的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26.95万元起 [38] - 三部门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5万元以上汽车消费可享贴息 [37] 具身智能产业 - 上海市提出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目标 [42]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三年内扶持100个品牌 [47]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280支队伍参赛 [49] 投资建议 汽车板块 - 整车:推荐比亚迪(002594.SZ)、理想汽车(2015.HK) [50]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德赛西威(002920.SZ)、伯特利(603596.SH) [50] - 新能源:推荐法拉电子(600563.SH)、中熔电气(301031.SZ) [50] 人形机器人板块 - 推荐拓普集团(601689.SH)、速腾聚创(2498.HK) [50] - 受益标的包括精锻科技(300258.SZ)、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 [50]
美的集团(000333):全球暖通产业多点开花,数据中心液冷成热点
银河证券· 2025-08-19 14:3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5.75/6.41/7.12元,对应PE为12.5x/11.2x/10.1x [4][25][26] 核心业务亮点 - **智能建筑科技业务**:2024年营收284.7亿元(+9.9%),营业利润率17.5%;2025Q1营收99亿元(+20%),完成欧洲Arbonia气候业务和东芝电梯中国控股权收购 [4][15] - **新能源及工业技术**:2024年营收336亿元(+20.6%),2025Q1营收111亿元(+45%),受益于储能、分布式光伏及汽车零配件增长 [6][15] - **全球暖通布局**:通过收购欧洲企业(如ARBONIA climate)拓展热泵、数据中心液冷等高景气赛道,承接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全液冷数据中心项目 [4][15] 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2024年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9.5%),归母净利润385亿元(+14.3%);2025Q1营收1284亿元(+20.6%),净利润124亿元(+38%) [5][15] - **分部盈利能力**: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科技/新能源及工业技术2024年营业利润率分别为9.7%/17.5%/11% [7][8] - **未来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4556/4882/5237亿元(CAGR 7.2%-11.4%),归母净利润441/492/546亿元(CAGR 11%-14.6%) [25][26]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暖通产业链扩展**:覆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储能温控、数据中心液冷,欧洲热泵替代燃气锅炉及工商业中央空调需求增长推动市场整合 [4] - **估值优势**:当前估值低于美国日本暖通龙头及A股热管理/液冷公司,高分红收益率(2024年分红率69.3%)增强吸引力 [4][20][25] - **技术融合**:推进AI与工业机器人融合,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KUKA中国区2025Q1订单增长超35% [15] 市场数据 - **股价与市值**:A股收盘价71.84元,流通市值4973亿元,总股本76.8亿股 [1] - **历史估值**:市盈率TTM 11.7x(低于1标准差),预测PE 10.9x,处于历史低位 [27][28]
建投能源(000600):盈利高增长,拟定增新建煤电项目
银河证券· 2025-08-18 21:2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煤价反弹,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从6月初609元/吨上涨至8月15日698元/吨,但同比仍下跌138元/吨,预计下半年煤电盈利持续增长 [2] - 长期看2026年及远期容量电价提升将显著增强煤电盈利稳定性 [2] - 2025H1归母净利润8.97亿元(扣非8.80亿元),同比大增157.96%(扣非+182.50%),Q2单季净利润4.53亿元(扣非4.43亿元)同比增幅达374.71%(扣非+560.34%) [5]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新建西柏坡电厂四期(2*66万千瓦),项目总投资58.63亿元,税后IRR 7.10% [5]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2025H1毛利率23.40%(+9.58pct)、净利率11.82%(+8.41pct),ROE 8.18%(+4.89pct) [5]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17.28亿元(+130.57%),资产负债率58.40%(较年初下降4.30pct) [5] - 成本端:入炉标单718.26元/吨(同比-14.77%),财务费用2.76亿元(-29.03%) [5] - 电量电价:2025H1发电量228.37亿千瓦时(-3.52%),火电上网电价440.99元/兆瓦时(-0.02%) [5] 装机规划 - 当前煤电控股装机1177万千瓦,权益装机1199万千瓦 [5] - 在建/拟建项目包括西柏坡四期、任丘热电二期等,2026年全部建成后新增权益装机390万千瓦(+33%) [5]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03亿元(PE 9.6x)、15.45亿元(PE 8.7x)、16.72亿元(PE 8.1x) [5]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E 22.54%、2026E 24.52%、2027E 24.93% [6] - EPS增长:2025E 0.78元、2026E 0.85元、2027E 0.92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