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友国际(603871):蒙煤量价承压,供应链贸易拖累盈利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5.20元人民币[1]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 收入40.8亿元同比-12.0% 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26.1%[1] - 蒙煤价格承压导致供应链贸易业务收入及毛利下滑 但跨境多式联运业务表现亮眼[1] - 公司凭借核心口岸资源和物贸一体化模式稳固中蒙业务 中非项目持续推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1] 中蒙运输业务 - 跨境多式联运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3.9% 毛利3.6亿元同比增长18.8%[2] - 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29.7%[2] - 蒙古主焦煤进口量近360万吨同比增长70% 销售量340万吨增长超15%[2] - 甘其毛都口岸煤炭进口量1706.6万吨同比-15.9% 铜精粉进口量75.1万吨同比+54.2%[2] 中蒙供应链业务 - 供应链贸易服务收入25.3亿元同比-24.1% 毛利2.0亿元同比-63.9%[3] - 毛利率下滑8.5个百分点至7.7%[3] - 蒙古炼焦煤进口量2475.3万吨同比-16.2% 进口金额142.7亿元同比-49.2%[3] - 蒙古主焦煤价格同比下跌约40%[3] 中非业务发展 - 陆港项目服务收入3.1亿元同比+34.2% 毛利1.8亿元同比+40.4%[4] - 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59.6%[4] - 刚果金萨卡尼亚口岸车流与货运量保持增长 赞比亚公路贯通收费站建成在即[4] - 运营BHL近1000台跨境运输车辆 提升非洲物流运输通达性[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2亿元(-22.5%)、11.4亿元(-28.6%)、13.4亿元(-32.4%)[5] - 对应EPS为0.75元、0.83元、0.98元[5] - 给予25年20.3倍PE估值 较可比公司16.9倍有20%溢价[5] - 估值溢价源于核心口岸资源优势和非洲业务前景[5] 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11.38元 市值155.68亿元[9] - 25年预测营业收入79.86亿元同比-8.77%[12] - 25年预测毛利率19.21% ROE 16.81%[12]
北摩高科(002985):业绩持续向好,成长空间不断拓展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 目标价47.73元人民币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4.60亿元(yoy+33.40%),归母净利8097.61万元(yoy+21.50%),扣非净利7981.68万元(yoy+29.68%)[1] - Q2实现营收1.98亿元(yoy+88.73%,qoq-24.67%),归母净利2718.02万元(yoy+501.80%,qoq-49.48%)[1] - 综合毛利率48.70%(yoy-10.92pct),期间费用率20.98%(yoy-7.00pct),经营性净现金流1.31亿元(去年同期-0.91亿元)[2]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15/3.20/4.27亿元(下调幅度-13.66%/-8.64%/-7.04%),对应EPS为0.65/0.97/1.29元 [5] 业务板块分析 - 航空设备制造业务收入3.15亿元(yoy+58.31%),毛利率40.42%(yoy-19.37pct),主要因起落架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2] - 检测服务业务收入1.45亿元(yoy-0.63%),毛利率66.72%(yoy+7.35pct)[2] - 起落架业务完成四型机多架份批量交付,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3] - 军品业务需求旺盛,多型军机机轮完成状态鉴定并批量交付,刹车控制系统拓展至更多型号 [3] 市场拓展进展 - 开展多个型号民航大飞机刹车盘STC取证及国产飞机项目地面台架试验 [4] - 子公司赛尼航空和天津全顺预计8月底前完成五类NADCAP资质认证 [4] - 参加巴黎航展并与波音、巴西航空工业、赛峰集团、利勃海尔等国际航空巨头深入洽谈 [4] 估值与同业比较 - 给予25年73倍PE估值(基于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PE均值73倍)[5][13] - 当前股价30.02元(截至8月26日),市值99.62亿元 [8][13] - 同业可比公司包括钢研高纳(25年PE 50倍)、中航高科(25年PE 27倍)、航发动力(25年PE 142倍)[13] 成长性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100.8/138.2/178.2亿元(yoy+87.31%/+37.20%/+28.93%)[11] - 预计25-27年ROE为7.74%/10.52%/12.48%,总资产周转率0.21/0.25/0.27 [11][19]
华兰股份(301093):主业稳健增长,期待卡式瓶组件起量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9.46元人民币[1][5]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收入3.09亿元(+9% yoy) 归母净利0.44亿元(+18% yoy) 扣非净利0.35亿元(+42% yoy)[1] - 预计2025年重回增长轨道 胰岛素与GLP-1供应链国产化带来收入利润弹性[1] - 给予2025年PE 60x(可比公司25年均值32x) 基于在手订单持续兑现、新切入胰岛素供应链及产能扩充溢价[5] 财务表现 - 2Q25收入1.63亿元(+4% yoy) 归母净利0.25亿元(-4% yoy) 扣非净利0.21亿元(-0% yoy)[1] - 1H25毛利率39.4%(同比基本持平)[2]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1.1/1.3/1.6亿元(25-27E较前值+0.0%/-0.2%/-0.4%)[5] 业务板块分析 药用胶塞业务 - 1H25常规胶塞收入同比增长8% 覆膜胶塞收入同比增长9%[2] - 在手授权项目覆膜胶塞1674个(较2024年末+8%) 常规胶塞1528个(较2024年末+6%)[2] - 1H25出具授权书205项 接受审计172场 新增客户107家[2] - 预计药用胶塞2025年收入增长15~20%[2] 卡式瓶组件业务 - 笔式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通过CDE技术评审(3M25)[3] - 与甘李药业签订2亿支活塞订单(初始期限3年) 预计2025年收入贡献千万元级别[3] - 医保局披露集采后中选胰岛素平均年用量约3.5亿支[3] - 公司覆盖国内医药工业百强约88%[3] 产能布局 - "启航车间"开发胰岛素组件(活塞已转A)、预灌封组件、COC/COP新产品[4] - 预灌封组件产能规划15亿只活塞护帽 COC/COP组件产能规划1000万支[4] - 2025年加速客户联合验证[4] - 布局搬迁扩建重庆工厂 加速铝盖项目[4] 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32x(山东药玻15x 惠泰医疗44x 力诺药包36x 拱东医疗24x 稳健医疗24x)[12] - 华兰股份2025年PE 53x(归母净利润CAGR 64% PEG 0.8)[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7年营业收入7.65/8.96/10.59亿元(30.46%/17.17%/18.12% yoy)[11] - 预计2025-27年毛利率42.6%/43.3%/43.1%[13]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1.53亿元(较前值+100%)[13]
中材国际(600970):境外需求稳健,红利价值较好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4.23元人民币[1][5][6]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16.76亿元 同比增长3.74% 归母净利润14.21亿元 同比增长1.56%[1] - Q2单季营收115.29亿元 环比增长13.61% 归母净利润7.58亿元 环比增长14.30%[1] - 综合毛利率16.72% 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3] - 期间费用率8.52% 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为-1.14亿元(去年同期2.2亿元)主因欧元升值产生汇兑收益1.37亿元[4] - 经营性净现金流-6.08亿元 同比多流出14.93亿元 收现比83.3% 付现比84.4%[4] 业务分部表现 - 工程技术服务收入125.76亿元(+3.94%)毛利率13.12%(-2.42pct)[2] - 高端装备制造收入23.09亿元(-20.81%)毛利率19.28%(-3.98pct)[2] - 生产运营服务收入62.35亿元(+9.92%)毛利率20.04%(-1.89pct)其中矿山运维40.51亿元(+12.7%)水泥运维21.84亿元(+5.12%)[2] - 装备业务境外收入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51% 核心主机装备自给率达76%[2] 区域市场表现 - 境外收入117.06亿元 同比增长25.15% 毛利率17.96%[3] - 境内收入98.06亿元 同比下降14.26% 毛利率14.57%[3] - 25H1新签合同额412亿元 同比增长11% 其中境外新签278亿元(+19%)境内新签133亿元(-2%)[3] 订单结构分析 - 工程技术服务新签277亿元(+15%)装备制造新签49亿元(+47%)运维服务新签77亿元(-14%)[3] - 境外高端装备新签同比高增118% 工程技术新签+16% 多元化工程新签同比增长2.4倍[3] - 期末未完合同额620亿元 同比增长5%[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1.31/31.96/32.48亿元[5] - 基于12倍2025年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10倍平均PE)[5] - 预计2025/2026年股息率达5.6%/6.3%[1][1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7.88倍 PB为1.07倍[10]
中国石油(601857):H1净利同比-5%,稳油增气持续推进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H1净利润同比下降5%但天然气业务表现亮眼 未来有望受益于冬季采暖需求增长 [1][5][6] - 国际油价下跌是业绩下滑主因 但公司通过稳油增气策略和成本控制部分抵消负面影响 [1][2] - 炼化板块受需求疲弱影响毛利收窄 但公司正积极推进转型升级项目 [3] - 天然气销售业务通过优化资源结构和成本控制实现经营利润显著提升 [5] - 公司维持高分红政策 H1现金股利占净利润比例达47.9% [1]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4501亿元 同比下降6.7% 归母净利润840亿元 同比下降5.4% [1] - Q2单季营业收入6970亿元 同环比下降6.1%和7.5%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 同环比下降13.6%和20.6% [1]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85/1617/1685亿元 EPS为0.87/0.88/0.92元 [6] - 给予25年12.0/9.2xPE A/H目标价10.44元/8.80港元 [6] 业务板块分析 - 油气与新能源:原油产量476.4百万桶同比+0.3% 天然气产量2683.6十亿立方英尺同比+3.8% 但因油价下跌经营利润减少62.4亿元至856.9亿元 [2] - 炼油化工:原油加工量694.3百万桶同比+0.1% 化工商品量1997万吨同比+4.9% 但经营利润减少25.7亿元至110.6亿元 [3] - 销售业务:境内成品油销量5865万吨同比+0.3% 但经营利润下滑25.4亿元至75.6亿元 [4] - 天然气销售:销量1515亿立方米同比+2.9% 其中国内销量1198亿立方米同比+4.2% 经营利润提升18.2亿元至186.3亿元 [5] 运营指标 - 单位油气操作成本同比下降8.1%至10.14美元/桶 [2] - 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长59% 充换电量同比增长213% [4] - 25H1成品油总销量7783万吨同比下降1.5% [4] 估值比较 - A股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12.7x H股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9.8x [12][13] - 公司25年预测PE为10.13x 低于A股平均但高于H股平均 [11] - 当前A股股价8.77元 H股股价7.43港元 较目标价存在上涨空间 [8]
北方稀土(600111):量价齐升,业绩同比表现亮眼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H1实现营收188.66亿元(yoy+45.24%),归母净利9.31亿元(yoy+1951.52%),扣非净利8.97亿元(yoy+5644.93%)[1] - 稀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预期25-26年全球氧化镨钕供需平衡/需求分别为-5.8%/-4.6%,供不应求态势明显[4] - 稀土战略资源地位凸显,美国国防部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股权,中国实施出口管制打击非法出口,均强化资源价值[4]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188.66亿元(yoy+45.24%),Q2营收95.79亿元(yoy+32.53%,qoq+3.14%)[1] - 归母净利9.31亿元(yoy+1951.52%),Q2归母净利5.01亿元(yoy+7622.51%,qoq+16.27%)[1] - 上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26.23/36.85/46.18亿元,对应EPS为0.73/1.02/1.28元[5] - 毛利率从2024年10.25%提升至2025E的17.34%,净利率从4.82%提升至10.07%[12] 产销数据 - 稀土氧化物产量1.52万吨(yoy+111.2%),销量2.02万吨(yoy+15.71%)[2] - 稀土金属产量2.41万吨(yoy+28.1%),销量2.24万吨(yoy+32.33%)[2] - 磁性材料产量3.46万吨(yoy+24.13%),销量3.47万吨(yoy+25.39%)[2] - 氧化镨钕上半年均价同比上涨12.5%,推动业绩增长[2] 产能建设 - 华星稀土8000吨、甘肃稀土12000吨金属项目已完工投产[3] - 中鑫安泰8000吨金属项目完成立项及能评环评[3] - 金蒙稀土二次资源回收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北方磁材50000吨磁材合金项目开工[3] - 天骄清美9000吨抛光粉改扩建一期完工,二期推进调试[3] 估值与目标 - 基于25年77.36倍PE(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上调目标价至56.47元(前值49.06元)[5][13] - 当前股价49.11元(截至8月26日),市值1775.36亿元[9] - 2025E PE为67.68倍,PB为7.12倍,EV/EBITDA为31.76倍[12] 行业趋势 - 稀土价格于24Q1触周期性底部,25-26年供需缺口支撑价格上行[4] - 金属镨钕竞拍活跃,市场看涨情绪浓烈[4] - 逆全球化背景下稀土战略意义提升,全球资源竞争加剧[4]
南极电商(002127):2Q25实现扭亏,经营持续改善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 目标价6.00元人民币 [4][6][7] 核心观点 - 2Q25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9.7% [1] - 品牌自营转型期间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但2Q25销售费用率已回落至7.6% [1][3] - 未来增长动力包括SKU丰富、线上平台拓展(抖音/拼多多/京东)、线下门店推进及多品牌矩阵发展 [1]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82.5% [1] - 2Q25收入6.24亿元,同比-25.9%;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9.7% [1] - 1H25综合毛利率13.2%,同比-2.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2.7%,同比+4.2个百分点 [3] - 2Q25归母净利率4.4%,同比+0.8个百分点,环比+6.2个百分点 [3] 分业务收入 - 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收入11.76亿元,同比-13.1%,毛利率3.7% [2] - 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0.75亿元,同比-42.5%,毛利率93.8% [2] - 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收入0.23亿元,同比+73.2%,毛利率92.0% [2] - 货品销售收入0.53亿元,同比+152%,毛利率36.7%(较2024年提升26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1/5.75/7.96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0.13/0.23/0.32元 [4][10]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26倍PE均值(iFind/Bloomberg一致预期),维持目标价6.0元 [4][11] 行业与公司数据 - 当前股价3.80元人民币(截至8月26日),市值93.29亿元人民币 [7] - 2024年营业收入33.58亿元,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39.95/47.44/56.05亿元 [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37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1/5.75/7.96亿元 [10]
元祖股份(603886):门店收入承压,刚性支出致利润下行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28元人民币 [4][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29亿元,同比下降13.71%,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96.26%,扣非净利润转亏至-0.37亿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91亿元,同比下降8.97%,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36.60% [1] - 消费力复苏偏缓导致线下渠道承压,但线上渠道通过私域运营实现平稳增长 [1]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但收入下滑导致门店刚性支出占比提升,利润率承压 [1][3] - 公司计划通过挖掘线上会员潜力和提升单店收入恢复经营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61.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61.5%,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54.6%,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5.1%,同比持平,第二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0.1%,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5.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分产品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蛋糕业务营收4.12亿元,同比下降14.58% [2] - 2025年上半年中西糕点业务营收3.62亿元,同比下降13.64% [2]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营收0.22亿元,同比下降17.22% [2] 分渠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线下门店营收2.15亿元,同比下降39.33% [2] - 2025年上半年线上电商营收5.81亿元,同比上升1.26% [2] - 公司通过公域引流和私域沉淀策略在电商平台实施精准营销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96/1.13/1.26元,较前次预测下调15.0%/8.1%/6.0% [4]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18倍PE均值,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E估值 [4] - 当前股价13.25元人民币,市值31.80亿元人民币 [7] - 2025年预测PE为13.78倍,2026年预测PE为11.78倍 [10] 经营策略 - 公司集中资源开发和升级蛋糕等重点产品 [2] - 持续挖掘医院、学校等新团购客户 [2] - 推进销售费用投放精准化,中央工厂赋能和月饼自制比例提升 [3]
瑞丰银行(601528):资负结构调优,拨备逆市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7.10元人民币 [1][5][7] 核心观点 - 资负结构持续优化 息差环比持平 净息差1.46%较Q1持平 较2024年仅下降4bp [2] - 不良余额下行 拨备覆盖率逆市提升至340% 较Q1增加14个百分点 [4] - "一基四箭"战略路径清晰 业务拓展空间广阔 应享受估值溢价 [1][5]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5.6% 营业收入同比+3.9% 增速较Q1分别下降1.1和1.2个百分点 [1] - 年化ROE 9.30% 同比-0.54pct 年化ROA 0.80% 同比-0.04pct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3.4% 增速较Q1提升0.8个百分点 [2] - 非息收入同比+5.0% 较Q1下降6.4个百分点 中收同比+274.1%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增速+9.4% 贷款增速+10.3% 存款增速+6.6% 较3月末分别下降1.7/1.4/7.1个百分点 [2] - Q2贷款缩表主要因票据规模收缩41亿 对公贷款保持同比+17%强劲投放 零售贷款同比+6.9% [2] - 存款规模下降主因整改高息存款 优化负债成本 [2] - 资本充足率14.1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92% 较3月末分别提升0.06和0.07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98% 较Q1微升1bp 不良余额小幅下行 [4] - Q2年化不良生成率0.61% 与Q1持平 对公制造及批零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 [4] - 零售不良率较2024年末提升9bp至1.85% 关注率较Q1提升7bp至1.61% 逾期率较24A上升25bp至1.94% [4] - Q2年化信用成本1.08% 同比大幅下降49bp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1.8/23.3亿元 同比增速6.5%/6.5%/6.9% [5] - 25年BVPS预测值10.15元 对应PB0.57倍 [5] - 给予25年目标PB0.70倍(前值0.65倍) 较当前0.57倍有显著提升空间 [5]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0.62倍 [23]
爱尔眼科(300015):业绩积极增长,消费眼科表现靓丽
华泰证券· 2025-08-27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7.63元人民币[1]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实现收入115.07亿元 同比增长9.1%[1] -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0.1%[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 同比增长14.3%[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4.02亿元 同比增长19.7%[2] - 毛利率48.6%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2] 费用结构优化 - 销售费用率9.1%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2] - 管理费用率13.5% 同比微增0.03个百分点[2] - 研发费用率1.3%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视光业务收入27.20亿元 同比增长14.7%[3] - 屈光业务收入46.18亿元 同比增长11.1%[3] - 白内障业务收入17.81亿元 同比增长2.6%[3] - 眼前段项目收入10.31亿元 同比增长13.1%[3] - 眼后段项目收入7.85亿元 同比增长9.0%[3] - 其他项目收入5.37亿元 同比下降13.6%[3] 区域发展态势 - 境内收入99.90亿元 同比增长8.1%[4] - 境外收入15.17亿元 同比增长16.5%[4] - 境内医院355家 较24年底增加3家[4] - 境内门诊部240家 较24年底增加11家[4] - 海外眼科中心及诊所169家 较24年底增加6家[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 较前值下调7%[5]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44.36亿元 较前值下调9%[5]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 较前值下调10%[5] - 给予2025年42倍PE估值 高于可比公司38倍均值[5][1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值1289.7亿元人民币[8] - 2025年预测PE 32.95倍[11] - 2025年预测ROE 17.85%[11] - 每股净资产2.32元[8] - 股息率1.27%[11] 战略布局 - 持续推进"1+8+N"分级连锁服务网络战略[4] - 积极引进全光塑、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新术式[3] - 提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及多焦晶体等高端手术占比[3] - 全球化服务网络逐渐成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