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688008):AI产业趋势向上,产品量价齐升,公司半年度预计实现收入利润双高增
华源证券· 2025-07-15 2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趋势向上,产品量价齐升,公司半年度预计实现收入利润双高增,考虑到公司所处AI产业的长期趋势向好,公司在互连类芯片的领先技术优势和业绩的高成长性,上修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澜起科技(688008.SH),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82.71元,年内最高最低87.09/47.70元,总市值94,685.52百万元,流通市值94,685.52百万元,总股本1,144.79百万股,资产负债率5.72%,每股净资产10.46元/股 [1][2] 业绩预增事件 - 澜起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较24年H1增长约58.17%,归母净利润11 - 12亿元,同比增长85.5% - 102.36%,中值11.5亿元,同比增长9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 - 11.2亿元,同比增长89.17% - 105.71%,中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97.6% [4] 业绩增长原因及Q2情况 - 25年H1业绩高增长原因包括AI产业推动需求旺盛使主营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营收结构变化使毛利率同比增长;25年Q2预计营收、利润再创新高,多项业绩有望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Q2预计营收1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12%,环比增长15.47%,归母净利润5.75 - 6.75亿元,同比增长55.51% - 82.56%,环比增长9.46% - 28.49%,中值6.25亿元,同比增速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7 - 6.17亿元,同比增长62.33% - 90.06%,环比增长4.85% - 22.76%,中值5.72亿元,同比增长76%,Q2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预计13.21亿元,同比增长约58.56%,环比增长约16% [5] 行业市场规模 -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1,251亿美元,2025年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2,227亿美元;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约732.7亿美元;2024年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同比2023年增长134%,到2029年将超千亿美元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修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为24.14/33.10/43.3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39.22/28.61/21.84倍 [8] 财务预测摘要 - 提供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估值倍数等信息,如2025E营业收入5,867百万元,同比增长率61.24%,归母净利润2,414百万元,同比增长率71.00%等 [9][10]
云赛智联(600602):国资企业布局AI产业链,以区块链技术赋能行业
国投证券· 2025-07-15 19: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3.85 元,2025 年 7 月 14 日股价 21.68 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云赛智联作为上海国资系统主要的数据中心和云服务运营商,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政务区块链监管服务平台的服务商和运营商,有望受益于 AI 全产业链、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加密货币和数据要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65.24/74.66/86.8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3.08/3.56 亿元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采用 PS 估值,6 个月目标价 23.85 元,相当于 2025 年 5 倍动态市销率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7 月初云赛智联旗下北京信诺时代与环界云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推动 FastGPT 在行业客户中部署应用 [2] - 近日云赛智联旗下上海仪电鑫森独家中标"上海自贸试验区政务区块链监管服务平台及区块链应用运维费"项目 [2] 公司布局与业务能力 - 云赛智联大股东是上海仪电集团,核心业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业务是人工智能 公司践行"做优 IDC、做强云服务、做深大数据、发展 AI 应用、打造解决方案"路径 [3] - AI 算力方面,为数据中心提供 IDC 基础设施及增值服务等,服务"上海计算"品牌建设,打造高可用智算中心 [3] - AI 数据方面,为政企客户提供大数据服务业务,涵盖数据底座建设等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提供行业大模型开发和训练服务 [3] - AI 应用方面,为微软等知名厂商软硬件产品提供增值服务,旗下北京信诺与环界云合作,基于 FastGPT 助力客户开展 AI 转型咨询等 [4] - 区块链技术能力方面,云赛智联是"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政务全栈应用组组长单位",牵头编制政务区块链领域多项国家级团体标准与应用指南 [5] - 业务落地方面,2022 年中标"上海自贸试验区政务区块链监管服务平台及区块链应用项目",今年 6 月旗下企业再次中标运维费项目 [5][11] 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6.3、 - 5.9、88.6;绝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10.3、0.9、104.3 [8] 财务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65.24 亿、74.66 亿、86.87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56 亿、3.08 亿、3.56 亿元 [12][14]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6.1%、6.8%、16.0%、14.4%、16.4%;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6.7%、4.9%、26.2%、20.6%、15.6% [15]
完美世界(002624):《诛仙世界》等带动业绩稳健增长,关注《异环》新游进展
长城证券· 2025-07-15 1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完美世界 25H1 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游戏业务表现亮眼,影视业务坚持精品化路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7.91 亿、55.70 亿、68.15 亿、87.05 亿、97.5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6%、 - 28.5%、22.3%、27.7%、12.0% [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1 亿、 - 12.88 亿、7.89 亿、13.27 亿、15.84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4.3%、 - 362.0%、161.3%、68.2%、19.3% [1] - ROE 分别为 6.2%、 - 20.4%、11.5%、17.2%、18.0%;EPS 分别为 0.25 元、 - 0.66 元、0.41 元、0.68 元、0.82 元 [1] - P/E 分别为 48.5 倍、 - 18.5 倍、30.2 倍、18.0 倍、15.0 倍;P/B 分别为 2.7 倍、3.5 倍、3.4 倍、3.0 倍、2.7 倍 [1] 事件 - 完美世界 25H1 预计归母净利润 4.8 - 5.2 亿元、扣非净利润 2.9 - 3.3 亿元,扭亏为盈,非经常性损益约 1.9 亿元 [1] 游戏业务 - 25H1 预计归母净利润 4.8 - 5.2 亿元、扣非净利润 3.2 - 3.6 亿元,扭亏为盈,受益于《诛仙世界》、电竞业务及降本增效 [2] - 建议关注《诛仙世界》大版本更新、《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海外公测流水、《异环》测试进程、《诛仙 2》公测 [2] 影视业务 - 25H1 预计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扣非净利润 0.2 亿元,坚持精品化内容路线,推进“提质减量”策略 [3] - 2025 年多部平台定制剧播出,储备影视作品在后期制作、排播,发力短剧赛道 [3] 资产负债表等 - 展示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及成长、获利、偿债等能力指标 [8]
京东集团-SW(09618):核心零售预计保持强劲,外卖大战影响短期利润
浦银国际· 2025-07-15 1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调整目标价至146港元/38美元,对应FY26E 10.0x P/E,公司目前股价对应估值7.3x P/E,处于较低水平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国补和618大促推动下,预计公司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1%,核心电商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下半年开始可能受去年高基数影响,收入增速或将下滑 [1] - 公司进军外卖业务,业务规模快速攀升,“618”期间日订单量峰值突破2500万,但在生态建设和用户补贴上投入大,预计二季度外卖业务投入规模约100亿元,三季度外卖亏损或进一步扩大,部分被运营效率优化抵消,外卖业务对公司流量有明显拉动,中长期预计形成更好业务协同机会 [2] - 基本维持二季度收入预测,下调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预测至56亿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京东零售收入情况 - 预计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5%,带电品类增速预计仍快于日百品类;虽部分地区国补政策阶段性调整,但预计未对公司业务造成明显影响 [1] 外卖业务情况 - “618”期间日订单量峰值突破2500万,预计二季度外卖业务投入规模约100亿元;随着美团和阿里巴巴提高补贴力度,公司补贴策略将保持相对理性并更精细化,三季度外卖旺季亏损或扩大,部分被运营效率优化抵消;京东APP二季度DAU实现双位数增长,中长期预计形成更好业务协同机会 [2]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FY23|FY24|FY25E|FY26E|FY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1,084,662|1,158,819|1,281,189|1,352,876|1,423,794| |毛利润(人民币百万元)|159,704|183,868|204,153|216,979|230,655| |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35,200|47,827|23,596|39,823|51,251| |营业收入增速|3.7%|6.8%|10.6%|5.6%|5.2%| |毛利润增速|8.6%|15.1%|11.0%|6.3%|6.3%| |调整后净利润增速|25.1%|35.9%|-50.7%|68.8%|28.7%|[3][8] 股价及市值情况 |证券代码|目标价|潜在升幅/降幅|目前股价|52周内股价区间|总市值(百万)|近3月日均成交额(百万)| | ---- | ---- | ---- | ---- | ---- | ---- | ---- | |9618.HK|146港元|+19%|122.4港元|94.65 - 192.3港元|355,476港元|2,066港元| |JD.US|38美元|+23%|30.80美元|24.1 - 47.8美元|44,761美元|382美元|[3][5] 情景假设情况 - 港股乐观情景(概率20%):公司收入好于预期,市场份额逐步回升,利润改善优于预期,目标价212港元;悲观情景(概率20%):公司收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导致收入增长持续承压,外卖投入持续维持高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目标价97港元 [17] - 美股乐观情景(概率20%):公司收入好于预期,市场份额逐步回升,利润改善优于预期,目标价55美元;悲观情景(概率20%):公司收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导致收入增长持续承压,外卖投入持续维持高位,利润改善不及预期,目标价25美元 [22]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股票代码|公司|现价(交易货币)|评级|目标价(交易货币)|评级/目标价/预测发布日期|行业| | ---- | ---- | ---- | ---- | ---- | ---- | ---- | |9988 HK Equity|阿里巴巴|106.10港元|买入|147.00港元|16/5/2025|电商| |BABA US Equity|阿里巴巴|108.22美元|买入|150.00美元|16/5/2025|电商| |9618 HK Equity|京东|122.40港元|买入|146.00港元|15/7/2025|电商| |JD US Equity|京东|30.80美元|买入|38.00美元|15/7/2025|电商| |PDD US Equity|拼多多|102.41美元|持有|100.00美元|28/5/2025|电商| |VIPS US Equity|唯品会|15.11美元|持有|14.00美元|21/5/2025|电商| |700 HK Equity|腾讯|500.00港元|买入|700.00港元|15/5/2025|游戏、社交| |NTES US Equity|网易|129.90美元|买入|135.00美元|16/5/2025|游戏| |9999 HK Equity|网易|202.20港元|买入|210.00港元|16/5/2025|游戏| |9626 HK Equity|哔哩哔哩|171.30港元|买入|173.00港元|21/5/2025|游戏、中视频| |BILI US Equity|哔哩哔哩|22.32美元|买入|22.00美元|21/5/2025|游戏、中视频| |777 HK Equity|网龙|11.06港元|买入|13.00港元|14/4/2025|游戏| |2400 HK Equity|心动|50.10港元|买入|34.00港元|8/4/2025|游戏| |799 HK Equity|IGG|4.31港元|买入|4.20港元|9/4/2025|游戏| |HUYA US Equity|虎牙|2.64美元|买入|4.00美元|13/11/2024|游戏直播| |DOYU US Equity|斗鱼|7.87美元|持有|7.70美元|13/9/2024|游戏直播| |3690 HK Equity|美团|120.90港元|买入|159.00港元|27/5/2025|本地生活服务| |1024 HK Equity|快手|65.25港元|买入|70.00港元|26/3/2025|短视频| |SE US Equity|Sea|151.12美元|买入|170.00美元|14/5/2025|电商、游戏| |U US Equity|Unity|29.22美元|买入|27.00美元|8/5/2025|软件| |MSFT US Equity|Microsoft|503.02美元|买入|500.00美元|12/2/2025|软件| |APP US Equity|AppLovin|355.90美元|买入|450.00美元|8/5/2025|广告| |AMZN US Equity|Amazon|225.69美元|买入|282.00美元|12/2/2025|电商、云计算| |GOOGL US Equity|Alphabet|181.56美元|买入|185.00美元|8/5/2025|广告、云计算| |GOOG US Equity|Alphabet|182.81美元|买入|185.00美元|8/5/2025|广告、云计算| |META US Equity|Meta|720.92美元|买入|892.00美元|12/2/2025|广告、社交| |DUOL US Equity|Duolingo|376.42美元|买入|570.00美元|7/5/2025|教育| |SPOT US Equity|Spotify|717.49美元|买入|700.00美元|6/2/2025|在线音乐| |TME US Equity|腾讯音乐|20.67美元|买入|18.00美元|14/5/2025|在线音乐| |1698 HK Equity|腾讯音乐|78.25港元|买入|70.00港元|14/5/2025|在线音乐| |9899 HK Equity|网易云音乐|275.20港元|买入|190.00港元|26/2/2025|在线音乐| |INOD US Equity|Innodata|50.34美元|买入|55.00美元|9/5/2025|软件| [24]
兴瑞科技(002937):战略合作绿色云图,看好液冷服务器驱动成长
长城证券· 2025-07-15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与绿色云图围绕“液冷服务器相关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相关业务发展,该合作具有技术互补优势,有助于公司在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1][2] -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智能终端产品营收同比下降影响,25Q1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宁波慈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投产后固定资产折旧同比增加,及可转债利息、汇兑损益等影响,但环比呈现企稳向好趋势 [2] - 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增长,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温控系统演进的必然趋势,公司切入液冷服务器供应链,未来有望拓展高增长赛道客户,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2][7] - 未来随着苏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投产以及海外基地布局落地,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提升,把握服务器液冷趋势有望提供业绩增量 [8] 报告的财务指标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06亿元、19.02亿元、21.87亿元、24.50亿元、27.6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5%、 - 5.2%、15.0%、12.0%、13.0% [1] - 202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29亿元、2.45亿元、2.75亿元、3.2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0%、 - 14.4%、7.4%、12.0%、17.5% [1]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年预计ROE分别为17.4%、14.2%、13.9%、14.1%、14.7% [1] - 2023 - 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90元、0.77元、0.82元、0.92元、1.08元 [1] - 2023 - 2027年预计P/E分别为18.8倍、21.9倍、20.4倍、18.3倍、15.5倍 [1] - 2023 - 2027年预计P/B分别为3.5倍、3.3倍、3.0倍、2.7倍、2.4倍 [1] 报告的股票信息 - 行业为电子 [3] - 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为16.84元 [3] - 总市值为50.1458亿元,流通市值为50.0068亿元 [3] - 总股本为2.9778亿股,流通股本为2.9695亿股 [3] - 近3月日均成交额为8990万元 [3]
达仁堂(600329):剔除天津史克影响,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增7%-18%
长城证券· 2025-07-15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品牌引领下聚焦产品与市场,持续做好区域覆盖提升及渠道渗透工作,以速效为核心的重点品类增长较好,未来在医药资源开发、降本增效等方面空间较为充足,业绩弹性可期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48.9/53.9/58.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 33%/10%/9%;实现归母净利润21.62/9.86/10.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 3%/-54%/5%;对应PE估值分别为11.8/25.9/24.7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情况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2亿、73.07亿、48.9亿、53.9亿、58.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0.3%、 - 11.1%、 - 33.1%、10.2%、8.8%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7亿、22.29亿、21.62亿、9.86亿、10.3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5%、125.9%、 - 3.0%、 - 54.4%、4.6%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14.6%、28.2%、24.0%、10.9%、11.3%;EPS最新摊薄分别为1.28元、2.89元、2.81元、1.28元、1.34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25.8倍、11.4倍、11.8倍、25.9倍、24.7倍;P/B分别为3.9倍、3.2倍、2.8倍、2.8倍、2.8倍 [1]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40 - 20.00亿元,同比增长180% - 2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0 - 6.20亿元,同比下降12% - 2% [1][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是因出售联营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2%的股权,实现处置收益15.4亿元,税后净利润13.1亿元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是因自去年年末至报告期内分次出售持有联营公司天津史克25%的股权,本期不再确认其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期包含该投资收益1.1亿元;扣除该影响后,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幅为6.87% - 18.32% [2] 新产品研发 - 公司成功研发出“京万红焕肤因子”,将传统中药智慧转化为安全有效的护肤成分,推出“京万红舒韧安肤”系列化妆品 [1][3] - 该系列包含面霜、面膜、喷雾,可覆盖不同使用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3款产品均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备案 [3] - 经28天人体功效试验,产品在保湿、修护功效有良好表现,在舒缓和紧致功效有高于功效期望值60%的表现 [3]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医药,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33.10元,总市值254.9012亿元,流通市值187.7066亿元,总股本7.7009亿股,流通股本5.6709亿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1.6185亿元 [4]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等有相应变化 [9] - 利润表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各项指标有相应变化 [9]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有相应变化 [9]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9]
保利发展(600048):短期业绩表现承压,长期关注估值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7-15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表现承压,长期关注估值修复。周期压力继续在后端兑现压制短期业绩,但未来仍有望维持一定体量。优异的转债定价表明公司内在价值正逐渐受到认可,在手土储充裕且不断盘活低效库存,投拓转积极加速公司资产优化速度,公司龙头地位持续巩固,远期估值有望修复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168亿元(-16.1%),利润总额99亿元(-29.6%),归母净利润27亿元(-63.1%) [6] 事件评论 - 中报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周期压力继续在后端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行主因项目结转规模下降,周期压力下毛利率依旧承压,叠加营收同比下行,最终利润总额下降。受交付结算项目结构等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利润总额明显扩大,整体表现一定程度低于预期。全年展望方面,尽管2025年全年项目交付结转量预期下行,但持续上涨的销售均价有望在后端兑现,且公司已售未结资源对收入端仍有支撑;结算端毛利率或仍有压力,但随着近年获取的优质土储陆续结转,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探底;叠加资产减值体量相对平稳,推进土地置换与调规也有望改善土储质量,周期压力之下,公司未来业绩仍难免承压,但预计仍将保持一定体量 [11] - 销售稳居行业首位,投资拓展更加积极。受行业需求整体承压与供货节奏影响,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金额、面积下降,但均价上涨,参考第三方克而瑞榜单销售规模仍稳居行业首位。本年度政府供地更加聚焦核心区域,公司投资拓展更加积极,主动出手补充优质土储,上半年拿地金额、面积、均价均大幅上涨;拿地面积强度、金额强度提升,拿地均价/销售均价提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土储达6258万平,公司持续推进土地置换与调规来改善土储质量;而本年度优质地块的获取则进一步优化土储结构,助力公司在市场热度较高的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提升规模与市占。随着存量土储的不断盘活和优质增量的有益补充,公司资产结构有望持续优化 [11] - 转债定价优异彰显公司价值,龙头地位再次得以确认。公司本年度成功发行85亿元6年期可转债,首年票面利率仅2.20%,之后每年固定增加0.05%,整体利率中枢2.325%。参考公司本年度发债实践,公司可转债定价优异,彰显了投资人对于其含权价值的高度认可;此外当时高达4.2X的申购倍数进一步印证了投资人对公司资产重估与龙头地位的信心。长久期转债的成功发行进一步优化了公司债务结构,如果未来成功转股则可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此外通过置换募投项目前期自筹资金,公司有更多的灵活资金应对市场变化,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拓展优质土储,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龙头地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报告给出了2024A-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利润表项目;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等现金流量表项目;以及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基本指标 [16]
匠心家居(301061):点评:25H1业绩超预期,费率与拓客户视角下跨品类对比,重视公司成长加速
长江证券· 2025-07-15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4.1 - 4.6亿元、扣非净利润4.0 - 4.5亿元,同增44% - 61%/55% - 75%,2025Q2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长中枢为47%/65%,Q2收入延续高增,利润增速超预期,产品结构优化和降本提效为主线 [2][6] - 匠心家居拓客效果好且费用率低,或与产品力和渠道开拓能力有关,其产品力源于更多研发资源倾斜,成长天花板高,建议重视公司成长加速度的价值定价,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9.8/12.2/15.3亿元,对应PE为19/15/12x [8] 报告各部分总结 成长 - 强alpha持续兑现,预计Q2延续高增,持续推新品、渗透既有客户渠道、新合作大客户放量、店中店模式拓展,近年新合作优质客户将释放增量,2025Q1 - 2024Q1分别新增22/28/19/25/24家客户,2022 - 2024年期末合作全美top100家具零售商30/35/49家,Q1店中店已有500 + 家;beta层面Q2环比改善,今年1 - 5月美国家具零售分别同增7%/3%/7%/8%/9%,23年/24年分别同比 - 3%/- 2% [12] 盈利 - 产品结构优化和降本提效为主线,Q2利润增速超预期,公司推进采购降本和产品结构优化,2024年功能沙发均价同增16%,整体毛利率同比 + 5.4pcts,今年Q1盈利延续改善,Q2内生盈利质量提升可对冲关税与汇率扰动 [12] 关税 - 近期美公布越南对美关税为20%,公司越南产能基本覆盖对美收入且持续扩产;产品中高端定位下客户更重视设计端,先前10%关税阶段公司仅承担小部分 [12] 跨品类视角 - 匠心家居拓客时费率控制力好,或与产品力和渠道开拓能力有关,选取2024年销售客户CR5相较2022年下降的轻工出口代工公司,以客户集中度降幅反映拓新客户效果并与销售费用投入对比 [12]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548|3522|4412|5512| |营业成本(百万元)|1545|2047|2525|3127| |毛利(百万元)|1003|1475|1888|2385| |销售费用(百万元)|68|106|159|215| |管理费用(百万元)|104|95|137|176| |研发费用(百万元)|125|183|238|303| |财务费用(百万元)|- 93|- 17|- 30|- 46| |净利润(百万元)|683|980|1222|153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683|980|1222|153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96|995|1228|151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868|- 87|- 103|- 87|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172|31|- 2|- 2|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192|940|1124|1425| |每股收益(元)|4.10|4.51|5.61|7.04| |市盈率|15.07|19.28|15.47|12.34| |市净率|3.76|4.10|3.24|2.57| |总资产收益率|15.7%|17.6%|17.5%|17.4%| |净资产收益率|19.1%|21.3%|21.0%|20.8%| |净利率|26.8%|27.8%|27.7%|27.8%| |资产负债率|17.7%|17.3%|16.7%|16.2%| |总资产周转率|0.59|0.63|0.63|0.63|[26]
中矿资源(002738):锂价下跌盈利承压,铜冶炼有望减亏
东吴证券· 2025-07-15 1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5H1业绩预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5H1归母净利0.65 - 0.9亿元同减81% - 86%,扣非净利0.05 - 0.15亿元同减97% - 99%,25Q2归母净利 - 0.7~ - 0.45亿元同比 - 115%~ - 109%、环比 - 152%~ - 133%,25Q2扣非净利 - 0.38~ - 0.28亿元同比 - 108%~ - 106%、环比 - 188%~ - 165% [7] - 25Q2锂盐销量环比持平成本略降,锂价下跌及库存减值致亏损,25H1自有锂盐产品销量约1.78万吨同增6%,预计Q2销量近0.9万吨环比持平,2.5万吨锂盐产线6月底开始停产检修约6个月,预计25全年销量达4.5万吨,25Q2锂盐含税均价约6.3万元,预计单吨含税全成本6.8 - 6.9万元环比略降,Q2预计亏损0.5亿左右,Tanco矿山精矿库存减值有一定影响 [7] - 25H1铯铷毛利同增44%,Q2利润环比持平,铯铷业务25H1营收约7.1亿元同增51%,毛利4.9亿元同增44%,Q2营收3.6亿元环比略增,毛利2.6亿元环增13%,预计贡献归母净利1.5亿元左右环比基本持平 [7] - 25Q2铜冶炼亏损1亿元环比持平,Q3有望大幅减亏,25H1纳米比亚Tsumeb铜冶炼业务受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行业加工费下降影响净利润亏损2亿元,Q2亏损1亿元环比持平,近期关停铜冶炼产线Q3减亏确定性强,Tsumeb锗业务预计25Q4开始放量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7] - 下调公司25 - 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4.0/9.6/19.3亿元(原预测为6.0/12.1/21.2亿元),同比 - 47%/+140%/+101%,对应PE为60x/25x/12x,考虑公司铜锗即将放量、铯铷维持稳定增速,小金属利润将大幅增厚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13|5,364|6,521|7,042|10,380| |同比(%)|(25.22)|(10.80)|21.58|7.99|47.4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08.16|756.98|400.28|962.02|1,933.12| |同比(%)|(32.98)|(65.72)|(47.12)|140.34|100.9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06|1.05|0.55|1.33|2.68| |P/E(现价&最新摊薄)|10.89|31.77|60.08|25.00|12.44|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3.33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5.21/42.60元,市净率1.95倍,流通A股市值23,705.23百万元,总市值24,047.3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7.06元,资产负债率30.50%,总股本721.49百万股,流通A股711.23百万股 [6]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8,137|5,297|4,879|8,572| |非流动资产|9,056|12,204|14,435|15,930| |资产总计|17,193|17,502|19,314|24,502| |流动负债|3,318|3,024|3,964|7,398| |非流动负债|1,387|1,387|1,387|1,387| |负债合计|4,705|4,411|5,351|8,78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2,181|12,785|13,661|15,420| |少数股东权益|307|306|303|297| |所有者权益合计|12,488|13,091|13,963|15,717| |负债和股东权益|17,193|17,502|19,314|24,502|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5,364|6,521|7,042|10,38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3,607|5,160|4,826|6,511| |税金及附加|183|183|197|291| |销售费用|39|39|42|62| |管理费用|361|424|458|675| |研发费用|113|137|141|208| |财务费用|216|221|239|314| |加:其他收益|61|104|85|114| |投资净收益|44|0|0|0| |公允价值变动|4|2|0|0| |减值损失|(11)|(50)|(25)|(25)| |资产处置收益|0|85|0|0| |营业利润|941|499|1,199|2,409| |营业外净收支|19|0|0|0| |利润总额|960|499|1,199|2,409| |减:所得税|206|100|240|482| |净利润|754|399|959|1,927| |减:少数股东损益|(3)|(1)|(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7|400|962|1,933| |毛利率(%)|32.75|20.88|31.48|37.27| |归母净利率(%)|14.11|6.14|13.66|18.62| |收入增长率(%)|(10.80)|21.58|7.99|47.4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5.72)|(47.12)|140.34|100.94|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00|26|2,040|2,326| |投资活动现金流|(881)|(3,555)|(3,150)|(2,650)| |筹资活动现金流|(357)|13|837|2,624| |现金净增加额|(727)|(3,517)|(273)|2,300| |折旧和摊销|421|492|919|1,155| |资本开支|(1,007)|(3,455)|(3,040)|(2,540)| |营运资本变动|(776)|(890)|61|(916)|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6.88|17.72|18.93|21.3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721|721|721|721| |ROIC(%)|6.13|3.13|6.91|10.95| |ROE - 摊薄(%)|6.21|3.13|7.04|12.54| |资产负债率(%)|27.36|25.20|27.70|35.8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1.77|60.08|25.00|12.44| |P/B(现价)|1.97|1.88|1.76|1.56| [8]
隆鑫通用(603766):深度剖析摩托车出海空间与无极品牌竞争力
华福证券· 2025-07-15 17: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隆鑫通用自有品牌焕发新生,宗申控股开启治理新篇章,近年来营收快速增长,业绩加速释放。其高端摩托车品牌“VOGE 无极”全球化布局卓有成效,国内外成功打造多个爆款车型,中长期出海竞争力突出,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估值水平 [2][4][1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隆鑫通用:自有品牌焕发新生,宗申控股开启治理新篇章 - 隆鑫通用主要从事摩托车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8 年推出“VOGE 无极”品牌,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跨越,还布局了全地形车、高端电摩业务 [2][14] - 2024 年 12 月控股股东变更为宗申新智造,实际控制人变为左宗申先生,后续有望业务整合,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摩托车企业 [14] - 2024 年公司营收 168.22 亿元,同比 +28.74%,归母净利润 11.21 亿元,同比 +92.19%,减值损失逐年减少,业绩加速释放 [16] - 2024 年境外收入 108.54 亿元,同比 +27.93%,国内业务收入 58.38 亿元,同比 +32.07%,实现国内外双轮驱动 [16] - 2024 年摩托车及发动机业务收入 126.88 亿元,同比 +34.01%,通用机械业务收入 35.35 亿元,同比 +29.32% [29][32]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17.59%,销售净利率 6.28%,25Q1 销售净利率提升至 10.81%,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37] - 控股股东变更后沿用原管理团队,有助于公司稳健经营 [48] 2 从国内出口数据看本轮摩托车出海趋势 2.1 国内摩托车出口景气变动趋势如何? - 国内摩托车出口 2000 年左右开始放量,2011 年达到历史峰值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24 年以来景气上行 [54][55] - 2000 - 2011 年出口快速增长,2012 - 2023 年表现稳健,2024 - 2025 年增长趋势明显,2025 年 1 - 3 月延续高景气 [60] 2.2 各排量段摩托车出口表现如何? - 国内出口以 250cc 以下小排量为主,但 250cc 以上大排量占比持续提升 [62] - 2025 年 1 - 3 月全排量段出口趋势向好,大排量出口增速优于小排量 [65] 2.3 各区域出口呈现什么趋势? - 国内摩托车出口目的地以拉美、亚洲、非洲为主,小排量出口主要销往亚非拉地区,大排量出口主销欧洲,拉美大排量出口开始起量 [72] - 2024 - 2025 年多数摩托车出口区域增速明显提振,仅亚洲增速小幅回落 [77] - 小排量各出口区域增速均有改善,大排量出口放量趋势更为明显,新兴市场大排量开始渗透 [83] 3 摩托车品牌出海仍处于早期,中长期空间广阔 3.1 品牌出海为什么锚定欧洲市场? - 欧洲摩托车需求稳定,以大排量需求为主,均价超 10000 美元,2023 年市场规模约 163 亿美元,销量约 157 万台 [87] - 大排量摩托占比 50%以上,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92] - 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日系、欧洲本土品牌占主导,国产品牌大排量出口主销欧洲,抢占部分份额 [100] 3.2 其他区域出海是否有空间? - 美洲市场规模仅次于亚洲,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3 年约 217 亿美元,美国注重性能等,拉美以小排量代步需求为主 [106] - 拉美市场相对分散,当地本土品牌依赖中国代工,国产品牌有望持续抢占份额 [108] 4 如何看待无极品牌的竞争力? 4.1 产品矩阵持续完善,500cc 以上大排量出海有领先优势 - 无极持续推出多款标志性车型,覆盖全品类,2024 年推出王牌车型,完成市场关键突破 [114] - 2024 年“无极”系列销售收入 31.54 亿元,同比 +111.43%,内外销双轮驱动 [118] - 公司采取“爆品驱动 + 资源聚焦”策略,补齐产品矩阵,2024 年 250cc 以上摩托车销量市占率达 14.2%,相比 22 年提升 5pct [120] - 出海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国产品牌性价比突出,DS900X 在国内 800cc 以上摩托车出口总量占比超 95% [129][134] 4.2 与宝马合作近 20 年,品控能力行业领先 - 公司自 2005 年起与宝马合作,为其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截止 2023 年累计代工近 30 万台,以宝马代工为背书突破欧洲市场 [138] - 公司发动机技术布局全面,业务覆盖全排量段,形成完备产品矩阵,为自主品牌产品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142] - 公司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以领先的供应链和智能制造体系为支撑,确保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双重领先 [143] 4.3 渠道端深耕欧洲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 隆鑫通用锚定欧洲高端市场,建立品牌势能,深化布局其他市场;在海外渠道建设上重资产投入欧洲渠道,注重“高端品牌”形象 [144] 4.4 品牌年轻化持续推进,增加营销投入 - 公司推进研发团队年轻化,2024 年 30 岁以下研发人员达 438 人,相比 2021 年增加 103 人 [147] - 首创“天使用户计划”,为爆品打造提供基础 [151] - 2023 年以来广告宣传费用快速增长,2024 年约 0.8 亿元,同比 +96%,签约代言人吴磊,品牌形象全面升级,网曝光量超 11 亿次,2024 年线上订单 2.8 万台 [152][154]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5.1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摩托车及发动机业务收入分别为 157、195、235 亿元,同比 +24%、+24%、+21%,毛利率分别为 18.2%、18.3%、18.4% [155] - 预计 2025 - 2027 年通用机械业务收入分别为 42、42、42 亿元,同比 +20%、0%、0%,毛利率分别为 17%、17%、17% [155]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204、241、280 亿元,同比 +21%、+18%、+16%,毛利率分别为 18.0%、18.1%、18.2% [156] 5.2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9.03、23.74、27.74 亿元,同比 +70%、+25%、+17%,对应 PE 分别为 14x、12x、10x [4][159] - 公司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估值水平,给予“买入”评级 [4][159]