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视角看本轮关税影响几何?
东吴证券· 2025-04-05 21:04
报告核心观点 -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对等关税落地,对行业影响较大,可关注内循环、国产替代、避险资产和反关税品种等方向 [1] 关税政策内容 - “对等关税”包括对所有国家设10%“最低基准关税”于4月5日生效,对贸易逆差大的经济体征更高关税于4月9日生效 [1] - 东南亚国家税率最高,对中国额外征34%关税,叠加20%芬太尼税,特朗普2.0对华关税达54%,考虑2018 - 2019年贸易摩擦加征关税,美国对华有效关税税率超60% [1] - 价值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取消免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5月2日起征30%或每件25美元(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7月1日前审查是否扩大至中国澳门 [6] 行业影响 - 从对美直接出口依赖度及规模比重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电子、轻工、纺服、医药、家电、美护、通信、电力设备等行业影响大,公用事业、煤炭、军工等内需主导板块防御属性凸显 [2] - 轻工与纺服产业近年加速东南亚产能布局,但本轮美国对等关税机制下东盟国家受影响,影响我国转口贸易,成本转嫁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或面临订单流失和盈利承压风险 [2] - 电子行业在中国对美出口中份额占比达20%,成熟制程半导体及果链代工或受冲击,通信基础设施中的服务器及组件如光模块对美出口多,可能面临成本压力 [2] - 医药生物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2024年对美出口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5%,细分领域包括低值耗材、部分制剂、肝素等原料药 [2] - 电力设备行业中,光伏企业建设东南亚基地,新能源车企投资墨西哥工厂以规避部分关税,但本轮仍将面临利润空间压缩 [2] - 汽车零部件及家电对美出口敞口较高,将遭受较大冲击 [3] 关注方向 - 内循环板块:外需下行,内需重要性凸显,预计提振消费政策将陆续出台,4月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察窗口,关注新基建和消费板块 [5] - 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链条: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科技侧制裁或加码,中国核心产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芯片、军工、高端制造等分支有望走强 [5] - 避险资产:贸易摩擦升温,全球风险偏好下修,黄金价格或持续上涨,A股以公用事业、银行为代表的核心红利资产具备韧性 [5] - 反关税品种:关注农业、稀土等反关税品种 [5]
债市策略思考:关于对等关税及债市思考的六问六答
浙商证券· 2025-04-04 16:59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大超预期驱动近期债市走强,权益市场或难企稳,债市有望在宽松预期交易及避险情绪驱动下进一步走强,下一阶段博弈国债收益率曲线牛陡胜率更高 [1] 周度债市观察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方案 - 美国将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加征 10%基准关税,对部分贸易顺差高的国家推出额外对等关税,如 2024 年前十大逆差国/地区除加、墨外均面临 20%或以上关税,累计对华加征关税或达 54% [14] - 该方案体现特朗普政府高压威胁式谈判策略,有推动财政平衡、为减税法案铺路、倒逼制造业回流等意图,关税政策或从手段变为目标,边打边谈将成贸易领域常态 [16][17] 关税政策超预期原因 - 市场以双边实际关税为计算基准,特朗普政府所谓实际关税接近该国对美贸易顺差占其对美出口总规模比重,理解差异构成超预期核心原因 [19] - 关税力度大或推动美国二次通胀及衰退预期升温,加速美元秩序瓦解,强化东升西落宏观叙事 [22][24] 对等关税对国内债市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使债市走出箱体震荡,交易逻辑由博弈资金面转为博弈经济基本面 [26][27] - 关税力度超预期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我国对美出口或面临超 50%额外关税,影响国内出口和 GDP 增速,投资者或加大债券投资 [27] 央行对资金面态度转变 - 此前央行对资金面管控较克制,特朗普关税政策或带来转变因素 [30][31] - 外贸形势严峻或为货币政策宽松创造条件,人民币资产回落和关税影响使汇率贬值压力升温,多空因素交织下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 [32][33][34] 股债跷跷板效应 - 长期看好权益市场行情,但短期因特朗普关税政策,股债跷跷板由股强债弱向股弱债强反向演绎 [38][39] - 关税政策落地加剧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压制市场风险偏好,股债跷跷板向债券端倾斜 [39][43] 下一阶段债券市场展望 - 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利好避险资产,虽关税政策可能修正,但短期权益市场难企稳,债市从“逆风期”转向“顺风期” [44] - 关税加码增加央行降准降息概率,10 年国债利率有望跌破 1.70%,虽有扰动但不改变债市阶段性顺风格局,博弈国债收益率曲线牛陡胜率更高 [45] 债市资产表现 - 报告展示国债利率曲线、到期收益率、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国开 - 国债利差、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利率互换收益率等债市资产表现相关图表 [48][49][54] 实体高频跟踪 - 报告展示高炉开工率、石油沥青开工率、猪肉与蔬菜平均批发价、国际原油价格、土地成交面积、商品房成交面积、地铁客运量、电影票房收入、乘用车当月日均销量、航运指数等实体高频数据相关图表 [55][57][68]
“对等关税”冲击市场配置预期
银河证券· 2025-04-03 22:33
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特定行业和公司展开研究,涉及行业数据、公司表现、市场趋势等多方面内容,对投资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各部分总结 1. 特定公司相关情况 - 2025年4月2日,相关公司在行业中呈现特定表现,部分指标如某些公司的占比达到10%等情况 [4] - 不同类型公司在2025年4月3日的表现数据,如右㔅㷢公司相关指标为97%,脚䮚公司为95%等 [4] 2. 行业宏观数据 - 2025年3月,行业中部分指标如PMI等出现变化,3月某时段PMI覶罥2,呦䖦ꄽ芤♇ꁒ达到3.1% [14] - 展示了2017 - 2025年行业中PMI、PCE等宏观数据的变化趋势 [15] 3. 行业策略与市场趋势 - 行业中存在杅组册侓䍠相关策略,对特定公司的侓瞬等方面产生影响,如影响公司的缏卐、䭦缩等情况 [2][9] - 市场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如某些公司的漽⻑情况,ADP㹧╃俚等指标的变化影响投资决策 [20] 4. 不同行业板块表现 - A艧䉗㐙板块在2024 - 2025年有特定表现,如2025年某时段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板块的对比情况 [35] - 不同行业板块如SITC等在2024年的全锢ガ⿣䝠⬔数据,各板块占比不同,如勨唩⹴ꁾꀂ駦㜜占比6.13%等 [31] 5. 未来市场预期 - 通过FedWatch Tool预测2025 - 2026年不同时段市场利率区间的概率分布,如2025年5月7日400 - 425区间概率为24.6%等 [18]
聚焦资本市场“五篇大文章”,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03 22:14
报告核心观点 2023 年 10 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5 年 2 月证监会和上交所相继发布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4][8] 各部分总结 科技金融 - 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全链条金融服务,上交所发挥科创板功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9] - AI 推动科创板相关行业市值和融资规模上升,2025 年 4 月 2 日,电子等三行业市值占比 54.6%,IPO 融资额同比增 45.23% [10] - 沪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近三年累计 2.7 万亿,复合增长率超 17%,科创板超 28% [16] - “科八条”“并购六条”推动上交所近 500 单资产交易,重组规模同比增近 300%,新质生产力领域占 6 成 [18] - 科创债试点后爆发式增长,2025 年 4 月 2 日发行 1092 只,超 1.2 万亿,上交所占比超八成 [19] 绿色金融 - 政策推动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制度体系,上交所支持绿色企业融资和信息披露 [22] - 上交所 ESG 信披方案提升质量,2023 年沪市近 1187 家公司披露报告,披露率超 52% [23][24] - 环保热度使 ESG 基金规模扩张,2025 年 4 月 2 日有 195 只,规模 842.4 亿 [28] - 部委政策推动碳市场发展,2025 年 4 月 2 日成交量 6.4 亿吨,成交额 436.2 亿元 [35] 普惠金融 - 政策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上交所支持民企、中小企业融资和乡村振兴 [36] - 创业板为中小微企业融资,2025 年 4 月 2 日有 1378 家公司,市值 13.1 万亿,IPO 融资额同比增 56.1% [39] - 发行小微企业债券支持发展,2025 年 4 月 2 日发行 672 只,规模 2.9 万亿 [47] - 乡村振兴公司债券支持产业发展,2025 年 4 月 2 日发行 714 只,规模 5090 亿,“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 714 只,规模 3.8 万亿 [50][53] 养老金融 - 政策推动资本市场满足养老金融需求,上交所推动资金入市和产品丰富 [55] - 养老基础设施 REITs 破解融资难,政策鼓励长期资金支持养老产业 [57]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丰富,2025 年 4 月 2 日年金产品 1121 只,规模 2.5 万亿,个人养老金产品 321 只,规模 0.5 万亿 [57] 数字金融 - 政策推进数字化赋能资本市场,上交所提升数字化水平和打造智能型交易所 [63] - 加强数字监管平台建设,上交所构建双引擎平台升级治理效能 [66][68] - 深化数字化转型,上交所推出移动服务端和数字化服务提升交易效率 [68][69]
策略专题:价格全方位多维跟踪体系(2025年第三期)色引领上游价格回暖
国信证券· 2025-04-03 21:43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期价格全方位多维跟踪显示有色引领上游价格回暖,各产业链价格有不同表现,节后生产端修复快于需求,部分行业上下游价差有变化 [1][2][3]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概览 - 2025年3月重点监测的流通领域产品中20种价格上涨、24种下跌、3种持平,持平品类占比扩大 [2] - 铝锭价格强势反弹,因能源成本高企与产能释放受限共振;铅锭价格阶段性冲高,因电池替换周期启动叠加再生铅供应收缩 [2] - 煤炭产业链延续弱势,无烟煤、动力煤、焦煤及焦炭价格普跌,主因煤矿开工率回升、下游采购谨慎及库存压力累积 [2] - 煤炭、钢铁、农业相关产品多数持续同比下行,其中煤炭降幅有所扩大;有色金属、林业相关产品价格多数同比上涨,电解铜、锌锭、天然橡胶涨幅达11.9%、12.7%、18.5% [2] 上中下游不同产业链节点典型价格变化概览 - 近一月上游行业价格整体回暖,能源涨幅较大,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环比上涨8.2%,同比上涨135.8%;有色金属中锡价大幅上行,环比涨幅达23.9%;避险情绪升温推动贵金属行情,黄金、锌、白银同比涨幅较大,分别为37.9%、12.6%和29.7% [3] - 中游行业价格分化,水泥价格指数因错峰生产执行力度加强、环保政策与产能约束,指数环比上涨6.69%,同比涨幅达21.2% [3] - 下游行业价格整体承压,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总价、山东蔬菜批发价格指数等消费端指数延续同比下跌趋势,跌幅超5% [3] 价格景气指标与CPI、PPI同比变化 - 报告展示了螺纹钢钢材价格指数、南华综合指数、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等与PPI同比,以及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山东蔬菜批发价格指数等与CPI同比的关系图表,但未详细阐述具体关系 [23][27][29] 代表性价格指标季节性走势分析(公历) - 报告展示了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现货结算价:LME铜、钢材价格指数:螺纹钢:Φ12 - 25等多个代表性价格指标环比增速的图表,但未详细阐述季节性走势情况 [45][47][49] 代表性价格指标季节性走势分析(农历) - 报告展示了现货结算价:LME铜、期货结算价(连续):布伦特原油、RJ/CRB商品价格指数等环比增速的图表,但未详细阐述季节性走势情况 [72][74][76] 各行业价格景气数据 - 透过产业链上、下游价差审视各行业价格变动细节,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行业上游价格节后恢复缓慢,下游价格有所上升导致上下游价差增大 [5]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上下游的价格均有所下降,同时下游建筑等行业需求恢复相对上游开采开工较快,中间价差有所增加 [5] - 报告还展示了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多个行业来料品、产出品价格分位数水平变动情况的图表 [88]
2025年4月资产配置报告:关税进入拉锯阶段,关注政策后手应对
华宝证券· 2025-04-03 21:4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高企,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但二季度修复或放缓,需关注政策对冲强度;A股重估后进入休整阶段,建议适度降低风险偏好,关注大盘价值/红利方向,待海外扰动消退后布局科技成长等方向;对各类资产配置给出了相应观点和建议[7][8]。 各部分内容总结 市场回顾 - 2025年3月大类资产表现特征为中国资产涨跌不一、海外市场普跌、债市先调整后企稳、黄金价格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回落,A股小幅回落[13]。 - A股行业风格方面,3月成长下跌、价值上涨,消费和周期风格领涨,有色金属、家电、煤炭、银行等行业领涨,计算机、电子等行业跌幅较高[15][16]。 海外经济环境及政策影响 - 4月2日美国公布的对华关税政策超出市场预期,后续行业性关税可能持续加码,各国报复性关税政策将陆续推出,市场风险偏好受压制[7]。 - 美国关税政策中长期面临谈判策略失效和政策反复波动两大风险,可能加剧国际经贸体系对立,使部分行业面临经营决策困扰[27]。 - “海湖庄园协议”主张分阶段施策,初期实施关税措施,随后运用安全及金融威慑手段引导美元贬值,以修正结构性双赤字[30]。 国内经济环境及政策影响 - 1 - 2月经济在政策前置发力下生产、投资偏强带动开门红,但需求不足问题仍待解决,消费增速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出口增速回落[35]。 - 需求端国补扩容推动可选消费分化,外生刺激带动作用明显,1 - 2月出口增速放缓,后续外需压力将上升[41]。 - 投资和生产端1 - 2月固定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及广义基建高增,工业增加值回落但仍偏强运行,企业经营压力偏大[44]。 - 金融数据方面,2月政府发债支撑社融增长,贷款需求回落,居民信贷再度走弱[48]。 - 通胀前景上,1 - 2月CPI、PPI总体偏弱,价格指标弱于季节性运行,2月PPI分项中生产资料仍弱于生活资料[55]。 - 3月制造业、非制造业景气度回升,略弱于季节性,生产、新订单等回升,但进口、价格等回落,内需不足问题突出[58]。 股债策略与市场结构特征 - A股交易结构上,2025年3月走势与行业轮动速度回落,行业间收益差收窄,交易拥挤度提升集中在国防军工、环保等方向[61][66]。 - 市场风险偏好维持不变,上证红利股债性价比小幅回落,A股风险溢价率先降后升[71]。 - 股指估值水平方面,2025年3月大部分股指估值下降,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处于中位数以下区间[75]。 - 港股AH股溢价率低位震荡,估值小幅抬升[79]。 - 债市方面,央行保持流动性紧平衡,债市调整,压力较大阶段或已过去,短期利率窄幅震荡,后续配置性价比高[84]。 资产配置观点展望 - 全球化配置上,港股、美股、美债月度观点为中性,美元相对谨慎[87]。 - FICC资产观点中,利率债、信用债相对乐观,可转债中性,黄金相对乐观,原油相对谨慎[88]。 - A股策略建议对大盘配置中性,行业/风格阶段性偏防守,关注大盘价值/红利方向,待海外扰动消退后布局科技成长等方向,持续关注全球化、多资产机会[89]。
行业深度报告:增资国有行后的投资策略:稳健红利与估值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4-03 21:41
报告核心观点 - 四家国有大行获 5200 亿元注资,提升资本实力,定增短期摊薄 ROE、股息率,长期提升资产投放及盈利能力,资本可支撑 5 年以上规模扩张,信贷优先投向政策支持领域,银行股仍具红利价值,PB 估值有望修复 [2][4][6] 5200 亿元定增预案公布,有效提升四家国有行资本水平 注资规模考虑各行资本充足性,注资价格兼顾各方股东利益 - 注资规模 5200 亿元,5000 亿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200 亿来自国有企业股东,注资额度考虑各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交行、邮储注资后提升幅度大 [14] - 注资后,中行、建行控股股东未变,财政部成交行控股股东,邮储国企股东持股比例下降 [16] - 注资区间 0.67 - 0.76 倍 PB,溢价 8% - 22%,兼顾原股东与增资股东利益,邮储、交行溢价率高以保护原股东 [20] 注资对 ROE、A/H 股息率影响均小于 1pct - 定增后 2025 年四家行 ROE 下降 0.18 - 0.73pct,长期资本补充或提升盈利能力覆盖摊薄影响 [22] - 定增后 A/H 股息率受摊薄影响有限,H 股降幅略高,国有行仍具高股息投资价值,注资或 2025 年中期落地,分红影响 2026 年体现 [24][25] - 股东回报规划方案打开分红上限,未来分红率提高可期 [29] 测算定增后,资本可支撑四家国有行 5 年以上规模扩张 - 定增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静态提升 0.49 - 1.51pct,邮储和交行提升幅度大 [33] - 动态测算下,定增可满足四家行 5 年以上规模扩张,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支撑或超 5 年 [37] 政策支持领域投放加码,利率风险改善承债能力提升 资本补充优先用于政策支持方向 - 国有行信贷资源向科技、绿色等政策导向领域优先配置,夯实 AIC 股权直投能力,推动化解风险 [41][43] 放宽净息差的资本平衡线 - 按核心一级资本底线推测六大行资本平衡点,注资后可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放宽净息差资本平衡线 3 - 10BP [44][45] 利率风险指标改善,释放长债承接空间 - 注资 5000 亿约改善大行ΔEVE 0.06 - 1.87pct,释放政府债承接空间 [47] 自营投资或增加信用债配置空间 - 资本充裕,大行可能增加信用债和基金配置空间,投资偏好或转向信用债基 [50] 投资建议:红利价值依旧,增长动能稳固 - 市场对注资预期充分,给正面反馈,四家行受摊薄影响有限,股息逻辑有投资价值,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打开分红上限 [53] - 资本实力提升,规模扩张动能延续,盈利或增长,伴随风险化解,银行股 PB 估值有望修复 [54] - 预计 2025Q1 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润稳定,增速或持平或抬升 [55] - 推荐港股中信银行、苏州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 [56]
2025年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概览:“他”经济悄然崛起,男士护肤赛道增长强劲
头豹研究院· 2025-04-03 21:18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有望迎来蓬勃发展,且呈现产品功效精细化、营销布局多元化、产品成分健康化三大趋势 [4][5][6] 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综述 行业定义及分类 - 男士护肤品指专注为男士提供的护肤产品,包括洗面奶、爽肤水等,产品品名或标签含“男士”字样 [7] 行业发展历程 - 未提及相关内容 行业发展现状 - 基本盘稳固:化妆品行业整体高增长,男士护肤品市场作为热门细分赛道受益,国货品牌有望迎来机遇;化妆品新增企业数量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头部国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化营销建立壁垒 [20][22] - 资本持续青睐:近年来国货男士护肤品市场增速显著,新锐国货男士护肤品牌备受资本青睐,截至2025年1月,中国国货男士护肤赛道共计发生18起投融资事件,披露总金额超6亿元 [25] 行业政策分析 - 中国政府在化妆品行业颁布系列政策,以“强监管 + 高标准 + 国际化”为主基调,为国货男士护肤品牌从“性价比”向“质价比”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如《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4] 行业驱动因素 - 未提及相关内容 行业风险挑战分析 - 未提及相关内容 行业消费者画像 - 中国男士护肤品市场呈现年轻化消费趋势,18 - 29岁年龄段男性为消费主力军,合计占比超50%;消费集中于一二线发达城市及中高收入群体 [29][32] 行业产业链图谱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国货男士护肤品制造品牌商,下游为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商及终端消费群体 [34] 行业上游 - 原料成本占比高,国内供应商话语权较弱:原材料成本是护肤品核心成本;国内护肤品原料行业较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距,但国内头部企业正通过生物活性原料研发突破实现局部赶超 [39][40] 行业中游 - 国货品牌产品定价较低:外资国际品牌产品定价显著高于国货品牌,但随着国货男士护肤品牌产品研发推进,国货产品定价能力预计将提升 [41][46] 行业下游 - 线上渠道发展迅速:男性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购买护肤品意愿提升,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5月 - 2024年4月,中国男士护肤市场线上渠道加总零售额达74.8亿元,抖音渠道GMV同比增速高达70.8% [47] 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行业市场规模 - 行业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6.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9亿元,期间CAGR达19%,预计2029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51][54] 男士洗面奶行业市场规模 - 洗面奶是重要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为64.1亿元,近五年CAGR达17.4%,2029年有望突破130亿元;未来面霜等品类市场容量将上升,洗面奶品类增速或放缓 [55][57] 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功效精细化 - 男性对护肤品功效需求愈发精细化,除基础清洁外,除螨、祛痘等进阶功效需求增长 [8] 营销布局多元化 - 国货男士护肤品头部品牌采用IP联名、场景式送礼、达人带货等营销策略开拓市场,如百雀羚与漫画联名、左颜右色布局节日营销和达人带货 [58][62] 产品成分健康化 - 部分国货护肤品牌将人参、黄芪等天然草本成分与现代护肤技术结合,推出健康化护肤产品;2024年1月 - 10月,以人参为核心成分的护肤类目市场规模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9% [63][65] 中国国货男士护肤品行业品牌分析 - 报告提及左颜右色、海洋至尊、高夫、溪木源、百雀羚等品牌,但未详细展开各品牌分析内容
保险2025Q1前瞻: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华西证券· 2025-04-03 20:4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市险企年报表现超预期,2025年寿险向高质量转型预计Q1新业务价值平稳增长,财险综合成本率改善空间可观,Q1资产端整体或小幅承压 [1][2][7] 各部分总结 2024年保险业绩综述 - 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高增,新华保险增速201.1%居首,各险企重视股东回报分红率和每股现金股利同比增长 [13] - 业绩高增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总投资收益率攀升,但利率下行使净投资收益率下滑 [14] -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高增,主要因价值率提升,但新单保费普遍缩量,银保渠道贡献显著 [20][22] - 财险综合成本率因大灾有所抬升,赔付率受自然灾害影响,费用率因降本增效和车险“报行合一”优化 [23] - 各险企审慎下调内含价值经济假设,导致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绝对值下降 [31] 寿险进入高质量阶段,预计25Q1 NBV平稳增长 - 2025年上市险企向分红险转型,分红险能缓解兑付压力,监管政策提供支撑 [32] - 预计2025Q1新单小幅承压,个险渠道受监管和需求透支影响,银保渠道新单有望增长,价值率增速放缓,新业务价值平稳增长 [32] 财险COR改善空间可观 - 预计25Q1财险保费小幅增长,1 - 2月头部险企增速放缓,车险保费受1月新车销量下滑影响,3月或回暖,非车险保费表现分化 [37][39] - 考虑自然灾害减弱及高基数影响,25Q1综合成本率预计好于去年同期,赔付率和费用率有望改善 [39] 25Q1资产端整体或小幅承压 - 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预计25Q1资产端小幅承压,债券市场收益率同比下降,权益市场涨幅有望缓解压力,各险企权益投资表现是关键 [7][42]
4月或指向港股红利
华福证券· 2025-04-03 20:16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红利或打开配置窗口,受益于美关税政策临近、业绩披露担忧以及资金面险资入市进场,且4月AH红利轮动指标偏重港股红利 [2][3][8] 各部分总结 4月红利资产或迎窗口期 - 3月尤其是中下旬A股市场波动明显加大,除前期领涨主题回落外,主要原因或是美关税政策节点临近和市场对业绩披露的担忧,资金因避险需求或向红利资产轮动 [3][8] - 预计1月保费开门红对应25年险资增量约1160亿元,随着新增保费转化为实际投资,红利资产或将迎来增量资金 [3][8] AH红利轮动策略:4月偏重港股红利 - 通过解析A股和H股红利的驱动因素,提出AH红利轮动策略,可提高红利组合整体收益 [3][9] - 4月AH红利轮动指标为5%A 股红利,95%港股红利,5大驱动因子中美国扰动百度指标、H股季节效应超出阈值,因子赋权后指标数值为5,大幅偏重港股红利资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