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凌志软件(688588):日元汇率上升为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国金证券· 2025-08-29 10: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至5.2亿元,但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614.1%至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日元汇率上升带来的汇兑收益 [2] - 第二季度营收下滑幅度收窄至0.2%,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实现扭亏 [2] - 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1%,同时人员规模同比下降2.7%至2,863人,体现降本提效策略 [3] - 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120名员工,授予价格11.0元/股,考核目标显示对未来增长信心:2025年营收增长8%或净利润增长18%,2026年营收增长16%或净利润增长36% [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亿元(同比-3.0%),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614.1%),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扭亏)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6亿元(同比-0.2%),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扭亏) [2] - 2024年营收11.14亿元(同比+59.99%),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43.65%)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7/12.6/13.9亿元,同比增长5.0%/8.0%/10.0% [4][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5/2.8亿元,同比增长100.9%/1.3%/10.3% [4][9]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34.1/33.7/30.5倍 [4][9] - 预计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0.624元,ROE(摊薄)17.57% [9] 经营策略 - 积极应用AI技术提升开发效率,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1% [3] - 人员规模优化至2,863人(同比-2.7%),持续降本提效 [3] - 货币资金预计从2024年8.02亿元增长至2025年10.10亿元 [11] 财务指标预测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31.0%(2025-2027年) [11] - 营业利润率预计提升至23.7%(2025年) [11] - 每股经营现金流净额预计从2024年0.50元提升至2025年0.67元 [9] - 总资产预计从2024年17.90亿元增长至2027年21.60亿元 [11]
格力电器(000651):Q2表现偏弱,利润率稳健
国盛证券· 2025-08-29 10: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 同比-2.6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1.95% [1] - 2025Q2单季营业总收入559.8亿元 同比-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 同比-10.07% [1] - 消费电器收入同比-5.09%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同比+17.13% 智能装备收入同比+20.90% [1] - 2025Q2毛利率29.33% 同比-1.72个百分点 毛销差同比-0.26个百分点 [1] - 2025Q2销售费率7.06% 同比-1.46个百分点 管理费率3.10% 同比+0.64个百分点 研发费率3.96% 同比+0.75个百分点 财务费率-2.14% 同比-0.89个百分点 [1] - 2025Q2净利率15.36% 同比+0.77个百分点 [1] - 2025Q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3.27亿元 同比+114.9%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18.36亿元 同比-3.92% [2] - 合同负债同比-12.07% 环比-32.03% 存货同比-16.72% 环比-13.18%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1.78% 环比-0.66%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37.84/362.13/385.49亿元 同比增长5.0%/7.2%/6.4%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929.47/2016.30/2096.95亿元 同比增长2.0%/4.5%/4.0% [4] - 预计2025-2027年EPS 6.03/6.47/6.88元/股 [4] - 预计2025年ROE 55.3% 2026年46.1% 2027年39.7% [4] - 当前股价47.25元 对应2025年P/E 7.8倍 P/B 4.3倍 [4][5] 业务结构 - 公司属于白色家电行业 [5] - 总市值2646.66亿元 总股本56.01亿股 自由流通股比例98.46% [5]
苏泊尔(002032):营收稳健增长,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国盛证券· 2025-08-29 10: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14.8亿元,同比增长4.7%,但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微降0.1%,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1] - 外销毛利率下滑及财务费用率变动导致盈利水平略有下降,25H1毛利率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至23.6%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24.4/26.0亿元,同比增长2.0%/6.7%/6.3% [2] 财务表现 - 25H1内销收入77.6亿元(+3.4%),外销收入37.2亿元(+7.6%),外销增速明显快于内销 [1] - 分产品看:炊具收入32亿元(+7.5%)、烹饪电器47亿元(+1.2%)、食物料理电器19亿元(+2.4%)、其他电器17亿元(+13.0%) [1] - 25H1归母净利率8.2%(同比-0.4pct),25Q2净利率7.8%(同比-0.6pct) [2] - 费用率变化:25H1销售费用率10.0%(-0.3pct)、财务费用率-0.1%(+0.4pct)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35.99亿元(+5.2%),2026年249.55亿元(+5.7%),2027年263.89亿元(+5.7%) [4][9] - 预计2025年EPS为2.86元/股,2026年3.05元/股,2027年3.24元/股 [4][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保持在33%左右,2025-2027年分别为33.3%/33.2%/33.0% [4][9] - 估值水平:2025年P/E 17.9倍,P/B 6.0倍 [4][9] 行业与市场表现 - 所属小家电行业 [5] - 总市值410.86亿元,总股本8.01亿股,自由流通股比例99.88% [5] - 30日日均成交量189万股 [5]
中国海外发展(00688):毛利率承压,拿地销售保持强度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3][19]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下降4.5% 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16.6% [1][8] - 毛利率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至17.4% 主要因结转规模下降及毛利率下滑 [1][8]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5港仙 [1][8] - 销售金额1202亿元同比下降19% 销售面积5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 [1][12] - 在31个城市市占率位居当地前三 其中14个城市位居第一 [1][12] - 新增土地投资17宗 权益购地金额401亿元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占比86% [1][12] - 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2693万平方米 权益面积2366万平方米 [1][12] - 商业运营收入35亿元 购物中心和写字楼收入贡献占比81% [2][16] - 购物中心成熟期项目出租率96.2% 经营利润率56.8% [2][16] - 写字楼新签约面积51万平方米 续租率77% 成熟期出租率78.3% 经营利润率59.7% [2][16] - 酒店平均入住率68.2% 长租公寓出租率94% [2][16] - 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45.7% 净负债率28.4% 现金短债比4.9倍 [2][19] - 唯一获得双A-国际信用评级的内房企 [2][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 2026年1847亿元 [3][1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2026年156亿元 [3][19] - 预计2025年EPS 1.41元 2026年1.43元 [3][19] - 当前股价对应PE 2025年8.0倍 2026年7.9倍 [3][19] - 预测2025年毛利率18% EBIT Margin 14.4% ROE 4.0% [4] - 预测2026年毛利率18% EBIT Margin 14.4% ROE 3.9%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1930亿元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4]
英伟达(NVDA):FY26Q2财报点评:GB系列产品出货、量产积极,网络连接收入显著加速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7] 财务表现 - FY26Q2收入467.43亿美元(同比+56%,环比+6%),高于450亿美元±2%指引 [1] - GAAP毛利率72.4%(同比-2.7个百分点,环比+11.9个百分点) [1] - 营业利润284亿美元(同比+53%),GAAP净利润264亿美元(同比+59%) [1] - 分业务收入:数据中心411亿美元(同比+56%,环比+5%)、游戏43亿美元(同比+49%,环比+14%)、专业可视化6.01亿美元(同比+32%,环比+18%)、汽车5.86亿美元(同比+69%,环比+3%) [1] - FY26Q3营收指引540亿美元±2%,环比增长超70亿美元 [1] - GAAP毛利率指引73.3%±0.5%,Non-GAAP毛利率指引73.5%±0.5%,目标年底毛利率回升至75%左右 [1] - GAAP营运费用指引59亿美元,Non-GAAP营运费用指引42亿美元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GB300二季度启动量产,周产能1000个机架,推理性能10倍于H100 [2][11] - Rubin平台芯片进入制造阶段,计划2026年量产 [2][11] - 网络业务收入同比+98%、环比+46%,以太网业务年化收入超100亿美元,InfiniBand收入环比翻倍 [2][11] - Blackwell Ultra Q2创收数十亿美元,GB200 NVL 72用于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 [11][13] - 游戏业务受益于Blackwell架构显卡,GeForce 5060显卡性能翻倍,GeForce Now游戏库增至4500款 [21] 市场前景与增长驱动 - 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投入预计6000亿美元(两年内翻倍),2030年前有望达3-4万亿美元 [2][11] - 增长驱动:推理型AI需求激增(计算需求较传统AI提升100-1000倍)、全球主权AI建设(欧洲计划投200亿欧元建20个AI工厂)、物理AI兴起(机器人/自动驾驶) [11][13] - 2025年主权AI收入目标200亿美元(较2024年翻倍) [2][14] - 中国市场潜力约500亿美元,H20芯片受出口政策影响,Q2营收环比下滑40亿美元;若地缘问题解决,Q3或实现20-50亿美元H20收入 [2][12]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6-2028财年收入预期至2056/2713/3066亿美元(前值1993/2437/2715亿美元) [3] - 预计2026-2028财年净利润1027/1469/1683亿美元(前值1003/1311/1467亿美元) [3] - 2026-2028财年收入增速预测:57.5%/32.0%/13.0%,净利润增速预测:40.9%/43.0%/14.6% [4] - 2026-2028财年EPS预测:4.23/6.05/6.93美元,PE估值:43/30/26倍 [4] 财务指标预测 - 2026-2028财年EBIT Margin预测:58.2%/62.6%/62.2%,ROE预测:56.7%/44.9%/34.1% [4] - 2026-2028财年现金及等价物预测:99.8/252.1/413.4亿美元,营运资本持续增长 [26] - 2026-2028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106.1/162.7/172.6亿美元,资本开支聚焦AI研发和新产品投入 [24][26]
理想汽车-W(02015):25Q2业绩点评:业绩预期之中,指引表现略低
国金证券· 2025-08-29 10: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Q2业绩符合预期,但公司正处于产品换代期和市场竞争加剧阶段,导致短期承压 [4]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产品打造能力、战略布局和管理能力,但需关注后续新车表现和内部管理改进 [5][6] - 基于Q3指引和经营状况,下调未来三年净利润预测,但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6] 财务表现 - Q2营收302.5亿元,同比-4.5%,环比+16.6%;汽车业务营收288.9亿元,同比-4.7%,环比+17% [2] - Q2交付量11.1万台,同比+2.3%,环比+19.6%;单车ASP 26万元,同比-6.9%,环比-3.2% [2] - Q2毛利率20.1%,同比+0.6pct,环比-0.4pct;汽车业务毛利率19.4%,同比+0.7pct,环比-0.4pct [3] - Q2 non-GAAP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2.3%,环比+46.8%;单车净利1.3万元,同比-4.5%,环比+22.7% [3] - H1累计交付20.4万辆,同比+7.9%;营收561.8亿元,同比-2%;单车ASP 26.3万元,同比-9% [2][3] 经营状况 - Q2处于L系列换代清库期,促销活动导致ASP和毛利率环比下滑 [4] - 因新车研发和上市费用增加,Q2两费费用率环比上升(研发费用率9.3%,SGA费用率9.0%) [2][4] - Q3交付指引9-9.5万辆,同比-37.8%至-41.1%;收入指引248-262亿元,同比-38.8%至-42.1% [4] - 销量压力主要来自:①增程产品缺乏优惠政策 ②i8上市后受蔚来、华为竞品影响 ③品牌负面事件影响 [4] 未来展望 - i6定价可能超预期,但市场估值已提前反映 [5] - 需关注:①增程车价格弹性及促销调整 ②26年增程大改款竞争力 ③内部管理改进 [5] - 下调25/26/27年GAAP净利润预测至68.0/91.2/120.4亿元,对应PE 27.5/20.5/15.5倍 [6][10] 财务预测 - 预计25年营收1384.11亿元(-4.2%),26年1704.25亿元(+23.1%),27年1989.07亿元(+16.7%) [10][12]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67.99亿元(-15.4%),26年91.20亿元(+34.1%),27年120.43亿元(+32.1%) [10][12] - 25-27年预计ROE分别为8.73%/10.46%/12.11%,每股收益3.20/4.30/5.68元 [10][12]
兴业银行(601166):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速由负转正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5
投资评级 - 兴业银行投资评级为中性 [1][5]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速由负转正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04.6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 实现归母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由负转正 [1] - 净息差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上半年净息差1.75%一季度净息差1.80%同比分别收窄11bps和7bps 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5% [1] - 规模小幅扩张 期末资产总额10.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贷款总额5.9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贷款净额占总资产比重为54.4%较年初提升1.1个百分点 [1] - 三张名片保持特色 期末绿色贷款余额1.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1% 大投行FPA余额4.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1%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73% [2] - 手续费净收入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6% 零售财富中收同比增长13.45%托管业务中收同比增长9.98% 期末零售AUM达到5.5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 [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期末不良率1.08%与3月末持平较年初提升1bp 关注率1.66%较年初下降5bps 逾期率1.53%较年初下降6bps [2] - 拨备计提有所调整 营收负增长情况下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3% 贷款信用减值计提同比增长10.8% 期末拨备覆盖率229%较年初下降9个百分点 [3]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76/803/846亿元的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0.5%/3.5%/5.4% [3] - 估值指标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值为6.6x/6.3x/6.0x PB值为0.59x/0.55x/0.52x [3] - 营业收入预测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3.26/2267.19/2386.29亿元对应增速2.4%/4.3%/5.3% [4][7] - 资产质量预测 2025-2027年不良贷款率保持1.05% 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20%/208%/202% [7] - 资本充足率预测 2025-2027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1%/9.86%/9.81% [7] 业务结构 - 收入结构 2025年预测利息净收入1500亿元手续费净收入240亿元其他非息收入450亿元 [7] - 资产结构 2025年预测贷款总额5.92万亿元存款总额6.00万亿元贷存比99% [7] - 盈利指标 2025年预测ROA 0.91% ROE 10.0% [4][7]
绿城中国(03900):经营稳健,拿地结构持续优化
国投证券· 2025-08-29 10:25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1.7港元(按1人民币=1.10港元汇率折算)[5][7] - 目标价对应2025年0.73倍市净率,当前股价(9.55港元)对应2025年0.6倍市净率,低于恒生地产建筑业成分股中位数0.73倍[5][7]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拿地结构持续优化,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土储质量提升[1][3] - 财务结构良好,融资成本降低,现金充裕覆盖短期债务,融资渠道畅通[2] - 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二,回款率高,但短期业绩受交付节奏和资产减值影响承压[1][4]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33.7亿元,同比下降23.3%[1] - 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63.5%;股东应占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89.7%[1] - 业绩承压主因交付项目占比低及计提减值(信用减值2.2亿元+非金融资产减值17.2亿元)[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28.8%、26.7%,盈利能力逐步改善[5] 财务状况 - 在手现金668亿元,为一年内到期借款余额的2.9倍,创历史新高[2] - 短期债务占比降至16.3%,创历史最低水平;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3.6%,同比下降40bp[2] - 成功发行5亿美元三年期优先票据,成为首家重启中资美元债融资的房企[2] 土地储备与拿地策略 - 上半年新增35个项目,总建面355万㎡,可售货值907亿元,位列行业第三[3] - 新增货值中一二线城市占比88%;总土储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约80%,长三角区域占比64%[3] - 总可售面积1817万㎡,权益可售面积1181万㎡,平均拿地楼面价8280元/㎡[3]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额1222亿元,位列行业第二[4] - 自投项目销售额803亿元(行业第五),权益销售额539亿元;销售均价34984元/㎡[4] - 回款率96%,维持较高水平[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5.4%、-9.4%、-0.6%[5]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61元,市盈率14.3倍,市净率0.6倍[10]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4.2%提升至2027年6.4%[10]
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量价齐升,盈利稳定凸显韧性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至839.9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6.7%至1.45万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10] - 天然气业务量价齐升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8%至2683.6十亿立方英尺 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上涨5.2%至2.334元/立方米 [2][12] - 拟收购集团公司三家储气库公司 总出资额400.16亿元 2024年合计净利润18.6亿元 [4][20] - 中期股息0.22元/股 派息额402.6亿元 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4][2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6%至371.9亿元 环比下降20.6% [1][10] - 油气与新能源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6.8%至856.9亿元 原油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下降14.5%至66.2美元/桶 [2][12] - 炼油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8.0%至96.6亿元 成品油销售板块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5.2%至75.6亿元 [3][17] - 化工板块经营利润13.9亿元 同比减少17.3亿元 [3][17] 运营数据 - 油气当量产量同比增长2.0%至923.6百万桶油当量 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3%至476.4百万桶 [2][12]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0.1%至694.3百万桶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0.9%至5957.2万吨 [3][17] - 国内天然气销售量同比增长4.2%至1197.7亿立方米 市场份额提高2.1个百分点 [4][20] - 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0%至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54.9%至166.5万吨 [2][3][12][1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4/1709/1740亿元 对应EPS 0.91/0.93/0.95元 [2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至2.94万亿元 2026-2027年分别增长1.5%和1.4% [5] - 当前市盈率9.4/9.3/9.1倍 EV/EBITDA为5.3/5.0/4.8倍 [5][24]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销售平稳拿地积极,业绩短期仍然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1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6][48]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有望企稳回升 2025H1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33% 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68% 主要受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 [1][9] - 2022-2025H1新获取项目预期毛利率达19% 显著高于2021年及以前项目的盈利水平 随着新项目结算占比提升 业绩将逐步改善 [1][9] - 销售规模相对平稳 2025H1实现签约销售额166亿元同比-13% 权益销售额142亿元同比-9% 权益销售占比提升至86% [2][20] - 深耕下沉市场优势显著 2025H1在19个城市销售额位列当地Top3 占已布局33个城市的58% [2][20] - 拿地策略积极 2025H1新增土储建面133万㎡超过2024年全年 拿地总价62亿元 投资强度37% 货值补充率100% [2][20] - 财务状况保持健康 2025H1销售回款169亿元回款率102%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2亿元 货币资金285亿元同比+13% [3][36] - 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3.5%较2024年末下降0.6pct 其中境内融资成本降至3.2% 境外降至3.8% [3][3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9.3%同比下降0.4pct 销售费用率3.9%同比增加1.2pct [1][9] - 2025H1归母净利率2.0%同比下降2.1pct 归母净利润占净利润比重74%同比下降28pct [1][9] - 截至2025H1末总土储建面1354万㎡同比-15% [2][20] - 现金短债比1.5 剔除预收资产负债率61.5% 净负债率33.5% [36][3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营收预测至313/315亿元(原值353/317亿元) [3][4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7/4.9亿元 [3][43][44] - 对应每股收益0.10/0.13/0.14元 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0/15.3/14.6倍 [3][4][44] - 中性预测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31.7%/0.6%/1.6% [4][43][44]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2.21港元 总市值7866百万港元 [6] - 市净率0.23倍 EV/EBITDA 68.0/66.8/65.2倍(2025-2027E) [4][4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1.1%/1.5%/1.5%(2025-2027E)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