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欧美贸易协议或使宝马、奔驰等利润提升40亿欧元
快讯· 2025-07-28 16:15
欧美贸易协议对欧洲汽车行业的影响 - 欧盟汽车进口关税将从27 5%下调至15% [1] - 欧洲汽车股周一上涨 [1] - 宝马 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利润预计提升40亿欧元 [1]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立场 - 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仍将重创汽车业 [1] - 相较于特朗普时期2 5%的关税 新协议关税水平较高 [1]
准备开战?奉陪到底!德国不再忍让,中方打出三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52
全球贸易格局剧变 - 跨大西洋同盟出现裂痕 德国明确表示"不是美国附庸" 标志着世界贸易秩序重构 [1] -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汽车征收30%关税 引发德国强烈反击 包括取消能源会谈和冻结高层对话 [1][2] - 中国通过市场 稀土和战略自主三张牌 成为撬动旧秩序的关键杠杆 [1][4] 德国汽车产业受冲击 - 美国是德国汽车第二大买家 30%关税将导致千亿欧元级别出口损失 [2] - 奔驰 宝马 大众等巨头预计每年损失超48亿欧元利润 [2] - 戴姆勒叫停田纳西工厂扩建 宝马重新评估北美供应链 [2] - 保时捷面临电动车需求疲软和中国奢侈品销售下滑双重困境 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2] 中国市场对德国车企的战略意义 - 奔驰全球销量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大众汽车超40% [5] - 中国为德国车企提供电池配套准入绿色通道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化合作 [5] - 保时捷营业利润率跌至8.6%时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造血来源 [5] - 73%德企将中国市场稳定性列为关键战略要素 超过跨大西洋合作重要性 [5] 稀土资源的战略博弈 - 美国国防部急需补充F-35稀土库存 但受限于非中国采购要求 暴露供应链弱点 [7] - 中国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实施出口许可审查 德国因此获得地缘博弈支点 [7] 德国对美精准反击 - 德国提案锁定美国新能源汽车 医疗设备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10] - 限制美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重创医疗设备企业利润 狙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10] 全球贸易新格局形成 - 三足鼎立格局显现:美国关税政策 欧盟反制措施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9] - 德国车企一边在美国谈判设厂 一边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 [9] - 中欧班列货运量激增 大众安徽工厂提前投产 巴斯夫湛江项目启动 [5][9]
给电动车二次生命,宝马、本田、福特联手搞事情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5 00:31
车网互动(V2G)技术发展 - ChargeScape公司由宝马、本田、福特和日产合资成立,与PSEG长岛电力公司合作推出"峰值负载削减计划",首次将电动汽车纳入需求响应项目 [2][4] - 该计划通过AI平台整合6200辆宝马和福特电动车(4000辆宝马+2200辆福特),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优化充电行为以缓解电网压力 [4][7] - V2G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充电时机和强度解决电网过载问题,同时为参与者提供经济激励,实现车主、电网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5][7] 电池寿命与回收利用 - 研究表明精细控制的V2G充放电模式可减少电池衰减,部分制造商保修政策已涵盖受控双向充电场景 [8] - 通用汽车与红木材料公司合作建立电池回收系统,提取锂/钴/镍等材料用于新电池生产,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 [10][12] - 退役电池与智能电网结合可储存过剩可再生能源并在高峰时段反向供电,增强电网稳定性 [10][13] 全球V2G应用案例 - 乌得勒支推出欧洲首个大规模V2G共享汽车服务,35%屋顶太阳能通过电动汽车实现电能双向调度 [16] - 雷诺在法国实现多车型V2G应用,呼吁欧盟统一法规以解决财政激励、电网费用和认证流程等障碍 [17] - 中国推广V2G需克服电网智能化不足和政策适配问题,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技术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18][19] 行业协作与创新 - 宝马强调智能充电优化能提升能源效率并增强电网稳定性 [5] - 福特指出经济回报是推动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因素 [7][13] - 红木材料公司认为电池回收是电动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12] - 雷诺证实大规模V2G需要车企、充电商、电网公司和政府的协同合作 [16][17]
晚一天多花10万,豪车税惊了买车人
36氪· 2025-07-21 18:11
豪车税新规调整内容 - 豪车税起征点从零售价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1][2] - 征税范围明确涵盖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 [1][2] - 新规执行前出现抢购潮,消费者为避免多缴10%豪车税(约10万-17万元)集中购车 [1][2][3]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保时捷受影响最大:9大车系中7个车系最高价超101.7万元,911/Panamera中高配、Cayenne/Taycan高配均被覆盖 [3][5] - 路虎主力车型受冲击:揽胜全系(盛世标轴/加长版)、卫士V8高配车型将涨价13万-17万元,占全球销量70%的揽胜/揽胜运动/卫士现车售罄 [3][13] - BBA高端车型波及:奔驰S 450L(120万元)、宝马X7/M5(146.89万元)、奥迪RS7(146.88万元)等性能车需新增缴税 [9][10] - 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宾利等)因最低价超200万元不受影响 [7] 市场反应与厂商对策 - 路虎/奔驰紧急补贴:7月20-31日购买指定揽胜/卫士车型可获全额豪车税补贴,奔驰迈巴赫S级补贴延续至8月31日 [11][13] - 保时捷订单客户陷两难:定制车交付周期长(3-6个月),清关中的Panamera车主面临13万元新增税费 [5][6] - 部分消费者退订:保时捷911等未交付订单因10万元新增成本引发退订潮 [7] 市场格局变化 - 价格敏感度分化:101.7万-146.9万元区间车型竞争力下降,奥迪A8高配/仰望U8等可通过降价避税 [16][17] - 国产豪车迎机遇:仰望U8(109.8万元)、尊界S800(101.8万元)等可通过定价调整避开税线 [7][17] - 进口车份额萎缩:2025年1-5月进口车量同比下降33%,自主品牌蔚来ET9(80.8万元)、极氪009光辉(89.9万元)逼近百万级市场 [17][18] - 头部品牌市占现状:奔驰占101.7万元以上市场48%(1.6万辆),路虎23%(0.85万辆),保时捷18%(0.68万辆) [14]
天“塌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降至90万
36氪· 2025-07-21 12:0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降至101.7万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 - 执行时间从公告发布(7月17日)到生效(7月20日)仅间隔3天,缓冲期极短 [1][3] 受影响车企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90-200万元价格带)将纳入征税范围,受影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豪华品牌 [4][6]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等车型进入征税区间 [6] - **宝马**:X7、X5M雷霆版、X6M雷霆版、XM等高性能车型受冲击 [6] - **其他品牌**: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高端车型同样面临消费税成本上升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政策生效前出现抢购潮:保时捷4S店客流激增,部分展车被迅速售罄,反映消费者对10-20万元新增税负敏感 [8] - 购车决策可能转向:部分消费者或考虑二手超豪华车(免征消费税)或国产豪华品牌以规避成本 [13][15]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豪华车企面临两难选择:维持价格可能导致销量流失,降价则可能引发高端市场"价格战" [9][11] - 新能源车企相对受益: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仅需缴纳零售环节消费税,且定价接近起征点的车型(如尊界S800)具备竞争优势 [11][16] - 二手车市场或成赢家:新车与二手车价差扩大(超10万元)将刺激二手超豪华车交易 [12][14] 政策导向解读 - 调整目的为引导合理消费及促进绿色环保,符合汽车市场促销价格变化的监管适应性 [11] - 传统燃油豪华车受冲击显著,政策倾斜有利于新能源车结构性发展 [11][12]
头部玩家格局加速重塑,智驾行业圈地运动不断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9 17:55
智能驾驶行业新态势 - 高阶智能驾驶进入爆发前夕,头部玩家展开"圈地运动",整车企业与智驾公司合作成为主流模式[2]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驾方案,Momenta已与十多家整车企业达成合作[2] - 行业早期全栈自研模式遇挫,当前转向共同开发模式,双方形成互补关系[2] 智驾公司与整车企业绑定 - 宝马选择Momenta因其基于高通平台实现量产的潜力,避免开发周期过长[5] - 跨国及自主车企为快速补足技术短板,积极与领先智驾公司合作[6] -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下,技术迭代慢的企业面临淘汰压力[7] 智驾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玩家集中为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六家[13] - Momenta市场份额达60.1%,华为Hi模式占29.8%,百度等三家合计不足10%[12] - 轻舟智航转型后交付超60万台,主要供应理想汽车[13] 头部智驾公司动态 - Momenta合作车型从2023年8款跃升至2024年26款,累计超130款车型[11] - 元戎启行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DeepRouteIO方案,2025年目标量产20万辆[13][14] - 卓驭科技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高阶功能,已落地20余款车型[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与供应商合作趋向深度股权化与生态化,单纯采购关系将被淘汰[16] - "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高阶智驾新标尺,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8][9] - 车企锁定优质供应商需求迫切,供应商团队资源有限导致竞争加剧[9]
头部玩家格局加速重塑,智驾行业圈地运动不断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12:38
行业合作模式转变 - 智能驾驶行业从整车企业全栈自研转向与智驾方案公司共同开发的主流模式[2]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整车企业+智驾公司"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2] - 整车企业因技术难题放弃自研,智驾方案公司需依赖车辆实际场景,双方形成共同成就关系[2] 头部智驾公司格局 - 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成为智能驾驶领域六大头部玩家[3][8] - Momenta市场份额达60.1%,华为Hi模式占29.8%,百度Apollo、Bosch+WeRide和元戎启行分别占6.9%、1.8%和0.9%[7] - 轻舟智航2024年底交付超60万台,主要供应理想汽车,目标2025年实现百万NOA量产上车[8] 车企与供应商深度绑定 - 跨国车企及中国自主车企为快速补齐技术短板,积极与领先智驾方案公司合作[5] - 车企加大投资锁定优质供应商,如安波福投资MAXIEYE 5.7亿元,北汽投资小马智行7000万美元[6] - 长城汽车独家投资元戎启行1亿美元C轮融资,并计划追加投资[6] 技术竞争与市场动态 - 高阶智驾竞争转向"车位到车位"能力,成为检验智驾第一梯队的新标准[6] - 元戎启行推出国内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模型智驾方案DeepRouteIO[8] - 卓驭科技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高速领航驾驶功能,已落地20余款车型[9] 市场淘汰与转型 - 星行科技、禾多科技、纵目科技等智驾公司在淘汰赛中倒下[5] - 图森未来转型做游戏和AI,百度Apollo、蘑菇车联转向"车路云一体化"[5] - 极越汽车倒闭,岚图汽车倒向华为,百度智驾在L2+赛道淡出[8]
领悦南京升级为宝马集团“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并成立新公司
快讯· 2025-07-18 23:30
公司动态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建邺区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全资子公司"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 原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领悦南京)将实现独立运营 [1] - 新公司将成为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 [1] - 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设立的首个且唯一的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1] - 该中心是宝马集团在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 [1] 行业影响 - 新公司基于中国本土创新能力的跃升而设立 [1] - 宝马集团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布局 [1]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
快讯· 2025-07-18 22:01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 - 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 [1] - 该中心是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首个且唯一的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同时是宝马在亚洲最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 [1] - 截至目前,南京已有304个德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达21.7亿美元 [1] - 南京德企年营业收入突破450亿元,利润总额达34.6亿元 [1]
宝马合作Momenta,将推中国专属高阶辅助驾驶方案
快讯· 2025-07-18 13:32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AI辅助驾驶软件 - 宝马与Momenta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辅助驾驶软件 [1] - 该辅助驾驶方案将应用于包括新世代在内的多款国产车型 [1] - 方案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 支持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1] 辅助驾驶功能升级 - 新方案可实现从车位泊出 途经城区、高速、城区 再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 [1] - 此前宝马在售车型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较为有限 [1] - 现有系统尚不支持高速上下匝道、红绿灯通行等高阶功能 [1] Momenta公司背景 - Momenta成立于2016年 是中国自动驾驶公司 [1] - 公司在量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上均有投入 [1] - 目前已与全球十余家车企达成合作 量产车型超100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