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w(02015):营收增长短期承压,回归聚焦单品策略,迭代加速迎竞争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23: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理想汽车维持谨慎看好态度 [1][6]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02.5亿元,同比下降4.5%,环比增长16.7%,低于市场预期的324.7亿元 [1][6] - 汽车销售收入289亿元,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17.0% [1][6] - 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14亿元,同比持平,环比增长9.0% [1][6]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248-262亿元,同比下降42.1%-38.8%,远低于市场预期的411.5亿元 [1][6] - 毛利率20.1%,车辆毛利率19.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6] - GAAP净利润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长69.6%,低于市场预期的13.1亿元 [1][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0亿元,同比增长607.1%,环比增长78.5% [1][6] - 自由现金流-38亿元,同比环比均有所扩大 [1][6] - 截至6月30日现金余额1069亿元,流动性保持充沛 [1][6] 产品策略调整 - 公司决定减少SKU数量,回归理想ONE和L9时代的单一聚焦策略 [2][7] - 新发布的理想i8已采用精简配置设计,以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和供应链复杂度 [2][7] - 公司将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从"8年一代"调整为"2年一代" [2][7] - 计划通过加快出牌频率应对市场竞争,向新势力竞争对手看齐 [2][7] - 预计9月底上市的理想i6可能延续单品爆款策略,有望在产品力和性价比方面带来惊喜 [2][7] 技术研发进展 - 在智驾芯片领域采取短期依赖英伟达与地平线方案,长期推进自研M100芯片的双轨策略 [3][8] - 自研芯片量产工作正稳步推进,项目预算高达数十亿美元 [3][8] - 项目涵盖NPU、SoC以及软件适配环节,强调通过软硬结合实现性能最大化 [3][8] - 重点利用编译器与算法调度提升算力利用率 [3][8] - MEGA、i8及即将上市的i6倾向全系采用英伟达Thor-U [3][8] - L系列增程车型继续执行英伟达与地平线并行方案 [3][8] - 自研芯片核心价值在于针对自身算法进行深度优化,提升效率与性价比 [3][8]
明阳电气(301291):持续稳健增长,积极中期分红
民生证券· 2025-08-28 23:2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75亿元,同比增长40.51% [1] - 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4.3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23.35% [1] - 基本每股收益0.98元,同比增长24.05% [1] - 单季度看,25Q2营业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50.80%、环比增长66.15% [1] - 25Q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24.02%、环比增长72.93% [1]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3.51%、环比增长74.36% [1] - 2025年上半年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总额0.83亿元 [1]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0元(含税),总计2185.40万元 [1]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20.99%,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 [2] - 25H1净利率8.82%,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2] - 25Q2毛利率20.51%,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2] - 25Q2净利率8.95%,同比下降1.9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5个百分点 [2] 收入结构分析 - 箱变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16.13%,毛利率20.69%(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2] - 成套开关柜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91.03%,毛利率13.16%(同比下降4.70个百分点) [2] - 变压器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19.91%,毛利率23.40%(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84.09亿元(同比增长30.49%) [6][7][8]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03.16亿元(同比增长22.68%) [6][7][8]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19.26亿元(同比增长15.61%) [6][7][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增长25.34%) [6][7][8]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增长32.18%) [6][7][8]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22.21%) [6][7][8]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66元,2026年3.52元,2027年4.30元 [6][7][8] - 对应2025年PE 17倍,2026年13倍,2027年10倍 [2][6][7][8] 关键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毛利率22.00%,2026年22.49%,2027年22.56% [7][8] - 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9.88%,2026年10.64%,2027年11.25% [7][8] - 预计2025年ROE 15.73%,2026年17.27%,2027年17.49% [7][8] - 预计2025年资产负债率52.40%,2026年51.95%,2027年50.69% [7][8]
海澜之家(600398):二季度收入增长提速,主品牌企稳新业态持续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28 23:24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6] - 目标价7.7-8.6元,对应2025年16-18倍市盈率[4][6][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7%至11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至15.7亿元[1] - 毛利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46.4%,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21.4%[1] - 存货金额同比增长7.3%至102.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增加50天至323天[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至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至6.4亿元[2] 分业务表现 - 主品牌海澜之家上半年收入83.9亿元(同比-5.9%),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48.3%[3] - 直营门店净增64家至1532家,加盟店净减174家至4365家[3] - 团购业务收入13.4亿元(同比+23.7%),毛利率40.4%(同比-3.2个百分点)[3] - 其他品牌收入15.0亿元(同比+65.6%),毛利率49.1%(同比-9.6个百分点)[3] - OVV、英氏平稳增长,阿迪达斯FCC/京东奥莱加速布局,门店数分别达529/23家[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26.2/29.2亿元(前值24.6/27.6/30.1亿元)[4][22] -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6.9%/13.4%/11.6%[4][22][2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7.48/231.71/244.91亿元,增速3.8%/6.5%/5.7%[5][26]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54/0.61元[5][2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025E)14.8倍,市净率(2025E)2.0倍[5][26]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5年的13.3%提升至2027年的30.0%[5][26] - EV/EBITDA预计从2025年的14.3倍下降至2027年的12.7倍[5][26] 同业比较 - 可比公司比音勒芬2025年市盈率13.6倍,报喜鸟2025年市盈率13.7倍[27] - 海澜之家2025年市盈率14.8倍,高于部分同业但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7]
瀚蓝环境(600323):内生、并购成长超预期,首次派发中期股息
东吴证券· 2025-08-28 23:24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内生增长与并购整合超预期 首次派发中期股息[1][7]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7] - 并购粤丰后垃圾焚烧产能跃居国内第三 A股第一 协同效应显著[7] - 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 资本开支呈下降趋势[7] - 盈利预测上调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调增至19.63/22.23/23.30亿元[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7.63亿元(同比-1%) 剔除PPP工程收入减少1.8亿元 环卫业务收入减少2.3亿元及一次性收入影响后 实际同比增长4.8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67亿元(+9%)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同比增加2.10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21亿元(同比+2.80亿元) 自由现金流3.38亿元(同比+4.95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派息0.25元 派发总额2.04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21.08%[7] 业务分项表现 - 固废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29.49亿元 其中瀚蓝内生25.88亿元(-15%) 粤丰并表3.61亿元 净利润7.24亿元(同比+1.43亿元)[7] - 垃圾焚烧:2025年上半年运营收入21.26亿元(同比+3.19亿元) 净利润6.27亿元 产能利用率115% 焚烧量759万吨(+18%) 吨发电量386度(+2.6%)[7] - 供热业务:2025年上半年供热量94.35万吨(+42%) 收入1.40亿元(+47%)[7] - 能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18.65亿元(+0.7%) 售气量同比+0.06%[7] - 供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4.58亿元(+2.2%) 售水量2.18万吨(+1%)[7] - 排水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3.34亿元(+0.2%) 污水处理量1.36亿吨(+2.9%)[7] 并购整合进展 - 粤丰环保2025年6月并表贡献收入3.69亿元 净利润1.17亿元[7] - 并购后总贷款降低13亿元 融资利率从2.75%-4.75%降至2.50%-4.00%[7] - 截至2025年8月底 垃圾焚烧在手产能97,590吨/日 控股产能79,240吨/日 其中已投产66,190吨/日[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41.06亿元(同比+18.67%) 归母净利润19.63亿元(同比+17.98%)[1] - 2025年预测EPS 2.41元/股 对应PE 10.82倍[1] - 2026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63.13亿元(同比+15.65%) 归母净利润22.23亿元(同比+13.23%)[1]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66.99亿元(同比+2.37%) 归母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4.81%)[1]
上汽集团(600104):深度报告:2025轻装上阵,与华为合作未来可期
国海证券· 2025-08-28 23:23
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调)[1]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筑底,深化管理治理改革,完成去库存、调整通用、整合自主三大核心任务[8] - 2025年公司有望进入企稳回升通道,自主改善、合资企稳、尚界突破[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6930、7788、84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5.1、151.1、181.9亿元,对应17.5、14.5、12.0倍PE[8][9] 2024年管理治理改革 - 董事长和总裁更替:陈虹退休,王晓秋接任董事长,贾健旭升任总裁[12] - 组织经营提效:通过集中采购及流程再造降低成本,上汽通用累计降本超2亿元[14] - 研发与市场响应提速:语音系统唤醒响应速度优化至0.3秒,端到端交互响应速度1.2秒[15] - 全球化与品牌重塑:2024年海外销量108.2万辆,名爵欧洲终端交付24万辆[15] - 战略聚焦大乘用车板块:整合五个部门为一个整体,聚焦资源打造"大乘用车板块"[17] - 2024年大力去库存:终端交付量463.9万辆,高于批发销量401.3万辆,去库存超60万辆[24] - 调整上汽通用:2024年销量同比-52.1%,2024Q4计提资产减值232.12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74.7亿元[38] 2025年自主改善、合资企稳、尚界突破 - 大自主改善: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130.4万辆,同比+21.1%,占公司整车总销量63.5%[44] - 合资企稳:上汽大众2025年1-7月累计销售57.2万辆,同比-3.6%;上汽通用2025年1-7月累计销量33.1万辆,同比+18.7%[61][67] - 尚界突破:首款车型H5定位20万元级主流市场,预售价格16.98万元起,预计稳态月销2万台[77] - 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49.4万辆,同比+1.3%,HEV车型占比稳定在30%左右[50][51]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6930、7788、84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5.1、151.1、181.9亿元[8][9] - 可比公司估值:比亚迪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18.5、15.1、12.5倍;赛力斯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20.6、16.0、13.4倍[81] - 上汽集团2025-2027年PE预计分别为17.5、14.5、12.0倍,在可比公司中估值处于低位[81]
大商股份(600694):盈利短期承压,锚定长期增长推进门店调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23: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大商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但短期承压 25H1实现收入34 16亿元同比下降6 89% 归母净利润3 84亿元同比下降13 57% [6] - 公司通过门店调改和品牌战略联发布局长期增长 新玛特5家门店及千盛百货锦州店进行焕新调改 引入休闲娱乐项目 调整升级品牌百余支 新玛特大庆总店焕新率达75% 首店及独有品牌增至24个 [6] - 联发品牌战略加速拓展 与安踏集团 MAC化妆品等20余个头部品牌战略合作 3个月内新开店55家 增销5940万元 创利988万元 下半年计划新开店143家 预计增收过亿元 增利2300万元 [6]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但费用刚性导致盈利短期承压 25H1毛利率42 49%同比+0 08pct 期间费用率23 18%同比+0 18pct 归母净利率11 23%同比下降0 87% [6]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 18/6 80/7 4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 PB<1 公司保持稳定高分红 23-24年分红率超50%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34 16亿元同比下降6 89% 归母净利润3 84亿元同比下降13 57% [5][6] - 2025Q2单季度收入14 91亿元同比下降5 36% 归母净利润1 19亿元同比下降34 34% [6] - 盈利预测调整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下调至6 18/6 80/7 44亿元(原值6 72/7 59/8 21亿元) 对应营收7 216/7 679/8 129亿元 [5][6] - 毛利率水平保持高位 2025H1达42 49% 预计2025E-2027E分别为39 8%/39 5%/38 5% [5][6] - ROE指标持续改善 2025H1为4 4% 预计2025E-2027E分别为6 8%/7 2%/7 6% [5] 业务战略 - 门店调改升级优化消费体验 新玛特5家门店及千盛百货锦州店调整布局结构 引入休闲娱乐项目 提升聚客力 [6] - 大力发展独有品牌和首店经济 新玛特大庆总店独有品牌24个 新玛特鞍山店独有品牌19个 独有率达47% [6] - 品牌战略联发加速渠道扩张 与行业头部品牌合作 计划新开和升级区域旗舰店53家(凯乐石 六福珠宝等) 新开城市首店66家(兰蔻 YSL等) [6] - 联发品牌成效显著 3个月内新开店55家贡献增销5940万元 创利988万元 升级调改店37个 [6]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9 03元 市净率0 8倍 股息率5 25% 流通A股市值65 53亿元 [1] - 一年内股价区间14 53-29 77元 [1] - 每股净资产25 23元 总股本3 48亿股 [1]
有友食品(603697):2Q25有友食品收入净利高增,泡椒凤爪业务持续领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23:2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投资评级(如优于大市、中性或弱于大市)[1][7][1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总收入7.7亿元(同比+45.6%)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42.5%)[2][8] - 泡椒凤爪作为核心单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约50% 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并具备突出品牌效应[3][9] - 山姆会员店渠道成为最亮眼增长引擎 Q2单季收入超1亿元 带动线下渠道主导格局强化[4][10]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扩张推动全国化布局 线下网络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4][10] - 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支撑盈利能力 预计2025年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5][11][13] 财务表现 - 2Q25营收3.9亿元(同比+52.4%) 归母净利润5815.1万元(同比+77.0%)[2][8] - 1H25毛利率27.6%(同比收缩3.2个百分点) 2Q25毛利率28.0%(同比收缩2.2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2][8]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1H25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4%和3.2%(同比-3.5和-0.8个百分点)[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亿元(去年同期1.2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亿元(去年同期0.2亿元)[2][8] - 1H25分红率达90.7%[2][8] 业务分析 - 肉制品收入7.1亿元(同比+50.5%) 蔬菜制品及其他收入0.5亿元(同比-1.6%)[3][9] - 2Q25肉制品收入3.6亿元(同比+56.9%) 蔬菜制品收入0.3亿元(同比+17.2%)[3][9] - 公司加快肉类零食与素食产品布局 推出花生、竹笋等蔬菜制品丰富产品矩阵[3][9] - 与圣农发展等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提升议价能力和成本管控效率[3][9] 渠道结构 - 线下渠道占比超90% 1H25线下收入7.1亿元(同比+42.3%) 线上收入0.5亿元(同比+116%)[4][10] - 2Q25线下收入3.6亿元(同比+49.1%) 线上收入0.2亿元(同比+153.3%)[4][10] - 山姆渠道产品动销强劲 鸭掌月销约小几千万 酸汤双萃月销突破千万 素菜系列月销达大几百万[4][10] - 零食量贩渠道实现50%以上增长 传统渠道受结构调整影响出现双位数下滑[4][10] - 直营渠道快速放量推高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09.7%[4][10] 研发与供应链 - 拥有自主研发中心 将传统四川泡菜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3][9] - 通过产品迭代与新口味、新包装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3][4][9][10] 全年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约大十几亿元(同比两位数增长) 归母净利润约小几亿元(同比两位数增长)[5][11][13] - 渠道结构调整对毛利率形成压制 但核心单品鸭爪成本呈现回落[5][13] - 规模效应逐步释放 费用投放趋于理性 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呈向好态势[5][13]
南芯科技(688484):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国信证券· 2025-08-28 2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二季度收入创季度新高达7.85亿元(YoY +21.08%, QoQ +14.54%),连续十个季度环比增长 [1] - 上半年收入14.70亿元(YoY +17.6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YoY -40.21%),毛利率下降4.3pct至36.97%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6%至2.82亿元,研发费率同比提高4.6pct至19.21%,研发人员增至756人(较2024年底增加189人) [1] - 推出压电驱动芯片、车规级CAN/CAN FD收发器、GaN合封PFC等多款新产品,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领域应用 [2] - 完成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100%股权(对价不超过1.6亿元),强化嵌入式处理器技术能力,完善"处理器+模拟芯片+软件"解决方案 [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3/4.31/5.60亿元(前值3.78/4.85/5.76亿元),对应PE为66/48/37倍 [3]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33.42亿元(YoY +30.2%),2026E达40.18亿元(YoY +20.2%),2027E达46.43亿元(YoY +15.6%)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3.13亿元(YoY +2.1%),2026E达4.31亿元(YoY +37.4%),2027E达5.60亿元(YoY +29.9%) [4] - 毛利率预测:2025E为37%,2026E为38%,2027E为39% [4][27] - ROE预计从2025E的7.5%提升至2027E的11.5% [4][27] - 总市值208.25亿元,流通市值143.44亿元,收盘价48.92元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压电驱动芯片支持微泵液冷方案,提升智能终端散热性能,并适用于触觉反馈、固态按键及汽车工业领域 [2] - 车规级产品线新增高速CAN/CAN FD收发器、升降压转换器及高边开关 [2] - GaN合封PFC产品切入工业电源领域 [2]
山西汾酒(600809):公司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全国化稳步推进
国金证券· 2025-08-28 23: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营收239.6亿元同比+5.4% 归母净利85.1亿元同比+1.1% [2] - 25Q2营收增长放缓至+0.4% 归母净利同比-13.5% 主要受毛利率下滑和税金占比上升影响 [2][3] - 公司全面推进全国化2.0战略 新款青花20导入 环山西优势市场持续拓展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2.1%/8.2%/12.1% 对应PE估值20.1/18.6/16.6倍 [5] 业绩表现 - 25H1营收239.6亿元同比+5.4% 归母净利85.1亿元同比+1.1% [2] - 25Q2单季营收74.4亿元同比+0.4% 归母净利18.6亿元同比-13.5% [2] - 25Q2归母净利率-4.0pct至25.0% 毛利率同比-3.2pct至71.9% [3] - 25H1销售费用同比+19% 其中广告宣传费+17% 职工薪酬+29% [3] 业务结构 - 产品端:25H1汾酒营收233.9亿元同比+5.8% 其他酒类4.8亿元同比-10.5% [3] - 区域端:25H1省外营收151.4亿元同比+6.1% 占比提升至63% 省内营收87.3亿元同比+4.0% [3] - 渠道端:25H1末省外经销商减少250家至2613家 省内经销商减少7家至553家 [3] 财务指标 - 25H1末合同负债余额59.8亿元 同比增加2.5亿元 [4] - 25Q2销售收现69.4亿元同比-6.1%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20.7亿元环比+5.0亿元 [4] - 预计25年营收365.25亿元同比+1.4% 归母净利119.88亿元同比-2.1% [10] - 预测25年ROE为30.3% 每股收益9.83元 [10] 估值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5年PE 20.1倍 26年18.6倍 27年16.6倍 [5] - 预测26年营收391.68亿元同比+7.2% 归母净利129.70亿元同比+8.2% [10] - 预测27年营收430.79亿元同比+10.0% 归母净利145.44亿元同比+12.1% [10]
斯达半导(603290):2Q25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增超50%,新兴应用加速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28 23:2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营收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3.15%,QoQ+65.61%),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49.96%,QoQ+56.30%),毛利率29.16%(YoY-2.06pct,QoQ-1.22pct)[1] - 新能源业务1H25营收12.13亿元(YoY+52.80%),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5.80%,新能源发电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 - 海外非亚洲地区收入1.41亿元(YoY+62.14%),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15亿元(YoY+63.31%)[2] - 碳化硅、氮化镓和MCU等新兴应用顺利推进,车规级SiC模块新增多个量产车型,自建6英寸SiC产线良率达国际领先,自研第二代SiC MOSFET芯片批量出货[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6.20/7.43/8.9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8/31/26倍[3] 财务表现 - 2Q25营收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3.15%,QoQ+65.61%)[1] - 1H25工控及电源营收5.06亿元(YoY-16.52%)[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2.57亿元(YoY+25.5%),净利润6.20亿元(YoY+22.1%)[3][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2.59/3.10/3.75元,ROE为8.6%/9.5%/10.4%[5] 业务分项 - 新能源业务1H25营收12.13亿元(YoY+52.80%),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5.80%,新能源发电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 - 工控及电源业务1H25营收5.06亿元(YoY-16.52%)[2] - 海外非亚洲地区收入1.41亿元(YoY+62.14%),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15亿元(YoY+63.31%)[2] - 完成对美垦半导体80%股权收购,加速家电IPM市场拓展[2] 新兴应用进展 - 车规级SiC模块新增多个量产车型,自建6英寸SiC产线良率达国际领先,自研第二代SiC MOSFET芯片批量出货[3] - 光伏碳化硅模块产品陆续推出[3] - 车规级GaN驱动模块获主电机控制器平台定点,预计26年进入装车应用阶段[3] - 车规级MCU预计26年底小批量供货,25年下半年工业级MCU开始送样测试[3] - 产品拓展至AI服务器电源,SiC模块获载人电动商用飞行器定点,预计26年开始批量销售[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20/7.43/8.99亿元(前值5.56/7.19/8.00亿元)[3]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38/31/26倍[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2.57亿元(YoY+25.5%),2026年50.27亿元(YoY+18.1%),2027年56.98亿元(YoY+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