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景气观察:10月PPI降幅持续收窄,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普遍上涨
招商证券· 2025-11-12 22:01
核心观点 - 10月CPI同比转正至0.2%,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1%,经济呈现回暖迹象,主要受鲜菜鲜果价格改善、服务消费需求提振及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出清影响[1][2][12] - 景气度改善领域集中在资源品(有色金属、煤炭)、中游制造(新能源产业链)和信息技术(存储器),推荐关注供给受限或价格修复的细分行业如有色、焦炭、电池、逆变器等[1][2][23] 宏观经济指标 - 10月CPI同比转正至0.2%,环比上升0.2%,核心CPI同比连续6个月回暖至1.2%;PPI同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2.1%,环比由平转正[12] - 食品项中鲜菜、鲜果CPI降幅分别收窄6.4和2.2个百分点,畜肉、酒类需求仍弱;服务价格改善,旅游、医疗CPI同比增幅扩大至2.1%和2.4%[14][15] - PPI回暖受有色金属价格同比涨6.8%、煤炭开采业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驱动,反内卷政策加速产能出清,光伏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价格修复[20][23] 信息技术产业 - 费城半导体指数持平,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周环比下行2.15%,DXI指数周环比上行36.37%;DRAM存储器价格环比上涨,16GB DDR4价格周环比上行21.25%[25][29] - 10月集成电路进出口金额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收窄,贸易逆差210.70亿美元;台股电子营收分化,存储器厂商南科营收同比增幅扩大至262.37%[31][34] 中游制造业 - 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普遍上涨,六氟磷酸锂周环比上行28.76%,碳酸锂价格周环比上行3.58%;电解镍、钴粉价格分别上涨3.34%和1.00%[38][39] - 10月汽车产销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收窄至14.07%和13.37%,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幅扩大至21.37%;挖掘机销量同比增幅收窄17.63个百分点[46][50] - 港口货物吞吐量四周滚动均值同比增幅扩大至3.6%,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扩大至8.9%;CCFI指数周环比上行3.60%,BDI指数上行5.82%[59][63] 消费需求领域 - 生猪养殖利润改善,自繁自养利润周环比上行0.12元/头;猪肉批发价周环比上行0.50%,蔬菜价格指数周环比上行11.71%[71][74] - 空冰洗彩零售额四周滚动均值同比降幅扩大至-26.93%;票房收入十日均值周环比下行0.07%,电影票价上行0.54%[76][81] - 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旬环比下行0.01%,中药材价格指数周环比下行0.95%;食糖综合价格周环比下行0.29%[66][68][79] 资源品与公用事业 - 建筑钢材成交量十日均值周环比下行4.02%,螺纹钢价格上行0.03%;煤炭价格方面,京唐港山西主焦煤库提价周环比上行5.68%[85][87] - 工业金属价格多数上涨,铜、铝价格月环比分别上行0.2%和3.0%;水泥价格指数周环比上行0.11%,玻璃价格指数上行1.66%[20][24] - 全国重点电厂发电量12周滚动同比降幅扩大,天然气出厂价周环比下行0.46%;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收窄[32][76]
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历史上PPI回升阶段何种风格占优?-20251112
招商证券· 2025-11-12 22:01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风格从前期的科技成长出现回摆,预计市场风格延续再平衡状态,哑铃结构相对占优[1] - 基于中美政策周期叠加,预计2026年将形成20年一遇的中美共振之年,国内投资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在供需共振下迎来阶段性反弹,PPI有望继续回升[4][9] - 历史数据显示,在PPI回升阶段,小盘价值风格整体占优,小盘成长也可能有不错表现,同时周期风格相对占优[4][10][12] 流动性专题:PPI回升阶段的市场风格 - 逢6逢1的年份是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重大项目落地可能带来基建投资新开工高峰和投资端边际改善[4][9] - 中国五年规划周期与美国四年总统选举周期叠加,2026年预计为中美共振之年[4][9] - PPI负值收窄回升初期流动性通常宽松,利于小盘股表现,小盘成长相对占优;PPI转正后盈利预期改善,小盘价值风格迎来估值修复[4][10] - PPI回升阶段周期风格相对占优,因周期板块业绩与PPI紧密相关,其需求端主要取决于地产加基建投资[12] - PPI转正后1个月,中证2000指数平均收益达7.0%,上涨概率为100%;后3个月小盘价值风格平均收益达7.8%,上涨概率为100%[15] 货币政策与利率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5722亿元,未来一周将有4958亿元逆回购到期[4][17] - 货币市场利率下行,R007下行2.5bp至1.47%,DR007下行4.2bp至1.41%[4][17] - 短长端国债收益率上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2bp至1.40%,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9bp至1.81%[4][17] - 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减少2070.6亿元至5278.6亿元,3M/6M同业存单利率上行,1M利率下行[4][17] 股市资金供需 - 二级市场可跟踪资金净流入规模收窄,资金供给端公募基金发行218.4亿份,较前期减少17.6亿份;ETF净流出90.2亿元;融资资金净买入67.2亿元,较前期收窄223.0亿元[3][4][27] - 资金需求端IPO融资37.2亿元,重要股东净减持73.0亿元,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扩大至159.6亿元;限售解禁市值249.3亿元,较前期下降[3][4][32] 市场情绪与偏好 - 上周融资资金交易活跃度减弱,股权风险溢价下降,关注度相对提升的风格指数及大类行业仅周期、必选消费[1][4][37][43] - 行业偏好上,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获各类资金净流入规模较高,分别为80.93亿元、36.25亿元、13.80亿元[47][48] - 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力设备109.0亿元、基础化工18.6亿元、医药生物16.5亿元;净卖出非银金融21.0亿元、有色金属18.4亿元、通信12.0亿元[47][48] - 个股层面,融资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天孚通信16.6亿元、特变电工16.5亿元、阳光电源11.1亿元[49] ETF偏好 - 上周ETF净申购69.4亿份,宽指ETF以净赎回为主,沪深300ETF赎回最多达20.0亿份;行业ETF以净申购为主,医药ETF申购较多达59.4亿份[53] - 净申购规模最高的为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3.6亿份,华宝中证银行ETF17.8亿份;净赎回规模最高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3.1亿份,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12.6亿份[54] 海外变化 - 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为48.7,连续八个月萎缩;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超市场预期[4][60] - 美联储古尔斯比表示政府停摆期间应对降息保持谨慎,市场对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概率为62%[4][59] - 澳洲联储维持关键利率在3.6%不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对利率决策存在分歧[57][58]
银行视角看政策:25Q3 货币政策报告的 4 点关注
招商证券· 2025-11-12 1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货币政策从“逆周期”向“逆周期和跨周期”微调的信号,预计年内降准降息概率不高[2] - 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趋缓,银行间流动性保持中性,超储率同比有所下降[1] - 未来货币政策效果将更关注“价”而非“量”,需做好社融、信贷等总量金融数据增速继续下台阶的预期[3] - 央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维护合理利率比价关系,旨在稳定银行净息差,银行净息差正趋于企稳,核心营收增速有望逐步回升[3][5] 关键数据与利率分析 - 2025年9月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3.24%,环比下行5BP;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7%,环比6月下降2BP;企业贷款利率为3.14%,环比下行8BP;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06%,环比持平[1][12] - 2025年9月超储率为1.4%,同比去年9月下降0.4个百分点[1] - 以10年期国债利率1.81%为例,计算出的银行贷款自律底线利率为2.41%[4] - 从银行资负综合收益视角看,一般贷款、按揭贷款、企业贷款和票据贴现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1.68%、2.26%、1.42%和1.14%[15]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行业涵盖4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644.4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的10.9%;流通市值为10,965.3十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的11.2%[6] - 行业指数近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绝对表现分别为8.2%、8.3%和18.9%[8]
佛山照明(000541):新赛道多点开花,董事换届优化治理
招商证券· 2025-11-11 23:39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投入期,在汽车照明、海洋照明、航空照明、体育照明等高景气度垂直细分新赛道的战略布局坚定且成效显著 [1] - 公司秉承“基本盘新型化,新赛道规模化”发展战略,通过“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并购”双轮驱动持续做强主业 [6] - 公司董事换届落地优化治理结构,新任董事长拥有丰富跨行业管理经验,有助加快公司从照明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48百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446百万元,同比增长54% [2]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8584百万元,同比下降5%,归母净利润198百万元,同比下降56% [2][6] - 预计2026-2027年收入恢复增长,分别为9235百万元和9941百万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百万元和349百万元,同比增长52%和16% [2][6]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0.13元,对应市盈率50.1倍,2026-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0.20元和0.23元,对应市盈率33.0倍和28.4倍 [2][6] - 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稳中有升,净利率下降主要与规模下降、费用率上升有关 [6] 新赛道业务进展 - 车灯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并购燎旺后实现交互屏技术突破并自主研发透镜模组与智能硬件 [6] - 海洋照明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29%,并购沪乐电气后获得船舶照明领域核心技术、完整产品体系及相关资质 [6] - 航空照明通过并购北京航信,在机场跑道照明基础上向航空照明领域拓展,获AS9100D认证并完成国内大飞机制造商潜在供应商入册 [6] 通用照明与LED业务 - 尽管面临地产下行压力,通用照明前三季度收入下降双位数,公司通过深耕线下分销及下沉渠道、商用渠道签约34个超百万单体项目、电商渠道同比增长15%以及聚焦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等方式稳住基本盘 [6] - LED封装及组件业务(国星光电)前三季度收入下滑7%,但显控模组、车载业务、智能传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国星光电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9.8亿元,用于超高清显示、光电传感器、智能家居及Mini背光模组、车载器件及研发实验室等项目 [6]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6.46元,总股本1536百万股,总市值9.9十亿元,流通市值7.9十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4.4元,净资产收益率5.0%,资产负债率39.4% [3] - 主要股东为广晟控股集团,持股比例32.31% [3]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煤价突破800大关,煤矿港口库存低位,旺季上涨动能仍在-20251111
招商证券· 2025-11-11 23:3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煤炭开采行业给予“推荐”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动力煤市场势如破竹,产地价格加速上涨,榆林5800大卡指数周环比上涨53.0元/吨至672.0元/吨,鄂尔多斯5500大卡指数周环比上涨49.0元/吨至614.0元/吨 [1][10] - 炼焦煤市场延续上涨态势,供需偏紧格局暂未改善,京唐港山西主焦煤价格周环比上涨60元/吨至1800元/吨 [1][10] - 市场对后市持乐观预期,因11-12月安监趋严及部分煤矿完成年度任务后将减产,后期供应可能收紧,叠加冬季储煤需求释放,四季度行情看好,预计市场延续易涨难跌格局 [1][10] 投资观点 - 电厂日耗小幅回升,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为77.9万吨,周环比增加1.2万吨,总库存1423.6万吨,可用天数18天 [1][3] - 供应端,月初部分停产煤矿恢复生产,产区供应小幅回升,但多数煤矿销售顺畅,库存维持低位 [1][10] - 成本支撑与旺季预期共同作用,上游报价持续走强,北港到货成本抬升 [1][10] 板块行情及个股表现 - 本周煤炭开采指数上涨4.34%,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0.82%)[11] - 主要煤炭上市公司涨多跌少,涨幅前三名为:安泰集团(+27.97%)、陕西黑猫(+12.00%)、华阳股份(+11.50%) [11] 行业新闻与数据 - 10月全国进口煤炭4173.7万吨,同比下降9.75%,环比下降9.27% [2][15] - 山煤国际控股子公司斥资3.02亿元购买合计210万吨/年的煤炭产能置换指标,用于核增产能 [2][16] - 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上行,秦皇岛港5500价格报813.0元/吨,周环比上涨40元/吨 [3] - 进口煤价同步上涨,CCI进口4700指数报79.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6美元/吨 [3] 行业规模与估值 -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687.7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约1.6% [4] - 重点公司中,中国神华总市值8528.6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586.7亿元;陕西煤业总市值2339.4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223.6亿元 [42]
ST华通(002602):文化出海扛旗者,王者归来犹可期
招商证券· 2025-11-11 23:11
投资评级与基础数据 - 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首次)[2] - 当前股价:17.61元[2] - 总股本:7428百万股,流通股本6854百万股[2] - 总市值:130.8十亿元,流通市值120.7十亿元[2] - 每股净资产(MRQ):3.9元,ROE(TTM)12.9%,资产负债率30.8%[2] - 主要股东:王佶持股10.29%[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文化出海扛旗者,通过"SLG+X"融合创新模式打造现象级产品,如《无尽冬日》全球累计收入超35亿美元[1][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6.20亿元,同比增长70.27%,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131.51%[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2.07亿元,同比增长85.50%,归母净利润26.56亿元,同比增长129.33%[6] - 公司已于2025年11月11日停牌一天,11月12日恢复为世纪华通,实现监管层面重要拐点[1] - 股价表现:12个月绝对涨幅243%,相对涨幅229%[4] 公司简介与发展历程 - 公司以汽车零配件业务起步,2014年转型游戏行业,通过并购天游软件、七酷网络、点点互动和盛趣游戏形成双轮驱动格局[16][18] - 发展三阶段:初创阶段(2005-2013)、转型收购阶段(2014-2019)、调整复苏阶段(2020年至今)[18][19] - 股权结构稳定,王佶合计持股14.89%,腾讯持股10%提供业务协同[21] - 管理层具备深厚行业背景,董事长王佶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24]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游戏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游戏业务收入208.76亿元,占总营收92.29%,2025年上半年占比95.30%[30] - 移动端游戏是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占营收84.70%[30] - 区域分布均衡,2024年外销收入113.68亿元,占比首次超越内地达50.26%[30]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69.50%,移动端游戏毛利率72.70%[34] - 销售费用率提升至38.15%,主要因游戏产品前期买量推广[34] - 净利率显著改善,从2024年5.3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5.44%[6][34] 游戏行业分析 - 中国游戏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6.79亿[41] - 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从用户增长驱动转向消费力提升驱动,2024年收入817亿美元[52] - 中国自研游戏出海:2025年上半年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9] - AI技术应用:生成式AI在游戏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18亿美元,增长率22.8%[55] - 政策环境改善:2025年国产版号单月超140款,政策转向产业支持[99] 公司业务优势与产品矩阵 - 点点互动开创"SLG+X"模式,《无尽冬日》稳居全球手游收入榜前列,《奔奔王国》2025年上线首月登顶多国iOS免费榜[1][8] - 盛趣游戏深耕经典IP,《传奇新百区-盟重神兵》公测首日登录超50万玩家,《龙之谷世界》登顶iOS免费榜[8] - 与腾讯深度合作,2024年经腾讯结算收入22.45亿元,2025年关联交易预算提至45亿元[8] - 产品矩阵丰富,涵盖SLG、MMO、RPG、放置、休闲等多品类[104] - 微信小游戏生态成功移植海外产品,《无尽冬日》登顶微信小游戏畅销榜[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3/77.29/112.46亿元[7] - 对应PE为23.3/17.6/12.1倍[7] - 营业总收入预计从2024年226.20亿元增长至2027年494.52亿元[7]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4年0.16元增长至2027年1.51元[7]
康冠科技(001308):创新业务持续高增,期待家居陪护机器人落地
招商证券· 2025-11-11 23:11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创新业务放量驱动业绩超预期,AI硬件创新加速、催化估值重估 [1] - 长期自有品牌转型、盈利结构持续优化,全面拥抱AI+机器人创新、打造新增长曲线 [1] - 2025年业绩下滑主因公司主动收缩低毛利率的北美智能电视代工业务,利润端一次性影响出清 [7] - 展望2026年业绩有望反转回升至9.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约17倍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7.80亿元,同比下降5.37%;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降9.92%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38.45亿元,同比下降19.7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0.58%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9亿元,同比增长1.09%,核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7] - 预测2025年全年营业总收入150.56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下降15% [2]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同比增长32% [2][7]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183.47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增长15% [2]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2.8%提升至2025E的13.7%、2026E的14.9%和2027E的15.4% [15] - ROE预计从2024年的11.4%回升至2026E的11.0%和2027E的11.6% [15] 创新业务表现 - 创新类显示产品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11%,出货量同比增长42.02% [7] - 增长得益于自有品牌(KTC、FPD)出海成效显著,海外市场贡献突出,带动该业务板块毛利率持续提升 [7] - 公司持续孵化移动智慧屏(随心屏)、AI眼镜、美妆镜、直播机等爆款产品,AI+应用场景覆盖娱乐、办公、教育、医疗等多场景 [7] - 华为等大厂跟随康冠发布新品,例如华为IdeaMini [7] - 公司自2024年9月获得车规级认证后,今年成功供货国内外客户,业务取得显著突破 [7] 公司战略与股东回报 - 公司上市三年IPO融资20亿元,累计分红17亿元,实控人及高管累计增持0.54亿元 [7] - 为回馈股东,公司披露在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任一交易日收盘后持股数量大于等于1000股的股东,将根据持股数量赠予不同规格的AI+产品 [7] - 公司积极推动机器人在养老陪伴、居家陪护等场景落地,已取得7项相关专利,包括结构设计专利和整机专利等,有望把握银发经济下的机器人业务机会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22.66元,总市值159亿元 [3] - 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01元,PE为22.5倍;基于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1.33元,PE为17.0倍 [2][7] - 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为8%,相对表现弱于基准指数7个百分点 [6]
港股11月策略月报:调整后仍有空间,配置上重回哑铃策略-20251111
招商证券· 2025-11-11 21:35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在经历10月盘整后,正处于“由抑转扬”的节点,预计年底前将打开上行空间,中长期具备较大上行可能并呈现慢牛趋势[1][4][6][7][59][60] - 配置策略上建议重回“哑铃策略”,进攻端聚焦科技(AI产业链、互联网、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及电力)和有色金属,防守端底仓配置高股息资产和“困境反转”板块(如必需消费)[1][2][4][69] 基本面与政策 - 宏观经济继续边际放缓,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创下-13.9%的历史低值,但以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表现强劲,港股新经济公司半年报盈利增速高达31.7%,预计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8.1%和23.8%[8][10] - 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双方达成多项暂缓措施,包括美国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降低芬太尼关税,中国则撤回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并采购美国农产品等,验证“斗而不破”的判断[4][14][15] - 国内“十五五”规划纲要超预期,政策定调明确经济建设中心地位,并聚焦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央行重启国债买卖以加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旨在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并防止资金空转[4][18][19] 流动性与估值 - 美联储10月如期降息,预计12月将延续降息25个基点,明年再降息三次(累计75个基点),并计划于12月结束缩表,有望缓解流动性压力并推动外资流入港股[4][29][35][36] - 南向资金10月净买入925亿港元,年内累计净流入突破1.26万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主力增量资金;海外跟踪中国资产ETF在10月外资净增持9亿美元,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合计净流入133亿美元[24][37][39]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截至11月5日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为12.0倍,显著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9.0倍和纳斯达克指数的42.1倍,股息率达1.45%,风险溢价为4.2%,凸显配置性价比[50][51] 行业配置与市场风格 - 科技板块作为进攻性品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2.5倍,处于5年历史22.7%分位水平,仅为纳斯达克指数的53%和A股创业板的55%;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互联网云厂商收入增长强劲,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动[70][71][72][73] - 有色金属板块短期受美元贬值、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黄金还受益于避险属性及全球央行购金(2025年上半年净购金量达123吨),基本金属中铜供需格局良好,铝则受益于“铝代铜”逻辑[83][85][91][92] - “困境反转”策略聚焦必需消费等板块,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估值处于历史最低30%分位,龙头公司有望通过提升市占率和利润率实现α增长[94][98] - 高股息策略中,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为5.98%,分红能力稳定,在南向资金日益增长的“固收+”产品需求带动下,配置需求持续旺盛,险资成为重要支撑力量[100][102][104][109]
A股2025年三季报系列之二:哪些细分领域供给充分出清?
招商证券· 2025-11-11 21:04
核心观点 - 报告指出在反内卷背景下,全A非金融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延续负增长,在建工程持续下滑,供给端已充分出清[1][5] 非金融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在连续5个季度负增后于2025Q3首次转正至0.7%[6] 推荐关注供给出清充分的细分领域,一旦需求回暖,供需结构将加速改善,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有望快速修复[1][6] 供给出清充分领域 - 从资本开支增速和在建工程增速看,供给充分出清或明显收紧的细分领域集中在反内卷受益的资源品(如化工中的煤化工、聚氨酯、非金属材料,建材中的水泥制品、防水材料,有色中的铜、锂,以及焦炭、铁矿石等)[7][9] - 消费领域包括小额消费品(乳品、宠物食品、生猪养殖、零食、品牌化妆品)、地产链(家纺、家居、个护小家电、照明设备)、医美耗材等[9] - 传统装备制造涉及摩托车、配电设备、逆变器、商用载货车、印刷包装机械、仪器仪表、输变电设备等[9] - 其他领域包括部分电子硬件(集成电路制造、模拟芯片设计、光学元件、半导体材料、LED)、医药(疫苗、中药、原料药)、新能源产业链(硅料硅片、蓄电池及其他电池、光伏加工设备、风力发电),以及黄金、燃气、印染等[9] 库存去化与毛利率改善 - 2025Q3非金融板块存货增速为-2.7%,处于2010年以来11.2%分位数水平,毛利率17.6%,处于2010年以来3.2%分位数水平,库存与毛利均处于历史低位[15] - 库存去化加速、毛利率边际改善的行业未来业绩弹性和确定性较高,如氯碱、氟化工、特钢、改性塑料、膜材料等资源品,电新(逆变器、光伏加工设备、电机、线缆部件及其他),软饮料、预加工食品、啤酒、游戏、生活用纸等消费品,以及医药(医疗设备、中药、医疗耗材)、电子(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封测)等[16][21] - 供给持续出清、库存低位下滑、毛利率下行的行业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如化工(纯碱、有机硅、聚氨酯)、焦煤、动力煤、玻璃制造等资源品,和景气复苏的电力设备(风电零部件、蓄电池及其他电池等)、军工(航空装备、航天装备)、电子(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设备、光学元件)、医药(疫苗、原料药),以及个护小家电、彩电、肉鸡养殖、乳品、白酒等[17][21] 推荐关注细分领域 - 结合资本开支增速、在建工程增速、库存增速和毛利率TTM的边际变化和历史分位数水平,推荐关注两类领域:一是供给加速出清、库存低位的聚氨酯、疫苗、乳品、住宅开发、非金属材料、印刷包装机械、仪器仪表、原料药、集成电路制造等[4][22] 二是供给延续收缩、毛利边际改善的品牌化妆品、塑料包装、预加工食品、家纺、氯碱、焦炭、特钢、农药、水泥制造、膜材料、涂料、磨具磨料、光伏加工设备、硅料硅片、逆变器、医疗耗材、中药等[4][22]
上海电影(601595):《浪浪山小妖怪》内容与产投联动带来营收与净利润双增,积极推进“AI+IP”战略
招商证券· 2025-11-11 16:03
投资评级 - 对上海电影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暑期档爆款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内容与产投联动发展 [1][6] - 公司积极推进“AI+IP”战略,通过AI技术放大稀缺国民IP价值,并与生态伙伴合作探索新增长路径 [6] - 作为院线龙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电影市场回暖,预计未来几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23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60.80% [1][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3.51%;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0679.37%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12.40个百分点至36.67%,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同比下降,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47.42% [6] 业务运营亮点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7.07亿元,刷新公司历史票房记录,观影人次超4700万 [6] - 电影衍生授权合作企业超40家,推出衍生品800余款,布局超过3000个点位 [6] - 公司拥有《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全年龄段经典IP,并通过文旅、儿童乐园及新媒体矩阵(粉丝超500万)实现IP价值最大化 [6] 战略发展与未来展望 - 投资企业珞博智能的首款AI产品“芙崽”京东首发售罄,计划共同开发面向Z世代的AI养成系潮玩 [6] - 探索“AI+影视”合作,举办“全球AI视觉创意大赛”等活动,联合字节跳动、阶跃星辰等AI生态伙伴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亿元、2.01亿元、2.13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71.0倍、67.3倍、63.3倍 [6][7] 基础数据与估值 - 公司当前股价30.13元,总市值13.5十亿元,每股净资产3.9元,净资产收益率(ROE TTM)为7.1%,资产负债率31.4% [2] - 主要股东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9.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