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2025.9.30-2025.10.12):节后猪价宽幅下跌
中邮证券· 2025-10-14 11:3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农林牧渔行业在节后市场调整中表现相对抗跌,指数累计上涨1.0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12位 [5][13] - 生猪价格节后宽幅下跌至近年低位,行业全面亏损,但“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预计将加速产能去化,利好明年下半年猪价 [6][7][19] - 白羽鸡产业面临高苗价与低毛鸡价格的双重压力,祖代更新量同比下降,但当前产业链供给充足,行业受引种不确定性影响暂时较小 [8][28] 行情回顾 - 节后两个交易日,农林牧渔(申万)指数累计上涨1.0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51% [5][13] - 农业子板块均有所上涨,其中果蔬加工和动保板块涨幅最大 [16] 生猪养殖产业链 - **价格与盈利**:截至10月12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0.97元/公斤,为近几年最低价,行业已全面亏损 [6][17];截至10月10日,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约152元,外购仔猪头均亏损约301元 [17] - **供需与展望**:节后供应增加与需求回落导致供需失衡加剧 [6];短期因二次育肥入场增多,猪价或止跌,但2025年四季度生猪供应压力较大 [6];政策围绕“控产能、降体重、限二育”发力,8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有所去化(农业农村部数据环比-0.01%),预计四季度产能去化加速,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上行趋势 [7][18][19]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成本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以及成本下降空间大的中小企业,如巨星农牧、华统股份 [20] 白羽鸡产业链 - **价格与盈利**:截至10月11日,烟台白羽肉鸡鸡苗价格3.5元/羽,单羽盈利约0.4元;肉毛鸡价格3.37元/斤,单羽养殖亏损2.2元,养殖端承压 [8][28] - **供给与引种**:2025年1-8月祖代雏鸡更新量为78.55万套,较2024年同期减少16.85万套,降幅17.66% [8];受美国禽流感影响,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进口引种中断,2025年3-5月从法国恢复引种,但当前祖代、父母代存栏仍处于高位,2025年产业链供给充足 [8][28] 种植产业链 - **白糖**:截至10月11日,柳州白砂糖价格为5835元/吨,较节前下跌10元/吨 [32] - **大豆**:截至10月11日,巴西大豆到岸完税价为3900元/吨,较节前跌0.2%;美西大豆到岸完税价为4385元/吨,较节前涨0.2% [32] - **棉花**:截至10月11日,棉花价格为14743元/吨,较节前跌1.49% [32] - **玉米**:截至10月10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247元/吨,较节前跌81元/吨 [32]
银行业月报:季报盈利有望延续稳健,看好相对收益修复-20251014
平安证券· 2025-10-14 11:30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资金结构深刻变化,被动指数持续扩容带来稳定资金流入,板块高权重特征将持续推动资金流入 [3] - 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青睐,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47% [3] - 结合股息和潜在增量中长期资金流入空间,看好A股股份行板块以及部分优质区域行(成都、江苏、上海、苏州、长沙),同时关注更具股息优势的港股大行配置机会 [3] 三季报前瞻 - 信贷增速维持低位,截至8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为6.8%,较7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 [3][4] - 净息差降幅预计收窄,6月末净息差同比降低13个基点至1.42%,因今年三季度未降息而去年同期LPR降幅达10个基点,利差业务预计整体保持稳健 [3][4] -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承压,因三季度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6月末修复21个基点至1.86% [3][8] - 中收业务预计有所修复,监管因素消退及权益市场回暖将推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延续修复态势 [3][8]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49%,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为212%和3.16%,三季度预计整体平稳 [3][9] - 在资产质量稳定基础上,预计盈利增速整体相对稳健 [3][9] 市场走势回顾 - 2025年9月,银行板块下跌6.64%,跑输沪深300指数9.84个百分点 [3][20] - 按中信一级行业排名,银行板块在30个板块中位列第29位 [3][20] - 个股表现分化,A股银行中渝农商行(4.77%)、齐鲁银行(3.05%)、苏州银行(0.49%)涨幅居前 [20] 宏观与流动性跟踪 - 9月制造业PMI为49.80%,环比上升0.40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1.00%/48.80%/48.20% [3][29] - 25年8月CPI同比为-0.40%,环比减少0.40个百分点;PPI同比为-2.90%,环比增加0.70个百分点 [3][29] - 政策利率方面,9月份1年期LPR和5年期LPR环比持平于3.0%和3.50% [3][36] - 9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D/14D/3M较上月分别变化+16BP/+13BP/+3BP至1.48%/1.68%/1.79% [3][36] - 9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下行0.45BP至1.37%,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上行2.26BP至1.86% [3][36] - 25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余额同比增速6.80% [3][37] - 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增加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55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8.80% [3][40] 估值水平 - 上市银行静态PB(LF)为0.67倍,多数个股PB估值处在历史低分位水平 [13]
A股央企ESG系列报告之三:构建房地产央企ESG评价体系:绿色发展与民生保障协同并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4 1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 [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构建一套专门针对房地产行业央企的ESG评价体系,该体系在通用央企ESG指标基础上,重点突出了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两大协同并进的领域 [3][4] - 房地产行业被视为绿色发展(如建筑节能降碳)和民生保障(如保障房建设)的关键领域,相关政策持续深化,为行业ESG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4][9] - 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5大类加分项(重要性评估、环境、气候、社会、治理)和1类减分项(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旨在通过客观指标全面评估房地产央企的ESG表现 [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房地产央企ESG政策:政策频出,持续深化 - 绿色发展政策方面,住建部2024年3月发布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且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相较2023年要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 [4][10][19] - 保障房建设政策方面,2024年国务院及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支持地方国企收购未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4][11] - 一系列政策(如2022年《"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并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提升民生福祉 [9][10][11] 2. 构建房地产央企ESG评价体系:绿色发展与民生保障协同并进 - **评价体系结构**:体系包含加分项(5个议题、16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满分100分)和减分项(1个议题、3个一级指标,违反一条扣3分) [15][30][33] - **环境指标(满分32分)**:新增『绿色建筑』(关注绿色建筑面积)和『绿色建造』(关注绿色建造技术)等行业特色指标,以落实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规划要求 [17][19][20] - **气候指标(满分19分)**:新增『响应"双碳"目标』指标,引导企业从项目全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响应《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等政策 [22][23][24] - **社会指标(满分28分)**:新增『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保障房建设』(响应国家保障房政策)和『保交付』(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交付)关键指标,体现行业社会责任 [24][25][26][27] - **治理指标(满分20分)**:新增『合规与风险管理』指标,要求企业建立全环节合规审查机制,应对行业调整期的合规风险 [27][28][29] - **减分项**:针对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违法违规事件进行扣分,每条扣3分,以规范企业行为 [30][31]
交通运输行业周报:假期出货放缓原油运价下跌,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际航线恢复-20251014
中银国际· 2025-10-14 11: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报告核心观点 - 假期出货节奏放缓导致原油运价显著下跌,而集运远洋航线运输需求在长假后企稳,运价出现反弹 [2][3] - 深圳市出台低空经济支持政策细则,明确资助标准,同时国庆中秋假期民航国际航线恢复强劲 [2][3] - 202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的时间点较2024年提前37天,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圆通速递与惠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拓展大湾区供应链枢纽 [2][3] 行业高频动态数据跟踪总结 航运港口 - 原油运输:10月9日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407.48点,较9月25日下跌26.2%;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9.19,较9月25日下跌30.99% [3][14] - 集装箱运输:10月10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为1068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0.0%;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1468美元/FEU和2452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上涨0.5%和2.8% [3][15] - 干散货运输:10月10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收1936点,周环比上升1.84%,同比上升8.16% [42][44] - 港口吞吐量:2025年1-8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0.26亿吨,同比增长4.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443万标箱,同比增长6.3% [51] 航空物流与出行 - 航空货运价格:截至10月6日,波罗的海空运价格指数报2077.00点,同比下跌4.2%,环比上涨1.9%;上海出境空运价格指数报4621.00点,同比下跌5.3%,环比上涨1.3% [28] - 航空货运量:2025年9月国内执飞货运航班7604架次,同比上升3.05%;国际/港澳台地区执飞货运航班13250架次,同比上升15.86% [33] - 航空出行:2025年10月第一周国际日均执飞航班1940架次,同比上升13.44%;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913.8万人次,日均239.2万人次,同比增长3.2%,国际客运航班日均超过2000班,同比增长11.1% [4][16][18] - 飞机利用率:10月4日至10日国内飞机日利用率平均为8.46小时/天,窄体机和宽体机利用率分别为8.46小时/天和10.01小时/天 [87] 快递物流 - 业务规模:2025年8月快递业务量161.5亿件,同比上升12.29%;业务收入1189.6亿元,同比上升4.24%;2025年1-8月累计业务量1282.0亿件,同比上升17.80% [53] - 重点企业业务量(2025年8月):顺丰控股完成14.06亿票(同比+34.80%),圆通速递完成25.11亿票(同比+11.06%),申通快递完成21.47亿票(同比+10.90%),韵达股份完成21.45亿票(同比+8.72%) [55] - 单票价格(2025年8月):顺丰控股13.27元(同比-15.32%),韵达股份1.92元(同比-3.52%),申通快递2.06元(同比+3.00%),圆通速递2.15元(同比-0.92%) [71] - 行业集中度:2025年8月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0,同比增长2.00% [79] 公路铁路 - 公路物流:10月6日至10日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9.35点,环比回升0.05%;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4413.7万辆,环比下降27.55% [4][109] - 铁路货运:9月29日至10月5日国家铁路运输货物8043.1万吨,环比增长0.95% [113] 交通新业态 - 网约车:2024年10月滴滴出行市占率为79.54%,环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120] - 制造业供应链:2025年第二季度联想PC电脑出货量达1697万台,同比上升15.22%,市场份额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至25.1% [4][124] 投资建议 - 关注设备与制造业工业品出口链条,推荐中远海特、招商轮船、华贸物流,建议关注东航物流、中国外运 [4] - 关注低空经济赛道趋势性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中信海直 [4] - 关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带动的交通运输需求增加主题机会,建议关注四川成渝、重庆港、富临运业 [4] - 关注公路铁路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赣粤高速、京沪高铁、招商公路、皖通高速、中原高速、宁沪高速、山东高速 [4] - 关注邮轮及水上轮渡主题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渤海轮渡、海峡股份 [5] - 关注电商快递投资机会,推荐顺丰控股、极兔速递、韵达股份,建议关注中通快递、申通快递 [5] - 关注航空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东方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海航控股 [5]
A 股央企 ESG 报告系列报告之八:央企建材行业 ESG 评价结果分析: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表现较强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4 10:4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A股央企建材行业给予“看好”的投资评级 [2] - 报告核心观点为:11家建材央企ESG评分整体良好,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表现较强,公司治理层面不同公司表现有一定差距 [2][4] 整体评分概况 - 纳入研究的11家建材央企ESG评分整体良好,满分为100分 [4][12] - 具体得分分布为:90分及以上有2家,80-89分有5家,70-79分有3家,60-69分有1家,没有60分以下的公司 [4][12] 重要性评估表现 - 重要性评估披露相对完整,10家企业披露了重要性评估,且均完成了双重要性评估 [4][15] - 但第三方鉴定普遍缺位,仅1家企业(天山股份)引入了第三方验证 [4][17] 环境与气候议题 - 环境与气候议题得分相对较高,11家企业在“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两大议题的总分区间为24-34分(满分35分) [4][20] - 其中7家企业得分在30–34分,形成了环境与气候披露的双高格局 [4][20] - “三废处理”披露率为100%,所有11家企业均有披露且得分集中在高分区间 [20][24] - “生物多样性”有10家公司完成披露 [20][28] - “能源管理”披露率为100%,所有企业均对节能降耗、能效管理有详细说明 [20][32] - 气候议题是重要得分项,气候指标和目标披露相对较好,11家公司均完整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实践 [20][50] 社会议题 - “社会议题”得分整体集中在中高区间,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作为中国特色指标是披露的主要内容 [4][53] - 全部11家公司均披露了社会责任相关内容,其中9家获得乡村振兴得分,9家获得社会贡献得分 [53][56] - 在“管理责任”方面,多数企业对供应链安全、产品质量等十分重视,但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方面披露不足 [61][64] 治理议题 - “治理议题”得分主要集中在中高区间,整体披露率较高,尤其是在公司治理架构方面 [4][68] - 公司治理架构方面,11家企业中有9家得到3项满分,另外两家得到2项满分 [68] - 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多数企业表现优秀,但ESG信息监督机制披露仍然不够充分 [68] - 公司治理规范方面,在利益相关方沟通、反商业贿赂等方面表现优秀,但在尽职调查上表现相对一般,仅7家公司完成披露 [68][75]
汽车行业月报: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升至57.8%,看好四季度销量冲刺提振车市表现-20251014
交银国际· 2025-10-14 10:28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升至57.8%,看好四季度销量冲刺提振车市表现 [1] - 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调整(从全免到减半)有望刺激消费者在年底前集中购车,叠加“金九银十”旺季和年末车企冲量,看好四季度车市销售表现 [3] 市场表现与销量数据 - 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同比/环比增长6.3%/11% [3] - 2025年1-9月乘用车零售累计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 [3] - 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环比增长13%/12.9%),其全国零售份额同比增3.6个百分点至66.9% [3] - 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环比下降6%/增长4%),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零售份额分别为14.3%/11.6%/5.8%(同比分别下降2.3个百分点/下降1.1个百分点/上升0.1个百分点) [3] - 9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129.6万辆(同比/环比增长15.5%/16.2%),新能源渗透率达57.8%,同比/环比上升5.0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 [3] - 2025年1-9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2% [3] - 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高达78.1%,市场份额70.1%;豪华/合资品牌的渗透率分别为34.5%/7.4% [3] - 9月特斯拉份额为5.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新势力整体份额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20.2% [3] - 9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总量52.8万辆(同比/环比增长20.7%/5.7%),2025年1-9月乘用车厂商出口399.9万辆,同比增长12.5% [3] - 9月自主品牌出口达46.3万辆,同比/环比增长27%/8%;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6.5万辆,同比下降10.8% [3] - 9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1万辆(同比/环比增长96.5%/3.9%),占乘用车出口总量40.1%(同比上升15.4个百分点) [3] 重点覆盖公司估值与评级 - 报告覆盖多家公司并给予“买入”或“中性”评级,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赛力斯、蔚来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亿纬锂能、潍柴动力、小鹏汽车、国轩高科、中国重汽、雅迪控股、九号公司、中创新航、禾赛集团、速腾聚创、瑞浦兰钧、理想汽车、广汽集团、绿源集团 [2][11] -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详见报告估值表,例如宁德时代FY25E市盈率为26.1倍,比亚迪股份FY25E市盈率为19.4倍 [2] 投资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小鹏汽车,因其全新P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带动销量和毛利率提升 [3] - 建议关注吉利汽车,因其私有化极氪后推动内部资源整合 [3] - 建议关注赛力斯,因其问界系列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并提升盈利水平 [3]
交通运输行业 10 月投资策略:快递“反内卷”有望带来业绩修复,中美互征港口费有望带动航运运价上行
国信证券· 2025-10-14 10:13
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3] 核心观点 - 快递行业“反内卷”有望带来业绩修复 [1] - 中美互征港口费有望带动航运运价上行 [1] 航运板块 - 中美互征港口费措施于10月14日实施 预计超过四成航运运力受美国征费影响 而受中国征费影响的运力占比不足10% 中国船企是受影响最大的 [1][20] - 不同船型受影响程度不同 集运板块影响最小 油运和干散货板块影响更大 波罗的海和国际航运协会数据显示45%散货船或受美国措施影响 约30%原油船和集装箱船受影响 [1][20] - 中美互征港口费对运价整体影响有限 但政策实施初期可能导致运价波动 集运船东承诺不上调运价 将通过船期调配或自行承担成本 油运和干散货市场会自我调节 [1][20] - 油运方面 10月初原油运价表现平平 但随着美国OFAC新一轮制裁落地和中国宣布反制措施 上周VLCC船运费环比大涨约2.9% 中短期叠加旺季效应 运价有望表现强劲 [1][21] - 集运方面 假期期间船司通过停航挺价 但10月下旬报价仍偏弱 考虑到欧美经济平淡、贸易风险及年内较多新运力交付 预计年内集运运价仍有压力 [1][70] - 全球VLCC订单占现有运力比例约为9% 2025年全年VLCC运力增长大概率仅为0.5% 较低的供给弹性赋予行业更高的运价向上动力 [22] - 行业供给侧受环保政策制约 当前20岁以上VLCC占总体运力比例超17% EEXI和CII等规则可能导致部分运力活跃度下降或退出 [23] - 继续推荐中远海能、招商轮船 [1][70] 建议关注中远海控在弱β下的α机会 [1][70] 航空板块 - 国庆假期结束后 上周整体和国内客运航班量环比分别下降0.6% 整体/国内客运航班量分别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11.2%/116.3% 国际客运航班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3% [2][33]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913.8万人次 日均239.2万人次 比2024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3.2% 日均客座率87.9% 比2024年增长3.5个百分点 [2][33] - 假期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849元(含燃油附加费) 同比2024年微增0.3% 票价水平表现稳定 [2][33] - 2024年我国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17.9%(相较2019年增长10.5%) 其中国内航线客运量相较2019年增长14% 预计2025年民航客运量能实现中个位数稳健增长 [34] - 供给方面 2024年国内航空公司引进客机214架 截至2023年底在册客机数量为4096架 2024年民航客机数量增速仅为中低个位数 预计2025年运力供给为中低个位数增长 [34] - 未来民航供需缺口将持续缩小 航司盈利能力将持续修复 建议低点配置航空板块 [2][34] - 继续推荐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以及春秋航空 [2][71] 快递板块 - “反内卷”政策自7月1日集中释放 8月广东及义乌率先涨价 其后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市跟进 目前提价已覆盖全国九成左右件量 预计此轮反内卷有望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春节 [2][43] - 在“反内卷”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导下 快递行业无序竞争实现边际好转 四季度旺季快递公司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2][43] - 对比2021年反内卷涨价 今年具有一定相似性 2021年涨价带动当季通达系单票快递利润环比提升0.07元至0.11元 预计今年涨价幅度和持续性优于2022-2024年但弱于2021年 [44]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现金收购浙江丹鸟物流100%股权 丹鸟物流2024年实现净利润盈利2011.5万元 2025年1-4月净利润亏损2.3亿元 日均业务量超400万单 [45] - 极兔速递第二季度东南亚包裹量达16.9亿件 同比增长65.9% 上半年东南亚包裹量达32.3亿件 同比增长57.9% 增速超预期 [47] - 无人物流车开始规模化商用 预计顺丰和中通2025年各引进几千辆无人物流车 顺丰采用直营模式 预计单车单月可节约约2000元成本 通达系网点单票成本可节约约1毛钱 [53] - 需求方面 前8个月行业件量累计增速为17.8% 但8月单月增速下滑至12.3% 四季度及明年行业需求增长将承压 [54][73] - 顺丰控股预计四季度业绩改善 明年业绩有望实现15-20%增长 2025年PE估值约18倍 [2][54] 通达系价格企稳回升 下半年盈利将确定性改善 [2][54] - 推荐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 [2][54][73] 物流板块 - 德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5亿元 同比增长11.4% 归母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下降84%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下降50% [66] - 公司持续推进双网融合项目 分拨中心数量从2023年底190个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133个 [66] - 公司业务结构变化及加大运输资源投入导致盈利能力承压 上半年运输成本同比增长30.2% 毛利率5.33% 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67] - 东航物流是我国航空货运领军者 市场份额近20% 拥有14架B777全货机 独家经营东航股份客机腹舱业务 在上海两场货邮处理量份额占比达53.6% [68] - 公司积极应对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计划今年引进4架全货机 通过挖掘东南亚航点、布局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冲不利影响 [69]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六期(20251012):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研究迈上新台阶,关注北交所储能产业链标的
华源证券· 2025-10-14 09:28
好的,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将为您解读这份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报告,并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总结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建议“关注北交所储能产业链标的”,表明其对北交所储能产业链持积极关注态度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为下一代储能器件发展指明方向 [1][6][7] - 电化学储能行业保持高景气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大型化、长时化趋势明显 [2][10][23][25][30][33] - 北交所汇聚了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共24家企业,构成完整的投资标的池 [2][37] 行业技术进展 -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拓扑强化负极(TFA)使体积变化率仅为金属锂负极的40%,耐受压力范围拓宽至0-50 MPa,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至5.8 mA cm⁻²(约为纯金属锂的3.6倍)[6][7] - 提出“动态自适应界面(DAI)”技术,通过预置可迁移碘离子在电场下原位形成微米级LiI层,动态维系界面紧密接触 [7] - 联合TFA与DAI技术,首次实现零外压全固态金属锂软包电池稳定循环 [2][7] 电化学储能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663座,总装机规模达75.79GW/175.12GWh [2][25] - 2025年1-6月新增装机13.66GW/33.75GWh,较2024年底增长22%,相当于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4.66% [23][25] - 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累计投运项目总能量170.33GWh,占比高达97.34%,其中99.93%为磷酸铁锂电池 [2][36] - 储能系统向大型化发展,2025年上半年新增电站中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总装机10.27GW,同比增长34%,装机占比75.13% [2][33] - 电网侧独立储能增长迅猛,2025年1-6月新增装机8.34GW,同比增长22% [26] - 2小时储能系统应用最广泛,总能量114.21GWh,占比65.22%;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项目占比达31.94%,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30] 北交所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区间涨跌幅中值为+0.11%,80家公司上涨,占比52% [2][42] - 常辅股份(+29.89%)、灵鸽科技(+29.82%)、同惠电子(+12.07%)、瑞奇智造(+7.20%)、雅葆轩(+6.85%)位列涨跌幅前五 [2][42][45] - 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1.42%、-0.51%、-2.85%、-3.86% [2][42] 细分产业估值变化 - 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8.1X升至38.7X(+1.70%),市值中值由26.4亿元升至26.9亿元 [2][46][64][66]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7.8X升至58.6X,市值中值由22.9亿元升至23.0亿元 [2][46]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6.6X降至56.5X,市值中值由22.7亿元升至23.7亿元 [2][50][52]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62.2X升至63.1X,市值中值由25.1亿元降至24.7亿元 [2][54][56]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5.5X降至35.1X,市值中值维持21.1亿元 [2][59][61] 重点公司公告 - 天宏锂电与陕西宏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拟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安康方舟天宏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天宏锂电出资2550万元占比51% [2][69][71] 北交所储能产业链标的梳理 - 报告梳理出北交所共24家储能产业链企业,涵盖上游材料设备、中游制造集成、下游系统运营全环节 [2][37] - **上游(材料&生产设备)**:贝特瑞、纳科诺尔、聚星科技、灵鸽科技、安达科技、远航精密、武汉蓝电、天宏锂电、昆工科技、迪尔化工、格利尔、太湖远大 [2][37] - **中游(制造&集成)**:长虹能源、海希通讯、海泰新能、方盛股份、力王股份、胜业电气、科润智控、许昌智能 [2][37] - **下游(系统&运营)**:艾能聚、派诺科技、雅达股份、殷图网联 [2][37]
海外科技周报:乱世对峙再起,买保护了吗?-20251014
华源证券· 2025-10-14 09:03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明确的行业投资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是“乱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市场波动性增加 [3][4] - 尽管中美首脑可能在11月APEC会议会面,但若美方不改变立场,市场仍将承压 [4] - 在此环境下,继续看好黄金和波动率指数(VIX)等避险资产 [4] 海外AI板块 市场行情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港美科技股普遍下跌 [4][7] - 恒生科技指数收于6259.8点,下跌5.5%,跑输恒生指数2.4个百分点 [4][7] - 费城半导体指数收于6407.6点,下跌2.7% [4][7] - AI能源板块表现强势,涨幅前五公司为:超威半导体(+31%)、ENERGY FUELS(+23%)、OKLO(+16%)、URANIUM ENERGY(+11%)、ASP ISOTOPES(+8%) [4][9] 重要事件回顾:铀产业链催化 -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扩大战略铀储备,以减少对俄罗斯供应的依赖,当前约四分之一美国核电站燃料来自俄罗斯 [4][16] - 若俄罗斯供应中断,可能影响美国约5%的发电量 [4][16] - SPUT信托在现货市场频繁采购实物铀,自9月中下旬以来累计新增持仓约400万磅U3O8,总库存从约5070万磅迅速提升至接近5500万磅 [4][16] - SPUT的集中买入行为收紧了现货市场供应,推动铀价快速上行,并强化了投资者对铀牛市的预期 [4][16] 重点标的概览 - 报告列举了海外AI产业链重点公司市场表现,涵盖云厂商、AI基础设施、AI能源及AI应用等细分领域 [14][15] - 部分公司年内涨幅显著,如OKLO年内上涨593.2%,ENERGY FUELS年内上涨296.5% [14] 近期事件预告 - 2025年10月15日:阿斯麦披露业绩报告 [17] - 2025年10月16日:台积电披露业绩报告 [17] Web3与加密市场 市场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达4.14万亿美元,较上周五的4.15万亿美元有所下降 [18] - 同日,全球加密货币总交易额为2117.1亿美元,占总市值比重为5.11% [18] - 加密市场情绪转向中性,10月10日恐惧贪婪指数为54 [22] - 加密市场相关标的先涨后跌,涨幅前五公司为HIVE、BITF、CLSK、IREN、DGXX [25] 重要事件回顾 - 报告期内加密核心资产现货ETF除周五外均为净流入,累计净流入27.15亿美元 [4][27][29] - 其中,IBIT录得净流入26.25亿美元,GBTC录得净流出9330万美元,FBTC录得净流入8890万美元 [29] - ETF资金流入推动加密核心资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美东时间周一达到126,198美元,周二继续上涨至约126,500美元 [4][30] - 美东时间周五,特朗普宣布计划自11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100%关税,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4][30] - 加密核心资产价格从122,000美元上方暴跌至102,000美元以下,24小时内恐惧贪婪指数从64(贪婪)骤降至27(恐惧) [4][30] 重点标的概览 - 报告列举了加密市场重点公司表现,涵盖交易所、屯币、挖矿及矿机等细分领域 [26] - 部分公司年内涨幅显著,如IRIS Energy Ltd年内上涨509%,HIVE Blockchain年内上涨132% [26]
绿色甲醇系列一:IMO碳税落地在即,绿色燃料投资元年
长江证券· 2025-10-14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5][8] 报告核心观点 - IMO将于2025年10月审议NZF净零排放框架,预计自2028年起对5000GT以上商船实施强制性排放限制与GHG定价,将带动绿色燃料(绿色氢氨醇及生物柴油)需求[5][8][28] - 绿色甲醇需求空间可观,不同情形下2030年需求预计为1290万至9537万吨[8][33][36] - 经济性测算显示,生物柴油船舶单年运营成本有望在2033年实现平价,绿色甲醇船舶在2034年具备经济性[9][47][50] - 绿色甲醇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多环节,蕴含多元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具备核心优势的生产商及多环节配套技术与设备服务商[10][11][80][86] 政策背景与行业驱动 - IMO 2023年修订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要求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较2018年战略更为严格,涵盖全生命周期排放[15][18] - IMO净零框架草案规定船舶燃料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2008年为基准逐年下降,对不达标船舶征收碳税[8][22][23] - 政策落地具有强制法律约束力,历史经验表明IMO环保政策会加速船舶淘汰或改造更新[28][32] 绿色甲醇需求测算 - 乐观情形(IMO 2030年减排20%):绿色甲醇需求达9537万吨[8][33][36] - 中性情形(零排放燃料使用率10%):需求为3815万吨[8][33][36] - 悲观情形(基于甲醇动力船队规模):需求为1290万吨[8][33][36] 燃料经济性分析 - 基准情形下,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重油低2.2%,绿色甲醇成本高1.1%,已具备经济性[9][47][51] - 敏感性分析显示,合规盈余交易价格150美元/吨时,生物柴油价格降至7500元/吨即可实现经济性[10][58][61] - 绿色甲醇在合规盈余价格150美元/吨、绿电价格0.14元/kWh、绿氢价格29.5元/kg、甲醇价格4422元/吨时成本仅较重油高3.8%,基本平价[10][60][61] 绿色甲醇产业链与工艺 - 绿色甲醇分为电制甲醇与生物甲醇,上游原料包括绿氢、可再生二氧化碳及生物质资源[10][66][70] - 主要工艺路线包括电制甲醇、生物质气化制甲醇、生物质制甲烷制甲醇及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66][72][76] - 国内规划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3月已开工项目产能达491万吨,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资源富集区域[73][74][76] 投资主线一:绿醇生产商 - 风电光伏企业(如金风科技、隆基绿能)凭借绿电资源与先发优势,布局一体化项目[11][80][82] - 环保企业(如复洁环保、中国天楹)依托废弃物处理经验,具备生物质原料优势[11][81][82] - 化工企业(如宝丰能源、东方盛虹)利用副产二氧化碳作为低成本碳源,结合现有装置降本[11][82] - 技术与设备服务商(如中国能建)提供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规模化落地[11][82][84] 投资主线二:配套技术与设备服务商 - 上游设备包括电解槽(隆基绿能、亿华通等)、储氢(中集安瑞科等)、碳捕集(龙净环保等)[11][86] - 中游设备涵盖生物质气化炉(航天工程、东华科技等)、合成装置、催化剂等[11][86][87] - 配套技术服务商受益于产业扩产带来的新订单需求[11][86][87] 项目进展与认证 - 上海电气洮南项目为国内首个获ISCC EU全流程认证的项目,已投产并签署加注协议[76][77] - 金风科技兴安盟项目为全球最大风电制氢制绿色甲醇项目,与赫伯罗特签署长期供应合同[76][77] - ISCC认证是获取绿色溢价的关键,需满足原料可持续性及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要求[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